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狮鬃水母多长优秀20篇

浏览

717

文章

131

篇1:桃花水母对水质的要求是什么?你知道吗?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水质的PH值为6.4,这种微酸水环境(水质不能有任何污染)适宜桃花水母生长。

桃花水母的生活是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世代交替而成,螅状体(水母的“童年”)对环境要求较低,然而一旦分离出水母则对水质和环境要求特别高。当环境适应时,螅状体便分离出水母;当环境不利时,螅状体便长期地吸附于水下或岩石缝中世代生存下去。桃花水母生产于淡水之中,居住在池塘、湖泊、河流、人工湖。桃花水母对水环境的要求极高,适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须得是洁净、无毒无害,且水质多呈酸性。

桃花水母繁殖方式:桃花水母是属水母型生殖体。个体呈退化的水母型结构,无触手、无口及感官,具有大量的生殖细胞,雌雄异体,但群体可以是雌雄同体,生殖细胞在释放之后个体会渐渐死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水母和海蜇有什么不同

全文共 1313 字

+ 加入清单

水母是重要的浮游生物,多见于海洋中。水母都是肉食性动物,以浮游生物、小甲壳类、多毛类甚至小鱼类为食。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水母和海蜇有什么不同,希望对大家要用。

白色水母有毒吗

白色水母有毒。白色霞水母是一种大型浮游生物,属于灾害性水母。白色霞水母生长过程中分泌毒素并缠粘网具,爆发性增殖使海洋生态失衡,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因此千万不要随意触碰。

水母,别称海蜇,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动物,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水域里。其早在六亿五千万年前就存在,它们的出现甚至比恐龙还早。

水母外形就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的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伞状体边缘长有一些须状的触手,有的触手可长达20-30米。其身体主要成分是水,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

水母和海蜇有什么区别

水母和海蜇的区别:

1、形态外貌不同:水母身体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较厚的中胶层,透明且有漂浮作用;而海蜇的伞部隆起呈馒头状,直径达可50厘米至100厘米,胶质较坚硬,通常为青蓝色,口腕为八枚,缺裂成许多瓣片;

2、有毒部位的不同:水母伞状体之下的触手是其消化器官和武器,在触手之上布满刺细胞,如同毒丝可射出毒液,猎物被刺螫以后,会迅速麻痹而死;海蜇下方的口腕处有许多棒状和丝状触须,其上有密集刺丝囊,能分泌毒液,其作用是在触及小动物时,可释放毒液麻痹,海蜇的伞面有许多小疣突起的黄斑海蜇;

3、分布范围不同:水母常见于各种海洋中;海蜇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沿海地区。

水母是怎么捕食的

用触手进行捕食,具体过程是:水母触手的上面布满了刺细胞,像毒丝一样,能够射出毒液,猎物被刺螫以后,会迅速麻痹而死。触手就将这些猎物紧紧抓住,缩回来,用伞状体下面的息肉吸住,每一个息肉都能够分泌出酵素,迅速将猎物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因为水母没有呼吸器官与循环系统,只有原始的消化器官,所以捕获的食物立即在腔肠内消化吸收。威猛而致命的水母也有天敌,一种海龟就可以在水母的群体中自由穿梭,轻而易举地用嘴扯断它们的触顿,使其只能上下翻滚,最后失去抵抗能力,成为海龟的一顿“美餐”。

水母有心脏吗

水母是没有心脏的。水母的身体构造是很奇特的,没有大脑、肺和心脏的,而且也没有肌肉和骨骼。身体中大部分都是水分,基本上95%都是水分,但并不是自来水,所以是非常柔软的。大部分的水母都是透明或者是半透明状的,看起来就好像果冻一样具有弹性。

水母是水生环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属于刺丝胞动物钵水母纲。水母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身体外形就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的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伞状体边缘长有一些须状的触手,有的触手可长达20-30米。

无论是热带的水域﹑温带的水域﹑浅水区﹑约百米深的海洋,甚至是淡水区都有它们的影踪。水母早在六亿五千万年前就存在了,其出现甚至比恐龙还早。全世界的水域中有超过250余种的水母,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水域里。全部生活在海洋中。

水母和海蜇有什么不同

水母和海蜇没有不同,海蜇是水母的一种,是生活在海中的一种腔肠软体动物。

海蜇体形程半球状,可食用,上面呈伞状,白色,借以伸缩运动,称为海蜇皮,下有八条口腕,其下有丝状物,呈灰红色,叫海蜇头。可人工培育,并已人工放流以增加其资源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水母湖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帕劳水母湖曾是海的一部分,由于地壳运动,周围的海床升高,逐渐将它与外海隔绝,形成了一个看似普通的内陆咸水湖。其不普通在于,湖中大多数海洋生物都随着养分的消耗而消亡,只剩下了一种低等的、靠少量微生物就可以生存的海洋生物——水母。由于天敌们的消失,这些水母“遗失”了祖先用以防卫自身的武器——身体内的毒素。这样,帕劳水母湖拥有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无毒水母。无毒水母为食草性,主要是靠海藻分泌的营养素维生,因此水母散发着淡淡的橘色光茫,湖中亦有大群的银面鱼及透明的月亮水母,全都是温和无毒的。

水母湖是在1982年被发现,1985年正式开放观光,水母湖是帕劳的特殊景观,它拥有全世界罕见的无毒水母,湖中数种水母聚生,均是现今世界上少见的无毒水母。水母在接近中午的时候会浮到水面上进行光合作用,只见得水面密密麻麻的水母,一闪一闪地泛着金光,耀眼又壮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水母蛰伤的急救方法

全文共 1780 字

+ 加入清单

在生活中被水母蛰伤的情况是非常的常见的,一旦我们大家被水母蛰伤了,那么是非常的疼痛的,并且如果我们大家处理不当,还会导致我们的伤口出现感染,从而引发一起其他的疾病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被水母蛰伤的急救方法

1、去除触手

首先,如果水母的触手依然挂在皮肤上,你可以试着将其弄下来,或者想办法使其失去活性——做这些的时候要保证伤者不要乱动。脱离母体的触手能够继续释放刺细胞,因此最好先把皮肤上的残余触手清除掉,再处理伤口,否则有可能在处理伤口的时候,触手受到挤压或刺激会将更多的刺细胞射出。健康养生

有条件的话,戴上手套来移除触手,或者使用厚的衣服、镊子、小木棍等,轻轻地将水母触手从皮肤上分离。基本的原则是:不能用皮肤直接接触水母的触手,并最低程度减少触手在受伤者皮肤上的移动。此外,触手中的刺细胞也可能留在手套或是用来移除的物体上,因此弄完之后一定要记得将这些东西处理掉,以防止伤害到自己或其他人。

2、一定要用海水冲洗

接下来用海水冲洗蛰伤的部位,以抑制皮肤上未发射的刺细胞的活性。一定要记住用淡水,否则有相反的效果。任何改变刺细胞内外溶液盐浓度平衡的举动,都可能刺激刺丝囊的射出,并释放更多的毒液,要抑制刺细胞的活性,用醋冲洗也是一个好方法。有条件的话,可以用醋或醋酸(推荐浓度为5%[3])冲洗伤口30秒以上,或者将蜇伤部位浸泡在醋中30分钟。醋的酸性可以中和刺细胞毒素中的某些蛋白质,抑制尚未弹出的刺细胞。当然,不同水母的毒素并不一样,因此醋也不是每次都能奏效。比如被僧帽水母蜇到,醋就排不上用场了,甚至可能使伤势恶化。这时候可以用小苏打和海水(至少是盐水,千万不能用淡水——或者尿)配成混合物,然后涂抹在蜇伤部位。如果没有小苏打,用海水冲洗也可以,但效果没有那么好。

如果不幸被蜇到的地方是眼睛的话,就不能用醋了,而要用如人工泪液之类的盐溶液彻底清洗眼睛。如果是口腔内被蜇到,可以将醋和水以1:3的比例配成溶液,然后多次漱口,但千万别吞下去!

3、刮掉刺细胞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用小刀或者剃须刀、卡片之类的东西,温柔地分离掉皮肤上的刺细胞。在刮刺细胞之前用剃须泡或者肥皂泡沫进行涂抹效果会更好。刮掉刺细胞之后,重新用醋或盐水溶液涂抹,或者用海水冲洗。最后让蜇伤部位自然干燥,可以服用一些抗组织胺药物,如苯海拉明,或者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以减少瘙痒和肿胀感。后续的处理中,需要每天清洗开放的创口,并涂抹抗生素软膏以防止细菌感染。大多数水母蜇伤的疼痛感在处理之后10分钟内开始消退,24小时内基本消除。一定要确保完全移除刺细胞。可以使用冰袋来止痛并抑制肿胀。

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是已经死掉的水母,其触手也会射出刺细胞,因此不要随意玩弄被冲到海滩上的水母。综上所述,当我们在海边被水母蜇伤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开始自救,并且随时注意自身的情况,必须时应该马上送去医院就诊。如果是小孩被蜇伤的话,就要更加注意了。而且所谓的一些尿液清洗伤口的方法也并不可行,而是应该用海水来清洗伤口。健康养生

水母有毒吗

迄今为止的研究报告表明,不同的水母种类,其毒素的活性、强度也有很大差异。由于水母毒素成分的复杂性和结构的新颖性,使得水母毒性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溶血性、酶活性、神经毒性、皮肤坏死、肌肉毒性、肝脏毒性以及对心血管系统的活性等。

水母是毒性最强的一种海洋生物,尤其是箱水母的毒性更强,如果中了其毒后,0-4分钟的时间内如果得不到紧急处理的话,就会导致死亡。据调查,我国每年都有数万人受到水母的蜇伤,这些患者在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皮肤红肿或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的情况,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死亡。而这都是由于水母毒液造成的。

如果出现水母蜇伤的情况,一定要即时除去在皮表的残存的带刺的细胞。可以运用干布或者是干沙将擦拭局部,这样可以将尚未释放的刺细胞彻底的清除掉。也可用木片把附着的刺细胞或触手刮除,还可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防止刺细胞激活。刺细胞失活后,可涂抹剃须膏、苏打及滑石粉等1小时以融合刺细胞,然后用钝器(如汤勺)刮擦,也可用黏附性好的胶带,之后揭掉。生活小常识

被水母蛰伤的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蛰伤处皮肤呈红色、褐色或紫色,烧灼样刺痛痛,瘙痒。健康知识

全身中毒症状: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乏力、关节痛等。健康小常识

可能致命征象(过敏性休克):可快速蔓延的荨麻疹症状、喉头肿胀、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休克,甚至心脏骤停。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水母奄奄一息怎么抢救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海水水母不能用淡水养殖,否则极易死亡。因此养海水水母需要购买海盐,调配海水。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水母奄奄一息怎么抢救,希望对大家有用。

新鲜水母如何处理才能吃

新鲜水母先用清水浸泡半天或一天,期间换几次水,清洗干净后用开水烫一下就可以。水母的营养价值高,尤其是蛋白质含量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钙、碘等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价值及其高的海产品。

为什么养的水母消失了

水母是一种低等的海产无脊椎浮游动物,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其体内含水量一般可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相对较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它们在运动之时,利用体内喷水反射前进,人们经常会看到一顶圆伞在水中迅速漂游,这就是水母。水母的生存环境对水质和温度要求比较高,当某些生存条件不满足时,会导致水母死亡。水母死亡后,身体细胞破裂溶解,被分解,最后消失。

水母奄奄一息怎么抢救

水母奄奄一息可以用纯净水和海盐配海水抢救,这样水母就可以快速恢复正常;而且要注意配海水的比重在1.024左右,每周最好能换五分之一左右的水,可以喂食丰年虾。水母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水母身体的主要成分是水,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

为什么水母死后会消失

水母是水生环境中重要的浮游生物,属于刺丝胞动物钵水母纲。水母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水生动物。它的身体外形就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的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伞状体边缘长有一些须状的触手,有的触手可长达20-30米。水母身体中大部分都是水,死了以后其他组成身体的物质,都会被水中其它生物分解或是溶解在水里,所以它死后看起来就变成水了。

水母咬人会死吗

水母没有牙齿,不会咬人,但是触手,会蛰人。

水母的触手上有大量刺胞,刺胞内含有毒液,其成分主要是类蛋白、多肽和多种有毒的酶类。此外还有强麻醉剂、致痛剂、组胺等。当人体接触海蜇触手时,刺胞可刺入皮肤,引起刺胞皮炎,严重者可致死亡。

蜇伤症状:游泳者裸露的肢体被海蛰蛰伤后,感觉刺痛、灼痛或刺痒,继而蛰伤处出现条索状排列的红斑、丘疹,亦可有水疱、大疱及瘀点、瘀斑。轻者1—2天皮疹可消退,多数患者1—2周皮疹结痂而愈。若全身多处被蛰伤或被大型水母及毒性强的海蜇蛰伤,常在1—4小时内出现畏寒、发热、腹痛、倦怠、出冷汗,少数出现胸闷、口吐白沫、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肺水肿,严重者可致死亡。

处理方式:一旦被海蜇蛰伤,切勿用淡水冲洗,因为淡水可促使刺胞释放毒液。尽快用毛巾、衣服、泥沙擦去粘附在皮肤上的触手或毒液,亦可用海水冲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海蜇是水母吗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海蜇水母一种,但是水母不一定是海蜇。海蜇有些青蓝色,海蜇可以吃,也可以当做药。

凉拌海蜇皮是一道非常美味的凉菜,深受人们的喜欢。这里面所说的海蜇是水母吗?很多人都搞不明白,下面来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详细内容

1

海蜇属于能食用的一种水母,而水母却不一定是海蜇,水母有二百多种,是海洋中的一种动物,一般水母的寿命都比较短暂,水母的组成主要是水,身体里有百分之九十七以上都是水。

2

海蜇和水母都属于腔肠动物中一种,水母是透明的,海蜇有些青蓝色,海蜇可以吃,也可以当做药。水母种类众多,有的不但不能吃,而且吃了还有毒,两者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3

水母是一种低等的无脊椎浮游动物。海蜇是一种水生无脊椎动物,海蜇为海生的腔肠动物,蜇体呈伞盖状,通体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黄色。

4

海蜇是可以放在餐桌上食用的,海蜇寿命很长,只要有水就可以一直存活下去。

5

海蜇,直径达五十厘米,最大可达一米,胶质较坚硬,触手乳白色。口腕八枚,缺裂成许多瓣片,广布于我国南北各海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被水母蜇伤必须用海水冲洗吗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有个人在外出旅游的时候,都特别喜欢去海边游泳。但是在海水中游泳的时候一定要防止水母蛰伤皮肤,如果处理不当还很容易导致身体中毒现象加重。被水母蜇伤必须用海水冲洗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当裸露的肢体碰到水母触手时,有时候会有数以千计的刺细胞附着到皮肤上,但并不是所有的刺细胞都会“发射”毒液。不过对人类来说,大部分水母的蜇伤并不致命,一般会造成疼痛和皮疹,严重时会发烧和肌肉痉挛。被水母蜇到的时候,首先不要乱动,并且要抑制住用手去触碰和摩擦蛰伤部位的冲动,这样只会让更多的刺细胞释放出刺丝和毒液。

1、去除触手

如果水母的触手依然挂在皮肤上,可以试着将其弄下来,或者想办法使其失去活性,做这些的时候要保证伤者不要乱动。脱离母体的触手能够继续释放刺细胞,因此最好先把皮肤上的残余触手清除掉再处理伤口,否则有可能在处理伤口的时候,触手受到挤压或刺激会将更多的刺细胞射出。

2、一定要用海水冲洗

接下来用海水冲洗蛰伤的部位,以抑制皮肤上未发射的刺细胞的活性。一定要记住用淡水则有相反的效果。任何改变刺细胞内外溶液盐浓度平衡的举动,都可能刺激刺丝囊的射出,并释放更多的毒液。用盐度太低的水冲洗,会造成与用淡水清洗一样的后果。

要抑制刺细胞的活性,用醋冲洗也是一个好方法。可以用醋或醋酸推荐浓度为5%冲洗伤口30秒以上,或者将蜇伤部位浸泡在醋中30分钟。醋的酸性可以中和刺细胞毒素中的某些蛋白质,抑制尚未弹出的刺细胞。

温馨提醒:

外出旅游之前最好多了解一些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旅游的时候保障自己的身体安全。如果不小心被水母蛰伤也不要过于慌张,只要及时用海水清洗患处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水母怎么养?水母是怎么运动的?

全文共 1271 字

+ 加入清单

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直径有大有校普通水母的伞状体不很大,只有20~30厘米长,而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

水母怎么养?水母是怎么运动的?

水母怎么养

挑选合适的水母。

海月水母,毒性相对其他危险水母(如箱水母)而言小很多。或者水母湖里的水母。但是体质敏感的人若是不小心触碰了水母,还是有可能因为接触了水母身上的刺细胞而产生发痒、发红的症状。

海水养殖。

水母是海洋生物,因此一定需要用海水来养殖。每隔一星期左右还要替它们换水,以避免尘垢及微生物阻隔水母和鱼接收能量,影响移动速度。换水时注意不要碰到水母。加水时不要急要缓。

专业的设备。

专为海洋生物特别是水母设计的水族箱,特殊品种的水母需要有一定的水流控制。

喂食。

水母对食物的要求很高,卤虫、丰年虾(丰年虾的养殖请参考其它经验)等浮游生物才是他们的最爱。。当发现水母翼中的消化器、口腔变成橘色,就表示水母已经吃饱。喂食次数给份量要控制好,不宜过多,因为会导致水质容易变坏。

温度。

水族箱里还要摆放恒温器,保持水温在摄氏25度左右,否则其“生存”便会出现问题

光源。

光是水母补充能量的重要因素。水母体中有的藻类单细胞虫黄藻,它们将自身光合作用产生的氧份供给水母,而水母代谢所产生的含氮废物,恰好提供给体中的单细胞虫黄藻。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大部分专业的水母养殖水族箱会含有珊瑚蓝灯,可以提供单细胞虫黄藻的光合作用,光照时间不需要特别的加强。

水母是怎么运动的

水母通过收缩外壳挤压内腔的方式,改变内腔体积,喷出腔内的水,通过喷水推进的方式进行移动。水母表皮中从顶端延伸到伞体末端的肌肉纤维控制着内腔的收缩和扩张。内腔扩张,水流慢慢吸入,充满内腔;内腔迅速收缩,将水流挤出腔体,水流喷出产生的推力使水母沿身体轴向方向运动。

水母试图在水中下沉时,触手伸展且向上,呈长线状;意图上升或向某一方向运动时,触手远端逆运动方向弯曲。水母借助触手,有效地改变运动方向。

一些水母的钟状身体内有一种特别的腺,可以发出一氧化碳,使钟状身体膨胀。而当水母遇到敌害或者在遇到大风暴的时候,就会自动将气放掉,沉入海底。海面平静后,它只需几分钟就可以产生出气体让自己膨胀并漂浮起来。另外,一些水母伞体顶部有气囊,这些水母控制各个气囊里的充气量,亦能改变水母的运动方向。

水母并不擅长游泳,它们常常要借助风、浪和水流来移动。形态特征有赖于简单的运动方式,水母具有简洁的外形。

水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直径有大有校普通水母的伞状体不很大,只有20~30厘米长,而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从伞状体边缘长出一些须状条带,这种条带叫触手,触手有的可长达20米~30米,相当于一条大鲸的长度。浮动在水中的水母,向四周伸出长长的触手,有些水母的伞状体还带有各色花纹。在蓝色的海洋里,这些游动着的色彩各异的精灵显得十分美丽1865年,在美国麻萨诸塞州海岸,有一只霞水母被海浪冲上了岸,它的伞部直径为2.28米,触手长36米。把这个水母的触手拉开,从一条触手尖端到另一条触手的尖端,竟有74米长。因此,可以说霞水母是世界最长的动物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蓝色水母简笔画

全文共 11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教小伙伴们画水母。首先画出水母的头、眼睛和嘴巴;

然后我们给水母加上脚,这样水母的线稿就完成了。

现在我们给水母上色,我们用深一点的蓝色给头上色,然后用浅一点的颜色给脚上色;给水母的眼睛涂黑,用红色给水母加上腮红,这样,水母就完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地球最长寿的生物--灯塔水母

全文共 1650 字

+ 加入清单

灯塔水母,多么奇妙的生物。蓝色的软体包裹着生命的火光,飘动,绽放。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地球长寿的生物有关资料,希望您喜欢

地球最长寿的生物

“不死之身”的灯塔水母依照现有的世界纪录,生存时间最长的是灯塔水母,不过它有点犯规。因为灯塔水母一旦成熟、交配之后,会再回到幼体的状态,也就是真正的返老还童!就这样不断循环,呈现一个不死之身的状态

灯塔水母(学名:Turritopsis nutricula):是一种小型水母。身体呈钟型,直径约4-5毫米,身体透明,能够看见红色的消化系统,状如灯塔,因而得名。灯塔水母胃巨大且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横断面为十字型。

多生活在热带海域。是肉食性的,以浮游生物,小的甲壳类、多毛类甚至小的鱼类为食。灯塔水母可以从水螅体无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恢复到幼虫阶段的生物。在20℃的水温中达到性成熟阶段需要25至30天。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地区的海域之中,但因为远洋船舶排放的压舱水,使它们逐渐散布至其他邻近海域,扩散到了西班牙、意大利和日本的近海

灯塔水母是一种小型水母。身体呈钟型,直径约4-5毫米,身体透明,能够看见红色的消化系统,状如灯塔,因而得名。伞形身体的直径和高度基本相等。向外凸出的一面称外伞面,凹入的一面称下伞面,下伞面的中央有一下垂的管称垂唇,垂唇的游离端为口,伞的边缘有一圈触手,钩手水母下伞的边缘向内伸出一圈窄的膜状结构,称为缘膜,缘膜是水螅纲水母的特征。体壁结构是由两层上皮肌肉细胞中间夹有中胶层构成。由胃囊向伞缘伸出4条的辐射管,并与伞缘平行的环管相连,由环管也可伸出离心的小管进入触手,直达触手末端。在伞缘或触手基部有感觉器官,例如眼点)或平衡囊。灯塔水母胃巨大且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横断面为十字型。

灯塔水母可以从水螅体无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恢复到幼虫阶段的生物。在20℃的水温中达到性成熟阶段需要25至30天,其特征是性成熟的(能够进行有性生殖)个体能够重新回到水螅型。普通的水母在有性生殖之后就会死亡,但是灯塔水母却能够再次回到水螅型。这被称作分化转移。理论上这个过程没有次数限制,这种水母可以通过反复的通常生殖和转分化获得无限的寿命。所以也被人称为“长生不老的水母”。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返老还童”。除非被其他动物吃掉,否则灯塔水母是“永生”的。

灯塔水母的直径只有4至5毫米,属于水螅虫纲,它们是捕食性生物,可以从水螅体无性繁殖,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回复到的幼虫阶段的生物。从理论上说,这个循环可以不断重复下去,也就是说,灯塔水母可以永远存活,无需面对死亡。曾经有一位研究灯塔水母的科学家观察了4000条灯塔水母,确认它们全部都能返老还童,没有一条死亡。[3] 灯塔水母水母的一种——灯塔水母(Turritopsisnutricula)在性成熟后会重新回到水螅型(Polyp)状态,并且可以无限重复这一过程。该报称,这种水母是唯一一种只要不被吃掉或病死,在理论上就会长生不老的动物*(结肠芽苞杆菌由于拥有环状的DNA,所以也可以永生。)。灯塔水母长约4至5毫米,在20摄氏度的水温中达到性成熟阶段需要25至30天

灯塔水母多生活在热带海域。是肉食性的,以浮游生物,小的甲壳类、多毛类甚至小的鱼类为食。由于食物的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引起这种水螅类动物伸长触手,并放出刺丝囊以缠绕、麻痹、毒杀捕获物,再将食物送入口中。口区腺细胞分泌的粘液有利于食物的吞咽,食物进入胃腔后,胃层的腺细胞开始分泌蛋白酶,分解、消化食物使之形成许多多肽,同时在胃腔中由于营养肌肉细胞的鞭毛运动,食物得以混合与推动。经这种细胞外消化之后,开始细胞内的消化过程,营养肌肉细胞的伪足吞噬食物颗粒,在细胞内形成大量的食物泡,经过酸性及碱性的化学过程之后,营养物质由细胞的扩散作用输送到全身。

灯塔水母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地区的海域之中,但因为远洋船舶排放的压舱水,使灯塔水母逐渐散布至其他邻近海域,扩散到了西班牙、意大利和日本的近海,并出现在大西洋的另一侧——巴拿马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在海里被水母蛰到要抹什么药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在海边玩耍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被水母蛰伤的情况。一定要多掌握一些急救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处疼痛症状。在海里被水母蛰到要抹什么药?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被水母蛰伤之后,可以先用海水冲洗。再使用醋和清水混合液来清除残馀的水母刺。用镊子将水母的触须拔除,利用刮胡膏将与水母接触的部位清理干净,然后再用醋清理一次。然后,将氢羟肾上腺皮质素泡沫覆盖在伤口,并保持伤口面积固定。如果情况比较严重,也可以口服清热解毒片或者液西替利嗪,同时外涂氟轻松尿素软膏。

也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口服头孢拉定胶囊,然后用炉甘石洗济加一支地塞米松用来涂。一般情况下,用药治疗之后一周左右就可以痊愈。但是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肺部水肿或者休克等症状,就要及时住院治疗,而且还要随时观察身体变化。

温馨提醒:

在外出旅游的时候,最好能够多了解一些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在旅游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效的减少意外事故出现。一旦出现被水母蛰伤的情况,也能够快速自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狮鬃水母怕什么动物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狮鬃水母,世界上最大的水母。65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之前它们就存在于北冰洋海域,是世界上最老的物种。它们的帽直径可达到8英尺,数百条触手可达120英尺长。那么,狮鬃水母怕什么动物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狮鬃水母怕什么动物?

狮鬃水母的天敌是蠵龟。蠵龟可以在狮鬃水母等水母群体中自由穿梭,因为它们厚厚的龟壳使狮鬃水母触手上的刺细胞无法奈何它们。蠵龟却可以轻易地用嘴撕断狮鬃水母的触手,使它们最终失去抵抗力,成为自己的美餐。

蠵龟长什么样?

蠵龟是海龟科蠵龟属的一种,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长可达1米,一般重约100千克,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内温水海域,中国南海、东海海域有太平洋蠵龟,主要捕食底栖或漂浮的甲壳动物、软体动物、特别是头足类动物、水母和其他无脊推动物,偶尔吃鱼卵,也吃海藻等植物性食物,喜欢在珊瑚礁、大陆架或是长满褐藻的浅滩中觅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水母简笔画

全文共 118 字

+ 加入清单

水母是海洋中一种漂亮的生物,它的外形就像一把伞,据说它得直径可以达到2米,今天为大家带来了水母的简笔画

步骤:

1.先画出水母的头,画出水母的眼睛、嘴巴;

2.给水母加上脚,这样水母的线稿就完成了;

3.然后我们给水母上色,这样水母就完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姬发式和水母头的区别是什么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发式俗称“公主头”,因为在日本平安时代的女性贵族间流行而得其名。其名称中之“姬”即女性贵族之意,在日语里的意思是“公主”,在中文古语里的意思是“美女”的意思。

随着现代发型的各种改良和发展,姬发式的要求也逐渐变得宽松了,比如刘海不一定要严格的齐眉平刘海;头发不一定要多长,中长发也可以。可爱教主杨丞琳在2007年专辑《任意门》中的造型酷似水母,粉丝便称其为水母头。

姬发式和水母头从外形上看是有点相似,但实则两种发型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姬发式和水母头主要区别在于刘海的不同。姬发式是后面留着长发,前面是厚重刘海,但两侧的头发被修剪至下巴的位置。水母头很好理解,就像水母一样,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水母头从后面看,有两个层次,外面的头发比较短,里面的比较长,看上去非常蓬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1300万只水母陪你游泳视频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水母湖也是一个淡水潜水胜地,以湖中到处游动的水母命名。

许多蛰人的动物都有致命的效果,但是生活在水母湖中的两种水母,海月水母和金色水母,是无害的物种,也是极好的游泳伙伴。这些美丽的水母不是唯一的淡水物种。桃花水母是淡水水母中最肥沃的一种,在世界各地的许多水体中都可以看到。

这个视频是在帕劳岛上著名的水母湖拍摄的,它让人们看到了大自然创造的神奇。大约1300万只水母生活在水母湖。湖里可爱的水母每天游一公里才回来。大多数是金色水母,有时是海月水母。

珊瑚礁研究基金会表示,水母每天两次迁徙是合理的,这样可以避免被水母的天敌——小白海葵捕获和吃掉。这些水母早上向东游,晚上向西游。它们会在到达湖岸的阴影之前停下来,因为那里有海葵,它们的天敌。

除了海葵,没有其他动物可以捕食水母,所以经过几千年的进化,水母已经失去了蛰刺和自卫的能力。因此,人们可以安全地和密集的水母一起游泳,而不用担心被刺伤。

视频制作人Mikeyk说,在数千万只水母中游泳绝对是一种超现实的体验——这些水母也提醒人们,自然界中总会有惊喜。Reddit视频的摄影师说他在湖里游泳时忍不住笑了。摄影师说除了他的呼吸声和在水中移动的声音,周围没有声音。他被巨大的兴奋所包围,除了兴奋和兴奋什么也感觉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被水母刺伤后的紧急处理方法

全文共 1022 字

+ 加入清单

水母刺伤后,一般症状为皮肤发痒、灼烧并引起疼痛,重者失去知觉。危险最大的是细斑指水母(Chironexfleckeri),刺伤后可使心脏中毒,幸存者很少。那么被水母刺伤后的紧急处理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在水中被水母刺伤时,不要慌张,应立即上岸,因为水母都是成群地游动,如果继续待在水中,有进一步被刺伤的可能。首先把附在皮肤上的水母或其触手清除掉,然后局部伤口用1:2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通常可缓解症状。如果病人出现休克症状,应先进行抗休克处理,然后立即送病人去医院。

因水母刺细胞引发的皮肤炎和水母的种类、毒液的毒性、浓度、接触时间长短、刺细胞的穿透力、接触面积大小等因素有关。它所引起的症状可能有疼痛、剧痒,局部有线状丘疹样的皮疹,伴随潮红与水肿,严重时也可有水泡、出血、坏死与溃疡性变化。有时也可能产生荨麻疹样的皮疹。如果接触到眼眶周围或结膜会导致结膜炎、眼皮水肿等。另外,严重的过敏性反应包括喉咽水肿、血管性水肿等也可发生。在极度敏感的病人可能引发休克,并有致死的报告。慢性皮肤表现有因时常抓痒引起的苔藓化皮疹,感觉异常、局部多汗与淋巴腺肿大。

预防

下水应穿著潜水衣,并在入水后才将潜水衣拉起。出水时小心的去除皮肤上的触手,以免引起毒液的更加释出。暴风雨后,避免下水,因水中可能有许多游离出的刺细胞。死去的水母仍有可激发的刺细能,避免接触之。此外应熟习心肺复苏术,以求能自救互救。

急救处理

尽量不要移动伤肢。勿使用清水冲洗,这可能导致刺细胞的进一步活化,应用海水小心的清洗伤口。之后使用含酒精的液体中和毒液。如没有含酒精液体可供使用,可以用热盐水中和替代。中和毒液后,可用含烘乾的苏打水或海水的浆状物;或滑石粉;或干沙等贴在皮肤上五分钟,以使触手易於清除。然后用尖锐的器具除刀子来移除触手,注意绝不要使用没带手套的手来移除触手。最后再用盐水清洗一次。严重时,特别是小孩子,可使用止血带来减低静脉回流。

如有头痛、倦怠、无力、流汗增加、流泪增加、感觉异常、关节疼痛、肌肉痉挛、呼吸困难或四肢冰冷等系统性反应发生,应立即送医急救。

持续用醋酸(或醋)至少30min。酒精、40%异丙醇、香水、剃须后涂剂或高效液是很好的第二选择。酒精可刺激腔肠动物小刺毛释放他们的毒液,但这在临床上并不突出。将受伤的肢体浸在热水中将有些帮助(在酒精或醋酸清洗之后)。残留在皮肤上的小刺毛可用剃须霜、滑石粉、食用苏打、面粉并刮划局部以清除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水母有毒吗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绝大部分水母有毒。它们有触手,触手上有特殊的构造,可以释放出毒液。一般被水母刺到,只会感到炙痛并出现红肿。

在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一带的海面上,有两种分别叫做曳手水母和箱水母的水母,其分泌的毒性很强,如果被它们刺到,几分钟之内就会呼吸困难而死亡,因此它们被称为杀手水母。

扩展资料:

水母别称海蜇,刺胞动物门钵水母纲动物,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水域里。其早在六亿五千万年前就存在,它们的出现甚至比恐龙还早。

水母外形就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的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伞状体边缘长有一些须状的触手,有的触手可长达20-30米。其身体主要成分是水,并由内外两胚层所组成,两层间有一个很厚的中胶层,不但透明,而且有漂浮作用。

所有水母都是肉食性动物,它们以鱼类和浮游生物为食。但猎食的时候水母很被动,只捕食游到它们身边的动物。它们用触手上的刺细胞来螫伤或是杀死猎物,然后把食物送到嘴和消化腔里。大部分水母几乎是透明的,令敌人难于发现。有些水母能够发光,凭身上发出的幽光吸引猎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水母宫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水母宫是张家口皮都形成和兴旺的见证。张家口历来为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贸易互市的重要场所。特别是清雍正年间以后,张家口成为张库大道的贸易集散地。张库大道是指张家口通往蒙古高原库伦城(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贸易运销路线,是继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另一重要商道。张库大道的繁荣,使张家口成为我国最大的毛皮集散地,被称为“皮都”;

大量的毛皮在张家口加工鞣制,必须有充足的优质水,于是人们发现了卧云山下的这股泉水。经这泉水浸泡、洗鞣的毛皮,皮板柔软,毛色铮亮,毛皮商因此财源茂盛,于是纷纷集资,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跨泉修建了这座水母宫;

水母宫建筑古朴灵秀,青砖牌坊-“水母宫”三字,庙内塑有峨冠彩披的水母娘娘像,庙下一股泉水喷涌而出;

水母宫公路内还建有爱国将领冯玉祥的别墅与塑像,并开辟了吉鸿昌烈士纪念馆。人们在这里可以缅怀发生于1933年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可歌可泣的英勇壮举,从中受到鼓舞和鞭策;

河北张家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根据水母的耳朵发明了什么东西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水母耳朵发明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海上风暴来临之前,海浪与空气摩擦产生8~13HZ的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而水母特殊的听觉系统可以听到这种声音。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的指示器上的数据即可告知风暴的强度,船便马上驶到避风港湾。

科学家通过水母发明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水母漂浮在水面上,有的是青蓝色,有的是乳白色,还有的透明无色,看上去很象是一把撑开来的伞。在它的伞缘上,有很多触手,还有一个细柄,上面长有小球,它就是水母的耳朵。在水母耳的内部,有一个极小的听石。你可别小看这个小小的听石,次声波正是震动了小听石,听石再次把次声波的振动传给水母耳壁内的神经感受器,水母才能听到风暴声。于是,水母便游离岸边,去寻找安全之地,使自己免受风浪的袭击。

仿生技术家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相当精确地模回拟了水母感受次声波答的器官。把这种仪器安装在舰船的前甲板上,当接受到风暴的次声波时,可旋转360°的喇叭会自行停止旋转,它所指的方向,就是风暴前进的方向;指示器上的读数即可告知风暴的强度。这种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做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为什么水母可以预测风暴?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水母触手中间的细柄上有个小球,里面有粒小小的"听石",当海上风暴到来之前,会产生出一种人类感觉不到的振动频率为8赫兹〜13赫兹的次声波,它冲击着水母的听石,水母就能预感到即将来临的风暴了。

水母是海洋中一种像降落伞似的古老的腔肠动物。每当大海风平浪静的时候,水母就在近海处悠然自得地升降、漂游,每当风暴来临之前,它们会纷纷离幵海岸,游向大海深处,从来都不会判断错误。

水母为什么能预知风暴的来临呢?科学家经过多年的观察与研究,发现水母有一套构造特殊的听觉器官。水母触手中间的细柄上有个小球,里面有粒小小的"听石",仿佛是水母的"耳朵"。

当海上风暴到来之前,空气与海浪相摩擦,会产生出一种人类感觉不到的振动频率为8赫兹〜13赫兹的次声波。次声波传播的速度比风暴快得多,它冲击着水母的听石,听石又刺激神经感受器,水母就能预感到即将来临的风暴了。

科学家模仿水母的感受器,设计了风暴预报仪,一般可以提前十几个小时做出风暴预报,从而保证了海上航行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