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海角灯塔在哪里汇总20篇

灯塔水母,多么奇妙的生物。蓝色的软体包裹着生命的火光,飘动,绽放。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您整理的地球最长寿的生物有关资料,希望您喜欢

浏览

4676

文章

72

篇1:金锁排灯塔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金锁灯塔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金锁排灯塔位于上横档岛东侧金锁排礁(即上、下横档岛之间桥墩下)。该礁石在-战争时称饭萝排,-战争前,林则徐在上横档岛和此礁上与东莞靖远台间安设木排铁链,可开可合,成为虎门要塞拦江截舰的“金锁铜关”,后因在其上安桩建拦江铁排而被后人称为金锁排,面积约0.0004平方公里。在珠江流域一带,小的礁石被称为“排”,大一点则称呼为“礁”,再大点则是像舢板洲的“洲”,之后便依次是“围”“沙”。

金锁排灯塔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为当时广州海关建造。初期使用煤油灯作为光源,之后改用乙炔灯。1987年7月改造,方塔上加白色圆形玻璃钢塔,高13米,改用新型灯具。

金锁排灯塔是广州最早航海灯塔,对于了解广州航海史的发展进程具有一定的意义

1993年3月,由于虎门大桥的桥墩建在金锁排礁上,灯塔被遮挡,故停止使用。舢舨洲灯塔是广州唯一仅存的还在使用的近代航海灯塔。

2015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沙街道:南沙街位于南沙区东南部,总面积54平方公里,辖区现有15个村民委员会,3个(农)林场,4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3.2万人,外来人口7.8万人。街境主要由低丘台地和冲积平原组成,东南面向珠江口,东北有虎门、西南有蕉门两水道出海。黄山鲁海拔295米,是区内最高点。南沙街人文历史悠久,大角山炮台是虎门要塞的第一道防线,这里打响了鸦片战争的第一炮,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灯塔遗址外观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介绍: 亚历山大灯塔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与其他奇观不同的是,它的建立没有宗教色彩,纯粹为人民实际生活而建造,它的灯光在晚上照耀着整个亚历山大港,保护着省的船只。 亚历山大灯塔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270年,地点在埃及亚历山大港附近的法洛斯岛上。 当亚历山大灯塔建成后,它以400英尺的高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他的设计者是希腊的建筑师索斯查图斯。

灯塔以白色大理石建成,共分为三层。灯塔内部是螺旋状阶梯,燃油经阶梯送往塔顶,塔顶的一座房间内,工人便依靠燃烧石油产生的火光,再利用后方的镜收集光线,然后反射出去,以照亮夜间的大海,白天则依靠反射阳光。据说灯光能照射到56公里外的海道,并具有防卫及侦察敌人的功用。

1500年来,亚历山大灯塔一直在暗夜中为水手们指引进港的路线。它也是七大奇迹中最晚消失的一个。十四世纪的大地震彻底摧毁了它。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亚历山大港进行了一些挖掘工作,使人类对灯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灯塔遗址在亚历山大城外的法罗斯岛上,建于公元前280年。据文献记载,灯塔由4层构成,并均略向里倾斜。底层为正方形,高60米,有300余个房间和洞孔,供人员住宿、存放器物。第二层为八面体,高30米。灯塔的三层为圆形,由8根圆柱撑着一个圆顶,并有螺旋通道通向顶部,这一层即灯体所在。它的灯,或说是一个大型的金属镜,可在白昼反射白光,夜中反射月光;或说置巨大的长明火盆,另有磨光的花岗石所制的反光镜以反射火光。这样,远处海船都能遥见塔上灯光,晦明不息,据以导航。第四层为海神波塞东的巨大塑像,高7米。整个灯塔面积约930平方米,高达180米,全为石灰石、花岗石、白大理石和青铜铸成,气象巍峨。但是经过数次地震,灯塔于1435年完全毁坏。1480年用其石块在原址修筑城堡,以国王卡特巴的名字命名。1966年改为埃及航海博物馆,展出模型、壁画、油画等,介绍自一万年前从草船开始的埃及造船和航海史。与开罗古城堡并称为埃及两大中世纪古城堡。

埃及亚历山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安卓斯灯塔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圣萨尔瓦多岛是巴哈马的一个岛屿,总人口约500人,曾被广泛认为是哥伦布第一个访问的岛屿,岛上有许多沙滩,因而旅游业是该岛的经济支柱之一。安卓斯灯塔位于生萨尔瓦多岛东北部,始建于1892年,是新河海峡(Fresh Creek channel)南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1952年在灯塔的塔顶新建了一座小塔,而且在灯塔前面还新增了三门大炮,这三门大炮都是19世纪战争中的“遗物”,使整个灯塔看起来不仅更加威武壮观,还增添了一丝历史的沧桑之感。数年来,安卓斯灯塔一直为海上航行的船只导航,也是当地的热门景点之一,向来是游客必访的景点。

Andros Lighthouse

必去理由:圣萨尔瓦多岛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北美洲【North Ame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巴哈马[Bahamas]

景点所在省、州:圣萨尔瓦多岛 [San Salvador]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东望洋炮台及灯塔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介绍

东望洋炮台位于东望洋山(松山)之巅,是澳门半岛的最高点,建于1637至1638年间,有哨房、火药库、楼塔等。东望洋炮台原来主要用于防御外来入侵和作为观察站。一直被列为军事0,非经批准,外人不得擅进,只有每年的8月5日圣母诞及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予公众进入。1976年,葡-队撤出澳门,炮台才被开为旅游点,至今仍完整地保持原貌。炮台上建有圣母雪地殿圣堂。东望洋灯塔屹立在教堂侧,是中国沿海地区最古老的灯塔。建于 1865 年。灯塔高 13 公尺,白墙红顶,雄伟挺拔。1874年9月,灯塔因风暴受损,经过重修后于1910年6月29日重新启用,一直至今。在晴朗的夜晚,澳门四周20里的范围内可以见到灯塔射出的灯光。

在灯塔附近,还可以见到台风讯号的标记。每当刮台风时,气象局就会在炮台上悬挂相应的台风讯号标记,提醒市民作好准备。

澳门澳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东望洋灯塔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东望洋灯塔旧称松山灯塔,是位于澳门东望洋山山顶上的灯塔。东望洋灯塔是东望洋炮台的一部分,是东望洋山有三大名胜古迹之一。在1992年,更被评为澳门八景之一。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东望洋灯塔始建于1864年,是由土生葡人加路士•维森特•罗扎所设计的,灯塔于1865年9月24日正式开始运作。东望洋灯塔是中国沿海地区最古老的现代灯塔,最初只是靠一盏火水灯发光。1874年,灯塔因风暴受损,经过重修后于1910年6月29日重新启用和转为电气化运作。在雷达还未普及之前,是进入珠江的地标。现今灯塔已改由现代化照明系统,仍为航海人士服务。

现在,东望洋灯塔上更成为了颇受欢迎的旅游景点,让游客欣赏澳门全景;至于参观灯塔内部,则要先取得澳门港务局之允许。东望洋灯塔为白色,带着黄色的线条点缀。灯塔建筑为一圆柱形结构,底部直径为7米,往上收分为5米,内部共分三层,有一回旋梯连接垂直空间。灯塔总高15米,塔顶设置了巨型射灯,其射程可达16海浬之远。灯塔旁边设有一座具有17世纪葡萄牙修院特色的圣母雪地殿教堂。灯塔的所在地面位置之座标值,为澳门于世界地图上之地理定位。

Guia Lighthouse

必去理由:中国沿海地区最古老的现代灯塔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灯塔的发明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任何不能靠星星停靠的船只比白天更容易航行,但希腊人在公元前5世纪就知道灯塔被用来在夜间指示港口。地中海灯塔的出现无疑比希腊早得多。尽管最早的不朽建筑是由说希腊语的人建造的,但最著名的灯塔是由亚历山大法老(约公元前300-280年)建造的。斯特拉波描述了亚历山大的灯塔,他说:“在这座岛的尽头,岩石竖立着,水环和波浪拍打着,悬崖上有一座白色大理石灯塔。它美丽壮观,有很多层。以该岛命名。”另一个古老的世界奇迹,罗德岛的巨人,也是一座灯塔。后来,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形象,他双脚分开,横跨罗德港。这的确是一个由利西普斯的学生查尔斯建造的庞然大物,但他一定是站在港口的某个地方,他的脚从未穿过港口。这座雕像是由青铜制成的,在公元前224年被地震摧毁。所有早期的灯塔(包括许多由罗马人建造的,如公元43年后不久为帮助入侵部队而在多佛建造的灯塔)都应该是用石头或碎石建造的塔,在塔顶的容器中燃烧木头或煤。灯塔直到18世纪才得到改善:英国的伊迪·柊司灯塔最初是由木头制成的(建于1698年,1703年被一场风暴摧毁),后来变成了橡木和铁的结构(建于1708年,1755年被一场大火摧毁),最后在1759年从斯梅顿变成了一个混合的薄膜土壤结构。埃迪·柊司灯塔的三个结构都点燃蜡烛,在后面用简单的金属镜子反射蜡烛光。1784年,阿根德发明了一种适用于灯塔的燃料装置,但这种装置直到19世纪末才被使用,因为乙炔气体已经存在,在此之前(1862年),碳弧灯出现了。现在使用氙高压弧光灯。Agend的灯芯与抛物面金属镜一起使用。1822年,菲涅尔发明了一种透镜,它可以收集光束并投射出去。他用这种方法改进了灯塔的照明。这种复合透镜今天仍在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宇宙中的灯塔:脉冲星

全文共 1480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航天器导航的方法是航天器向地球发回无线电信号,然后科学家根据信号到达时间计算距离进行定位,但这种方法无法获得航天器的角位置。虽然这在目前还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在未来随着空间飞行器的增加,对空间导航精度的要求肯定会增加。德国科学家提出的新方法可以使宇宙飞船摆脱对地球的依赖,在宇宙中自主导航。

脉冲星是一种旋转非常快的中子星。因为它们不停地旋转,所以磁极发出的电磁辐射像灯塔上的探照灯一样扫过地球,这也是脉冲星名字的由来。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想把它们用作导航工具,但是可以用来读取和分析脉冲星信号的仪器太重了,不能放在航天器上。另一方面,脉冲星需要进一步了解。德国科学家表示,这两个领域的知识已经取得了足够重要的进展,使得脉冲星导航器可以放置在太空飞行器上。

脉冲星发出的无线电辐射和X射线辐射都非常有用。这两个信号的周期精度非常高,可与原子钟相比。科学家说,如果宇宙飞船使用波长为21厘米的脉冲星辐射,天线的面积将达到150平方米。对于实际应用来说,它仍然太大。为此,他们建议使用脉冲星发射的X射线信号进行导航。这样,安装在飞机上的用于收听和解码脉冲星信号的仪器的重量只有25公斤,已经达到了非常实用的水平。

名词解释:脉冲星

脉冲星,也称为脉冲星,是一种中子星。它是一颗周期性发出脉冲信号的恒星。它的直径大约20公里,旋转速度极快。

人们第一个认为星星永远不会变。然而,大多数恒星的变化过程如此之长,以至于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然而,并非所有的星星都如此平静。后来人们发现有些明星也很“淘气”,而且多种多样。因此,他们给那些喜欢变化的恒星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做“变星”。脉冲星发射的无线电脉冲的周期性非常有规律。起初,人们对此非常困惑,甚至认为这可能是外星人给我们发了一份联系电报。据说第一颗脉冲星曾被称为“小绿人1号”。

经过几个天文学家一年的努力,终于证实了脉冲星是快速旋转的中子星。此外,正是因为它的快速旋转,无线电脉冲才得以发射。

正如地球有磁场一样,恒星也有磁场。正如地球自转一样,恒星也自转。也像地球一样,恒星磁场的方向不一定与旋转轴一致。这样,每当一颗恒星旋转一次,它的磁场就会在空间画一个圈,并可能扫过地球一次。

难道所有的星星都不能发出脉冲吗?事实上,它不是。像脉冲星一样发出无线电信号需要非常强的磁场。然而,只有体积更小质量更大的恒星才有更强的磁场。中子星是如此致密的恒星。

另一方面,恒星的体积和质量越大,它的旋转周期就越长。我们熟悉地球一周24小时旋转的事实。脉冲星的旋转周期小到0.0014秒!要达到这个速度,即使白矮星也不行。这也表明只有高速旋转的中子星才能扮演脉冲星的角色。

脉冲星研究的意义

由于脉冲星是在坍塌的超新星残骸中发现的,它们帮助我们理解当恒星坍塌时会发生什么。也有可能通过研究揭示宇宙诞生和演化的奥秘。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脉冲星的行为也会发生各种变化。

每个脉冲星的周期不是恒定的。我们能探测到的是中子星的旋转能量(电磁辐射的来源)。每当脉冲星发射电磁辐射时,它就会失去一些旋转能量,旋转速度也会降低。通过测量它们的月复一月和年复一年的旋转周期,我们可以精确地推断出它们的旋转速度降低了多少,在进化过程中损失了多少能量,甚至它们能存活多久,才不会因为太低的旋转速度而发光。

事实也证明,每颗脉冲星都是不同的。有些极其明亮;在某些情况下,会有恒星震动,这将导致转速在瞬间急剧增加。有些在双星轨道上有伴星;还有几十颗速度极快的脉冲星(高达每秒1000次)。每一个新发现都会带来一些新的和罕见的信息,科学家可以用这些信息来帮助我们理解宇宙。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地球上最长寿的物种灯塔水母

全文共 1340 字

+ 加入清单

号外,号外,灯塔水母来啦!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地球上最长寿物种资料,希望您喜欢

地球上最长寿的物种

灯塔水母(英文:Turritopsis nutricula)属于水螅纲,是水母的一种。其特征是性成熟的个体能够重新回到水螅型。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地区的海域之中,但因为船舶排放压载,使灯塔水母逐渐散布至邻近海域。灯塔水母长约4至5毫米,在20摄氏度的水温中达到性成熟阶段需要25至30天。2009年2月2日,据俄罗斯《新闻》网报道,有科学家宣布,“灯塔水母”很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不会死亡的生物。

灯塔水母直径约4-5毫米,是一种小型水母。身体透明,能够看见红色的消化系统,因而得名。灯塔水母呈钟型,伞形身体的直径和高度基本相等。胃巨大且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横断面为十字型。

在2010年,Ma&Yang在其发表在网络刊物《NatureandScience》上的一篇介绍灯塔水母的文章中,将灯塔水母称为“不会死亡的动物”。文章称,灯塔水母可以从成熟期阶段“轮回”到幼年的水螅状态重新生长,这样它便拥有没有界限的生命。

此报道一出,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全球读者和网民们的极大兴趣。一些网友推波助澜的跟帖,导致了网络上出现了很热闹的关于灯塔水母“返老还童”、“长生不老”的讨论。

部分科学家们认为,灯塔水母“返老还童”是通过细胞的转分化过程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细胞从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个类型。这种细胞功能的转化,通常会在器官再生的情况下出现,然而,对于灯塔水母来说,这个过程似乎是其生命周期中的常态。

灯塔水母是捕食性生物,可以从水螅体无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回复到幼虫阶段的生物。它是一种主要以更小微生物为主要食物的捕食性生物,采用无性繁殖方式,多生活在热带海域。如果把一个灯塔水母切开,它能在24小时内变成两条水蛭虫,72小时后长出触角。就算把它打碎,只要它的细胞完整,也可以变成一条水蛭虫。

灯塔水母最开始是在加勒比海被发现的,由于繁殖过程中个体不会减少,数量迅速增多。史密森尼热带海洋研究所的米格列塔博士表示:“全世界正在无声地侵犯灯塔水母在热带海域的生存环境,它们会随着船舶的压载水被排放到港口,散布到世界各地。”

1996年,意大利研究者Piraino等人对4000只不同发育阶段的水母型灯塔水母进行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转化诱导试验,这些环境条件包括:

(1)饥饿;(2)突然改变水温(升高或降低);(3)降低盐度;(4)机械损伤。

结果显示,在人为改变的环境下,不同发育阶段的灯塔水母均出现了水母型转化为水螅型的现象,但转化过程随水母型发育的程度不同有所差异。

2012年10月,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徐润林教授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后,对上述实验提出了质疑。

徐教授指出,光靠这个实验结果事实上并不能推断灯塔水母具备“逆生长”的能力。“因为很多实验研究的条件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或者说这些条件的改变也不像实验室里那样剧烈,因此我们不能将实验室里的研究结果简单地下结论。其实,就灯塔水母这个例子,也只能反映出它具有一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因而,可以这样说,灯塔水母在一般条件下仍会死亡,其“长生不老”的说法或许只是基于一个不严谨的科学实验以讹传讹的不实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灯塔旅游风景区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灯塔旅游风景区为文化旅游景点。

灯塔旅游风景区位于风景秀丽的日照海滨,南与日照港相邻,东面是碧波万顷、一望无际的黄海,北面与万平口(日照市第二海水浴场)相连。因岸边高高耸立的航海灯塔而得名。 灯塔旅游风景区有海岸线2公里,这里有中国北方海滨罕见的天然礁石群.

景区于2005年5月向游客开放。其规划设计方案采用的是美国EDSA公司中标方案,深圳北林苑景观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了景观设计,日照市建委承担对其进行了整体改造。景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共分海滨休闲、宾馆度假服务和特色商业三大功能区.

炎热的夏天,游客可以在礁石边玩水、嬉戏,或下海拾海螺、捡海蟹。秋冬时节,游客可以-岸边观海、听涛。这里海天一色,风光旖旎,一年四季游人如织,是观海、听涛、看日出的绝妙佳地。每年来此观光游览的游客达200万人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林德斯内斯灯塔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建于1655年的林德斯内斯灯塔是挪威最古老的灯塔,它坐落在挪威大陆的最南端——距离北角约2518公里。它静静的矗立在海岸上,伴着蔚蓝色的海水,塔身白色与红色相间的颜色非常醒目,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海岸风景。

现在,林德斯内斯灯塔已经被列为挪威国家灯塔博物馆,此处举办了很多关于海运文化、灯塔的历史和发展过程、以及其他相关的主题展览。灯塔的地下大厅有一家电影院,几个展览室和一家咖啡厅。博物馆中还有一家信息中心,一个小亭子,一家餐厅和一间画廊。在不远处游客还能看到一座二战遗留下来的德国堡垒遗址,这座废弃的堡垒就是通往灯塔小路的标志。

Lindesnes Lighthouse

必去理由:挪威最古老的灯塔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挪威[Norway]

景点所在省、州:西阿格德尔郡 [Vest-Agder Count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渔翁岛灯塔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渔翁灯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渔翁岛灯塔位于台湾澎湖县西屿乡西南端,为台湾最古老的灯塔。该塔的位置原为西屿塔灯的旧址,西屿塔灯始于清乾隆43年,为八角形花岗石的七级石塔,塔上每夜燃点灯火。

渔翁岛灯塔立于花岗岩台基上,底部直径约2.5公尺,塔高11公尺,灯高60.7公尺,内有螺旋铁板楼梯。塔身向上微微内收,为圆形铁造结构,外表漆成白色,是台湾地区创建最早的洋式灯塔。在入口三角形的门楣上留有凸铸的英文题字“D-ID M. HENDERSON 1874”,是灯塔设计人韩得善的署名。另在庭院内有三块保存完整的石碑,分别是清乾隆43年(1778)所立的《兴建西屿塔灯碑记》、44年(1779)的《建修西屿塔灯落成碑记》,以及清道光8年(1828)所立《西屿塔灯碑记》。

此外,灯塔旁还有一座洋楼,是以石块砌筑的,内分上下两层,屋顶采低缓四向屋坡作法,屋檐水平线脚突出于入口的小玄关,百叶窗为法式造型,显示出其浓厚的欧式建筑风格。

Yuweng Island Lighthouse

必去理由:台湾最古老的灯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三星国际灯塔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灯塔位于鼠浪湖岛东6公里的下三星岛,是太平洋西岸第二大灯塔。由英国海务科在1911年建造,主要任务是为过往船只导航。现为国际灯塔,系白色钢板铸钉园柱形塔,塔 高7.9米,钢板旋梯,灯高63米,光线射程20里。岛不大,在灯塔 南北各有一个登岛点,北面有一条石路,南面有1.6米宽的水泥路。从岛上俯瞰大海,惊涛拍岸,海阔天空,浩瀚蔚蓝的东海景色迷人。四周礁石丛中,各类贝、蟹繁多,随手可采,钓到石板鱼、黄鱼也 属常事。

地址:浙江省舟山岱山县三星山

类型:灯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灯塔博物馆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濒海而建的中国灯塔博物馆位于岱山县城竹屿新区,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个以灯塔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结合新区建设,以世界著名古灯塔为依据,建筑风格忠于原著,已建成开放的一期馆区仿造、汇聚了法国的阿姆德灯塔、德国的佩尔沃姆灯塔、加拿大的卡夫灯塔、挪威的考弗特斯灯塔、南非的罗本灯塔及乌拉圭的克罗尼尔灯塔、美国的0兰灯塔等7座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建筑风格的著名灯塔。并建有一座面积为600平方米陈列展馆,陈列近300件事物图版,游客可以在里面了解灯塔的演变发展史,阅读一座座著名灯塔的轶闻故事。

地址:舟山市岱山县岱山县城竹屿新区中国灯塔博物馆

类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灯塔水母有毒吗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灯塔水母有毒

灯塔水母是刺胞动物门的一种,刺胞动物都是肉食性,以浮游生物甚至小型鱼类为食,利用刺细胞注入毒液麻痹毒杀猎物,然后将食物送到胃腔中消化,刺细胞是一种特化的细胞,在细胞的顶端具有刺针,当细胞受到刺激时就会射出刺丝与毒液,这是一次性的,在发射后这个刺细胞就会退化,有的种类刺细胞毒液对人也有较大威胁。

灯塔水母是一种小型水母,其最著名的特点就是可以从性成熟的阶段恢复到幼虫水螅体阶段,被认为是一种返老还童的行为,其实在自然界中很难出现,只在实验室中由于人为的原因使其出现了形态的转化,更多的是体现了灯塔水母的环境适应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地球最长寿的生物--灯塔水母

全文共 1650 字

+ 加入清单

灯塔水母,多么奇妙的生物。蓝色的软体包裹着生命的火光,飘动,绽放。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地球长寿的生物有关资料,希望您喜欢

地球最长寿的生物

“不死之身”的灯塔水母依照现有的世界纪录,生存时间最长的是灯塔水母,不过它有点犯规。因为灯塔水母一旦成熟、交配之后,会再回到幼体的状态,也就是真正的返老还童!就这样不断循环,呈现一个不死之身的状态

灯塔水母(学名:Turritopsis nutricula):是一种小型水母。身体呈钟型,直径约4-5毫米,身体透明,能够看见红色的消化系统,状如灯塔,因而得名。灯塔水母胃巨大且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横断面为十字型。

多生活在热带海域。是肉食性的,以浮游生物,小的甲壳类、多毛类甚至小的鱼类为食。灯塔水母可以从水螅体无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恢复到幼虫阶段的生物。在20℃的水温中达到性成熟阶段需要25至30天。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地区的海域之中,但因为远洋船舶排放的压舱水,使它们逐渐散布至其他邻近海域,扩散到了西班牙、意大利和日本的近海

灯塔水母是一种小型水母。身体呈钟型,直径约4-5毫米,身体透明,能够看见红色的消化系统,状如灯塔,因而得名。伞形身体的直径和高度基本相等。向外凸出的一面称外伞面,凹入的一面称下伞面,下伞面的中央有一下垂的管称垂唇,垂唇的游离端为口,伞的边缘有一圈触手,钩手水母下伞的边缘向内伸出一圈窄的膜状结构,称为缘膜,缘膜是水螅纲水母的特征。体壁结构是由两层上皮肌肉细胞中间夹有中胶层构成。由胃囊向伞缘伸出4条的辐射管,并与伞缘平行的环管相连,由环管也可伸出离心的小管进入触手,直达触手末端。在伞缘或触手基部有感觉器官,例如眼点)或平衡囊。灯塔水母胃巨大且呈现出鲜艳的红色,横断面为十字型。

灯塔水母可以从水螅体无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恢复到幼虫阶段的生物。在20℃的水温中达到性成熟阶段需要25至30天,其特征是性成熟的(能够进行有性生殖)个体能够重新回到水螅型。普通的水母在有性生殖之后就会死亡,但是灯塔水母却能够再次回到水螅型。这被称作分化转移。理论上这个过程没有次数限制,这种水母可以通过反复的通常生殖和转分化获得无限的寿命。所以也被人称为“长生不老的水母”。更准确地说应该是“返老还童”。除非被其他动物吃掉,否则灯塔水母是“永生”的。

灯塔水母的直径只有4至5毫米,属于水螅虫纲,它们是捕食性生物,可以从水螅体无性繁殖,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能够从性成熟阶段回复到的幼虫阶段的生物。从理论上说,这个循环可以不断重复下去,也就是说,灯塔水母可以永远存活,无需面对死亡。曾经有一位研究灯塔水母的科学家观察了4000条灯塔水母,确认它们全部都能返老还童,没有一条死亡。[3] 灯塔水母水母的一种——灯塔水母(Turritopsisnutricula)在性成熟后会重新回到水螅型(Polyp)状态,并且可以无限重复这一过程。该报称,这种水母是唯一一种只要不被吃掉或病死,在理论上就会长生不老的动物*(结肠芽苞杆菌由于拥有环状的DNA,所以也可以永生。)。灯塔水母长约4至5毫米,在20摄氏度的水温中达到性成熟阶段需要25至30天

灯塔水母多生活在热带海域。是肉食性的,以浮游生物,小的甲壳类、多毛类甚至小的鱼类为食。由于食物的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引起这种水螅类动物伸长触手,并放出刺丝囊以缠绕、麻痹、毒杀捕获物,再将食物送入口中。口区腺细胞分泌的粘液有利于食物的吞咽,食物进入胃腔后,胃层的腺细胞开始分泌蛋白酶,分解、消化食物使之形成许多多肽,同时在胃腔中由于营养肌肉细胞的鞭毛运动,食物得以混合与推动。经这种细胞外消化之后,开始细胞内的消化过程,营养肌肉细胞的伪足吞噬食物颗粒,在细胞内形成大量的食物泡,经过酸性及碱性的化学过程之后,营养物质由细胞的扩散作用输送到全身。

灯塔水母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地区的海域之中,但因为远洋船舶排放的压舱水,使灯塔水母逐渐散布至其他邻近海域,扩散到了西班牙、意大利和日本的近海,并出现在大西洋的另一侧——巴拿马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临高角灯塔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临高灯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高角灯塔

海南最古老的灯塔为临高角灯塔,位于琼州海峡西面进口处。建成于1894年,与海口秀英灯塔同属于海南最老的灯塔。1997年5月,国际航标协会把临高灯塔列入“世界一百座文物灯塔之一”。临高角灯塔,塔高20.6米,灯高20.8米,宽1.88米,射程18海里,钢质结构,周围支撑的钢杆有350条,是海南岛西北部的重要航标。

海南最古老的灯塔为临高角灯塔,位于琼州海峡西面进口处。建成于1894年,与海口秀英灯塔同属于海南最老的灯塔。1997年5月,国际航标协会把临高灯塔列入“世界一百座文物灯塔之一”。临高角灯塔,塔高20.6米,灯高20.8米,宽1.88米,射程18海里,钢质结构,周围支撑的钢杆有350条,是海南岛西北部的重要航标。

这一座灯塔除了他年代的长久,又包含着海南一段不一般的历史。1760年,台湾澎湖列岛中渔翁岛上建立了中国第一座灯塔。作为中国第二大岛的海南岛,虽然四面环海,有着众多的港口、浅滩、险滩和礁石,灯塔出现得却很迟。

1894年,法国人为了从海上入侵中国,首先选择海南岛的临高角和秀英建立了两座灯塔,使宝岛灯塔的开篇多少有些苦涩。1939年,侵琼日军对灯塔的占据更使这段历史充满屈辱。

从临高角灯塔到现在,海南已建成了19座灯塔,就象19个夜明珠一样镶钳在海南这块宝岛上。最可喜的是,今年国家邮政局将出版发行的《历史灯塔》邮票中,临高角古灯塔会在这方寸之间,一展风姿。

2013年5月,临高角灯塔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欧洲之角灯塔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欧洲之角灯塔耸立在直布罗陀最南部的岬角上,白色圆柱体红色横带,塔高19米,灯高49米,灯光射程19海里。

直布罗陀位于西南欧伊比利亚半岛南端,为大西洋通往地中海的咽喉要道之处。欧洲之角灯塔作为航船通过直布罗陀海峡的初见陆地标作用,是在1838 年由三位一体议院的参议院通过的商船运输法案授予设置的,并且在1894年设立了直布罗陀灯塔管理当局。

欧洲之角灯塔首次点燃灯火是在1841年,最初由一盏唯一灯芯的油灯发出固定的火光,并用陈列的一个屈光固定透镜和反射镜来增添火光强度。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灯塔的光照设施也在不断改进。在1994 年2月完成自动化改造,现有的视觉设备被保留,包括由一个电系统控制的气雾信号、安装在灯笼部分的定向500 赫兹的反射器。灯塔是充分自动化的,没有外在控制设施,由24小时值班的直布罗陀港口办公室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话连接监视对灯塔的航海、电源、防火和入侵者的警告。

欧洲之角灯塔图片曾是2007年10月1日发行的《直布罗陀全景观望》邮票中的一种,邮票展现了直布罗陀岩石和地中海景色;也曾在直布罗陀邮票0现过。

Europa Point Lighthouse

必去理由:欧洲大陆最南端的灯塔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英国[Britain]

景点所在省、州:直布罗陀 [Gibraltar]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鹅銮鼻灯塔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鹅銮鼻灯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鹅銮鼻灯塔位于於垦丁国家公园内,是台湾南部海域夜航船只测定方位的重要座标点,塔身全体白色圆形,内分4层,每层各有铁梯15级,塔高18米,塔底周长110米,像巨人般巍然屹立在海岸,塔内灯光每隔10秒钟自动闪亮一次,光力可达20海里,是远东最大的海上灯塔,有“东亚之光”的美称,白天登上灯塔顶端,极目远眺,太平洋与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碧波万倾,海天一色,天气晴朗时,台湾省最南端,孤悬于波涛中的七星岩隐约可见,偶尔还可看到鲸鱼群在海中戏水。

鹅銮鼻灯塔自热潮面算起,至灯火中心的高度是56.4米,白色圆形铁塔内共分五层,第一层储煤油,第二层置格林炮,三层为洋人休憩所,四层则设置榕林炮,第五层则为灯塔光源,初设的鹅銮鼻灯塔,是以汽油自热灯发光,一千烛光的亮度,由反光镜反射后,增加为六千五百烛光,光距可达十浬,在经过四次的修改后,一九九八年的今天,一千五百烛光灯泡,经过大型旋转透镜后,增为一百八十万烛光,照射距离达二十七点二浬,是目前台湾光力最强的灯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东极岛东海第一哨灯塔海疆卫士门石碑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东海第一哨灯塔是东福山岛一个特别的标志,离庙子湖岛不远,在茫茫的大海之中尤为显眼,来到这里的人第一眼看到就是它。

--因为韩寒的一部电影《后会无期》,让东极岛成为了眼下热门的旅游地,也让东海第一哨灯塔更加有名。

--来东福山岛的游轮刚好要绕着灯塔环行,再配上蓝天、白云、大海,俨然成为拍照的绝佳之地。此外,在这里看日出日落也是一种享受。

--去这里必须乘船,需要注意的是去庙子湖岛的船只一天只有一班,每天八点半开船,假期计划去的朋友需要提前去买票。

用时参考

20分钟

交通

要想去东极岛看灯塔,必须先坐车到舟山沈家门半升洞码头,再乘船去

1、公共交通:舟山可乘公交车3路、6路、7路、9路、13路、15路、20路、29路到半升洞站下车,再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沈家门半升洞码头,在这里乘船到庙子湖岛

2、乘船

①沈家门-庙子湖

每天沈家门8:30发船,返程时间为11:00

下客舱100元,中客舱130元,上客舱150元,航程2小时左右

②庙子湖-青浜-东福山

每天7:30、11:00从庙子湖发船,8:30、12:00从东福山发船,中途停靠青浜

单程票价:庙子湖-青浜20元,庙子湖-东福山30元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东极岛东福山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瑞斯礁灯塔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瑞斯礁灯塔位于加拿大的西海岸,坐落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岛,由英国政府提供资金建造,于1860年建成,是加拿大西海岸唯一一个由岩石建成的灯塔,这些岩石来此于苏格兰的采石场,坚不可摧,能适应和抵抗风浪等恶劣的自然条件。

在2010年的时候,灯塔建成150周年之际,人们举办了重大的庆祝活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灯塔为加拿大的西海岸做出了重大贡献。瑞斯礁灯塔高24.4米,黑白横条相间,于1997年实现全自动化操作,在2009年的时候对灯塔的内部和外部进行了装修,使其更加动人。

Race Rocks Light

必去理由:加拿大西海岸最漂亮的灯塔

景点所在大洲: 北美洲【North Ame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加拿大[Canada]

景点所在省、州: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British Columbi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