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片马抗英纪念馆位于哪里20篇

柴达木盆地的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是聚宝盆,同时柴达木盆地也是我国的四大盆地之一,那么柴达木盆地究竟位于哪个高原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浏览

5208

文章

1000

篇1:兰州战役纪念馆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兰州战役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兰州战役纪念馆坐落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山,始建于1952年,园区占地面积419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兰州战役纪念馆展馆面积1000平方 米,由序厅、奏响西进序曲、实施千里追击、浴血南山之巅、聚歼青马主力、欢庆西北解放、结束语七个部分构成。全面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 司令员的指挥下,在甘肃党组织的全力配合下,在解放区的大力支援下,果断发起兰州战役,解放兰州城的壮阔历史。

兰州战役是发生在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和最激烈的城市攻坚战,是解放大西北最后一次战略大决战。战役的胜利,使西北地区国民党军队完全陷入分散、孤立的境地,打通了进军青海、宁夏、河西走廊和新疆的门户,为西北地区全境解放铺平了道路。

兰州战役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每年参观人数达20余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

全文共 1837 字

+ 加入清单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太原革命历史陈列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五一北路245号。

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始建于1919年6月,整个校同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是阎锡山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全省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目的是通过控制小学教师来左右山西教育,进而长期统治山西。然而,让他失望的是学校开办不久,这里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用来传播进步思想、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团组织的坚强阵地,成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重要的活动基地之一。1924年,围师学生梁其昌(梁卜五)、韦思恭、纪秀川(纪子中)先后在这里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年团太原地委在此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省立国民师范支部。1926年春,中共太原地委又在此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围师支部,薄一波任书记。同时设立了申共太原地委北部委员会,薄一波任副书记、书记。徐向前、程子华、王世英、李雪峰也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从1928年至1936年夏,省城党组织工作已转到农村,但国民师范的革命活动仍在秘密地进行着,他们以“九一八”读书会、“山西革命互济会”、“山西社会科学家同盟会”、“红军之友社”等党的外同组织播撒着革命火种。1934年由“互济会”中共党团书记李雪峰(张柏峰)和“山西红军之友社”负责人刘耀夫直接组织和领导,在全市中等以上学校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反会考斗争,并成立了“太原市中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同学会”,发动全市学生举行-、-。通过这次斗争,国民师范发展了一大批党员、团员,还有一大批进步青年参加了党团组织的外同学术团体。阎锡山当局决定省立国民师范学校从1934年下半年开始不再招收新生,1936年学校被迫停办。1936年冬到1937年秋,在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直接领导下,公开从事抗日救亡工作的共产党人,以阎锡山官办群众团体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为依托,在这里举办了“军政训练班”、“民训干部教练团”、“牺盟会特派员训练班”等许多抗日军政团体,培养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及海外华侨的进步知识青年4500余人,其中包括一个由180多名女学员组成的女兵连。抗战全面爆发后,由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彭雪枫、同小舟等领导也先后到过这里讲授抗日救国的方针、政策。在这个革命大熔炉里,一批批进步青年秘密地加入了共产党的组织,随后被派到全省各地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很快就打开了山西抗日救亡工作的局面,为共产党、八路军在山西创建抗日根据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7年8月旧,山西新军青年抗敌决死总队(团级建制,后发展成旅级建制的决死第1纵队)在国民师范旧址宣告成立,为创建山西新军奠定了基础。山西新军名义上属于阎锡山的军队建制,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运用统一战线组建领导的抗日武装。山西新军迅速成长,很快发展为4个决死纵队,到1939年山西新军已发展到9个师旅级单位,50个团。1939年十二月事变后山西新军编入八路军战斗序列。据统计,圉师诞生的牺盟会和决死队及山西工人武装自卫队(团级建制,后发展成工人武装自卫旅,简称工卫旅)中,走出了共和国80位将军、20余位省部级领导。1940年由牺盟会会员傅东岱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共同创作的抗日救亡歌曲《牺盟大合唱》,艺术地再现了牺盟会的光辉历史。

1984年,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着手筹建,1991年9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主楼为二层券廊式建筑,前檐带廊,青碡墙体,黑色立柱。馆内陈列有“牺盟会陈列”、“山西新军陈列”、“困师学生用具陈列”、“山西革命传统教育陈列”、“中共太原地区斗争史陈列”等,展出有1万余份有价值的文”物资料、1.6万余幅历史照片和900余件文物。1997年由彭真题词的“山西建团纪念碑”在馆内落成。2000年增挂太原革命历史陈列馆的牌子。2009年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开始重修,展馆面积由原来的500平方米扩大到1500平方米。

山西同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于1996年1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3月被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爱同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同爱同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6月被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公布为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资料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

地址:太原市五一路276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顿涅茨克位于哪里呢

全文共 995 字

+ 加入清单

顿涅茨克是乌克兰第四大城市。1998年乌克兰第一个经济特区正式成立,顿涅茨克已经成为乌克兰的一个重要的工业和经济中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顿涅茨克位于哪里呢,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

顿涅茨克地理位置

顿涅茨克位于乌克兰东南部。面积约26,900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4.4%。南北横跨270公里,东西190公里。该州在西南与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札波罗结州相邻,东北与卢甘斯克州接邻,东为俄罗斯罗斯托夫州,南临亚速海,而顿涅茨克市位于卡利米乌斯河上游,有运河与北顿涅茨河相连。在Sviatohirsk附近的历史建筑Sviatohirsk修道院曾被提名为乌克兰七大奇景。

顿涅茨克处于乌克兰的草原景观,周围分布零散的林地、丘陵(矿渣堆)、河流和湖泊。城市的北部郊区主要用于农业生产。亚速海位于顿涅茨克南部95公里。城市长28公里,东西55公里。附近有2个水库:Nyzhnekalmius(60公顷),和“顿涅茨克海”(206公顷)。5条河流流经的城市,包括卡利米乌斯河,Asmolivka(13公里)、Cherepashkyna(23公里)、Skomoroshka和Bakhmutka。顿涅茨克共有125个矿渣堆。

顿涅茨克位于哪里呢?

顿涅茨克位于卡利米乌斯河上游,为顿涅茨克州的首府,是乌克兰第五大城市,也是乌克兰国内俄罗斯人比例较高的城市。这座城市可以说是顿涅茨盆地非官方的首府和最大的城市,也是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顿涅茨克简介

顿涅茨克是一座比较年轻的城市,用着“百万朵玫瑰之城”的美誉,也是赫鲁晓夫成长的地方。这座城市被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最有观赏价值的区域,大部分建筑为英伦风格,拥有矩形和三角形的外立面,绿色的屋顶,大大的窗户和阳台,优雅无比。该城市最知名的雕塑作品为阿提姆雕塑,高6米,是为了纪念苏联时期最重要的人物---斯大林的养子而建造的。克顿涅茨克处于乌克兰的草原景观地区,周围分布零散的面积广阔的林地、高低起伏的丘陵、气势磅礴的河流和淡雅宁静的湖泊,顿涅茨克为乌克兰知名的体育之城,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曾多次举办国际赛事,包括戴维斯杯,欧洲冠军联赛。顿巴斯球场为顿涅茨克最主要体育场馆,是东欧最好的足球场之一。

顿涅茨克也可以被誉为“博物馆之城”,拥有140多个博物馆,其中顿涅茨克历史博物馆和顿涅茨克艺术博物馆最为杰出,前者主要讲述了城市的历史,收藏有120000多件物品,从史前时期的考古物品至苏联时期的重要历史物品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太原解放纪念馆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太原解放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太原解放纪念馆位于太原市东山牛驼寨,其前身是牛驼寨烈士陵园,建于1959年,1988年改扩建,占地面积9.3万余平方米,分为纪念碑区、展览区、陵墓区三部分。整体建筑雄伟壮观、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给人以肃穆之感。纪念碑区由凯旋门,太原解放纪念碑主碑、副碑等建筑组成,徐向前元帅手书“太原解放纪念碑”鎏金大字装点丰碑。展览馆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展出428张历史照片和120多件实物,反映了太原战役的全过程。1994年9月6日,徐向前元帅铜像落成。该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太原革命烈士纪念碑造型独特,形似巨大钥匙的碑上镌刻“解放太原纪念碑”鎏金大字,碑高49.424米,寓意大原解放的日子,与暗红色的钥匙碑一起象征太原获得解放从此通往幸福之门。题词下悬挂着直径为8米的不锈钢透雕,满面春风的山西妇女肩托少儿,伸张手臂,表达出三晋人民获得新生的无限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主碑西南侧是一座副碑,形似被炸开的碉堡。碑直径24米,四壁镶嵌着大型浮雕,生动地反映了太原人民解放前的苦难生活和反抗压迫、争取解放的斗争精神。

在陵园大门西侧有白色凯旋门,形似钢钳,钢钳下合围着一个大理石制成的乌龟壳,寓意“瓮中捉鳖”。

最佳旅游时间5月——10月

开放时间8:30——17:00

景区门票免费

交通信息从太原市驾车走太原环城高速,在杨家峪出口下高速北行即可到达(下高速后有通往景区的指示标志)。

旅游提示联系电话:0351—4361509

地址:太原市凯旋街99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位于古浪县城西南角,占地面积8万多平方米,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一期名录(修订版)”,属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红色文化弘扬”板块红西路军“一综十二专”纪念馆之一,是甘肃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武威市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在红军西路军西征过程中,红9军6000多人取道古浪南部山区西进,经干柴洼、横梁山、古浪三场艰苦鏖战,2400多名将士壮烈牺牲,军参谋长陈伯稚、25师师长王海清、27师政委李德明、原教导师政委易汉文等20多名军师团级干部英勇献身。

为进一步发挥纪念馆的宣传教育作用,古浪县在2012年底,争取实施了总投资1607万元的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遗址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建筑面积4300平方米的纪念馆一座、占地2000平方米的纪念广场,并配套完成硬化、绿化、亮化等附属工程。

2015年5月,古浪县启动实施总投资1470万元的纪念馆陈展布展项目,展厅分两层,陈展面积2800平方米,设置“挥师进河西、组成西路军、突围干柴洼、阻击横梁山、血战古浪城、血染战旗红、丹心昭日月、浩气永长存”等8个部分33个单元。纪念馆以厚重的历史、翔实的资料、新颖的形式展示了红军西路军当年在河西景泰、古浪、永昌、高台等地浴血奋战的悲壮战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沈家本纪念馆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沈家本纪念馆坐落在湖州市吴兴区衣裳街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为纪念我国著名法学家沈家本,纪念馆由湖州市政府于2012年建立,2013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它重建于市级文保单位——大摆渡口周宅之上,结构精巧、造型独特、环境优美。

纪念馆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共分为两层,以方形布局。馆中矗立着沈家本铜像及仿汉白玉雕像,馆内陈列沈家本修订的法学文献、遗物、书法作品等,以多样的形式反映了沈家本先生投身法学改革的艰苦历程。

馆内共分三个板块来介绍沈家本一身的功绩。第一板块为“风云时代 跌宕人生”,是对沈家本生平的介绍。第二板块为“以法救国承前启后”,介绍沈家本为我国法制现代化所做的杰出贡献。第三板块为“沈家本与湖州”,以海岛教案为典例讲述沈家本虽身居要职但不忘故乡。

展馆自开馆以来很好地填补了湖州法学领域历史名人纪念的空白,并成为了湖州法学教育的第二课堂,吸引了人气,为普法教育的开展和法学理念的深入人心做出了重要贡献。

信息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

沈家本(1840—1913),字子淳,别号寄簃,吴兴(今湖州)人。父丙莹,进士,曾任刑部郎中、贵州安顺府知府。清同治元年(1862)举人,任直隶(今北京市)、陕西司主稿,受刑部尚书潘文勤赏识。光绪九年(1883)进士,任奉天(今沈阳市)司正主编,兼秋审处坐办、律例馆帮办,后又升为协理、管理等。十九年,出任天津知府。任间宽严结合,恩威并施,深得百姓赞许。调任保。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共陕北特委纪念馆

全文共 1217 字

+ 加入清单

南丰寨是中国共产党陕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位于子洲县苗家坪镇境内的南丰山上,北临大理河,南依印子山。1928年4月,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丰寨古庙内召开,会议制定了陕北党的政治路线和工作任务,选举成立了中共陕北特委和团陕北特委。此次会议是在大革命失败后,陕北地区大肆清党,许多共产党员被通缉、许多基层党组织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召开的。中共陕北特委的成立,统一了陕北党、团组织的领导,加快了陕北党团组织的恢复和发展,创立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并将陕北的红色革命又一次推向高潮。

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四·一二”--政变,榆林军阀井岳秀随即打出“清党”旗帜,于8月4日查封了省立四师和延安四中,教师学生被武装遣散回乡,大批党团组织负责人被捕,许多进步学生被开除学籍,陕北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笼罩了整个陕北大地。

为了挽救陕北党团组织,恢复以李子洲、魏野畴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在陕北发展起来的党团组织,中共陕西省委于1928年1月4日召开的省委第三次全委会议上,决定成立陕北特委。选派省委委员杜衡任特派员,前往陕北组建陕北特委,并指定其为陕北特委书记,确定冯文江为农运委员协助杜衡开展工作。

1928年1月下旬,杜衡从西安出发,首先到绥德和冯文江、赵通儒取得联系,在叶毓荣家秘密召开会议,杜衡传达了省委第三次全委会议精神,改选了中共绥德县委。与会人员经过认真讨论,慎重选择,认为在大革命时期,大理河川革命斗争活跃,群众基础较好,苗家坪区委坚强可靠,苗家坪又地处绥(德)、米(脂)、清(涧)三县交界,国民党在此处力量较薄弱,素来为“三不管”之地,南丰寨地理条件优越,面向大理河川,背靠驼耳巷、周家圪崂两道深沟,便于隐蔽和撤离,因此决定在苗家坪南丰寨古庙召开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后,由冯文江、赵通儒具体负责材料翻印、会议筹备工作。

同年4月,中共陕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苗家坪镇的南丰寨古庙召开,会期三天。会议根据中共陕西省委第三次全委会议的决定和共青团陕西省委第二次会议决定,最后宣布成立中共陕北党、团特委,选举产生中共陕北特委和共青团陕北特委的组成人员:中共陕北特委书记杜衡、组织兼农运委员冯文江、宣传委员马瑞生、军事委员杨国栋、青年委员兼团委书记焦维炽、候补委员白明善和赵通儒。

从此陕北各县党的工作由特委直接领导。所辖范围是:神木、府谷、榆林、米脂、绥德、清涧、延安和延长8个县委和县的党组织;其他的县,横山归榆林、佳县归米脂、吴堡归绥德、延川归清涧领导;另有3个直属区委,即镇川区委、安定区委、三边区委;还有两个直属支部,即保安支部和宜川支部。共有党团员800余人。中共陕北特委从1928年成立到1935年并入西北工作委员会完成其历史使命,共存续了七年时间。这七年,是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不畏--,历经艰险,淬火成钢,破茧成蝶的过程,是仁人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舍身就义的历史,也是我们后来人永远的精神财富!

苗家坪村:苗家坪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魔海龙三角位于哪个大洋

全文共 2273 字

+ 加入清单

海龙三角位于哪个大洋?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魔海龙三角跟大西洋中的百慕大三角一样,位于西太平洋中也有一个与之相似的死亡三角海域,它就是从东京以南的日本东岸海域。沿着东南方向南下到东经145度左右的太平洋海面,然后转向西南西方,经过小笠原群岛,到关岛与台湾以西的雅浦岛,然后沿北东方向回到日本东京湾。在这里也有无数船只、飞机神秘失踪,而且未留下任何踪迹。

来由

在千年前,日本人就知道有这个危险海域存在,并把它称为“魔之海”。几个世纪以来,不断有日本渔船在这儿神秘失踪,日本渔民认为这处海域底下住有海魔和恶龙,经常浮到海面吞噬过往船只,所以也有人把这儿称作“龙三角”百慕大三角和龙三角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位于大陆架的东方,地层陡降,海水极深,海底火山活动频繁,洋流强劲。海床的变化很大,有浅滩,也有全世界最深的海沟。都有无数船只与飞机在这里神秘失踪。不过龙三角发生的神秘事件则比百幕大三角更早些。 从古代纪录可看出,中国宋、元朝代和日本中古幕府时代一直到今天,不断有船只在这个海域失踪。1970年2月10日,一股日本货轮“加州九”在于叶县以东的东京湾内沉没,轮船长丧生。最离奇的一次海难是“柏吉.伊斯特拉号”。这艘大船排水量为227912吨,于1975年12月29日在棉兰老海沟沉没。当时天气晴朗,海面平静无波,全船30名船员中,只有2人生还。更奇怪的是,事经3年10个月后,“柏吉·伊斯特拉号”的姊妹船“柏吉·苍加号”也在龙三角神秘失踪。当时,该船正从南非驶往日本途中,所有的无线电联络突然中断,从此船失去踪影,事后不但找不到任何残骸,船上的40名船员也无人生还。这一对姊妹躺同属一家轮船公司,在同一造船厂建造,载运相同的货物(铁砂),而且航行同一航线,如此多的巧合,使得它们的失踪更为离奇了。

知识延伸:

日本龙三角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无数巨轮在日本以南空旷清冷的海面上神秘失踪,它们中的大多数在失踪前没有能发出求救讯号,也没有任何线索可以解答它们失踪后的相关命运。如在地图上标出这片海域的范围,它恰恰是一个与百慕大极为相似的三角区域,这就是令人恐惧的日本龙三角。

连续不断的神秘失踪事件引发了人们的好奇,科学工作者们开始以不同的方式试图去揭开魔鬼海之谜。但在“深入虎穴”进行科考之前,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片恐怖海域的斑斑劣迹:

“德拜夏尔号”的不归路

1980年9月8日,相当于泰坦尼克号两倍大小的巨轮德拜夏尔号装载着15万吨铁矿石,来到了距离日本冲绳海岸200海里的地方。这艘巨轮的设计堪称完美,已在海上航行了4年,正是机械状况最为理想的时期。因此,船上的任何人都会感到非常安全。

这时,船遇上了飓风。但船长对此并不担心,在他眼里像德拜夏尔号这样巨大并且设计精良的货轮,对付这种天气应该毫无问题。他通过广播告诉人们:他们将晚些时候到达港口,最多不过几天而已。

可是,岸上的人们在接到了船长发出的最后一条消息(我们正在与每小时100公里的狂风和9米高的巨浪搏斗)后,德拜夏尔号及全体船员便失踪了,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它并不是孤立的、惟一的。请看

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的潜水艇同样在这里遭遇了厄运。据美军统计:凡在此执行任务或路经此处的美军潜艇中,有1/5因非战斗因素失踪,总数达52艘之多。

二战后期,为了夺取海上优势,美国海军第38航母特遣队对日本的神风突击队发起了三天三夜的狂轰滥炸。正当舰队重新补充燃料,准备再战的时候,在这片海域不得不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展开了一场生存之战。当时在强大的飓风和18米高恶浪的袭击下:16艘舰船遭到严重破坏、200多架飞机从航母上被掀到了海里、765名美军水兵遇难。这是美国海军在20世纪所遭遇最严重的自然灾难。

1957年3月22日凌晨4点48分,一架美国货机从威克岛升空,准备前往东京国际机场,机组成员是67名军人。飞行时间预定为9个半小时,飞机上准备的燃料足够13个半小时的航程。在开头的8个小时,飞机飞行状况一切正常。下午2点,驾驶员发出信号,预计到达时间为下午5点,飞机所有的设备都处于正常状态。此时飞机所处区域天气晴朗,对于飞机飞行而言,条件几近完美。1小时15分钟以后,驾驶员在距东京300公里的地方发出讯号,空中交通控制中心回复说希望她能够在2小时以内到达。然而,这架美国飞机却永远没能降落到东京机场。

搜救队在方圆数千公里的海面上来回搜索,最终无功而返。这架为战争而造、飞行条件几近完美的飞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今天依然无人知晓。

在1980年9月9日巨轮德拜夏尔号在此失踪后,仅仅过了几年,她的两艘姐妹船只同样在此遇难。

2002年1月,一艘中国货船林杰号及船上19名船员,在日本长崎港外的海面上突然就消失了。没有求救呼叫,没找着残骸,货船就仿佛在人间蒸发了,人们无法知道他们遭遇了什么。

离奇事件

1957年3月19日,菲律宾总统麦格赛赛的座机在宿雾附近失踪,总统本人和24名机员与随员也同.时失踪,搜索之后也末发现飞机残骸。科学家猜测,在那几天内,从菲律宾到日本上空可能发生一次严重的空中地震,所以才会同时发生4架飞机失踪。1957年3月因此被称为是航空史上的恶月。在恶月前后,在龙三角上空神秘失踪的还有:美国fl——3b双引擎全天候战斗机在空中消失,日本海上自卫队一架p2v——7反潜巡逻机失去踪影.一架im——1单座训练机在龙三角上空失踪等等。在龙三角失踪的飞机4船只及人员,是已经沉没在海底,或是被uf0俘虏,飞机和船只被送进外星人的博物馆;人则被关进外星人的动物园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冯平同志纪念馆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冯平同志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冯平同志纪念馆是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南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位于文昌市东路镇美德村。管理单位是文昌市民政局。

纪念馆正门为“青砖牌坊”,属于传统型门,悬挂黑漆木雕横额,镌刻张爱萍题写的匾:“冯平同志纪念馆”。庭院正中竖立身穿戎装的冯平全身铜像,铜像高2.5米,基座高1米,上有聂荣臻元帅题名的“冯平同志”。铜像后面是由马白山同志题写的“冯平同志生平陈列室”,再往后有一座由-题名的“冯平纪念亭”,继续往内走进,是海南常见的传统民居建筑,呈中厅两侧厢房布局,这就是当年冯平的诞生之处。正门的外楣上有庄田同志所题的“冯平故居”。陈列室里的展品主要有反映冯平一生革命活动的数百张照片和史料、文字说明,分五个部分,十个方面。

信息来源:中共海南省党史研究室

冯平(1899~1928) 原名冯夙藩,字茂南,参加革命后改名冯平。海南文昌县大昌乡(今东路镇)美德村人。琼崖工农红军创始人之一。1899年3月11日,出生于贫农家庭,8岁进村中“育民学堂”读书,高小毕业后,考入琼崖中学(今琼台师范学校),毕业后入上海文化大学读书,一年后回到广州上大学。在此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革命书刊,探索革命道路,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

全文共 2151 字

+ 加入清单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防教育基地。

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位于全国唯一以红军命名的红军乡境内,距县城公里,是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也是陕西省“十一。五”旅游专项规划中南线重点建设发展的红色旅游景区。该园区集中展示了红三军、红二十五军在旬阳大地的战斗历程和光荣的革命使。

“红军老祖”墓和红军纪念馆 位于旬阳县东部与镇安县、湖北郧西县接壤的双河区红军乡政府后一座小山上,山上绿树成林,气氛庄严肃穆,是一所地方性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纪念馆所在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红二十五军及红七十四师在此进行过长达三年的革命武装斗争,在这一带和毗连地区建立过两个区苏维埃政府、9个乡苏维埃政府,无数红军英烈长眠在这块土地上。

所谓“红军老祖”墓,是指1935年10月10日,原鄂陕第六路游击师特务二班2名在碾子沟战斗中牺牲的战士的合葬墓。1935年,红七十四师转战旬阳潘家河途中,红军一名指导员(高中宽:红七十四师二营特务队指导员)和一名班长(尚**:红七十四师二营特务队班长)壮烈牺牲,长眠于九龙山下。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把他俩合葬在潘家河丰积乡碾子沟,暗地里修坟、立碑、塑像,并在家里供奉烈士牌位,尊之为“红军老祖”。高中宽指导员生前曾先后为80多户百余贫苦农民治过病,当地人称他为妙手回春的“神医”。1946年,当地农民还自发筑墓树碑,纪念这位“得道神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旬阳县委、旬阳县政府对墓地重新进行了修葺,红军烈士墓所在的碾子沟改名为红军沟,安家村改名为红军村,丰积乡改名为红军乡,潘家河改为红军河,这里成为全国惟一一个以“红军”命名的地方。1958年又将烈士墓所在的生产大队改名为红军大队,将红军乡改名为红军人民公社。1984年更称红军乡;1996年乡镇机构改革时,将原潘家河上游的圣驾乡、竹筒乡并入红军乡。

当年救民苦,青山埋忠骨;如今天地新,香火祭老祖。鄂陕边群众祭奠“红军老祖墓”络绎不绝,香火不断。烈士墓被前后两座高入云天、峭如斧削的大山环抱着,山涧小溪潺潺似乐音终年陪伴着长眠的英烈。红军纪念馆有专职工作人员,隶属于旬阳县博物馆。纪念馆平均年接待前来参观、扫墓的社会各界人士上万人。

为缅怀革命烈士,“红军纪念馆园区”于1977年4月25日开始建设。馆内有介绍当年红军革命斗争的展览,有红军烈士纪念碑一座,碑文为原红七十四师师长陈先瑞将军亲笔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 省文物局拨专款修建红军纪念馆,征集红军标语、歌谣、牌匾石刻136幅,也有毛泽东、李先念、程子华的题词碑,制作“红军老祖”连环画,征集红军遗物13件,先后被授予“陕西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为充分利用这一红色旅游资源,聘请远见旅研对该景区做了《红军纪念馆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征地25亩,政府完成”三通一平”工程;为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县委县政府决定重修红军纪念馆,开发红色旅游线,通过争取项目,动员社会各界建设红军纪念馆园区。

1996年、2000年、2004年先后被旬阳县文教局、团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旬阳县中小学德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省旅游局将旬阳列为连接西北西南丝绸之路、长江三峡旅游线重点县,红军乡被列为旬阳东线红色旅游点。

为了缅怀先烈,继承传统,弘扬“三创”精神,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奋力实现旬阳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推进现代河源文明建设,县委县政府决定重新修建“红军纪念馆园区”。

2004年县直各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为红军纪念馆园区建设捐资12.3万元;2005年县直各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为红军纪念馆园区建设捐资2.15万元;2007年县直各部门及社会各界人士为红军纪念馆园区建设捐资116万元;金鑫矿业老总何民主捐资50余万元承建纪念碑;红军乡在外创业的50多位能人捐款50余万元承建景区大门;青铜沟汞锑公司捐款25万元助建;县级领导和单位、广大职工干部、社会各界能人、当地百姓也纷纷捐款援建,捐款金额累计达20.4万元……

2007年12月28日,旬阳县正式启动了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总投资680万元的“红军纪念馆园区”建设工程。当天,旬阳县还在红军乡举行了红军纪念馆园区建设动员大会,参加祭祀活动的干部和群众纷纷慷慨解囊、捐资助建,不到一个小时就捐款86370元。

新园区位于旬阳县红军乡红军村红军沟口,规划利用3年时间完成,已投入资金181万元,建设用地58亩,生态保护区40公顷,总投资2400万元,其中景区大门、纪念馆、纪念碑、展览馆、老祖墓、祭祀广场、纪念墙、道路、征地、移民、绿化等重点项目建设资金960余万元。

2008年4月2日,陕西省旬阳县千名干部群众汇聚红军纪念馆园区,公祭被当地群众尊称为“红军老祖”的红军烈士。 来自全县各地的干部群众向烈士敬献花篮花圈,在烈士墓前庄严地三鞠躬。中共旬阳县委、旬阳县人大常委会、旬阳县人民政府、政协旬阳县委员会领导代表旬阳县45万人民向“红军老祖”敬香。

红军纪念馆将建成集“瞻仰革命先烈、接受传统教育、生态乡村旅游、休闲娱乐度假”为一体的国家AAA级精品红色旅游景点,以崭新、完美的形象向社会公众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

全文共 1719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景区内,是为纪念1935年红军血战剑门关而建立的纪念馆。2009年12月22日落成对外开放。

2016年12月,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四川省剑阁县属川陕革命老区境内的剑门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之说。 在红军突破嘉陵江之前,剑门山区就已经燃起了革命烽火,1932年11月25日,剑阁县近400位游击战士前往毗邻南部县参加了震惊四川的升钟起义,随后不久,游击队员遭到了反动政府的疯狂追剿,解放后,在剑阁县的长岭乡还修建了“升钟起义死难烈士陵园”;在1935年红军渡江前夕,又发生了“一·九”兵变,“一·九”兵变肢解了川军两个连,极大地动摇了沿江守敌军心,为红军强渡嘉陵江奠定了基础。

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后,副总指挥王树声率部对剑门关守敌实施东、西、南三面包围,1935年4月2日,从拂晓到黄昏,经过冒雨血战,歼灭敌军3个团,敌军主力团团长杨倬云在营盘嘴坠崖而亡,自古历经上百次战斗未曾有失的剑门雄关,如今被英勇的红军攻克。整个战斗歼灭三千多敌人。直到现在,当年曾在剑门关战斗过的、至今仍健在的老红军都还能唱出当时的一些歌谣“风吹雨淋雷打闪,红军攻克剑门关。各路军阀如山崩,我送红军出四川”,这些朴实的话语表现出红军战士和剑阁人民的深情厚谊。

红军攻克剑门关后,在普安召开了著名的“剑阁会议”,红四方面军在剑阁一个月时间里建立了3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并且在西庙、秀钟等地设立了政治部,军令部等临时军政机构,发动群的如火如荼地开展革命斗争。

红四方面军一举攻克川北军事要塞剑门关,瓦解了敌军防线,取得了辉煌战绩。剑门关战斗创下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是红四方面军的著名战列之一。

剑阁县红军文物丰富,红军血战剑门关时留下的战壕、红军石刻标语等遗存,保护完好。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

为进一步弘扬、传承红军精神,挖掘红色文化,促进灾后重建,剑阁县多方筹资600多万元,于2008年7月启动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纪念馆建设。2009年12月22日,红星广场落成,包括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将帅雕塑和石刻标语。

馆情介绍

纪念馆为长26米,宽8米的长方形馆,分为多媒体室,大厅、展厅三部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向人们展示红四方面军血战剑门时的战斗史实。

纪念馆大门右侧,展示的是剑门战斗大捷的艺术墙,艺术墙前面是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图。

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四壁为剑门七十二峰,千仞绝壁,地下为下沉式沙盘。

纪念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展示红军在剑阁发生的一些革命斗争和所留下的革命文物。第二部分是观看红军攻克剑门关的战斗场景,该馆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玻璃屏幕背投和投影仪多屏融合技术,通过多媒体生动地模拟出红军浴血剑门关的历史场景:1935年4月2日的剑门雄关,英勇的红军战士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将鲜红的军旗插上了雄伟的剑门关。

周边看点

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位于剑门关红星广场上,广场上除纪念馆外,还有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将帅雕塑和石刻标语。

广场上的铜像分别为剑门关战斗的总指挥徐向前和副总指挥王树声。

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造型呈四面体,碑高19.35米,碑座高4.2米;主碑正前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的题词“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题词下方有一组形象逼真、士气高昂的红军战士主雕铜像;碑座四周嵌有红军来剑门山区的主要战斗、政权建设等八面浮雕。在八面浮雕下,刻有为创建剑阁苏区、牺牲疆场的红军英烈1200多人的名字。

在纪念馆旁,有一座鲍政委墓。鲍政委(?—1935),时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31军91师274团2营政委,1935年4月2日,在血战剑门关战斗中与通讯员一起壮烈牺牲,合葬于此。原墓只是一座土冢,2010年9月,剑阁县将原土冢砌石修整成今天的模样。鲍政委没有留下完整的姓名,牺牲时年仅大约18岁,那位通讯员更是连姓什么、来自何方都不知道。

纪念馆开馆,将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更好地激励剑阁儿女发扬红军精神,建设美好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王孝锡烈士纪念馆

全文共 1225 字

+ 加入清单

王孝锡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孝锡烈士纪念馆位于古豳文化旅游区游客服务中心东面,占地110平方米,以时间为序,共分为九大板块,展出了王孝锡烈士早期革命活动期间的图片、图书、遗物百余件。

王孝锡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在甘肃早期革命的领导人之一,也是甘肃青年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王孝锡在甘肃早期的革命活动中,他曾借助国民党西北特派员等多重身份进行地下革命斗争活动,宣传马列主义,播撒革命火种,为陕甘两省早期的革命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创建了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中共彬宁支部以及甘肃省第一个革命青年组织—青年社。

2010年,县委、县政府在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古豳文化旅游区的同时,以充实景区红色文化内涵,弘扬革命精神,继承烈士遗志,开展红色教育为目的,筹建了王孝锡烈士纪念馆,纪念馆的建成,填补了我县红色旅游景点的空白,也是我市红色旅游线路上的重要景点之一,纪念馆先后被评为甘肃省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庆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庆阳市廉政教育基地。

王孝锡生平

王孝锡,1903年出生于甘肃省宁县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考入国立西北大学,并结识了魏野畴等共产党人。1925年,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反对陕西军阀吴新田统治和五卅运动斗争。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3月,为了恢复中共甘肃特别支部的工作,当时在冯玉祥部队工作的中共党组织负责人刘伯坚、邓小平推荐王孝锡以国民党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到兰州开展工作。到达兰州后,王孝锡首先整顿了国民党甘肃省党部,之后担任青年部长,加强省党部的进步力量,并建立了中共兰州特别支部,任组织委员。他还担任了甘肃省督办公署政治部主任、甘肃政治委员会会长及第二军事政治学校政治处处长等职,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王孝锡按照党组织的要求,回到家乡宁县坚持斗争。在他领导下,成立了中共彬(陕西彬县)宁(甘肃宁县)支部,王孝锡任支部书记。不久,又扩大成立了中共太昌区委,下辖宁县、长武、泾川三个支部。八七会议以后,他热情赞扬八七会议后出现的革命形势,并按照党组织的要求,以行医为掩护,深入陕甘交界的十多个县的农村进行调查,分析当地农村的阶级状况、政治地位及对革命的态度,并开始秘密筹划、组织农民进行暴-动,建立革命政权的斗争。

王孝锡的革命活动,使得反动当局惊恐不已。1928年11月26日,王孝锡被国民党陕甘青“剿匪”总司令部逮捕。在狱中,面对一次次的酷刑审讯,他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进行了顽强不屈斗争,严守党的机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并写下了“慷慨歌太平,从容作楚囚,暴刀逞一快,何惜少年头”的豪迈诗句。

1928年12月30日,敌人将王孝锡押往刑场。通往刑场的路上,王孝锡奋力高呼“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精神不死!”等口号。凶残的刽子手举起马刀向他身上乱砍,鲜血飞溅,仍挡不住他高昂的口号声。刽子手又用毛巾塞进他嘴里……王孝锡壮烈牺牲,年仅25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政治迫害受害者纪念馆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发动肃反运动,大批俄罗斯布里亚特蒙古族知识分子受到严厉打击与镇压,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巨大威胁。苏共二十大以后,在赫鲁晓夫当政下,-害者得到平反。同样,上世纪30年代在斯大林命令下,乔巴山(Choibalsan)在蒙古国发动肃反运动,大批知识分子、宗教人士和平民经受莫大摧残,蒙古国失去了许多顶级的作家、科学家以及思想家。

政治-受害者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蒙古国前总理戈登P(P. Genden)而建的,他因拒绝斯大林的肃反清剿命令于1937年在莫斯科被-委员会判处死刑,该博物馆目前由其女儿管理运营。纪念馆中一个大厅内展示出一些骷髅,这些骷髅均被子弹穿通,生动的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乔巴山大肃反运动中大批知识分子被关押、审理或残酷杀害的历史场景。在这一期间,大约有28000名无辜蒙古国平民被残害,博物馆一层墙上有20000个死者的名字,并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黄色代表这个人生前曾是一个和尚,红色说明他/她曾是一名0员,蓝色代表此人生前是一位平民。

Victims of Political Persecution Memorial Museum

必去理由:乌兰巴托最具历史意义的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蒙古国[Mongolia]

景点所在省、州:乌兰巴托 [Ulan Bator]

景点所在城市:乌兰巴托 [Ulan Bator]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扬州欧阳修纪念馆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欧阳纪念馆

大明寺天王殿北侧的院落西墙,开八角形洞门,上嵌“仙人旧馆”砖额。进门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平山堂、谷林堂和欧阳文忠公祠三座建筑。这里现已开设了欧阳修、苏东坡两位“文章太守”的纪念馆。

平山堂建于北宋庆历八年。当时,屡遭贬谪的欧阳修由滁州调任扬州知府,发现了这一片清幽古朴之地,于此筑平山堂,以作讲学、游宴之所。凭栏远眺,江南诸山如在眼前,取“远山来与此堂平”之意,定名“平山堂”。平山堂建成后,欧阳修在四周遍植花木,其亲手种植的杨柳,后人称之为“欧公柳”。欧阳修公务之余,寄情于山水诗酒,留下了许多诗赋名篇。平山堂上“坐花载月”、“风流宛在”匾额和楹联,留下了文人雅士的有趣传说。原建筑经历代兴毁、修葺,今日遗存为同治九年盐运使方浚颐重建。

清光绪五年,两淮盐运使欧阳正墉集族人白金五千余,以楠木重建欧阳文忠公祠,厅堂正中悬“六一宗风”匾额。祠堂北墙正中,雕刻着欧阳修石刻像。此像镌刻时巧妙地运用光线的折射,使得画像“远看白胡须,近看黑胡须”;从任何角度看,欧公双目均与观者默默对视,其双足亦均面对观者,效果奇特,堪称神品。“文革”中大明寺当家和尚为防-破坏,把石刻像用石灰涂抹,上 书毛主席语录。如此保全的欧阳修石刻像,至今仍栩栩如生。

欧阳修任扬州知府不过一年时间,但他推行的仁政爱民之策、简刑宽狱之举,特别是他拒收富豪十万“羡余”的廉洁品格,深深地留在扬州人民的口碑中。

2015年,大明寺在欧阳祠建欧阳修纪念馆。馆内两厢展出了欧阳修生前事迹图片,寄托了扬州人民对这位文章太守的缅怀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朱德率南昌起义军回师入闽纪念馆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朱德南昌起义军回师入闽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色景点:秀峰太极村的朱德率南昌起义军回师入闽纪念馆。

朱德率领南昌起义军回师入闽纪念馆是目前福建省内第一家朱德纪念馆。纪念馆内陈列了历史图片、相片、实物数十件,并有朱德赠与当时负责接待的村民朱梅洲铜质大头三节手电筒一把。是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党史教育基地。

1927年10月初,在经历南昌起义的起义军11军25师、第9军教导团以及大埔农军4千多人在朱德等的指挥下,于大埔三河坝阻敌激战后,做出了“隐蔽北上、穿上西进、直奔湘南”的决策。10月7日,朱德率领部队占领平和县城,在平和县九峰镇(平和旧县城)中湖宗祠接见朱积垒、陈彩芹等中共平和县领导人,传达了党“八七”会议精神。10月8日,起义部队在福塘宿营、休整,得到平和人民尤其是福塘人民的大力支援。南山朱氏八大房长动用“朱宜伯公顷”粮库,发动群众数百人昼夜碾谷舂米三百余石支援起义军(部队每人获得5-6斤大米),割草喂军,杀猪宰羊犒劳起义军,并医治部分伤病员。当天朱德还接见秀峰乡农会负责人游精修、游志诚。经福塘休整后,起义军从平和芦溪进入龙岩永定,最后挺进井冈山,实现了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武装胜利会师。

平和县秀峰乡福塘村

交通:平和县城往西,经207省道和秀秀线,距离县城68公里,距离市区114公里

开放时间:8:30~17:00,全年无休

电话:15959650696

门票:免票

信息来源: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福塘村:秀峰乡福塘村位于闽粤两省交界处,是闽粤边界古代商旅的重要驿站,面积3.6平方公里,海拔800多米。西北毗邻永定县,上接龙岩永安,下通广东大埔。 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气候温和,交通便利,辖18个村民小组,全村4350人。村财收入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6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羊祜山下、烈士陵园广场东南侧。纪念馆为两层全框架弧形结构,总建筑面积3230平方米。纪念馆通过大量珍贵的照片、实物、灯箱及电动图展示了解放襄樊战役的经过。据介绍,纪念馆每周三、周六、周日免费开放。

襄樊战役于1948年7月2日打响,历时14天,共有719名战士献出了生命,被朱德总司令赞誉为“小的模范战役”。7月16日,襄樊解放。

为缅怀先烈,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2001年起,襄樊市投资650多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的襄樊革命烈士纪念馆。今年4月起,又投资450万元进行了布展。

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共展出照片120余幅,文字资料30余万字,文物20余件,全面展示了襄樊战役的历史背景和战役经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湖南邵东是市还是县?位于湖南省哪里?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湖南邵东是县级市,湖南省辖县级市,别名昭阳,位于邵阳市东部27公里处。公元581年,隋朝废邵陵郡,改名为邵阳县,又将县治从余家桥迁到今邵阳市。隋代属潭州管辖的邵阳县,范围十分广大,大体上相当于现今的邵东、邵阳市、邵阳县、新邵县、隆回、城步、新宁、武冈、绥宁、洞口。人杰地灵的邵东,名人辈出,如袁国平、蔡瑞等。另外,现在大家日常里离不开的交流工具——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也是湖南邵东人。

邵东名胜古迹有昭阳候城遗址、佘湖山云霖寺、九龙岭翰墨池、明清建筑荫家堂和山塘古屋、洪桥等。

另外,在中国评定的茶油之乡名单中,邵阳也名列其中。它们分别是:福建省福安市,湖南常宁,江西丰城市,湖南攸县,广东兴宁市、平远县,湖北麻城市、兴远县,湖南邵阳县,湖南常德鼎城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志航纪念馆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高志航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类型:纪念馆

隶属关系:通化市文广新局

创建时间:2002年

所在位置: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龙泉路40号

面积:建筑面积400平方米。

历史沿革:建馆前,馆舍一楼为龙泉卫生院,二楼有八户居民居住。2002年,经市委协调将一楼龙泉卫生院迁出,并利用一楼现有面积进行装修布展,2002年8月14日,正式对外开放。隶属通化市文化局,直属通化市文物办公室。2010年,通化市政府在将二楼居民迁出,整座楼房作为高志航纪念馆使用,并恢复部分故居原貌。2016年,移交通化市博物馆管理。

参观指南

纪念馆处在龙泉路东侧,临街,其东侧与通化市委隔二道河相望。南为转盘街,这里地处市中心转盘街偏北侧,交通十分便利。途经公交车有:22路、18路。

邮编:134001

电话:0435-3379090(办公室)

电子邮箱:thsbwg@163.com

开放时间:冬季:9:00-

信息来源: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

高志航(1907年5月14日—1937年11月21日) ,中国空军王牌飞行员。原名高铭久,字子恒,辽宁省通化县(今属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人。1920年投笔从戎,考入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后到法国学习两年飞机驾驶,回国后在空军任职。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著名的空军抗日英雄、民族英雄,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兼第4航空大队大队长。高志航是30年代中国空军一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原突围纪念馆

全文共 1247 字

+ 加入清单

中原突围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现地教学基地、湖北省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湖北省十佳红色经典景区。主要由中原突围史陈列馆、周恩来与美蒋代表谈判旧址、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军区大会场旧址及军区--宿舍旧址等组成。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六日,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争就是从这里打响的,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

湖北会馆:位于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竹竿河西岸,又称“河西会馆”,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座北朝南,2进5间,左右厢房3间,门窗均套格雕花,工艺精细,古色古香。厅外柏翠花红,庄严静谧;这里是周恩来与美蒋代表谈判旧址。1946年,周恩来与李先念-在这里与美蒋代表进行谈判,商讨和平问题;其后,蒋介石撕破和平面皮,向解放军进攻,中原部队在这里展开“中原突围”战役,打响全国解放战争第一枪。厅内陈列着当时三方谈判代表的席位及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厢房内原样保存着周恩来同志睡过的门板及办公用过的桌、椅、油灯等文物。周恩来与美蒋代表谈判旧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946年周恩来、李先念-在这里与美蒋代表进行谈判,挫败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阴谋。其后,蒋介石撕破和平面具,公然向中原军区发动全面进攻,中原部队被迫展开“中原突围”战役,打响全国解放战争第一枪。

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南端,是一栋3进3间的旧式建筑,原为宣化店商会公寓。该旧址也是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边区罗山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坐西向东,占地面积586平方米,建筑面积403平方米,门向街道开,背临竹竿河,系清代建筑,砖木结构,五架梁台式建筑,属减柱造,屋面覆盖青灰小布瓦,单檐硬山顶,青砖灌土墙,三厅两院,大梁粗柱,宽敞壮观。前厅和中厅各为面阔5间,后厅为面阔4间,进深均为2间,前院左右两侧各有厢房,后院左右两侧各有厢房2间,中厅和后厅格扇门窗上均有人物花鸟浮雕,形象生动。1978年辟有中原军区革命斗争史陈列室,室内陈列有大量当年中原军区将士战斗或生活用品及相关资料。

中原军区大会场旧址:位于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南80米,坐东向西,门前是街道。1946年元月至6月底,这里是中原地区党政军首脑机关经常召开重要会议的会场。周恩来同志在这里接见了军区连级以上的干部,传达了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关于“立足于打”的重要指示并做了重要讲话(部分讲话内容摘要:同志们在宣化店坚持斗争,拖住了几十万蒋军,有你们在这里蒋介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你们支援了东北战场、也配合了华北战场,在这场战争中你们都立了大功······),周恩来的讲话给中原部队指战员以极大的鼓舞。

中原军区--宿舍旧址:始建于清末,为穿斗式梁架,由两进一天井组成,建筑面积144㎡。1946年1月—6月,李先念-、郑位三在此居住。1946年1月,中原军区部队移驻宣化店,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等中原军区--居住于此。1946年5月8日,周恩来抵达宣化店后,在此同中原军区领导人研究部署中原突围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白帝城位于什么县 白帝城简介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白帝城位于重庆市的奉节县,白帝城在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1号社,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地处长江三峡西端入口。

白帝城位于什么县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诗中的白帝城就在重庆的奉节县。相传当年刘备伐吴兵败,临终时在白帝城托孤。白帝城还有一个美誉叫“诗城”,因为历代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苏轼、黄庭坚、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传扬天下。

白帝城历史悠久,原名子阳城。它是东汉和三国时代留下来的军事、文化古迹。壁立千仞的白帝山,位于长江的瞿塘峡。滔滔东流的江水到这里被逼进峡谷,形成“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的寄绝景色。白帝城的名称最早出现于西汉末年。为西汉末年割据蜀地的公孙述所建,因城内白鹤古井白雾升腾,宛如白龙,公孙述以为是“白龙献瑞”,要出新天子,故自号“白帝”,城名也由此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