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滥用抗生素的后果会导致耐药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经典四篇)

浏览

6134

文章

4

篇1:滥用抗生素的后果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贵宾犬(详情介绍)

喜欢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养宠的人也逐步增多,尤其是大中型城市,在很多养宠人的眼里,狗狗毕竟是个畜牲,生病了自己买点要药就可以了,不合理的使用对狗狗的健康存在很大的问题。下面介绍几种抗生素滥用后果。1.青霉素长时间使用可引起低血钾。2.头孢菌素对肾脏有损,并可引起低血钾及胃粘膜损伤,导致维生素K缺乏。3.庆大霉素长期服用,可致低钾血症,钙、镁吸收下降,维生素K合成减少。4.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等)可以与某些元素(如铜、铁、锌、锰、钴、钙、镁等)结合形成不易被吸收的化合物,降低机体对药物及营养素的吸收。牛奶中含这些元素较多,所以服四环素类药时不宜食用。5.氯霉素可引起缺铁性贫血,降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6.抗菌增效剂——甲氧苄胺嘧啶(TMP)可导致叶酸缺乏,长期服用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所以应及时查血象。“是药三分毒”应该严格遵从医嘱服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为什么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超级细菌的横行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中国人对抗生素滥用,是超级细菌横行的主要原因。抗生素就是那些能杀死细菌的药物,但是不是所有细菌都能被抗生素杀死,不能被杀死的细菌就是耐药菌。

2

抗生素对耐药菌起了一个筛选作用,让生命力强的细菌活下来之后,细菌大规模繁衍,再被更高级的抗生素筛选一部分,如此重复,到没有抗生素能对剩下的细菌起作用时,这些细菌就会成为超级细菌。

3

我国的医疗行业和畜牧业对抗生素的使用极其广泛。尤其是畜牧业,兽用抗生素几乎在哪里都可以买到,而且价格便宜。有些农民甚至把抗生素当饭喂给牲畜,使利益最大化。这简直是超级细菌的天堂。

4

国家前几年制定了没有开处方药资格的药店不能向病人开抗生素药,使医疗行业的抗生素的使用有了一定限制。可是这还远远不够,国家应该加大对兽用抗生素的监管,毕竟超级细菌不会看你是人还是牲畜。

5

超级细菌的横行让我们意识到抗生素滥用的严重后果。国民的医疗素质急待提高,某些乱开抗生素的医生也要反省,抗生素的滥用不仅毁了病人,也会带来整个地区甚至整个地球的灾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儿童支气管哮喘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生活、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每个家庭都尽心尽力地照顾自己的孩子,然而,儿童哮喘的发病却越来越多,这其中抗生素滥用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儿童支气管哮喘吗?

滥用抗生素致菌群失调。孩子感冒、发烧时,有些家长首先想到的就是买点消炎药物给孩子吃。然而,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多是由病毒引起的,用抗生素不但对病毒无效,许多研究证实,新生儿期和婴儿期应用抗生素可导致肠道菌群的改变,增加哮喘的发病风险。

感染可能降低哮喘风险。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儿童早期得过某些感染性疾病,可能降低日后患过敏性疾病和哮喘的风险。例如针对日本小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接种过结核杆菌疫苗或患过结核、结核菌素皮试为强阳性的孩子,过敏性疾病和哮喘的发生率相对较少。

随着社会环境及卫生条件的改善,婴幼儿早期与微生物抗原接触的机会减少,亦可能是促成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的原因。

哮喘与抗生素滥用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哮喘的发生与T淋巴细胞密切相关。T淋巴细胞的辅助性T细胞(Th)可分为Th1细胞和Th2细胞。前者活性增强具有抗微生物所致炎症或过敏反应的作用,而后者则产生大量与过敏性疾病有关的细胞因子,加速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哮喘患者往往Th2细胞功能占优势。

专家提示广大的患儿家长:切不可随便给孩子使用抗生素,孩子生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儿童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肥胖吗

全文共 1682 字

+ 加入清单

季节更替,忽冷忽热,感冒频发。宝宝一发烧就让挂水的爹妈,现在还有不少。您可知道,滥用抗生素又添一大罪状——已有研究发现,在幼儿期频繁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肥胖。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儿童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肥胖吗?

至于使用抗生素能不能让成年人也变胖,目前还没有更多的研究,不过抗生素影响肠道菌群,进而导致肥胖,则是不争的事实!

1、幼儿时频繁用抗生素容易胖

目前,我国肥胖儿童的数量已越来越多,研究人员在寻找原因时发现,“儿童在小时候频繁地使用低剂量抗生素”,可能是导致儿童肥胖的原因之一。

近期《国际肥胖杂志》刊登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布莱恩·施瓦茨及其团队的研究,肯定了“幼年使用抗生素会令儿童增重更快”的观点,而且这一作用具有累积效应,即,使用抗生素次数越多,增重越快。

施瓦茨发现,儿童每使用一次抗生素,就如同给“增重引擎”轰了一脚油门。在纳入研究的约3万名儿童中,大约有21%有过7次及以上使用抗生素的经历。数据显示,这些儿童年届15岁时,要比未使用过抗生素的同龄人重3磅左右。

为何抗生素和肥胖的关系如此密切?原因是,抗生素改变了肠道菌群!

2、肠道菌群与人体互利共生

健康人的胃肠道内寄居着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因其中90%为细菌,所以被称为肠道菌群。

数量大约有100兆个,种类有500~1000个的细菌,构成了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与人体代谢、营养、免疫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肠道菌群具有多种代谢酶类,可以将不易消化的大型多糖、未消化的寡聚糖、未吸收的糖、蛋白质等,酵解成短链脂肪酸,为人体提供能量。

它们能合成多种人体生长发育必须的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烟酸、泛酸,同时还能促进铁、镁、锌等矿物元素的吸收。

它们让机体的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并变得强大,它们与肠道系统中的许多神经细胞和激素生成细胞相互沟通,尤其重要的是,细菌生成了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进入到血流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

肠道菌群,简直可以被视作像心脏和大脑一样的一种器官!

那此“器官”和肥胖有何关系呢?

3、肠道菌群改变会让人肥胖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肥胖症与肠道菌群的改变相关。

研究1:科学家将胖小鼠的肠道菌群转移到非肥胖而无菌的小鼠体内,2周后非肥胖小鼠就和肥胖小鼠一样,具有更高的能量吸收率,其排泄物中的能量物质更低,还具有明显的脂肪重量增加,导致其体重增加。

进一步研究发现,肥胖型小鼠肠道内类杆菌,比非肥胖型小鼠减少了50%。

研究2:一个国际性研究团队,在对169位肥胖和123位非肥胖的丹麦人的肠道菌群进行研究后,发现“低肠道微生物丰富度”群体中的肥胖者数量,要高于“高丰富度”群体。

同时发现,“低微生物丰富度”的个体,携带着更多的“促炎症细菌”;“高微生物丰富度”的个体,携带着更多的“抗炎症细菌”。

而科学已证实,慢性发炎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那肠道菌群的改变,和抗生素有何关系?

4、抗生素喂出“小胖鼠”

研究者注意到一些农场在饲料中持续添加低于治疗剂量的抗生素。而经验也证明,很多种类的抗生素都能达到减低饲料喂养量,却使动物体重增加的神奇效果。

于是,纽约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小鼠实验。在实验中他们把刚出生的小鼠分成两组,第一组吃正常的食物;第二组的食物中添加了低剂量青霉素。结果是,在30周的时候,第二组小鼠比正常小鼠的体重增加了10%-15%。

研究人员对小鼠肠道内的细菌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细菌组成发生了变化,“好细菌”乳酸杆菌的含量下降了。

5、抗生素改变菌群的生态平衡

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系统,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紊乱,抗生素的使用,是最常见的因素之一,

抗生素在有效治疗细菌感染的同时,也会杀死很多肠道菌,其中对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则可以在人类肠道持续生存,这样就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

研究发现,在应用抗生素早期(第6天)革兰氏阴性微生物减少了;第11天,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发生了“全面崩溃”的改变,肠道寄生菌群数目显著减少,只有一些天然耐受菌群定植在结肠里。

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研究发现,在抗生素停用后,糖酵解、丙酮酸脱羧、三羧酸循环、谷氨酸代谢、铁的摄取等,均无法立即恢复正常。

也就是说,抗生素大幅度地减少了某些类细菌的数量,从而使其他细菌占据主要位置,造成了微生态系统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