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泥石流沉积物与河流沉积物的区别【精选20篇】

浏览

1265

文章

463

篇1:泥石流应急处理预案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下面小编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下关于泥石流应急处理预案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

防泥石流应急预案为及时、有效而迅速地处理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避免或减轻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对人身安全构成的危害,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本预案。

首先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的程序,下令启动应急预案。其次各应急小组在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按职责分工,赶赴现场组织抢险,并严密监视事故的发展,确保抢险人员人身安全。事故处理期间,要求尽职尽责,联络渠道要明确畅通;联络用语规范,认真做好有关情况的记录工作。最后对事故发生的部位、危害程度、人员伤亡、设施、设备损坏情况和事故处理经过一定要记录清楚,等待备查。事故应急处理的终止。所有险情排除,恢复正常生活、生产为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应急处理的终止点。完成山体滑坡及泥石流事故调查工作。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泥石流的一些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想了解如何防治泥石流灾害以及其他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长白山天池指的是哪三条河流的源头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长白山天池是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的源头

松花江有两个源头,其中的南源发源于海拔为2744米的长白山天池,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南源也是松花江的正源,它提供给了松花江30%的流量。鸭绿江发源的地方是长白山的南麓,在源头时,鸭绿江是向南流的。图们江则发源于长白山的山脉主峰的南麓地区,总流域面积为33168平方公里。

长白山天池位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二道白河镇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顶部,是一座休眠火山,火山口积水成湖,夏融池水比天还要蓝,冬冻冰面雪一样的白,被16座山峰环绕,仅在天豁峰和龙门峰间有一狭道池水溢出,飞泻成长白瀑布,是松花江的正源。

长白山形成于1200万年前地质造山运动,经过多次喷发而拓成了巨型的伞面体,当火山休眠时涌泉溢出,形成十余平方千米的浩瀚水面。天池海拔2189.1米,略呈椭圆型,南北长4.4千米,东西宽3.37千米。集水面积21.4㎞²,水面面积9.82㎞²,水面周长13.1千米,平均水深204米,最深处达373米。

松花江是中国七大河之一,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松花江在隋代称难河,唐代称那水,辽金两代称鸭子河、混同江,清代称混同江、松花江。松花江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流域面积55、72万平方公里,涵盖东北四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国泥石流致灾原因及特点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我国泥石流致灾原因特点都有什么?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通常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这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

今天小编对该泥石流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泥石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发生泥石流应该往哪个方向跑?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发生泥石流滑坡躲避的滑坡体下滑时,应垂直滑坡前进方向逃跑,在滑坡堆积区应向两侧高处跑;崩塌和滚石的躲避,崩塌体积小,距离不远,崩塌往往伴避滚石造成灾害,躲避时也要往两侧逃跑;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时,立即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安全地带逃跑。在泥石流流通区两岸和泥石流注入主河道的对岸处要跑到相当的高度才安全。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通常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这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发生泥石流应该跑的方向:

1、滑坡的躲避当滑坡体下滑时,应垂直滑坡前进方向逃跑,在滑坡堆积区应向两侧高处跑,不能向滑坡正对面山上跑;滑体上的人应尽快跑出到安全地段。

2、崩塌和滚石的躲避,崩塌体积小,距离不远,崩塌往往伴避滚石造成灾害,躲避时也要往两侧逃跑。当逃跑不及时,可以躺在地沟或陡坎下。

3、泥石流躲避泥石流的流速与地形坡度有关。坡度越陡,泥石流的比降就越大,它的流速越快。一般流速每秒钟5-6米,最快的达15米。在泥石流的流经区和堆积区只要听到泥石流的声音和发出的泥石流警报时,立即向主河道两岸的高山地区安全地带逃跑。在泥石流流通区两岸和泥石流注入主河道的对岸处要跑到相当的高度才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驾车途中遇突遇泥石流如何自救?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泥石流是一种由山地突然暴发饱含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而引发的自然灾害。它具有突然性、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那么如果你驾驶着汽车行走在道路中,不幸遇到了泥石流应该怎么办呢?本安全网小编为您整理了行车遇塌方的应对安全常识供您参考。

行车时若发现已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应将车辆行驶至安全地带,通过手机拨打“110”等电话报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雷雨闪电情况下不要拨打手机。在有条件的地点,还可通过路侧紧急电话报警。

一旦遇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后续车辆应避开高边坡等危险地段靠右侧依次停靠,观察道路周边情况,采取合适的避灾措施。

1、在山区行车遇暴雨时,车辆要尽量靠外侧行驶,避免山体滑坡砸伤车辆,如遇道路被阻断,应将车辆放在安全地区并及时报警。雨中和雨后在山路行驶时,如遇山石塌落在路上,不要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自行清理路障,以免后续山石滑落造成人身伤害。

2、如果车辆被堵在隧道内,应驶入就近的紧急停车带停放或者靠右安全停车,及时打开应急灯,避免后车追尾。隧道内一般每隔250米就会设置连接左右洞的通道,在特别紧急情况下,人们可以先试试通过另一个隧道撤离。

3、驾乘人员下车以后,应从容观察泥石流的走向,不要顺着泥石流可能倾泻的方向跑,不要在树上和建筑物内躲避,泥石流的威力要大于洪水,其流动途中可摧毁沿途的一切障碍,要向泥石流倾泻方向的两侧高处躲避。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免斜坡失衡下滑,应待在基底稳固的高处。

需要注意的是,逃出时应多带些衣物和食品。由于滑坡区交通不便,救援困难,泥石流过后大多是阴冷的天气,要应对饥饿和寒冷。

欲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尽在本安全网站公共安全常识频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农村河流污染有什么影响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水体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天然过程而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其自净能力,从而引起水体的水质、生物质质量恶化。那么农村河流污染有什么影响?下面和给大家介绍下吧。

一是威胁着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玉林市农村饮用水,大部分是直接采用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未经任何的处理,水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农村青年兵检合格率降低,有些村社多年兵检未有合格者,主要原因是饮用受污染的水。凤山镇二中甲肝的暴发便是水源受污染所致。

二是生态环境迅速恶化。由于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一些河流鱼虾死绝,物种迅速减少。村中臭气熏天,影响村容村貌,影响招商引资。

三是造成农村社会不稳定。由于企业或养殖业污染,造成恶臭熏天,蚊蝇孳生,细菌繁殖,疾病传播,引起邻里纠纷,引发新的社会矛盾。群众生病增多,因病致贫,造成社会不稳。

接下来看下水污染对自然环境有哪些危害?

1、发生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人畜粪便等生物污染物污染水体,可能引起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痢疾、肠炎、霍乱等;肠道内常见病毒如脊髓灰质类病毒、柯萨奇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皆可通过水体污染引起相应的传染病。

2、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水体受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后,通过饮水或食物链便可能造成中毒。著名的水俣病、痛痛病是由水体污染引起的。

3、间接影响。水体污染后,常可引起水的感官性状恶化,如某些污染物在一定浓度下,对人的健康虽无直接危害,但可使水发生异臭、异色,呈现泡沫和油膜等,妨碍水体的正常利用。铜、锌、镍等物质在一定浓度下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影响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氧化,使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影响水体的卫生状况。

我们在平时最好多学习一些水污染安全小知识,饮用水尽量安装家用净水器过虑在饮用,这样更有利于用水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俄罗斯欧洲最长的河流

全文共 1813 字

+ 加入清单

欧洲是很多小伙伴想去旅游的地方吧,你知道欧洲的最长的河流是哪一条吗?它还是俄罗斯在欧洲境内最长的河流哦,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俄罗斯在欧洲境内最长的河流

伏尔加河(俄语:Волга,又译窝瓦河),位于俄罗斯西南部,是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瓦尔代丘陵湖沼间,流经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最终注入里海,全长3690千米,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千米。伏尔加河通过伏尔加河—波罗的海运河连接波罗的海,通过北德纳维河水系接通白海,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与亚速海和黑海沟通,所以有“五海之河”的美称。

伏尔加河(Volga River)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全长3500多千米,最后注入里海,流域面积达136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俄罗斯内河航运干道。

伏尔加河 它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丘陵中的湖沼间,流经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在这个流域居住的6450万人,约占俄罗斯人口的43%。它通过伏尔加河-波罗的海运河(Volga-Baltic Waterway)连接波罗的海(Baltic Sea),通过北德维纳河(Northern Dvina River)连接白海(White Sea),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Volga-Don Canal)与亚速海(Sea of Azov)和黑海(Black Sea)沟通,注入里海(Caspian Sea)。所以有“五海通航”的美称。

伏尔加河是俄国的历史摇篮。被称为俄罗斯人的母亲河。伏尔加盆地占俄罗斯欧洲部分的2/5,居民几乎占俄罗斯联邦全部人口的1/2。伏尔加河巨大的经济、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性——还有河流及其盆地的巨大面积——使其跻身于世界 大河之列。

伏尔加河发源于俄罗斯特维尔州奥斯塔什科夫区、瓦尔代丘陵东南的湖泊间,源头海拔228米。自源头向东北流至雷宾斯克转向东南,至古比雪夫折向南,流至伏尔加格勒后,向东南注入里海。河流全长3688千米,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约为800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为2540亿立方米。伏尔加河干流总落差256米,平均坡降0.007。河流流速缓慢,河道弯曲,多沙洲和浅滩,两岸多牛轭湖和废河道。在伏尔加格勒以下,由于流经半荒漠和荒漠,水分被蒸发,没有支流汇入,流量降低。伏尔加河河源处海拔仅有228米,而河口处低于海平面28米。从距河源不远的尔热夫算起,往下3000多千米的河段内,总落差仅有190米,因此河水流速缓慢,沙洲、浅滩、牛轭湖、废河道广为分布,是一条典型的平原河流。三角洲面积1.9万平方千米。

伏尔加河在河口的三角洲,上分成80条汊河注入里海。干、支流通航里程3,256千米;货运量占全国河运总量的半数以上。主要货流以石油、木材、粮食、机械为大宗。结冰期11月末至次年4月。通航期7~9个月。重要河港还有特维尔、雅罗斯拉夫尔、喀山、萨马拉和阿斯特拉罕等。伏尔加河流经俄罗斯13个联邦主体,它们依次是特维尔州、雅罗斯拉夫尔州、科斯特罗马州、伊万诺沃州、下诺夫哥罗德州、马里埃尔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鞑靼斯坦共和国、乌里扬诺夫斯克州、萨马拉州、萨拉托夫州、伏尔加格勒州、阿斯特拉罕州。

伏尔加河流域具有悠久的戏剧传统。Ф. Г.沃尔科夫出生在科斯特罗马,他在雅罗斯拉夫创建了俄罗斯的第一个职业剧院,叫做雅罗斯拉夫Ф. Г.沃尔科夫戏剧院。每一个大城市都有剧院,其中的一些还是早在十九世纪建立的,Ф.И.夏里亚宾等一些著名的演员和歌唱家都在这些剧院的舞台上演出过。话剧院在萨马拉、萨拉托夫、阿斯特拉罕、雷宾斯克、下诺夫哥罗德等城市很普及,歌剧院和芭蕾舞剧院在萨马拉、萨拉托夫、下诺夫哥罗德很普及,在萨拉托夫和下诺夫格罗德有音乐学院。

在伏尔加河流域的各个博物馆都有着丰富的收藏品。萨拉托夫美术馆是其中最好的之一,因此,这个博物馆被称作“伏尔加河埃尔米塔日博物馆”。在雅罗斯拉夫美术馆展有十八到十九世纪的绘画作品,К.А.科洛温的画和十八到十九世纪外省肖像的收藏品成了该博物馆的骄傲。在雷宾斯克可以欣赏到十八到二十世纪初俄罗斯大师们的画作:И.К.艾瓦佐夫斯基、И.И.希什金、И.Н.克拉姆斯基、И.Е.列宾、П.П.孔恰洛夫斯基、以及З.Е.谢列布里亚科沃的作品,还可以看到丰富的十六到十八世纪的圣像画,其中包括珍贵的十六世纪的圣像《非人手所造的救世主》。参观科罗斯特罗马和阿斯特拉罕美术馆让人感到非常有趣 。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河流船只事故如何自救逃生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船只河流上航行,若遇到大风大雨、船相撞等意外,就可能发生翻船、沉船事故。这种情况下该怎样逃生自救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下河流船只事故如何自救逃生。

1、保持镇定,不要慌乱。大家要相互鼓励,树立求生的信心,在短时间内奔到通向甲板的最近出口,尽快跑到甲板上。如果不得不离船时,一定要穿好船舶救生衣。

2、吃饱穿暖,不要贸然跳水。在落水前要保证吃饱、穿暖,使自己有一个充足的体力,同时要尽量不落入水中,特别是在水温较低时,要尽量待在船上或是救生艇筏上等待救助,不要贸然跳水。

3、跳水姿势很重要,避开水面漂浮物。在跳水时尽量选择较低的位置,要避开水面上的漂浮物,从船的上风舷跳下。如果船左右倾斜则应从船首或船尾跳下。跳到水中应采取最好的姿势,双脚并拢屈到胸前,两肘紧贴身旁,交叉放在救生衣上,使头颈露出水面。

4、保存体力,水温低尽量别游泳。落入水中后,应尽量减少在水中的活动,特别是水温低时尽量不要游泳,最大可能地保持体力,延长在水中的待救时间。

5、利用信号工具,发求救信号。遇险时应通过一切可能的手段,将自己遇险的具体情况和报警求救信号发送出去。在条件允许时,也可直接用手机拨打水上遇险报警电话:城市区号“+12395”求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泥石流灾害的类型及成因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人们往往根据起主导作用的泥石流形成条件,来命名泥石流的成因类型

1.冰川型泥石流:是指分布在高山冰川积雪盘踞的山区,其形成、发展与冰川发育过程密切相关的一类泥石流。

2.降雨型泥石流:是指在非冰川地区,以降雨为水体来源,以不同的松散堆积物为固体物质补给来源的一类泥石流。

3.共生型泥石流:这是一种特殊的成因类型。根据共生作用的方式,它们包括了滑坡型泥石流、山崩型泥石流、湖岸溃决型泥石流、地震型泥石流和火山型泥石流等亚类。

泥石流流体性质分类及其特征:

1.粘性泥石流:指呈层流状态,固体和液体物质作整体运动,无垂直交换的高容重(1.6—2.3吨/立方米)浓稠浆体。

2.稀性泥石流:指呈紊流状态,固液两相作不等速运动,有垂直交换,石块在其中作翻滚或跃移前进的低容量(1.2—1.8吨/立方米)泥浆体。

泥石流体的物质组成分类及其特征:

1.泥流:是指发育在我国黄土高源地区,以细粒泥石流为主要固体成分的泥质流。泥流中粘粒含量大于石质山区的泥石流,粘粒重量比可达15%以上。

2.泥石流:这是由浆体和石块共同组成的特殊流体,固体成分从粒径小于0.005毫米的粘土粉砂到几米至10—20米的大漂砾。3.水石流:是指发育在大理岩、白云岩、石灰岩、砾岩或部分花岗岩山区,由水和粗砂、砾石、大漂砾组成的特殊流体,粘粒含量小于泥石流和泥流。水石流的性质和形成,类似山洪。

今天小编对泥石流灾害的类型及成因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泥石流有哪些类型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泥石流的应对措施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1.什么是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包含大量泥沙石块的固液混合流体。常发生于山区小流域。

泥石流爆发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山谷雷鸣、地面震动、浓烟腾空、巨石翻滚,浑浊的泥石流沿着料峭的山涧峡谷冲出山外,堆积在山口。

由于突发性、凶猛性、迅时性以及冲击范围大,破坏力度强等特点,泥石流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2.紧急防护措施

(1)前期预防

泥石流多发区居民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环境,熟悉逃生路线。

注意政府部门的预警和泥石流的发生前兆,在灾害发生前互相通知、及时准备。

去山地游玩要注意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在暴雨之后或持续阴雨天气进入山区。

宿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低的凸岸。不要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棚。

在沟谷遭遇暴雨、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地或陡峭的山坡下避雨。

(2)危机救助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要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千万不要沿着沟向上或向下奔跑。

逃生时抛弃重物。

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

不要停留在低洼处,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3.泥石流前兆

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杂着较多杂草、树枝;

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

沟谷深处忽然变得昏暗,并伴随着轻微的震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泥石流有什么前兆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它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或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它的运动过程介于山崩、滑坡和洪水之间,是各种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常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那之前泥石流有什么前兆吗?和小编一起来看看相关的内容吧。

一般在山体附近坡面有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下易发生山崩和泥石流.在降雨达到峰值时,上游的降水激烈,泥沙灾害显著,溪沟出现异常洪水.山地发生山崩或沟岸侵蚀时,山上树木发出沙沙的扰乱声,有似地声,山体出现异常的山鸣.上游发生山崩,有异常臭味出现.有树木的断裂声.在人还没有感觉出有异常现象时,动物已有异常的行动,当听到有类似机械的开动声或似打雷的声音,时又有直立水柱的现象出现,那么即将发生泥石流.由于上游发生崩塌,溪沟的流水非常浑浊.在流水增大时,溪沟内发出石头与石头相互碰撞的咯咔咯咔的声音.以上这些泥石流发生的前兆现象。

今天小编对泥石流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泥石流爆发前有哪些兆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外出爬山时遇到泥石流怎么办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意外发生,那么我们就应该多加了解这方面知识,为了我们安全,一定要仔细去阅读下面我们为大家所介绍的内容。

外出爬山遇到泥石流怎么办?

若在户外遇暴雨

1尽量远离河水、向高处(比如山坡、高地、屋顶、楼房、甚至树或高墙)转移,但是尽量不要躲到单独孤立的小屋或建筑里。万一被水困住,如果不是有足够体力和游泳技能,尽量不要冒险一个人游水。

2如果身处山区,要小心可能会有山洪、泥石流暴发。万一遇到,千万不要顺着泥石流的方向跑,要向垂直于山体泥石流倒塌的方向。

3不要在树下躲雨,尽量远离电源,比如高压线、电线,切勿触摸或接近。

4如果开车出行,找个安全地带停车,若遇打雷,可在车里避雷。

若在城镇或居住区内遇暴雨

尽快找到安全的避雨处,如高楼、商场或地铁站。尽量能到暴雨高峰过后再继续前行。

如有带雨具,马上穿戴上,若有背包,最好也能用防雨工具进行防护,如防水罩。

尽量不要在室外打电话。

不要在呆在树下,远离路灯、电线。不要呆在桥下、远离排洪沟或水井。

不要冒险走不认识的路,尤其是不清楚路况的地方,暴雨下很可能有些地方的水井盖被冲走,或者大坑被淹没。

出行工具,尽量选择公交车或底盘高的车,若骑自行车或电动车,不要冒险前行,尽量先找地方避雨。若是开车出行,最好能开小灯慢行,雨特别大时,也不要冒险继续开车,找到位于高处的地方停车。一旦水进了车子,就别再启动了。

注意事项

尽量不要在户外停留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所提供的知识,大家一定要多加了解,要想了解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我们可以关注上面有更加详细的内容为我们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泥石流灾害中如何自救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泥石流总是以极快的速度,发出巨大的声响穿过狭窄的山谷,倾泻而下。它所到之处,墙倒屋塌下,一切物体都会被厚重粘稠的泥石所覆盖。 那么如何自救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遭遇泥石流自救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泥石流自救措施:到开阔地带

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泥石流自救措施:沿山谷走

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

泥石流自救措施:选择平整的高低

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相关知识:泥石流滑坡发生前兆

1、滑坡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堵塞多年的泉水有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泉水位突变或浑浊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部、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3、滑坡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隆起(上凸)现象,这是滑坡体明显向前推挤的现象;

4、滑坡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者被剪切挤压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

5、滑坡在临滑之前,滑坡体周围的岩(土)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

6、如果在滑坡体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在滑坡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或者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

7、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张,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者冷风。滑坡是否发生,不能靠单一个别的前兆现象来判定,有时可能会造成误判。

因此,发现某一种前兆时,应尽快对滑坡体进行仔细查看,迅速做出综合的判定。

泥石流自救措施:爬到高处

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泥石流有哪些征兆_泥石流的征兆

全文共 2774 字

+ 加入清单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那么,大家知道泥石流来前有哪些征兆呢?下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相关知识吧。

遇到泥石流怎么办

1.立即丢弃重物,尽快逃生。

2.要迅速向垂直泥石流卷来方向的两侧(横向)跑。如泥石流由北向南卷来,就要向东、西方向跑。如果自己身处沟底,千万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更不要在凹坡处停留。

3.将压埋在泥浆或倒塌建筑物中的伤者救出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咽喉内的泥土及痰、血等,排出体内的污水。

4.对昏迷的人,应将其侧卧,头后仰,尽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如有外伤应先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然后送医疗机构救治。

泥石流的预测方法

泥石流的预测预报工作很重要,这是防灾和减灾的重要步骤和措施。目前我国对泥石流的预测预报研究常采取以下方法:

1.在典型的泥石流沟进行定点观测研究,力求解决泥石流的形成与运动参数问题。如对云南省东川市小江流域蒋家沟、大桥沟等泥石流的观测试验研究;对四川省汉源县沙河泥石流的观测研究等。

2.调查潜在泥石流沟的有关参数和特征。

3.加强水文、气象的预报工作,特别是对小范围的局部暴雨的预报。因为暴雨是形成泥石流的激发因素。比如、当月降雨量超过350毫米时,日降雨量超过150毫米时,就应发出泥石流警报。

4.建立泥石流技术档案,特别是大型泥石流沟的流域要素、形成条件、灾害情况及整治措施等资料应逐个详细记录。并解决信息接收和传递等问题。

5.划分泥石流的危险区、潜在危险区或进行泥石流灾害敏感度分区。

6.开展泥石流防灾警报器的研究及室内泥石流模型试验研究。

泥石流灾害特点

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由于降水(包括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等)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夹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它的运动过程介于山崩、滑坡和洪水之间,是各种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泥石流灾害的特点是规模大、危害严重;活动频繁、危及面广;且重复成灾。

一般情况下,泥石流的发生有3个条件:

1.大量降雨;

2.大量碎屑物质;

3.山间或山前沟谷地形。

连续降暴雨或突降大暴雨,山区会发生山洪暴发。如果山高坡陡谷深,乱石成沙土遍野,大量土石混入山洪之中,就形成粘稠浑浊的泥石流。泥石流经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并以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它不仅可以冲毁所经路程碰到的一切,还可掩埋乡镇农田,阻塞河流。

世界上发生泥石流的区域分布广泛。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泥石流的踪迹。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欧洲阿尔卑斯山区、亚洲喜马拉雅山区、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山区和欧亚美各大洲内部的一些山区。

我国是多山之国,受岩层断裂等地质构造的影响,许多山体陡峭,岩石结构不稳固,森林覆盖面积不多,遇到季风气候的连阴雨、大暴雨天气,常发生严重的泥石流灾害。黄土高原、天山、昆仑山等山前地带、太行山、长白山泥石流危害都很严重。我国的台湾省也经常有泥石流发生。

被泥石流摧毁的车辆及建筑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百座县城受到泥石流的直接威胁和危害;有20条铁路干线的走向经过1400余条泥石流分布范围内,1949年以来,先后发生中断铁路运行的泥石流灾害300余起,有33个车站被淤埋。在我国的公路网中,以川藏、川滇、川陕等线路的泥石流灾害最严重,仅川藏公路沿线就有泥石流沟1000余条,先后发生泥石流灾害400余起,每年因泥石流灾害阻碍车辆行驶时间长达1-6个月。泥石流还对一些河流航道造成严重危害,如金沙江中下游、雅砻江中下游和嘉陵江中下游等,泥石流活动及其堆积物是这些河段通航的最大障碍。泥石流还对修建于河道上的水电工程造成很大危害,如云南省近几年受泥石流冲毁的中、小型水电站达360余座、水库50余座;上千座水库因泥石流活动而严重淤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泥石流相关

预防泥石流的措施

*房屋不要建在沟口和沟道上

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多村庄建在山麓扇形地上。山麓扇形地是历史泥石流活动的见证,从长远的观点看,绝大多数沟谷都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因此,在村庄选址和规划建设过程中,房屋不能占据泄水沟道,也不宜离沟岸过近;已经占据沟道的房屋应迁移到安全地带。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和营造防护林,可以避免或减轻因泥石流溢出沟槽而对两岸居民造成的伤害。

*不能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

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将给泥石流的发生提供固体物源、促进泥石流的活动;当弃土、弃渣量很大时,可能在沟谷中形成堆积坝,堆积坝溃决时必然发生泥石流。因此,在雨季到来之前,最好能主动清除沟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

*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泥石流的产生和活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泥石流发生的频度低、影响范围小;生态环境差的区域,泥石流发生频度高、危害范围大。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不仅可以抑制泥石流形成、降低泥石流发生频率,而且即使发生泥石流,也多了一道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

*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

雨天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一旦听到上游传来异常声响,应迅速向两岸上坡方向逃离。雨季穿越沟谷时,先要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再快速通过。山区降雨普遍具有局部性特点,沟谷下游是晴天,沟谷上游不一定也是晴天,“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群众对山区气候变化无常的生动描述,即使在雨季的晴天,同样也要提防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监测预警

监测流域的降雨过程和降雨量(或接收当地天气预报信息),根据经验判断降雨激发泥石流的可能性;监测沟岸滑坡活动情况和沟谷中松散土石堆积情况,分析滑坡堵河及引发溃决型泥石流的危险性,下游河水突然断流,可能是上游有滑坡堵河、溃决型泥石流即将发生的前兆;在泥石流形成区设置观测点,发现上游形成泥石流后,及时向下游发出预警信号。

对城镇、村庄、厂矿上游的水库和尾矿库经常进行巡查,发现坝体不稳时,要及时采取避灾措施,防止坝体溃决引发泥石流灾害。 点击下页查看>>>泥石流的预测方法和灾害特点

#p#副标题#e#

泥石流来前的征兆

1.河水异常。如果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时,说明河(沟)上游已形成泥石流。

2.山体异常。山体出现很多白色水流,山坡变形、鼓包、裂缝,甚至坡上物体出现倾斜。

3.异常声响。如果在山上听到沙沙声音,但是却找不到声音的来源,这可能是沙石的松动、流动发出的声音,是泥石流即将发生的征兆。如果山沟或深谷发出轰鸣声音或有轻微的震动感,说明泥石流正在形成,必须迅速离开危险地段。

4.其他异常情况:干旱很久的土地开始积水,道路出现龟裂,公共电话亭、树木、篱笆等突然倾斜,雨下个不停,或是雨刚停下来溪水水位却急速下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澳大利亚最长最大的河流

全文共 171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知道澳大利亚最长最大的河流是什么吗?下面小编带大家了解澳大利亚最长最大的河流是哪一条河流。

澳大利亚最长最大的河流

墨累河是澳大利亚最长、最大的河流,发源于澳大利亚东南部,注入印度洋的因康特湾,是2 589千米,如以达令河为源,全长 3 719千米,流域面积100万千米2.它的主要支流有达令河、默伦比奇河等.河流流量不大,季节涨落变化较大,每逢冬季涨水时,从河口上溯300千米河段可航行小船;干季水浅,河口沙洲阻碍航行.

墨累河是澳大利亚的主要河流,发源于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Snowy)雪山海拔1826m的派勒特(Pilt)山西侧。源流从南向北流,与山脉平行流淌大约100km。流出山区后与普莱思河[Plain R.上游河段称吉黑(Geehi)河]及图马(Tooma)河相汇。与图马河汇合后向西流,穿过休姆(Hume)水库,在罗宾韦尔(Robinvale) 附近接纳它的第二大支流马兰比吉(Murrumbidgee)河,继续向西北流,在文特沃斯市(Wentworth)接纳它的第一大支流达令 (Darling)河,至南澳大利亚州的摩根后急转向南流322km,在距海77km处流人亚历山德里娜湖,最后在阿得雷德附近注入南印度洋的因康特 (Encounter)湾。

干流全长2589km,流域面积30万km2,多年平均流量190m3/s,径流量59.5亿 m3。如以最长支流达令河计算,全长3750km,全流域总面积107.3万km2,径流总量227亿m3,可开发径流量130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60亿m3。从长度与流域面积来看,墨累河是澳洲大陆最重要的河流,也是澳洲大陆流量最大的河流。

因为墨累河的流量变化很大,所以生态系统也变化多端。栖息于墨累河中的鱼类种类繁多,包括墨累河鳕(Murray cod)、黄金鲈(Golden perch)、银鲈(Silver Perch)、鳟鳕(trout cod)、澳洲麦氏鲈(Macquarie perch)、澳洲鳗鲶(eel tailed catfish)等。除了鱼类以外,墨累河螯虾(Murray River Crayfish)、长颈龟、水鼠与鸭嘴兽也栖息在墨累河流域。墨累河流域也是赤桉(river red gum)主要的生长区域。自从欧洲人移居澳大利亚后,墨累河的生态逐渐遭到破坏,许多独特的生物数量逐渐减少,甚至消失。2000年至2007年间所发生的大干旱也对赤桉的生长造成巨大的压力。墨累河有时也会发生大洪水,例如1956年的水灾就淹没许多城镇,并持续6个月之久。许多外来鱼类也对当地的原生鱼类造成莫大的威胁,例如鲤鱼、柳条鱼(Gambusia)、河鲈、虹鳟与褐鳟(brown trout)。其中鲤鱼被引进澳大利亚后,严重引响墨累河与支流的生态,鲤鱼在部分地区甚至已成为唯一一种鱼类。

墨瑞河这条澳大利亚最长的河流对于澳洲原住民来说有许多重要文化影响。对亚利珊卓拉湖(Lake Alexandrina)附近的原住民来说,墨瑞河是他们伟大的祖先Ngurunderi追赶墨累河鳕(Murray cod)时所留下的路径痕迹。Ngurunderi从新南威尔士州搭乘桉树制成的木筏开始追赶墨累河鳕,但是墨累河鳕屡次逃过他的攻击,Ngurunderi最后来到亚利珊卓拉湖畔,并在此居住。

澳大利亚最大的海港

布里斯班(英语:Brisbane),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首府,位于澳大利亚本土的东北部,北缘阳光海岸, 南邻国际观光胜地黄金海岸市。大都会区人口227万余,是澳大利亚人口第三大都会,仅次于悉尼与墨尔本。

布里斯班是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其中布里斯班的技术四角区尤为著名,在国际上有着很大影响力。布里斯班靠近太平洋,东面滨临塔斯曼海,是一个从海岸线、河川和港口往西部内陆发展的都市。其市中心位于布里斯班河畔(Brisbane River),该州即以此为政治和交通主轴再向南北伸展开发。

布里斯班国内外机场和国际海港座落于布里斯班河口两旁。布里斯班是1982年英联邦运动会、1988年世界博览会,2001年世界友谊运动会(Goodwill Games),以及1996年 2003年 2007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泥石流较难准确预报,易造成较大伤亡,虽然泥石流许多是防不胜防的,但是,人们还是有办法在灾害面前尽量减少人员伤亡。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供大家参考。

选择良好的居住地,建造抗灾度高的房子。我们在选择居住地时,尽量考虑预防泥石流灾害的威胁。当然,因为现在人多地少,人们选择居住环境受限,但是可以在查明泥石流沟谷及其危害状况的情况下进行建造房屋,尽量避开造成直接危害的地区与地段。

还要做一些预防泥石流的工程设施,效果也不错的。主要是为保护危害对象免遭破坏而采取的防护、排导、拦挡及跨越等工程设施,例如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为改善泥石流的流向与流速还可修建排泄沟、导流堤、急流槽、渡槽等;为了控制拦截下泄物,削弱泥石流冲击能量,也可修建拦砂坝、储淤场、截流工程等。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对防治泥石流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暴雨来临之时,人们要以预防为主。泥石流发生在夏汛暴雨期间,人们最好注意当地天气预报,在大雨天或连续阴雨几天要警觉。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泥石流的一些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想了解如何防治泥石流灾害以及其他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池子与河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有哪些启示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这篇关于池子河流的文章以比较的形式告诉我们,不要学习池子停下来,坐在井里看天空,像河流一样勇往直前,奔向大海,进,总有一天会成功,到达目的地。

池塘和河流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池塘和河流之间的对话中,池塘太累了,经常携带沉重的船,一段时间承受长木筏,更不用说船和船了。池塘还问河流什么时候可以放弃这样的生活。也称赞自己过着舒适、平静的生活。

但是河流说,在自然规律中,水只有流动才能保持新鲜,但是池子不流动就不会保持新鲜,所以迟早会被遗忘。最后,河流的说法真的实现了:河流直到现在还在流动,但是可怜的池子一年比一年堵塞,整个池子长满了苔藓和芦苇,最后完全干涸了。

池子和河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天才的不利用是要消灭的,它会一天天衰落。当它被懒惰所支配时,它的职业生涯就无法恢复。所以生活应该像河一样勤奋,不怕困难;不要像水池那样渴望享受,舒适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假如发生泥石流是向山体哪个方向跑 如果发生泥石流应该往什么方向跑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山体发生泥石流应该向泥石流沟两侧的方向逃离,朝与泥石流的流向垂直的方向跑,不能顺沟向上或向下跑动。泥石流经常发生在峡谷地区和地震火山多发区,破坏力强,常常冲毁交通设施乃至村镇,造成巨大损失。

应急方法

●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

●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

●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面。

●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脱险方法

泥石流以极快的速度,发出巨大的声响穿过狭窄的山谷,倾泻而下。它所到之处,墙倒屋塌下,一切物体都会被厚重的泥石所覆盖。

山坡、斜坡的岩石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去原有的稳定性而整体下滑坡。遇到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灾害,采取脱险逃生的办法有:

沿山谷徒步行走时,一旦遭遇大雨,发现山谷有异常的声音或听到警报时,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要立即向坚固的高地或泥石流的旁侧山坡跑去,不要在谷地停留。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跑得越快越好,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发生山体滑坡时,同样要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泥石流山洪来了如何进行正确躲避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泥石流山洪来了如何进行正确躲避呢?当得知某区域一段时间内将发生泥石流时,应对该地区采取紧急疏散和保护措施,人员需强行迁至安全区。要建立临时躲避棚,躲避棚的位置要避开沟渠凹岸,以及面积小而低平的凸岸和陡峭的山坡下,应安置在距离村庄较近的低缓山坡或位置较高的阶台地上。不要顺泥石流沟向上游或向下游跑,应向沟岸两侧山坡跑,且不要停留在凹坡处。

如何救护被泥石流伤害的人员

泥石流对人的伤害主要是泥浆使人窒息。为此,将压埋在泥浆或倒塌建筑物中的伤员救出后,应立即清除口、鼻、咽喉内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体内的污水。对昏迷的伤员,应将其平躺,头后仰,将舌头牵出,尽量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如有外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然后转送急救站。

哪些人群易受山洪灾害威胁

根据历年山洪灾害资料分析,容易受到山洪灾害威胁的人群往往有下列几种:

(1)切坡建房不加防护或将房屋建在陡坎或陡峻的山坡脚下的居民,易遭到山洪的威胁。

(2)宅基地选择缺乏防洪意识,在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及河道拐弯凸岸的居民,易遭到山洪的威胁。

(3)在溪河桥梁两头空地随意建房居住的人群,未考虑山洪暴发时往往夹带许多砂石及柴草树木,在通过桥梁拱涵时容易受阻,导致洪水壅涨,易造成桥梁或桥头被冲毁,出现对人员与财产的危害。

(4)在山洪易发区内的残坡积层较深的山坡地或山体已开裂的易崩易滑的山坡地上建房的居民,如遇特大暴雨侵蚀冲刷,山体可能崩塌滑坡,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5)不了解山洪暴发信息或预测不到暴雨强度,擅自在山洪易发区的高山上或陡峻山坡下、溪河两边活动;或遇持续强暴雨,晚上在房屋里歇息、毫无思想准备的人群,易遭到山洪的威胁。

(6)在山洪暴发、洪水猛涨期间,为了出门方便赶时间,就近随意过河、过桥、过渡的人群。甚至见溪河中漂浮的木材、家具等,不顾一切,站在洪水猛涨的溪河边打捞,或乘临时竹排、木排、木桶、船只抢救财产,打捞漂浮物,最容易出现危险。所以,山区居民在建房、修路、架桥时,必须遵守自然规律,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建设美好的山乡家园,防灾避灾,避开山洪灾害对自身的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生防泥石流知识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生泥石流知识教育以及紧急防护措施

1、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

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2、注意观察周围环境

特别留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在沟谷遭遇暴雨、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地或陡峭的山坡下避雨。

3、发现有泥石流迹象要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千万不要沿着沟向上或向下奔跑。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停留在低洼处,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4、遭遇泥石流不要惊慌

赶紧到坚硬的大岩石块下蹲着,因为大岩石块会挡住从山上滚下的碎石,不至于被砸伤。或者躲避在树林密集的地方。因为碎石滚落遇树就会减速,这样伤害会减小。

5、设法脱离险境

逃生时抛弃重物。如果不幸受伤找不到脱离险境的好办法,就要尽量保存体力,不要乱动,以免使骨头错位,影响下一步治疗。最实用的方法是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今天小编对小学生防泥石流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如何防治泥石流灾害等相关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上更多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