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毒蛇是如何咬人的(最新20篇)

很多人闲着没事的时候喜欢去山上转一转,空气清新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只是再美的风景也有危险的存在,比如山上可能会有毒蛇,一旦被咬,一定要快速处理,不然会危及生命的。那么在山上被毒蛇咬了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6886

文章

125

篇1:毒蛇毒虫咬伤后浮肿怎么医治

全文共 1346 字

+ 加入清单

有毒的蛇,头部多为三角形,有毒腺,能分泌毒液。毒蛇咬人或动物时,毒液从毒牙流出使被咬的人或动物中毒。那么大家知道毒蛇毒虫咬伤后浮肿怎么医治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毒蛇咬伤后现场急救很重要,应采取各种措施,迅速排出毒并防止毒液的吸收与扩散。到达有条件的医疗站后,应继续采取综合措施,如彻底清创,内服及外敷有效的蛇药片,抗蛇毒血清的应用及全身的支持疗法。

(一)阻止毒液吸收:被咬伤后,蛇毒在3-5分钟内就迅速进入体内,应尽早的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毒液的吸收。

1.绑扎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也是现场容易办到的一种自救和互救的方法。即在被毒蛇咬伤后,立即用布条类、手巾或绷带等物,在伤肢近侧5-10公分处或在伤指(趾)根部予以绑扎,以减少静脉及淋巴液的回流,从而达到暂时阻止蛇毒吸收的目的。在后送途中应每隔20分钟松绑一次,每次1-2分钟,以防止肢瘀血及组织坏死。待伤口得到彻底清创处理和服用蛇药片3-4小时后,才能解除绑带。

2.冰敷法:有条件时,在绑扎的同时用冰块敷于伤肢,使血管及淋巴管收缩,减慢蛇毒的吸收。也可将伤肢或伤指浸入4-70C的冷水中,3-4小时后再改用冰袋冷敷,持续24-36小时即可,但局部降温的同时要注意全身的保暖。

3.伤肢制动:受伤后走动要缓慢,不能奔跑,以减少毒素的吸收,最好是将伤肢临时制动后放于低位,送往医疗站。必要时可给适量的镇静,使病人保持安静。

(二)促进蛇毒的排出及破坏:存留在伤口局部的蛇毒,应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其排出或破坏。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嘴吸吮,每吸一次后要作清水漱口,当然吸吮者腔粘膜及唇部应溃破之处。也可用吸乳器械拔火罐等方法,吸出伤口内之蛇毒,效果也较满意。伤口较深并有污染者,应彻底清创。消毒后应以牙痕为中心,将伤口作“+”或“++”形切开,使残存的蛇毒便于流出,但切口不宜过深,以免伤及血管。咬伤的倍位在手或足部时,也可用三棱针或刀尖在八邪穴或八风穴,向近侧皮下刺入一厘米后,由近向远轻轻按摩,加速蛇毒的排出。伤口扩大后,还可用各种药物作局部的湿敷或冲洗,以达到破坏或中和蛇毒的目的。常用的外敷药有30%盐水或明矾水,用于伤口冲洗的外用药有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及5%-10%的盐水。胰蛋白酶局部注射有一定作用,它能本分解和破坏蛇毒,从而减轻或抑制病人的中毒症状,用法是用生理盐水2-4毫升溶解胰蛋白酶后,在伤口基底层及周围进行注射,12-24小时后可重复注射。注射速尿、利尿酸钠或甘露醇等,可加速蛇毒从泌尿系的排出。

(三)抑制蛇毒作用:主要是内服和外敷有效的中草药和蛇药片,达到解毒、消炎、止血、强心和利尿作用,抗蛇毒血清已广泛用于临床,对同种毒蛇咬伤效果较好。

(四)全身支持疗法:毒蛇咬伤后的数日内病情较重,中毒症状有明显,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和休克,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溶血性贫血。因而积极的全身治疗及纠正主要脏器的功能是重要的。血压低时应及时给输血和补液,抗休克治疗,呼吸微弱时给以呼吸兴奋剂和吸氧,必要时进行辅助性呼吸。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组织胺类药物的应用,对中和毒素和减轻毒性症状有一定的作用。全身抗感染药物,对防治局部组织的坏死是重要的,常规注射TAT以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被蛇咬了的紧急处理和如何分辨毒蛇和无毒蛇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被蛇咬了的紧急处理和如何分辨毒蛇和无毒蛇呢?下面就这个话题跟大家一起来说一下吧

操作方法

1

首先如果被蛇咬伤,你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减少蛇毒被人体吸收,在伤口处,用嘴巴把血液吸出来,当然,千万别咽下去。但是有的蛇毒是不能用嘴巴吸的,因为蛇毒会通过皮肤进入人体。

2

其次进行伤口处理,用清水反复清洗,创伤,然后用火柴头烧自己的伤口,蛇毒被火烧之后毒素就会被破坏。

3

然后你要做的就是减少运动,别让让毒素跟着血液循环到心脏,同时为了保险在心脏处进行接扎。然后去医院进行处理。

4

至于怎么分辨毒蛇,头部一般呈三角形的蛇大多就是毒蛇,当然有的毒蛇虽然不是三角形但是也有毒,一般毒蛇是由毒牙和毒腺的,其实在紧急的时候你也分辨不出来,大概你可以通过你的判断来定,一般你的地方有什么蛇其实大概有个数了,比如北方毒蛇少,只有五步蛇,南方多,但是不管有没有毒,先治疗为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徒步 登山 露营时被毒蛇咬伤怎么办 这6个提示一定要知道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切不可惊慌,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在户外徒步、登山露营的过程中,与野生动物遭遇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其中毒蛇的咬伤是可能发生的意外之一。尽管被毒蛇咬伤的几率并不高,但我们仍然需要采取预防措施,以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这六个重要提示,助你在户外活动中预防和应对毒蛇咬伤。

1

1、提前做好研究

在进行户外活动之前,务必对目的地进行充分的研究,了解该地区可能存在的毒蛇种类和分布情况。了解这些信息对于安全至关重要。通过避开蛇的常出没区域,我们可以大大减少与毒蛇遭遇的风险。

2、活动范围尽量保持在步道和露营地

蛇通常不喜欢嘈杂的地区,因此,尽量保持在步道上行走,避免穿过草长得茂盛的区域,因为这些地方是蛇最喜欢的栖息地。尽量避开多岩石和沙地的区域,因为这也是蛇喜欢活动的地方。在寻找露营地时,尽可能选择公共露营地,避免在树下或靠近生长茂盛的植物和岩石区域扎营。

2

3、合理的着装

穿着适合的衣服和鞋子是防止被蛇咬伤的重要策略。避免赤脚或穿着露脚趾的鞋在露营地周围行走,应穿不露趾的高帮鞋,选择宽松的长裤而不是短裤。徒步时,应选择穿较厚的徒步鞋,以提供最大的保护。

4、被蛇咬伤后的处置

即使做好了预防措施,有时候仍会发生被蛇咬伤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切不可惊慌,应尽快寻求医疗帮助。不要试图用嘴吸出毒液,也不要切开咬伤处增加血液流动,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保持冷静,并尽快前往医院,告知医生被咬的时间和蛇的种类,以便及时准备抗蛇毒血清。

3

5、与毒蛇遭遇

尊重野生动物,包括毒蛇,在野外遇到蛇时,保持至少一米的距离,不要靠近或招惹它们。观赏蛇时要保持距离,并慢慢离开,避免惊扰蛇。

6、如何判断蛇是否有毒

区分毒蛇和无毒蛇的方法不是根据颜色,而是根据蛇的头部形态和瞳孔来判断。毒蛇的头部呈三角形,瞳孔是垂直的,而无毒蛇的头部呈圆形,瞳孔是圆形的。然而,判断蛇是否有毒需要近距离观察,这是一种潜在的危险行为,应该避免。

预防是最好的举措,给蛇足够的活动空间是避免被蛇咬伤的有效方法。在野外活动时,始终保持冷静,保持适当的距离,穿戴合适的衣物和鞋子,尽量避免蛇可能出没的地区。如果不幸被蛇咬伤,要尽快寻求医疗帮助,并按照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在户外活动中,尊重野生动物,与蛇保持适当距离,避免招惹它们,保护自己的安全和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毒蛇的毒液是怎么产生的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眼镜蛇、五步蛇、蝮蛇、竹叶青……听到这些蛇的名字,小朋友们是不是不禁打了个哆嗦呢?没错,这都是一些毒蛇的名字,它们能够分泌毒液,被它们咬上一口,就性命堪忧了。那么毒蛇的毒液是如何产生的呢?

毒蛇的毒液是怎么产生的

此前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蛇毒会分别攻击不同的细胞,例如肌肉细胞、血液细胞或神经细胞。鉴于这种攻击的高度精确性,一些科学家便推测蛇的毒液是由其体内不同器官中的蛋白质形成的,由于蛋白质已经与不同类型的细胞发生了作用,因此形成的毒液也就有了针对性。但是,科学家至今未找到足够的证据。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日报道,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科学家布里安·弗里为解决这个问题,最近对已经发现的蛇毒中的24种蛋白质进行了基因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他将每一种蛇毒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同蛇脑、心、肝以及其他器官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其中21种蛇毒蛋白质都与这些器官中的蛋白质相关。弗里在发表于最新一期《基因组研究》上的报告中说,“尽管在普通蛋白质转变到蛇毒的过程中,物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基本的分子结构和三维形状都没有明显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无毒蛇有哪些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毒蛇有黑眉曙蛇、翠青蛇、玉锦蛇、紫沙蛇、加利福尼亚王蛇、长鼻树蛇、美洲黑蛇、猩红蛇、玉斑锦蛇、双斑锦蛇等。

黑眉曙蛇:是大型的无毒蛇,体长可以达到两米左右,由于人类不断捕杀,所以数量不断锐减。

翠青蛇:是一种脾气温顺的无毒蛇,性格胆小,不攻击人,经常攀登上树乘凉。

玉锦蛇:头部有“王”字样的黑斑纹,体型较大,非常凶猛,具有攻击性,但是没有毒性。

紫沙蛇:是一种很细的无毒蛇,经常在夜间活动,非常警觉,而且爬行速度极快。

加利福尼亚王蛇:是一种圆滚滚的无毒蛇,脑袋狭窄,通体呈黑白相间的颜色,侧腹有线纹。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被毒蛇咬伤后能不能让同伴吸出毒液?

全文共 1359 字

+ 加入清单

不能

一直以来,用嘴吸毒液被看成是一种被毒蛇咬了之后可行的应急手段。但近十几年来研究发现,这种操作收效很小,带来的风险却非常大。包括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在内的许多权威机构都明确指出:不可以用嘴吸毒液!事关人命,不能不谨慎。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用嘴吸遭蛇咬的伤口都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蛇咬急救手段。例如,美国陆军部发表的《US Army Survival Manual》2002年版中,还有这样的段落:“用嘴吸伤口只能当作是最后的手段,而且只能是在口腔内没有开放性的溃疡时才行。”

然而,近十几年以来,医学界对这种急救方法进行了不少的研究。新研究发现,用嘴吸出毒血是一种收效很小、风险很大的行为。

蛇咬之后的急救,事涉人命。此事不能不谨慎。

判断被毒蛇咬伤后是否可以吮吸伤口,需要考虑该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

在有效性方面 并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在伤口局部“吸出毒液”的做法真的能为中毒急救带来帮助。相反,还有一些研究提示,这样的操作很可能无法有效地清除毒液。在一项人体模型中利用模拟毒液进行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在“中毒”后三分钟使用吸引装置在伤口处吸引15分钟对于降低体内的毒物其实没有什么作用。而另一项用猪的动物模型进行的研究,结果也发现在伤口局部负压吸引没有带来什么帮助,而且可能会出现额外的皮肤损伤。

在安全性方面用嘴吮吸伤口的操作会带来额外风险。2002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发现,吸吮、截肢或试图切断血液供应,都是弊大于利,因为这些方法都可能损伤神经、血管,最终加大发生严重感染的概率[3]。医学网站Medscape认为,当处理毒蛇咬伤时,很多缺乏确证的急救措施可能会带来伤害多过好处,包括在用嘴吸毒、切开伤口、止血带、冰袋等。人的口腔并非是无菌的,用嘴吸伤口,很可能导致伤口感染。

另外,吸取毒液也存在导致救助者中毒的风险。曾有吸取蛇毒导致严重口咽部水肿的报道。

所以,用嘴吸取蛇毒收效很小、风险很大。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旗下的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在内的许多权威机构、专业网站都明确建议:不能用嘴吸蛇毒。

被毒蛇咬伤时应该怎么做?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旗下的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在毒蛇咬伤急救方面给出了如下建议:

1.应该做的事情

2.保持冷静,鼓励伤者。限制伤者活动,并保持咬伤处低于心脏位置。

3.如果有负压吸引装置,可以使用。

4.摘下戒指及可造成压迫的物体,因为受咬伤部位可能出现肿胀。可利用较松的夹板来限制患肢活动。

5.患处肿胀和颜色改变是蛇可能有毒的征兆。

6.监测伤者的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如果可能,在伤者出现休克症状时(如苍白)使其平躺,略抬高足部并用毯子保温。

7.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8.如果有条件,带上死蛇去医院,但不要冒险特意去捕捉它。

不建议做的事情:

1.不要让伤者过度消耗体力。

2.不要使用止血带。

3.不要进行冷敷。

4.不要切开伤口。

5.不要用嘴吸取毒液。

6.除非有医生同意,否则不要给伤者止痛药或兴奋性药物。

7.不要经口给予伤者任何东西。

8.不要使咬伤处高于心脏位置。

治疗毒蛇咬伤最可靠的方法仍是抗毒血清,被毒蛇咬伤后最重要的是尽快取得医疗帮助。利用泵吸引伤口或许效果不佳但仍可尝试,而直接用嘴吸出蛇毒则不可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毒蛇咬伤后的急救措施

全文共 1188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蛇类有160余种,其中毒蛇约有50余种,有剧毒、危害剧大的有10种,如大眼镜蛇、金环蛇、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蝰蛇、腹蛇、竹叶青、烙铁头、海蛇等,咬伤后能致人于死亡。这些毒蛇夏秋屯在南方森林、山区、草地中出现,当人在割草、砍柴、采野果、拔菜、散步、军训时易被毒蛇咬伤。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毒蛇咬伤后的临床表现

蛇毒主要含蛋白质、多肽类和多种酶,依成分不同分为神经毒、血液循环毒和混合毒三种,毒素不同其临床表现也有差异。

1.血液循环毒素中毒

见于蝰蛇、五步蛇和竹叶青蛇咬伤。咬伤局部剧痛、红肿、出血、水疱、皮下瘀斑或组织坏死,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伤口不易愈合,并迅速向肢体近端蔓延。全身反应多在咬伤2~3小时出现,有发热、胸闷、心慌、气短、恶心、呕吐等。重者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呕血、便血、尿血、鼻出血等,可有溶血性黄疸,还可出现心律失常、心肌损害、心力衰竭甚至休克,有的出现急性肝、肾衰竭。

2.神经毒素中毒

主要由金环蛇、银环蛇、部分蝮蛇和海蛇咬伤引起。咬伤局部症状相对较轻,伤口可仅有轻度红肿、麻木、流血不多,所以往往易被忽视。大约在咬伤后1~3小时,开始出现全身症状并迅猛发展,有视物模糊、眼睑下垂、声音嘶哑、言语和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牙关紧闭、共济失调、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严重者肢体瘫痪、惊厥、昏迷、休克、呼吸麻痹以至呼吸停止。虽然神经毒素的症状很重,但病程较短,只要度过前两天的危险期,一般均可恢复。

3.混合毒素中毒

见于眼镜蛇、眼镜王蛇和蝮蛇咬伤。兼有以上两者的特点,但又有所侧重,如眼镜蛇咬伤以神经毒素为主,蝮蛇咬伤以血液循环毒素为主。

毒蛇咬伤后的急救措施

●让伤者休息,不要活动或移动,减缓毒素扩散速度。

●尽量让受伤部位低于心脏,抬高上身,不要抬高受伤的肢体。

●自救时用绳索、手帕、植物藤、布带将伤口的近心端的5厘米处捆住,防毒素继续向体内扩散。每隔15~20分钟松带子1~2分钟以防肢体缺血坏死。

●擦去伤口周围的毒液,用井水、泉水、茶水、自来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伤口,同时在伤口上作多个“十”字小切口以便排毒。接着用火罐、吸奶器、吸引器将毒汁吸出。紧急时用嘴对伤口吸吮毒汁出来,施救者吸吮后立即吐出,将口嗽干净。施救者有口腔溃疡时禁用此法。

●针刺排毒。咬伤超过24小时肿胀严重时,可用钝针在肿胀下端每隔2~3cm刺一针孔,使患肢下垂,自上而下按压,使毒汁从针眼流出,每日2~3次,连续2~3日。

●解毒药的应用:①南通蛇药(季德蛇药),轻者每次服5片,3次/日。重者服10片/次,4~6小时/次。②将上述药片用温水溶化后涂于伤口周围半寸处。③上海蛇药,每次服10片,以后每小时服5片。④新鲜半边莲(蛇疔草)30~60克,水煎服,或捣烂涂伤口周围。

●急救中忌用药,如吗啡、氯丙嗪、巴比妥类等中枢抑制药和横纹肌抑制药箭毒等。牢固包扎伤口并急送医院救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毒蛇泡酒,一般泡多久蛇才会死?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毒蛇泡酒,最重要的一点是瓶口一定要密封,不但能够防止酒气漏出,还能让毒蛇缺氧而死,瓶内空气越少死的越快。

2

用毒蛇泡酒还需要注意酒精度数,使用高度数的酒精,一般使用50°以上的酒精的,酒精度数高蛇也能快点死。

3

泡毒蛇的瓶子里酒太少,空气太多,蛇也不容易死去,因此酒要尽量多点,毒蛇才能更快的死去。

4

用毒蛇泡酒时,需要注意让蛇头入酒,蛇头如果浮在药材上面,那么毒蛇就相对不容易死。

5

用毒蛇泡酒,要确保瓶子内部酒多,酒精度数高,蛇头入酒,瓶口密封,这几个条件都具备时,一天内毒蛇就会因为缺氧而死亡。

特别提示

开瓶口倒酒时,注意不要碰到毒蛇的牙,否则容易中毒。毒蛇泡酒时蛇头下垂,酒的颜色变成黄绿色后,蛇酒才算泡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菜花蛇有毒吗 菜花蛇是不是毒蛇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

菜花蛇,还有一个比较专业的名字——黑眉锦蛇,其体型比较庞大,具有攻击性,但是却是无毒蛇种,喜欢攀爬,一般生活在丘陵,草丛,平原以及村舍附近,以鼠为食,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有重要经济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菜花蛇无毒,但是不代表没有细菌,在被菜花蛇咬了之后不要过于恐慌,需保持镇静,不与蛇做过多纠缠,有的人被蛇咬了之后会出于恐惧和愤怒与蛇大战三百回合,这样只会导致伤口因不能得到及时处理而恶化,且还有再次被咬的危险。应该及时就医。注意不要用嘴吸毒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户外旅游如何区分毒蛇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喜欢野外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对野外危险,尤其是蛇大家却不是很了解,小编提醒各位户外运动爱好者在旅行前,要向有关人员了解该地区蛇的分布情况,如蛇是不是很多,有无毒蛇,以何种毒蛇为主,以便作好防止被蛇咬的准备。接下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户外旅游如何区分毒蛇,请大家仔细阅读下文。

户外旅游如何区分毒蛇?小编来告诉大家;

蛇的通性,大致是昼伏夜出,白天潜匿阴湿地方,黄昏之后开始活动,夜晚经常盘桓在山径上扑食小动物,它们活动的地区,以山林、沼泽、溪涧、草丛、田野等潮湿的地方居多,有时也入侵民宅。蛇在冬季成眠,惊蛰之后开始出洞产卵,故盛夏及夏秋之交成为蛇类最多之时期,约为四月至十月均有毒蛇出现。

户外旅游遇到蛇想要区分是否有毒,主要看蛇的头部,一般毒蛇头部多为三角形,有毒腺,能分泌毒液。毒蛇咬人或动物时,毒液从毒牙流出使被咬的人或动物中毒。蝮蛇、白花蛇等就是毒蛇。毒液可供医药用。毒蛇的牙齿呈中空结构,允许其存储毒液。捕猎时。它们将毒液喷出,攻击猎物。毒蛇的毒液由毒腺分泌,注入尖牙,下颚上的牙齿较小,用于咬住猎物。毒蛇的尖牙有的固定不动,有的可以竖起,意味着一些毒蛇直到准备攻击猎物时才竖起尖牙。

另外,从蛇的全身斑纹颜色鲜明与否来辨别,毒蛇体背斑纹的颜色一般比较鲜明,如五步蛇、银环蛇等。但也有极少数毒蛇体背斑纹的颜色不鲜明,如白腹眼镜蛇就是全身灰色,一点斑纹都没有。无毒蛇的体背斑纹颜色一般不鲜明,如乌梢蛇、翠青蛇等。但也有极少数无毒蛇体背斑纹的颜色很鲜明,如火赤链蛇的全身各有。80多个明显的红、黑环斑交错了体背反两侧,常被人们误认为是毒蛇。

温馨提示:遇见毒蛇,应远道绕行,若被蛇追逐时,应向山坡跑,或忽左忽右地转弯跑,切勿直跑或直向下坡跑。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小编提供大家在户外旅行前一定要多了解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切记安全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毒蛇如果咬到自己的舌头会怎样?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蛇毒属于神经性毒液,那么这条蛇可以幸免于难,原因是本身有抗体。但是如果这种蛇的毒液附带有专门破坏组织的酶,那么蛇的小命难保,因为它本身的抗体对这个无效。

首先,蛇是不可能咬到自己的舌头的。因为所有的蛇嘴的正中都有一个专门吐舌头的小沟,舌头的进出只能在这个沟里,不会被咬到。所以这个假设基本上是不会成立的。

其次,蛇的毒液是通过下颚的肌肉发力注入猎物体内的。即使是蛇不小心咬到了自己的舌头,也不会拼命发力注射毒液的。就如同我们自己在咬到自己舌头的时候,由于痛,也不会狠狠咬上一口的。

不过,如果是人为地让蛇咬到自己的舌头,那么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如果蛇毒属于神经性毒液,那么这条蛇可以幸免于难,原因是本身有抗体。

但是如果这种蛇的毒液附带有专门破坏组织的酶,那么蛇的小命难保,因为它本身的抗体对这个无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世界十大毒蛇排行有哪些

全文共 1970 字

+ 加入清单

毒蛇能够分泌特殊的毒液,毒蛇的唾液通常从尖牙射出,用来麻痹敌人。世界上,十大毒蛇的排行榜是人们好奇的。下面是世界十大毒蛇排行的内容介绍,欢迎阅读!

世界十大毒蛇排行1:内陆太攀蛇

被毒蛇太攀蛇咬后的症状:

被太攀蛇咬后,开始并没有感觉疼痛,不过没几分钟人体就会麻痹,最终在15分钟到30分钟内因为呼吸衰竭而死。如果没有抗蛇毒血清,被毒蛇太攀蛇咬伤必死无疑。

被毒蛇太攀蛇咬后怎么办?

这种情况在于阻止蛇毒的吸收和扩散。咬伤后最先采取的急救措施是应立即就地取材,于伤口近心端缚扎,以阻止静脉血回流但不影响动脉血流为原则。不要剧烈奔跑,以免加速血流和毒素的吸收,然后到有条件的医院做正确治疗!

世界十大毒蛇排行2:棕伊澳蛇

棕伊澳蛇特征

棕伊澳蛇多分布在澳洲及新几内亚南部。栖地范围相当广,从热带森林到沙漠均有分布。体长为1.5~2.7米,身体为褐色或红色,有平滑的鳞片、宽阔的头部及大眼睛。 习性 以蛙、蟾蜍、小型哺乳动物和其它蛇类等为食,卵生,每次产下11-16枚卵;或卵胎生,每次产18-22条幼蛇,日夜均会活动。

世界十大毒蛇排行3:贝尔彻海蛇

贝尔彻海蛇特征

贝尔彻海蛇(学名:Hydrophis belcheri)是蛇亚目眼镜蛇科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是全球毒素最强的蛇类,当前世界上约有700种蛇有毒,它的毒性比任何陆地蛇大许多倍。 它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 海蛇是一类终生生活于海水中的毒蛇。海蛇的鼻孔朝上,有瓣膜可以后闭,吸入空气后,可关闭鼻孔潜入水下达10分钟之久。身体表面有鳞片包裹,鳞片下面是厚厚的皮肤,可以防止海水渗入和体液丧失。舌下的盐腺,具有排出随食物进入体内的过量盐分的机能。 小海蛇体长半米,大海蛇可达3米左右。它们栖息于沿岸近海,特别是半咸水河口一带,以鱼类为食。

世界十大毒蛇排行4:银环蛇

银环蛇毒性

银环蛇毒腺很小,但毒性极为猛烈,是环蛇属中毒性最强的。事实上,它是继细鳞太攀蛇、东部拟眼镜蛇和太攀蛇之后,陆地上毒性最猛烈的第四大毒蛇,在世界上最毒的毒蛇综合排位(含海蛇)

被银环蛇咬伤如何解毒

人被咬伤后,起初感觉不是很明显,疼痛感较小,数小时后如不及时治疗常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银环蛇成体供药用。孵出7~10天的幼蛇干制入药,称金钱白花蛇,有祛风湿、定惊搐的功效,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抽搐、破伤风、疥癣、梅毒等症。银环蛇胆可治小儿高烧引起的抽搐。

世界十大毒蛇排行5:黄金眼镜蛇

黄金眼镜蛇毒性

黄金眼镜蛇采用的毒素,和其他眼镜蛇一样是神经毒素。而黄金眼镜蛇的毒性在眼镜蛇(naja)家族中,算是最剧烈的成员之一,仅次于菲律宾眼镜蛇,主要是袭击敌人的呼吸系统,通常在2小时内,受害者会因呼吸困难而死去。其攻击一次产生的毒液足以杀死6人。 当受到骚扰时,黄金眼镜蛇会迅速作出反应,它会快速攻击,靠强烈的毒性和反复的攻击令敌人知难而退。一般毒蛇攻击一次后会停止攻击或者逃走,而黄金眼镜蛇异常凶猛,它会采取攻击,直到对手动弹不止才停止攻击。

世界十大毒蛇排行6:原矛头蝮蛇

死亡蝮蛇毒性

死亡蛇能在咬击中向生物注射约40至100毫克的强烈毒素。死亡蛇的毒素与一般毒蛇不同,属于完全性的神经毒素,并不包含任何溶血毒素或肌肉毒素。

世界十大毒蛇排行7:黑虎蛇

黑虎蛇毒性

黑虎蛇分泌强烈的神经毒素、凝固剂、溶血素及蛇类特有的肌肉毒素,其毒性能跻身世界最强烈的蛇毒之列。被黑虎蛇所咬后,除了伤口剧痛之外,从伤口附近延伸的毒素更会令足部及颈部出现痛楚,身体感到麻痹、出汗,随即开始呼吸困难及局部肢体瘫痪。即使有有效的抗蛇毒素,但如果不立即治疗的话,致命率仍高达45%。

黑虎蛇治疗方法

被澳洲一带毒蛇所咬的治疗方法,大致上相同。一般而言,为了有效抑制蛇毒在淋巴系统扩散,治疗初步都会使用“压力稳定法”(Pressure Immobilization Method)。治疗时会在被咬的伤口附近缚上宽阔的绷带,并把整个肢段(手或脚)都紧紧包裹着,并以木板加以固定。如果在蛇咬伤口附近有留下痕迹的话,蛇毒便可能得到确认,并能施以针对性的治疗。抗蛇毒素(或血清)的存在大大减少被黑虎蛇所咬伤的致命率。

世界十大毒蛇排行8:喜玛拉雅白头蛇

喜玛拉雅白头蛇毒性

根据拜仁·格烈·费拉尔医生的研究,认为白头蝰的毒性与韦氏竹叶青的毒性是相彷的。另一项研究发现白头蝰所释出的毒素中,其酵素运动基本上与一般蝰蛇没有太大差异,不同之处仅在于白头蝰的蛇毒不会造成血液凝固、渗血以及肌肉性中毒等现象。

世界十大毒蛇排行9:西部拟眼镜蛇

西部拟眼镜蛇毒性

毒素为:毒蛋白- Cobrotoxin,心脏毒素,磷酯酵素A 。毒蛋白- Cobrotoxin作用于运动神经支配的横纹肌,使其痉挛而麻痹,与箭毒素作用相同。心脏毒素为细胞毒性,动物实验上可以使平滑肌及心肌停止收缩,使血压下降,也会破坏局部组织引起细胞坏死及局部红肿痛。磷酯酵素A可分解磷酯质,而引起间接溶血作用。

世界十大毒蛇排行10:Death Adder

中名:南部棘蛇。

学名:Acanthophis Antarcticus

分布:澳洲。

资料:体长约50公分。栖息于干燥多石的灌木林,鸟类和小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看了世界十大毒蛇排行还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当被毒蛇咬伤后该怎么办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毒蛇咬伤后一般在局部留有牙痕、疼痛和肿胀,还可见出血及淋巴结肿大,其全身性症状因蛇毒性质而不同。急救原则是及早防止毒素扩散和吸收,尽可能地减少局部损害.蛇毒在3-5分钟即被吸收,故急救越早越好。那么当被毒蛇咬伤后该怎么办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绑扎伤肢,在咬伤肢体近侧约5-10厘米处用止血带或橡胶带等绑扎,以阻止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然后用手挤压伤口周围或口吸〔口腔粘膜破溃者忌吸〕,将毒液排出体外。

2、冲洗伤口,先用肥皂水和清水清洗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0.1%高锰酸钾或净水反复冲洗伤口。

3、局部降温,先将伤肢浸于4-7摄氏度的冷水中3-4小时,然后改用冰袋,可减少毒素吸收速度,降低毒素中酶的活力。

4、排毒,咬伤在24小时以内者,以牙痕为中心切开伤口成“+”或“++”形,使毒液流出,也可用吸奶器或拔火罐吸吮毒液。切口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血管。若有蛇牙残留宜立即取出。切开或吸吮应及早进行,否则效果不明显。

5、药物治疗,常用的解毒抗毒药有上海蛇药、南通蛇药等,还可用半枝莲60克、白花蛇舌草60克、七叶一枝花9克、紫花地丁60克水煎内服外敷。还可用激素、利尿剂及支持疗法,对本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加强野外作业的防护,掌握毒蛇习性,尽量不要裸露腿足,必要时穿长统靴,蛇伤即可避免。被毒蛇咬伤后切忌奔跑,宜就地包扎、吸吮、冲洗伤口后速到医院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在山上被毒蛇咬了怎么办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闲着没事的时候喜欢去山上转一转,空气清新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只是再美的风景也有危险的存在,比如山上可能会有毒蛇,一旦被咬,一定要快速处理,不然会危及生命的。那么在山上被毒蛇咬了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操作方法

1

立刻打电话求救

在山上被毒蛇咬了之后,第一时间拿出电话拨求救,告诉你被毒蛇咬伤的事情,说明你的地址,这样救援人员会很快找到你第一时间进行救治的。

2

立刻扎紧伤口

不用特意的绑带之类,就算是鞋带或者衣服都可以,细一些的绳子直接捆住伤口,这样能够防止毒液快速扩散,另外十五分钟松一松免得造成局面坏死。

3

用水反复洗伤口

等待救援的时间里,如果身边有水的话,立刻反反复复的清洗伤口,这样也能够快速的将毒蛇的毒液清洗掉一部分。

4

老实待着不要乱走

当你乱跑乱跳乱走的时候,毒液会随着你体内血液循环的加快而更加快速,所以说,如果你自己有车的话,那么驱车快速赶往医院,如果没有,老老实实等待救援不要乱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被毒蛇咬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2738 字

+ 加入清单

毒蛇咬伤的治疗方法。在夏季外出活动一定要小心注意,尤其是在野外,如果一不留神就很可能被蛇咬伤,毒蛇咬伤是很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我们的生命,那么被毒蛇咬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毒蛇咬伤的治疗方法。世界已知毒蛇约500余种。分布在我国的毒蛇目前已知有49种。但对人体危害较大、经常造成蛇伤的毒蛇主要有10种。它们是眼镜蛇科的眼镜蛇、眼镜王蛇、银环蛇、金环蛇;海蛇科的海蛇;蝰蛇科的蝰蛇及蝮蛇科的蝮蛇、尖吻蝮(五步蛇)、竹叶青、烙铁头(龟壳花蛇)等。蛇毒中主要有毒成分由神经毒、心脏毒、细胞毒、出血毒、促凝血成分及抗凝血成分蛋白质、多肽类和多种酶组成。由毒蛇的毒腺所分泌,呈半透明粘稠状液体,微酸性。当毒蛇咬人后,由毒腺分泌的蛇毒,经排毒导管、毒牙及伤口,沿淋巴及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毒蛇咬伤人多发生于4~10月间。根据毒蛇种类、蛇毒成分以及中毒表现的不同,临床上分为三种类型。

(1)神经毒型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由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咬伤所引起。其临床特点是蛇毒吸收快,局部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慢,易被忽视,一旦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则病情危重。

①局部仅有麻痒感或麻木感。不红、不肿、无疼痛。

②在咬伤后1~3小时开始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出现视物模糊,眼险下垂,嗜睡,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张口及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牙关紧闭等。严重者四肢瘫痪、惊厥,进行性呼吸困难,昏迷、休克等。

③海蛇咬伤者则可引起模纹肌瘫痪和肌红蛋白尿。其后肌力恢复较慢。

④病程较短,若能度过1~2天的危险期,很快痊愈。

(2)血循毒型主要表现为血液及循环系统的中毒症状。常为蝰蛇、竹叶青、尖吻蝮及烙铁头等毒蛇咬伤所致。特点是局部症状重,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病急。

①局部肿胀明显,伤口剧痛,伴出血、水疤,皮下瘀斑甚至局部组织坏死,并迅速向肢体上端蔓延,附近或区域淋巴结肿痛。

②全身症状有胸闷、气促、心悸、烦躁不安、发热、谵妄及全身广泛性出血,如咯血、呕血、鼻血便血、血尿等。严重者出现黄疽、少尿或无尿、心律紊乱、血压下降,甚至循环衰竭和肾功能衰竭。

(3)混合毒型主要由眼镜蛇、眼镜王蛇、蜂蛇等咬伤引起。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病急,局部与全身症状均明显。

①局部剧痛。红肿、水疱、血疱,并迅速向肢体上端蔓延,皮下瘀斑甚至组织坏死。局部淋巴结肿痛。

②头晕、视物模糊、复视、眼睑下垂、全身肌肉疼痛、肌肉无力、牙关紧闭、语言障碍、吞咽困难、颈项强直、心动过速、心律紊乱、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尿、尿少和尿闭,严重者有惊厥、昏迷、休克、呼吸麻痹、心跳骤停等。

毒蛇咬伤的治疗方法一

实验室检查

(1)毒蛇鉴定

①无毒蛇咬伤往往只有局部牙痕处刺痛,一般无全身症状。

②可根据打死的蛇标本鉴定是否为毒蛇,或属哪一种毒蛇。

③根据地区及咬伤时间判断,在高山区咬伤多考虑尖吻蝮、竹叶青、烙铁头;在平原及丘陵地区咬伤多考虑银环蛇、眼镜蛇及蝮蛇;沿海地区多考虑海蛇咬伤;夜间咬伤首先考虑金环蛇、银环蛇及烙铁头;白天咬伤多考虑眼镜蛇和眼镜王蛇。

④根据毒蛇的牙痕形态及牙距判断。一般无毒蛇咬伤,局部仅留下2~4行均匀而细小的牙痕。而毒蛇咬伤者局部常有两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及蝰蛇牙痕呈圆形;银环蛇及金环蛇牙痕呈“品”字形;尖吻腹、竹叶青及烙铁头蛇牙痕呈“八字或倒人字”形;眼镜王蛇及尖吻蛇咬伤牙距较宽,一般约为1.5~3.0cm左右。其他毒蛇咬伤牙距约在0.5~1.0cm左右。

(2)中和毒素试验在无法确定为哪一种毒蛇咬伤时,可取相应单价抗蛇毒血清,皮肤过敏试验阴性者,静脉一次注入,观察病情,如见好转,即可确诊。否则,可更换另一种抗蛇毒血清,重复试验。

(3)血常规检查血循毒类蛇伤时,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严重者血小板减少,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下降以及3P试验(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阳性。

(4)尿常规检查混合毒类及血循毒类蛇伤时,尿中有蛋白、管型及红细胞;蝮蛇及蛙蛇伤时,尿血红蛋白定性反应阳性;海蛇伤时,尿肌球蛋白定性反应阳性。

(5)血钾增高、血非蛋白氮上升,见于血循毒类蛇及海蛇咬伤。

毒蛇咬伤的治疗方法二

(1)结扎蛇咬伤后立即用绳子、布条、止血带或其他系带结扎伤口的上面。以阻止毒液吸收。结扎以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为度,隔15~20分钟放松2~3分钟。

(2)冲洗伤口立即选用清水、盐水、肥皂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以清除粘附的毒液,如伤口有毒牙残留,应及时挑出。

(3)吸引可用拨火罐法或用口吸吮法,边吸边吐,以尽快使蛇毒从局部除去。注意用口吸吮者口腔粘膜应无破损、无龋齿,及其他口腔病症,以免间接吸收中毒。

(4)扩创排毒在结扎和冲洗之后,用消毒的手术刀,在局部作十字口切开,以促使毒液排出。可把患肢侵在2%冷盐水中,手指自上而下不断的挤压排毒,每次约20~30分钟。

(5)解毒治疗

①蛇药可根据不同蛇伤情况,选择不同蛇药。目前已有的蛇药有:南通蛇药、群生蛇药、上海蛇药、云南蛇药、广东蛇药、福建蛇药、湛江蛇药、郴州蛇药(湖南)、红卫蛇药及青龙蛇药(江西)等。

②抗蛇毒血清国内目前有单价眼镜蛇抗毒素、蝮蛇抗毒素、银环蛇抗毒素及尖吻蛇(五步蛇)抗毒素四种。于咬伤6小时内应用,应用愈早、效果愈好。每次1~2支静脉或皮下或肌肉注射。过敏试验阳性者,可作脱敏注射。

③中草药治疗

a.民间常用有效鲜草药有七叶一枝花、八角莲、半边莲、田基黄、白花蛇舌草、白叶藤、地了草、两面针。青木香、鬼针草、黄药子等。可取以上鲜草数种,等量、洗净、捣烂取汁,每次40~50ml口服,每日4~6次,取其渣敷伤口周围。

b.取刮去外皮的博落回新鲜根茎部250~500g,与硫酸镁粉或白糖200~300g,加水3000~4000ml,煮沸半小时,去除博落回,待水温降至50~60C时局部熏洗、热敷或浸泡,对腹蛇咬伤有效。每隔2~4小时可重复使用。

④局部用药

a.5%依地酸钠(EDTA-Na)溶液冲洗伤口,具有抑制毒蛋白活性作用;

b.0.5%高锰酸钾溶液2~4ml伤口周围局部注射,对蛇毒有直接破坏作用;

c.胰蛋白酶2000~4000单位,伤口局部封闭治疗。

(6)对症处理

①呼吸衰竭可给予氧气吸入及呼吸兴奋剂。呼吸停止时应及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进行人工辅助呼吸。

②循环衰竭广泛出血失血性休克者,可适当补液,应用升压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早期可选用白药、三七等止血药。

③急性肾功能衰竭

a.根据尿量,限制进液量;

b.早期可用利尿剂;

c.血或肌红蛋白尿时,用5%碳酸氢钠200~400ml/日,静脉滴入,以碱化尿液。

d.有尿毒症或高血钾症者,经一般治疗无效时,应及时行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治疗毒蛇咬伤的方法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毒蛇咬伤是很危险的伤病,毒蛇咬伤每年很多的人死亡,这和治疗手段缺乏、大家对毒蛇咬伤急救的至少缺乏所致。我国民间留下了很多的治疗毒蛇咬伤的方法,但对于简单、毒性不大的蛇还可以治愈,遇到注射毒液过多、毒性较大的蛇,还是很危险,造成治疗效果不当而死亡的也比较多。因此,治疗毒蛇咬伤,还是要专业点,真正的懂得治疗方法才行。

经常有蛇友问治疗毒蛇咬伤的方法,其实,毒蛇咬伤的方法是很多,不过,完全依靠掌握的几种草药、一两个小方剂来治疗毒蛇咬伤,效果不是绝地的行,遇到一些特别难治疗的,咬伤晚期的患者,就无论为力了。而此时,对伤者的伤情判断就尤其重要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的判断能不能治疗好,这很关键,也不至于出现耽误治疗的问题。

有蛇友问,治疗毒蛇咬伤的方法有哪些?方法无外乎抗蛇毒血清治疗和专业中草药治疗。有时候抗蛇毒血清治疗还要结合中草药处理伤口,才能完全治愈。

最关键的是,并不是每一家医院都有抗蛇毒血清,根据小编了解,大部分县城都没有抗蛇毒血清备用,会导致患者无血清可注射,只能求助农村土发治疗毒蛇咬伤,这样造成伤亡的最多。民间流传的毒蛇咬伤治疗方剂的使用这,其实,都懂得中医知识,死板的运用方剂,而不懂得根据病症发展情况,来加减对应的中药,导致耽误最佳时间。

所以说,如果你不是专业的治疗毒蛇咬伤的蛇医,本地没有的话,只能求助于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了,不要盲目的详细农村土方法治疗毒蛇咬伤,那是很危险的!如果你对被毒蛇咬伤后如何紧急处理等有关中毒急救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毒蛇咬伤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孩子被毒蛇咬伤,如何现场自救?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到了夏季,是各类蛇、蜈蚣等出没的阶段,孩子也很容易遭遇蛇虫咬伤。而如果是遭遇了毒蛇咬伤,严重时可以要了孩子的命,那么孩子被毒蛇咬伤,如何现场自救

孩子被毒蛇咬伤,如何现场自救?

首先,情绪应该镇静,切勿惊慌、奔跑,因为这样会使血液循环加快,加速毒液的扩散和吸收。

然后,立即用宽带子(可用绳、带、手帕、衣服撕下的布条或就近取植物茎、树皮、藤)在被咬伤的部位靠近心脏一端的10厘米处结扎,以阻断和减慢蛇毒随血液吸收。结扎应用活扣儿,便于解开。每隔20分钟放松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结扎后,如果伤口内有残留的毒牙,要及时挑出。然后用冰茶、冷开水、泉水,甚至可以用新鲜的尿冲洗伤口。有条件时,用高锰酸钾、双氧水、肥皂水或浓盐水冲洗更好,以除掉伤口或其周围的蛇毒。另外,如果带有小刀,可用消毒小刀以牙痕为中心划一个十字刀口,这样冲洗效果更好。

排蛇毒时,可以用拔火罐、吸乳器等抽吸伤口中的毒液。如果没有器具,也可以用嘴吸出毒液(口腔没有破损、发炎或龋齿的情况下,否则会造成自身中毒。),边吸、边吐、边漱口。这样反复做几次,使伤口中毒液流尽。

最后,把伤口部位的肢体浸在2%的冷盐水中,继续挤压伤口排毒20-30分钟,挤压后伤口仍要温敷,以使毒液继续排出。

如果身边有火柴,也可用几根火柴头点燃,放在伤口处烧灼2-3次,以破坏部分蛇毒。

假如带有蛇药,应该马上将药片调成糊状,涂于伤口周围(伤口不要涂药),同时口服。南通蛇药片,是国内外著名的有效治蛇毒药物,可每次口服10-20片,每4-6小时一次,直到好转。单方草药“旱烟油”(烟管内的油)2-3克,水冲服,也可抑制蛇毒。

在采取这些急救措施之后,还是应该尽快到医院进行治疗。

保护儿童安全,关键在于防患于未然。但同时了解一些应急处理措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儿童被动物咬伤后怎么办的相关知识,可以到来查询搜索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不同地区毒蛇毒性不一样 影响抗蛇毒素研发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不幸被毒蛇咬伤,获得有效的抗蛇毒素以防止伤口肿胀、疼痛和组织损伤是非常重要的。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生物学家团队的最新研究显示,开发抗蛇毒素并不容易。这是因为毒蛇产生的毒液会根据它们生活的环境而变化。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达林·罗克塔教授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马克·马格斯(Mark Marges)领导的一项研究调查了佛罗里达州65种东部响尾蛇和49种珊瑚眼镜蛇的毒液,以确定毒蛇的毒液是否因地理位置不同而不同。

地理位置对响尾蛇非常重要。佛罗里达州柄状狭长地带的东部响尾蛇的毒液与沼泽以南500英里的响尾蛇产生的毒液大不相同。因此,如果你在制造抗蛇毒时只使用南方毒液,那么它在对抗一些北方响尾蛇产生的普通毒素时可能就不那么有效了麦琪是这么说的。这项研究发表在《遗传学》杂志上。

他们发现响尾蛇毒液的变异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然而,他们发现眼镜蛇的毒液几乎是相同的,不会受到眼镜蛇所在区域的影响。"这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蛇的历史和进化模式的信息."罗基塔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肯尼·瑞说。“这表明珊瑚眼镜蛇可能是该地区最近的入侵者,还没有时间在不同地区进化出不同的毒液。”

这些信息也有助于从珊瑚眼镜蛇中开发抗蛇毒素,因为科学家已经知道珊瑚眼镜蛇的毒液是相同的。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2012年的估计,美国每年有7000到8000人被毒蛇咬伤。这项研究的结果不仅具有医学意义,而且为保护毒蛇提供了重要信息。

根据濒危物种法案,东部响尾蛇目前正被考虑接受联邦保护。但是如果这些蛇离开特定的地理区域,它们可能会从生态系统中彻底消失,无法挽回。"如果我们失去了这些种群的一部分,我们将失去一个完整的毒液类型."罗凯塔这么说的。“这将真正改变动物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被毒蛇咬伤后如何急救

全文共 1587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毒蛇常在山间田野出没,广大农民朋友、野外工作者和外出旅游者常有被毒蛇咬伤的可能,如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因此,人们应学会急救方法。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被毒蛇咬伤后的急救方法,以供参考。

被毒蛇咬伤后的症状表现

一、神经毒型

神经毒型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损害症状。由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咬伤所引起。其临床特点是蛇毒吸收快,局部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慢,易被忽视,一旦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则病情危重。

1、局部仅有麻痒感或麻木感。不红、不肿、无疼痛。

2、在咬伤后1-3小时开始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出现视物模糊,眼险下垂,嗜睡,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张口及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牙关紧闭等。严重者四肢瘫痪、惊厥,进行性呼吸困难,昏迷、休克等。

3、海蛇咬伤者则可引起模纹肌瘫痪和肌红蛋白尿。其后肌力恢复较慢。

4、病程较短,若能度过1-2天的危险期,很快痊愈。

二、血循毒型

血循毒型主要表现为血液及循环系统的中毒症状。常为蝰蛇、竹叶青、尖吻蝮及烙铁头等毒蛇咬伤所致。特点是局部症状重,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发病急。

1、局部肿胀明显,伤口剧痛,伴出血、水疤,皮下瘀斑甚至局部组织坏死,并迅速向肢体上端蔓延,附近或区域淋巴结肿痛。

2、全身症状有胸闷、气促、心悸、烦躁不安、发热、谵妄及全身广泛性出血,如咯血、呕血、鼻血便血、血尿等。严重者出现黄疽、少尿或无尿、心律紊乱、血压下降,甚至循环衰竭和肾功能衰竭。

三、混合毒型

混合毒型主要由眼镜蛇、眼镜王蛇、蜂蛇等咬伤引起。临床表现特点为发病急,局部与全身症状均明显。

1、局部剧痛。红肿、水疱、血疱,并迅速向肢体上端蔓延,皮下瘀斑甚至组织坏死。局部淋巴结肿痛。

2、头晕、视物模糊、复视、眼睑下垂、全身肌肉疼痛、肌肉无力、牙关紧闭、语言障碍、吞咽困难、颈项强直、心动过速、心律紊乱、呼吸困难、血红蛋白尿、尿少和尿闭,严重者有惊厥、昏迷、休克、呼吸麻痹、心跳骤停等。

被毒蛇咬伤后的现场急救措施

一、早期结扎

被毒蛇咬伤后,立即就地取材,在距伤口5N10cm近心端进行缚扎,以阻断静脉血回流而不影响动脉血流为原则,每隔15-30分钟松开一次,每次松开时间为1-2分钟,在局部进行有效的扩创排毒、敷药和服用有效的蛇药后30分钟左右可解除结扎物。咬伤后超过12小时以上,蛇毒已多被吸收,多无须结扎。

二、冲洗伤口

结扎后应立即冲洗伤口,以便将黏附在伤口及皮肤上的毒液洗去。可选用清水、冷开水、生理盐水、过氧化氢、肥皂水、0.1%高锰酸钾溶液等冲洗。

三、排毒

1、扩创排毒:在冲洗伤口、局部消毒后,用1%普鲁卡因局部麻醉,用手术刀或其他消毒小刀,沿伤口牙痕作纵形或“+”字形切开,长约1-2cm,深达皮下,继以双手自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反复挤压,使毒血排出。随后用过氧化氢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多次冲洗。但需注意的是,被尖吻蝮蛇、蜂蛇等血循毒蛇咬伤时,扩创要特别谨慎,以防伤口出血不止。有全身出血时,则不宜扩创,以免发生出血性休克。

2、吮吸:用口吮、拔火罐等方法,将伤口毒液吸出。吮吸者口腔黏膜破损或炎症时,不宜用口吮吸,以免引起中毒吮后用白酒或1:5000高锰酸钾液漱口。

3、针刺法:手足背出现肿胀时,可于手指蹼问(八邪穴)或足蹼问(八风穴),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或粗针头,与皮肤平行刺人约1cm,迅速拔出后,将患肢下垂,并由近端向远端挤压以排出毒液,但被尖吻蝮蛇、蝗蛇等咬伤时应慎用,以防出血不止。

4、烧灼法:在野外被毒蛇咬伤后,可立即用火柴头5-7个,放在伤口中点然,烧灼1-2次,以破坏蛇毒。烧灼后若起水疙瘩或血疙瘩可挑破,再用清水冲洗。

四、解毒

胰蛋白酶注射法:胰蛋白酶能直接破坏蛇毒,对多种毒蛇咬伤有效。用胰蛋白酶2000IU加入0.5%普鲁卡因5-10ml中,在牙痕周围注射,深达肌肉层,或于缚扎上端进行封闭。根据病情,12-24小时后重复注射,如病人发生荨麻疹等过敏反应者,可用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推荐:孩子被毒蛇咬伤的草药治疗方法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夏季,儿童被蛇虫咬伤的情况比比发生,而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妈妈掌握,毒蛇咬伤的处理急救知识了,但是很多宝妈在护理方面,做法错了。比如有的宝妈喜欢在宝宝被叮咬的地方擦花露水;这些做法都错了。本文小编就来推荐:孩子被毒蛇咬伤的草药治疗方法

在没有条件就医时,可以用下述中草药治疗。

(1)民间常用的有效草药有七叶一枝花、半边莲、八角莲、山海螺、田基黄、白花蛇舌草香茶菜、徐长卿、杠板归、地丁草、青木香、东风菜、蛇莓、两面针等,取以上鲜草一至数种,等量,洗净,捣烂,取其汁,每次20~30毫升,口服4~6次,首次加倍;并取其汁外敷伤口周围(不要遮盖伤口)及肿胀部分,日敷多数,干后即换。

(2)蛇伤解毒汤:生大黄6克(后下),玄明粉6克(吞服)半边莲15克,车前子、香白芷、夏枯草、野菊花、蒲公英各5克,大蓟、白茅根各9克,蜈蚣2条,全蝎2只,加水煎服。一般在服药一剂,大便通畅后,即减去生大黄、和玄明粉,继续再服三剂左右便可。

(3)取半边莲鲜草50克(干品减半)煎成浓汁200毫升,每日三次分服,同时将半边莲同雄黄一起捣烂,制成泥浆,外敷伤口周围,每日更换一次。

预防毒蛇咬伤,应教育孩子不要去山上,树丛中玩耍,如需行走,则带根棍子,打草惊蛇。家中防蛇可用樟脑15克,茅术、石菖薄各9克,共研末,若撒床褥间及壁角等处或用芥、菜子、辣蓼、樟脑各3克,烧烟熏房间。

父母要监督宝宝洗手,剪短指甲,谨防小儿搔抓叮咬处,以防止继发感染。如果你想掌握更多儿童被动物咬伤后怎么办的这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的近期更新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