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湖南邵阳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最新20篇)

马鞍池公园位于温州市区中心,东起飞霞南路,西至小南路南临锦绣路,北靠马鞍池东路。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南邵阳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供大家参考!

浏览

1230

文章

418

篇1:凌云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凌云坤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广西凌云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总面积1312.0公顷。

浩坤湖湿地公园内鱼类资源丰富、品种独特,湖内分布有凌云金线鲃、凌云平鳅、鸭嘴金线鲃、小眼金线鲃、凌云南鳅等5种广西特有的洞穴鱼类,其中凌云金线鲃、凌云平鳅等2种珍惜保护鱼类品种为凌云县仅有的特色鱼类。

根据湿地生态系统特征,浩坤湖湿地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五个功能区。

湿地保育区是特有珍稀鱼类和地带性植被分布的主要区域,由溶洞地下河、浩坤湖水域及喀斯特石山组成,面积1065.5公顷,占总面积的81.2%。重点开展洞穴鱼类栖息地保护、地带性植被保护与恢复、水质保护与监测等项目。

恢复重建区由受损的湖岸及石山植被组成,面积78.8公顷,占6.0%,通过水岸湿地植被恢复、石山植被恢复等工程,恢复湿地水文及生物栖息环境。生态保育区与恢复重建区湿地面积共413.6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90.1%。

宣教展示区位于浩高屯附近的浅水区及陆岸区域,面积13.9公顷,主要开展湿地生态及湿地文化展示、环境保护教育等。

合理利用区包括三合屯至浩坤屯之间的陆岸以及弄福屯北部和西部的部分湖汊和陆岸两片区域,面积141.2公顷,其中湿地面积占湿地总面积的8.6%,主要开展滨湖游憩、景观游览、岩溶洞穴及天坑体验、民族文化展示等活动,通过生态旅游,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湿地综合效益。

管理服务区布局于三合屯西部及北部的陆岸,面积12.6公顷,用于建设管理与旅游服务设施。

凌云县表示坤湖国家湿地公园获批建设后,该县将举全县之力,把其打造成为具有少数民族湿地文化特色的湿地生态保护和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总面积661公顷。

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江口县境内,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主要包括从江口两江交汇后的锦江坝址沿河向上的太平河流域,止于与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交界处的寨沙太平河小桥,涉及两岸部分林地,以及闵孝河部分河段。四至界限范围为:东至县城附近两江交汇后的锦江大坝,南至闵孝河县城附近桥头,西至大坡,北至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界,地理坐标为108°45′17″-108°52′3″E,27°41′34″-27°49′55″N,南北长45km,规划总面积661.0hm2,湿地率41.8%。

湿地公园规划区地处江口县的太平镇和双江镇,呈狭长地带,山青水绿,风景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集民族风情与佛教文化于一身,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优选之地。

江口湿地公园规划区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面积达80%以上,发源于梵净山,位于太平镇境内,园内河道全长45km,依托梵净山旅游景区将江口打造成国家湿地公园,与梵净山景区连成一线,增加旅游景点、延长旅游线。沿河两岸原始林和次生林结合,主要植物群落类有:枫杨林、醉鱼草群落、水麻灌丛、黄荆群落等。

江口湿地水生动物资源丰富,具有特有经济鱼类,如白甲鱼、光唇鱼、铜鱼、鳜鱼等,以及中国特有的珍稀贝类,如瓶圆田螺、球河螺、卵河螺和三带田螺等。湿地还栖息着珍稀特有的两栖爬行动物,除有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鲵外,还有中国特有的尾斑瘰螈、峨眉髭蟾、山溪后棱蛇和乌梢蛇等,构成了江口湿地生命最为活跃的动物世界,境内有寨沙佛教文化苑、云舍土家民族文化村等。

江口县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有以梵净山景区为主体的A类区、以县城及其他景区为辅助的B类区和C类区。目前,梵净山~太平河景区被列为“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云舍被列为“贵州省乡村旅游示范点”。2012年共接待旅游人数3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6亿元。

2013年12月31日国家林业局下发《国家林业局关于同意天津武清永定河道等131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的通知》(林湿发[2013]243号)批准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单位。目前,江口县人民政府成立了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领导小组,组建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机构和人员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汾泉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汾泉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汾泉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河南省项城市境内,是淮河水系的支流,为典型的黄淮平原水网湿地生态系统,包括项城市的驸马沟、清水河下游段、长虹运河、谷河、汾河、泥河等河段湿地,总面积为1154.5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020.34公顷,湿地率高达88.38%。

2014年2月11日,国家林业局进行批复,项城市申报的河南汾泉河湿地成功获批,成为周口市继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后,又一个进入国家级行列的湿地公园(试点)。

汾泉河国家湿地公园是淮河水系的支流,为典型的黄淮平原水网湿地生态系统,包括项城市的驸马沟、清水河下游段、长虹运河、谷河、汾河、泥河等河段湿地,总面积为1154.5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020.34公顷,湿地率高达88.38%。项目建设属于生态型社会公益性项目,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水系调节、水质保护、水岸保护等措施的实施,保护和恢复湿地面积882.1公顷,有效保护项城市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水源地水质安全、野生动物及栖息地等,使区域内水质由Ⅴ类提升到Ⅲ类。项目建设期为8年,需投入资金17574.52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鹰潭信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鹰潭信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江西鹰潭信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江西省鹰潭市,总面积1684.68公顷。列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

建设国家湿地公园,对于保护湿地生态功能和原始景观风貌、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我市湿地资源丰富,全市大小河流164条、中小型水库351座,河网密布,水系众多。近年来,为切实保护信江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我市充分发挥湿地资源效益,提出了建设信江国家湿地公园的战略构想,按照“原生态、近自然”的模式,打造了信江两岸一批景观绿化工程和湿地公园,为建设宜居城市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衡东洣水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衡东洣水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湖南衡东洣水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湖南省衡东县境内,地理坐标大致为:东经112°52′06″~113°15′22″,北纬26°58′04″~27°09′47″。主要包括流经衡东县境内的洣水河全部、洣水河一级支流永乐河流经衡东县草市镇境内部分。流经草市、高湖、杨林、甘溪、洣水、吴集、新塘、霞流8个镇,境内全长72.5公里,河上建有荣桓、甘溪、洋塘三座河坝,规划总面积2983.6公顷。

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据调查,湿地公园及其周边有维管植物150科,404属,801种,其中,蕨类植物16科21属29种,裸子植物4科7属9种,被子植物130科376属763种。区内有植物群落7个类型,13个植物类群,其中,常绿针、阔混交林3个群系,常绿、落叶阔叶林2个群系,落叶阔叶林1个群系,针叶林1个群系,竹林1个群系,灌草果3个群系,古木大树及珍贵树木。湿地公园及周边有野生脊椎动物185种,隶属于5纲27目70科,其中,鱼类有42种,两栖类15种,爬行类19种,鸟类91种,哺乳类18种。

洣水河畔,文化源远流长,这里不但有5500-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还有罗帅故居、百年古镇、古塔寺庙等风景历史文化资源;这里还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皮影戏之乡”、“花鼓戏之乡”、“剪纸之乡”、“印章之乡”和“中国土菜名县”。湿地公园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河上的三座拦河大坝与河岸的三个古镇,赋予了湿地公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拓展了湿地生态旅游的文化内涵。

湖南衡东洣水国家湿地公园分为五个功能区,即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泰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泰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泰湖公园于2011年3月被国家林业局评为国家湿地公园,公园位于泰来县城区东部,外形呈不规则的圆形。湿地公园东至环湖公路,南至泰-宁(泰来县-宁姜乡)公路,西至泰来县中医院,北至泰-胜(泰来县-胜利乡)公路。湿地公园东西宽4.18km,南北长5.31km,总面积1365hm2。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里精雕细刻,使它成为鸟类的乐园,人间的天堂,秀丽的湿地自然风光与美丽的城市交相辉映,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湿地公园以沼泽、草甸、湖泡、林地等景观组成,景观类型多样,并融合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科学、教育和历史文化价值。湿地公园内具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价值极大,优良的湿地生态系统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经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黑龙江省泰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有种子植物65科250属494种,其中双子叶植物有47科176属339种;单子叶植物18科74属145种。有鱼类7科31种,鸟类34科162种。湿地公园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保护、科研、宣教和旅游价值。不仅可以为泰来县及周边区域的学校开展湿地保护教育提供天然实习基地,还可以给广大游客搭建亲近湿地、认识湿地和保护湿地的实践平台。成立黑龙江省泰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对泰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有效管理,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泰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期为10年( 2011-2020年),分三期建设(一期为2011-2012,二期为2013-2015年,三期为2016-2020年)。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后续开发对有效保护公园内珍贵的自然资源,提升城市发展潜力、改善人居环境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南部

乘车线路:在齐齐哈尔乘开往泰来县的班车,转乘县城公交或出租可达。

自驾线路:从齐齐哈尔出发上嫩泰高速,行驶119.2公里,在泰来出口下高速,右转行驶2.6公里,左转行驶620米,右转进入广安街行驶370米,左转行驶180米,直行310米到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乌海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乌海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内蒙古乌海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海勃湾区西北角,东临桌子山,西靠黄河,因黄河水侧渗形成。另外,千里沟、摩尔沟等季节性沟谷水系由东向西汇入,也为龙游湾湿地提供了充沛水源。湿地被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肾”,尤其在西北干旱区是极为稀有的资源。龙游湾湿地不仅在阻挡乌兰布和沙漠风沙侵袭、维护黄河流域中上游生态安全、净化水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全球候鸟迁徙东亚至澳大利亚线和我国候鸟迁徙青海湖至三江湿地线重要的“中转站”。因此,对龙游湾湿地进行保护意义重大。

内蒙古乌海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面积为890公顷,分五大功能区,即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生态保育区将通过封育和科研监测等手段保护湿地生境;恢复重建区将通过实施湿地生境再造等工程,进一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合理利用区将依托湿地资源,建设系列旅游产品项目,打造生态公园;科普宣教区将建立湿地综合展馆,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展示和科普教育等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长白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481 字

+ 加入清单

长白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长白县泥粒河参场居民区以东,八道沟河北岔河以南,长白森林经营局向阳川林场和十三道沟林场的部分事业区域。湿地公园位于吉林省长白森林经营局(以下简称“长白森经局”)向阳川林场和十三道沟林场辖区内。地理坐标为北纬41031/3.8//~41034/20.6//,东经127038/17.1//~127043/44.1//,海拔976~1100米,总面积3070.5公顷。

经估算,吉林长白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总投资7543.83万元。其中工程项目建设投资6359.27万元,其它费用419.65万元,基本预备费338.90万元,流动资金427.01万元。

吉林长白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属于生态社会公益性项目,项目建设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良好。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将有效地保护泥粒河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充分发挥泥粒河湿地在涵养水源、提供优质水源、控制侵蚀、调节气候、休闲娱乐和文化科研等功能,全面提高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之,吉林长白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良好。

2013年1月10日,吉林省林业厅主持召开了《吉林省长白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专家评审会,参会专家一致同意通过规划的技术论证。

吉林省湿地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据调查,全省湿地野生植物共有112科253属613种,其中被子植物530种、苔藓植物49种、蕨类植物26种、裸子植物8种。全省有湿地野生动物30目59科297种,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分别为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头鹤、丹顶鹤、白鹤、遗鸥;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8种,包括白额雁、大天鹅、鸳鸯、灰鹤、白枕鹤、蓑羽鹤等。湿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为鸟类、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对物种保存和保护多样性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野生植物84科32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有野生脊椎动物32目84科233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6种,野生动物种数占全省已知脊椎动物总数的40.8%。湿地的退化和消失,将直接威胁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繁衍。因此,开展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保护及修复好湿地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

湿地保护管理涉及多部门、多层面、多领域,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因此,通过湿地公园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对湿地保护的重视,促进保护管理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通过湿地公园保护管理能力建设,使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巡查巡护设备设施配置、制度建设等方面得到切实加强,必将有效的提高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保护管理效力。

长白县地处之一的长白山南麓和著名的鸭绿江源头,素有“长白林海、人参之乡、天然氧吧、绿色宝库”之美誉。近年来,长白县旅游业发展很快,尤其以长白山南坡的望天鹅景区为依托,大力开发旅游观光产品,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从长白县旅游产品结构上看仍显单一。为此,《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了“要重点推进以观光为主的旅游产品体系向以休闲度假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转型升级,构建‘最美长白’的休闲度假方式”。泥粒河国家湿地公园利用区域得天独厚的湿地、森林风景资源,建设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完全符合长白县旅游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可以促进长白县生态旅游地位的提升,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全面促进长白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和跨越式发展。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老河口西排子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老河口西排子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老河口西排子湖国家湿地公园

老河口市西排子湖水库是以西排子湖流域为基础,于1965年开始建坝蓄水形成的2.2亿立方米库容的湿地,是老河口市57座水库中最大的一座永久性淡水湖泊,位于该市以东约30公里,周边与张集、竹林桥、薛集相接,南与襄州区石桥镇相接,水域面积1894.1公顷,是当地及下游重要的生产生活水源地。

西排子湖水库水质优良,物种丰富,曾经是大雁的迁徙栖息地,最多的时候达到万只以上,一年四季各种水鸟随处可见。但随着人为活动干扰加剧,水鸟日益减少,因此加强保护刻不容缓。西排子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将有效保护西排子湖湿地生态系统和水质,切实保障长江流域水生态安全,为珍惜濒危鸟类提供理想栖息地,为公众提供科普宣教、陶冶身心、休闲观光的生态空间,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千泉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千泉湖湿地公园坐落在素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的沁县县城以西,北起漳河源头,南望官卧山,东邻涅水河,西源皇后泉,内有8座小型水库,是山西省和黄土高原丘陵区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浊漳河西源与上游河道的重要支撑点,地理位置优越。该公园规划总面积1054.03公顷,其中湿地面积407.24公顷,湿地率为38.64%。水源补给方式主要依靠天然降水、山体涵养水源和地下水。除地表径流补给外,有漳河泉、池堡泉、口头泉三处地下水源补给。此外,湿地公园周边地区还有余岩泉、元王泉、仁胜泉、皇后泉等大型泉水补给。

近年来,沁县坚持生态文明发展,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合理利用,丰富公园的湿地景观,为湿地生物提供多样的栖息空间。目前,公园内生物多样,自然景观独特,是黑鹳、白天鹅等多种珍稀濒危动物的栖息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咸宁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咸宁向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湖北咸宁向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于2014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试点建设单位。公园位于咸安区北部,涉及到向阳湖镇、官埠桥镇、向阳湖奶牛场部分村组。

湿地公园范围包括向阳湖、向阳湖奶牛场部分区域。地理坐标范围为北纬29°54'50"~29°59'45",东经114°6'46"~114°13'45"。

湿地公园东至京珠高速、南至五七路、西至三八河西堤、北至咸安区行政边界。湿地公园四至边界清晰、便于管理。湿地生态系统较为完整,有利于提升湿地公园的湿地保护价值。湿地公园的规划范围以向阳湖为中心,在周围划入了一定区域,作为向阳湖的生态缓冲区。

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5952hm2,其中湿地面积5064hm2,湿地率为85.08%。其中湖泊湿地面积3047 hm2,占总面积的51.19%;沼泽湿地面积552 hm2,占总面积的9.27%;河流湿地面积61hm2,占总面积的1.02%;库塘湿地面积983hm2,占总面积的16.53%;水产养殖面积421hm2,占总面积的7.07%。

湿地公园规划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五功能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和龙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440 字

+ 加入清单

和龙泉水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吉林和龙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西南部,公园属吉林省和龙林业局广坪林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28o38′20″-128o47′11″,北纬42o01′03″- 42o06′56″,占地4791.4公顷,分为五个功能区,分别为保育区4172 公顷、恢复重建区248.8公顷、宣教展示区172公顷、合理利用区120.4 公顷、管理服务区78.2公顷。

吉林和龙泉水河国家湿地公园2013年12月31日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成立,公园地处长白山图们江源头是吉林省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是长白山地区森林沼泽湿地中面积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块,不仅是我国温带森林沼泽湿地的典型代表,在世界温带森林沼泽湿地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很高的自然性和原始性。

湿地公园在气候类型上属于中纬度中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干湿无常,夏季短暂不甚炎热,秋季温和凉爽多晴天,冬季寒冷漫长。年平均气温4.8℃,活动积温2200℃;年平均最低气温1.1℃,年平均最高气温11.5℃,极端最高气温36.7℃,极端最低气温-33.2℃,1月份气温最低而7月份气温最高;年降水量800mm,5~9月降水≥500mm;年平均日照不足2400h,无霜期125天;积雪厚度大于30cm,最大冻土深度为150cm。湿地公园地形起伏,生境多样,植被类型丰富。公园境内的主要植被类型有:针叶林植被型组、阔叶林植被型组,沼泽植被型组。规划区总用地面积4791.4hm2,现状土地利用类型简单。各类湿地面积2045.9 hm2,占总面积的42.70%;林地面积2745.5 hm2,占总面积的57.15%;道路用地面积7.6 hm2,占总面积的0.15%。湿地公园处于低山丘陵区的沟谷和支沟口洪积扇前缘,受坡面径流、坡积潜水溢出的影响,水源补给比较丰富,形成丰富的沼泽湿地景观,包括森林沼泽湿地、灌丛沼泽湿地、草本沼泽湿地、河流湿地等四种类型。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紫貂、原麝、金雕3种,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其中兽类6种、鸟类2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红松、钻天柳、水曲柳、黄檗、紫椴、野大豆、莲。

湿地公园地处长白山东麓、阴山东西向复杂构造带和中国东部长白山新华夏隆起带的交接部位。公园内基岩主要是玄武岩,松散沉积物为黄土与河流相冲积物。湿地公园土壤类型有:暗棕壤、草甸土、泥炭沼泽土。在垂直方向上,暗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400m之间的中山,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海拔700~800m之间的河流两侧,泥炭沼泽土主要分布在海拔700~1000m之间的山坡地带。

湿地公园地处中朝边境,旅游资源丰富,两岸风光旖旎,景色秀丽,可欣赏到图们江大峡谷、处女瀑布、军舰山、图们江源头、中朝三角界碑、沼泽湿地景观、高山花园景观、金日成钓鱼台、金日成渡江处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还可欣赏到朝鲜的亚洲最大露天铁矿基地——茂山郡。2014年,和龙林业局将周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大力开发旅游产业,自筹资金建设湿地公园山门1座,观景木栈道、观景平台及各类宣传指示牌,站在观景平台上不仅可以欣赏到近200公顷沼泽湿地景观,还可远眺长白山。精心制作的科教宣传展板及各类树木简介牌可让游客增加对湿地的认识,从而提高生态保护意识。目前,湿地公园各项工作进展顺利,逐步走上了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丰县黄河故道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丰县黄河故道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故黄河二坝湿地是国家级湿地公园,总占地约4平方公里,2014年申报国家级湿地公园规划建设获批,跻身国家级湿地公园,2015年启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目前,湿地已经建成生态保育、恢复重建、宣教展示、合理利用和管理服务五大功能区。大沙河镇作为二坝国家湿地公园验收工作的责任主体,一直积极推进各项建设工作,全力塑造“十里黄河堤、百里大沙河、千顷荷花荡、万亩梨树园”的主体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山东蟠龙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山东蟠龙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蟠龙河生态湿地蟠龙山西北约里许,有一段弯弯曲曲的河道,它就是蟠龙河河道。蟠龙河曲曲十八弯,河侧有许多塘坳,里面莳莲养鱼,岸畔植杨插柳。夏季里绿荫浓郁,清流绕门,荷花映日,微风散馥……。如今可见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道弯,由于长年失修,河道的河床大都坍塌了,与塘坳连成一片,它失去了往年的恬淡情趣,却有些返璞归真。塘坳里长满芦苇,每逢夏季,这里便是“蒹葭苍苍”的景象。芦苇荡里,无规则地分布着十几个土墩,上面生长着杨、柳、槐;芦苇荡外面是芊芊莽莽的青纱帐,远处是绵亘不断的青山。芦苇丛中,蟠龙河道的轮廓依稀可见。河里的水缓缓流动,却丝毫不犯塘水,故而格外的清纯;水中的水草或针状或线状或带状或羽毛状,尽管参差不齐,却一色的嫩绿;水中的游鱼忒欢,逗引得长喙水鸟在水面上飞来掠去,忙个不休。树上有知了,芦苇中有苇子,水边有青蛙,田间有蝈蝈儿,它们都是天才的歌唱家。每逢雨过天晴,风和日丽,它们就欢快地唱个不停,分外悦耳动听。这里的歌声或粗犷或悠扬,这里的景致或阳刚或阴柔,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芦苇荡与青纱帐接壤处,有一条蜿蜒的小路。路两边茅草萋萋,达到了“道狭草木长”的境界。清晨,茅草上挂着晶莹的露珠,朝阳照来,忽闪忽闪,宛如初恋女子的秋波;到了巳时,露珠消失了,这里便是蚂蚱和蛐蛐的世界。小路上斜岔出一条狭窄的便道,直通芦苇深处。岔道尽处是一个大土墩,上面有一棵古槐。那树虽有年岁却不衰老,不仅枝杈繁茂,而且叶子葳蕤。树冠遮蔽了整个土墩,树荫下有半块光滑的青石碑。这里是弄竿垂钓的好地方--钓着鱼不见喜形于色,钓不着也毫无沮丧之情,意趣并不在钓鱼上,而是在钓自然、钓灵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醴陵官庄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醴陵官庄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是指经国家湿地主管部门批准建立的湿地公园,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可供公众游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的特定湿地区域。

我市官庄国家湿地公园是以官庄水库和涧江、潭塘江、桃花江和小横江的部分江段为主体,以及水库和河流第一层山脊内的部分生态公益林地等周边部分区域,总面积1363.7公顷,涉及官庄乡的6个行政村。建立官庄国家湿地公园是维护官庄水库水资源环境健康,保障长株潭"两型"社会生态安全,保护官庄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观资源的重要举措。

2014年3月,我市成立市长为组长的官庄湖湿地公园申报领导小组,积极申报官庄湖国家湿地公园。4月初,经邀约竞标,选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湖南醴陵官庄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单位。4-5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组织植物、动物、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相关专家组成科考组对官庄湖进行实地科学考察。6月5日,《湖南醴陵官庄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4-2021)》顺利通过省级初审。6月10日,醴陵市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建立湖南醴陵官庄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机构的承诺函》,承诺合理确定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将管理机构所需人员工资及运转经费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同时,市人民政府向国家林业局申请批准建设湖南醴陵官庄国家湿地公园,并出具《关于湖南醴陵官庄国家湿地公园土地权属的报告》及《关于确保湖南醴陵官庄国家湿地公园相关利益主体无争议的报告》,明确公园四至界线清楚,土地权属清晰无争议,土地使用经营权明确,相关权利人同意纳入湿地公园统一管理;并采取政府主导、部门支持、法律护航、群众参与的建设模式,确保湿地公园各相关利益主体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和湿地公园与各利益主体之间无利益冲突、矛盾与争议。9月22日,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进行了现场考察,对总规提出了修改意见。10月20日,修改后的总体规划上报国家林业局。12月18日-12月24日在《株洲日报》、醴陵电视台等媒体完成公示。12月31日,国家林业局正式发文同意官庄湖湿地公园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安阳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安阳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安阳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安阳县都里镇境内,西起都里镇上寺坪村,东至吴家河,南邻马不罗沟,北接盘金垴村。规划总面积646.38公顷,全长18公里,湿地率为35.48%,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重要中部通道。

境内河滩地、浅水湿地、河岸及岸边山坡构成较为完善的生态体系,原生态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共有野生动物30目76科167属244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2种(黑鹳、金雕);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26种(青鼬、鸳鸯、黑鸢、凤头蜂鹰等)。共有野生植物70科167属330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南方红豆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有4种(草麻黄、野大豆、鹅掌楸、榉树);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3种(白皮松、胡桃楸、鹅耳枥)。

该公园总体规划建设期限为2014年至2020年,规划期内总投资1.7亿元,分为五个功能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

2013年12月,该湿地公园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正式纳入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蒙城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蒙城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安徽蒙城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安徽省蒙城县,总面积1367.14公顷 ,拟建设的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包括北淝河蒙城段全长34公里河道及许疃煤矿塌陷区及连接两者的公益沟、双村沟和雪枫湿地公园,面积约1367公顷,其中湿地面积约895公顷,湿地率达65.5%。公园以流域湿地资源保护、平原塌陷区湿地生态保育、生态农业种植示范、传承庄子生态思想和红色文化为建设目标,将划分成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传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5个区域。

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主要包括境内的北淝河,许疃煤矿塌陷区及两者连接线公益沟和双村沟。面积约1367公顷,其中湿地面积约895公顷,湿地率达65.5%。

拟建的蒙城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包括北淝河蒙城段全长34公里河道及许疃煤矿塌陷区及连接两者的公益沟、双村沟和雪枫湿地公园。工程一期为板桥集湿地、许疃煤矿塌陷区和立仓三圩湿地,总面积4.35万亩。

安徽蒙城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包括北淝河蒙城段全长34公里河道及许疃煤矿塌陷区及连接两者的公益沟、双村沟和雪枫湿地公园。工程一期为板桥集湿地、许疃煤矿塌陷区和立仓三圩湿地,总面积4.35万亩。自2015年起,蒙城县便开始积极开展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和申报工作,目前正在按照规划陆续开展建设工作。

据了解,拟建成的安徽蒙城北淝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1367.1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895.45公顷,湿地率65.50%。其中河流湿地313.75公顷,湖泊湿地391.41公顷,沼泽湿地109.76公顷,人工湿地80.53公顷。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北淝河湿地成为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地。调查发现这里有湿地植物30科51种,野生脊椎动物共计43科94种。

该湿地公园以流域湿地资源保护、平原塌陷区湿地生态保育、生态农业种植示范、传承庄子生态思想和红色文化为建设目标,将公园定位为“平原塌陷湿地演替保育,庄子故里生态文化传承”。按照生态系统完整性和水系整体保护原则,将公园划分成5个区域,即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传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

据了解,蒙城将努力打造成我国第一个国家黄淮平原湿地综合研究基地、国家全域生态文化旅游基地、全国第一个湿地水上森林培育示范区、全国第一个湿地杜仲种植产业示范区于一体的生态、低碳、文化资源独特的国家湿地公园。建成后,可满足周边2000万人旅游项目活动的需求,实现森林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等资源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白玉拉龙措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白玉拉龙措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走在甘白路上,从荒凉苍茫的海子山上下来,路边有一个大海子,彷如天上掉下来的明镜,这就是白玉县最大的海子拉龙措。拉龙措四周都是山坡上怪石磷峋,湖边绿草如茵野花盛开,零星的帐篷散落其中,美的如诗如画。

白玉,系藏语译音。藏语意为“吉祥盛德的地方”。其地形似吉祥图案,故名。白玉县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区,全境属沙鲁里山地段。南与巴塘县接壤之麻贡嘎山峰海拔5725米,最低处山岩乡金沙江河谷海拔2640米。

拉龙措湖的传说

在白玉县的深山荒原上,散落着许多高原湖泊。当地的藏族农牧民,把这些湖泊称为“海子”。由甘孜去白玉的路上要经过一处名叫“拉龙”的湖泊,海拔在4300多公尺以上。湖泊四周,是白玉县的一个高海拔牧场,湖泊边帐篷座座,牛羊成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辽源凤鸣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937 字

+ 加入清单

辽源凤鸣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辽源凤鸣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辽源市中心城区西北部,毗邻中心城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5°04′—125°08′,北纬45°55′—42°57′。东至原采矿区运煤铁路,南至中心城区一环路,西至东孟村一组,北至新立村一组,湿地公园总面积为862公顷。

2013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和《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结合湿地公园建设管理以及专家组实地考察评估、集体评审和公示等情况,经国家林业局审议同意全国131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的试点工作,其中包括吉林辽源凤鸣湖国家湿地公园。

辽源国家凤鸣湖湿地公园有大型矿区沉陷水库二座,分别为凤鸣湖、鹿鸣湖,周边集水坑25处。根据国家林业局《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试行)》(2008年12月)的湿地分类标准,确定吉林辽源矿区湿地公园的湿地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湿地面积285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33.1%。

规划范围内主要林木品种为杨树、柳树、落叶松、刺槐、榆树等,新栽植的林木有五角枫、白桦、梓树、云杉、水曲柳、金叶垂榆、糖槭、王族海棠、无絮垂柳、暴马丁香等,森林覆盖占规划范围的48%。天然芦苇面积为26公顷。园区内动物有啄木鸟、野鸡、野兔、野鸭、鹤、喜鹊等20余种。

公园空间环境由矿业文化中心休闲区、西安矿三区文化休闲区、矿工墓遗址保护区、湿地生态区、芳香养生森林区、农业观光森林休闲区、森林芳香农业综合区、老道山山地森林运动和嬉雪区、小球运动森林休闲区、康乐休闲区、矿山地质博物馆区、公园主入口区组成。空间环境规划集中体现“矿山遗产保护、湿地生态保护、森林生态保护、芳香养生、健身运动、农业观光、文化娱乐、科普教育”的重要功能,突出展示“矿山、湿地、芳香”的鲜明特色。

民族历史的变迁,代表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从影响深远的满族文化、吉祥福禄的鹿乡文化,到百年传承的煤炭文化,再到历史悠久的关东文化,我们只是存在于浅薄的认识之中,对于其博大的内涵却缺乏全面的理解和领悟。为把湿地公园建设好,给全市人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城市花园、一个恒久的记忆平台,让辽源市的经济顺势腾飞。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业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是国家林业局于2011年批准建设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单位,湿地公园位于北海市银海区,是我国南部沿海复合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湿地公园总面积2009.8公顷,共有维管束植物672种。建设有湿地生态保护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5个功能区。

地理位置

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北海市银海区,北至鲤鱼地水库,西接银滩白虎头,东抵大冠沙,包括鲤鱼地水库及其周边部分缓冲区域(人工湿地),园博园水系、冯家江及其沿岸50-200米缓冲区域(河流湿地),冯家江入海口至大冠沙海堤沿岸红树林以及浅海区域(近海和海岸湿地),是我国南部沿海复合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发展历程

2014年10月,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开工。该项目可以逐步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完善湿地生态系统,为动植物尤其是水鸟提供良好的繁衍、栖息场所,从而提高生物的多样性,提升北海市滨海景观价值。

2014年底,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部分区域,发生红树林成片死现象。在湿地公园银滩冯家江桥附近,死去的红树林已被连根拔起,新补植的树苗在潮汐中歪歪斜斜尚未立稳,鸭子成群地在红树林中穿梭觅食。

规模

北至鲤鱼地水库,西接银滩白虎头,东抵大冠沙,包括鲤鱼地水库及其周边部分缓冲区域(人工湿地),园博园水系、冯家江及其沿岸50-200米缓冲区域(河流湿地),冯家江入海口至大冠沙海堤沿岸红树林以及浅海区域(近海和海岸湿地),湿地公园总面积2009.8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18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0.9%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