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湖南邵阳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在哪里精品20篇

梧州太和花园位于广西梧州市河西城区富民二路东山冲44号。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湖南邵阳天子湖国家湿地公园在哪里,供大家参考!

浏览

6110

文章

418

篇1:武隆石桥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武隆石桥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石桥湖又名芙蓉湖,位于重庆市武隆区石桥乡,系重庆武隆2003年在芙蓉江截流修建江口水电站形成的库区,给原本“天生丽质”的石桥乡平添了湖光山色的韵致。

石桥湖不仅有良好的生态,其绝佳的景色也带动当地百姓走上了绿色发展的道路。石桥乡以发展环湖休闲旅游经济为引擎,全面推进“休闲、运动,魅力民族水乡”建设,发展旅游项目,在芙蓉湖周边打造出一个乡土气息浓厚、特色产业突出的乡村旅游产业带。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炉霍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炉霍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炉霍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前身为炉霍林业局东风农场,东风农场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2013年12月30日经四川省林业厅批准成立炉霍虾拉沱省级湿地公园,规划区位于炉霍县东南部的虾拉沱片区内;2016年6月,炉霍县申报的虾拉沱省级湿地公园晋升霍尔章谷国家级湿地公园,2016年10月21日国家林业局专家对霍尔章谷国家湿地公园外业及设计进行了评估,并结合炉霍县实际情况,将霍尔章谷湿地公园更名为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

更名和调整范围过后的炉霍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规划区位于炉霍县东南部的虾拉沱片区内,地处雅砻江左岸一级支流鲜水河中下游,总面积1121.58平方米,外围边界长76.23公里,海拔范围介于3070-3105米之间,海拔落差不足40米。湿地公园东西(最)宽约16.83公里,南北(最)长近23.62公里。

自2013年在鲜水河湿地公园固依坝子发现了大批黑鹳后,每年10月都有大批的黑鹳在鲜水河湿地公园内迁徙和停歇,这在全国尚不多见,足以证明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和谐,同时也印证了鲜水河湿地公园已经成为黑鹳种群的重要栖息地,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

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是我州保护生态环境、倡导生态文明,传承湿地文化的具体实践,保护和恢复鲜水河湿地水系、治理水土流失提供级有价值的经验,为保护珍稀黑鹳种群提供重要栖息地,为当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宜居环境提供重要的生态基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412 字

+ 加入清单

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贵高原、乌江中游的余庆县境内。2009年,随着国家"西电东送"标志性工程--构皮滩电站下闸蓄水,贵州省第一大人工湖泊正式形成,形似飞龙,故取名为飞龙湖。

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人工库塘型湿地,常水位610m,对应水域面积19km2;最高水位海拔630m,对应水域面积23.1km2;规划总面积2742.9hm2,公园湿地率84.1%。同时兼有河流湿地,规划区内汇入的主要支流有敖溪河、先锋河、赵溪河等。

湿地公园范围内有蕨类植物20科28属36种;裸子植物5科6属7种;被子植物78科216属265种。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银杏,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榉木、楠木等。规划区域分布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36种,其中兽类23种,鸟类64种,爬行类13种,两栖类12种,鱼类24种。

2011年,余庆县委托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了《贵州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2年6月,《贵州余庆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通过省级评审。2012年9月,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司组织专家对飞龙湖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论证。2012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贵州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同意开展试点工作。

湿地公园划分为保育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及管理服务区四个功能区。

保育区面积1230.6公顷,占公园总面积45%。该区域以水质保护与保育为核心,加强保护保育外围林草植被的保护与恢复;有效保护鱼类、鸟类等动物良好的栖息地,维持湿地-森林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增强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宣教展示区面积595.1公顷,占公园总面积22%。在该区域内充分利用湿地资源和景观,通过室内外湿地的展示,全面介绍湿地科普知识,提高游客的湿地保护意识与认知水平。

管理服务区面积54.7公顷,占公园总面积2%,为公园综合管理、游客服务接待的区域。

合理利用区面积862.5公顷,占公园总面积31%。主要分为飞龙寨片区和敖溪河片区,飞龙寨片区在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设置一定湿地生态旅游项目,构建合理的利用产业链条,提高湿地公园的自养能力。敖溪河片区开展湿地综合利用示范,合理规划水产养殖区域,适度开展的生态观光活动。

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湿地公园建设基本方针,余庆县成立了贵州余庆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正科级事业机构,编制8人。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湿地资源保护的投入,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严格保护,目前,保育区内的核心区支流已全面封航,以减少人为干预自然行为。

为了提高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利用水平,余庆县境内已相继开工建设余庆至凯里、道真至瓮安等3条高速公路,为合理利用区的旅游开发打好基础。目前,已完成了公园西、南、北大门建设,基本完成了合理利用区内飞龙寨和浪水湾的游客服务中心、湿地生态园区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猕猴半島、龙型长廊和民俗村寨等重要景点建设。

未来三年,湿地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将围绕《贵州余庆飞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有序推进。以乌江河谷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为基调,建设以峡谷悬崖峭壁、喀斯特河谷植被景观、水库大坝和苗族民俗风情为特色,集湿地保育、防洪调蓄、能源开发、湿地生态功能展示、生态观光、科研科普、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景点位置

贵州省余庆县花山乡飞龙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是南京首个国际级湿地公园,湿地公园包括新济洲、新生洲、再生洲、子母洲和子汇洲五个岛屿以及长江水域和两岸滩涂地,总面积为58.6平方千米。其中,新济洲面积为9.5平方千米,号称“长江江苏第一洲”。

新济洲湿地公园,规划建设五个功能区

新济洲位于长江南京段,属于江中一岛,具体在长江三桥上游16公里,是南京市仅次于八卦洲、江心洲的第三大江中岛屿。由于新济洲的存在,长江南京段江水被一分为二,形成北汊、南汊二股水道。2011年,新济洲湿地经国家林业局批准,成立“江苏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公园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地处江苏省长江段最上游,主要包括长江低水位时的新济洲、新生洲、再生洲、子母洲和子汇洲范围。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2666.8公顷。

根据规划,湿地公园将建设五个功能区,其中湿地保护保育区1755.4公顷,湿地恢复重建区261.3公顷,科普宣教展示区65.5公顷,合理利用示范区574.8公顷,综合管理服务区9.8公顷。湿地公园以典型的长江中下游洲滩湿地生态系统为核心,以长江湿地、数个永久性沙洲与季节性沙洲、洲内湖塘和河溪、沼泽湿地和生态防护林复合景观为特色,是集保护保育、科普宣教、科研监测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生态系统

洲上生态完整,市民可观江豚和珍稀鸟类

由于新济洲的原住民早在几十年前因为常年遭遇长江洪灾,被当地政府安置上岸,而之后新济洲一直作为相关科研使用,洲上整体生态系统结构完整,自然景观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很多在陆地上看不到的珍稀动植物,在这都能见到。

据不完全统计,湿地公园区域共有维管束植物366种,隶属于78科219属。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红豆杉、水杉和莼菜,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5种,分别是水蕨、香樟、莲、野菱、重阳木。野生动物中,有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如江豚、赤腹鹰等共计12种;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动物达91种;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物种共计15种;被列为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的有17种;另外,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有不少中国与日本、中国与澳大利亚共同保护的候鸟,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有34种;列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有9种。

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验收通过后,2016年将逐步对市民开放,首先是向科研团体开放,接着是学生团体,因为这里还将会建设教育基地,最后在大交通配套的问题,以及渡江安全保障的问题等解决好后,才会向普通市民开放。

联系人: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

传真:025-52186249

邮箱:765853038@qq.com

地址:南京市江宁滨江开发区丽水大街新济湿地码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河北坝上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171 字

+ 加入清单

河北坝上闪电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闪电河国家湿地公园地处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的地带,是滦河、潮白河的发源地,2008年被评为“燕赵最美的湿地”。占地6.18万亩,其中天然湿地4.5万亩,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有湿地植物210种、动物222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31种。是中国候鸟三大迁徙线路之一和全球八条候鸟迁徙通道之一的东亚--印度通道的中转站。

公园以草原湖、闪电湖为湿地公园核心,闪电河及其两边湿地为主要区域,划分为草原湖湿地保育区、闪电河湿地与植被恢复区、闪电湖休闲娱乐区、闪电河东侧山地综合管理区四大功能区和草原湖鸟类观赏小区、闪电河漂流小区、闪电湖水上娱乐活动小区等八个小区。

闪电河古称濡水,从沽源与丰宁两县交界的古巴顔屯图固尔山发源,越山林,过湖泊,迤逦前行,曲致如带,穿过沽源,绕蓝旗,经多伦,过承德诸地,汇小滦河、武烈河、柳河、暴河诸水,从喜峰口路过长城,奔腾直下,注入渤海,流程877公里。

千百年来,她象母亲一样滋育着坝上草原,使这里山清水秀、天蓝云白、鸟语花香、牛羊肥壮。你可曾知道,美丽富饶的闪电河流域,在辽、金、元数百年的历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辽时称为“炭山”,又称“凉陉”,金时称”金连川“。遥想当年,“十万蕃骑饮滦河,莽莽草海虎鹿藏”。912年,辽太祖征奚,大获全胜,三月到滦河行宫,勒石记功。太祖崩,次子太宗耶律德光继续南征北讨,在凉陉驻扎策谋,有史可寻的就六次之多。及至景宗早夭,新寡的萧太后摄政,主宰了大辽。从此对宋大规模进犯,以实现她吞并中原的勃勃雄心。在闪电河流域,萧太后策划、坐镇指挥了“高梁河之战”、“瓦桥关之战”等战事。特别是“岐沟关之战”和“飞孤口之战”,北宋趁辽景宗刚崩、圣宗幼小,集三路大军企图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萧太后亲率大军在蔚州、涿州与宋军浴血奋战,连陷城池。同年7月,斜轸统军在朔州狼牙村擒名将杨继业,“自是宋守云、应诸州者,闻继业死,皆弃城遁。”

此后,从统和九年至二十五年连续十七年间,萧太后和圣宗都在闪电河清暑、巡幸,接受属国的进贡和部族的朝见,研究、部署安邦定国大计。闪电河流域的二道渠村东南的一处村落遗址中,发掘出大量陶瓷残片和一枚辽代的“太平通宝”。《辽史,地理志》载:“炭山,又谓陉头,有凉殿,承天皇后(萧太后的封号)纳凉于至此。山东北三十里有新凉殿,景宗纳凉于此,唯松棚数径而已”,所以辽人没有能给我们留下保存完好的地上建筑。相传为萧太后的梳妆楼,现已证实为元人古墓。美好的传说只能看作是世人对萧绰的怀念而已吧。然而,自古以来,夏天就很热,一千年前,沽源就是避暑的好地方……这一点是确信无疑的。

景区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城东8公里处

乘车线路:沽源县乘小巴或出租至闪电河水库可达。

自驾线路:京张高速-赤城怀来出口下高速-赤城-小厂-沽源-城东8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主要有夹河子水库、大海子水库、大湾子水库、下桥子三村水库等小型水库及周边流域,是新疆第二大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北至玛纳斯河峡谷一四七团十四连,东北至白土坑水库北岸,南至头二三宫渠与玛河交汇水坝,西至玛纳斯与石河子市边界,东至新户坪水库东岸。坐标东经86°04′10.46″~86°18′32.00″,北纬44°22′26.58″~44°31′10.65″,南北跨度28.62公里,东西21.40公里四至界限内的区域。

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国家AA级景区。主要有夹河子水库、大海子水库、大湾子水库、下桥子三村水库等小型水库及周边流域,其保护规划总面积82920亩,其中:玛纳斯河古河床流域湿地面积45840亩(夹河子水库水域面积15000亩,鱼塘面积4500亩,次生林(红柳)面积10000亩,胡杨林面积400亩,人工营造林面积600亩,水草面积15340亩);六阜河流域湿地面积37080亩(大海子水库水域面积18000亩,鱼塘面积600亩,水草面积18480亩)。湿地内水域广阔,滩涂广袤,池塘众多,有多种水鸟及植物种类,自然景观优美,又有小李庄农场文化相衬,保护价值相当突出。目前,我们已委托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新疆玛纳斯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以便将玛纳斯湿地切实有效保护起来,改善玛纳斯整体生态环境。

准噶尔盆地西部的一个大型咸水湖及周围盐沼和草甸。近30年来因农业垦荒截水,发源于哈比尔原山的玛纳斯河完全断流,湖区已变成干涸的盐地和盐漠。地下水位较高,离地面约2米。东面和南面是固定、半固定沙漠(古尔班通道古特沙漠)。

气候状况温带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6℃,年降水量100~150毫米。

主要植被芦苇、红柳等。大多数地带被荒漠植物梭梭群落占据。

保护措施在其西南面有一面积为54,670公顷的梭梭自然保护区,由新疆林业厅主管。

经济和社会价值 盐及地下水资源丰富。

湿地鸟类 新疆大学曾在该地采集到水涉禽标本19种包括黑鹳和灰鹤,但据马鸣等人1986年5月下旬在大盐池泥沼附近调查仅记录到柳莺、白喉林莺、漠 、毛脚沙鸡、啄木鸟、草原雕等。据说水邻迁飞路过此地已不停留。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玉树巴塘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玉树巴塘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巴塘河是位于玉树县境内的一条河,又名札曲,意为“从山岩中流出的河”,因流经巴塘盆地而得名。

巴塘河又名札曲,意为“从山岩中流出的河”,位于玉树县境内,因流经巴塘盆地而得名。它发源于格拉山北日阿如东塞以东4公里处,上段称各曲。源流向北穿过峡谷进入巴塘盆地,纳支流扎巴曲后始称巴塘河。后又进入峡谷北上至玉树县城结古镇,东流在坎果下2公里处汇入通天河,与通天河交汇后即为金沙江起点。巴塘河全长约92公里,流域面积2480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8亿立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重庆涪江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重庆涪江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潼南涪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潼南区涪江流域,以涪江河流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规划总面积1011.81公顷,湿地面积728.54公顷。湿地公园以涪江、三块石运河、库塘、稻田、自然河流等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系统为主体,以城市湿地资源群为景观特色,以保护以修复潼南城市湿地资源为重点,充分融入当地佛教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是集湿地保护与修复、海绵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优化、湿地科普宣教和湿地生态体验为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总面积661公顷。

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江口县境内,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主要包括从江口两江交汇后的锦江坝址沿河向上的太平河流域,止于与梵净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交界处的寨沙太平河小桥,涉及两岸部分林地,以及闵孝河部分河段。四至界限范围为:东至县城附近两江交汇后的锦江大坝,南至闵孝河县城附近桥头,西至大坡,北至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界,地理坐标为108°45′17″-108°52′3″E,27°41′34″-27°49′55″N,南北长45km,规划总面积661.0hm2,湿地率41.8%。

湿地公园规划区地处江口县的太平镇和双江镇,呈狭长地带,山青水绿,风景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集民族风情与佛教文化于一身,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优选之地。

江口湿地公园规划区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面积达80%以上,发源于梵净山,位于太平镇境内,园内河道全长45km,依托梵净山旅游景区将江口打造成国家湿地公园,与梵净山景区连成一线,增加旅游景点、延长旅游线。沿河两岸原始林和次生林结合,主要植物群落类有:枫杨林、醉鱼草群落、水麻灌丛、黄荆群落等。

江口湿地水生动物资源丰富,具有特有经济鱼类,如白甲鱼、光唇鱼、铜鱼、鳜鱼等,以及中国特有的珍稀贝类,如瓶圆田螺、球河螺、卵河螺和三带田螺等。湿地还栖息着珍稀特有的两栖爬行动物,除有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鲵外,还有中国特有的尾斑瘰螈、峨眉髭蟾、山溪后棱蛇和乌梢蛇等,构成了江口湿地生命最为活跃的动物世界,境内有寨沙佛教文化苑、云舍土家民族文化村等。

江口县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有以梵净山景区为主体的A类区、以县城及其他景区为辅助的B类区和C类区。目前,梵净山~太平河景区被列为“中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云舍被列为“贵州省乡村旅游示范点”。2012年共接待旅游人数3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6亿元。

2013年12月31日国家林业局下发《国家林业局关于同意天津武清永定河道等131处湿地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的通知》(林湿发[2013]243号)批准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工作单位。目前,江口县人民政府成立了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领导小组,组建贵州江口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机构和人员编制工作正在进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塔城五弦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塔城五弦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塔城五弦河国家湿地公园,包含乌拉斯台河、加吾尔塔木河、东门外河、师范河、喀浪古尔河五条河流及周边湿地,其源头属于少有的淡水泉湿地类型。湿地公园南北跨度22.79km,东西跨度10.7km,规划总面积约2596.77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448.17公顷,湿地率为94.3%。规划湿地生态系统较为完整,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生境多样。根据公园内各区域自然状况和周边社会经济情况,将塔城五弦河国家湿地公园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恢复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当阳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当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当阳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

位于当阳市庙前镇境内的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以巩河水库为主体,包括巩河水库部分水面及周边湿地和森林,总面积680.30公顷。湿地公园内鸟类、鱼类、水生植物等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动物175种,植物375种。

青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主体巩河水库有效蓄洪并与沮河洪水错峰,保障下游28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库每年还向当阳城乡供水2000万立方米,是当阳市人民的重要饮用水源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东兰坡豪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东兰坡豪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坡豪湖地处珠江干流红水河河畔的东兰县长乐镇境内。流域水量充沛,水流平缓,水质清澈,水位稳定,拥有较大面积水草丰盛的浅水区和深水区,湿地生物多样性内容非常丰富。从2013年开始,为实现坡豪湖湿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东兰县本着“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积极开展坡豪湖湿地申报为国家湿地公园工作,并计划从2016年至2019年,投入2.89亿元进行建设。

2014年12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广西东兰坡豪湖国家湿地公园开展试点建设工作。公园总面积549.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89.4公顷,水域面积260公顷。范围包括坡豪湖库区、坡豪河下游河段、坡豪湖西岸至红水河东岸之间的陆地、坡豪湖南面石山第一汇水面范围内的山地,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这是广西第13个国家湿地公园,也是河池市第2个国家湿地公园。自此,坡豪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相关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今年7月,坡豪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成功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江苏东珠景观股份有限公司以PPP模式合作建设。项目建设期三年。建设项目主要分为铜鼓文化区、蚂拐科普区、梯地花田区、栈桥漫行区等四大建设区。建设内容包括生态保育与修复工程、科普宣教工程、科研监测工程、生态旅游开发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等五大工程。

据悉,该项目的开工建设,将有效地保护区域内鸟类、鱼类等濒危动物资源和这片山水相依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还可利用坡豪湖湿地优美的生态景观环境,并结合当地的壮族铜鼓文化、蚂拐文化、湿地文化等特色旅游资源,开展生态观光、休闲养生、科普教育、民俗文化等活动,开发生态健康养生旅游产品,丰富区域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组合,使之成为 “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东兰县的特色旅游景区和精品景区,对打造东兰生态名片,提升东兰生态、长寿、养生旅游形象,弘扬地方民族文化以及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推动区域生态旅游,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沙洋潘集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沙洋潘集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沙洋潘集湖国家湿地公园

潘集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沙洋县曾集镇孙店、太山、龚庙三村交界处,是江汉平原典型的人工库塘湿地。公园总面积539.93公顷,湿地面积470.96公顷,包括浅水、滩涂、半岛、季节性洪泛草地等不同湿地生态类型。这里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野大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种(白尾鹞、普通鵟、游隼、红隼、小灵猫),湖北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5种。

2013年1月,潘集湖国家湿地公园获准开展试点建设,沙洋县将潘集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环境靓丽、功能齐全、古韵悠长”的生态园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宁陕旬河源头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宁陕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陕西旬河湿地公园的建设将对陕西省的湿地保护恢复、旬河水污染防治起到示范作用,能够显著改善安康市区、县湿地生态特征与生态功能,恢复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安康市的水生态安全保护,以及生态恢复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重要意义。旬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还将进一步丰富安康旅游资源类型,扩大“知性之旅”空间,形成集赢湖湿地、新农村建设和安康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旅游资源组合,将提高安康和各县的旅游资源品位,丰富旅游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汉寿息风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汉寿息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汉寿县息风湖国家湿地公园属洞庭湖水系,位于汉寿县城中部,距离县城5公里,距常德市30公里,上游分别从沧港镇和毛家滩乡牛路村开始,含沧浪河、南湖撇洪河和安乐湖,下游与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直接相连,总面积1836.53公顷,湿地面积1544.45公顷,涵盖湖泊湿地、河流湿地等四类湿地类型,由湿地保护、恢复重建、宣教展示、合理利用、管理服务五大区域组成,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多样性丰富。它的建立对构建洞庭湖流域大生态保护格局、完善洞庭湖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提升生态文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乌兰淖尔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乌兰淖尔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内蒙古达拉特旗乌兰淖尔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鄂尔多斯市北部达拉特旗境内,规划建设总面积904.88公顷,公园内湿地总面积643.43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71.11%。乌兰淖尔湿地地处库不其沙漠与黄河冲积平原的过渡地带,是阻挡库不其沙漠北侵的生态屏障,对提高黄河水质及黄河中下游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乌兰淖尔湿地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湿地内有包括黑鹳、大鸨、大天鹅、小天鹅等144种鸟类,有国家Ⅰ级、Ⅱ级保护鸟类18种。通过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有效推动了当地野生动物救护工作的开展,对保护和扩大鸟类种群数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环荆州古城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荆州古城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荆州古城是我国延续时代最长、跨越朝代最多,由土城发展演变而来的唯一古城垣。护城河环绕荆州古城,是我国现存仅有的完整城壕。环荆州古城河可追溯到2800多年前周厉王时期,它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和湿地文化,虽历经沧桑,依然秀丽古朴。

湖北环荆州古城国家湿地公园包含荆州古城的三条河流(护城河、太湖港河、荆襄河),以九龙渊、古城墙、明月湾湿地、环城北至西门两河四岸湿地景观以及荆襄河湿地为主景,沿途有多个国家4A、3A级旅游景区,流域区域涉及荆州、沙市、华中农高区、荆州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等4个县级行政区11个村及一个农场、总面积为469.41公顷。湖北环荆州古城国家湿地公园属典型的城郊型河流湿地,公园内水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湿地公园划分为五大功能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

今日的环城湿地既有古荆州的深厚底蕴,又有清新雅致的时代风貌,成为城郊型湿地生态建设样板和市民休闲观光的盛地。随着湿地公园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环荆州古城湿地公园的环境今后将更加秀美,水生动植物更加多样,历史文化元素更加凸现,展现给市民的将是更完美的湿地生态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荆门仙居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荆门仙居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仙居河,发源于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栗溪镇插旗村境内的上干沟。上游有南河、北河、鸡公河三条支流,于仙居街附近汇合,故称仙居河。

仙居河沿东南流经石桥驿镇的许家集、新集,在新集村的夏湾,与黑峪冲支流汇合,于余家棚进入钟祥市境。向东南流经双河口,在双河口汇入汉江。

仙居以下河段干流长36·5公里。仙居附近河床高程为110米,洪水面宽40——60米。由于承雨面积大,溪涧性强,该河水量变幅大,一般正常流量1——2立方米/秒;枯水流量0·5立方米/秒左右。

仙居河流域居住约6万人口,86200亩耕地。解放前,这里的河流水利资源开发利用极少,大雨洪灾,无雨旱灾,两岸农田多种旱粮,收成很不稳定。解放后,流域区广大人民先后兴建了南河水库一座,小(一)型水库3座。沿河干流上,还建有雷公闸、赵家闸、丁家闸、黄鲍闸、新集闸等5处拦河滚水坝工程。不仅控制了山洪危害,而且调节和扩大了农田灌溉。还修建水电站3处,装机119千瓦,年发电量269000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366 字

+ 加入清单

石阡鸳鸯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贵州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石阡县中部,核心区距县城18.8公里,是2011年3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的贵州省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6年8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鸳鸯湖为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全省第三个、全市第一个通过国家验收的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77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56公顷,占总面积的32.9%,规划范围由鸳鸯湖、包溪河两个片区组成,辖石阡县枫香、五德、坪山3个乡镇和中坝、汤山、泉都3个街道办事处,主要涉及鸳鸯湖村、回龙村、地沟村、坪贯村、江河村、双溪村、龙凤村、溪口村、石坪村等9个行政村。为加强湿地保护,县人民政府成立了贵州省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副县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6名,内设7个科(站)。

自然景观独特,山水风光秀丽。湿地公园山高谷深、林幽水静、气候宜人,奇崖峭壁遍布,湖鸟相依、山水相连相映成景,相思岩、八戒石、情人十八湾、金象饮水、湾塘风光、河口苗寨等自然景观和鸳鸯戏水、白鹭飞翔、鱼游浅底等众多生态景象交织成画,让人流连忘返,彰显了和谐生态的自然魅力,素有"情鸟情侣天堂、旅游休闲胜地"的美誉,是科考、观光、休闲、养生的理想场所。

生态环境良好,物种资源丰富。鸳鸯湖水质达到国家Ⅱ级饮用水标准,为湿地公园周边群众及县城居民提供了安全的用水保障。湿地公园周边森林覆盖率高达90%,是县城龙川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为多种动植物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利条件。境内有理想的鸳鸯栖息地,最多时有鸳鸯1500余只,成为留鸟的有700余只;境内有脊椎动物231种,分别为兽类36种、鸟类143种、两栖爬行类动物41种、鱼类11种,其中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23种;有维管束植物156科455属816种,分别为蕨类植物23科34属66种、裸子植物5科6属7种、被子植物128科415属743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17种,其中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3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有14种。是一个种类多、种群大的物质基因库。

文化底蕴浓厚,后发优势强劲。湿地公园周边民居传统建筑翘角飞檐,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爱情文化等民风民俗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湿地文化、候鸟文化等文化特色独树一帜,为湿地公园建设与发展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湿地公园划分为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五区一体"的建设格局,奠定了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协调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已吸引众多省内外新闻媒体、专家学者、游客前来采风、科考和旅游观光。

基础设施跟进,建设效果明显。按照以项目夯基础、以基础保生态、以生态促旅游的发展思路。整合资金4300余万元投入湿地公园建设,建设完成了鸳鸯湖湿地公园8公里油路、湿地公园1700m2停车场和鸳鸯湖景区大门、观鸟亭1座、河口风雨桥、电力工程、自来水和防洪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公园界碑建设工程、公园通道绿化工程、宣教管护中心、生态旅游步道、人工湿地及湿地植物认知园建设工程,园区拥有管理船只2艘、科考船只2艘。编制完成了《贵州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石阡鸳鸯湖国家湿地公园森林防火智能化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资金约4亿元,正待批复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濮阳金堤河国家湿地公园是河南省唯一的一家以金堤河道为主题的湿地公园。该公园位于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南环路以南,西起濮阳县城关镇南堤村,东至106国道濮阳县清河头桃园村。公园东西长约10.07公里,总面积724.97公顷,区划为5个功能区,即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其中,湿地面积约490.3公顷,湿地率67.63%。公园总体规划期限为三期,建设总投资3.2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