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李宁鞋减震技术有哪些(精品20篇)

浏览

3868

文章

1000

篇1:高通5G技术推动行业应用落地 骁龙X50覆盖品类大增

全文共 1798 字

+ 加入清单

与前几代通信技术相比,5G是一项更加通用的技术,除了普遍应用于智能手机领域,作为一项平台型技术,5G还有更加广泛的行业应用空间。在5G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有很多的二次创新、三次创新,一项技术一旦从消费领域走向行业应用,带来的就是难以想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G行业的领军企业高通认为:就如同当年电力在工业的普及,会颠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工作生活方式。

中国近几年通讯产业的发展,完全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面对5G全球商用的大趋势,5G行业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中国手机厂商、运营商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以及国际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中国5G产业终于迎来“换道超车”的重要发展机遇。在经历了“2G跟随、3G突破、4G同步”的过程后,5G时代的中国通信业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高通作为中国通信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多年以来,见证了中国无线通信行业从2G、3G、4G到5G的技术发展之路。高通也是5G行业重要创新推动者,正在与行业合作伙伴一起讲中国厂商的5G产品推向全球。正如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所言,“高通的成功取决于高通的合作伙伴获得成功。”从2G时代的CDMA技术开始,高通就已经成为中国通信行业的同行者。到后来的3G时代、4G时代,乃至今天的5G时代,高通不仅是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在中国通信行业演进发展的过程中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高通2016年就率先发布了全球首个5G基带骁龙X50,让行业内的OEM厂商能够尽早设计推出自己的5G产品。到目前为止,骁龙X50覆盖品类大增,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以智能手机为主的消费电子领域。现在全球已经有超过150款采用高通芯片和解决方案的5G终端产品正在设计和发布中。包括高通5G基带芯片在内的相关5G产品及高通5G解决方案,支持中国手机厂商在5G元年便提前打造出多款差异化的5G手机终端,不仅服务于消费者的日常生活,而且还支持中国5G手机走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让整个世界都看到在5G时代,中国通信业的真实实力。

更加重要的是,高通5G技术也能够与行业紧密互联,把无线连接带到各种各样的行业应用,推动更多5G行业应用落地开花。例如在医疗、农业、教育、城市管理、智能工厂等这些垂直行业,5G都会发挥重大作用。说到5G行业应用,智能交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行业领域。尤其是近几年,我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惊人的创新,按照发改委《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到2020年,大城市、高速公路的LTE-V2X覆盖率将达到90%。Strategy Analytics、麦肯锡等分析机构也预测,自动驾驶汽车在2035年到2045年之间,可以挽救58.5万人的生命,减少全球每年通勤时间2.5亿小时;到2050年,自动驾驶将增加7万亿美元的收益。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通利用公司的突破性技术,积极拓展生态系统合作,推动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并变革未来交通出行。在MWC 2019上高通推出的基于蜂窝车联网通信技术(C-V2X)的骁龙汽车5G平台。该平台是高通5G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全新应用方案,能够提供超低的时延、数千兆比特云连接、车道级导航精度和完整的集成式C-V2X解决方案,不仅带来了丰富的车载体验、提高汽车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而且还将推动网联汽车进入全新的5G时代。

C-V2X解决方案是唯一一项基于全球3GPP Release 14规范的V2X通信技术,也是唯一一项拥有持续演进路径的V2X通信技术,并支持前向及后向兼容,尤其是基于高通5G新空口的C-V2X可提供高吞吐量、宽带载波支持、超低时延、高可靠性。尤其是有了高通5G助力以后,C-V2X技术让汽车视觉更加全面,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很多潜在事故,而且通过5G的低延时高速率的特性,可以提前帮助汽车规划安全路线,不发生碰撞,而且提前避险。目前基于C-V2X的高通骁龙5G汽车平台,已获得奥迪、福特、标志雪铁龙、上汽等多家车厂青睐。另外,大家耳熟能详的国产汽车厂家——长城汽车,也通过高通的骁龙汽车5G平台,把5G技术引入汽车。

5G在行业中的应用趋势就是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和共享化,随着5G技术的不断深入,基于高通5G技术的汽车行业应用也会日渐成熟。基于高通在中国“植根中国、分享智慧、成就创新”的理念,未来高通会一直与广泛的汽车产业链保持合作,不断为合作伙伴赋能,通过公司的突破性技术变革人们的出行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DAT技术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DAT技术

DAT(Digital Audio Tape)技术又可以称为数码音频磁带技术,也叫4mm磁带机技术,最初是由惠普公司(HP)与索尼公司(SONY)共同开发出来的。这种技术以螺旋扫描记录(Helical Scan Recording)为基础,将数据转化为数字后再存储下来,早期的DAT技术主要应用于声音的记录,后来随着这种技术的不断完善,又被应用在数据存储领域里。4mm的DAT经历了DDS-1、DDS-2、DDS-3、DDS-4几种技术阶段,容量跨度在1GB-12GB。目前一盒DAT磁带的存储量可以达到12GB,压缩后则可以达到24GB。DAT技术主要应用于用户系统或局域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imtoken交易密码忘了该怎么办?为什么区块链技术如此受重视?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在网络上经常能够见到,有人咨询“imtoken交易密码忘了”的问题。由于区块技术是一种无中心化的技术,所以一旦出现了imtoken交易密码忘了的情况就会非常的麻烦,尤其是对于一些没有经验的数字货币小白们而言。那么imtoken交易密码忘了该怎么办?为什么区块链技术如此受重视

1、imtoken交易密码忘了怎么办?很多朋友可能对imtoken不了解,实际上它是有一家名为杭州融识科技公司所开发的区块链数字货币钱包产品。从其问世之后,很快就成为了很多数字货币玩家们的必备工具。既然是一种区块链数字货币钱包,用户的私钥和密码都是要自行妥善保管的,否则一旦出现了imtoken交易密码忘了的情况,后果有可能是比较严重的。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一旦忘了交易密码千万不要惊慌,而是应该保持一个冷静的心态,并努力回忆交易密码;如果确实回忆不出来,那就要查找自己所保存的交易密码的备份文件,从中去找到交易密码;如果备份文件都找不到了,那就真的没有办法了。

在这几年的数字货币市场当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imtoken交易密码忘了的案例。很多朋友辛辛苦苦挖掘或者买入的数字货币资产,结果最后因为忘了密码而全部化为了泡影,这确实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对于新进入数字货币行业的朋友们来说,在使用imtoken钱包的过程中,一定要谨记定期进行密码备份,并且要将其保存在非系统盘当中。

2、为什么区块链技术如此受重视?有一些人没有接触过区块链技术,只是了解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以区块链技术打造而成的数字货币,其中还存在一些虚假传销币,让很多投资者损失了不少钱。于是他们就非常好奇,为什么区块链技术如此的受欢迎呢?

其实很多人之所以头痛imtoken交易密码忘了的问题,其背后所反映的正好是区块链技术的最大特点,那就是无中心化的特质。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点对点的数据传输技术,通过特殊的加密机制保障交易双方的安全性,有利于提升市场交易的效率,杜绝各种数据造假的行为。这一核心特点,成为很多国家或者企业特别重视区块链技术的根源。未来一旦将区块链技术与其他的很多科技进行深度融合,其所创造出来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将是不可估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VSAT通信组网技术原理简介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VSAT通信组网技术原理简介

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是小口径天线卫星通信系统的简称,由中心站和众多远端小站组成,形成一个网状卫星网通信网络。VSAT,也就是使用小口径天线的用户地面站。VSAT系统以通信卫星为中继,实现VSAT与主站或VSAT之间的通信,能够提供各种电信业务。卫星通信网络示意图

典型应用案例

1、中移动村通VSAT工程扩容 中国移动村通卫星VSAT网工程建设的目的是解决四川、青海等地边远行政村的电话普遍服务。世纪卫星公司采用了RT10000升级系统满足中国移动VSAT工程项目的需要。

主站解决方案

主站的网管设备包括网络控制单元设备、网管工作站及软件。网络控制单元设备的功能是网络控制信道的发射和接收,控制信道中的信息包含全网同步、带宽/时隙的分配、呼叫请求、链路的释放指令等。网管工作站是运行网管软件的平台,在主站配置了2台互为备份的SUN工作站,同时还配置了3台SUN工作站作为远程网管,分设在四川、青海和中国移动集团总部。远程网管和主站的网管是通过地面光缆连接的。如图:

同时根据中国移动的要求,开发了计费前置机应用程序。计费前置机提取网管和交换机产生的呼叫详细记录(CDR),将其转换为符合青海、四川两省的话单格式,使青海、四川两省的计费中心可远程提取话单,对用户进行管理。

远端站解决方案

该网络包括青海41个、四川191个远端站,每个远端站提供2-4路电话。考虑农村的环境,世纪卫星公司提供了室外型的VSAT终端设备,能抵抗恶劣的外部环境。实践证明,在严寒的冬天零下20度的情况下,VSAT终端仍能继续正常工作。

2、伊朗国家石油公司VSAT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什么是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技术的基础知识

全文共 2237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数据库

数据库是被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这里“共享”是指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为多个不同的用户、使用多种不同的语言、为了不同的目的而同时存取数据库,甚至同一块数据也可以同时存取;“集合”是指某特定应用环境中的各种应用的数据及其数据之间的联系(联系也是一种数据)全部集中地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进行存储。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研究的范围

当前,数据库研究的范围有以下三个领域。

1.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的研制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基础。DBMS的研制包括研制DBMS本身及以DBMS为核心的一组相互联系的软件系统。研制的目标是扩大功能、提高性能和提高用户的生产率。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DBMS的支持下,按照应用的要求,为某一部门或组织设计一个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效率较高的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其中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数据库设计方法、设计工具和设计理论的研究,数据模型和数据建模的研究,计算机辅助数据库设计方法及其软件系统的研究,数据库设计规范和标准的研究等。

3.数据库理论

数据库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关系的规范化理论、关系数据理论等。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与数据库理论的结合及并行计算机的发展,数据库逻辑演绎和知识推理、并行算法等理论研究,以及演绎数据库系统、知识库系统和数据仓库的研制都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

数据库的优点

与数据文件管理方式相比较,数据库管理有许多优越性。这些优越性来自数据库特有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存储方式。归纳起来,数据库有如下优点。

(1)查询迅速、准确,且有多种表达与传输方式。以一个大型仓库管理为例:用手工操作,如要查找“某地区生产的商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就可能要先翻阅账本,弄清分类目录和分类形式,然后按地区或商品分类、商品名称找到其他附带的属性,再抄写下来。如果要查找的内容较多,则查找与抄写既费时又费力。数据库系统能根据给定的条件自动地按一定途径以毫秒级速度进行扫描查找,可以在瞬间将符合要求的数据一一用表格或其他方式显示出来,还可以自动地打印出来或通过网络传输到指定地址,而且不会出现错误。

(2)数据结构化且统一管理。在数据库中,数据按逻辑结构组织起来,而按物理结构存放在磁介质中,并且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既考虑了数据本身的特点,也考虑了数据之间以及文件之间的联系,数据的查询、检索和处理很方便。在传统的文件系统中,尽管记录内部存在某种结构,但记录之间没有联系,数据的查询、检索和处理十分烦琐、困难。实现数据的整体结构化管理,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3)数据冗余度小。在文件系统中,为了满足一个应用程序对数据的需要,常常在不同地方重复存放同一个或同一组数据。这样一来,如果一个多处存放的数据出现错误,就必须同时修改几个地方,否则将造成数据之间的不一致性。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不仅可以面向某个局部应用而且可以面向整体应用,从而大大减少数据冗余,节约了存储空间,有效地避免了数据之间的不一致性。

(4)具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独立性是指用户应用程序与存储在数据库中数据的相互独立性。当人们利用应用程序调用数据库进行数据处理时,只涉及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不涉及其存储方式和物理结构。而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方式和结构改变时,数据库管理系统将自动处理这种改变,而应用程序不必改变。近期甚至发展到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用户程序不随数据逻辑结构改变而改变的特性,可称为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独立性(物理的和逻辑的)是数据库的重要特征和优点,它有利于在数据库结构修改时保持应用程序的稳定性,可以大大减少应用程序员的软件开发工作量。

(5)数据的共享性好。存放于数据库中的数据的共享性包括系统内部共享性和外部共享性两种,这是数据库管理方式区别于手工管理和文件管理方式的最本质的特征和优点。

系统内部的共享性是指同一个(组)数据在一次处理中可以多次被调用的性能,而系统外部的共享性是指同一个(组)数据可以同时供多个用户调用。这两种共享性的原理是一致的,它使得多种作业、多种语言、多种用户可以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内部共享性有效地降低了数据的冗余度,系统很容易进行维护和扩充,而且能够使应用程序的编写更加方便。系统外部共享性能够促进并实现信息社会化服务,可以充分发挥信息的价值。举一个简单的事例,在没有使用数据库技术时,火车票和飞机票发售的数据很难共享,常常出现有的售票处某线路车票或机票已售完,而另一售票处还有很多同一线路的车票或机票无人购买的情况。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火车客运站和航空公司往往采取让不同售票处出售不同路线车票和机票的做法,结果给乘客带来许多不便。如今采用数据库来管理车票和机票发售工作,各个售票处可以互通有无,乘客不但可以在一个城市的任何售票处方便地查询并购买当地出发的某路线车票和机票,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甚至可以在全国任一城市查询并购买异地出发的任一路线车票和机票。

数据库的组成

一个数据库有4个主要成分:数据(data)、关系(relaTIonship)、约束(constraint)和模式(schema)(见下图)。数据是所存储的逻辑实体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表示;关系表示数据项之间的某种对应;约束是定义正确数据状态的语言;模式描述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和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oled oled简介 oled技术与应用

全文共 2095 字

+ 加入清单

OLED 显示技术与传统的 LCD 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 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 OLED 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 ,并且能够显著节省 电能。目前在 OLED 的二大技术体系中 ,低分子 OLED 技术为日本掌握,而高 分子的 PLEDLG 手机的所谓 OEL 就是这个体系 ,技术及专利则由英国的科技 公司 CDT 掌握,两者相比 PLED 产品的彩色化上仍有困难。而低分子 OLED 则较易彩色化,不久前三星就发布了 65530 色的手机用 OLED。不过,虽然将来技术更优秀的 OLED 会取代 TFT 等 LCD,但有机发光显 示技术还存在使用寿命短、屏幕大型化难等缺陷。目前采用 OLED 的主要是 三星如新上市的 SCH-X339 就采用了 256 色的 OLED,至于 OEL 则主要被 LG 采用在其 CU8180 8280 上我们都有见到。为了形像说明 OLED 构造,可以将每个 OLED 单元比做一块汉堡包,发 光材料就是夹在中间的蔬菜。每个 OLED 的显示单元都能受控制地产生三种 不同颜色的光。OLED 与 LCD 一样,也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之分。被动方式下 由行列地址选中的单元被点亮。主动方式下,OLED 单元后有一个薄膜晶体 管(TFT),发光单元在 TFT 驱动下点亮。主动式的 OLED 比较省电,但被 动式的 OLED 显示性能更佳。

1. OLED 的结构与原理OLED 的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之铟锡氧化物(ITO),与 电力之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整个结 构层中包括了: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 (EL)与电子传输层(ETL)。当电 力供应至适当电压时,正极空穴与阴极电荷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 亮,依其配方不同产生红、绿和蓝 RGB 三原色,构成基本色彩。OLED 的特 性是自己发光,不像 TFT LCD 需要背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均高,其次是 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加上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 本低等,被视为 21 世纪最具前途的产品之一。有机发光二极体的发光原理和无机发光二极体相似。当元件受到直流 电(Direct Current;DC)所衍生的顺向偏压时,外加之电压能量将驱动 电子(Electron)与空穴(Hole)分别由阴极与阳极注入元件,当两者在 传导中相遇、结合,即形成所谓的电子-空穴复合(Electron-Hole Capture)。 而当化学分子受到外来能量激发後,若电子自旋(Electron Spin)和基态电子成对,则为单重态(Sing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萤光(Fluorescence);反之,若激发态电子和基态电子自旋不成对且平行,则称为三重态(Trip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磷光(Phosphorescence)。当电子的状态位置由激态高能阶回到稳态低能阶时,其能量将分别以 光子(Light Emission )或热能(Heat Dissipation)的方式放出,其中光子的部分可被利用当作显示功能;然有机萤光材料在室温下并无法观测到三重态的磷光,故 PM-OLED 元件发光效率之理论极限值仅 25%。PM-OLED 发光原理是利用材料能阶差,将释放出来的能量转换成光子, 所以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当作发光层或是在发光层中掺杂染料以得到 我们所需要的发光颜色。此外,一般电子与电洞的结合反应均在数十纳秒 (ns)内,故 PM-OLED 的应答速度非常快 。典型的 PM-OLED 由玻璃基板、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 ) 阳极(Anode)、有机发光层(Emitting Material Layer)与阴极(Cathode) 等所组成,其中,薄而透明的 ITO 阳极与金属阴极如同三明治般地将有机 发光层包夹其中,当电压注入阳极的空穴(Hole)与阴极来的电子(Electron)在有机发光层结合时,激发有机材料而发光。而目前发光效率较佳、普遍被使用的多层 PM-OLED 结构,除玻璃基板、 阴阳电极与有机发光层外,尚需制作空穴注入层(Hole Inject Layer;HIL)、 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Layer;HTL、 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与电子注入层(Electron Inject Layer;EIL)等结构,且 各传输层与电极之间需设置绝缘层,因此热蒸镀(Evaporate)加工难度相 对提高,制作过程亦变得复杂。由于有机材料及金属对氧气及水气相当敏感,制作完成後,需经过封装保护处理。PM-OLED 虽需由数层有机薄膜组成,然有机薄膜层厚度约仅。1,000~1,500 A (0.10~0.15 um) ,整个显示板(Panel)在封装加干燥剂(Desiccant)後总厚度不及 200um(2mm),具轻薄之优势 。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羊肚菌种植是不是骗局?羊肚菌的种植技术

全文共 1243 字

+ 加入清单

羊肚菌市场需求大,但是菌种的种植技术国内不完善,导致有些人质疑种植技术的真实性。那么,羊肚菌种植是不是骗局?羊肚菌的种植技术有哪些要点?

羊肚菌种植是不是骗局

近年来,我省林业部门依托林区自然优势,在玛可河林区先行试点开展羊肚菌人工仿生栽培,并取得了省级科技成果,解决了我省菌种培养、人工栽培技术。为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人工规模化栽培,2016年,玛可河林业局结合羊肚菌仿生种植基地建设,开展高寒地区羊肚菌人工仿生种植繁育,选定我省湟源县高寒脑山地区、民和县和门源回族自治县林原地、班玛县等不同区域立地条件开展人工种植产量测定及区域试验。通过一年的试验,对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熟化,掌握了菌种培养、播种、温湿度调控等关键技术,预计温室人工栽培产量可达每0.06667公顷为100-150公斤,为实现规模化人工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撑。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名贵的食用菌,属于“菌中之王”,营养极为丰富,目前羊肚菌主要靠野生,产量很少,采集困难。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开发羊肚菌林地规模化种植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收入高,适合林区发展的项目,是带动林区老百姓脱贫致富、调整林区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项目,前景广阔。

羊肚菌的种植技术

第一,如果你想要种植羊肚菌,必须了解羊肚菌的生态条件。首先是土壤,羊肚菌生长的土壤的ph值在6.5-7.5左右,在中性或者微碱性的土壤中,土壤为黑土,等。然后就是空气因素,一般在落叶中,有足够的的空气,其次对温度和湿度也有较高的要求,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容易生长,要求温差较大,温度为20度左右,湿度为70%左右。然后就是光照了,弱光有利于羊肚菌的生长。在了解羊肚菌的生态情况之后,就能很好的种植了。

第二,在了解生长条件之后,就要了解羊肚菌的种植需要什么配料了,在你身边的资源,有什么就用什么,有木屑,麸皮,磷肥,石膏,腐殖土等,玉米芯,草木灰,等,按比例搭配,为75%,20%,1%,1%,4%左右,料水比为1:1.4。

第三,然后了解栽培方法,在料拌好,装在塑料里,首先,室外脱袋栽培,选择在光照不强地方,在宽,深20-25cm,长度不限,在整好之后,可以少浇点水,然后再用石灰水杀害虫。,

第四,室外生料栽培,在半阴半阳的地方,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方,挖相同的坑,在坑底先浇水,在上面任铺一配料,把菌铺在上面,约为4-5cm,然后在在上面,铺第二层,在用同样的方法播种,然后再用腐殖土覆盖,厚度为3-5cm,在加以保温,保湿,适当撒上点水。

第五,在室内脱水装栽培,在菇房消毒后,每一层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然后就铺3cm厚腐殖土,然后逐个排列,大概排列40个,排列完后,喷水,加土,然后保持土壤温度,和空气湿度。

如何挑选羊肚菌

1.蘑菇中不应该含有太多的水分,特别沉的往往被不良商贩注了水,这样的蘑菇不仅营养流失严重,还特别不容易保存。

2.要仔细观察蘑菇的表面,要结构完整,闻起来没有发酸的味道。

3.不要购买过于成熟的蘑菇,观察菌盖,没有完全打开,或是打开后没有破裂凋谢的才是好蘑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国内区块链技术应用实例,国内区块链发展情况怎么样?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国内区块技术应用实例越来越多,国内区块链技术应用实例体现了区块链的研发进度,也体现了国家和整个社会对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不过对于很多普通老百姓来说,区块链这一概念既神秘又陌生,那么今天我们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区块链,看一看国内区块链技术应用实例有哪些,国内区块链发展情况怎么样了。

1、国内区块链技术应用实例

中国区块链发展与世界基本同步,目前区块链主要应用在了保险领域、金融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公共服务领域、通信领域、物流领域、工艺领域等等。其中表现比较好的应用实例包括医疗卫生领域、税务领域、物流领域等等。举个例子,大家生活比较近而且对我们影响比较明显的例子——区块链医疗卫生应用。区块链医疗卫生是将医疗卫生需求与大数据相结合,使得市场需求和供给可以被更好的匹配,另外,还使得医患信息被更灵活的应用起来,对于医院、供应商、患者来说,都有积极作用。

2、国内区块链发展情况怎么样

从上述区块链应用实例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的区块链发展情况良好,而且随着区块链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作用越积极,国家开始以立法的形式来支持区块链技术发展。除了国家的积极推动以外,很多大型的互联网企业也看到了区块链未来的发展前景,纷纷利用行业便利开展区块链技术的研究。除了互联网企业以外,一些实体企业也意识到区块链技术未来的作用,纷纷投资涉及到区块链业务的领域,通过迂回的方式来参与到区块链投资当中。综上所述不难判断,在国家和各大企业的共同努力之下,区块链在中国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现在大家对于国内区块链技术应用实例,国内区块链发展情况怎么样是不是有了自己的理解。不得不说,现在区块链已经成为被全社会逐渐认可、喜爱的一种高科技技术,而区块链在各领域的应用,还在不断拓展中。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领域应用到区块链技术,而区块链技术也将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区块链技术助力农业发展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区块技术能够带给农业什么?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区块链将会使得农业更加精准。

精准农业主要是体现在这几个方面:数据精准,管理效率提高,最后实现精准生产、精准销售,让农产品在信息化时代体现出自己的优势,农业将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数字农业持续加速发展。

DMTC农业溯源实现农作物供应链可追溯

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的特性完整记录农产品种植到收获、运输、存储到销售全过程。农作物所有的数据的完整性得到保证,在食物的使用上面具有安全性的保证,随时可以查询自己购买的农产品。

实现农业资源管理与精准农业

利用区块链可以准确追踪到每一个农作物所处的地理位置,实时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以及去中心化的特点让在农产品生产过程当中参与各方都能够获得最新的关于农作物的数据,这些数据将会存留在链上面,更新之后的数据实时查询,精准控制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实现农作物质量的监控

DMTC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对于农作物的灌溉、病虫害、土壤质量、天气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在农作物上面放置专属芯片,使用芯片追踪农作物的物流过程,监管运输过程当中的每一个细节。

整体来说,区块链技术不但贡献了自动化、数字化、跟踪等技术的基础措施,为农业生产走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提供了机会,农产品的智能化生产和监控让每位消费者获得的农产品都是最安全的,农产品每一环节的负责者都能够获得相应的、合理科学的利润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组成

全文共 2087 字

+ 加入清单

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现实的运动进行模拟和声像演示。在虚拟机过程中,操纵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觉到这个过程的运动情况,可以对设备进行操纵,可以查看生产过程、实验过程、施工图过程、供应过程、物流过程等活动的各种技术参数的动态值,从而确认现实的系统是否有能力完成预定的任务和如何去完成,也可从中发现运动过程的缺陷和问题,予以改进。

随着物流的远程化和国际化,物流的流程跨越若干国家、若干种运输工具,客户根本没有可能对这个系统进行实地考查,客户在进行业务外包时,又不能只听一些情况介绍或者录像演示的过程做出最后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模拟现实个办法,客户可以直接进入计算机系统虚拟的世界,对关键环节。操纵、演示,观察和分析有关过程的动态数据,以判定此项业务是否可以外包给这个系统;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公司,也需要借助于模拟现实系统,来分系物流时间、物流成本等,以对是否可以接受客户的要求作出决策。

典型的虚拟现实系统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效果发生器。效果发生器是完成人与虚拟环境交互的硬件接口装置,包括人们产生现实沉浸感受到的各类输出装置,例如头盔显示器、立体声耳机;还包括能测定视线方向和手指动作的输入装置,例如头部方位探测器和数据手套等

2)实景仿真器。实景仿真器是虚拟现实系统的核心部分,它实际上是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包括的软件开发工具及配套硬件组成,其任务是接受和发送效果发生器产生或接收的信号。

3)应用系统。应用系统是面向不同虚拟过程的软件部分,它描述虚拟的具体内容,包括仿真动态逻辑、结构,以及仿真对象及之间和仿真对象与用户之间交互关系。

4)几何构造系统。它提供描述仿真对象物理属性,例如形状、外观、颜色、位置等信息,应用系统在生成虚拟世界时,需要这些信息。

虚拟现实(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是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他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多传感器技术,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使人能够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境界中,并能够通过语言、手势等自然的方式与之进行实时交互,创建了一种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使用者不仅能够通过虚拟现实系统感受到在客观物理世界中所经历的“身临其境”的逼真性,而且能够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客观限制,感受到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

VR技术具有超越现实的虚拟性。虚拟现实系统的核心设备仍然是计算机。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生成虚拟境界的图形,故此又称为图形工作站。目前在此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是SGI、SUN等生产厂商生产的专用工作站,但近来基于Intel奔腾Ⅲ(Ⅳ代)代芯片的和图形加速卡的微机图形工作站性能价格比优异,有可能异军突起。图像显示设备是用于产生立体视觉效果的关键外设,目前常见的产品包括光阀眼镜、三维投影仪和头盔显示器等。其中高档的头盔显示器在屏蔽现实世界的同时,提供高分辨率、大视场角的虚拟场景,并带有立体声耳机,可以使人产生强烈的浸没感。其他外设主要用于实现与虚拟现实的交互功能,包括数据手套、三维鼠标、运动跟踪器、力反馈装置、语音识别与合成系统等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它始于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但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已大步走进工业、建筑设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方面。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虚拟与现实两词具有相互矛盾的含义,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似乎没有意义,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却赋予了它新的含义。虚拟现实的明确定义不太好说,按最早提出虚拟现实概念的学者J.Laniar的说法,虚拟现实,又称假想现实,意味着“用电子计算机合成的人工世界”。从此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领域与计算机有着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信息科学是合成虚拟现实的基本前提。生成虚拟现实需要解决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①以假乱真的存在技术。即,怎样合成对观察者的感官器官来说与实际存在相一致的输入信息,也就是如何可以产生与现实环境一样的视觉,触觉,嗅觉等。

②相互作用。观察者怎样积极和能动地操作虚拟现实,以实现不同的视点景象和更高层次的感觉信息。实际上也就是怎么可以看得更像,听得更真等等。

③自律性现实。感觉者如何在不意识到自己动作、行为的条件下得到栩栩如生的现实感。在这里,观察者、传感器、计算机仿真系统与显示系统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闭环流程。

虚拟现实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其关键技术和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环境建模技术

即虚拟环境的建立,目的是获取实际三维环境的三维数据,并根据应用的需要,利用获取的三维数据建立相应的虚拟环境模型。

2、立体声合成和立体显示技术

在虚拟现实系统中消除声音的方向与用户头部运动的相关性,同时在复杂的场景中实时生成立体图形。

3、触觉反馈技术

在虚拟现实系统中让用户能够直接操作虚拟物体并感觉到虚拟物体的反作用力,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交互技术

虚拟现实中的人机交互远远超出了键盘和鼠标的传统模式,利用数字头盔、数字手套等复杂的传感器设备,三维交互技术与语音识别、语音输入技术成为重要的人机交互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深度解读通信系统中的CDMA多用户传输仿真技术

全文共 3412 字

+ 加入清单

多址技术使众多的用户共用公共的通信线路。为使信号多路化而实现多址的方法基本上有三种,它们分别采用频率、时间或代码分隔的多址连接方式,即人们通常所称的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三种接入方式。着重研究了通信系统仿真过程,首先在同一信道下比较调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接着比较在相同的调制方法下不同信道系统的性能。在仿真出基本通信系统后,对CDMA多用户传输系统进行仿真,研究CDMA 系统抗多址干扰和多径干扰的能力。最后得出CDMA通信系统抗多址干扰和抗多径干扰能力与系统扩频码正交性能之间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CDMA,扩频通信MATLAB,通信系统

一、MATLAB完成一个简单通信系统仿真所需的基本工作

1.1、信道调制

首先完成的是信道调制的工作,其调制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经过BPSK调制的系统性能较直接发送数据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原因是经过BPSK调制之后,在接受端的判决电平就由原来的0.5变为0,其判决电平的变化直接使得系统的抗噪声性能有了大大的提高通信系统,所以其误码率跟没有调制之前比较,下降了很多。

ber =(没有经过调制直接发送数据的误码率)

Columns 1 through 7

0.1967 0.14500.1733 0.1400 0.09500.0771 0.0567

Columns 8 through 10

0.03640.0189 0.0147

ber =(经过BPSK调制再发送数据的误码率)

Columns 1 through 7

0.06880.0340 0.0179 0.01250.0056 0.0024 0.0009

Columns 8 through 10

0.00020.0000 0.0000

1.2、不同信道比较

上面进行的是在相同的信道下,未经过调制直接发送与经过BPSK调制后再发送两种情况下系统的性能比较。接下来要进行的是经过BPSK调制以后,不同信道下系统性能比较。比较结果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的两条曲线分别是在BPSK调制下,信号在AWGN信道模型和瑞利衰落模型条件下产生的,从图中可以看出,瑞利信道要比AWGN信道恶劣的多,在SNR提高到30dB下,系统性能还比AWGN信道下差了好几个数量级论文格式模板。

ber =(GAUSS信道下的误码率)

Columns 1 through 7

0.06000.0385 0.0196 0.01040.0069 0.0026 0.0007

Columns 8 through 10

0.00020.0000 0.0000

ber =(瑞利信道下的误码率)

Columns 1 through 7

0.12330.1420 0.1425 0.05000.1667 0.0967 0.0340

Columns 8 through 14

0.03930.0286 0.0134 0.03840.0125 0.0178 0.0098

Columns 15 through 21

0.00590.0043 0.0090 0.00430.0030 0.0015 0.0016

Columns 22 through 28

0.00590.0047 0.0011 0.00090.0005 0.0005 0.0002

Columns 29 through 30

0.00020.0001

二、CDMA多用户传输系统

2.1、实现多用户抗多址干扰传输,研究扩频序列互相关性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通信系统,多用户传输系统的性能会比单用户的性能差,表现为在同等SNR条件下,误码率较单用户高。同时系统的性能也跟扩频码的相关性有关,当扩频码相关性提高时,误码率却随之下降。这是因为在接收端解调时是利用扩频码的自相关性。在接收端利用每一个用户唯一的扩频码进行接收解调,由于该扩频码与其他用户的扩频码为近似正交,所以其他用户的信号会被当作噪声而去除。可见,系统的性能和扩频码的相关性是成正比关系的。

ber =(单信源)

Columns 1 through 7

0.05100.0301 0.0237 0.01480.0063 0.0023 0.0007Columns 8 through 10

0.00020.0000 0.0000

ber =(正交扩频码双信源)

Columns 1 through 7

0.08450.0773 0.0478 0.02290.0106 0.0053 0.0013

Columns 8 through 10

0.00030.0001 0.0000

ber =(相关系数为0.5的扩频码双信源)

Columns 1 through 7

0.21650.1672 0.1730 0.15580.1099 0.0871 0.0656

Columns 8 through 10

0.04780.0211 0.0108

2.2、研究扩频序列自相关性抗多径干扰的能力

从图中和下面的ber数据可以看出,在抗多径干扰方面,扩频码的自相关性是很重要的通信系统,随着自相关性的提高,系统的性能也越接近单径传输的性能。因为宽带信号的传输中是受到频率选择性衰落的,而进行扩频后的信号在很宽的频谱上有着相同的能量,任意给定时间只有一小部分频谱受衰落的影响。在时域上分析,多径干扰是因为在不同的信道中传输,到达接收端的时间有延迟,不同时间到达的信号相互叠加而造成影响。而对于扩频后的信号而言,由于经过延迟到达的信号其自相关性变差,将会被当成不相关的别的用户信号而被滤除。而当扩频码的自相关性不好的时候,就会造成系统性能的下降论文格式模板。

ber =(单径)

Columns 1 through 7

0.13230.0958 0.0903 0.06980.0497 0.0491 0.0317

Columns 8 through 14

0.04310.0345 0.0257 0.02130.0222 0.0129 0.0086

Columns 15 through 21

0.00740.0062 0.0057 0.00390.0032 0.0025 0.0019

Columns 22 through 28

0.00150.0015 0.0009 0.00090.0006 0.0005 0.0003

Columns 29 through 30

0.00040.0002

ber =(双径相关系数为1.0)

Columns 1 through 7

0.14370.1131 0.1344 0.09360.0832 0.0725 0.0497

Columns 8 through 14

0.03690.0302 0.0300 0.02900.0197 0.0155 0.0113

Columns 15 through 21

0.00860.0062 0.0061 0.00360.0045 0.0033 0.0024

Columns22 through 28

0.00150.0017 0.0011 0.00070.0007 0.0005 0.0004

Columns 29 through 30

0.00040.0002

ber =(双径相关系数为0.6)

Columns 1 through 7

0.19840.2165 0.1818 0.17860.1312 0.1244 0.0787

Columns 8 through 14

0.06800.0540 0.0620 0.04010.0358 0.0258 0.0282

Columns 15 through 21

0.02000.0138 0.0148 0.01280.0082 0.0089 0.0050

Columns 22 through 28

0.00460.0031 0.0029 0.00210.0017 0.0016 0.0013

Columns 29 through 30

0.0009 0.0006

2.3、实际系统的模拟

在实际的CDMA系统中通信系统,目前采用的是用M序列作为扩频码。因此在实验中我们用32位的M序列和GOLD序列作为对实际系统的模拟,按照M序列的性质,该模拟系统总共可以容纳32个用户同时传输。

三、结论

1.经过调制后的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比直接将信号进行传输的系统性能要好的多。

2.CDMA系统的抗多址干扰性能很好,并且跟扩频码的正交性呈现正相关关系,即扩频码的正交性能越好,系统的抗多址性能也越好。

3.CDMA系统的抗多径干扰性能也很好,同样地,系统的抗多径性能也跟系统的扩频码的正相关性有关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ptn技术要素及关键技术

全文共 4596 字

+ 加入清单

PTN技术基本概念

PTN(分组传送网,PacketTransportNetwork)是指这样一种光传送网络架构和具体技术:在IP业务和底层光传输媒质之间设置了一个层面,它针对分组业务流量的突发性和统计复用传送的要求而设计,以分组业务为核心并支持多业务提供,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本(TCO),同时秉承光传输的传统优势,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OAM和网管、可扩展、较高的安全性等。

PTN作为传送网满足下一代网络分组传送需求的解决方案,目前主要关注的是TMPLS和PBT技术,TMPLS选择了MPLS体系中有利于数据业务传送的一些特征,抛弃了IETF为MPLS定义的繁复的控制协议族,简化了数据平面,去掉了不必要的转发处理。PBT技术则是关闭传统以太网的地址学习、地址广播以及STP功能,以太网的转发表完全由管理平面(将来控制平面)进行控制。具有面向连接的特性,使得以太网业务具有连接性,以便实现保护倒换、OAM、Q0S、流量工程等传送网络的功能。PBT技术的缺点是标准化工作刚刚开始,标准化的程度较低。未来分组传送网的技术拟在城域的汇聚和接入层开始应用,同时还取决于产品化、实用化的程度和如何适应网络的应用。

PTN关键技术

1.PWE3(端到端的伪线仿真)

一种业务仿真机制,希望以尽量少的功能,按照给定业务的要求仿真线路。如图1所示。

伪线表示端到端的连接,通过Tunnel隧道承载;PTN内部网络不可见伪线;本地数据报表现为伪线端业务(PWES),经封装为PWPDU之后传送;边缘设备PE执行端业务的封装/解封装;客户设备CE感觉不到核心网络的存在,认为处理的业务都是本地业务。

2.多业务统一承载,TDMtoPWE3:支持透传模式和净荷提取模式。在透传模式下,不感知TDM业务结构,将TDM业务视作速率恒定的比特流,以字节为单位进行TDM业务的透传;对于净荷提取模式感知TDM业务的帧结构定帧方式/时隙信息等,将TDM净荷取出后再顺序装入分组报文净荷传送。

ATMtoPWE3:支持单/多信元封装,多信元封装会增加网络时延,需要结合网络环境和业务要求综合考虑。

EthernettoPWE3:支持无控制字的方式和有控制字的传送方式。

3.端到端层次化OAM

如图2所示。基于硬件处理的OAM功能;实现分层的网络故障自动检测,保护倒换,性能监控,故障定位,信号的完整性等功能;业务的端到端管理,和级联监控支持连续和按需的OAM。

4.智能感知业务

业务感知有助于根据不同的业务优先级采用合适的调度方式;对于ATM业务,业务感知基于信元VPI/VCI标识映射到不同伪线处理,优先级(含丢弃优先级)可以映射到伪线的EXP字段;对于以太网业务,业务感知可基于外层VLANID或IPDSCP;对时延敏感性较高的TDME1实时业务按固定速率的快速转发处理。

5.端到端QoS设计。

网络入口:在用户侧通过HQOS提供精细的差异化服务质量,识别用户业务,进行接入控制;在网络侧将业务的优先级映射到隧道的优先级;转发节点:根据隧道优先级进行调度,采用PQ、PQ+WFQ等方式进行;网络出口:弹出隧道层标签,还原业务自身携带的QOS信息。

6.全程电信级保护机制

PTN网络生存性

现有城域网能完全满足公众用户和大客户基本语音以及公众用户宽带上网业务的需隶满足IPTV、视频监控、视频通信的业务需求基本满足大客户专线上网和VPN互联业务需求。目前现有城域网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业务差异化的需求。

从业务发展趋势来看,城域承载网需要进行以下3方面的考虑。

(1)语音业务的发展趋势。语音业务可能是由PSTN提供的,也可能是通过互联网、无线网络、有线电视网络甚至电力网提供的。VOIP在未来电信网中将是众多采用IP技术提供应用业务的承载方式之一。

(2)数据业务的发展趋势。互联网业务发展的关键是获得用户对业务质量的认同,互联网业务质量与网络质量密切相关,另外,满足业务发展及保障业务质量也是网络优化的出发点。互联网增值业务的大规模开展对于承载网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承载网能否支撑这些要求对业务开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3)不同的互联网增值业务对网络的要求呈现不同的特点,甚至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某些业务对网络容量及接入带宽有较高要求,而对服务质量指标(包括时延、抖动等)敏感度稍低,有的业务则对网络服务质量有较高的要求。随着IPTV、三重播放、VOIP等业务的兴起,这些以IP为承载协议的业务已经迅速遍及电信业务的各个领域,业务网络的IP化和承载网络的分组化转型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在这种趋势下,运营商的整个网络架构也在发生着转变,业务的融合期待着光层作为基础承载层的融合,使其成为更加适宜于承载IP/MPLS以及电信级以太网业务的PTN。这些新型的电信业务与传统的电信业务相比,具有更高的动态特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需要承载网提供更高的灵活性。

基于对城域网业务需求的分析,下一代城域网的基本要求大致可以总结如下:承载平台支持多协议多业务,中间层次最少承载网络的拓扑架构和容量具有灵活的扩展性、具有一定透明性,能适应各种现有和将来可能出现的协议和业务;可以跨越多个网络层面,实现快速业务指配集成的、标准的、易用的网管系统低成本;继续可靠、有效地支持以传统语音业务为代表的实时业务能平滑有效地支持从电路交换网向分组网的过渡。

当前,城域网多业务平台的解决方案很多,分类方案也很多。从技术的焦点看,多种技术解决方案争论的实质是核心网技术与用户驻地网技术阵营在城域网的竞争。一方面,代表典型核心网技术的SDH和路由器,或者说代表面向连接的TDM和路由MPLS技术在不断改进,增强数据支持能力,向网络边缘拓展,争夺二层交换机市场。另一方面,代表用户驻地网技术的以太网,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增强电信级的性能和功能,向城域网扩展,压缩SDH和路由器的市场。

IP网络没有UNI和NNI的区别,在承载层面是相互可见的运营商网络设备、协议甚至拓扑对用户可见,用户侧产生的IP信息既有可能在用户侧终结,也可能在网络中终结,这就使得用户侧有机会与运营商网络交换非法路由信息,也可能攻击运营商网络的路由器和控制设备。另外,位于网络边缘的用户侧网络、业务和应用一般都使用TCPUDPIP技术,用户之间在承载层和应用层相互可见。这种在通信过程中才确定信任关系的、不面向连接的工作方式,为用户之间的相互攻击(攻击对方网络、应用和业务)提供了方便。同时,在目前的IP网络上,安全性要求低的一般互联网业务与安全性要求高的电信级业务混杂在一起,没有进行很好的物理或逻辑上的隔离,对业务的安全性产生很大影响。在一个安全的IP网络中,互联网业务和电信级业务的隔离是保证业务安全的重要前提之一。PTN就是在现有的IP网络上将互联网业务和电信级业务作为两大业务区别对待,使其在承载电信级业务时变成一个面向连接的安全的网络通过在边缘设备上实施流分类技术,可以识别出不同的电信级业务流和互联网业务流。通过在接人和边缘设备实施针对业务流的带宽管理机制,隔离和控制不同业务的资源使用,可以有效地防止业务盗用和恶意攻击,从而保证电信业务在IP承载网上的安全。

PTN网络演进策略

TCO是运营商在网络建设中重点关注的一个方面,特别是作为节点分布最密集、覆盖最广泛、场景最复杂的移动接入网,其网络演进策略尤为重要。总体说来,PTN的网络部署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图2所示)。PTN建网首先在分组业务快速增长的区域启动,先通过这些区域小规模建设,积累PTN网络规划和运维经验,然后在广度和深度上进行PTN网络的覆盖。

传统SDH/MSTP边缘化时,利用PTN的多业务承载优势,对接入层SDH/MSTP网络承载的TDM业务进行仿真处理,在汇聚层统一承载和调度,简化运维工作量。

在LTE阶段,S1接口可以采用集中处理方式,由位于核心网的SR完成,SR负责将S1接口的信息按照IP地址转发给SGW/MME或者SGW/MMEpool中相应的SGW以及MME。在eNB与SR之间,通过PTN建立S1ELine,利用PTN网络完成实现S1接口的承载保护。针对X2接口,在LTE初期,可以采用SR集中处理方式,在eNB与SR之间通过PTN建立X2Eline,随着LTE的规模部署,eNB数量增加,可以考虑将X2处理的SR下移到汇聚节点。

1.MPLSTP技术标准的进展情况

2008年2月TU-T同意和IETF建立T-MPLS联合工作组(JWT),讨论TMPLS技术的发展。经过JWT近期的讨论已经达成共识,由双方共同促进TMPLS和MPLS技术进行融合。IETF和ITUT将基于现有的MPLS技术,吸收TMPLS中的传送网技术理念和特性,制订MPLSTP系列标准,以增强其对传送需求的支持。

在MPLS-TP标准的制定过程中,IETF的倾向是尽可能地重用现有MPLS机制。如OAM方面的LSPPing和BFD,以及对PW和LDP的支持等。而ITU-T则希望能够继承现有的SDH等传送网技术的特点,如通过网管进行业务指配、基于Y1731的OAM机制、支持基于CMPLS/AS0N的控制平面、不依赖于IP转发等。

目前IETF已经完成了以下MPLSTP标准。RFC5654:MPLS—TP总体需求;RFC5586:MPLS通用关联信道(G—ACh);RFC5718:MPLS-TP带内DCN。

另外MPLS-TP对OAM和网管的需求标准也已经基本完成,目前讨论的热点是MPLS-TP总体框架结构和OAM框架结构。

在国内方面,我国三大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的PTN设备主要参照ITUT的标准,例如对于业务主要参考G.8011系列(EPL、EP—LAN、EVPRM等),OAM主要参考Y1731和G8114,保护主要参考G8131和G8132等。目前,由于MPLS-TP的标准主要在IETF开发,标准化进展相对缓慢。此外,由于国内运营商、设备制造商乃至整个传输阵营在IETF话语权不够,标准化工作还可能进一步滞后。预计IETF关于MPLS-TP的主要标准要到2011年以后才能完成,从而难以满足运营商的网络建设需求。为了加快PTN标准的进展,我国通信行业标准组织CCSA传送网工作组已经将PTN相关的系列标准开发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

2、PTN技术应用和发展的一些考虑

考虑到分组传送网络的特点,并结合现网应用的实际需求,对PTN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以下几点考虑。

a)在E1业务实现方式方面,由于非结构化方式(SAToP)实现简单,支持厂商多,性能与结构化方式(CESoP)无明显差异,因此推荐采用非结构化方式。

b)由于PTN强调的是端到端的业务特性,而在网络中的节点只处理LSP,因此基于LSP的QoS处理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对其实现机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规范。

c)由同步以太网提供频率同步方案时的频率时间精度较1588v2提供频率同步方案要高,建议采用同步以太网提供频率同步,1588v2提供时间同步的同步方案。

d)在OAM方面,在应用的初期应重点关注以太网业务、LSP和段层的OAM能力。当引入MS~PW(多段pw)之后,则需要对PW的OAM进行研究和规范。

e)在互联互通方面,初期建议采用UNI接口进行互联,以实现业务和OAM的互通。同时需要对NNI接LI进行规范,包括封装格式/OAM/QoS保护机制等方面,以实现基于NNI的互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真正区块链技术有哪家公司?公司发展的如何?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有不少真正区块公司,不过没接触过区块链的人不知道真正区块链技术有哪家公司?若是你想知道区块链的发展和运用,就一起来看看真正区块链技术有哪家公司?区块链技术自从出现就被我国看重,现在我国专门有区块链技术人员来研究这项技术。区块链虽然刚开始是创造的比特币,但是后来又创造了非常多的虚拟币。不过现在是区块链3.0时代,它主要运用到其他的领域。现在我国的金融、交通、农业等各个领域都有区块链技术。正因为区块链技术运用的范围变广,所以我国才用不少公司都致力于研究区块链。

一、阿里巴巴和中国联通区块链现在非常火,能够研究区块链的都是非常有经验和技术团队强大的企业。自从我国加大对区块链的投入和发展,很多企业都积极响应号召,开创了不少区块链项目。阿里巴巴是我国非常区块链技术相对最积极的一家企业,这家企业光是区块链的发明专利就有一千多个。在全世界阿里巴巴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都能排上名号,所以当有人问真正区块链技术有哪家公司时,第一反应就会想到阿里巴巴。而中国联通则是央企中区块链技术发展最好的企业,将区块链融入到通信行业。

二、腾讯和okcoin公司除了阿里巴巴和中国联通,互联网行业大咖腾讯公司也不甘落后。腾讯凭借自己在互联网摸爬滚打的多年经验,率先发展了多个区块链项目。另外okcoin这个区块链大佬也是来势汹汹,不但创建了OKEx交易平台,而且还开发了专业的区块链浏览器OKLink。Okcoin旗下的OKEx能够查看各种虚拟币的发展行情,而且还能进行炒币、挖矿和合约交易等多种投资方式。

Okcoin旗下的OKLink浏览器不但能查看虚拟币价格,甚至连他们的挖矿行情也能搜索。正因为OKLink功能强大,所以有人问真正区块链技术有哪家公司时,很多人都想到了okcoin。其实区块链刚开始并没有发展到这么多行业,它只是一种创造比特币的技术而已。不过随着区块链的发展,它逐渐被运用到各个行业。若是普通人想了解区块链或者数字货币,只要下载OKLink浏览器就行。趁着现在OKLink浏览器不需要花钱,大家赶紧抓住免费学习的机会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排名前50位的加拿大合作社通过区块链技术简化了供应链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加拿大排名前50位的公司之一正在拥抱区块技术,以简化其复杂的供应链。

加拿大50强公司之一的联邦合作社有限公司(FCL)已与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中间件平台Morpheus.Network合作。

FCL计划集成基于分布式分类帐技术或DLT的跟踪。这将部署在其多样化的供应链中,涵盖加拿大西部的1400家企业,并雇用23,000多名工人。

加拿大主要合作社采用区块链

两家公司已经签署了一项为期三年的协议,该协议将使Morpheus.Network提供光学字符识别,机器学习和区块链技术,以简化FCL复杂的供应链。

FCL是由170多个独立零售协会开设的批发,制造,营销和行政合作社。该实体主要在四个部门运作;农业,食品,能源以及家庭和建筑解决方案-包括酒吧,便利店,农业中心和丙烷工厂等。

该合作社在2019年创造了92亿美元的收入。

通过DLT自动化的合规流程

Morpheus的系统将提供自动跟踪和合规性管理解决方案,以取代FCL现有的手动流程:“该系统取代了很大程度上由人工操作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来自150多个供应商的数千个法规认证和文件均由FCL收集和管理,所有这些都需要进行扫描,验证,处理和跟踪。”

FCL的供应链经理Raymond Gareau强调了DLT集成带来的效率提高的“供应商文档管理和验证过程”,并补充说:“接下来,我们正在研究从供应商到整箱仓库的供应链的整体可见性”

宝马将推出专有的DLT供应链平台

3月底,宝马宣布将在2020年期间在10个供应商中推出其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该平台PartChain于2019年在宝马的31家工厂中的两家工厂及其供应商Automotive Lightning的三个地点进行了试点。

宝马还将为其移动开放性区块链计划的成员提供平台。该计划由汽车制造商宝马,通用汽车,福特和雷诺,以及科技公司博世,超级账本,IBM和Iota共同创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吗?比特币之父是谁?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区块链的发展非常的迅速,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这个说法在网上很是火爆,那么,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这个说法是不是正确的呢?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让你更懂区块链技术,更懂比特币。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现在价值是很大的,很多人在了解比特币的时候对于比特币创造者是五体投地的。那么,比特币这样神奇的虚拟币币种的创造之父是谁呢?

1、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吗?区块链这样的去中心化系统现在算是一个热门的服务系统。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这个说法是成立的。比特币系统的基层建设技术就是区块链技术。比特币也是去中心化系统,它产生了区块链技术,同时也是属于区块链技术建设范畴的系统。比特币这样的系统现在虽然不是主流的服务系统,但是这样的系统未来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好的,成为主流的服务系统并不是多大的难事。进行区块链投资也可以选择投资比特币,毕竟比特币现在是区块链范畴最值得投资的项目,是最有价值的。

2、比特币之父是谁?投资比特币自然是不能不知道比特币之父的。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比特币是多强大的一个系统。能够开发这个系统的人真的很伟大。比特币之父就是中本聪,这个人对区块链发展做出的贡献是卓越的,所以它的名字将会永远被了解区块链的人记住。比特币现在发展很好,但是当初这款数字货币发行的时候也不是非常值钱,哪个时候1300枚比特币才等于一美元,只是它发展很好,短短是十年时间就完成了价值千万倍的增长,这真的是相当可怕的一种增长速度。

3、比特币现在值多少钱?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现在真的赚钱。一枚比特币价值一万美元,即便是全球最贵的货币也没有比特币万分之一值钱。区块链技术起源于比特币很有说服力,比特币真的很强,很值得投资。比特币的服务系统还有这样的数字货币未来都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毕竟看好的人很多。当然,无论你是想要了解比特币系统还是投资比特币这样的数字货币你都需要上OKLink多看看信息。掌握的数据信息多了,进行投资也就相对稳妥多了。毕竟知己知彼才能够不盲目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ThinkPad如何开启CPU虚拟化技术 ThinkPad开启CPU虚拟化技术方法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开启CPU虚拟技术,例如我们需要打开安卓模拟器,在打开安卓模拟器的时候如果提示您需要CPU虚拟化技术,那么我们需要在主板BIOS设置中进行开启,下面小编分享一下thinkpad笔记本如何开启CPU虚拟化技术的图文教程,笔记本以ThinkPad T550为例,其它电脑也可以进行参考,大同小异。

1、开启CPU的虚拟化技术需要在主板BIOS中进行设置的,首先我们将电脑开机,开机之后我们反复按下F2键,如果不行可以尝试一下FN+F2键组合键,进入如下BIOS设置画面中,我们使用键盘的方向键切换至“Security”选项卡中,如下图所示。

2、在“Security”界面中,我们进入“Virtualization”这个选项中,这个选项就是大家需要找的虚拟化选项,如下图所示。

3、进到“Virtualization”设置界面之后,可以看到“Intel(R)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和“Intel(R)VT-d Feature"两个选项,上面的选项就是虚拟化技术,我们将其开启就可以使用安卓虚拟器了,下面的选项是定向I/0虚拟化技术,开启之后可以对虚拟机使用存储设备有提升。

4、我们将“Intel(R)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的选项将Disabled改为Enabled,说明就开启CPU虚拟化技术了。

5、修改之后,如下图说明已经修改完毕了,但是我们需要保存一下BIOS设置才可以生效。

6、我们在键盘上按下F10键,保存BIOS设置,并点击“YES”,如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山葵的种植技术 四大要点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山葵是日本著名的调味品,主要是用来吃生鱼片等,跟芥末很相似,在中国的云南也有种植和生产。山葵怎么种植的你们知道吗?不知道就来看看小编怎么说。

山葵的种植技术

(一)温度:山葵性喜阴多湿,多年生草本植物,生育温度最低8℃,最高温度20℃,最适温度15—18℃,零下5℃受冻害,20℃以上时生育受到抑制。

(二)湿度:山葵喜阴多湿,要求田间持水量75%,大气相对湿度在80—90%,低于70%或高于95%对山葵的生长发育都不利。

(三)土质及大田选择:山葵栽培土壤最好选择排水、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海拔2000~2300m、周围植被好、坡度5~10°、肥沃透气性好的砂壤土。土壤最适PH值6.0—7.0间,选择有机质丰富,土地平坦5—15度的倾斜缓坡最佳。为防止太阳直射使气温、地湿升高对山葵生长发育不利,应选择稍背光地块种植。

(四)对营养物质的需求:N、P、K三要素比例为1:0.94:0.52。

山葵的生长环境

1、山葵采取林下种植,其植被选用乔木林或高大灌木,宜用阔叶林带,树高三米以上,遮光度65-80%为佳。

2、山葵用地的海拔高度,在中国西南部,定位于海拔1500米至2600米之间。

3、山葵用地的朝向以座南朝北,或座西南朝东北为上,朝东或朝西北为次,朝南、朝西、朝西南,朝东南为差。

4、山葵用地选沙质地土,含沙量30-70%,土层厚度大于0.5米,倾角5-40°,PH值5.9-7.1。

5、山葵用地选叶岩,砂岩,灰岩类的沉积岩为上,火层岩次之,变质岩较差。原则不选泥岩。

6、选取地表水丰富,降雨量大于1000毫升,年日照小于1200小时为宜,山葵用地应远离农耕地。

山葵的形态特征

叶丛生、圆心形、叶缘有波状锯齿。叶柄长约30cm~35cm。地下茎肥呈圆锥状、长5cm~25cm、直径2cm~4cm、淡绿色、有辛辣味、研磨后味更浓烈。根系为须根,分布于10cm~20cm的土壤中呈水平分布。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瓣白色、长角果、3~4月开花、5~6月可收种子、种子绿色形同萝卜种子。山葵从栽植到根茎收获需要1.5~2年,根茎产量每亩为320kg~380kg。

山葵是什么

山葵是当今世界上所发现的一种特殊的食用保健植物,在国际市场上是极为珍贵的调味食品,价格昂贵、市场需求很大。由于山葵生长条件特殊、适宜生长种植的地方有限,现在国际市场上的山葵产品极为稀缺。山葵不但口感好,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含有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菌、抗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ZigBee技术采用什么方法实现低功耗

全文共 1211 字

+ 加入清单

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无线网络技术,它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方案。它有自己的无线电标准,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所以它们的通信效率非常高。

ZigBee的基础是IEEE802.15.4这是EEE无线个人局域网(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工作组的一项标准,被称作IEEE802.15.4( ZigBee)技术标准。

ZigBee是一种高可靠的无线数传网络,类似于CDMA和GSM网络。ZigBee数传模块类似于移动网络基站。通讯距离从标准的75m到几百米、几公里,并且支持无限扩展。ZigBee技术特点主要有低功耗、低成本、时延短、网络容量大、工作频段灵活、低速率、安全的数据传输等。其中低功耗是ZigBee技术最重要的特点。由于 ZigBee的传输速率相对较低发射功率较小,使得 ZigBee设备很省电,这是 ZigBee技术能够广泛应用的基石。ZigBee技术采用什么方法实现低功耗呢?下面将为您一一介绍。

ZigBee技术实现低功耗方法

ZigBee技术实现低功耗主要有两个方法:

1、周期性侦听比如无线模块主动打开个十几到几十毫秒侦听一下,如果没有收到网关指令,就休眠,有指令就干活,干完活再休眠。直到下一个周期开始,再唤醒侦听,如此反复。

2、定时唤醒无线单元内部定时器定时唤醒,主动联系网关,把事儿干完了,继续休眠。

ZigBee节点能耗分析

在IC工艺得到很大提升的今天处理器芯片和传感器芯片的功耗已经十分低了,传感器的主要能耗集中在无线通信上面。与普通传感器网络相同,在 Zigbee网络中,能耗也主要集中在处理器和通信模块。

所以在进行低功耗设计时应重点考虑处理器和通信模块的低功耗硬件设计,尽量减少节点的通信次数,降低每次通信时产生的功耗,在节点进入空闲时及时进入休眠,使节点的功耗降到最低。

低功耗ZigBee节点软件设计

软件的低功耗设计是节点低功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软件的低功耗设计:

(1)合理的优化代码:对代码进行合理的优化能够降低代码运算和空间复杂度。采用合适数据类型,如尽量少使用32位数据类型,便用有符号整形变量等,都能够降低代码的平均功耗。

(2)适当的减少通信流量:减少通信流量的方法有:

①对本地数据进行处理,判断错误的数据信息并丢弃减少通信量;

②对数据包进行压缩,减少无用的信息;

③尽量避免通信堵塞冲突的产生,通信堵塞会引起数据重传,加大节点功耗,严重的话会引起网络通信量过大而瘫痪。

(3)选择合适的睡眠模式和时间:节点通信模块的能耗与其选择的工作模式有关,从之前的分析可以看岀,节点在进行通信时能耗最高,而进入睡眠眠模式时能耗最低所以在节点进入空闲时及时的进入睡眠能有效的降低节点功耗。

(4)选择合理的发送功率:在网络分布比较密集的情况下,通过获取节点间的通信量来选择合理的发送功率,使节点的功耗进一步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带你了解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驱动因素、方法和技术

全文共 21985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各国发行的动机因国家而异,政策方法技术设计也不同。我们调查CBDC发展的经济和体制驱动因素,并对设计工作进行了评估。我们根据中央银行的演讲和技术报告,建立了一个关于发行CBDC的技术方法和政策立场的综合数据库。大多数项目位于具有创新能力的数字化经济体中。在非正规经济规模较大的地区,零售CBDC的工作更为深入。接下来,我们将对技术设计选项进行评估。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正在考虑零售CBDC架构,其中CBDC是对中央银行的直接现金类债权,但私营部门负责处理所有面向客户的活动。最后,我们深入描述了中国、瑞典和加拿大中央银行的三种不同的CBDC方法。

关键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中央银行、数字货币、DLT技术、区块链。

简介

几个世纪以来,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出现了一系列新型支付技术。硬币、钞票、支票和信用卡都是各自时代的创新(Giannini(2011))。今天,关于一种新的支付技术的讨论越来越多: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作为中央银行的一种数字负债,批发CBDC可以成为金融机构之间结算的新工具,而零售(或通用)CBDC将是所有人都可以获得的中央银行负债。

尽管CBDC的概念是在几十年前提出的(例如Tobin(1987)),但在过去一年中,人们对中央银行是否应该发行CBDC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最初,中央银行关注的是需要谨慎的系统性影响(Barontini和Holden(2019))。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一些国家现金使用率下降做出反应的必要性凸显出来,一些中央银行也对发行CBDC的想法产生了热情。Facebook公布Libra和随后的公共部门反应正是一个转折点。截至2019年末,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央银行报告称,它们很可能很快发行CBDC(Boar等人(2020))。在中期(一到六年)内可能发行零售CBDC的中央银行的比例(按数量计)在2019年翻了一倍,达到20%。与此同时,接受调查的中央银行中有80%都在从事CBDC的研究、试验或开发。

在Covid-19疫情期间,公众对现金可能传播Covid-19病毒的担忧以及新型政府对个人支付方案进一步加速了向数字支付的转变,并可能进一步推动CBDC的发展(见Auer等人(2020b))。

因此,CBDC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并广泛地出现在中央银行沟通和公众搜索兴趣中(图1)。尽管如此,还没有一个主要的司法管辖区决定发行零售CBDC,因为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不断增多的CBDC文献中,讨论集中在几个基本方面。一是中央银行应该如何创造货币,以及在这种情况下CBDC是否可取(Keister and Sanches(2019)、Jackson和Pennacchi(2019)、Kim和Kang(2019)、Armelius等人(2020a))。另一个领域是CBDC的系统性含义以及如何应对(Brunnermeier和Niepel(2019)、Fernández Villaverde等人(2020)、Kwon等人(2020)、Carletti等人(2020))。还有政策设计框架(Davoodalhosseini和Rivadeneyra(2020)、Agur等人(2019)、Allen等人(2020))、其对跨国支付的影响(Milkau(2019))、对货币国际作用的影响(Ferrari等人(2020)及其发行的法律问题(Hess(2020)、Duque(2020)、Nabilou(2020),Belke和Beretta(2019)。

图1:CBDC—下一场炒作还是支付的未来?

1. 对以下任何一个词/短语进行不区分大小写的搜索所产生的中央银行发言人演讲计数的12个月动态总和:CBDC;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 digital currency and digital money. 2. 全球搜索兴趣12周动态平均值。数据已被标准化为每一系列的12周动态平均峰值。搜索的关键词是“Bitcoin”、“Facebook Libra”和“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2020年7月16日获取的数据。

资料来源:中央银行的演讲;中央银行的网站;Google趋势;作者的计算

最后,零售CBDC的技术以及它们与私营部门提案的关系也备受争议(见Auer和Böhme(2020)、Klein等人(2020)、Clark和Mihailov(2019)、Brunnermeier等人(2019)和Vives(2019))。批发CBDC的发行争议较小(见Bech等人(2020)和Pfister(2020))。

在研究和政策领域(BIS(2020))和早期开发努力的激烈讨论中,本研究分析了CBDC项目的经济和制度驱动因素,从而阐明了最终动机。下一步是了解各种项目的政策方法和技术设计,并寻找各国的共性和差异。

本文旨在回答的问题是:发行CBDC的经济和制度驱动因素是什么?各国中央银行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寻求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在中央银行研发项目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的CBDC项目指数。然后,我们对正在研究和试点CBDC的国家的共同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我们发现,更高的手机使用率(衡量一个经济体整体数字化程度的指标)和更高的创新能力与一个国家目前正在研究或开发CBDC的可能性呈正相关。在非正规经济规模较大的地区,零售CBDC的可能性更高,而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体中,批发CBDC更为先进。

接下来,我们将遵循Auer和Böhme(2020)的分类,研究CBDC技术设计的四个属性。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正在考虑“混合”或“中间”架构,在这些架构中,CBDC是中央银行的类现金的直接债权,但私营部门管理面向客户的活动。只有少数司法管辖区正在考虑让中央银行在面向客户的支付方面扮演重要运营角色的设计。中央银行的报告均不支持对中央银行拥有间接债权的设计(被称为“间接”或“合成”CBDC架构)。

尽管许多中央银行同时考虑多种技术选择,但目前的概念证明往往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以下简称“DLT”),而不是传统的技术基础设施。但准入框架往往倾向基于账户,而不是允许基于代币的完全匿名准入方案。大多数CBDC项目都以国内为重点。我们研究这些CBDC的特征如何相互配合,以及它们独特的经济结构和人口偏好。

最后,我们指出,每个司法管辖区的情况也与研究和开发CBDC的政策方法有关。基于公开报道和对各国中央银行专家的深入访谈,我们描述了三种先进的方案:中国数字货币电子支付(DC/EP)、瑞典“e-krona”和加拿大中央银行的CBDC应急计划。虽然这些项目都是根据本国情况量身定制的,但对其他司法管辖区也有借鉴作用。

论文的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2节描述了当前CBDC的研发工作。第3节对CBDC项目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4节讨论政策方法和技术设计。它对CBDC项目的四个属性进行了评估,并将这些属性与经济指标联系起来。第5节讨论了三个选定的项目。第6节总结了政策含义和未来研究的途径。数据收集过程见附录A。附录B以表格形式概述了CBDC项目。有一个单独的在线附件和进一步的实证结果。

盘点CBDC研发成果

数年来,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一直致力于研究数字货币的概念和设计。早在2014年,厄瓜多尔中央银行就启动了一个名为“Dinero Electroónico”(电子货币)的项目,允许个人通过中央银行运营的系统进行移动支付(Valencia(2015))。然而,该系统未能吸引大量用户,并于2016年停止使用(White(2018))。

同时,随着比特币和DLT技术的日益普及,许多中央银行已经启动了内部项目,以更好地了解DLT及其在货币方面的潜在应用。在荷兰,荷兰银行(“De Nederlandsche Bank”,DNB)从2015年开始使用一种名为Dukaton(DNB(2018))的基于DLT的代币进行了内部实验。这是以16世纪荷兰从西班牙独立时使用的一种金币——杜卡特(dukaat)命名的。英国中央银行(Bank Of England)、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加拿大中央银行(Bank Of Canada)等机构也在这段时间进行了类似的内部实验。他们得出结论,DLT技术还不够成熟,无法用于主要的中央银行支付系统(见英格兰银行(2017))。2016年3月,英国中央银行副行长就CBDC的广泛影响发表了看法(布罗德本特(Broadbent,2016))——这是随后许多政策制定者发表的第一篇演讲,讨论了CBDC及其对中央银行和社会的影响。

从2016年起,许多中央银行针对特定目的启动了有关数字货币的研究项目。加拿大中央银行于2016年初启动了Jasper项目(以Alberta国家公园的名字命名),并于次年发布了有关该工作的第一份报告(加拿大中央银行(2017)),该项目最初专注DLT,用于大额银行间支付的结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于2016年11月(MAS(2016))推出了自己的Ubin项目(以Ubin岛命名)。也是侧重于银行间支付,特别是在DLT上的新加坡元形式。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于2017年1月推出了LionRock项目(以香港的一座山命名)。欧洲中央银行(ECB)和日本银行(Bank of Japan)于2017年启动了两个中央银行基于CBDC合作第一个实例(Project Stella),重点关注跨境支付(ECB-BOJ(2017))。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的金融当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泰国也宣布了关于批发CBDC的跨境支付工作(SAMA-UAECB(2019); BOT-HKMA(2020))。

第一个公开宣布的零售CBDC工作是由瑞典中央银行进行的(Sveriges Riksbank,2017)。在瑞典,现金使用近年来一直在下降,瑞典中央银行已开始就向公众提供中央银行支付工具的问题进行社会讨论。随着时间的推移,“e-krona”项目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020年2月,瑞典中央银行宣布将与埃森哲公司开展一个试点项目,旨在为“e-krona”制定技术解决方案(Sveriges Riksbank(2020);见第4节)。虽然宣布稍晚,但目前最先进的CBDC项目可能是中国人民银行(PBC)的项目。被称为数字货币电子支付(DC/EP)的CBDC目前正在中国的四个城市进行试点(见第4节)。DC/EP将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类现金的负债,可通过基于账户的接口提供给公众和外国游客。

同时,加拿大中央银行宣布目前尚无出现使用零售CBDC的情况,但它正在开展零售CBDC的工作,作为应急计划,以防现金使用突然下降或私人数字被广泛采用(见第4节)。东部加勒比海中央银行(ECCB)已启动名为DXCD(ECCB(2019))的试点,巴哈马中央银行已启动了名为Sand Dollar(CBB(2019))的试点。图2给出了这些项目和其他项目的时间表。

图2:自2016年以来,CBDC项目激增

资料来源:中央银行发言人演讲;中央银行网站。

截至2020年7月中旬,至少有36家中央银行发布了关于零售或批发CBDC的工作(图3)。至少有3个国家(厄瓜多尔、乌克兰和乌拉圭)完成了CBDC零售试点。6个零售CBDC试点正在进行中:巴哈马、柬埔寨(Bomakara(2019))、中国、东加勒比货币联盟、韩国(韩国银行(2020))和瑞典。同时,18家中央银行发布了零售CBDC的研究报告(如Harahap等人(2017)、Burgos和Batavia(2018)、Kiselev(2019)和日本银行(2020)),另有13家中央银行宣布了批发CBDC的研发工作。

图3:CBDC项目状态

本地图的使用不构成,也不应解释为国际清算银行对任何领土或其当局的法律地位或主权、国际边界和/或任何领土、城市或地区的名称和名称的立场的表达。

资料来源:中央银行网站

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央银行发言人和理事会成员就CBDC发表公开演讲。在2017年和2018年,其中许多人持否定或轻视态度,尤其是对于零售CBDC。自2018年末以来,在演讲中对零售和批发CBDC有正面提及的数量有所上升,事实上,目前持积极态度的演讲多于持消极立场的演讲(图4)。

图4:自2018年底以来,关于CBDC的演讲变得更加积极

搜索关键词“CBDC”、“digital currency”和“digital money”。分类基于作者的判断。如果演讲立场明显消极,或者明确表示目前没有发行数字货币的具体计划,则得分取-1。如果演讲立场明显是积极的,或者项目/试点已经启动或正在筹备中,则取值为+1。其他演讲(未展示)被归为中立。

资料来源:centralbanking.com;中央银行演讲;中央银行的网站;作者的计算。

这些工作的动机在不同的司法管辖区不同。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支付和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2019年末对中央银行的调查显示,Boar等人(2020)表明,在发达经济体(AEs)中,中央银行正在研究CBDC以促进安全性和稳健性,或国内支付效率(图5)。对金融稳定的担忧也可能是研发工作的一个重要推动力。特别是在新兴市场经济体(EME),金融包容性是一个重要的动机。

图5:发行CBDC的动机

1 = 不太重要; 2 = 有点重要; 3 = 重要; and 4 = 非常重要。

资料来源:中央银行CPMI调查;Boar等人(2020)。

最近,Covid-19疫情可能会加速一些管辖区的CBDC工作。例如,在美国,早期版本的国会财政刺激法案包括提及“数字美元”作为快速执行政府对个人支付的手段,替代信用转账和低效而昂贵支票(Brett(2020))。同时,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继续对零售CBDC进行研究(Brainard(2020a,b))。在荷兰,中央银行强调,疫情凸显了私人资金储备的需求(DNB(2020))。在中国,新CBDC的试点测试随着逐步取消的人员流动限制同时进行。在瑞典,即使在中央银行采取危机管理措施的情况下,“e-krona”项目的测试仍在继续。

值得注意的是,零售支付行为表现出很大的惯性。例如,Brown等人(2020)发现,外来引入更方便的支付方法只会导致支付中现金份额适度的平均减少。Arifovic等人(2017)用实验证据证明了费用如何影响买卖双方的行为,并最终影响了新型支付方式的采用。但当行为发生变化时,他们往往会持续不断地改变。同样,由Covid-19危机引起的支付行为的改变,例如更多地使用数字支付,可能会在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CBDC发展的跨国驱动力

近期,全球的一些发展(包括商业数字化、私人数字货币的兴起以及对现金可能传播Covid-19病毒的担忧)推动了对CBDC的兴趣增加。然而,发行的经济和制度动机因国家而异。

在本节中,我们试图基于经济和制度驱动因素来解释的CBDC研究与开发的跨国领域。具体地说,我们希望找到一些国家中央银行为什么选择采用横截面回归法(cross-section regulations)来启动(或加强)CBDC的努力的共同点。这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们是如何设计CBDC项目的。

因此,我们建立了一个CBDC项目指数,并试图解释其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

一种新型CBDC数据库

我们首先生成一个新的全球指数来衡量中央银行在零售或批发CBDC方面的进展:CBDC项目指数(CBDCPI)。该指数反映了中央银行公开宣布的CBDC项目工作情况。如果没有公布的项目,这个值等于0,如果是公共研究,这个值等于1,如果是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试点项目,这个值等于2,如果是正在运行的CBDC,这个值等于3(目前为止)。我们分别为零售和批发CBDC项目构建一个子指数,并且总指数等于两个子指数的最大值。这些信息是在几个中央银行联系人的帮助下通过案头研究收集的。

我们分别计算了两个不同的指标:

中央银行演讲评分,反映中央银行管理层在演讲中对CBDC的讨论,包括立场(正面或负面)。如果作者判断演讲立场明显是负面的,或者明确表示目前没有具体的计划来发布CBDC,则将其设为-1。中立时,它的值为0。如果演讲立场明显是积极的,或者CBDC项目/试点已经启动或正在筹备中,那么它的值为+1。对每个国家来说,总分都是各个演讲立场的简单平均值。

对应于Google趋势或(针对中国)百度在每个国家/地区通过大众搜索“ CBDC”和相关词的搜索兴趣指数。该分数等于2013年1月至2020年4月各个关键字的搜索强度的简单平均值。这一得分既反映了公民对建立CBDC的兴趣,也反映了公众对引入CBDC的计划的了解程度。

对于上述每一个指标,我们将国家层面缺失的观察值替换为零。这种选择与缺少项目(研究或试点)、对开发CBDC的中立立场(演讲评分)或缺乏公众兴趣(搜索强度评分)相一致。

这些指标(与本文一起提供)有助于衡量特定国家在CBDC方面的项目工作,并将其与中央银行和公众利益的沟通进行比较。CBDC项目指数、演讲和搜索兴趣评分在横截面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当然,这三个变量是相互关联的,因为中央银行董事会成员经常用演讲来广播项目工作,而如果中央银行已经告知他们正在开展项目,公众的搜索兴趣可能会更高(见表1中的成对相关性)。

表1:成对相关

***表示1%的显着性。

①如果没有关于零售或批发CBDC的已知工作,则项目立场等于0;如果是研究成果,则为1;对于活跃或已完成的零售或批发CBDC试点,项目立场等于2。②搜索关键字“ CBDC”,“digital currency”和“digital money”。分类基于作者的判断。如果演讲立场明显为负面,或者如果明确表示当前没有具体计划发行数字货币,则该分数取值为–1。如果演讲立场显然是积极的,或者启动了一个项目/试点或正在进行中,则采用+1的值。其他演讲立场(未显示)已被归类为中立。并以5%的水平正常化和归一化。③数据已标准化。

资料来源:百度;中央银行网站;国际清算银行中央银行发言人演讲;谷歌趋势;作者计算。

对于这些措施有必要提出一些警告。例如,许多中央银行尚未公开发布其正在进行的CBDC项目的报告。一些中央银行(如中国人民银行)有相当先进的项目,但对其计划的发言相对较少。在一些司法管辖区,谷歌(或百度)并没有被广泛用于互联网搜索。尽管如此,该指数可以提供一个可比较的标准来评估不同国家之间以及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此外,这可以对各国中央银行通过官方调查做出的匿名回应提供有益的补充。在下一节中,我们试图解释CBDC项目指数中的跨国异质性。

研究CBDC项目的跨国驱动因素

在本节中,我们将研究CBDC项目指数的驱动因素。为了补充中央银行的调查和官方动机,我们研究了“揭示的政策偏好”,即与中央银行在整体、零售或批发CBDC方面的实际工作相关的经济和体制因素。我们的横截面估计采用有序概率法(McKelvey and Zavoina(1975)),其形式如下:

其中

是管辖区i中CBDC项目指数(总体、零售或批发项目)等于0(无项目)、1(研究)、2(试点)或3(真实存在的CBDC)的概率,F()是有序概率的函数形式,Xi是潜在驱动向量中的一个或多个变量,α和β是估计系数,εi是误差项。

CBDC发展的某些潜在驱动因素可能与影响一国开发和部署CBDC的技术能力的因素有关。我们的分析侧重于可供广泛国家使用的可靠来源的指标,包括以下指标:

数字基础设施:移动电话使用量(每100人的移动电话用户数)或互联网使用量(每100人的固定线路宽带用户数)较多的司法管辖区可能拥有更发达的基础设施可供中央银行开发CBDC。这两方面的数据都来自世界银行。

创新能力:整体创新得分较高的司法管辖区,以及因此有能力和研发潜力支持中央银行设计新的CBDC生态系统的国家,更有可能出现CBDC。数据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创新指数,该指数综合了政治环境、教育、基础设施和商业成熟度等指标(WIPO(2018))。为了考察中央银行本身的创新能力,我们为已经建立或计划建立零售快速支付系统(FPS)的国家提供了虚拟模型。这方面的数据来自Bech和Boar(2019)。

机构质量:政府效率更高的辖区可能更有可能启动CBDC项目。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相反,非正规(“影子”)经济规模较大的司法管辖区内的中央银行可能对创建交易数据跟踪并因此促进使用数字货币的兴趣更大。非正规经济规模的估算来自Medina和Schneider(2019)。

另一方面,各国对CBDC的需求可能有所不同。为了说明这些因素,我们包括以下指标:

发展和金融普惠: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较发达的国家可能对新的数字支付方式有更高的需求。同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交易账户准入较低的司法管辖区可能会将零售CBDC视为金融普惠政策的更大需求。数据来自世界银行Findex。同时,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司法管辖区可能对批发结算的创新解决方案有更大的需求;有关这方面的数据可从Svirydzenka(2016)获得。

公众对CBDC的兴趣:如果公众在互联网上搜索CBDC和相关主题的次数较多,这可能表明他们对CBDC的总体主题或者他们自己国内中央银行在这方面的计划更加了解。不管怎样,可以产生积极的联想。数据来自谷歌和百度,如上所述。

跨境交易:虽然大多数CBDC服务于国内目的,但人们可以预期,特别是面向国际的CBDC(如跨境银行间结算项目或移民汇款项目)更有可能出现在国际一体化程度更高的经济体中。贸易开放度(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可以代表跨境对商品和服务支付方式的需求。汇款流量(流入和流出除以国内生产总值)可衡量移民汇款的经济重要性。同样,这两个系列都来自世界银行。

表2给出了我们样本的描述性统计数据。对于CBDCPI,我们有175个观测值。这包括属于货币联盟一部分的若干司法管辖区。在这些情况下,我们仅在辖区拥有一个理论上可以发展CBDC的中央银行的情况下才算在内。没有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联盟被视为一个观察结果,所有独立变量根据2018年GDP计算为加权平均数。移动手机用户数从每100人中有13部(朝鲜)到321部(澳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81美元(布隆迪)到110343美元(卢森堡)不等。对于一些关键变量(如创新产出得分、非正规经济估计值、账户所有权和汇款)的覆盖率较低,但通常仍远高于100个管辖区。

表2:描述性统计1

1. 所有自变量,2013-19年期间的平均值,取决于数据可用性。2. Svirydzenka(2016)。3. 数据已正常化。4. 流入和流出之和。5. 进出口总额除以国内生产总值,2018年数据。6. 2014年数据;对于EA,可获得的最新观察结果(2010)。7. 在5%的水平上正常化和归一化。

资料来源:Bech at al(2020);Medina和Schneider(2019);Svirydzenka(2016);WIPO(2018);IMF,《世界经济展望》;世界银行,《全球汇款价格》,汇款通知。worldbank.org世界银行;百度;中央银行网站;国际清算银行中央银行行长演讲;数据流;谷歌趋势;作者计算。

表3显示了我们的单变量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确认CBDC项目指数与更高的移动手机和互联网使用率、更高的创新能力、现有或计划的FPS以及更高的政府效率密切相关。在对CBDC搜索兴趣较高的辖区,这一比例也较高。与我们的预期相反,在这些单变量估计中,与非正规经济存在负相关;正如我们将在下面使用多元方法看到的,这与该变量与移动设备和其他正相关协变量的相关性有关。此外,当涉及到那些可能影响CBDC需求的因素时,我们发现CBDC项目在人均GDP、金融发展和搜索兴趣较高的地方更为先进。较高的账户所有权与更先进的CBDC项目工作相关,而与汇款则呈负相关。作为简单的稳健性检验,我们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了同样的分析。结果(可在在线附件中找到)大体上是一致的。同样,零售指数和批发指数的单变量结果非常相似。

表3:CBDC项目总体指数的单变量有序概率回归1

括号内的标准错误;*** / ** / *表示结果达到1/5/10%的显着水平。

1. 对于所有自变量,根据数据可用性,2013–19年期间的平均值。2 . Svirydzenka(2016)。3. 数据已标准化。4. 流入和流出的总和。5进出口总额除以该国国内生产总值,2018年数据

资料来源:Bech等人(2020); WIPO(2018); Medina和 Schneider(2019); Svirydzenka(2016); 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世界银行,全球汇款价格,remittanceprices.worldbank.org;世界银行; 百度; 中央银行的网站;数据流; Google趋势;作者的计算。

当然,这些简单的回归系数需要仔细解释,因为许多回归系数是共线的(见在线附件)。更发达的经济体往往更数字化、更具创新性,并以更有效的政府和较小的非正规经济体为特征。此外,由于某些指标的样本量更为有限,因此隔离单个驱动程序也很复杂,因此不允许我们同时包含所有可能的回归变量。

为了更好地控制多个国家的特征,表4显示了总体CBDC项目指数以及零售和批发CBDC的多元有序概率回归结果。在这里,我们确认,在更多地使用移动电话和具有更大的创新能力的地方,整体项目可能性更高。例如,移动电话用户数量标准差增加,就意味着从无工作进程转向研究或者从研究到试点(假设所有自变量的平均水平)的概率增加55-63%,创新产出得分增加一个标准差就会增加55%的概率。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移动使用和其他正相关的协变量,我们还发现非正规经济规模和金融发展与整体项目指数有显著的关联。我们没有发现与贸易开放的显著联系。

表4:CBDC项目指数的多元有序概率单位回归分析1

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差;***/**/*表示在1/5/10%水平上显著的结果。不报告常量。

1. 所有自变量,2013-2019年期间的平均值,取决于数据可用性。2 . Svirydzenka(2016)。3. 进出口总额除以国内生产总值,2018年数据。

资料来源:Medina 和Schneider(2019);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1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世界银行;中央银行网站;数据流;作者计算。

零售CBDC在创新能力高、非正规经济规模较大的地区似乎也更为先进。非正规经济规模增加一个标准差,则CBDC项目指数一个单位上升增加38-49%的概率,其他条件相同。如上所述,只有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这一结果,这可能与授权机构希望跟踪交易的数据痕迹的需求有关。

批发CBDC与金融发展呈正相关,这可以反映出此类项目的重点是提高批发结算效率。在更为简约的规范中,与贸易开放有联系。由于很多批发项目都关注跨境方面,这个环节也很直观。

这些结果对于使用OLS也很可靠(在线附件)。

政策方法和技术设计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确定,CBDC更有可能在具有高移动使用率、创新能力和对CBDC的搜索兴趣的司法管辖区进行研发,而零售和批发CBDC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我们还注意到,CBDC项目在各国的经济和体制动机、政策方法和技术设计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仅关注样本中的30个零售CBDC项目(请参阅附件C)。我们探讨了零售CBDC项目的四个关键技术属性,以及与它们的使用相关的经济和体制因素。

盘点框架:CBDC金字塔

CBDC的设计方法在不同的国家是不同的,这要求我们提炼出主要的设计选择和国家方法所遵循的不同维度。对设计方法进行分类的方法是“CBDC金字塔”(见Auer和Böhme(2020)和图6)。这种方法从零售CBDC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出发,确定相关的技术设计权衡,然后得出设计选择。设计选择方案形成了层次结构,其中较低的初始层表示设计决策,并将其输入到后续的高层决策中。要反映此层次结构,选项将显示为金字塔。

图6:CBDC金字塔

CBDC金字塔将消费者需求映射到中央银行的相关设计选择上。CBDC金字塔的左侧列出了消费者的需求和相关的功能,这些都将使CBDC变得有用。金字塔的右侧展示了相关的权衡——形成了一个层次结构,其中较低层代表设计选择,并将其输入到后续的高层决策中。

资料来源:Auer和Böhme(2020)。

首先的基础设计选择是体系架构,即中央银行和私人中介在CBDC中担当的运营角色。中介会遇到技术难题或偿付能力问题。CBDC应该避免此类故障。然而,支付中介机构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这是确保与当今支付服务同样水平的便利,创新和效率所必需的。该体系架构需要平衡这两个考虑因素。

我们通过将CBDC设计的各种方案分为四种不同的CBDC架构来扩充Auer和Böhme(2020)。它们在法定债权结构和中央银行保存的记录上有所不同。它们是:

直接CBDC–由中央银行运营的支付系统,提供零售服务。CBDC是对中央银行的直接债权。中央银行维护所有交易帐本并执行零售支付。

混合CBDC–在两个引擎上运行的中间解决方案。中介机构负责零售支付,但CBDC是中央银行直接负债,中央银行还保留所有交易的中央帐本,并运行备用技术基础结构,以便在中介机构出现故障时重新启动支付系统。

中间CBDC–一种类似于混合CBDC的体系架构,但中央银行仅维护批发帐本,而不维护所有零售交易的中央帐本。同样,CBDC是对中央银行的债权,私人中介机构执行支付。就本文而言,这将与我们盘点中的混合模型一起考虑。

除了这三种公认的通用CBDC体系架构之外,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金融中介间接提供零售CBDC。我们注意到,由于这不允许消费者直接访问中央银行货币,因此并非所有中央银行都将这种体系架构视为通用的CBDC。

间接或合成CBDC–由类似于狭义支付银行的中介机构运营的支付系统。消费者要求这些中介机构负责所有零售业务。这些中介机构需要将所有债务全部归还给拥有中央银行债权的零售客户。

第二个技术设计选择涉及基础设施。中央银行必须确保CBDC不会出现中断。基础设施可以基于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库,也可以基于DLT技术。这些技术的效率和对单点故障的保护程度不同。DLT技术通常旨在用对底层技术的信任取代对中介机构的信任。Calle和Eidan(2020)详细描述了一些概念证明。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试验DLT技术的中央银行都使用许可DLT,运营商可以决定谁可以进入网络。在这项研究中,没有一家中央银行的报告冒险依赖无许可的DLT技术。

第三个选择涉及消费者如何获得CBDC。以账户为基础的CBDC与身份认证计划相关联,这可以作为良好的支付功能和良好执法的基础。然而,对于一个核心目标群体(没有银行存款的人和依赖现金的个人)来说,获得资金可能很困难。作为一种包容性强、抗危机且匿名的支付方式,现金的质量可能存在挑战(Pichler等人(2019))。另一种选择是基于所谓的数字代币进行访问。这允许基于代币的支付选择,例如可以物理和数字方式交换的预付CBDC钞票。然而,这也带来了非法活动和造假的新风险。

与国内接入框架密切相关的是第四种设计选择,即使用CBDC进行跨境支付,这与CBDC设计中的零售和批发互连以及居民与非居民的可访问性有关。基于代币的国内访问自然会向包括非居民在内的任何人开放。但中央银行可能允许非居民使用。

图7对正在进行的CBDC零售项目的属性进行了分类。在我们样本的零售CBDC项目中,我们发现了各种各样的架构、基础设施、准入和跨境(零售或批发)互连的方法。在架构方面,我们发现有四家中央银行考虑采用直接模式(通常是为了增强金融普惠)。七家正在考虑混合或中间选择(在某些情况下,除直接模式外),还有大部分尚未指定该架构。在这项研究中,没有一份报告表明中央银行正在推行间接/合成架构。

图7:零售CBDC项目的属性

调查每个设计方案的零售CBDC项目数量

Interm=中间 ;Ind=间接;Undec=合成;Undec=未确定/未指定或正在考虑的多个选项;DLT=DLT技术;Conv.=常规;Nationl=国内使用;Internatl=国际使用。

资料来源:中央银行网站;作者计算。

关于基础设施,我们发现有七家中央银行在DLT上运行其原型,其中三家采用传统技术,一家同时考虑这两种技术(Shah等人(2020))。然而,这些基础设施的选择往往是为了概念或试点的初步证明。对于大规模的设计,只有时间才能证明是否做出同样的选择。在准入方案中,基于账户的准入似乎是迄今为止最常见的,有六家中央银行明显倾向于基于账户的准入,另有两家中央银行同时考虑基于账户和代币的准入。最后,虽然我们样本中的大多数项目都集中在国内使用,但其中一些项目(由欧洲中央银行、法国、西班牙和荷兰中央银行以及欧洲中央银行)按建设侧重于多国货币区成员国之间的交叉使用。

技术设计的驱动力

中央银行根据其辖区的独特需求选择CBDC的这些不同属性,但各国之间可能仍然具有共同特征。有鉴于此,我们还对四个属性中的三个进行了简单的概率回归(表5;此外,在线附件中的数字以图形方式表示了这一点)。根据项目之间差异的统计意义选择指标;在每种情况下都列出了前三名。由于我们的样本在跨境互连方面缺乏差异,因此未显示这些差异。

对于该体系架构,人们可能希望在欠发达或金融普惠较低的经济体中更有可能采用直接或混合与中间选项。实际上,我们发现相反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北欧国家、加拿大和中国的影响,我们发现具有较高的帐户访问权限和政府效力的收入较高的司法管辖区更有可能选择直接或混合与中间的架构-至少在迄今为止的研究工作中。欠发达国家通常没有指定其选择的体系架构。

在基础设施方面,我们预计DLT(最初设计用于替代可信中介机构)在当局被认为效率较低的司法管辖区更具吸引力。这种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著。一些中央银行确实明确指出,使用集中发行系统时,DLT技术没有任何基本优势(NBU(2019))。另一方面,研究或试点DLT技术的国家比研究或试点传统架构的国家更依赖流入的汇款。

关于基于账户的准入和基于代币的准入,我们发现,关注代币的国家有更高的公众搜索兴趣,但汇款流入也更低。这些差异仅在10%的水平上显著。

表5:零售CBDC项目功能的单变量概率

括号内的标准错误;**表示在5%水平上显着的结果。不报告常数。

1. 对于所有自变量,根据数据可用性,2013–19年期间的平均值。2. 进出口总额除以该国国内生产总值,2018年数据。3. 数据已标准化。

资料来源:WIPO(2018); Medina和 Schneider(2019); 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世界银行,全球汇款价格,remittanceprices.worldbank.org;世界银行; 百度; 中央银行的网站;数据流; Google趋势;作者的计算。

5. CBDC设计方法:三个实例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迄今为止对CBDC的利益驱动因素以及每个管辖区的经济和制度特征如何影响CBDC的技术设计选择进行了研究。研究和开发CBDC时所采取的政策方法也与每个管辖区的情况有关。我们认为,各国中央银行相互学习彼此的方法可能有很大的价值,国际政策讨论(BIS(2020))和各国中央银行的出版物推动了这一活动。为了补充这项工作,我们描述了三种独特的CBDC方法,分别在亚洲、北美和欧洲。

为了使设计选择的讨论更具体,我们展示了三个著名的CBDC零售项目,即中国人民银行的数字货币电子支付(DC/EP)项目、瑞典中央银行的“e-krona"以及加拿大中央银行作为应急计划在CBDC上的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DC/EP项目(试点阶段)

在目前所有的CBDC项目中,中国人民银行(PBC)的CBDC项目处于最高级阶段。CBDC在中国的发展至少要追溯到2014年。2019年末,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对零售CBDC进行试点,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DC/EP)项目。2020年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言人证实,在深圳、苏州、成都、雄安和北京的“2022年冬奥会办公区”(Chen(2020))正在进行试点试验。

在中国,CBDC的引入是在高度数字化的经济和私人数字支付服务广泛使用的背景下。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引入CBDC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除了为在线交易中使用的现金提供便利的补充外,CBDC还将为目前的移动支付双寡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带来更多的多样性,它们共同控制着移动支付市场的94%(FSB(2019))。如果决定超越目前的试点阶段,DC/EP将成为M0的补充,M0包括纸币和硬币,以及中央银行存款账户。它并不打算完全取代实物现金。

图8描述了DC/EP的主要设计特征,遵循CBDC金字塔。目前DC/EP试点的架构完全是“混合CBDC”模式:它的特点是CBDC是对中国人民银行的债权,但用户引导和实时支付服务由中介机构(称为“授权运营商”)运营。中央银行定期接收和存储零售资产和交易的副本。

Fan(2020)强调,中国人民银行的作用是提供核心基础设施,而商业银行、其他支付服务提供商和电信等中介机构将为公众提供服务。鉴于现有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处理能力和中介机构的合格员工,这种方法可防止风险集中在中央银行、现有金融机构的非中介化以及资源的重复或浪费。

DC/EP基础设施的主干将是一个与传统数据库和DLT的混合系统。然而,中国人民银行强调,DLT技术对于如此大规模的应用还不够成熟。为了结算交易,任何系统都必须能够每秒处理300000笔交易(TPS),以适应中国的大型零售交易。

图8:中国人民银行DC/EP项目(试点阶段)的设计特点

资料来源:改编自Auer和Bohme(2020)以及与PBC员工的对话。

中国人民银行不限定中介机构使用任何特定的基础设施或任何特定的技术途径。但是,对于交易记录和对账,可以使用DLT。金融中介机构仍将负责了解客户(KYC)支票和零售服务。尽管如此,以人民币计价的CBDC将是中国中央银行的直接债权。

在准入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采用基于代币、半账户和账户的混合支付工具。身份将基于“账户松散耦合”,这样用户可以在日常交易中匿名使用DC/EP,但“运营机构应通过异步传输及时向中央银行提交交易数据”(Fan(2020))。这将确保用户彼此保持匿名,但允许中央银行“跟踪必要数据,以实施审慎监管、打击洗钱和其他刑事犯罪,并减轻商业银行的工作量”(Fan(2020))。

钱包是基于多种形式的身份认证(ID),并不是所有的钱包都需要包括姓名和其他个人信息。特别是,它们可以容纳中介机构提供的代币或账户,并允许个人决定是否连接到银行账户。为了适应不同级别的用户匿名性和访问权限,基于KYC级别的强度,将有多个级别的数字钱包,与更高的交易限制相关的KYC要求更高。限额一般与现有的纸币和硬币使用规则相联系;但具体细节尚未确定。

最后,关于国际互连,DC/EP将连接到现有零售和批发系统,包括RTGS系统。DC/EP的主要目标是国内零售。尽管如此,如果能够与外国司法管辖区达成谅解,非居民(如游客和商务旅行者)可以使用外国手机号码进入DC/EP,以获得入门级钱包。中国人民银行将努力确保持续遵守相关的反洗钱/反恐融资规定。

展望未来,DC / EP可能会用于与外国交易方的人民币-发票交易,但这仍需与其他中央银行和实体进行协商。在完成概念验证并进行了试点之后,奠定了基础:初始测试涉及商业银行,支付服务提供商和其他私营部门机构。所有授权运营商都制定了退出计划,作为试点计划的一部分,类似于“沙盒”模式,以确保流程可逆。确切的发布日期尚不清楚。在国际讨论中,中国人民银行的代表指出,跨国协调对于确保跨境标准的一致性很有用。有人提到CPMI和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等论坛是与其他中央银行,监管机构和公共当局合作的合适场所。

瑞典央行:"e-krona"项目

另一个先进的CBDC项目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中央银行瑞典中央银行(Sveriges Riksbank)。在另一个高度数字化的经济体瑞典,现金使用数年来一直在下降,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商店不再接受现金。注意到其经济正在见证“全球现金最大和最快的下降”(Riksbank(2019)),瑞典银行站在全球最前沿讨论发行CBDC的可能性(见Skingsley(2016);Ingves(2017))。

与其他中央银行一样,瑞典中央银行研究了几种技术和方法(见瑞典中央银行(2017))。目前,它正在开发“e-krona”项目的概念证明(见Sveriges Riksbank(2020))。同样,CBDC将作为现金的补充,而不是现金的替代品。

目前瑞典银行概念证明的架构是一个混合CBDC(图9)。CBDC是瑞典银行的直接债权,支付业务由支付服务运营商运营。在具体的设计上,瑞典银行的研究人员Armelius等人(2020b,第87页)指出,正在进行的试点是“在任何特定时刻流通的所有“e-krona"的分散数据库,在那里,瑞典银行在交易完成前对所有交易进行验证。”他们将其归类为“中间人分散解决方案”,还注意到这种设计将要求瑞典银行“在一个或几个中间人出现故障时提供应急解决办法,以防止出现大量最终用户无法支付“e-krona"的情况”(见第89页)。

基础架构和技术实施基于使用R3的Corda的DLT,并与多个公证人一起运行。由于概念验证的性质,目前所有这些都在瑞典中央银行及其技术合作伙伴的控制之下。

在准入技术方面,瑞典中央银行试点的CBDC是基于账户的,但考虑了低值代币预付卡的选择。在正在进行的试点模式中,瑞典中央银行发行了CBDC,但它们被存储在中介机构的钱包里。对钱包的访问基于识别钱包的所有者。展望未来,瑞典中央银行还可能开发CBDC支付卡,直接用于小额支付,而无需访问钱包(即基于代币的准入)。

图9:瑞典中央银行的“e-krona"(概念证明)

资料来源:改编自Auer和Böhme(2020)以及与瑞典银行员工的谈话。

除了目前的概念证明,更广泛的设计正在考虑中。瑞典中央银行本身并未就首选技术架构发表意见,只是“e-krona"将是瑞典中央银行的直接债权(即不考虑间接/合成模式)。然而,它的研究人员,代表他们自己的观点,已经考虑了更详细的选择。例如,在架构方面,Armelius等人(2020b)讨论了没有中介的集中模型、有中介的集中模型和合成(间接)模型的政策权衡。关于后者,他们认为“不清楚这是否真的应该被视为CBDC”,因为它不是对中央银行的直接债权(Armelius等人(2020b),第89页)。然而,这些研究人员也判断,即使是混合型和中间型模型,瑞典中央银行的参与程度和运行该系统的成本仍将相当可观。除了架构、技术和准入方面,传统技术和基于DLT的技术都在考虑之中。优先考虑基于开源代码的解决方案。实际CBDC的一个关键要求是良好的线下业务,其中包括通过上述讨论的低值预付卡。

关于互联互通,“e-krona"的重点是国内的,非居民零售只能通过游客使用预付卡进行小额购物。在批发方面,CBDC将连接银行系统和RTGS,从而实现跨境支付。

加拿大中央银行:CBDC应急计划

加拿大中央银行(Bank Of Canada)就数字货币这一主题进行了杰出的研究和政策沟通。威尔金斯(2016)是最早支持CBDC的高层决策者之一,工作研究人员很早就在积极研究这一问题和相关问题。

尽管起步较早,加拿大中央银行(bankofcanada)并没有表示正在开发CBDC零售试点或概念证明。相反,它概述了一个关于加拿大应在何种条件下发展CBDC的全面计划。它还制定了潜在的架构,并通过与其他中央银行合作的一系列新型支付技术项目积累了相关的技术知识(例如,见加拿大中央银行(2017))。事实上,正如Lane(2020)在2020年2月指出的: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目前没有令人信服的理由发布CBDC。加拿大人将继续受益于现有的支付生态系统,前提是它是现代化的,并且仍然适用于目的[……]尽管如此,世界可以很快改变。加拿大中央银行可以想象我们会考虑发行CBDC,这样我们就可以继续为加拿大人提供值得信赖的支付方式。”

特别是,加拿大中央银行考虑了(i)减少或完全取消使用实物现金的情况,以及(ii)私人加密货币或稳定币作为支付手段大幅侵入的情景。为了应对这些不测事件,加拿大中央银行正在进行利益相关者参与讨论,与大学和公司合作设计CBDC。它还作为CBDC国际工作组的一部分进行国际合作。

如果要开发CBDC,则设计的总体目标是加拿大中央银行(Bank of Canada)的数字负债,在可能的范围内,这与实物现金的属性非常相似。CBDC不会取代现金,而是设计成一个具有良好弹性和可访问性的数字附加功能。

由于总体设计目标非常明确,加拿大中央银行还列出了架构的元素(图10)。首先,CBDC是“以加元向加拿大中央银行提出的债权”(Shah等人(2020)),即不采用间接/合成方法。相反,分析说明列出了三种可能的架构,分别对应于“直接CBDC”(加拿大中央银行提供整个CBDC支付系统)和“混合CBDC”(加拿大中央银行只发行和赎回CBDC,私营部门中介机构提供最终用户服务)或“中间CBDC”(与混合模式相同,加拿大中央银行无法访问零售交易的完整账本)。也有可能提供一种混合选择,即中介机构执行大部分支付,但加拿大中央银行可以根据社会目标直接进行一些零售支付。后一种方法的目标是从支付中介机构提供的有价值的服务中获益,但同时也有一种直接操作的选择来服务于公共政策目标,如普及服务。

图10:加拿大中央银行CBDC应急计划

资料来源:改编自Auer和Böhme(2020)以及与加拿大中央银行员工的谈话

到目前为止,基础设施的细节还没有详细说明。加拿大中央银行在一些新颖的基于DLT技术的概念验证支付项目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它指出,虽然DLT技术可能是一个基础设施的解决方案,但它绝不是必要的。同时考虑多种技术,并根据性能选出优胜者。

将考虑基于帐户和基于代币的准入解决方案,可能采用分层:基于匿名代币的选项(包括但不限于储值卡)允许小额支付。这可以通过一种低成本的专用通用接入设备(UAD)来实现(Miedema等人(2020)),它可以让没有智能手机的用户使用CBDC。对于更大额的交易,则需要基于帐户的准入。关于这种分层的细节,特别是在执行适当的AML/KYC标准时,当前的现金执行水平就是模型。将选择分层,以使反洗钱和相关问题不会比目前更严重。鉴于可编程货币为非法使用开辟了新的选择,实现同样的执法水平可能需要减少对“大额”支付的定义。

在零售互连方面,尽管CBDC的重点放在国内,但基于代币的CBDC的选择自然使游客和其他非居民可以使用该系统进行低价值支付。同样,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将使与国际使用和规避外国资本管制有关的问题不比当前基于现金的系统严重。

在批发互连方面,加拿大中央银行将确保CBDC与所有其他付款方式可以互操作,以便可以将其与银行存款和现金自由兑换。CBDC也将直接连接到大额转账系统,该系统处理批发付款。由于与国内支付系统的多种连接,这些系统与国外支付系统的所有连接也将得到保证。

结论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可能是一种很快就能在全球许多国家使用的新型支付技术,这篇论文研究了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兴起。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CBDC项目指标(CBDCPI)。我们的研究表明,在手机使用率和创新能力较高的地区,这一指数较高。特别是在非正规经济规模较大的地方更容易出现零售型CBDC,而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的经济体中,批发CBDC更发达。我们也注意到,CBDC项目在动机、经济和技术设计两方面因国家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许多中央银行正在追求这样一种模式,即CBDC是中央银行的直接负债,但有私营中介机构参与。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差异,我们对中国人民银行、瑞典中央银行和加拿大中央银行的三个先进实例进行了扩展。

鉴于CBDC的新颖性,以及对资金的性质和提供进行“全新”思考的范围,根据不同国家的经济环境和用户的优先事项,采取不同的方法是很自然的。在那些数字支付已经非常先进,而现金使用正在减少的国家,中央银行可能会做出特别的反应,以确保公共部门提供的支付手段的持续可用性。在数字支付普及率较低的国家,金融包容性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架构、基础设施、准入和互连的选择将根据本地情况进行调整。

然而,我们的概述也显示了一些关键的共同特征。特别要指出的是,我们调查的所有设计都不是为了取代现金,而是为了作为补充。其中多数仍需要中介机构发挥强大作用——尽管可能与中央银行直接提供某些服务并行。没有一项设计追求的是间接模式,即CBDC是对中介机构(而非中央银行)的负债。我们认为,各国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分享有关驱动因素、方案和技术的信息,相互学习,从而对该领域的国际政策工作形成互补。

展望未来,Covid-19疫情等事件凸显了获得多样化支付手段的价值,以及任何支付方式都需要像现金那样具有包容性和抗风险能力(见Auer等人(2020))。虽然预测未来的一系列挑战是困难的,但各国中央银行将继续从长远考虑,并仔细考虑CBDC在未来一系列潜在情景中的作用。

附录A:CBDC指标的数据收集

本附件描述了CBDC项目指数(CBDCPI)的构建,以及中央银行立场和探索兴趣评分。

CBDCPI的构建基于Auer等人(2020a)鉴定的零售CBDC项目列表,以及在2020年3月之后宣布的一些项目和批发CBDC项目。对于研究报告,每个发布的报告可以取1,如果已经进行或正在进行试验,则取2,对于已存在的CBDC取3(截至目前为止的假设)。我们只考虑拥有中央银行或金融当局的司法管辖区。就每个辖区而言,整体指数是零售和批发分类指数的最大值。对于中国,由于缺乏翻译成英文的材料,并且考虑到中国在该领域的突出作用,我们将项目得分定为2分。对于澳大利亚和美国,鉴于澳大利亚中央银行RBA在向澳大利亚参议院报告时确认了关于CBDC的工作(2019),国会主席鲍威尔主席(2019)和州长布雷纳德(2020 a, b)的演讲,我们定义了项目评分为1。对欧元区来说,考虑到欧洲中央银行和几个欧元区国家的中央银行,我们将欧元区概括为一个整体的观察对象(项目评分为1),以及欧元区19个成员国中的各个国家(评为0或1取决于国家中央银行是否发表了CBDC的研究)。实证结果对遗漏单个欧元区成员国也是稳健的。对于由东加勒比中央银行提供服务的东加勒比货币联盟(ECCU),考虑到正在进行的试点,8个成员国将作为单一观察对象纳入,CBDCPI为2。西非经济和货币联盟(WAEMU)的国家合并成一个观察对象(CBDCPI为0),中非国家经济共同体(ECCAS)的成员也是如此。公共资源的完整链接作为背景文件的一部分。

探索兴趣评分是用关键词“CBDC”(搜索词)和“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主题)在2013年1月至2020年7月中旬期间的兴趣评分的简单平均值来估计的。每个国家得到的两个值取平均值,得到子索引。对于中国,我们使用百度索引关键词“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和“DC/EP”。我们重新标定了这些值,使它们可以与谷歌趋势图相比较(ie值范围在0到100之间),并应用了上述相同的过程。

中央银行演讲立场评分是通过对每个中央银行发言人的演讲立场进行分类,至少包含下面的列表中的一个关键词:“CBDC”,“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中央银行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或“digital money”(手动检索,以确保它指CBDC而不是私人电子货币)。演讲来自国际清算银行中央银行家演讲数据库(www.bis.org/cbspeech hes/),这是一个收集了国际清算银行网站上公布的中央银行家演讲的综合数据库,供各国中央银行和国际组织广泛选择。截至撰稿时,该数据库统计了16036次演讲,时间跨度超过23年(1997年至今),地理范围广泛(108个国家和125个机构)。查询生成138个演讲,其中至少包含一个感兴趣的关键字。由此得出的样本涵盖了2013年12月至2020年5月期间的38个国家,包括欧元区及其几个成员国。当演讲者是欧洲中央银行官员时,我们把他的演讲称为“欧元区”。相反,如果演讲者是欧元体系中某个国家中央银行的官员,我们就会把他的演讲对标为对应的国家。对于中国,考虑到翻译成英文的材料稀缺,我们利用公共资源对结果进行补充,包括Fan(2020)。

在整理了相关的演讲后,我们对每一个演讲进行了梳理和分类,从总体上解释了该演讲对于采用CBDC或者更通用的CBDC的立场。每个演讲得分可以根据具体的演讲立场取-1、0或+1的值。如果演讲的立场明显是否定的,或者明确表示目前没有具体计划发行数字货币,则得分为-1。在中立立场的情况下,它的值为0。最后,如果演讲立场明显是积极的,或者项目/试点已经启动或正在进行中,那么它的值为+1。最后,演讲分数被计算为国家水平分数的简单平均值。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任何演讲评分,我们将缺失的值替换为零,符合中立立场的诠释。

在175个国家或货币区的总样本中(即与欧洲中央银行有关的活动为欧元区,东加勒比地区为东加勒比中央银行,这些货币联盟为WAEMU和中非经共体),有55个国家的CBDCPI值或两个基本分数之一为非零值。在CBDC上没有交流的其他120个国家或货币区域中,CBDCPI的值为0。

本文提供了完整的数据集。

附录B:CBDC项目概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虚拟局域网有哪几种实现技术

全文共 3704 字

+ 加入清单

虚拟局域网简介

VLAN是为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它在以太网帧的基础上增加了VLAN头,用VLANID把用户划分为更小的工作组,限制不同工作组间的用户二层互访,每个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的好处是可以限制广播范围,并能够形成虚拟工作组,动态治理网络。VLAN技术答应网络治理者将一个物理的LAN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广播域即VLAN,每一个VLAN都包含一组有着相同需求的计算机工作站,与物理上形成的LAN有着相同的属性。但由于它是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所以同一个VLAN内的各个工作站无须被放置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即这些工作站不一定属于同一个物理LAN网段。一个VLAN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中,即使是两台计算机有着同样的网段,但是它们却没有相同的VLAN号,它们各自的广播流也不会相互转发,从而有助于控制流量、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治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虚拟局域网的几种实现技术

1.基于端口划分的VLAN————按VLAN交换机上的物理端口和内部的PVC(永久虚电路)端口来划分。

优点:定义VLAN成员时非常简单,只要将所有的端口都定义为相应的VLAN组即可。

缺点:如果某用户离开原来的端口到一个新的交换机的某个端口,必须重新定义。适合于任何大小的网络

2.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这种划分VLAN的方法是根据每个用户主机的MAC地址来划分。

优点:当用户物理位置从一个交换机换到其他的交换机时,VLAN不用重新配置。

缺点:初始化时,所有的用户都必须进行配置。适用于小型局域网。

3.基于网络层协议划分VLAN————VLAN按网络层协议来划分,可分为IP、IPX、DECnet、AppleTalk等VLAN网络。

优点:用户的物理位置改变了,不需要重新配置所属的VLAN,而且可以根据协议类型来划分VLAN,并且可以减少网络通信量,可使广播域跨越多个VLAN交换机。

缺点:效率低下。适用于需要同时运行多协议的网络

4.根据IP组播划分VLAN————IP组播实际上也是一种VLAN的定义,即认为一个IP组播组就是一个VLAN。

优点:更大的灵活性,而且也很容易通过路由器进行扩展。

缺点:适合局域网,主要是效率不高。适合于不在同一地理范围的局

第一种实现方式:以端口为中心的虚拟局域网

以端口为中心的虚拟局域网中,虚拟局域网交换机的一个端口就是一个虚拟局域网,虽有连接在这个端口上的主机都在同一个虚拟局域网中。很显然,这回使得我们的管理工作更加的容易,而且网络运行也会更加的有效。具体来说,这种实现方式有如下的优点:

1、数据不会泄露到其他域

由于一个交换机端口就是一个独立的局域网。所以,当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时候,交换机就不会把数据包转发给其他的端口中。这就可以保证数据包只在自己的虚拟局域网中传输。若需要发送到其他的虚拟局域网中,则交换机也是先把数据发送给路由器,然后,再由路由器发送给交换机中其他的端口。可见,以端口为中心的虚拟局域网,可以有效的避免网络侦听,从而比其他的实现方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2、用户由端口分配,虚拟局域网易于管理

相对于其他方式来说,以端口为中心的虚拟局域网中,一个交换机的端口就表示一个虚拟局域网。这种特性,便于我们对局域网进行设置与管理。因为一个端口上的主机都在一个虚拟局域网中,如此的话,就不需要我们做过多的配置,就可以实现虚拟局域网。而相对于其他实现方式来说,都需要进行一些比较繁琐的设置,因为他们往往两个甚至更多以上的端口是同一个虚拟局域网。

这种方式虽然易于管理,提供了比较高的安全性能,但是,其也有一些比较致命的缺陷。主要的缺陷就是不够灵活,当用户变动位置的时候,这种实现方式的变化就会比较大。如现在由于要开发一个产品,为此质量、销售、生产、采购等等组成一个临时的项目小组,负责这个产品的开发。为了提高产品开发效率,所以把他们临时搬到会议室进行工作。如此地理位置的变动后,他们连接的网线也要变了。若采用其他的实现方式,如动态的虚拟局域网,根据主机的MAC地址来判断该用户是属于哪个虚拟局域网中,则不用进行其他的配置,就可以连接到他们以前的虚拟局域网中。而采用以端口为中心的虚拟局域网,由于会议室中网线的端口没有进行调整过,则他们就不属于他们以前的局域网中。这就会给他们的日常工作带来比较大的影响。

真是因为以端口为中心的虚拟局域网有这个致命的缺陷,把它的一些优点都淹没了。所以,在中型以上的网络中,很少采用这种实现方式。当用户的位置改变时,其管理成本太高。

第二种实现方式:静态的虚拟局域网

静态的虚拟局域网与以端口为中心的虚拟局域网类似。静态的虚拟局域网是在交换机上静态的配置,可以让一个或者几个交换机的端口为一个虚拟局域网。这些端口将一直保持着这种配置,除非网络管理员人为的去改变他们。可见,这跟上面的这种实现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前者一个端口就是一个虚拟局域网,而后者的话,可以通过配置实现几个端口是同一个虚拟局域网。这种差异,可以减少当用户位置改变时或者当公司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时的管理成本。

如有家企业,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产品研发部门人数也随之增加。后来研发部门下面分成了两个组,一个是产品开发组,另外一个是供应商开发组。他们虽然在两个不同的办公室,但是都属于同一个部门。而现在产品开发组的网络通过集线器连接到交换机的一个端口上;供应商开发组的网路连接到另外一个端口上。若是采用以端口为中心的实现方式的话则可能就需要额外的添加一个额外的物理层局域网交换机,把他们两个组的网络连接到同一个虚拟局域网中。但是,若采用静态的虚拟局域网的话,则不需要添置其他的硬件设备,而只需要在虚拟局域网交换机上,把他们所连接的两个端口设置为同一个虚拟局域网即可。很明显,静态虚拟局域网能够比较适应组织结构的变动,它应对这种情况的管理成本相对比较低廉一些。

但是,静态局域网他也有一定的缺陷。主要在于对一些移动用户无法作出灵活的调整。如现在财务经理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当开部门管理层会议的时候,财务经理需要在会议室中连接到他所在的网络,访问其他财务人员的共享文件。同理,产品研发部门经理也需要访问他们部门的共享文件。但是,根据静态虚拟局域网的特征,会议室的网线所连接端口在同一时间中只能属于同一个虚拟局域网。除非在会议室中部属很多的网线并且分属于不同的端口;或者说当用户改变的时候网络管理员手工的更改端口配置。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实现方式,其管理成本都是比较高的,管理工作量也比较大。

所以,静态虚拟局域网在网络设备位置相对稳定的企业中适用会比较好;同时,也可以应对一些部门的变动。因为部门变动毕竟不会常常发生,如半年一次的变动的话,还是可以适应的。

但是,若一天之内用户需要改变好几次位置,如开会、培训、给客户演示的需要等等。这种情况下,只有采用第三种实现方式,即动态的虚拟局域网。

第三种实现方式:动态的虚拟局域网

当企业员工在公司内部到处走动,在任何一个位置上都能够连接到自己所在的虚拟局域网的话,则采用动态的虚拟局域网是最佳的选择。其实,随着无线网络在公司内部的普及,这种需求对于企业来说,也越来越普遍。

如当客户在拜访的时候,安排在会客室。销售经理拿着笔记本在会客室进行无线网络的时候,则他仍然需要访问自己销售部门所在的虚拟局域网。若是第三方检验的人在会客室内,则质量部门人员在会客室利用他们的笔记本看相关的检验信息的时候,他们也需要连接到质量部门的网络等等。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希望能够根据主机的MAC地址来判断这台主机是属于那个虚拟局域网。若能够按这种方式实现的话,则公司员工无论到企业哪个位置,则员工都不会改变其所属的虚拟局域网。

采用动态的虚拟局域网,就可以实现这种需求。动态虚拟局域网那个是指在交换机上可以动态的分配虚拟局域网的端口,如可以利用MAC地址或者IP地址来分配。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利用MAC地址来分配虚拟局域网的端口。当用户的主机连接到交换机上的端口时,交换机会判断这台主机的MAC地址。然后根据其内部的虚拟局域网与MAC地址对照表,判断这台主机是属于哪个虚拟局域网的。最后其就把这台主机连接到对应的虚拟局域网中。这种实现方式的好处就是可以应对用户位置的地理变化。当用户在公司内部移动时,我们网络管理员基本上不用为他们做额外的配置与管理。虚拟局域网交换机会根据用户主机的MAC地址或者IP地址,来自我的进行调整。

不过这种方式也有一个比较大的缺陷,就是前期的维护工作量比较大。如在虚拟局域网配置的时候,要把公司所有主机的MAC地址跟其所属的虚拟局域网对应起来。当公司中新添加主机的时候,也需要调整交换机中的这个对应表。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要在后续的维护工作中省心的话,则在前期虚拟局域网规划中,就要多花点功夫了。

所以说,这种动态虚拟局域网也不是说用在任何企业中都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对于员工位置稳定,不需要移动办公的企业来说,则采用静态的虚拟局域网是一个比较名字的选择。若企业移动办公经常发生,则最好还是采用动态的虚拟局域网为妙。

当然,若不从管理成本上考虑,以上的三种方式在企业中都可以使用。若考虑到管理成本与使用的便利性因素的时候,网络管理员就要凭借自己的经验,做出抉择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