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汉武帝数十年对匈奴战争中大的战役有【经典20篇】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战争史上的奇观。那么,大家知道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有什么意义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浏览

4139

文章

810

篇1:司法国际法考点之国际法上的战争

全文共 2389 字

+ 加入清单

战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下面由小编为你介绍国际法上的战争相关司法国际法考点知识。

战争的开始

战争的开始意味着交战国之间的关系从和平状态进入敌对的战争状态。战争的开始可以交战双方或一方的宣战为标志,也可因一方使用武力的行为被另一方、第三方或国际社会认为已构成战争行为而开始。宣战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说明理由的宣战声明;另一种是附有条件的最后通牒,当对方在限定期限没有接受通牒中的条件,即开始采取战争手段。同时,敌对的任一方如果认为战争状态已经存在,必须立即通知其他各非交战国。

传统国际法认为,战争的开始必须通过宣战。但是国际实践中,特别是在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规定废弃将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之后,愈来愈多地出现了不宣而战的情况。1945年《联合国宪章》禁止武力的非法使用以后,国家间所发生的武力争斗,绝大多数是以非战争的武装冲突来代替正式的战争状态。

关于战争开始的具体时间。凡是经过宣战开始的战争,宣战之时或宣战文件上指明的时间即为战争开始的时间。未经宣战的战争,对其开始时间的认定,国际法尚无明确具体的规定。这种情况下应综合各个相关因素进行考察,其中确证交战国的“交战意思”所表现出的时间,对于确定战争开始的时间通常应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国际法上战争的概念

国际法上的战争主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使用武力引起的敌对或武装冲突及由此引起的法律状态。国际法意义上的战争具有以下一些特定的含义:

1.战争主要是国家之间进行的行为和状态,也包括国际法其他主体之间所进行的武装冲突和相关状态。特别是“二战”以后,战争法的多数规则被认为应当适用于反对殖民主义的武装斗争中。另外被国际法承认为叛乱团体或交战团体的组织从事的武装斗争行为,也被认为适用战争法的某些相关规则。

司法国际法考点之国际法上的战争

2.战争一般以存在武装冲突的事实为突出的表现,但并非所有的武装冲突都是国际法上的战争;也不是所有国际法上的战争都必然以存在实际的武装冲突的事实为前提。

(1)作为战争的武装冲突,通常是具有一定规模、持续一定时间、波及范围较广的武装冲突。但作为国际法上的战争,不仅是这种敌对行为的事实,更主要的是一种法律状态。它依一定的程序开始,并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

(2)确定国际法上战争状态的存在,交战各方是否存在“交战意思”是决定性因素。所谓“交战意思”,是指敌对的双方或一方认定已经或将要发生的敌对或冲突为战争状态。同时,当这种敌对或冲突影响到第三国的权益时,第三国的判断或态度,如宣布战时中立等,也是认定这种冲突是否构成战争的重要因素。

(3)作为一种法律状态的战争,可能并没有实际的武装争斗发生。例如,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有一些国家虽已宣战但始终没有参加实际武装敌对行为。它们也被承认为交战国,其处于国际法中的战争状态。

战争开始的法律后果

战争开始使交战国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产生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以下方面:

(1)外交和领事关系的断绝。战争开始后,交战国间的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一般自动断绝。交战国关闭其在敌国的使、领馆。接受国有一般的义务尊重馆舍财产和档案安全。对于派遣国的馆舍,以及侨民的利益,可以委托接受国认可的第三国予以照料。交战国的外交代表和领事官员以及使、领馆的有关人员有返回其派遣国的权利。这些人员在离境前的合理期限内,一般仍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

(2)条约关系发生变化。国际实践中,战争开始引起的条约关系的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①仅以交战国为当事国的条约效力根据以下情况决定:

第一,凡以维持共同政治行动或友好关系为前提的条约,如同盟条约、互助条约或和平友好条约立即废止。

第二,一般的政治和经济类条约,如引渡条约、商务条约等,除条约另有规定外,也停止效力。这类条约战后的效力如何,一般由缔约方在这类条约中或在和约中明确。

第三,关于规定缔约国间固定或永久状态的条约,如边界条约、割让条约等一般应继续维持,除非这类条约另有规定,或缔约方另有协议。

②交战国与非交战国为当事国的多边条约的效力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条约本身明文规定,该条约在战时中止其效力,如1944年《芝加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就作出了这种规定。另一种情况是,普遍性的多边条约或有关卫生、医药的条约不因战争开始而终止,但其中与交战行为相冲突的条款,可中止执行,待到战争结束后再恢复执行。

③关于涉及战争规范的条约效力。凡规定战争行为规范的条约于战争开始后不仅有效,而且恰恰必须适用。当事国应严格遵守。

(3)经贸往来的禁止。战争开始后,交战国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方面都处于敌对状态。断绝经贸往来是战争开始后敌国之间通常采取的措施。一般地,交战国人民之间的贸易和商务往来是被禁止的,但对已履行的契约或已结算的债务则并不废除。

(4)对敌产和敌国公民的影响。

①对敌产的影响。交战国在战争中对敌产的处理应区分公产和私产:

第一,交战国对于其境内的敌国国家财产,除属于使馆的财产档案等外,可予以没收;

第二,对占领区内属军事性的敌国动产可以征用;对不动产可以使用,但不得拥有、变卖或作其他改变物权所有者的处置;

第三,具有军事性的不动产,如桥梁、要塞等可于必要时予以破坏;第四,交战国对于其境内的敌国人民的私产可予以限制,如禁止转移、冻结或征用,但不得没收;第五,对占领区内的敌国人民之私产不应以任何方式干涉或没收,但对可供军事需要的财产可征用。

另外,交战国对在海上遇到敌国公、私船舶及货物,可予以拿捕没收,但对从事探险、科学、宗教或慈善以及执行医院任务的船舶除外;对中立国商船上的敌国私产,除可用于战争目的的之外,一般不应拿捕没收;对敌国的公、私航空器及其所载货物均可拿捕没收。

②对敌国公民的影响。交战国对其境内的敌国公民可实行各种限制,如进行敌侨登记,强制集中居住等。但就战争许可范围内,应尽可能地减免对敌国公民人身、财产和尊荣上的限制和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兰州战役纪念馆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兰州战役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兰州战役纪念馆坐落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山,始建于1952年,园区占地面积419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兰州战役纪念馆展馆面积1000平方 米,由序厅、奏响西进序曲、实施千里追击、浴血南山之巅、聚歼青马主力、欢庆西北解放、结束语七个部分构成。全面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 司令员的指挥下,在甘肃党组织的全力配合下,在解放区的大力支援下,果断发起兰州战役,解放兰州城的壮阔历史。

兰州战役是发生在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和最激烈的城市攻坚战,是解放大西北最后一次战略大决战。战役的胜利,使西北地区国民党军队完全陷入分散、孤立的境地,打通了进军青海、宁夏、河西走廊和新疆的门户,为西北地区全境解放铺平了道路。

兰州战役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每年参观人数达20余万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英西战争的原因是什么?英西战争的背景

全文共 2716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中学时代的历史课本当中有着这样的描述,1588年英国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从此英国成为了海上的霸主,其实对于这种描述,小编是不赞同的。因为根据历史史料的记载,英西战争最终是以共同停战为结局的,并没有什么谁把谁击败了的说法。若真的要论哪个损失更严重,反而英国要损失的更多一些。

英国与西班牙的战争明面上是由海上贸易引起的两国军事战争,但是结合当时欧洲的历史背景——宗教改革时期,英西战争实质上是欧洲新教和老牌天主教的斗争。

英国代表当时欧洲的改革派,即为新教势力,而西班牙代表当时欧洲宗教改革反对派,即为天主教势力。最终的战争结果反映在宗教上也是以双方教派妥协为结局。接下来,笔者带着大家一起回顾英西战争的始与终,来看看宗教势力下的战争是怎样,来看看英国到底有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 英西战争的背景

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新航路开辟。欧洲由于内乱不断,经济持续衰退,再加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阻断了欧洲前去东方贸易的道路,欧洲只能在海上另寻出路,也就有了后来的新航路开辟。简单来说,新航路就是被逼出来的。

新航路开辟的最直接结果就是使得新航路开辟主导国之一——西班牙强盛起来。欧洲通往美洲的航线,十条有九条是被西班牙垄断的,因此美洲大量的资源也是直接被转运到西班牙,连后面暴利的黑奴三角贸易也是西班牙在主导。这一系列的经济贸易活动使得西班牙尤其是皇室和贵族势力财富极度膨胀,甚至已经到了令欧洲其它国家眼红的地步。

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结果,准确来说是间接结果,催生了大量的海盗势力。新航路开辟使得欧洲传统的陆地贸易转变为海上贸易,各种海上贸易船络绎不绝,这些海盗势力最大的国家非英国莫属。

英国在欧洲诸国中比较奇葩,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英国一直遭到欧洲大陆海上国家的孤立。好,你们不带我玩,老子记住了。既然不能通过正当途径获得财富,还不会抢嘛?

英国是欧洲国家中唯一一个个承认海盗势力的国家。本来海盗业就因为新航路的开辟而处于繁盛时期,遭受欧洲各国海军势力的打击对象。好家伙,一听说英国承认海盗势力,随便交点钱就能成为英国国籍,整个欧洲海域的海盗势力基本上抢了其它国家的钱以后就往英国海域跑,交点提成就能被英国海军保护。

在这个过程中,利益受损最严重的就是西班牙了,英国海盗抢劫的商船中超过一半都是西班牙商船。西班牙找英国理论,英国说,对不起,海盗是正规行业,我们不管。西班牙要自己抓,英国说,你进我们海域得交钱,一艘船一万英镑,这是背着脸在和西班牙干。英国与西班牙的贸易冲突便是英西战争的直接原因

在欧洲海上贸易兴盛的同时,欧洲大陆上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欧洲传统的天主教派势力庞大,大都被贵族和皇室所支持,并且以此来从民间获取收入。文艺复兴后,欧洲人民心中的反抗之火被点起,不再愿意受天主教势力的压迫,便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新教在民间兴起。

新教势力中最为庞大的支持者就是英国,在新教刚刚兴起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就对外宣称自己信任新教,并且将新教奉为国教,叫国内的天主教势力逐出英国。天主教皇大怒,这一下就得罪了欧洲本土的天主教势力,而恰逢天主教最忠实的拥护者便是西班牙。因此从宗教角度来看,英国与西班牙已经是谁看谁都不顺眼了。

背地里的宗教斗争促使着英国和西班牙都想除掉对方,而双方在海上的贸易争端恰好提供的机会。再加上当时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又是一个好战分子,于是英西战争便爆发了。2. 英西战争的经过

不论是从贸易方面,还是从宗教方面,西班牙都是最大的利益损害着,因此英西战争明面上也是由西班牙挑起的。西班牙经过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已经拥有的了但是最为庞大的海上势力,把火炮士兵运到商船上,就变成了一支战舰,于是西班牙在欧洲天主教势力的支持下很快就组成了由上百艘战船组成的舰队,并给它取了一个霸气的名字——无敌舰队。

相比势力庞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显得有些形单影只。论财力,英国都是从西班牙人那儿抢来的,怎么能超过人家。论宗教,信奉新教的大都是平民阶层,贵族阶层少的可怜,怎么能跟有着庞大贵族势力支持的天主教相匹敌。英国只能尽最大努力,凑齐军队和战船。最后能够参展的战船数量也只是西班牙无敌舰队的一半,而且在这支舰队里基本上都是海盗。这种情形,一般人也只能将希望寄托于上帝了。

果然天佑英国,还未开战,英国便得到了一个利好的大消息。西班牙无敌舰队组建完毕后,便浩浩荡荡的启程远征去了。还没到英国,西班牙便遇上了前所未有的暴风雨!就算放在现在,一般军舰遇到暴风雨都够折腾的,更不要说当时的战船了。暴风雨过后,无敌舰队几乎所有战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被迫找了一个地方进行维修。

英国听到后,那可是大喜,毫不犹豫地也派舰队出征,准备趁火打劫。西班牙人本来就气,本来想着好哈修理一顿英国人,谁知都还没见到英国人影就出问题了,一听说英国人自己来了,那是抄家伙就干。西班牙人驾驶着半残地无敌舰队跟英国舰队大战了起来,最后居然是英国败了,英国舰队狼狈而逃。

英国在趁火打劫失败后,就吸取了教训不再轻易派舰队远征。因此1589到1601年期间,双方都是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数次海战,双方有来有往,各有胜负。到了1601年,英国和西班牙都是受不了了,毕竟那也是打的钱,最后双方才签订了停战协议,英西战争正式结束。3. 英西战争的实质

通过上面对英西战争的背景和经过的叙述,可以总结出英西战争的实质,英西战争是一场由贸易争端为导火索引起的宗教战争。从战争的起因经过和停战条约的内容便可以看出英西战争的实质。

英西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新教与天主教的对抗。英国为新教的代表,西班牙为天主教的代表,包括战争中的人力物力也是由两方教派的资源所提供。

在停战协议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条款就是划清了新教与天主教的界限。停战条款的第一条就是,天主教放弃恢复在英国的势力。这一条就足以说明全部的宗教问题了。结语:

英西战争并不是普通人眼里一场简简单单的战争,而是一场以信仰冲突为根本原因的宗教战争,其实质与十字军东征差不多,说白了就是打着战争维护正义的旗号来宣传自己所信仰的教义。导致英西战争的直接原因是贸易争端,但贸易争端在中间的作用只是一个导火索。

英国和西班牙本来就因为宗教改革而相互看对方不顺眼,贸易争端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去除掉对方的理由罢了,尤其是对于西班牙来说。在英西战争中,西班牙无敌舰队也从来没有真正的败给英国舰队过,双方在长达十年的战争中都是有来有往,不存在谁真正击败谁的问题。英西战争的结局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收场,英西两国从此互不侵犯,更重要的是新教与天主教双方势力达成了一定的和解,毕竟战争不是谁都能承受得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上海战役月浦攻坚战纪念碑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战役月浦攻坚战纪念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49年5月13日凌晨,解放上海战役在月浦打响第一枪。作为解放上海的重要实物见证,2002年5月,宝山区月浦镇人民政府在月浦公园兴建了上海战役月浦攻坚战纪念碑。纪念碑坐北朝南,碑座采用红褐色的大理石,庄重肃穆,象征着指战员们火红的心和近两千名革命烈士的鲜血浇灌了我们月浦这块圣洁的土地。碑的主体是两位高擎红旗、手持钢枪、充满怒火的解放军战士雕像,象征着广大指战员为解放大上海、迎接新胜利而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战士的身边是被攻克的敌碉堡残垣,象征着月浦攻坚战的艰苦卓绝和战况的惨烈。纪念碑的背景是四季常青的松柏,象征着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彪炳千秋,万古长青。纪念碑碑高5.15米,标志着月浦镇于5月15日解放。纪念碑连花坛总高5.27米,象征着5月27日上海胜利解放。纪念碑对学生团体和个人参观免票,同时可为单位组织党员缅怀先烈活动、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以及青少年举行18岁成人仪式、入团(队)仪式等免费提供场地和帮助。

地址:龙镇路6号

邮编:200941

电话: 56649581

传真:56934207

开放时间: 4月至6月:5:00—18:00 ;7月至9月:5:00—19:00;10月至次年3月:6:00—18:00

公共交通:淞泾线、永罗线、172、宝山8路、宝山10路、宝山12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抗日战争龙潭战役野战医院旧址--王氏宗祠

全文共 1892 字

+ 加入清单

抗日战争龙潭战役野战医院旧址--王氏宗祠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一)

抗战时期,我王氏宗祠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被用作湘西会战龙潭战役抗日野战医院,为中华大地的全民族解放战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纪念英勇抗敌的我军将士、为了彰显我王氏族人的爱国传统、为了让后人牢记历史、不忘国耻,特辟宗祠一隅,设此抗日野战医院陈列室。

陈列内容由两部份构成,一是钉贴于四壁的文字图片展板,二是展框里陈列的实物。

文字图片展板除前言、结束语外,主体部份包括“侵华日军的法西斯罪行和暴行”、“湘西会战”、“龙潭战役”、“野战医院”等内容。

(二)

这两个板讲的是侵华日军的法西斯罪行和暴行。

自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卢沟桥,到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芷江递交投降书,日军铁蹄践踏我中华国土达八年之久。八年中,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夺,-虏掠、无所不为,无恶不作,我数百万同胞受辱或蒙难。这部分内容史书记载较详,媒体宣传较多,这里只就“-”、“三光作战”、“-妇女”、“强征-”、“细菌战”、“化学战”、“-劳工”等方面作了扼要介绍。

(三)

接下来的四个板讲的是湘西会战。

湘西会战开始于1945年4月9日,6月7日结束,历时两个月。共击毙日军12498人,击伤日军23307人,是中国军队与日军开战以来歼敌最多,且我军全胜,日军彻底溃败的一次大会战。日本曾宣称:“在中国大陆唯一最大的败战”。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收官之战!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开始转入战略-阶段。日军由于战线过长,在英美军队强有力的打击下,穷于应付处境日益不利,为扭转不利局势,日军企图占领我芷江空军基地,并伺机进副四川,威胁重庆。于是,在板西一郎中将的统一指挥下,1945年4月,集结7个师团约八万兵力,兵分三路,向我军发动了最为疯狂的“芷江作战,我方称湘西会战,也叫“雪峰山会战”。

湘西会战,我军的最高指挥官是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作战主力部队是王耀武的第四方面军(可指图介绍“这是何应钦”、“这是王耀武”)。

整个湘西会战可分两个阶段,即防御作战阶段和-作战阶段。

会战初期,由于战线长,敌势猛,我军采取“攻势防御”战略,固守要地,灵活出动,对敌梯次阻击,全割围歼。4月底,日军已完全陷入我防御纵深地带;5月5日,何应钦紧急下令全-入-作战。在我军的强大攻势下,加上阵纳德飞虎队有力的空中协助,日军进退不得,被我军团团围歼。至6月上旬,整个会战以日军的彻底溃败而告终。

湘西会战,大获全胜,飞虎队功不可没,这个展板扼要介绍了飞虎队的有关情况,具体内容大家可随意看看。

(四)

下面四个展板介绍了龙潭战役有关情况

龙潭战役,也叫龙潭司战役,又称龙潭司大捷,是湘西会战十大战役之一,龙潭战役,成功阻止了日军的继续西进。

1945年4月17日,日军109联队先头部队——饭岛挺进队入窜龙潭,先后在转溪江、毛家庵堂与我地方武装向承祖自卫队及100军留守在龙潭的一个仅百来人的文工团遭遇,龙潭战役随即打响。

当时,由于第四方面军作战指挥部对日军的形势估计有误,也就在同一天(即4月17日),将防守龙潭——山门之线的前茅部队74军51师及文昌部队调防溆浦——桥江之线,以抵新化、洋溪日军矛头所向。因此,龙潭防务十分空虚,除100军留守在大会毛家庵堂的百来个文工队员外,就是武器装备极差的向承祖自卫队几十号人。

说来也巧,4、5月份正是我们这里烧制石灰的旺季,离龙潭镇三公里的青溪垅是龙潭区域最大的石灰烧制基地。中午12时和下午4时,各工地都要统一爆破矿石,爆破矿石时,几山几湾同时炮声隆隆,硝烟滚滚。日军同我军遭遇后,又耳闻目睹了龙潭方向的炮声和硝烟,摸不清我军虚实,便匆匆占领了青山界,红岩岭、鹰形山等几处要地,止步于圭洞河以东,不敢贸然渡河向龙潭镇方向西犯。

向承祖的自卫队遭遇日军后,马上派人报告驻塘湾的100军副军长唐冠英,唐冠英立即将情况电告第四方面军作战指挥所,指挥所急命刚离开龙潭正行进于小横垅与统溪河之间的51师连夜回师龙潭。51师返抵龙潭后,紧急占领相关要地,向入侵日军发起反击。由于圭洞河以东的有利地形尽被日军占领,龙潭战役打得非常艰难,鹰形山争夺战、肉搏战,青山界收复血战等战斗均进行得异常激烈。

鹰形山争夺战中,担当主攻任务的153团2营7连与日军展开近距离激战,当增援部队赶到时,全连仅剩7人。

马鹰岩战斗中,152团某连与日军面对面、刀对刀肉搏,虽全歼日军一个中队,我军也伤亡惨重,全连只剩血肉模糊的5个人。

青山界战斗中,“敢死队”虽以顽强的斗志炸掉了日军赖以顽抗的碉堡,夺回了青山界要地,但冒着敌人十几挺机枪的强大火力,我军也阵亡百多名将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旅顺日俄战争陈列馆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旅顺日俄战争陈列馆是全国唯一的日俄战争陈列馆,馆内采用讲解、实物展示等多种形式,以丰富详实的资料,深刻的揭露了帝国主义侵华罪行。

1904年到1905年间的日俄战争,是近代历史中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它不仅是一个亚洲国家与一个半欧洲国家之间的角力战,更重要的是对于西方人在亚洲全力的挑战。当1905年1月1日,万台被攻占以后,俄军的斯托赛尔向日军的乃木请求投降,1月2日上午,他就打起了白旗。晚上俄军签署了投降条约。这次战役俄军死伤及失踪人数为31306人,日军死伤及失踪人数为57178人,病兵33769人。

地址:大连市旅顺口区临接东鸡冠山北堡垒

型:博物馆

游玩时间: 建议0.5-1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汉武帝写罪己诏是真是假?汉武帝是否在作秀?

全文共 1566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知道,汉武帝晚年时期做了不少错事,尤其是听信小人的话,将太子逼到走投无路,皇后也因此而死,而知道真相的他下了轮台罪己诏,反思自己的错误,这一点一直都让很多人称赞,因为身为皇帝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但是却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所谓汉武帝的这个轮台罪己诏的真假了,不仅如此,还认为就算真的有罪己诏,那也是汉武帝在作秀,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汉武帝晚年过失甚多,却并没有改变初衷

首先来看一些"罪己诏"之前发生的事情。汉武帝从掌权开始,便把对外征战当成重点事务,一心想通过辉煌政绩来名留青史。但是,长年战争所引发的后遗症是相当严重的,国库空虚没有存粮,百姓们的生活更是困苦无比,这不应该是明君治理下的情景。

汉武帝暮年时,巫蛊之祸再次爆发,他并没有吸取之前陈皇后的教训,反而大肆诛杀数百人,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一降再降。当汉武帝回过头再看,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他自责后悔更害怕,总担心那些冤死之人的报复。就在这时,有人建议在轮台屯田,这样才能供应西域战争所需。汉武帝思考过后,居然驳回了这些人的建议,与此同时,他还下了一道"罪己诏",陈述过失弥补错误。所谓的汉武帝"罪己诏",过程看似有理有据,却并不符合历史。那么,那份诏书中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呢?

在诏书中,汉武帝否决了轮台屯田的建议,他觉得这件事弊端太多不可行;其次,检讨征讨匈奴的失利原因;最后,汉武帝还提到了来年的武备政策。换句话说,这本诏书中的内容多是寻常国事,并不涉及"罪己"内容。重点来看一下"李广征讨匈奴"这件事,汉武帝认为,这场战争之所以失败,原因肯定在皇帝的身上。

其一,派兵出征的原因是匈奴事先挑衅,而且他们扣留大汉使者,不出兵不能维护国家尊严;其二,在正式出兵前,曾经征求过众位大臣的意见,他们都表示了同意;其三,方士占卜后,认定出征必能大胜。细想一下便能看出,汉武帝根本就没有自责,反而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其他人,这难道就是"罪己诏"吗?

据说,太子刘据惨死后,汉武帝幡然醒悟,不但诛杀陷害之人为太子报仇,还看清了方士们的骗局,再也没有长生不老的心思。翻阅史书后可以发现,这些说法都是没有依据的,那一年的正月,汉武帝到东莱想要东渡,后来又泰山封禅,如何会在几个月后便突然改变心意呢?2、罪己诏内容不实,受错误史料的误导

在汉武帝所出的诏书中,马政是为了战争储备,如果他真的有意休养生息,应该以农业为主。而且,通篇内容看下来,汉武帝没有表现出丝毫悔意,只是在推脱自身责任而已。去世之前,汉武帝为新君准备了几位顾命大臣,其中便有桑弘羊这个人。

桑弘羊的职位是御史大夫,如果上一任宰相离开,他便是名正言顺的接班人。而且,当时的宰相田千秋基本不管事,桑弘羊才是外朝臣子的领头羊,比如说之前提过的轮台屯田一事,便是由桑弘羊主导。桑弘羊注重财政改革更支持对外战争,所以他才能得到汉武帝的重用,换句话说,汉武帝把这样的人留给新帝,就是希望他延续之前的对外政策。总而言之,"罪己诏"完全不符合历史。

"罪己诏"一事,受到了《资治通鉴》的错误影响。在《资治通鉴》当中,汉武帝的史料多是根据故事小说改编而来,而正史当中却不见记载。司马光编撰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告诫后世帝王要以文兴邦,这样一来,很多事情便都能说得通。中国人素来讲究以史为鉴,当过多的政治原因参与其中时,史料的真实性便不再重要。3、总结

若是站在老百姓的视角评价汉武帝,会觉得他是扰乱世道的暴君。在汉武帝登基之前,百姓们的生活水平相当不错,就算是那些普通人家都有存粮。但是战争过后,百姓家徒四壁朝廷财政亏空,这样的代价真的值得吗?换个角度再想,汉武帝之所以对外征战,终究是为了统一天下的大事业,这才是明君风范。人无完人,君王亦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私心与考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如果清朝赢得了甲午中日战争,结局会怎样?看看日本人是如何评价的

全文共 1174 字

+ 加入清单

只要一说到日本这个国家,大部分人都不会有什么好感,因为第一反应就会把他们跟侵略战争联系带一起。这个国家在二战时期对很多国家,不仅仅只是我国,都犯下了无法原谅的罪行。不过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本人并不是首次对我国进行侵略。在更早以前,清末年间,中日也发生过战争,这场战争就是甲午战争,最终是以清朝的惨败而结束。事实上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巨大,于是在日本就有很多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清朝赢了甲午战争,会怎样?”,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吧。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那时候的日本经历的明治维新的洗礼,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开始对别国发起侵略战争,离他们最近的中国和朝鲜自然是首要目标。

其实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也许还不知道自己将大难临头了,毕竟北洋水师也是曾经的东亚第一舰队,所有人都认为日本不过是以卵击石,然而他们却给了清朝当头一棒,北洋水师被全灭,清朝也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那么回到那个问题,如果当时赢的是清朝,历史将会如何发展呢?先看看日本人的评论吧:

1.也就是说直接假设结果是清朝胜利,对吧?对于日本来说应该不会到太坏的程度,毕竟同样的事情我们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做过了。白江口之战,日本战败,然后呢?我们向唐朝学习他们的文化,直到清朝我们超越了他们,如果甲午战争输了,那就让这样的历史再重演一次就好了。

2.清朝胜利之后,他们再次认为自己是东亚霸主,甚至是世界霸主,沾沾自喜,然后几年之后,八国联军到来之后结局也会是一样的,如果一个日本不能解决,那就来七个更强的吧。

3.你是想说清朝会反攻日本吗?我觉得不太现实,元朝的时候,蒙古人尝试过几次,都失败了,虽然清朝的航海技术更成熟,但是另外一个原因也会阻止清朝人征服日本,那就是他们确实太自大了,也许战败的日本主动向中国朝贡就能平息这一切。

4. 战胜日本并不能改变什么,当时清朝是因为内部腐败,输给日本只是个表象而已,他们就像一栋没有钢筋的摩天大楼而已。

5. 对,战胜日本什么也改变不了,清朝像是同时得了癌症和感冒,赢了日本就像是治好了感冒,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吗?清朝人太自大了!

6.你先告诉我怎么输的,我才能假设啊!我实在想不出怎么输给清朝啊!

虽然非常不想承认,但是日本网友的评论有点自大,但的确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值得中国人反思!清朝弱小吗?其实并不弱小,西方国家甚至在当时把清朝视为“列强”,也就是说咱们单独拿出来看也是个大国,可是清廷却过度的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至于后来为什么摔得那么惨,不也是这个原因吗?

所以即便赢下甲午战争,也的确是治标不治本,反而还有可能让清廷更加膨胀,然后继续闭关锁国,带来的一系列蝴蝶效应是无法估量的,真是细思恐极!中国要想更强大的话,一定要戒骄戒躁,丢掉自大的坏毛病!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战争对比特币的影响存在吗?比特币投资模式选哪个好?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比特币这种数字货币现在发展是非常快的,很多人都在投资比特币。战争对比特币的影响很多人都想要了解,那么,战争对比特币的影响是否真的存在呢?今天就来了解一下社会动荡与比特币的直接关系,让你知道比特币这种数字货币会不会因为战争等问题而贬值。比特币的投资模式还是有很多的。在进行比特币投资的时候选择一个合适的模式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比特币投资模式选哪个好呢?

1、战争对比特币的影响存在吗?大家都知道,战争是会牵扯到改朝换代的,但凡战争发生就会有货币贬值的事情发生。战争对比特币的影响之所以大家都在了解,是因为下载比特币的价值真的非常的巨大。如果它的价值受到战争影响,那么,很多人都会倾家荡产。其实战争对比特币的影响是有的,但是并不大。要知道早在2008年全球经融危机的时候,比特币应运而生,这样的数字货币它在动荡中能够发行,那么,在社会动荡的时候继续发展也是未尝不可的。所以,不要过分担心比特币会因为战争贬值这种问题。

2、比特币投资模式有哪些?比特币的投资模式还是非常多样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进行投资的时候还是要慎重一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比较好。战争对比特币的影响并不大,不用太担心了。比特币投资模式主要有现货投资和期货投资。其中期货投资又有长期合约投资和短期合约投资。这些投资模式都是很火爆的,每一个模式都是有人赚到钱的,所以都是很不错的模式。比特币的这些投资模式你不用都懂,但是你至少需要懂得一种。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如果一定都不懂,直接投资,那样风险真的是相当巨大的。

3、比特币投资模式如何选?面对比特币的众多投资模式,你一定不能慌张,战争对比特币的影响小到无,选择自己比较懂的一种投资模式就是正确的选择。有句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不用慌张。只要你懂得了它的一种投资模式,然后结合OKLink比特币浏览器上面实时更新的数据信息,你是可以轻松进行数据分析正确投资的。比特币这种数字货币投资者真的很多,这样的投资项目未来还会更加的火爆。你有必要趁着现在赶紧了解,指不定下一个通过比特币投资致富的就是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3DSMAX怎么打造未来城市战争场景

全文共 1466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篇3DSMAX场景教程,是教大家如何使用3DSMAX打造未来城市战争场景,制作出来的场景图片又酷又漂亮,教程难度不是很大,推荐过来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先来看最终的效果图吧:

首先,让我说一下这个项目的背景。我不得不说,我的新爱好是创建科幻场景,观看视觉特效,每当我一有空。就开始迷《星际迷航》的电影。

这个特别的场景,来自企业号飞船撞向市中心这部电影的启发。我发现那一幕非常惊人,所以我决定为摩天大楼创建一个小场景,于是就马上开始了。

参考文献

如果我做一个工作或任何个人的作品,我从来没有开始时不参考照片。我认为这是任何项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它可以帮助您设置和直达效果中心,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

一般情况下,从一开始我有一个形象在我的脑海中,比如某一摄像机的角度和感觉,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不会做一些其他的试验!

在这种情况下,我知道,我想创造一个空中飞船,我有一定的创意在我的脑海里,所以我只是通过在网上寻找图片开始。我想创造现场的想法后,我开始使用基本的几何形状来测试和以及设置照明。对于这个场景,我用VRaySun和VRaySky 。再次,参考照片帮助了很多在照明和摄像机角度方面。

太阳位置

材质和质感

我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在这个部分上,因为一切都将是玻璃和金属。我用非常简单的,广义的材料,因为我意识到这会给我更多的自由在后期制作阶段。

大体的材质

造型

在建模过程中的第一阶段,我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如box),用它定义位置和建筑物的规模。老实说,我并没有考虑太多的设计,因此它的细化是在一个有些随机的方式实现的。当然,Dioptase的的想法给了我一些方向。Dioptase是一种蓝绿色半透明矿物,这些特征影响了整个设计。

对于造型,我只用像拉伸和连接的基本建模工具。首先,我仿照主楼部分,简单地克隆并旋转它,有一些变化在这里,直到完整的摩天大楼出现。

使用基本的建模工具的建筑模型

更多摩天大楼

我用同样的方法来创建其他的摩天大楼。

某些场景中的建筑构件

更小的元素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如道路和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的一些其他小乐高式元素。

在这个场景中的X形部分,你可以看到一些小的挤压多边形。我做了这些使用的是一个插件叫做Greeble。这是一个很棒的老派的插件,它非常好用。

创建现场的一些元素使用Greeble插件

树和人

当我完成建立塔和道路,我重新找了一些通用的树,和一些低多边形周围的人。事实证明他们几乎看不出来,如果不放大看不到。

最后的场景建模

渲染设置

下面这些是渲染设置,这是非常基本的。4小时的渲染之后,我开始后期处理。

渲染设置

渲染场景

检查图像

这是让作品生动和个性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制作中我通过3D设置我做了一个预览在Photoshop。要检查一下它,这个小草图然后成为一个很好的参考,然后我进入Photoshop的阶段。

用来检查图像Photoshop的草图

后期制作

在Photoshop中,下面的渲染元素被导入。

用来完成我的场景渲染元素

最终图像

最后,只有几个想法:我经常发现,这是真的,"少即是多"。乍一看,似乎我的工作很多,包括很多细节在我的形象,但事实并非如此!我想很多人迷失在细节和忘记采取意境和情感更重要的事情。我想强调的是,这仅仅是有用的建议,如果你不能确定,它可以帮助你了解你在做什么,只是抓住一些基本的形状,然后去Photoshop做一些速写。这是很重要的试验。

最终成品

另一个角度

攻击的效果

教程结束,以上就是使用使用3DSMAX打造未来城市战争场景过程,希望大家喜欢!谢谢大家观看本教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唯——场圣人支持的战争替父报仇之战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唯一一次得到圣人支持战争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场战争是当时的圣人孔子也支持的,这就是齐国的复仇之战,可以说,这个战争在后世人看来都是合理的,因为纪国做的确实很过分。

事情的起因就是因为那时候的周夷王煮了当时齐国的君王齐哀公,而这一计策是当时的纪国的君王所献的,所以就相当于是纪王害死了齐哀公,于是就有了梁子,之后的齐国是一心为了给自己的父亲报仇

于是,后来的齐国就联手鲁国还有郑国,对于那时候的纪国进行了第一波的讨伐,但是并没有成功,也没能灭掉纪国,一直到了齐哀公的孙子继位,再次联合了鲁国和郑国的力量,这才一举灭掉了纪国,给前面的君王报了仇。

这场战争可以说就是单纯为了给齐哀公报仇,这样的目的也的确让人无可厚非,所以那时候的圣人孔子对于这场战事也是持有支持的态度,并没有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汉武帝掌权时为什么要换那么多宰相?汉武帝对宰相有什么要求?

全文共 1380 字

+ 加入清单

汉武帝被很多人公认是汉朝最伟大的皇帝,不过汉武帝有英明的一面也有非常严格的一面。汉武帝在位的时候一共换了13个宰相,这也数字也是相当恐怖了,而且其中很少有宰相能够善终,大部分都是中间出了点什么状况。其实宰相的职位就相当于是现在的行政官,算是非常重要了。可见汉武帝有多么看重这个落实的职位。毕竟下达了政策,如果大家都做不到的话就等于是白弄了。

汉武帝刘彻,中国封建社会首屈一指的帝王,常和秦始皇联系在一起。他雄才大略,独步天下;文治武功,登峰造极。对内,他加强中央集权,铁腕治国;统一地方财政,充盈国库;独尊儒术,统一意识形态。对外,他厉兵秣马,御敌于国门之外,让北方游牧民族臣服于脚下。通过他的励精图治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他将西汉帝国的繁荣推向前所未有的顶峰。

汉武帝之所以能有如此丰功伟业,得益于他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他一共用了13个宰相,按使用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这13位宰相中,大多不得善终。

被汉武帝免职的有——

卫绾和许昌,他们是“无为政治”的坚定支持者,因实在没有什么作为,没干几年就被免职了。

田蚡,因受赵绾、王臧的牵连被免职。

薛泽,纯属无能被免职。

被汉武帝处死的有——

窦婴,因救灌夫,被汉武帝以“伪造诏书”被处死。

刘屈氂,因牵连太子刘据的巫蛊案,被腰斩于市,死得最惨。

公孙贺,被儿子牵连,惨遭灭族。

自杀的有——

李蔡、庄青翟,赵周。

善终的有——

石庆,在位九年,但碌碌无为,中途曾辞职,汉武帝不许,后死于任上。

田千秋,在位时间较长,共12年,汉武帝去世后,曾辅佐幼主刘弗陵,善终。

最后,我们来说说公孙弘,他也是为数不多的,在相位最后得善终的人。而且被誉为“政坛常青树”,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他善于韬光养晦。

两个例证。

一是在他60岁时,因汉武帝招选贤人,被强行征召入朝,封博士。(这里科普一下,西汉时期的博士有别于现今的学位博士,它泛指学者,是通古知今的人),后出使西域,回来复命时,故意歪曲事实,不依照真实情况上奏。因此,汉武帝对他的报告很不满意,于是公孙弘以年事已高,身体有恙为由,回家养病去了。

二是在汉武帝又一次召集天下文学时,公孙弘被官员再次举荐。于是他勉强东拼西凑敷衍了一篇文章,结果不出所料,排名倒数第一。但奇怪的是,当所有的文章递到汉武帝手中时,他竟然被皇帝钦点为头名。就这样,在几年后,公孙弘被提拔为宰相。

其二,他为人低调,不招摇,不轻易树敌。

公孙弘为人极其低调。即使他后来位列三公,生活也极其简朴。吃的是粗茶淡饭,从不超过三个菜。甚至盖的被子也是破烂不堪,多次缝补。而且,公孙弘与同事关系和睦,从不当面争辩,也从不亲自向皇上打小报告,工作中是个好好先生,深受同僚喜爱。

其三,他懂进退,从不僭越。

当汉武帝征求公孙弘对朝政的意见时,他总是只陈述事实及利害关系,不轻易拿主意,让皇上圣裁。这一特点,深受强势的汉武帝喜欢,凡事都和公孙弘商量。(从这一点,或许大家就明白为什么公孙弘的文章写得很差,但汉武帝把他钦点为第一名的原因了)

其四,他深谙儒家之道。

公孙弘和董仲舒是汉武帝时期的儒学大师,两人对儒术的推崇高度契合汉武帝的思想。公孙弘精通儒法两家思想,在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推行和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大约也就是这些原因,公孙弘虽然略显平庸,却反而能得善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明治维新成功原因是什么?倒幕战役是决定性因素吗?

全文共 6403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快速跻身于强国之列,为什么明治维新在日本就能成功呢?其中倒幕战役成为了决定性因素。在德川幕府末期,日本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开始出现不同于封建经济的情况,导致幕府根基直接被动摇。加上大名、武士、商人和农民,他们对于改革有着迫切的希望,所以这些人组成了倒幕的坚实力量。黑船事件以后,倒幕运动彻底爆发,幕府再也没有能力维持现状了。

1

在佩里的威胁下,日本不得不签订了《日米通商友好条约》,开放神奈川、兵库、新泻、大阪和长崎作为通商口岸,美国人拥有领事裁判权。

日本不但没有把佩里怒斥为侵略者

反而将其视为促进日本开国的功臣,树立雕像

同时,京都作为日本的神圣古都,其周边十里不允许被日本人视为天狗的美国人进入。然而,由于不得不允许和美国自由贸易,日本的生丝大量出口,导致京都的丝织品成本大幅上涨,京都商人大面积破产。随着物价高速飞涨,原本在京都不问政治两百多年的天皇和贵族们也不得不为将来担心了。

京都的朝廷虽然批准了条约,但孝明天皇却大为震怒,而签订这一条约的幕府更是被视为众矢之的,受到全日本的声讨,此前曾预言日本若不整备海防必沦为大清第二的先知者吉田松阴更是喊出了打倒幕府的口号。不过,聚集在孝明天皇身边的贵族和大名不想走的那么激进,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利用德川幕府13代将军德川家定天生弱智、身体多病的弱点,尽快确立出身水户藩的一桥庆喜为将军继承人,与其他大名携手尊皇攘夷。

这个相对温和的办法因为保守力量在幕府内部占上风而早早夭折了。1858年,弱智将军德川家定突然暴病去世,由保守派大老井伊直弼拥立的14代将军、12岁的德川家茂继位。尽管井伊直弼对日本面临的内忧外患也有清醒认识,但他首先考虑的仍是重塑幕府权威。

1858年8月8日,孝明天皇向水户藩发出批评幕府,要求幕府改革的敕书。由于之前原计划以武力上京、威胁幕府进行改革的萨摩大名岛津齐彬意外去世,使这道著名的戊午诏书成为了一纸空炮。站稳脚跟的井伊直弼很快领导幕府开始反扑,指责该诏书是伪造,逮捕了水户藩的鹈饲吉左卫门、鹈饲幸吉,鹰司家的小林良典等人。京都的关白九条尚忠因此辞职。

不过幕府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掀起了更大规模的抓捕活动。京都所司代酒井忠义的家臣梅田云滨、水户藩主德川齐昭的心腹近藤茂左卫门、越前藩松平春岳的亲信桥本左内等100多人被抓捕处决。皇族青莲院宫尊融法亲王、德川齐昭和参与此事的多位大名则受到幕府处分,余生不再参加政治活动,史称“安政大狱”。血腥的镇压活动很快从京都蔓延到各地,不仅此前提倡打倒幕府的吉田松阴被处死,就连幕府内部主张宽大处理此事的川路圣谟和岩井忠濑也都被处分。一时间,京都上下人人自危,噤若寒蝉。

然而梦想着定于一尊的井伊直政没有想到的是,经过他的这一番操作,原本只是想推动幕府改良的各路诸侯现在迫于威胁不得不真的开始倒幕了。

从家康以来就喜欢利用忍者搞秘密政治的江户幕府很快收到报应,1860年3月3日,井伊直弼在江户城樱田门外的风雪中倒毙在水户脱藩浪人的长刀之下。之前被寄予厚望的幕政改良者松平庆永和一桥庆喜重新进入江户幕府的权力中心。然而,武装倒幕的车轮一旦转动,就再难停下。有一个人在这时悄悄登上了历史舞台,并决定性地改变了幕府占优的局势。

刺杀井伊直弼的樱田门外之变

这个人就是出生在德国北部小城威斯玛,却在1862年担任大英帝国驻日公使的萨道义。

英国和日本之间原本没有多少贸易额,英国议会对日本也漠不关心。但是,1857年,印度爆发了反英起义,同时,太平天国把与英国有着商业往来的长江流域扫荡一空。在和东方各民族打过交道以后,萨道义觉得,相比动不动把英国人投入黑牢的印度王公、言而无信的满清王爷、滥杀俘虏的李中堂,受过多年兰学熏陶和吉田松阴等人启蒙的日本人还是可以打交道的伙伴。正是由于萨道义的活动,日后英国支持明治维新和扶持日本在东方抵御沙俄的外交方针逐步确定下来。

从井伊直政之死中得到教训的幕府开始拉近与朝廷的关系,14代将军德川家茂与孝明天皇的妹妹和宫子内亲王结婚,摆出公武合体的姿态。然而,孝明天皇对幕府并不放心,在联姻确定后不久就接见了上京参觐的长州藩主毛利庆永,并赠诗给他“国势艰危风浪起,浮云蔽日昼犹昏,赖卿光辉照世间”。此后,萨摩的岛津久光也不甘落后上京觐见。

萨长的这种表现让幕府显得有些尴尬,1863年3月,德川家茂在5位大老簇拥下带3000人马上京,与天皇、将军后见德川庆喜一起参拜了京都的石清水八幡宫。而在这次上京途中,德川家茂受到的并未付诸实施的死亡威胁也让幕府有了整肃京都治安的想法。

从1862年起,京都的守备工作一直由会津藩主松平容保负责。理论上他应该提供1000名士兵负责京都的治安,但由于会津藩和幕末其他各藩一样遭遇了财政困难,所以实际上处于缺额状态。各藩的倒幕志士在幕府眼皮底下在京都大肆串联,联络公卿,让幕府非常头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出羽武士清河八郎倡导下,浪士组——后来的新选组就此诞生了。

1864年7月8日,新选组袭击了位于京都三条小桥附近的池田屋,杀死了20多名来自长州、土佐等地的倒幕人士,抓捕数十人。经此一战,新选组名声大噪,在幕府的支持下由成立时的几十人壮大到200多人,一时在京都横行无忌,又制造了多起暗杀事件。然而,有两个人侥幸躲过了这次袭击,一个叫桂小五郎(即木户孝允),另一个叫坂本龙马。

制造池田屋骚动的新选组

从池田屋事变中死里逃生的木户孝允一回到长州,就开始鼓动藩里派兵上京,向天皇伸冤。1864年8月,长州藩2000多名士兵兵分三路,屯兵京都山崎、嵯峨和伏见,向朝廷献上进言书。

在御所内里总管德川庆喜的要求下,天皇下达了讨伐长州的命令。8月20日,长州军与守卫京都的幕府军发生激战。虽然原本驻防京都的会津军并不强,新选组纯属凑热闹,由于萨摩军加入幕府一方作战,使战斗形势变得对长州非常不利。尽管长州军一度打到离天皇近在咫尺的京都御所蛤御门,但在萨摩军的抵抗下,长州指挥官来岛右兵卫阵亡,400多人战死,不得不撤出战斗。撤退之际,气急败坏的长州士兵甚至炮击了天皇御所。经此一战,长州藩坐实了朝敌的罪名,在幕府组织的全国军队讨伐下,看来是毁灭在即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随后在坂本龙马的斡旋下,在这场禁门之变中打得你死我活的萨摩和长州,竟然联起手来对抗幕府。1866年3月7日,在京都萨摩藩邸,今天的京都同志社大学,萨长同盟正式成立,而在背后为萨长提供支持的,正是卖给他们军舰、火炮、步枪的大英帝国。

1867年10月12日,在第二次长州讨伐中一败涂地的末代将军德川庆喜,不得不在京都二条城接受了土佐藩主山内容堂的提议,实行大政奉还。然而,倒幕派并不满足于此。

10月14日,在德川庆喜的大政奉还请求书到达天皇手中同日,倒幕公卿岩仓具视就从年仅15岁的明治天皇手中拿到了讨伐幕府的密诏。另一方面,一旦幕府放弃权力,一些势力对此同样不满,又交杂着一些阴谋在内,11月15日,在京都伏见区的近江屋,大政奉还的主要建议者、一生多次大难不死的坂本龙马终于倒在刺客刀下,刺客是谁有多种说法,但笔者倾向是新选组。倒幕派与幕府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京都将再一次、也是迄今最后一次变成战场。

1868年1月2日,德川庆喜在大阪会见各国公使,同时,3万幕府军向京都进发,在京都南部的鸟羽街道和伏见口与西乡隆盛指挥的5000讨幕联军发生激战。仅仅一天的时间,幕府军全面溃败。1月4日,惊慌失措的德川庆喜乘船逃离大阪。追击而来的长州军1月9日才接收大阪,曾经见证了丰臣家族灭亡的大阪城,如今也见证了德川幕府的日落夕阳。之后随着5月3日江户无血开城,倒幕战争正式宣告胜利。

倒幕的决定性战役——鸟羽伏见之战

在这场由低级武士掀起的历时十余载、波澜壮阔的维新运动中,京都始终是最重要的舞台。京都的许多町人、商人,也都出于对幕府的厌恶,自发地庇护维新人士,为其传递情报,像坂本龙马就曾藏身在河原町附近木材商的房屋中。

从河原町向北,是京都著名的维新之路,有多个江户时代参与倒幕的藩所旧址。这条路终点出町柳的常林寺,则是坂本龙马导师胜海舟被幕府免职后闲居的地方。在池田屋之变中血洒京都的多名长州人士,死后被供奉在京都东郊的护国神社,而他们导师吉田松阴所写的碑文,则永远刻印在了京都府立图书馆门前的石碑之上。

没落古都的特色复兴

2

明治维新后,日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此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1868年人均收入只有大清一半的日本,到明治末期已经成为了追赶欧洲的发达国家。然而,与全日本的蓬勃向上相比,京都的发展速度却明显滞后了。

随着明治政府迁都东京,京都渐渐成了被遗忘的古都。虽然明治维新引进的许多新生事物——邮局、电车、电话、股份公司、银行等等也都在京都落地生根,1908年京都安装电话的已经达到了4000人之多,但京都的工商业并没有很大发展。在明治维新开始30多年后,京都的人口仅仅增长了3万人。在1898年成为京都首位民选市长的内贵甚三郎就职时提出的雄心勃勃的京都复兴计划——修建铁路、工厂和运河,因为资金问题到他卸任时仍然处于搁浅状态。

1904年,明治维新大英雄西乡隆盛的儿子——西乡菊次郎成为了京都第二任民选市长。尽管此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但凭借其在日本政界积累的丰富人脉,西乡菊次郎成功地获得了大藏省批准,为了京都市的公共设施建设发行地方债。

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大胆的做法,尤其是当时日本正处在日俄战争期间,从上到下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过,依靠着京都市民对建设自己家乡的热情,西乡菊次郎的债券还是得到了认购。京都的各种公共工程和城市改造终于在他的任期内得以完成。京都也迎来了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利用运河上水电站供应的电力,京都实现了全市电灯照明。到1912年西乡菊次郎卸任时,京都人口增长到50万人,虽然不及200万人的东京和130万人的大阪,仍然是日本第三大城市。

1912年日本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明治天皇的去世。日本进入了大正时代。在经济高速发展同时,日本的议会民主政治也不断进步,选举资格对财产的要求不断降低,到1925年实现了适龄男子普选。同时,在整个大正时代,日本的市民运动一直处于高涨状态。1915年要求政府取消营业税、纺织品消费税、通行税的市民运动中,京都是最活跃的城市之一。

大正天皇时代,昙花一现的“大正民主”

1927年,曾写下以京都为背景的小说《罗生门》的天才作家芥川龙之介自杀,预示了这个国家阴暗的未来。大正时代的民主光辉昙花一现,很快变成了昭和时代的全民狂热。曾经支配着世界秩序、用皇家海军为自由贸易保驾护航的大英帝国在一战后的衰落,和欧美各国纷纷在贸易上转向保守主义,让国内市场狭小的日本深受其害。京都的许多会社和银行也纷纷破产了。在贸易战中深受重创的日本最终走上了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

1937年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开始全面转向战争体制,经济也开始转变为由政府主导的战争计划经济。京都的很多民营小企业被强制合并,转而生产战争所需的军需产品。京都市的地方自由选举被取消了,改成在政府指定的候选人中进行选举。

战前弥漫着自由主义和左翼思潮的大学更是成为重点整治对象,发表批评政府言论的大学教授被解聘,大中学生被要求参加军训,学校中成立报国会等右翼团体,对青年一代实行皇国至上思想洗脑。京都市区在战争中实行宵禁,严禁酒类买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京都也像其他地方一样实行了食品配给制,粮食由政府调配。不过对京都市民来说不幸中的万幸是,这样的日子并不需要持续很久。

1941年4月,一个身材矮小、瘦削的中年人来到京都立命馆大学担任教授。之前一年,他的作品刚刚在立命馆出版社出版,但很快就成了禁书。他就是日本对外侵略的主要策划者,被称作战争大脑的石原莞尔。尽管此时日美战争还未爆发,石原却对日本的战争前途彻底失望。1938年他因为反对扩大侵华战争被下放到京都的舞鹤港担任要塞司令,现在又不得不退出服役。

早年丧失生育能力、同时是日莲宗虔诚信徒的石原声称自己在一次参拜日莲宗寺院时,面对西沉的夕阳领悟了最终战争的奥义。他声称,日本领导的东方文明和美国领导的西方文明必有一战,这场战争将会是人类的最终战争,飞机、潜艇、原子弹等先进武器将会被投入使用。但同时,他认为现在就与美国作战是不明智的,“为了石油去打仗是傻瓜行为”。日本一定会在这场战争中惨败,但由于苏联的存在,美国不会彻底消灭日本。日本未来的希望在于和中国组成东亚联盟,然后战胜美国主宰世界。

相比于这些天马行空的观念,石原在立命馆大学的课程更值得玩味。在两学期的战争史课程中,石原详细地讨论了1812年拿破仑征俄的失败和1795~1815英国对法国的海上封锁。前者不禁让人想起当时支配欧洲的希特勒发动的对苏联闪电战,后者则是美国对日本封锁的弱化版本。

就像石原预料的那样,军国主义者的洗脑终究敌不过美国人钢筋水泥的威力。战争很快烧到日本本土,京都也和其他城市一样遭到盟军轰炸。不过盟军出于对日本传统文化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京都本身缺乏发达的工业设施,这些轰炸规模小得不值一提,仅仅在1945年京都东郊扔下了几枚炸弹,36人死亡。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美国第六集团军作为胜利者接管了京都。

战后的日本陷入了深深的幻灭与恐慌之中,由于军事管制导致海外输入粮食和生产原料减少,物价在短短两年内上升了300倍。1950年,京都西北郊的金阁寺被本寺僧人烧毁,后来成了三岛由纪夫写作小说《金阁寺》的素材,也仿佛是这个动荡时代的寓言:

一个对佛教怀着深深理想主义出家的少年僧侣,在长期的苦修后终于对这座号称为了信仰而建造的寺院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自责,因为无法忍受金碧辉煌的寺院与外界苦难现实的强烈反差,最终将其付之一炬。战后的日本社会同样处在崩溃的边缘,不过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麦克阿瑟。

金阁寺的焚毁也是战后日本病态心理的体现

被西方史学家看作20世纪最伟大军人的麦克阿瑟深谙马基雅维利的格言,即成功的改革往往保留了旧制度的外表。在不触动天皇制的前提下,他对日本社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彻底的普选实现了,选举权被扩大到妇女;恢复了大学自治和言论自由;地主的土地被分配给无地农民;庞大的家族财阀被拆解为数百个不相干的小公司;原本用于生产军火的工厂被改造成生产生活用品的企业;颁布了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允许劳动者组织工会。

在经历了战后两年多的极度混乱后,日本经济走上了高速恢复发展的快车道。1951年,麦克阿瑟因韩战中的争议黯然离去,但日本经济却在3年后迎来了被称为“神武景气”的辉煌时期。1968年,日本超越西德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麦克阿瑟帮日本人民清算军国主义

相比于其他城市的高速发展,缺乏良好自然禀赋的京都在经济上落了下来。好在从战后第一任民选市长神户正雄开始,京都就确立了建设文化都市的目标,并和西安、巴黎、基辅、波士顿、佛罗伦萨等城市结成了友谊城市。

今天的京都经济水平和人口数量都排在日本第7位,虽然仍远不及日本的一线城市,但其独有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风情,幽雅静谧的生活环境,仍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这里旅行居住。千年的京都物语也是一部浓缩的日本史,正如京都市的市徽不死鸟一样,虽然迭遭苦难,但终将浴火重生。

最后,附送几个彩蛋。在大家喜欢的《名侦探柯南》中,虽然发生在京都的故事不多,但柯南剧场版中有3部是以京都为背景:2005年广受好评的《迷宫的十字路口》再现了源义经在京都出生成长所历经的地方;2012年《远海的侦探》发生在京都府下、石原莞尔最后任职的舞鹤港;2017年《唐红的恋歌》则以京都西郊风景幽雅的嵯峨野和渡月桥为背景。而养着一只灰貂做宠物的京都绫小路警部,他的姓氏自然是来源于京都的绫小路锦市场了。

如果各位读者对京都有兴趣,不妨循着柯南的足迹,在樱花飞舞的春天或红叶烂漫的秋季,来京都一探究竟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古代天津战役结果如何?天津战役规模为什么那么大?

全文共 246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天津战役,说到天津战役其实很多人都还是知道的,天津战役是当时历史上规模非常大的一场战役,也是近代史上一次很重要的战役,是当时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的一次围剿,其实,小编觉得,近代的战争都是围绕你争我斗的局面,解放军为了解放全中国,长达数十年都在不停的打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古代天津战役结果如何?天津战役规模为什么那么大?

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军队即于九月三十日在塘沽登陆,进驻天津、北平、唐山、秦皇岛等地区,接着空运国军第九十四军到天津和唐山一带。一九四六年九月,又海运第六十二军到秦皇岛登陆,接替第九十四军在天津和唐山的驻区。一九四七年春美军撤走后,又于八月调第九十二军接替第六十二军在天津的驻区。以上国军的活动,都是在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的指挥下进行的。到一九四七年年底,华北“剿总”成立以后,即由“剿总”总司令傅作义指挥。

一九四八年十月,辽沈战役开始以后,傅作义将驻在天津的第九十二军一部调到葫芦岛,另一部调到唐山,增援锦西国军,其驻地又由第九十四军接替。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解放军向平绥线的张家口和新保安进攻,傅作义又将驻天津的九十四军两个师西调平绥线,将第八十六军由秦皇岛调驻天津。当张家口和新保安相继解放,傅作义的嫡系部队被歼后,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野战军迫近平津,傅作义又于十二月十日急将第六十二军的两个师从北平、丰台凋到天津。

从此,天津战役前夕守卫天津的国军计有:第八十六军三个师,第六十二军两个师,第九十四军一个师,河北省两个保安师,天津市警备旅一个旅;临时增编的有第六十二军第三一七师和第九十四军第三0五师(人员武器不全),加上宪兵第四团、汽车兵团、警察等,共约十三万余人。1948年夏,经过易县、涞水战役的失败后,时任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的傅作义鉴于解放军的野战威力,采取了集结部队于平绥、北宁铁道线区的措施;将张垣、北平、天津作为三个基点,连同平津张铁路线上的重要城镇,预行工事设施,以为依据,实现所谓“灵活机动、集中优势”的“依城决战”

方略。

然而9月下旬济南解放,十月初东北完全解放,华北的国民党军更为孤立暴露。无论华东、中原解放军的北进或东北解放军的入关,联合起华北解放军,都要形成为绝对优势。(当时傅所指挥的连杂编的护路旅、保安团以及后勤部队,不逾五十万。)对此形势再不容排成一线,必须集结一头,策定根本动向。计有三条路线: (一)傅内部属于察绥系,倾向西去,保察绥基地,但不能带动蒋嫡系中央军,尤其不能和马鸿逵合作,没有后路; (二)蒋介石以徐(州)海(州)在危急中,想放弃平津,免蹈辽沈复辙,给傅以华东全责,依青岛为后路,以图挽救淮海危局; (三)美国以司徒雷登通过胡适等人的呼喊,要以军火直接给傅,就须东靠,死踞津、沽海口,扰乱华北。

十月后,蒋介石与傅作义不断讨论,最终傅倾向于“依托美援保持津沽”的向东靠,以观望形势。其认为有能力保住平津,支撑华北(防止东野直驱徐蚌),得到了蒋介石的支持。

依照此意图,陈长捷在天津构筑的大量工事,进行固守。天津市的碉堡工事始于日本侵占天津的时期。日军曾在天津市郊的主要交通要道构筑红砖碉堡,有的高及一丈多,有的低及数尺,大大小小总共有几十个,并在碉堡周围架设一层铁丝网。在一九四五年间,美军接替日军,加筑一些铁丝网。国军接替美军后,更积极修筑碉堡工事。一九四六年间,第九十四军在高碉堡驻有部队,又加筑一些鹿砦的障碍物。而后于1947年,进一步完善了天津环城碉堡工事线。此时,天津城防工事长达八十四华里。有一道宽五米、深三米的护城河。内墙顶到河底高达七米,墙内每隔三十米有一座碉堡。环城围绕一道铁丝网和电网,沿着护城河有大型碉堡三百八十多个,连同市内纵深的碉堡先后完成共约一千多个。环绕天津市护城河放进运河河水和海河潮水,经常水深保持两三米左右。沿着环城碉堡工事线只留了八个门为出入交通,其余都围绕了铁丝网。每个大型碉堡部安装了电话,足够一班兵力的驻用。而且在护城河内墙各大型碉堡之间还构筑散兵坑掩蔽部和交通壕及马路,连贯一起,便于使用汽车运送人员、弹药、粮食的补给。原来天津市周围是广阔平坦的水网地带,可以四通八达的,自从构筑环市碉堡工事线以后,形成了天津城防形势。在战事尚未迫近天津市郊的时期,只有在八个门来往交通,每个门都驻有警察和宪兵,检查行人和车辆,入夜闭门。其余地段筑有铁丝网和护城河,不易通行。

但国民党方面对解放战争的发展情势判断不足,认为将来主力作战会在天津外围一百里或几十里的地区,天津市为后方而不是前线,以一个师或两个师必要时一个军防守天津就足够了,故而当时环城碉堡工事过于靠近天津市区。1948年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再向天津市商民筹款几十亿元法币,加筑水泥钢筋碉堡几十个,分布在天津市郊的主要地区在战前又仓促修建了一些以红砖墙构成的工事。其将外围防御阵地前1000米以内的树林、房屋清除以利于射击视野,并布了4万颗地雷。同时还在市内各主要马路、胡同巷口等地筑了380多座大碉堡,此外,还将运河水引入护城河,使护城河的水深达3米。国军在天津连年构筑碉堡工事,是企图凭借坚强工事而作顽强抵抗。十二月十一日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在平津交通被切断、北平形成孤立据点的情况下,依据北平、天津和塘沽的现存残余部队,最后对华北地区作出“防守”计划,将天津和塘沽为一个防守区,以第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兼任司令,陈长捷兼任副司令,陈长捷兼任天津警备司令、天津防守司令,第六十二军军长林伟涛和第九十四军军长郑挺锋兼任副司令。

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一日,陈长捷根据傅作义对平、津、塘的整个部署,认为应固守天津,将强城防,又判断敌人主攻方向为天津北面宜兴埠、丁宁沽方向而来,那里没有河流,容易使用大兵团接近。其将天津市分为三个防守区,他并指定西北区以第六十二军担任,由林伟涛指挥;东北区以第八十六军担任,由刘云瀚指挥;南地区以第九十四军第四十三师担任,由陈长捷兼任指挥;其余部队为总预备队在耀华中学附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为何围城打援战术在朝鲜战争当中不起作用?

全文共 163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围城打援战术,可以说这是我国在战争年代发明的特有战术,被我国军队玩的是炉火纯青。在我国军队中用专业术语叫做“围点打援”,大概的意思就是一部分兵力去保卫敌人的重要地点或是城市,制造出进攻的假象,然后迫使着敌军拍增援,然后另外一支部队就潜伏好埋伏前来增援的敌军。攻城不是组中目的,打援消耗敌军才是最终目的。我解放军把这个战术运用的炉火纯青,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打”一个“准”!然而,到了朝鲜战场上,我军却很少用“围点打援”这个战术,甚至因为此战术还吃过亏!

我军从建军到朝鲜战争这一段时间,遇到的对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火力要远比解放军猛。为了同这些武器装备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战斗,我军把运动战运用到了极致,开发出了各种战术来弥补装备上的差距,因此创造了战争史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围点打援”就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开发出来的,因为我军的装备很差,非常缺乏重武器,要想去攻坚,去攻城拔寨是很难很难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前期的时候,我军就极少有攻城拔寨的战例,反而各种规模的伏击战我军打了无数次,这说明我军的野战能力是强于攻坚能力的。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是每一支优秀的军队必须掌握的准则,因此能否把敌军从坚固的工事和城市之中调出来,把攻坚战变为野战,就成为了战争胜负的关键。但是到了朝鲜战场上就很难做到这一点,“围点打援”有着特殊的使用条件。

首先“围点打援”的“点”必须具有很高的价值,最好是能够改变战场形势的,让敌人不得不前来支援。但是在朝鲜战场上却没有这么多的机会,毕竟联合国军不是在自己的“国土”战斗,美军也不可能为了一城一地的得失,就让自己的人跟志愿军死磕!在美军看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才是他想要的,城市丢就丢了吧,优先要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比如当志愿军进攻汉城(首尔)的时候,美军完全不顾自己的形象直接带着联合国军从汉城逃跑。所以碰到这种如此没有“骨气”的美军,我军的“围点打援”就失去了利而诱之的基础。

其次,要想“打援”你的野战能力要占据绝对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快速的吃掉对方,以免陷入持久战。然而在朝鲜战场上,面对美军强大的陆空火力和密切的战术协同,我军的野战优势荡然无存。

美军一个师的火力远远超过我军一个军的火力,我军装备最豪华的39军在美军眼中也只是一支轻步兵。美军步兵师装备的重机枪数量是我军一个军的2.5倍以上,而且美军步兵师还拥有54门105mm榴弹炮和18门155mm榴弹炮,而我39军的重火力就是36门75mm的山炮!

另外美军步兵师还有一个师属坦克营,每个步兵团还有一个团属坦克连,全师总计149辆坦克,除此之外美军步兵师还装备有32辆四联装12.7mm机枪的防空装甲车和32辆双联装40mm高射炮的防空装甲车,用这种防空武器平射打步兵的时候,完全可以用恐怖来形容。除此之外,美步兵师还拥有约600具火箭筒。

除了上面那些,在作战的时候,美步兵师还拥有空军的支援。而我军几乎没有防空武器,反坦克武器也是极度缺乏。双方的火力差距如此之大,很难想象我军当年是如何把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推到三八线的。另外美军不仅仅只强在火力上,那个时候二战结束没多久,美军里面还有大量的二战老兵在服役,他们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各部队、各兵种之间的密切协同水平非常高。

反观我志愿军,虽然战术协同强于美军,但是奈何我军是一支以轻步兵为主的部队,在火力上完全被美军压制了。1951年的砥平里战斗就是最好的例子,志愿军陷入了攻城无果、阻援失利的境地,最终以败告终,这也是我军为数不多的败仗之一,从侧面也说明了“围点打援”这个战术不适合朝鲜战场。

“一计不成、再使一计”,此战术不行,那就改变战术。既然缺乏防空火力,扛不住美军的空中打击,那就打夜战,利用夜战打近身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既然敌人的重火力强于我,那我进攻的时候就分散兵力密度,以减少受到敌人火力打击的伤害,在保证己方火力的同时,还要做到进攻的层层推进、交替掩护,也就是我军的三三制战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汉武帝晚年的巫蛊之祸,他是怎么醒悟过来的?

全文共 1243 字

+ 加入清单

汉武帝刘彻,虽然在位前期的所作所为都是抗击匈奴,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但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些让人意想不到,唏嘘不已的事情。穷兵黩武暂且不说,另外一件巫蛊之祸,更是差点就断送了刘氏江山。好在汉武帝最终还是醒悟过来了,而为了让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的皇后卫子夫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她是怎么做的呢?

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她的一生被后世无数人传阅。从一个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府里的舞女,到成为汉武帝的皇后,这其中固然有她的美色与性情的原因,更多却是她生下了大汉朝期盼已久的皇长子,再加上她的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为大汉朝立下的汗马功劳,使得她的后位稳固了几十年。可惜被世人称赞的贤后最后的结局却是冤屈而死,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卫子夫年轻的时候就因为美貌而被汉武帝相中,卫子夫的家族依靠卫子夫被汉武帝宠爱而脱疑而出,而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和外甥霍去病也十分争气,两人凭着自身过硬的本领,为汉武帝的江山立了很多功劳,卫氏家族也因此成为大汉朝最显赫的外戚。但这外戚在汉武帝晚年的时候却变成威胁皇权最大的因素了,因此对于汉武帝来说卫氏家族已经从心头好变成必须除去的危险因素了。

此时恰好出现的巫蛊之祸正好牵扯到了卫子夫的姐姐的儿子公孙敬声,这对于汉武帝来说,不管这件事是别人陷害还是公孙敬声本身的问题,无疑是给了他一个铲除卫氏家族的绝妙借口。后来大家通过史料记载就可以发现,这次的巫蛊之祸事件发生后卫氏家族几乎被汉武帝连根拨起,庞大的外戚势力就此解决。

后来汉武帝命令自己的宠臣江充调查此案时,却直接成了压倒卫子夫与太子刘据自杀的最后一根稻草。汉武帝宠臣江充与太子刘据之间素有仇怨,虽然不知道这仇结的大小,但深信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江充,是绝不会拿自己的生命来冒险的。

毕竟刘据是大汉朝的太子,没有意外的话等到汉武帝逝世就会登基为帝,这对江充来说太子刘据活着就是悬在他头上的一把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让他人头落地,也因为这样江充选择先对太子刘据下手以此保全自己的性命。

而汉武帝之所以会对江充提供的证据丝毫不怀疑,是因为一方面年老体衰的皇帝对于成长后精力旺盛的儿子们总有一种防备感,总觉得哪天儿子就会迫不及待地谋朝篡位,而恰好此时的太子被江充逼到不得不起兵反抗保命的地步。但在汉武帝的眼中,儿子刘据的起兵反抗正好证实了他心中的猜测,这很明显就是在逼自己去死好给他腾位的举动,这样一想汉武帝就下了狠手。

当然卫子夫在发生这么多事后选择自杀,其实是为了给儿子留一条后路。当时太子刘据的行为是经过卫子夫同意的,因为她内心深处明白,现在的局势如果儿子束手就擒结局很可能就是儿死卫氏家族覆灭,但如果奋力一搏或许事情会有转机。

后来事情也一如她想,在她同意儿子刘据起兵的当时,汉武帝虽然对她有所处理,但是却并没有下废后诏书。等到卫子夫自杀加上群臣力谏以后,汉武帝很快就醒悟过来并开始挽回,虽然太子刘据此时已然自杀,但是最终继承帝位的还是刘据遗留的这一脉(后来的汉宣帝刘询便是刘据之孙),所以卫子夫的牺牲并不是白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军为什么援阿富汗战争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提供的首批军事援助日前抵达阿富汗。这是北京向喀布尔资助数百万美元用来打击恐怖主义计划的一部分。那么,中国军为什么援阿富汗战争?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

美媒:首批中国军援运抵阿富汗 价值数百万美元

据报道,这批援助于3日抵达喀布尔。中国驻阿富汗大使姚敬将其交予阿富汗国家安全顾问穆罕默德 哈尼夫 阿特马尔。此次运输的物资包括物流设备、军用车零件、弹药和武器。这些都将由阿富汗国防军和安全部队使用。

姚表示,北京希望与阿富汗政府和民众建立正常的国家关系,“阿富汗是我们的近邻,此次军事援助是两国军事交流和合作的开始”。

阿特马尔拒绝透露更多的细节。但他说,此次援助表明阿富汗和中国共同反恐的决心。“军事援助只是我们联合反恐的开始。这是中阿关系的重大改变,中国将和阿富汗民众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他还表示,下一批援助将于今年晚些时候交付,预计包括更多的军事援助,以及方便阿富汗警方探测炸弹的扫描设备。阿富汗官员计划在喀布尔的四个入口处安装这些扫描设备。

中国国防部曾表示,近年来中阿两国军方之间的关系一直在改善,并且将进行更多合作,包括培训。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说,双方愿意深化在各个领域的军事交流,加强在反恐、训练及人员培训方面的务实合作,为维护地区安全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匈奴为什么屡屡除不尽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匈奴为何会在历史中消亡

匈奴在秦汉时期很是猖獗,不论是秦朝时期还是汉朝时期都有派将领去驻守边疆抵御匈奴,但是就是没有除尽,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其一便是,草原部族是消灭不了的,只要有草原就一定会有草原部族。其二,在秦朝有匈奴克星大将蒙恬驻守长城抵御匈奴,可还没有将匈奴完全除尽,秦便灭国了,到了汉朝国力强盛时,并没有及时的消灭匈奴主力骑兵,也没有尽是夺匈奴草原土地,正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反而在国力衰弱时,劳师远征,以至于对匈奴的战争连续战败。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汉朝时期任人唯亲,大量任用外戚将领(外戚四大家族卫、霍、公孙、李),排斥非嫡系将领,时常微操,朝堂上有能力的将领不受重用,反而一直重用皇亲国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英荷第三次战争的转折点是哪一次海战?第三次英荷战争谁取得了胜利?

全文共 1424 字

+ 加入清单

17世纪英国与荷兰之间的第一次与第二次战争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海外贸易以及扩张,不过今天讲的第三次英荷战争与前两次就有些不同了。就比如第二次英荷战争,是由荷兰舰队主攻英国舰队,而第三次则是英国联合法国来进攻荷兰。另外前两次均是在海上进进行的战争,而第三次则是海陆都有进行过战争。

其实第三次英国和荷兰之间的战争的开端,并不是英国和荷兰之间相互攻击而造成的,而富有戏剧的是在1672年法国正式向荷兰宣战,英国一看到这个势头,立即站到法国的一边。而且在没有和荷兰正式宣战的前提下,就冒然的袭击了荷兰的一只商船队。时间是在1672年的3月。这样第三次英国和荷兰之间的战争就开始了。

而且参与这次战争的国家比以往两次都有所增加。除了英国和法国,荷兰外。参与的国家还有瑞典,西班牙和丹麦等国家。

可以不夸张的这么讲,英国对于第二次英荷之间的战争,还是耿耿于怀,是司机要报复荷兰。因为,毕竟在第二次英荷战争送,英国是吃了大亏的。正好瞅准这个时机,一道和法国进行了对荷兰之间的战争。

可以说有了法国的帮助,英国是如虎添翼。我们知道法国的陆军实力很强大,有欧洲第一陆军的实力。

所以说在陆地上,荷兰的军队被法国的军队打得是节节败退,很快荷兰的格尔德兰,乌得勒之等省份,相继落入了法国人的手中。

正当法国的骑兵高歌猛进,甚至直逼到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之下,荷兰刚刚执政的威廉只好下令掘开堤防,让海水倒灌,才挡住了法国陆军的凌厉的攻击。

为什么要海水倒灌呢,因为荷兰是一个低地的国家。

这样陆上的进攻就告一段落。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海战

在这场海战中。德奈特将军是荷兰海军的总司令,虽然已是花甲之年。在上一篇文章之中,我们知道他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一位上将。通过他的奇袭,荷兰在第二次英国和荷兰之间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德奈特将军通过了仔细的分析,他确定荷兰的主力军队应该对付英国军队,毕竟法国军队虽然在陆地上如鱼得水,但是在海战之中,不仅是力量薄弱,而且还缺乏海战的经验。

通过上篇文章,德奈特将军的奇袭战术,是运用的炉火纯青。

海战的最初,双方都各有胜负。德奈特将军虽然通过他的奇袭战术,取得了一些小的胜利,但对当前的战局却没有决定性影响。

其实决定第三次英国和荷兰之间战争的转折,是特塞尔海战。

在1673年8月,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的舰队大规模集结,企图登录荷兰的特塞尔岛,然后在水路并进发动对荷兰的攻势。

德奈特上将充分的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他发现荷兰的实力比英法联军明显的要弱,但他审时度势,充分利用自己作战方面的优势,来英勇地抵抗英法联军。

在8月21日夜,德奈特上将指挥舰队成功的利用风向,穿插到英法联军的缝隙之中。就在天刚刚放亮,特塞尔海战就上演了。

虽然英法联军在兵力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在作战方面,荷兰海军更明显的更胜一筹。

由于法国舰队不管是在训练上,还是在作战经验上,明显欠缺,很快在荷兰舰队的攻击下,法国的舰队就陷入了混乱之中。

所以德奈特将就把主要的兵力,集中对付英国的舰队。

这场海战,一直从清晨打到了黄昏,英法联军有九艘战舰被击毁。但荷兰舰队呢,只是有舰只被击伤。

特塞尔海战最终以荷兰的胜利而告终。

英法联军在惨败以后,英法联盟也宣告破裂。

这样在1674年的2月,英国和荷兰两国签订了《威斯敏斯特合约》。承认两国于1667年签订的《布雷达合约》继续有效。

荷兰给英国一定的补偿 。而且也保证在接下来的荷兰和法国战争中保持中立。

这样第三次英国和荷兰之间的战争就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太原战役后勤指挥部旧址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太原战役后勤指挥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太原战役后勤指挥部旧址位于阳曲县东黄水镇东黄水村,建筑面积90平方米。

1948年10月,太原解放战役打响。为了保证部队的充足供应,中共晋中区党委第一地委决定,以专员薛同连、副专员彭伯州为首,组织成立支援太原战役后勤指挥部,负责动员所辖10个县的支前工作,指挥部驻地在阳曲县东黄水镇东黄水村。为同前线部队取得密切联系,做到及时供应,又成立了支援前线指挥部,由郭固邦任司令员、刘大煜任参谋长、郭守瑞任政治部主任兼安葬委员会主任。根据地委指示,中共阳曲县委也组建了阳曲县后勤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华国锋任政委、县长张天槐任主任,驻地也设在东黄水村。在牛驼寨争夺战打响时,华国锋主持召开县区干部支前动员大会,决定县委、县政府的大部分领导同志随旅部活动,村村建立支前指挥部。前线指挥部把向前线运送门板、檩条的任务交给阳曲县后勤指挥部,县后勤指挥部提出“我们多流汗,部队少流血”的口号,动员全县人民向牛驼寨阵地运送大小门板95485块、大小檩条71271根。为抢救伤员,县后勤指挥部还责成县区妇联会动员妇女为伤病员喂水、喂饭、喂药、洗血衣、缝补衣服等。在太原解放战役中,阳曲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东黄水村:东黄水村位于阳曲县城正东十公里处,红山危山脚下,是东黄水镇政府所在地,在我县属平川村,村委由石沟东、伽西、泊子沟、北社四个自然村组成,有16个村民小组,分8个网格片区。总党员人数为84人,总户数1125户,人口2634人,其中劳动力1042人,全村耕地11811亩,人均占有耕地4.48亩。东黄水村交通便利,盂阳省道、平阳高速公路、石太高速公路纵经我村,通信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