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水灾害有哪些种类【精彩三篇】

浏览

1809

文章

3

篇1:海啸灾害种类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海啸作为怒吼的巨浪,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而产生的破坏性、灾难性的海浪,由于海底地形急剧升降等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那么海啸灾害种类有哪些呢?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海啸按成因可分为三类:地震海啸、火山海啸、滑坡海啸。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其机制有两种形式:“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下降型”海啸:

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隆起型”海啸:

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遥海啸:

遥海啸是指横越大洋或从很远处传播来的海啸,也称为越洋海啸。海啸波属于海洋长波,一旦在源地生成后,在无岛屿群或大片浅滩、浅水陆架阻挡情况下,一般可传播数千公里而能量衰减很少,因此可能造成数千公里之遥的地方也遭受海啸灾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洪水灾害一般情况下分为哪几个种类

全文共 1043 字

+ 加入清单

洪水灾害是指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灾害,下面来了解一下洪水灾害一般情况下分为哪几个种类呢?

洪水灾害的分类方法很多,这里按洪水灾害的形成机理和成灾环境特点,将常见的洪水灾害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溃决型、漫溢型、山地型、内涝型、行蓄洪型、海岸型、城市型等。

(1)溃决型洪灾泛指江河、湖海、堤防、塘坝等因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溃决而形成的洪水灾害,根据成因又可细分为河堤溃决、大坝溃决、冰坝溃决3种。它具有突发性强、来势凶猛、破坏力大的显著特点。

(2)漫溢型洪水灾害是指洪水越过堤防或大坝顶部,造成堤内平原或坝下游地区淹没成灾的现象。洪泛平原与河口三角洲地区是漫溢型洪水灾害的多发地,我国七大江河的中下游与河口地区常见这类洪灾。漫溢型洪水灾害最为常见。

(3)山地型洪水灾害泛指山区河流中因暴雨山洪及其诱发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突发性的洪水灾害。山地灾害发生地区,大多沟壑纵横,河流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其特点是:突发性强,洪流速度快,挟带泥石多,历时短暂,破坏力大,防御困难等。由于山洪的突然爆发并常在夜间发生,因而更具威胁性。

(4)内涝型洪水灾害是指地势低洼、紧依江河、仰承江河沿线湖群的水网地区内发生的暴雨或洪水,由于区域排水不畅使得大面积区域积水造成明涝,或由于长期积水,使区域地下水水位升高造成区域渍涝灾害的现象。这类洪水灾害多发生于湖群分布广泛的地区,如我国的洞庭湖、鄱阳湖周边垸区和太湖流域。

(5)行蓄洪型洪灾是指山谷或平原水库以及河道干流两侧的行洪、蓄洪区(天然的洼地或人工湖泊)由于河道来水量过大难以及时排出而被迫启用,导致人为的空间转移性的洪水灾害。为确保重点地区安全,以小的行洪、蓄洪区的淹没损失换取江河堤防的安全,也是一种重要的防洪减灾手段。此类洪灾是一种可控制性洪灾,通过对洪水的优化调度和管理,牺牲局部,确保全局,达到合理的减灾效益。

(6)海岸型洪水灾害是指天文大潮、台风(热带气旋)暴潮或海啸引发的海陆交接的海岸地带的洪水灾害现象。其表现是,汹涌的海浪扑向陆地,造成堤塘漫溢、溃决而成灾。我国的海岸线长1.8万km,台风每年平均在沿海登陆7次,这类洪水灾害在沿海地区最为常见。

(7)城市型洪水灾害泛指发生在城市市区的洪水灾害。城市具有独特的地表形态和性质,如不透水地面面积大,有天然的和人工的地下管网两套排水系统,导致地面径流系数大,汇流速度快、时间短、下渗少等。我国现有100多座大中城市处于洪水水位之下,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常见的水灾害种类有哪些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水灾泛指洪水泛滥、暴雨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多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灾害而言。那么大家知道常见的水灾害种类有哪些吗?遭遇水灾该如何逃生?接下来请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常见的水灾害种类有哪些?小编总结如下:

1、暴雨洪水是最常见的威胁最大的洪水。它是由较大强度的降雨形成的,简称雨洪。我国受暴雨洪水威胁的主要地区有73.8万平方公里,分布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7大江河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

2、山洪是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暴落的洪水。由于山区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降雨后产流和汇流都较快,形成急剧涨落的洪峰。所以山洪具有突发性强、水量集中、破坏力强等特点,但一股灾害波及范围较小。这种洪水如形成固体径流,则称作泥石流。

3、融雪洪水主要发生在高纬度积雪地区或高山积雪地区。

4、冰凌洪水主要发生在黄河、松花江等北方江河上。由于某些河段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在气温上升、河流开冻时,低纬度的上游河段先行开冻,而高纬度的下游河段仍封冻,上游河水和冰块堆积在下游河床,形成冰坝,也容易造成灾害。

5、溃坝洪水是指大坝或其它挡水建筑物发生瞬时溃决,水体突然涌出,给下游地区造成灾害。这种溃坝洪水虽然范围不太大,但破坏力很大。此外,在山区河流上,在地震发生时,有时山体崩滑,阻塞河流,形成堰塞湖。一旦堰塞湖溃决,也会形成类似的洪水。

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们居住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农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门的破坏。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感谢各位对我们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的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