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海洋地震可以预防吗知乎【汇编4篇】

浏览

5534

文章

4

篇1:如何预防海洋地震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称为海洋灾害。海洋灾害主要包括海啸、地震、海冰等等,大家都知道海洋自然灾害威胁着海洋上和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尤其是地震,那么大家知道如何预防海洋地震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一说这个海洋灾害小知识。

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建立完善、反应快速的应急防震体系。如果收到了海啸将登陆的预警,我们疏散人群的速度能有多快?救护和救援力量能不能及时赶到?医疗、卫生、交通和能源等等,整个城市的综合应急防灾体系是否健全?提前的预警的提前多少时间?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2、提高沿海重要建筑的抗海啸标准。如提高海塘、防潮堤抗海啸能力。总之,目前,人类对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只能通过科学预测、自动化仪器观察(如卫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

3、加强预警。在全球范围建立海洋灾害监视监测网,实现对海洋灾害发生、发展、运行和消失的监视监测。

4、建立完备、科学的防御体系。从机构设置到运行机制,从科学观测到防范救灾都要体现有一个快速高效的防御体系。

5、提高防灾工程的工程质量和防灾标准。

6、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宣传,提高沿海地区人们的防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如果大家关注我们的,可以继续了解海洋知识,比如海洋灾害小知识和海洋地震的形成与其次生灾害的知识,期待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海洋地震可以预防吗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海洋资源也不例外,大家都知道海洋里面海冰可以制造淡水,对维护海洋环境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坏的一面就是海洋地震对出海的船只造成了很多麻烦以及会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那么大家知道海洋地震可以预防吗?以及预防措施有哪些呢?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解答疑惑。

据小编了解海洋地震是可以预防的,接下来小编要给大家说一说预防措施;

1、建立完善、反应快速的应急防震体系。如果收到了海啸将登陆的预警,我们疏散人群的速度能有多快?救护和救援力量能不能及时赶到?医疗、卫生、交通和能源等等,整个城市的综合应急防灾体系是否健全?提前的预警的提前多少时间?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2、提高沿海重要建筑的抗海啸标准。如提高海塘、防潮堤抗海啸能力。总之,目前,人类对热带气旋、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只能通过科学预测、自动化仪器观察(如卫星)来预防或减少它们所造成的损失。

3、加强预警。在全球范围建立海洋灾害监视监测网,实现对海洋灾害发生、发展、运行和消失的监视监测。

4、建立完备、科学的防御体系。从机构设置到运行机制,从科学观测到防范救灾都要体现有一个快速高效的防御体系。

5、提高防灾工程的工程质量和防灾标准。

6、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宣传,提高沿海地区人们的防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如果大家关注我们的,可以继续了解海洋知识,比如海洋灾害小知识和海洋地震的形成与其次生灾害,多了解一些可以更好了解我们的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地震可以预防吗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客观的说地震是不能预测的,不能够通过地震预测达到预防地震的目的。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通过观察地震前兆可以预判即将发生地震,及时做好防护,减少伤亡。

地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岩体在地应力作用下,应力应变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中,会引起震源及附近物质发生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概括性称这些与地震孕育、发生有关联的异常变化现象为地震前兆(也称地震异常)。它包括地震微观异常和地震宏观异常两大类。虽说目前仍无法准确预测地震发生时间,但通常地震发生之前都会有一些自然现象。

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1994年国务院提出了我国未来10年的防震减灾目标: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的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今天小编对地震可以预防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过后怎么防止传染瘟疫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地震可以用什么科学手段来预防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以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

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是由于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倒塌,以及伴生次生的灾害而引起的。保证各类建筑物具有相应的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之一。要在对地区和建设场地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搞好国土开发规划和重要工程的建设,使城镇和工程建设避开易造成地震灾害的不利地段,选择安全有利的场地,并明确规定重大项目等工程的抗震设防标准;其次要使新建工程和建筑物依据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设计和设防,尤其是重大工程和核电站、水库堤坝、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生命线工程更应如此。

1994年国务院提出了我国未来10年的防震减灾目标: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的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抗震设防和加固是抗御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尽量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达到减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今天小编对地震可以用什么科学手段预防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过后怎么防止传染瘟疫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