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物体靠近透镜成像规律(经典两篇)

浏览

1132

文章

2

篇1:物理知识点:透镜成像规律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透镜成像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10)是常见凸透镜成像类型,规律见表(1)。

表(1)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凸透镜成像规律需要牢记,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其规律。可以背下下面口诀:“物大焦,倒立实,物越大,像越小;物小焦,正立虚;物为焦,不成像”。这里的“物”指物距,“像”指像距,“焦”指焦距。

☆注意:(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2)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但能用眼睛看,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

2.凹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凸透镜与凹透镜比较

对凹、凸透镜的辨别、特点、典型光路和应用作出了系统性总结。

☆大家还要记住:虚像,物、像同侧;实像,物、像异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凸透镜成像规律 透镜的区别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种光学定律。在光学中,由实际光聚合而成,可以在光屏上呈现的图像称为图像;它是由光的反向延长线聚合而成,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图像称为虚拟图像。

规则1:当物体距离大于焦距的2倍时,就像距离在焦距的1倍和焦距的2倍之间,形成倒立和缩小的图像。此时,图像距离小于物体距离,如比物体小,图像异侧。

规则2:当物体距离等于焦距的两倍时,像距也是焦距的两倍,形成倒立等大的图像。此时,物体距离等于图像距离,图像等于物体大小,图像异侧。

规则3:当物体距离小于焦距的2倍,焦距大于焦距的1倍时,就像距离大于焦距的2倍,形成倒立和放大的图像。此时,图像距离大于物体距离,图像大于物体距离,图像异侧。

规则4:当物距等于焦距的1倍时,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则5:当物体距离小于焦距的1倍时,就会形成正立、放大的虚拟图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在谈到图像和虚拟图像的区别时,经常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图像是倒立的,而虚拟图像是正立的。如果它是一个厚的月形凹透镜,情况会更复杂。当厚度足够大时,它相当于伽利略望远镜,当厚度足够大时,它也相当于正透镜。

结构

凸透镜:边缘薄,中间厚,至少有一个表面,或两面。可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透镜。

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至少有一个表面,或两面。可分为双凹、平凹和凸凹透镜。

对光线作用

凸透镜主要起到聚光的作用。

凹透镜主要发散光线。

成像性质

凸透镜是一种折射成像,成像可以是正立的,倒立的;虚拟图像、真实图像;放大,等大,缩小。它能收集光线。

凹透镜是一种折射成像,只能成正、缩小的虚像。发散光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