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物理中的物质是什么(实用2篇)

进入初三,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不少同学会对物理感到头疼,如何在初三学好物理,进而在中考考出好成绩,成为同学们急切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6105

文章

2

篇1:中考物理知识点: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一样吗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不同物质吸热本领一样

1、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增加了多少;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物体的内能就减小了多少。

2、比热容(C)

不同种类的物质,在质量及温度变化相同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般不同,这是由物质本身性质及状态决定的。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比热容的单位是:焦/(千克?℃),符号: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水的比热容是:c=4.2×103焦/(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4、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0)(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②Q放=cm(t0-t),③Q吸=Q放。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本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物理知识点:物体与物质的区别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物体物质的区别

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关物,而物质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一个物体可以由多种物质组成,同种物质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体,如铁球、铁锅都是物体,而它们都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

例1,天平的每一个砝码都有一定的质量,它们的质量任下述情况下会发生改变的是()

A.生锈了

B.放在月球上

C.掉在干净的水泥地上碰了一下

D.气温升高

解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质量的大小只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所处的位置、形状、状态(温府)没有关系,故B.C.D错误;砝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这一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砝码的质量会增加,故A正确。

答案A

练习1,在下列各种情况下,物体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把菜刀用了两年

B.进入太空中的字航员所戴的手表

C.钢水浇铸成车轮

D.铁块锻打成铁件

答案A

点拨:看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应看它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否有变化,宇航员所戴的手表在宇航员进入太空中时没有任何改变,钢水浇铸成车轮、铁块锻打成铁件,只是形态变化了,其含有物质的多少都没有改变,因此,质量也就不变.对于一接把菜刀,使用中由于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它含有物质的多少是会改变的,则其质量也就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