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物理透镜题及答案(推荐十篇)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修改电脑物理地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浏览

884

文章

10

篇1: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的特点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特点

1、凸透镜和凹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主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光心:薄透镜的中心点叫做透镜的光心。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形成发散光,这些发散光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一点,这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虚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凹透镜的焦距。

焦距越小的透镜,会聚(或发散)作用越明显。

3、透镜的分辨方法

(1)手摸法:中间厚边缘薄的为凸透镜。(2)聚焦法:用太阳光对着透镜照能得到细小亮斑的是凸透镜。

(3)放大法:看书上的字放大的是凸透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物理知识点:透镜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透镜

1.什么是透镜: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制成的。

☆制作透镜的材料常见的有:玻璃、水晶、树脂等。透镜的应用如图(1)所示。

2.透镜与面镜区别:面镜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成像,透镜利用光的折射现象成像;透镜成像遵循光的折射定律,面镜成像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透镜分类:(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如:远视镜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如图(2)a所示)。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如:近视镜等(如图(2)b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物理知识点:透镜例题分析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在做“凸透镜成像”时,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5cm的地方,在距透镜30cm的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像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

分析:在这里我们知道了物距和像距,根据总结出的知识点⑤,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时,像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物体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像在2倍焦距以外。15cm小于30cm,15cm应该是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30cm应该在2倍焦距以外,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这种类型的题目在考试中还比较多,但都是可以用我们总结归纳出的知识来解决。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我们发明了很多诸如照相机之类的光学元件。

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特点,那么被拍照的景物就应该在照相机镜头的2倍焦距以外。

幻灯机、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特点,这时幻灯片,胶片就要放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又因为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所以为了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就要倒放在幻灯架上。

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的特点,这时被观测的物体必须放在焦距以内。

结合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对这些光学元件的考察在中考中也是经常出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的概念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概念

一透镜的种类:⑴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⑵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

二关于透镜的概念(如图①②):

⑴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圆心的直线叫主光轴。

⑵光心:主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透镜的光心。

⑶焦点(F):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实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虚焦点)。

注: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

⑷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第1节透镜

1、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2、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3、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做光心。

4、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5、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又叫会聚透镜。

6、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图四),所以又叫发散透镜。

7、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一箭穿心)。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照相机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投影仪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放大镜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放大镜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本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物理知识点:透镜成像规律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10)是常见凸透镜成像类型,规律见表(1)。

表(1)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凸透镜成像规律需要牢记,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其规律。可以背下下面口诀:“物大焦,倒立实,物越大,像越小;物小焦,正立虚;物为焦,不成像”。这里的“物”指物距,“像”指像距,“焦”指焦距。

☆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2.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凸透镜与凹透镜比较

对凹、凸透镜的辨别、特点、典型光路和应用作出了系统性总结。

☆大家还要记住:虚像,物、像同侧;实像,物、像异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之眼镜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眼镜

一眼镜的结构:晶状体角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

二眼疾的成因与矫正:

⑴近视眼:

①成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强,会聚在视网膜前。

眼球前后太长,会聚在视网膜前。

②矫正:戴凹透镜。

⑵远视眼:

①成因: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会聚在视网膜后。

眼球前后变短,会聚在视网膜后。

②矫正:戴凸透镜。

⑶眼镜的度数:

眼镜的度数=100Φ=100×1/f(f是焦距,单位是米,Φ叫焦度,是焦距的倒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考物理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1、幻灯机与投影仪:幻灯片或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屏幕的距离为像距。

原理: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

屏幕上要成正立的像,幻灯片必须倒放。要使屏幕上得到的像更大,应当使凸透镜与幻灯片或投影片的距离减小,同时使屏幕远离透镜,即应把幻灯机或投影仪远离屏幕。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景物到镜头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为像距。

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减小物距、加大像距,即照相机离景物近些,同时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

3、显微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它是对物体的两次放大,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虚像。

显微镜对物体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4、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先由物镜把远处的物体拉近成实像,再由目镜放大成虚像。我们看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使视角变大了,所以能看得很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成像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成像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例】: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图中所示的位置,这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像.根据图中数据判断,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20cmB.10cm

C.14cmD.7cm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距等于35cm,像距等于14cm,又成倒立缩小实像,所以35cm大于二倍焦距,像距14cm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则有:35cm>2f,f<14cm<2f,即f<14cm,7cm<f<14cm,故7cm<f<14cm。所以B选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知识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

【例】: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会聚到一点

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变

C.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点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平行主光轴

D.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