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涞源县兴文塔【热门3篇】

浏览

4308

文章

3

篇1:兴文石海洞乡

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兴文石海洞乡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科普教育基地。

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兴文县中城镇南30公里处。因奇石林立、洞壑连襟而得名。

地域规模

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由天泉洞中心景区、九丝山景区、大坝鲵源景区、周家沟溶洞景区组成。地上、地下均由石灰岩构成,分为石林、石海、溶洞三个部分。石海岩石多呈三角形凸起,石高1米~2米不等。石林怪石嶙峋,有石门、石柱、石笋、石人、石兽。整个景区地表奇峰林立,千姿百态;地下溶洞纵横交错,洞重洞,洞托洞,洞穿洞,大小溶洞相互交错,构成庞大的地下溶洞群。天泉洞景区溶洞和石林结合,14平方公里的石林掩盖着26个洞穴,其中天泉洞、天梁洞、天狮洞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被列入全国十大洞穴系统之列。天泉洞空间高大奇伟,共5层,有12个大厅,体积达270万立方米,居全国各大洞之首。主洞长1300多米,高约50米~100米。洞内地面干燥,空气清新,冬暖夏凉。

游览之处

主洞三、四层

开放游览主洞第三层、第四层,面积8.l万平方米,分为穹庐广厦、长廊石秀、云步通幽等7个大厅。各大厅景观别具一格,钟乳、石花、石纬、石柱等组成琳琅满目、五光十色的景致。主洞内有宽敞的大厅,也有迂回的长廊;有对峙的"高山",也有卧波的"长桥";各种钟乳石岩溶于奇异状,瑰丽万端,宛如一个金碧辉煌的地下宫殿。主洞两旁又有耳洞、吊洞等10余个大溶洞,上下交错,形成洞中有洞、洞下有洞的奇观,并有阴河穿流其间。阴河河水清澈,鱼儿漫游,有发出微微磷光的亮虾;有珍稀的玻璃鱼,形如蝌蚪,小巧玲珑,颜色粉红,全身透明,肝胆可见,听觉灵敏,难得一见。

小岩湾等

位于天泉洞后洞出口处的小岩湾大漏斗、大岩湾大漏斗,为喀斯特溶斗,尤为壮观。其中小岩湾大漏斗直径650米,深208米。绝壁大都呈竖线条,色泽青灰,银光闪烁,宛如飞瀑悬垂。绝壁中段有2000多米自然栈道与天泉洞后洞出口处相连。与之相隔400米的大岩湾漏斗,东西直径700余米,南北直径450米,最深处230米,呈葫芦状,与天梁洞相通。它们都大大超过被称为世界第一的美国阿里西波大漏斗(直径330米,深7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兴文红军岩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兴文红军岩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岩位于兴文县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兴文石海“大漏斗”岩壁,距离兴文县县城26公里。

1935年2月6日,红军长征路过兴文县,红一军团后卫部队一个战士为逃避敌人抓捕,跳下悬崖牺牲,当地百姓一直将红军战士跳岩牺牲之处叫作“红军岩”。

1996年,兴文县人民政府、兴文县石林管理处在红军岩下修建了烈士墓,刻上墓碑,岩壁上凿上张爱萍将军题写的“红军岩”三个大字。大理石墓碑及记述这段历史的碑文分外醒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兴文土林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位于梁官镇兴文村南2公里的燕子岩下,面积约60亩,地处永胜县城到程海的公路附近。这片土林只有一个入口,顺着沙沟土路探去,密密如林的土峰,呈现千姿百态造型。有的像城堡,有的如宫殿,有的似动物,有的像人形,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土林内还有青松翠竹、古藤芳草、山鸟彩蝶,把这里装点得生机盎然,宛若童话中的仙境。

据说,这片土林形成于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那时永胜发生了一次八级左右的大地震,山岩崩塌下来,雨水又沿裂缝冲刷流蚀,使其不断加深,扩宽和延伸形成土柱。粘土,沙石混合凝结而成的土柱不断被剥蚀,沉积层中的钙质、铁质胶结物裸露出来,形成天然顶盖,并保护着土峰的柱体,从而形成了这一片奇特的景观,长留世间,供人观赏。

兴文土林旁还有奇观月亮田。这片农田完全仿照月亮的盈亏圆缺修造,正中为满月,两边分别是上弦下弦,直到月初月尾,由朔到望,又由望到朔,清晰可辨,令人称绝。土林四周风景秀丽,特别是春暖-时节,满山遍野桃红梨白,景致极佳,游人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