0

猝死是心脏病吗【合集三篇】

浏览

7528

文章

3

篇1:心脏病猝死的急救方法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们经常能听到说心脏病,但是我们对心脏病的了解还不是很深,有很多人因为心脏病而死亡。那么我们就应该多加了解疾病急救知识,这样才能在突发事件时能够解救他们,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心脏病猝死的急救方法

心脏性猝死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病人突然意识丧失,有的出现抽搐;呼吸迅速变得不规则,呈叹息状,随之呼吸停止;这时脉搏摸不到,用耳朵贴在左胸前区也听不到心跳;病人两眼瞳孔随后很快散大,用手电光线照射也不见瞳孔缩小。

当出现上述情况后,在场的人要立即不失分秒地抢救。心脏发生心室纤颤时,利用电击除颤当然最为理想,但在现场是不可能有这类抢救器械的。我们可以“赤手空拳”地除颤,手握空心拳头,在病人心前区捶击2次,如无反应,则可再捶击2-3次。对于刚刚发生室颤的心脏,胸前区播击有较好的除颤效果,可以使室颤消除而重新出现心脏跳动。必须注意,要及早采用,在用耳朵听不到心跳瞬息间的一分钟内,实施拳击除颤效果最好。

如果拳击后,仍然听不到心跳,就要改作胸外心脏挤压;呼吸停止者,再进行口对口吹气,以维持血液循环,恢复呼吸。

心脏挤压使心脏复跳。心脏停跳后,要使心脏恢复跳动以维持血液循环,最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心脏挤压。心脏挤压分胸内和胸外两种。剖开病人的胸腔,医生用手直接按捏那挑子形的心脏进行挤压,称为胸内心脏挤压;不打开胸腔,在病人胸廓外进行挤压,称为胸外心脏挤压,它应用最广,群众就地即能进行,其作用与效果并不比胸内心脏挤压差,所以一般讲到心脏挤压,多系指胸外挤压。

心脏挤压比较普遍采用,还是近20年来的事情。其实19世纪有人在猫、狗的胸廓上挤压心脏部位,居然使刚刚停跳的心脏得以复跳,是当时并未引起人们重视。直到1960年,在病人身上进行,并配合以口对口吹气式的人工呼吸后,复苏效果很好,才被推广。

以上这些内容就是由我们为大家所了解到的,大家可以认真的学习,下期为大家详细讲解突发心源性猝死该如何正确急救的内容,希望大家可以关注他。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帮助更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年人心脏病会猝死吗

全文共 1707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大一部分的中老年人都被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等疾病困扰,那么老年人心脏病会猝死吗?

答案是肯定的。心脏病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在急性症状出现之后1小时内骤然意识丧失,引起意外的自然的死亡。那么,哪几种心脏疾病容易发生猝死呢?小编在这里与您分享一下。

冠心病

冠心病(急性缺血事件,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脏性猝死的最常见的原因,对心脏性猝死的尸检发现,大约80%的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病变,大约2/3以上的患者为2支或3支以上的病变,心肌梗死后伴有左心功能下降或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脏性猝死率为2%,在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时心脏性猝死率可明显增加,而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中心脏性猝死更常见,大多数学者报道,肥厚性心肌病的年病死率为3%~4%,其中大多数为心脏性猝死,在肥厚性心肌病患者,下列情形为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①年龄较轻,在30岁以下,②曾有晕厥病史,③既往有心脏性猝死的家族史,此外,各种原因产生的心肌病和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也容易发生心脏性猝死。

心脏瓣膜炎症浸润

现已公认,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可发生心脏性猝死,但发生率不高,据Jersaty报道,二尖瓣脱垂患者伴有下列情形者易发生心脏性猝死:①40岁左右的女性患者,②有晕厥病史,③心电图上有ST段改变或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等室性心律失常,④有“喀啦”音和收缩晚期或全收缩期杂音。

心律失常

(1)室上性心律失常:一般不易发生心脏性猝死,但在老年患者,常可并发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高血压致严重左心室肥厚型心肌病的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时,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发作时也易发生心脏性猝死。

(2)室性心律失常:多数学者认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可发生心脏性猝死,尤其在患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目前,室性期前收缩在心脏性猝死中的意义尚存争议,有些学者发现,室性期前收缩并不能增加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尤其是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单纯性室性期前收缩,但也有一些研究提示,室性期前收缩本身即是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特别是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或心肌梗死后的患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对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特别是合并有左心室肥厚,室内传导阻滞和ST-T改变者,而室性心动过速在心脏性猝死中的意义比室性期前收缩为大,在临床中,我们常把室速或成对,多源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称为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Morganroth根据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引起心脏性猝死的危险程度,将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分为良性占30%,其左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均正常,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极小;潜在恶性占65%,心脏结构轻度异常,有心功能不全和室性异位激动,如室性期前收缩和(或)非持续性室速,无血流动力学障碍,但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增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占5%,几乎都有血流动力学表现和体征(晕厥,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或低血压)其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最大,临床上常见5种类型:①心室率≥230bpm的持续性单形性室速,②心室率逐渐加速的室速或可蜕变为室扑和(或)室颤趋势者,③室速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如晕厥,左心功能不全和低血压,④多形性(包括长Q-T综合征合并的尖端扭转型)室速,⑤室扑和(或)室颤起始心律失常即为室扑和(或)室颤(如特发性室颤,Brugada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阿-斯综合征发作,而由心电图证实的大多数心脏性猝死发作(65%~85%)是由心室颤动之类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所致,但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可能是心脏性猝死的潜在原因,并可能在记录到缓慢性心律失常之前就已转变为心室颤动。

(3)预激综合征:预激综合征患者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占40%~80%,但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较低,有调查在4%以下,老年患者也未见心脏性猝死增加的报道。

其他

糖尿病除了增加冠心病的发生率外,本身也可损伤心肌而增加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尤其女性患者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增加更明显,较同年龄组而无糖尿病的患者增加3倍。

因此作为子女,我们在生活中应多了解老人如何调理心脏病等相关常识,掌握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才能更好的保护他们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探究猝死事件真相 心脏病变系为猝死魔咒的真正元凶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近来,猝死事件频频出现。一时间猝死事件原因、征兆等一时间成为了百度热搜词。网络上关于猝死事件的病理诱因等更是众说纷纭,但是据专业医学专家表示猝死事件原因幕后真相其实是心脏病变。而网络上传播的猝死信号等文章说法实际上没有实际医学依据。

探究猝死者的真正死亡原因,则需要对他们具体生活环境做进一步的探究。许多情况下,猝死者生前一般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精神压力过大、情绪激动、长期劳累等负面情绪状况之下,但是在心内科医生眼中,过劳和精神紧张往往只是诱发猝死的因素,隐藏在背后的,也许是自己和亲人都不知道也未曾留意的各种潜在的心脏病。

据专业医生介绍介绍,追溯这些猝死人群的日常生活节奏,过度劳累的工作状态的确是他们的共性所在,但过度劳累多是诱因,心脏病变才是诱发猝死的基础。事实上人们的身体就是自身健康状况晴雨表,猝死的发生,有些是有征兆的,例如疲劳、早期心绞痛等,只不过是有些人没注意也没去就诊,也没和别人讲,因此外人可能毫不知情。举例说明,心脏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就具备了可能猝死的基础,过劳就会诱发心脏病突发。

从人类身体构造原理上讲,过度运动、过度劳累都有可能引起心脏骤停,但是事实证明,即便没有剧烈的运动,还是没有但就算没有类似跑步的剧烈运动,即便是座谈聊天也有可能出现猝死事件,因为猝死事件也是人群到达一定的程度才会发生猝死事件。

猝死事件病理原因:心率若过快心脏就会无效收缩

事实上,各种心脏病造成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都会导致心脏停跳,这是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

正常的心脏舒张一次收缩一次,舒张过程会让心脏里充满血,收缩是把心室里充满的血泵到主动脉去,通过主动脉给全身供血。如果心率跳到200次以上,那么舒张时间就会特别特别短,舒张期回到心脏里的血就会非常少。以抽水马桶为例,按完一次冲水按钮,得等大概一分钟水才能上满,再按才能有效地起到冲刷作用,如果频繁地按,马桶里因为积水很少,流出来的水也很少,就起不到冲刷作用。所以如果心率过快,尽管心脏也在收缩,但实际上只能算是一种无效的收缩,如果全身其他各个重要器官没有有效的血液供应,尤其是脑,就会丧失意识。

那么真正提防猝死事件,我们则需要了解这些猝死预警信号:

1、家族历史是否曾有年轻家庭成员在不明原因下猝死案例。

2、运动﹑激动或受惊吓时曾有昏厥(晕厥)状况。

3、在运动中有恒常或不寻常的胸闷或气喘。

4、有心脏病史,例如冠心病、出现过早期心绞痛等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