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法蒂赫清真寺(推荐20篇)

清真寺,也称礼拜寺,是伊斯兰教信徒礼拜的地方,词根为“拜倒”的意思,因为穆斯林礼拜时需要拜倒叩拜。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蒂赫清真寺,供大家参考!

浏览

968

文章

241

篇1:科尔多瓦清真寺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简介

建于公元785年,科尔多瓦清真寺以世界上最宏伟的清真寺为目标,接下来的两个世纪更是不断扩建,使得它成为当时回教世界最大的清真寺。由14世纪的穆迪哈尔(Mudéjar)式大门─宽恕门(La Puerta del Perdón)可看见种着橘树、棕榈树的橘园(Patio de los Naranjos)。清真寺的尽头是个回教式殿堂,中间是壁龛(Mihrab)朝向麦加(Mecca),供人膜拜。 前身为西哥德所使用的教堂,后经拉曼一世收购,改建为清真寺。在16世纪时,查理五世又对教堂大肆改造。再加上之前几位在位者的扩建整修,这座清真寺在经过几次改建后,使得风格变得有点混杂了。

罗马人到达科尔多瓦后,在城市四周建造了坚固的地基。公元第一个千年伊始,科尔多瓦成为西班牙辖区和罗马安达卢西亚行省的首府。756年,大马士革倭马亚王朝的最后继承人阿卜杜勒-拉赫曼在此定都,自称统治者。科尔多瓦城的杰作大清真寺,是西班牙地区最辉煌的东方文化纪念建筑。10世纪时,由于获得哈里发王国的地位,科尔多瓦经历了一段繁荣时期。作为西方人口最繁盛的城市,科尔多瓦成为伊斯兰世界最强盛的首都,鼎盛时期清真寺多达300所。11世纪,哈里发王国政治上0为两派。穆拉比兑教派和柏柏尔教的创始派,一神论教派,12世纪时双方重新和解。1236年,费迪南三世赶走了摩尔人,并且因加盟信奉基督教的卡斯蒂利亚王国,致使科尔多瓦陷入长期衰落。在查理五世统治时期,皈依基督教的大清真寺被改造成一座教堂。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日喀则清真寺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日喀则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日喀则清真寺始建于公元1343年,位于格萨拉康小学巷内。清真寺平面呈长方形,寺门两侧屹立着高达10余米的塔楼,塔楼上装有铁制的新月塔尖,寺门为拱形,与塔楼之间用短墙相接,寺顶部为大型穹隆圆顶。该寺最鼎盛时曾拥有两千多名穆斯林信众,他们恪守每天7:00、15:00、18:45、20:45、22:00五次礼拜的教规。虽没有壮观的大寺院景致,但也是日喀则体验伊斯兰风情的好去处。

地址:日喀则市桑珠孜区雪强路帮佳孔社区内

类型: 清真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清真寺旅游攻略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清真寺,也称礼拜寺,是伊斯兰教信徒礼拜的地方,词根为“拜倒”的意思,因为穆斯林礼拜时需要拜倒叩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真寺旅游攻略,供大家参考!

清真寺的历史

伊斯兰教初兴时,未有专门礼拜的场所,只是选择一洁净之处供叩拜之用。622年9月,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迁徙麦地那时,在城东南3公里处的库巴,修建了第一座简易的库巴清真寺。到达麦地那后,才建造一座正式的清真寺,后称“先知寺”,营建时穆罕默德亲自参加劳动,随后率众在寺内礼拜。637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下令远征将领,凡开拓一个新地区,首先要在该地兴建清真寺,作为宗教活动的中心。据此,欧太白·伊本·盖兹旺于637~638年在伊拉克巴士拉兴建了第一座营地清真寺,638~639年,赛尔德·伊本·艾比·瓦戛斯在库法城兴建了清真寺,642年阿慕尔·本·阿斯在埃及弗斯塔特(开罗)兴建了非洲大陆第一座清真寺;670~675年欧格白·本,纳菲尔在突尼斯凯鲁万兴建了欧格白清真寺。

从此,兴建清真寺被视为穆斯林神圣的宗教义务和信仰虔诚的体现,哪里有穆斯林,那里就建有清真寺。后历经伍麦叶王朝(661~750)和阿拔斯王朝(750~1258),政府拨巨资修建规模宏伟和华丽壮观的寺院群体建筑,使清真寺遍布亚、非、欧各地。据历史学家伊本·拉斯塔统计,891年仅巴格达地区就有清真寺3万多座。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期,埃及亚历山大城及周围地区有l万多座清真寺,致使阿拔斯王朝时期成为清真寺建筑的鼎盛时期。此后伊斯兰国家将兴建清真寺作为宗教制度和国策之一。

清真寺旅游信息

开放时间:星期四11:00-18:00,星期六15:00-18:00对外开放

地址:九龙尖沙嘴弥尔敦道150号

电话:(00852)27240095

门票价格:免费

交通线路:可乘港铁东铁线至尖东站或荃湾线至尖沙咀站出A口,沿指示牌步行十余分钟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法提赫清真寺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法提赫清真寺在土耳其语中的意思是指“征服者清真寺”,这是一座奥斯曼帝国清真寺,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法提赫区。它是伊斯坦布尔最大的土耳其-伊斯兰建筑之一,代表着经典土耳其建筑发展的重要阶段。

法提赫清真寺是一组拥有前所未有、规模恢宏规模的宗教和社会建筑群,由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建造于1463-1470年,兴建在拜占庭帝国的圣使徒教堂的旧址上。设计者为皇家建筑师阿提克•思南(Atik Sinan)。法提赫清真寺是奥斯曼帝国的建筑史的第一个重大工程,清真寺周围有一组精心设计的建筑群,包括八所伊斯兰学校、图书馆、医院、市场、土耳其浴室、小学和为穷人提供食物的公共食堂等。

最初建造的法提赫清真寺在1509年地震中严重受损,修复后,又先后遭受1557年地震和1754年地震的破坏,再次修复。在1776年5月22日的地震中彻底被毁,主穹顶坍塌,墙壁也被无可挽回地破坏。目前的清真寺由苏丹穆斯塔法三世完成于1771年,与原先的设计不同。现在的法提赫清真寺有一个直径26米的大穹顶,周边由4根大理石柱支撑,寺内有两个宣礼塔。

Fatih Mosque, Istanbul

必去理由:伊斯坦布尔最大的土耳其-伊斯兰建筑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土耳其[turkey]

景点所在省、州:伊斯坦布尔省 [Istanbul Pr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伊斯坦布尔 [Istanbul]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南关清真寺阿文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沁阳阿文碑位于沁阳市水南关清真寺内,为用于镶嵌清真寺“米哈拉卜”壁龛的镇寺之宝,镌刻于宋末元初。马自树在实地查看和了解情况后认为:沁阳阿文碑作为回族入主中原的重要历史见证,为研究西域回回的内迁、怀孟一带回族的形成,研究穆斯林的信仰,研究阿拉伯文在中国的传播、发展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物、艺术和科研价值。

2013年5月,水南关清真寺阿文碑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邵武清真寺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邵武清真寺为邵武文物保护单位。

邵武清真寺位于邵武市昭阳街道和平巷,时代为清代。

邵武清真寺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昭阳街道: 昭阳街道位于市区东南部,东至316国道城丰社区莆常小组,南至福山寺 邵武市昭阳街道,西至五四路与通泰街道相邻,北至富屯溪南岸。1983年11月邵武撤县建市后从原城关镇分离成立昭阳街道,辖区总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9个社区居委会。2007年底,常住人口30 607人,流动人口7 00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 700人。[1]-区位优势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大围河清真寺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大围河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围河清真寺

大围河清真寺始建于明朝(1403)永乐年间,清朝乾隆年间重修。古寺经过历代修缮,尤其是最近重大修后,更加气势雄伟富丽堂皇。迎门大殿中六柱耸起,四面挑角做为脊楼。脊角梁头镶有龙头、等兽头装饰,花纹绚丽,玲珑剔透,基本保持了乾隆年间的建筑风格。

据寺中碑文记载,乾隆宠爱的维吾尔族妃子名香(传说她不用香料而自带清香),宫中赐号“容妃”,人们喜欢称她为“香妃”。她随乾隆出巡时,委派回族曹姓太监到此亲自监工,精心修建清真寺。乾隆皇帝亲书“正大光明”,并制成蓝地鎏金字匾,挂于大殿正门。后曹太监定居围河,死后葬于该‘村,至今寺里保留他的墓碑。

具体位置:廊坊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大围河村北

乘车路线:县城内乘坐专线长途到围河村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摩西·阿布·阿巴斯清真寺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摩西·阿布·-清真寺是亚历山大最大、最美的清真寺,始建于1775年。摩西·阿布·-是一位伊斯兰学者,生于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的西班牙,后来来到亚历山大,并且修建了这座清真寺。清真寺在1943年曾经重建,融入了安达卢西亚伊斯兰建筑风格,加上了四个穹顶和一个高耸入云的尖塔,清真寺内部有一条8根花岗岩柱支撑的柱廊。 摩西·阿布·-清真寺(也包括亚历山大其它清真寺)都允许游客参观,但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穿着得体,把鞋子脱在门外;女性应该用一块头巾覆盖头部,并且不能进入大堂;虽然不收费,但游客应该适当地捐款。

埃及亚历山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城东清真寺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城东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城东清真寺在端州区水师营路,是市内现存的年代较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寺内所存的“乾隆重修清真寺碑记”记载,该寺“创自唐宋”,但另有一说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间曾多次修葺、扩建。寺内面积宽阔,今仅存礼拜殿,殿内不设偶像,空无一物,体现出伊斯兰教的特色。寺内大部分场地已辟作校舍。1991年夏,因礼拜殿严重残破倾危,全部拆除重建。

1984年公布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里固七甲清真寺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里固七甲清真寺为冠县文物保护单位。

里固七甲清真寺年代为清,位于冠县店子镇。

2012年,里固七甲清真寺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店子镇:店子乡地处冠县城北5公里,总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2万亩,辖28个行政村,总人口3.05万。 独特的区位优势 济馆高速公路、济邯铁路横穿东西,102省道纵贯南北,构成了交通黄金双十字架,通讯便利,电力充足,水源良好,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各类服务设施已成网络,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丰富的资源优势 盛产灵芝、地瓜、水果、花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郑州清真寺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郑州清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清真寺位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清真寺街。该寺始建于元代。明代已具相当规模,清朝乾隆十九年(1754)和四十七年(1782)曾进行过两次大的重修,1982年又重修。现存大门、望月楼、拜殿等,均为清代中叶以后建筑。寺院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1497.2平方米,由主院和北跨院组成。主院中轴线依次排列为照壁、大门三间、望月楼三间两层、礼拜大殿五间及窑殿三间,望月楼两旁分列掖门各一间,中轴两侧分布厢房五间。院西南角有著名的“巴巴墓”两座,北跨院建有经学及武学(已毁)、沐浴室。郑州清真寺的殿宇为采用地方手法的清代砖木结构建筑,部分构件带有伊斯兰风格,部分为早期构件。寺内殿宇肃整、古槐参天,古碑林立,文物荟萃,匾联生辉,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风格清雅。

郑州清真寺是郑州伊斯兰教传播发源地,是郑州市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布局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伊斯兰清真寺。这里也是郑州回族同胞和国内外友人进行宗教活动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孟村清真寺

全文共 198 字

+ 加入清单

孟村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孟村穆斯林风情浓郁,县内有清真寺41座,雄伟壮观、古朴典雅,是穆斯林群众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清真寺与穆斯林一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宗教活动中心:每日“五时拜”,每周的聚礼,每年两次“会礼”,都到清真寺举行。每年的3月12日圣纪节这一天,大家自愿向清真寺捐赠香油、面粉、资金等。节日会礼后,清真寺组织聚餐,招待本坊穆斯林。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县城清真寺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县城清真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县城清真寺

镇安是陕西回族群众居住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全省三个回族乡镇,镇安就占据其二。从明洪武年间,回民始迁镇安,不断繁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回族信奉伊斯兰教,有独特的民俗习惯。清真寺是回族群众的活动中心,是伊斯兰教徒欢度尔德节、古尔邦节和圣纪等重要节日的场所。境内清真寺有县城清真寺、杨家垭寺、观上寺、老庄寺、程家川寺、米粮等地清真寺。来此旅游要向回族群众咨询注意事项,尊重伊斯兰风俗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拜吐拉清真寺宣礼塔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拜吐拉清真寺宣礼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拜吐拉清真寺宣礼塔

拜吐拉清真寺宣礼塔位于伊宁市新华东路,相传建于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是清政府直接拨款在伊犁修建的第一座伊斯兰教寺院。该寺占地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由宣礼塔、礼拜殿、讲经堂组成。目前,除保留宣礼塔外,礼拜殿、讲经堂已被拆除,原址上已建成一座具有浓厚伊斯兰建筑风格的现代化寺院。宣礼塔坐西向东,攒尖顶,占地面积158.5平方米。东西长12.7米,南北宽12.4米,高18.3米,共有四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最精美的建筑物之一 伊玛目清真寺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伊玛目清真寺的美是淡雅的,是个可以洗涤心灵,让人精心的地方,它的颜色多是由黄、蓝、绿组成,黄色象征阳光,蓝色象征水,绿色象征生命,还有美好寓意的图案——“生命之树”,是个不错的观赏之地。那么,就让城市文化带你感受一下伊玛目清真寺的魅力吧。

简介

伊玛目清真寺坐落在世界最大的广场——伊玛目广场旁边,清真寺里外均由精美的淡蓝色和黄色瓷砖镶嵌而成。它是一座17世纪建筑,瓷砖的颜色随自然光而改变。主穹顶高54米,点缀着错综复杂的花卉马赛克图案,大门高达30米,堪称是萨法维时期(1502至1772年)建筑风格的最高典范。清真寺偏离广场45°倾斜修建而成,因此得以面向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伊玛目清真寺又称“马斯吉迪·贾米伊·阿巴希”或“国王清真寺”,位于伊朗伊斯法汗。清真寺里外均由精美的瓷砖镶嵌而成,其外形为壁竞式的正门面向正北。清真寺的大门是镀银的,正门高达30米,门上写有许多诗文,由当时著名书法家用美丽的波斯文纳斯塔利克体书写。

历史沿革

伊玛目清真寺始建于1612年阿巴斯一世时期,1638年完成。

规模建制

它的两个门于侧面的宣礼塔,高达42米;而圣殿边上的宣礼塔则更高达48米。在正门内类似壁龛处的两个镶板上有精美的图案。其前厅辉煌,呈八角形。它有四个“伊旺”,西边那个“伊旺”有一个宽阔的前廊,廊顶建有—座宣礼塔。

南边那个“伊旺”是最大的一个,通向一座巨大的祈祷大厅,该厅有一个圆顶,内高38米,外部总高52米。用大块碧玉石或大理石制成的洗礼盆位于正门附近,东部和西部有两座经学堂。伊玛目清真寺是世上最精美的建筑物,是伊朗在建筑、木雕刻釉砖工程上的一个壮丽雄伟的典型,由于建筑的庄严和华丽被列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物之一。墙壁上还有反映当时文化艺术最高水准的壁画和装潢。

该寺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是伊斯法汗最大的双层(层距15米)拱顶清真寺。建筑宏伟,设计精美。清真寺拱顶上的尖塔正对着麦加圣地。位于寺院南侧的大拱顶高54米,主要部分均为镀金或镀银,辉煌夺目,光彩照人。

若站在正对着拱顶的回音石上拍手,即可听到多次洪亮的回音。离拱顶中心越远,回音越弱。在大拱顶的两侧,有两个尖塔,高43米。寺内还有一个三角形的日晷,是当时人们用来测算时间的。在17世纪建寺时,该寺西侧有讲授神学的教室和讲堂。现仍保留多处作礼拜和祈祷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里仁清真寺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里仁清真寺为昆明市文物保护单位。

里仁清真寺位于西山区海口街道,清代建筑,寺院坐西向东,合院式布局。建筑风格为传统殿堂建筑,皆为中式木结构建筑,其中叫拜楼面阔三楹,重檐六角攒尖顶0-,造型独特。

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为昆明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海口街道:海口镇位于西山区南端,螳螂川畔,因是滇池西南的出水口而得名,东临滇池、南接晋宁、西连安宁、北与本区的碧鸡镇毗邻。全镇总面积174.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416亩。辖11个农村村委会、74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委员会。镇内有中央、省、市、区属企业63家,全镇总人口近10万,城镇人口50678人,农业人口24395人,流动人口1万余人。镇内居住着汉、回、彝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哈纳喀及赛提喀玛勒清真寺宣礼塔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哈纳喀及赛提喀玛勒清真寺宣礼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哈纳喀及赛提喀玛勒清真寺宣礼塔

哈纳喀清真寺宣礼塔,始建于宣统二年(1910),由乌兹别克族人艾则孜阿吉牵头集资兴建,塔高二十二点零六米,占地面积十九平方米。塔是居住在乌鲁木齐,乌孜别克族的沙米克江的妻子用自己的钱修建的,塔的设计施工是由维吾尔族工匠孜亚努牙承建,底座、塔身、塔顶、均为八角形。塔身每面都有砖雕的五组浮雕,或花卉、或菱形、拱形窗棂,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显得素雅庄重,气度非凡。顶上有八角形观楼,塔顶为尖峭三角形,吸收了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建筑的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菱塘清真寺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菱塘清真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菱塘清真寺位于我省唯一的回族乡菱塘北部的清真村,是传教士薛琦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所建。该寺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呈前后三进。内设前殿、大殿、窑殿、水房、教长室和殡具室。其中窑殿为四方亭阁,飞翼重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2006年,该寺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已成为穆斯林活动的中心,历年来,该寺除了正常进行礼拜外,每逢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开斋节、圣忌节等重大节日,都有江苏、安徽邻近五个县市的数千名穆斯林来此参加宗教活动。

高邮菱塘清真寺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的遗产点之一,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菱塘清真寺位于高邮市菱塘回族乡北部的清真村,是中国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伊斯兰教穆斯林礼拜清真寺,据记载,清真村的清真寺,明中叶前初建于回回湾(今清真村)。原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呈前后三进、两厢三院。寺前有照壁、寺后有花园。寺内建筑有前殿、大殿、窑殿、水房、南北厢房、殡具室等20多间。现存主要建筑有关殿、大殿和四方亭阁(窑殿)。窑殿建筑巨翼重檐,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菱塘清真寺已成为江苏省、安徽等邻近县市穆斯林活动中心。2006年6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菱塘古清真寺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菱塘清真寺见证了自唐代特别是元代以后,“胡商”群体以及阿拉伯移民在古代中国的迁移、流动、聚居、商贸活动,清晰地勾勒出古代大食客商、军人和其他类型移民在中国中原地区的生存演变和社会融入进程,是古代阿拉伯商业移民群体信奉和传播伊斯兰,融入汉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中西宗教文化交融的物化载体。

清真村:清真村位于江苏省高邮市菱塘回族乡境内,是菱塘回族自治乡的一个下辖自然村。清真村地理位置处于高邮市西南部二十三公里处,其东部与王姚村相邻,南部与菱塘村接壤,北部与淮安金湖隔湖相望。清真村文物遗存极多,文物有:菱塘清真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北镇清真寺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北镇清真寺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北镇清真寺位于北镇市广宁镇城东南部,东、南、西三面为居民住宅,北距国道102线80米,寺后为居民街道。清真寺座西朝东,南北38米,东西37米,占地面积1,406平方米。建有山门、卷棚、正殿、望月楼、阿訇室、沐浴室等建筑十三间。卷棚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大木架结构。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卷棚式建筑。望月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呈方形,通高19米。分上、下二层,为重檐盔顶阁楼式建筑。其它建筑为后期重建,保存较好。该寺对研究和考证北宁伊斯兰教的历史及古代建筑艺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清真寺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清嘉庆三年(1798年),以乡老杨玉珍为首的回教徒对清真寺进行大型维修,竣工之后,与其子杨铭、杨剑赠“清真古教”木匾一块,并捐献土地80亩,作为清真寺的资养。清光绪末年,广宁镇回教民在清真寺前办私塾一所。民国20年(1931年)称私立清真小学。1985年末,清真寺利用落实民族政策的返回资金建起了7间灰色瓦房,作为阿訇室、沐浴室使用。后又经北镇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帮助筹措资金对清真寺正殿的残损部分进行维修,使清真寺焕然一新。1986年,锦州市复查队到此调查,将其作为重点文物进行保护。2001年经北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围墙内及围墙外墙基外50米以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4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

信息来源:北镇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北广济街清真寺拜克楼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北广济街清真寺拜克楼为西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广济街清真寺拜克楼位于今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街道办事处北广济街居委会北广济街清真寺内西侧、南北中轴线上。为一六角高台楼阁建筑,其高台为四方形,台基高2.17米,长6.35米,宽4.8米,东侧南北各有台阶通向一层,台阶宽0.88米。一层为六边形,边长1.45米。廊深0.45米。六根六棱柱,径0.25米,柱间距2.16米,柱高1.97米。一层东南、东北各开一门,宽0.7米,高1.85米;东侧为砖雕格扇门,宽1.21米,高2.5米;西侧开通向二层的小门,砌有二层台阶。二层西侧木地板开一梯形小门与一层相通,小门面积为1.08×0.56米。二层平面也为六边形,边长1.07米。木质墙壁高2.12米,六面皆开有门,宽0.86米,高1.7米。重檐歇山顶,二滴水,六角攒尖顶,五踩斗拱,脊上用砖雕装饰,每脊上各有一鸱吻,屋檐角各挂一风铃。台基东南侧的阶梯较为陡峭,楼阁墙体为错缝叠压砌成。第一层东南侧、东北侧各开一券顶形门洞,上有仿木砖雕,仿木垂花柱之间有花草纹挂落,菱形花草纹的门楣,折线回纹的门连,门两侧有雀替。一层东侧是仿木的四抹的三交六碗砖雕门,万字符门楣,垂花柱之间有花草纹挂落,门两侧有雀替,上部条环板为寿桃和花草纹饰,下部条环板为斜交万字符,裙板上为花瓶和香炉的组合。第二层周围廊上有雕花木质栏杆,六面各开两扇四抹灯笼锦木门。北广济街清真寺拜克楼的发现为研究民族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2016年6月北广济街清真寺拜克楼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西安市文物局

北院门街道:北院门街道办事处,是在2001年由原北院门街道办事处、西大街街道办事处、庙后街街道办事处合并而来,东起北大街(钟楼),西至西门(护城河),南到含光门,北止西五台。辖区面积2.66平方公里,1000余个驻地单位,辖管19个社区,总人口9万5千多人,其中少数民族三万多人(主要是回族群众),是全市和全区唯一的回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化觉巷、红埠街、学习巷、洒金桥等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