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利润率解题技巧(优秀17篇)

果汁机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将水果或蔬菜压榨成果汁的机器。以下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数学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利润率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

浏览

3034

文章

17

篇1:2023高考数学实用的解题技巧

全文共 2400 字

+ 加入清单

就快要参加高考了,同学们在做高考数学题的时候,可以运用一些答题策略和技巧,来提高题目正确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高考数学实用的解题技巧,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

1.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拿到试卷,首先填写好姓名和考号,快速浏览试卷,把握全卷的难易,高中英语,把容易的题的题号写在草稿纸的最顶端,再做题,遇到卡壳,马上跳过去做容易的题。这样保证最大限度发挥你的实力,也解决了由于过度紧张导致的暂时遗忘影响考试发挥的问题。注意机读卡的填涂问题,做完一道大题就填一部分,把第一卷做完后及时填涂,以避免全部做完再填时没时间。

2.把握好审题关。

很多学生练习了很多题,题与题之间有些相似,但又有区别,做题一不小心就会习惯性主观附加已知条件,导致最终出错。要求“字字看清,句句读懂,理解题意”,审两遍题,明确已知条件和隐含的已知条件。

3.深刻理解“长题不难,难题不后”。

一般高考试卷中总会出现题干很长,语句环绕的试题。乍一看很难理解,摸不清意图。但往往多读几遍,把其中关系弄清,做起来就比较简单。这种题主要是考你的审题能力与心理素质。做长题的关键是审题。“难题不后”,主要是说最后一题一般不是最难的,所以要学会总体把握全卷,先做简单的后做难的.。

4.思维暂时中断不要怕。

考试时出现记忆或思维的暂时中断时可以跳开去做另一道容易做的题;或翻看试卷,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又或者埋头由大到小缩小包围圈搜索记忆。

5.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

有一些同学平时考试成绩较好,但面临重大考试往往会发挥失常,主要是考试时不相信自己,老是回头检查,老是重复计算,结果导致时间不够和心理紧张。应该先把容易的题做完再回过头来检查,而且马上做了马上检查也不利于发现问题。

“优秀是一种习惯”,好的习惯终生受益,坏习惯终生吃亏。如“审题之错”是否出在急于求成?可采取“一慢一快”战术,即审题要慢,要看清楚,步骤要到位,动作要快,步步为营,稳中求快,立足于一次成功,不要养成唯恐做不完,匆匆忙忙抢着做,寄希望于检查的坏习惯。

高考的数学解题技巧

规范答题

从往年高考生的常见失误来看,规范答题很重要,很多学科按步骤给分,哪怕一道题没有做完,也要把懂做的一部分按步骤写上去。最近要看看近3年高考卷的详解评分标准,学会从试卷中找到采分点,知道如何才能把分数抓准抓牢。

一定要明确高考数学时间如何分配以保障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状态和提高综合学习能力为目标,立足于习惯培养、方法教授、知识查漏补缺和拓展延伸;帮助广大中小学生真正解决学习问题,使成绩得到大幅度提高,高考数学时间如何分配处理好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家长的愿望。

节约时间的关键是一次做对

有些学生,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简单的题目,就一味地求快,争取时间去做不会做的题目。殊不知,前面的选择题和后边的大题,难易差距是很大的,但是分值的含金量是一样的,有些学生看不上前边小题的分数,觉得后边大题的分数才“值钱”,这是严重的误区。

希望学生在考试的时候,一定要培养一次就做对的习惯,不要指望通过最后的检查力挽狂澜。越是重要的考试,往往越没有时间回来检查,因为题目越往后越难,可能你陷在里面出不来,抬起头来的时候已经开始收卷了。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归纳

一、三角函数题

注意归一公式、诱导公式的正确性(转化成同名同角三角函数时,套用归一公式、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时,很容易因为粗心,导致错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二、数列题

1、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时,最后下结论时要写上以谁为首项,谁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数列;

2、最后一问证明不等式成立时,如果一端是常数,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时,一般考虑用放缩法;如果两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虑数学归纳法(用数学归纳法时,当n=k+1时,一定利用上n=k时的假设,否则不正确。利用上假设后,如何把当前的式子转化到目标式子,一般进行适当的放缩,这一点是有难度的。简洁的方法是,用当前的式子减去目标式子,看符号,得到目标式子,下结论时一定写上综上:由①②得证;

3、证明不等式时,有时构造函数,利用函数单调性很简单(所以要有构造函数的意识)。

三、立体几何题

1、证明线面位置关系,一般不需要去建系,更简单;

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存在性问题、几何体的高、表面积、体积等问题时,最好要建系;

3、注意向量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范围)与所求角的余弦值(范围)的关系(符号问题、钝角、锐角问题)。

四、概率问题

1、搞清随机试验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2、搞清是什么概率模型,套用哪个公式;

3、记准均值、方差、标准差公式;

4、求概率时,正难则反(根据p1+p2+...+pn=1);

5、注意计数时利用列举、树图等基本方法;

6、注意放回抽样,不放回抽样;

7、注意“零散的”的知识点(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层抽样等)在大题中的渗透;

8、注意条件概率公式;

9、注意平均分组、不完全平均分组问题。

五、圆锥曲线问题

1、注意求轨迹方程时,从三种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着想,椭圆考得最多,方法上有直接法、定义法、交轨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

2、注意直线的设法(法1分有斜率,没斜率;法2设x=my+b(斜率不为零时),知道弦中点时,往往用点差法);注意判别式;注意韦达定理;注意弦长公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

3、战术上整体思路要保7分,争9分,想12分。

六、导数、极值、最值、不等式恒成立(或逆用求参)问题

1、先求函数的定义域,正确求出导数,特别是复合函数的导数,单调区间一般不能并,用“和”或“,”隔开(知函数求单调区间,不带等号;知单调性,求参数范围,带等号);

2、注意最后一问有应用前面结论的意识;

3、注意分论讨论的思想;

4、不等式问题有构造函数的意识;

5、恒成立问题(分离常数法、利用函数图像与根的分布法、求函数最值法);

6、整体思路上保6分,争10分,想1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如何提高读书技巧中数学解题速度?

全文共 2534 字

+ 加入清单

每每考试的时候常有同学感到考试时间太过紧迫,往往试卷没有来得及做完就到了收试卷的时候了,特别是数学,数学不仅仅题海量大,而且错综复杂,什么类型的题目都有,如何提高数学解题速度?

几乎每个学生都知道,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努力学习,只有加强练习,多做习题,才能熟能生巧。可是有些学生天天趴在那里做题,但解出的题量却不多,花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解出大量的习题,难道不应找一找原因吗?何况,我们并不比别人的时间更多。试想,如果你的解题速度提高10倍,那会是怎样一种情景?解题速度提高10倍?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能。关键在于你想与不想了。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解题速度呢?

首先,应十分熟悉习题中所涉及的内容,做到概念清晰,对定义、公式、定理和规则非常熟悉。你应该知道,解题、做练习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学习的全部,你不能为解题而解题。解题是为阅读服务的,是检查你是否读懂了教科书,是否深刻理解了其中的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能否利用这些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解决实际问题。解题时,我们的概念越清晰,对公式、定理和规则越熟悉,解题速度就越快。因此,我们在解题之前,应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做简单的练习,先熟悉、记忆和辨别这些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其涵义的本质,接着马上就做后面所配的练习,一刻也不要停留。我指导学生按此方法学习,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大大提高了解题的速度,其效果非常之好。

第二,还要熟悉习题中所涉及到的以前学过的知识和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例如,有时候,我们遇到一道不会做的习题,不是我们没有学会现在所要学会的内容,而是要用到过去已经学过的一个公式,而我们却记得不很清楚了;或是数学题中要用到的一个物理概念,而我们对此已不是十分清晰了;或是需用到一个特殊的定理,而我们却从未学过,这样就使解题速度大为降低。这时我们应先补充一些必须补充的相关知识,弄清楚与题目相关的概念、公式或定理,然后再去解题,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当然,解题速度就更无从谈起了。

第三,对基本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也要熟悉。解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对一些基本的、常见的问题,前人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基本的解题思路和常用的解题程序,我们一般只要顺着这些解题的思路,遵循这些解题的步骤,往往很容易找到习题的答案。否则,走了弯路就多花了时间。

第四,要学会归纳总结。在解过一定数量的习题之后,对所涉及到的知识、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使解题思路更为清晰,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于类似的习题一目了然,可以节约大量的解题时间。

第五,应先易后难,逐步增加习题的难度。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由表及里地深入下去。一个人的能力也是通过锻炼逐步增长起来的。若简单的问题解多了,从而使概念清晰了,对公式、定理以及解题步骤熟悉了,解题时就会形成跳跃性思维,解题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养成了习惯,遇到一般的难题,同样可以保持较高的解题速度。而我们有些学生不太重视这些基本的、简单的习题,认为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去解这些简单的习题,结果是概念不清,公式、定理及解题步骤不熟,遇到稍难一些的题,就束手无策,解题速度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解简单容易的习题,并不一定比解一道复杂难题的劳动强度和效率低。比如,与一个人扛一大袋大米上五层楼相比,一个人拎一个小提包也上到五层楼当然要轻松得多。但是,如果扛米的人只上一次,而拎包的人要来回上下50次、甚至100次,那么,拎包人比扛米人的劳动强度大。所以在相同时间内,解50道、100道简单题,可能要比解一道难题的劳动强度大。再如,若这袋大米的重量为100千克,由于太重,超出了扛米人的能力,以至于扛米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没能扛到五楼,虽然劳动强度很大,却是劳而无功。而拎包人一次只拎10千克,15次就可以把150千克的大米拎到五楼,劳动强度也许并不很大,而效率之高却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见,去解一道难以解出的难题,不如去解30道稍微简单一些的习题,其收获也许会更大。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先去解那些看似简单,却很重要的习题,以不断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随着速度和能力的提高,再逐渐增加难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认真、仔细地审题。对于一道具体的习题,解题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审题。审题的第一步是读题,这是获取信息量和思考的过程。读题要慢,一边读,一边想,应特别注意每一句话的内在涵义,并从中找出隐含条件。读题一旦结束,哪些是已知条件?求解的结论是什么?还缺少哪些条件,可否从已知条件中推出?在你的脑海里,这些信息就应该已经结成了一张网,并有了初步的思路和解题方案,然后就是根据自己的思路,演算一遍,加以验证。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读题、思考的习惯,心里着急,匆匆一看,就开始解题,结果常常是漏掉了一些信息,花了很长时间解不出来,还找不到原因,想快却慢了。很多时候学生来问问题,我和他一起读题,读到一半时,他说:“老师,我会了。”所以,在实际解题时,应特别注意,审题要认真、仔细。

第七,学会画图。画图是一个翻译的过程。读题时,若能根据题义,把对数学(或其他学科)语言的理解,画成分析图,就使题目变得形象、直观。这样就把解题时的抽象思维,变成了形象思维,从而降低了解题难度。有些题目,只要分析图一画出来,其中的关系就变得一目了然。尤其是对于几何题,包括解析几何题,若不会画图,有时简直是无从下手。所以,牢记各种题型的基本作图方法,牢记各种函数的图像和意义及演变过程和条件,对于提高解题速度非常重要。画图时应注意尽量画得准确。画图准确,有时能使你一眼就看出答案,再进一步去演算证实就可以了;反之,作图不准确,有时会将你引入歧途。

最后,对于常用的公式,如数学中的乘法公式、三角函数公式,常用的数字,如11~25的平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学中常用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合价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等,都要熟记在心,需用时信手拈来,则对提高演算速度极为有利。

总之,学习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解题只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你对学习的内容越熟悉,对基本解题思路和方法越熟悉,背熟的数字、公式越多,并能把局部与整体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形成了跳跃性思维,就可以大大加快解题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数学解题答题技巧

全文共 1434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数学想得高分要保质保量拿下中下等题目。数学解题答题技巧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解题答题技巧,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高考数学答题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答题方法化归与转化思想

(1)将复杂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将较难问题化为较易问题,将未解决问题化归为已解决问题

(2)灵活性、多样性,无统一模式,利用动态思维,去寻找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变换途径与方法

(3)高考重视常用变换方法:一般与特殊的转化、繁与简的转化、构造转化、命题的等价转化

高中数学答题方法特殊与一般思想

(1)通过对个例认识与研究,形成对事物的认识

(2)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局部到整体、由实践到理论

(3)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反复认识过程

(4)构造特殊函数、特殊数列,寻找特殊点、确立特殊位置,利用特殊值、特殊方程

(5) 高考以新增内容为素材,突出考查特殊与一般思想必成为命题改革方向

数学答题技巧

1、夯实基础,强化通性通法

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抓基础就是要重视对教材的复习,尤其是要重视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形成过程,运用时注意条件和结论的限制范围,理解教材中例题的典型作用,对教材中的练习题,不但要会做,还要深刻理解在解决问题时题目所体现的数学思维方法。

2、认真阅读考试说明,减少无用功

在平时练习或进行模拟考试时,高中英语,要注意培养考试心境,养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认真对考试说明进行领会,并要按要求去做,对照说明后的题例,体会说明对知识点是如何考查的,了解说明对每个知识的要求,千万不要对知识的要求进行拔高训练。

3、抓住重点内容,注重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主体内容是支撑整个高中数学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进入大学必须掌握的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每年必考且重点考的。象关于函数(含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直线和圆锥曲线、线面关系、数列、概率、导数等,把它们作为复习中的重中之重来处理,要一个一个专题去落实,要通过对这些专题的复习向其他知识点辐射。

数学解题技巧

1、首先是精选题目,做到少而精。只有解决质量高的、有代表性的题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没有辨别、分析题目好坏的能力,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来选择复习的练习题,以了解高考题的形式、难度。

2、其次是分析题目。解答任何一个数学题目之前,都要先进行分析。相对于比较难的题目,分析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解决数学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题目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中架起联系的桥梁,也就是在分析题目中已知与待求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化归和消除这些差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反映出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理解程度和数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例如,许多三角方面的题目都是把角、函数名、结构形式统一后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而选择怎样的三角公式也是成败的关键。

3、最后,题目总结。解题不是目的,我们是通过解题来检验我们的学习效果,发现学习中的不足的,以便改进和提高。因此,解题后的总结至关重要,这正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对于一道完成的题目,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

①在知识方面,题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在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②在方法方面:如何入手的,用到了哪些解题方法、技巧,自己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③能不能把解题过程概括、归纳成几个步骤(比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题目就有很明显的三个步骤)。④能不能归纳出题目的类型,进而掌握这类题目的解题通法(我们反对老师把现成的题目类型给学生,让学生拿着题目套类型,但我们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题目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数学知识问答300例—方程解应用题找等量关系的方法

全文共 2400 字

+ 加入清单

237.用方程解决应用问题时,如何找到等价关系?

在解决应用问题时,我们经常会发现应用问题中各量之间的相等关系,通常称为“相等关系”,然后求解方程。下面是一个例子。

(1)仅含三个量的简单应用问题的等价关系和方程。

仅包含三个量的简单应用问题。如果已知两个量,找到第三个量。这些应用问题的等价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根据三个量之间的相等关系,通常可以列出三个方程。在这三个方程中,可以选择一个方程作为解决问题的方程,未知量通常放在等号的左边,用字母x表示。

例1:大豆和绿豆总共重90公斤,其中65公斤是大豆,许多公斤是绿豆?

分析:根据这个问题中的三个量,可以列出以下三个方程:

(1)总重量90公斤——大豆65公斤=绿豆重量;

(2)绿豆重量+大豆65公斤=总重90公斤;

(3)总重量为90公斤-绿豆重量= 65公斤大豆。

如果未知量用x表示,并放在等号的左边,则等式可以列出:

X+65=90或90-x=65

因为标题是“大豆和绿豆重90公斤”,所以列出的等式是“x+65=90”。

例2:小霞高158厘米,比肖勇高13厘米。肖勇的身高是多少?

分析:根据这个问题中的三个量,可以列出以下三个方程:

①小霞的身高158厘米-13厘米=肖勇的身高;

(2)小霞的身高158厘米——肖勇的身高=13厘米;

(3)肖勇的身高+13厘米=小霞的身高158厘米。

如果未知量用x表示,方程式可以根据标题“小霞的高度是158厘米,比肖勇高13厘米”列出:

158-x=13或x+13=158

例3:一辆卡车每小时可以行驶45公里,几个小时可以行驶270公里。

分析:根据常用的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写出以下三个方程:

(1)每小时45公里×小时= 270公里以外;

(2) 270公里/小时= 45公里/小时=小时;

(3) 270公里/小时= 45公里/小时

如果你为整个旅程设定X小时,你可以根据问题的含义列出方程式:

45x=270或270÷ x = 45

例4:一个矩形的面积是2800平方厘米,它的长度是70厘米,它的宽度是多少厘米?

分析: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主题的等价关系是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这个问题是矩形面积,根据矩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出以下三个方程:

(1)长×宽=矩形面积;

(2)矩形面积÷长=宽;

③矩形面积÷宽度=长度。

如果矩形的宽度是x厘米,可以根据问题的含义列出方程式:

70x=2800

总之,在寻找等价关系和等式时,主要是基于应用问题的量的关系,并根据四种运算的意义形成等式。然而,方程的解法和算术在解决问题时是不同的。算术解法,为了找到未知数,需要对已知数进行收集和分析,找出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关系,用已知数和运算符号形成公式,通过计算找出未知数。为了解决列方程的应用问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未知数,如x和y,使未知数x和已知数在同一个位置,并根据问题中三个数的相等关系直接参与列运算。对于一些在算术上需要“逆解”的问题,通常用方程解更容易。

(2)包含三个以上应用问题的等价关系和方程。

如果一个应用问题有三个以上的量,应该仔细检查问题的意义,找出问题在说什么,以便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并列出方程式。

例1:地球绕太阳一周需要365天,这是水星绕太阳一周13天的4倍。水星绕太阳运行需要多少天?

分析:由于求解列方程的应用问题可以使未知数(x)和已知数在同一个位置并直接参与列运算,我们可以适当地改变问题中所述的条件。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水星绕太阳运行时间的四倍加上13天等于365天。这样,可以列出以下等式:

4x+13=365

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365天减去水星环绕太阳所需时间(x)的4倍等于13天。这样,可以列出以下等式:

365-4x=13

这个问题也可以说是365天减去3天,相当于水星绕太阳一周时间的4倍。让我们把未知的数(x)写在等号的左边,然后得到等式:

4x=365-13

上面列出的三种不同形式的方程都是解决这个应用问题的方程。任何一个都可以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句2:学校花了355元买了五个篮球和七个排球。众所周知,每个篮球的价格是36元。每个排球的价格是多少?

分析:如果这个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那就是“逆解”问题。如果用方程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题目中已知的条件就更容易找到等价关系。

众所周知,每个篮球的价格是36元。如果每个排球的价格是X元,那么方程可以列出:

7x+36×5=355

例3:今年刘长堤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种植了150棵树。六年级种植的树木数量是五年级的两倍。每个年级种了多少棵树?

分析:这个问题是一个常见的典型应用问题,通常称为“和次问题”。如果你用算术方法来解决,它是有规律的。那就是:

两个数之和÷(倍数+1)= 1倍

然而,通过使用方程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可以按照标题中描述的已知条件的顺序直接写出等价关系。

为了计算方便,我们通常将“可作为1 (1倍)”的数量设置为x,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将5级中种植的树的数量设置为x,然后将6级中种植的树的数量设置为2x。列出的等式是:

x+2x=150

例4:甲镇和乙镇之间的公路长216公里。汽车甲和乙同时离开彼此相对的两个城镇,并在3小时内会合。汽车甲每小时行驶38公里,汽车乙每小时行驶多少公里?

分析:A和B汽车同时驶出两个城镇,三小时后相遇。这表明:一辆汽车的3小时行程+B辆汽车的3小时行程=两个城镇之间的道路长度。假设汽车b每小时行驶x公里,方程式如下:

38×3+3x=216

等式也可以根据以下等价关系列出,即两个城镇之间的道路长度-汽车b的3小时行程=汽车a的3小时行程。等式可以列出:

216-3x=38×3

汽车A和汽车B同时离开并向相反的方向行驶,因此,两个汽车每小时行驶的总距离是汽车A和汽车B的速度之和。这样,可以写出一个等价关系,即汽车A和汽车B的速度之和×时间=两个城镇之间的道路长度。等式可以列出:

(38+x)×3=216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数学有哪些解题方法与技巧

全文共 2205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些初三学生的家长经常发问数学解题过程中到底有哪些主要的解题技巧方法。别着急,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1

构造法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互相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从而否定相反的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反证法可以分为归谬反证法(结论的反面只有一种)与穷举反证法(结论的反面不只一种)。

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大体上分为:(1)反设;(2)归谬;(3)结论。

反设是反证法的基础,为了正确地作出反设,掌握一些常用的互为否定的表述形式是有必要的,例如:是/不是;存在/不存在;平行于/不平行于;垂直于/不垂直于;等于/不等于;大(小)于/不大(小)于;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至少有n个/至多有(n一1)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唯一/至少有两个。

归谬是反证法的关键,导出矛盾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从反设出发,否则推导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理必须严谨。导出的矛盾有如下几种类型: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公式矛盾;与反设矛盾;自相矛盾。

等(面或体)积法

平面(立体)几何中讲的面积(体积)公式以及由面积(体积)公式推出的与面积(体积)计算有关的性质定理,不仅可用于计算面积(体积),而且用它来证明(计算)几何题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面积(体积)关系来证明或计算几何题的方法,称为等(面或体)积法,它是几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用归纳法或分析法证明几何题,其困难在添置辅助线。等(面或体)积法的特点是把已知和未知各量用面积(体积)公式联系起来,通过运算达到求证的结果。所以用等(面或体)积法来解几何题,几何元素之间关系变成数量之间的关系,只需要计算,有时可以不添置补助线,即使需要添置辅助线,也很容易考虑到。

几何变换法

在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运用变换法,把复杂性问题转化为简单性的问题而得到解决。所谓变换是一个集合的任一元素到同一集合的元素的一个一一映射。中学数学中所涉及的变换主要是初等变换。有一些看来很难甚至于无法下手的习题,可以借助几何变换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另一方面,也可将变换的观点渗透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将图形从相等静止条件下的研究和运动中的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对图形本质的认识。

几何变换包括:(1)平移;(2)旋转;(3)对称。

客观性题的解题方法

选择题是给出条件和结论,要求根据一定的关系找出正确答案的一类题型。选择题的题型构思精巧,形式灵活,可以比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增大了试卷的容量和知识覆盖面。填空题是标准化考试的重要题型之一,它同选择题一样具有考查目标明确,知识复盖面广,评卷准确迅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计算能力等优点,不同的是填空题未给出答案,可以防止学生猜估答案的情况。要想迅速、正确地解选择题、填空题,除了具有准确的计算、严密的推理外,还要有解选择题、填空题的方法与技巧。

看了“初中数学有哪些解题方法 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的人还看:

初中数学的解题方法2

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a、b、c∈R,a≠0)根的判别式△=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解析几何、三角函数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待定系数法

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全文共 2193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中考数学题,一般都把试题分为容易题(基础题),中档题以及难题。近年中考数学题中,难题一般都占全卷总分的四分之一强,难题不突破学生是很难取得中考好成绩的。今天小编推荐解数学题的方法

中学数学难题解题方法

1,思维要求有一定深度或技巧性较强的题目。

2,题意新或解题思路新的题目。

3,探究性或开放性的数学题。

有些老师认为,对全班进行面上的复习只要复习到中等题就行,不必进行难题的复习,那些智力好的学生你不帮他们复习他们也会做,那些智力差的学生你教他们也白白浪费时间。

其实,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解题技能也不一定能解出难题,这是因为从数学基础知识出发到达中考的难题的答案,或者思维深度要求较高——学生思维深度不够,或者思路很新——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

但很多有经验的初三毕业班的老师的多年的实践证明,针对难题进行专题复习是很有必要的,只要复习得好,对中等以上学生解难题的能力的提高作用是较大的。

对此,我们在第二阶段复习中就要针对难题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思路拓宽的训练。

当然,这种训练这种训练要注意题目的选择,不只针对中考,也要针对自己思维的不足,一定量的训练是必要的,但要给出足够的时间给进行解题方法和思路的反思和总结,只有多反思总结,我们的解题能力才能提高。

我们对难题进行分类专题复习时,应该把重点放在进行对数学难题跟基础知识的联系的把握能力的训练以及迅速正确分析出解题思路这一点上,并从中培养自己解题的直觉思维。

应当先把难题进行分类。然后进行分类训练。

我认为可以将初中数学中考题的难题分以下几类进行专题复习:

第一类:与一到两个知识点联系紧密的难题

例1已知:⊙O1与⊙O2相交于A,B两点,若PM切⊙O1于M,PN切⊙O2于N,且PM>PN.试指出点P所在的范围。

引导:

(1)先画图,试判断,并尝试去证明。

(2)看看可能有几种情况。

(用切割线定理:PM2=PA*PB,PN2=PA*PB,故,PM=PN)现在可以应用切割线定理来证明PM>PN吗?

第二类:综合多个知识点或需要一定解题技巧才能解的难题。

这类难题的教学关键要求学生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运用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一定的解题技巧来解答。

例2在三角形ABC中,点I是内心,直线BI,CI交AC,AB于D,E.已知ID=IE.

求证:∠ABC=∠BCA,或∠A=60°。

本题要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从条件与结论两个方向去分析。 从条件分析,由ID=IE及I是内心,可以推出△AID和△AIE是两边一对角对应相等,有两种可能:AD=AE或AD≠AE。

例3:某公司在甲,乙两座仓库分别有农用车12辆和6辆,现需要调往A县10辆,调往B县8辆。已知从甲仓库调运一辆农用车到A县和B县的运费分别为40元和80元;从乙仓库调运一辆农用车到A县和B县的运费分别为30元和50元。

(1)设从乙仓库调往A县农用车x辆,求总运费y的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若要求总运费不超过900元。问共有几种调运方案?

(3)求出总运费最低的调运方案,最低运费是多少元?

这样解:

(1)先把题目的数量关系弄清楚。

把本题数量关系表格化:

(2)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后,运用函数的性质解答题目的后两问。

第三类:开放性,探索性数学难题。

无论是开放性还是探索性的数学难题,重点是要学会把握问题的关键。

例4:请写出一个图象只经过二,三,四象限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点拨:二次函数的图象只经过二,三,四象限,就是不能经过第一象限,即当x>0时,y0时y

第四类:新题型(近年全国各地中考题型)

例5:电脑CPU芯片由一种叫“单晶硅”的材料制成,未切割前的单晶硅材料是一种薄形圆片,叫“晶圆片”。现为了生产某种CPU芯片,需长,宽都是1cm的正方形小硅片若干。如果晶圆片的直径为10.05cm.问一张这种晶圆片能否切割出所需尺寸的小硅片66张?请说明你的方法和理由。(不计切割损耗)

分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①一排一排地放小正方形,②利用圆的内接矩形的对角线就是圆的直径的知识。

可能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我们不仅仅要做题,我们还要知道解题的思维方式,,在解题的过程中寻找解题思路以及训练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好初中数学解题技巧

学好数学,一要(动手),二要(动脑)。

动脑就是要学会观察分析问题,学会思考,不要拿到题就做,找到已知和未知想象之间有什么联系,多问几个为什么

动手就是多实践,多做题,要“拳不离手”(武术)“曲不离口”(唱歌)

同学就是“题不离手”,这两个要点大家要记住。

“动脑又动手,才能最大地发挥大脑的效率”

如何复习初中数学

第一轮复习称为同步复习阶段,主要是夯实基础,完善知识框架。

在这一复习阶段,一般采取“切大块”的方法,也就是把初中阶段的所有内容进行重新整理,把它理成几大块,比如: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及其图像、相交线和平行线、三角形与四边形、解直角三角形,以每一部分为一大单元,进行复习梳理。这时,应重视“双基”,抓好了第一轮复习,对尖子生的冲刺、中等生的跨档、后进生的提高,都有好处。

第二轮复习主要是综合提高,强化冲刺,又称为专题复习。在专题复习阶段,主要进行专题训练,主要训练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这个阶段的复习要求比第一阶段高,接触的主要是一些综合题。

第三轮复习是模拟、冲刺阶段,主要是模拟考试,查漏补缺,增加学生实战经验。在模拟、冲刺阶段,主要是模拟、查漏补缺,这时还应反扣教材,同时做好心理调适工作。

猜您感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学数学知识问答300例—列方程解应用题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233.应该采取哪些步骤来解决列方程的应用问题?

用字母代替应用问题中的未知数,根据等价关系列出方程,然后求解列出的方程,从而得到应用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叫做用列方程解决应用问题。应该采取以下步骤来解决问题:

(1)分析主题。仔细阅读问题,反复复习问题,找出哪些应用问题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以及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之间的等价关系是什么;

(2)设置未知号码。用字母代替应用问题中的未知数字;

(3)列出方程并求解方程。根据未知数x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方程按等价关系列出。根据算术四则运算中加减乘除的逆运算关系,得到未知数x的值;

(4)测试和回答问题。方程求解后,进行校核计算。回答应用问题中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全文共 2236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技巧有哪些呢?很多学生都无法适应数学的学习,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初中数学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的解法

1 数形结合思想

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图形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求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

2 联系与转化的思想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数学学科的各部分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解题时,如果能恰当处理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如:代换转化、已知与未知的转化、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具体与抽象的转化、部分与整体的转化、动与静的转化等等。

3 分类讨论的思想

在数学中,我们常常需要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各种不同情况予以考查;这种分类思考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4 待定系数法

当我们所研究的数学式子具有某种特定形式时,要确定它,只要求出式子中待确定的字母的值就可以了。为此,把已知条件代入这个待定形式的式子中,往往会得到含待定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然后解这个方程或方程组就使问题得到解决。

5 配方法

就是把一个代数式设法构造成平方式,然后再进行所需要的变化。配方法是初中代数中重要的变形技巧,配方法在分解因式、解方程、讨论二次函数等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6 换元法

在解题过程中,把某个或某些字母的式子作为一个整体,用一个新的字母表示,以便进一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换元法可以把一个较为复杂的式子化简,把问题归结为比原来更为基本的问题,从而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

7 分析法

在研究或证明一个命题时,由结论向已知条件追溯,既从结论开始,推求它成立的充分条件,这个条件的成立还不显然;则再把它当作结论,进一步研究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达到已知条件为止,从而使命题得到证明。这种思维过程通常称为“执果寻因”

8 综合法

在研究或证明命题时,如果推理的方向是从已知条件开始,逐步推导得到结论,这种思维过程通常称为“由因导果”

9 演绎法

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10 归纳法

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11 类比法

众多客观事物中,存在着一些相互之间有相似属性的事物,在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根据它们的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推理方法。类比法既可能是特殊到特殊,也可能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

要审题。很多学生在把一个题目读完后,还没有弄清楚题目讲的是什么意思,题目让你求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这非常不可取。我们应该逐个条件的读,给的条件有什么用,在脑海中打个问号,再对应图形来对号入座,结论从什么地方入手去寻找,也在图中找到位置。

要分析综合法。分析综合法也就是要逆向推理,从题目要你证明的结论出发往回推理。看看结论是要证明角相等,还是边相等,等等,如证明角相等的方法有(1.对顶角相等2.平行线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3.余角、补角定理4.角平分线定义5.等腰三角形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等等方法。)结合题意选出其中的一种方法,然后再考虑用这种方法证明还缺少哪些条件,把题目转换成证明其他的结论,通常缺少的条件会在第三步引申出的条件和题目中出现,这时再把这些条件综合在一起,很条理的写出证明过程。

要记。这里的记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要标记,在读题的时候每个条件,你要在所给的图形中标记出来。如给出对边相等,就用边相等的符号来表示。第二层意思是要牢记,题目给出的条件不仅要标记,还要记在脑海中,做到不看题,就可以把题目复述出来。

要引申。难度大一点的题目往往把一些条件隐藏起来,所以我们要会引申,那么这里的引申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平时在课堂上学的基本知识点掌握牢固,平时训练的一些特殊图形要熟记,在审题与记的时候要想到由这些条件你还可以得到哪些结论,然后在图形旁边标注,虽然有些条件在证明时可能用不上,但是这样长期的积累,便于以后难题的学习。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对于一道具体的习题,解题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审题。审题的第一步是读题,这是获取信息量和思考的过程。读题要慢,一边读,一边想,应特别注意每一句话的内在涵义,并从中找出隐含条件。读题一旦结束,哪些是已知条件?求解的结论是什么?还缺少哪些条件,可否从已知条件中推出?在你的脑海里,这些信息就应该已经结成了一张网,并有了初步的思路和解题方案,然后就是根据自己的思路,演算一遍,加以验证。

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读题、思考的习惯,心里着急,匆匆一看,就开始解题,结果常常是漏掉了一些信息,花了很长时间解不出来,还找不到原因,想快却慢了。很多时候学生问问题的时候,老师和他一起读题,读到一半时,他说:“老师,我会了。”所以,在实际解题时,应特别注意,审题要认真、仔细。

画图是一个翻译的过程。读题时,若能根据题义,把对数学(或其他学科)语言的理解,画成分析图,就使题目变得形象、直观。这样就把解题时的抽象思维,变成了形象思维,从而降低了解题难度。有些题目,只要分析图一画出来,其中的关系就变得一目了然。尤其是对于几何题,包括解析几何题,若不会画图,有时简直是无从下手。

因此,牢记各种题型的基本作图方法,牢记各种函数的图像和意义及演变过程和条件,对于提高解题速度非常重要。画图时应注意尽量画得准确。画图准确,有时能使你一眼就看出答案,再进一步去演算证实就可以了;反之,作图不准确,有时会将你引入歧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考数学解题技巧

全文共 1003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数学解题技巧有哪些你知道吗?数学考试中有了想法就写,解数学综合题不能指望把问题从前到后一步步看透后再动手解题,这样常会坐失良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数学解题技巧,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

数学常用思维

第一:高中数学答题方法函数与方程思想

(1)函数思想是对函数内容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概括与提炼,在研究方程、不等式、数列、解析几何等其他内容时,起着重要作用

(2)方程思想是解决各类计算问题的基本思想,是运算能力的基础

高考把函数与方程思想作为七种重要思想方法重点来考查

第二:高中数学答题方法数形结合思想:

(1)数学研究的对象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即数与形两个方面

(2)在一维空间,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在二维空间,实数对与坐标平面上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数形结合中,选择、填空侧重突出考查数到形的转化,在解答题中,考虑推理论证严密性,突出形到数的转化

数学填空题答题技巧

(1)要求熟记的基本概念、基本事实、数据公式、原理,复习时要特别细心,注意记熟,做到临考前能准确无误、清晰回忆。对那些起关键

作用的,或最容易混清记错的概念、符号或图形要特别注意,因为考查的往往就是它们。如区间的端点开还是闭、定义域和值域要用区间或

集合表示、单调区间误写成不等式或把两个单调区间取了并集等等。

(2)一般第4个填空题可能题意或题型较新,因而难度较大,可以酌情往后放。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有什么

1.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

拿到试卷,首先填写好姓名和考号,快速浏览试卷,把握全卷的难易,高中英语,把容易的题的题号写在草稿纸的最顶端,再做题,遇到卡壳,马上跳过去做容易的题。这样保证最大限度发挥你的实力,也解决了由于过度紧张导致的暂时遗忘影响考试发挥的问题。注意机读卡的填涂问题,做完一道大题就填一部分,把第一卷做完后及时填涂,以避免全部做完再填时没时间。

2.把握好审题关。

很多学生练习了很多题,题与题之间有些相似,但又有区别,做题一不小心就会习惯性主观附加已知条件,导致最终出错。要求“字字看清,句句读懂,理解题意”,审两遍题,明确已知条件和隐含的已知条件。

3.深刻理解“长题不难,难题不后”。

一般高考试卷中总会出现题干很长,语句环绕的试题。乍一看很难理解,摸不清意图。但往往多读几遍,把其中关系弄清,做起来就比较简单。这种题主要是考你的审题能力与心理素质。做长题的关键是审题。“难题不后”,主要是说最后一题一般不是最难的,所以要学会总体把握全卷,先做简单的后做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数学知识问答300例—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250.解决比例应用问题的想法是什么?

在学习比例应用问题之前,我已经掌握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应用问题,以及用方程式解决的应用问题。因此,在解决解决比例的应用问题时,我的思维并不局限于比例本身。通常有以下想法:

(1)根据正负比例的关系,用比例的方法思考;

(2)根据数量的对应关系(包括数量率的对应关系)进行思考,并运用算术方法;

(3)根据平等关系思考,运用方程方法。

这三个思想的具体应用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看出:

例如,一辆汽车在2小时内行驶64公里,以同样的速度,从a地到b地总共行驶5小时。a地和b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公里?

用比例的方法,我们可以从条件中知道速度是一个“一定”的量。

场景:甲、乙双方的距离为x公里。

甲:甲、乙双方的距离是160公里。

用以前学过的算术方法求解:一辆汽车在5小时内可以行驶多少公里,你必须先找出一辆汽车在1小时内可以行驶多少公里,这属于统一问题的思路还是双比例问题的思路。

归一化解:64 u 2×5 = 160(km)

乘法解:64×(5÷2)=160 (km)

甲:甲、乙双方的距离是160公里。

这个方程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汽车的速度在前后都没有变化,它的等价关系是:5小时一排的公里数÷5 = 2小时一排的公里数÷2

实际上速度=速度。

假设甲乙双方的距离是x公里。

x÷5=64÷2

x = 64 u 2×5

x=160

甲:甲、乙双方的距离是160公里。

以上三种观点仅从比例、算术和等式的角度来划分。事实上,有时在算术的范围内有许多解,并且每个解都是一种思想。因此,在掌握应用比例法解决比例问题的同时,也鼓励学生尽可能“解决一个以上的问题”。这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开创性想法,也是对他们所学知识的有意识回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提高中考数学解题的技巧有哪些

全文共 1428 字

+ 加入清单

所有的考生都是为了中考而努力的,其中对于数学解题还是有很多人对此苦手的,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提高中考数学解题的一些技巧,一起来看看吧!

其他方法

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R,a≠0)根的判别式△=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解析几何、三角函数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待定系数法: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

构造法: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互相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反证法: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从而否定相反的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反证法可以分为归谬反证法(结论的反面只有一种)与穷举反证法(结论的反面不只一种)。

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大体上分为:(1)反设;(2)归谬;(3)结论。

反设是反证法的基础,为了正确地作出反设,掌握一些常用的互为否定的表述形式是有必要的,例如:是/不是;存在/不存在;平行于/不平行于;垂直于/不垂直于;等于/不等于;大(小)于/不大(小)于;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至少有n个/至多有(n一1)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唯一/至少有两个。

归谬是反证法的关键,导出矛盾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从反设出发,否则推导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理必须严谨。导出的矛盾有如下几种类型: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公式矛盾;与反设矛盾;自相矛盾。

简介

配方法: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三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复习:应用题解题步骤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应用题解题步骤

度量工具、工程建筑、测量距离等方面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可概括为如下几步:

第一步,审清题意,要弄清仰角、俯角、坡度、坡角、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水平等概念的意义.

第二步,构造出要求解的直角三角形,对于非直角三角形的图形可作适当的辅助线把它们分割成一些直角三角形和矩形(包括正方形).

第三步,选择合适的边角关系式,使运算尽可能简便,不易出错.

第四步,按照题目中已知数的精确度进行近似计算,并按照题目要求的精确度确定答案及注明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数学解题方法技巧

全文共 3395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数学其实不难,只要掌握好方法就能学好。本文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解题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初中数学常用的几种经典解题方法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

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它是中学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6、构造法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会采用这样的方法,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辅助元素,它可以是一个图形、一个方程(组)、一个等式、一个函数、一个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种解题的数学方法,我们称为构造法。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使代数、三角、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互相渗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7、反证法

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从而否定相反的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反证法可以分为归谬反证法(结论的反面只有一种)与穷举反证法(结论的反面不只一种)。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大体上分为:(1)反设;(2)归谬;(3)结论。

反设是反证法的基础,为了正确地作出反设,掌握一些常用的互为否定的表述形式是有必要的,例如:是/不是;存在/不存在;平行于/不平行于;垂直于/不垂直于;等于/不等于;大(小)于/不大(小)于;都是/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至少有n个/至多有(n一1)个;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唯一/至少有两个。

归谬是反证法的关键,导出矛盾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从反设出发,否则推导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理必须严谨。导出的矛盾有如下几种类型: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公式矛盾;与反设矛盾;自相矛盾。

8、面积法

平面几何中讲的面积公式以及由面积公式推出的与面积计算有关的性质定理,不仅可用于计算面积,而且用它来证明平面几何题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面积关系来证明或计算平面几何题的方法,称为面积方法,它是几何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用归纳法或分析法证明平面几何题,其困难在添置辅助线。面积法的特点是把已知和未知各量用面积公式联系起来,通过运算达到求证的结果。所以用面积法来解几何题,几何元素之间关系变成数量之间的关系,只需要计算,有时可以不添置补助线,即使需要添置辅助线,也很容易考虑到。

9、几何变换法

在数学问题的研究中,常常运用变换法,把复杂性问题转化为简单性的问题而得到解决。所谓变换是一个集合的任一元素到同一集合的元素的一个一一映射。中学数学中所涉及的变换主要是初等变换。有一些看来很难甚至于无法下手的习题,可以借助几何变换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另一方面,也可将变换的观点渗透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将图形从相等静止条件下的研究和运动中的研究结合起来,有利于对图形本质的认识。

几何变换包括:(1)平移;(2)旋转;(3)对称。

10、客观性题的解题方法

选择题是给出条件和结论,要求根据一定的关系找出正确答案的一类题型。选择题的题型构思精巧,形式灵活,可以比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增大了试卷的容量和知识覆盖面。

填空题是标准化考试的重要题型之一,它同选择题一样具有考查目标明确,知识复盖面广,评卷准确迅速,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计算能力等优点,不同的是填空题未给出答案,可以防止学生猜估答案的情况。

要想迅速、正确地解选择题、填空题,除了具有准确的计算、严密的推理外,还要有解选择题、填空题的方法与技巧。下面通过实例介绍常用方法。

(1)直接推演法:直接从命题给出的条件出发,运用概念、公式、定理等进行推理或运算,得出结论,选择正确答案,这就是传统的解题方法,这种解法叫直接推演法。

(2)验证法:由题设找出合适的验证条件,再通过验证,找出正确答案,亦可将供选择的答案代入条件中去验证,找出正确答案,此法称为验证法(也称代入法)。当遇到定量命题时,常用此法。

(3)特殊元素法:用合适的特殊元素(如数或图形)代入题设条件或结论中去,从而获得解答。这种方法叫特殊元素法。

(4)排除、筛选法:对于正确答案有且只有一个的选择题,根据数学知识或推理、演算,把不正确的结论排除,余下的结论再经筛选,从而作出正确的结论的解法叫排除、筛选法。

(5)图解法:借助于符合题设条件的图形或图象的性质、特点来判断,作出正确的选择称为图解法。图解法是解选择题常用方法之一。

(6)分析法:直接通过对选择题的条件和结论,作详尽的分析、归纳和判断,从而选出正确的结果,称为分析法。

2、学好初中数学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1、全面复习,把书读薄

全面复习不是生记硬背所有的知识,相反,是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各内容各方法的本质联系,把要记的东西缩小到最小程度,(要努力使自已理解所学知识,多抓住问题的联系,少记一些死知识),而且,不记则已,记住了就要牢靠,事实证明,有些记忆是终生不忘的,而其它的知识又可以在记住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它们的联系而得到。这就是全面复习的含义。

2、突出重点,精益求精

在考试大纲的要求中,对内容有理解,了解,知道三个层次的要求;对方法有掌,会(能)两个层次的要求,一般地说,要求理解的内容,要求掌握的方法,是考试的重点。在历年考试中,这方面考题出现的概率较大;在同一份试卷中,这方面试题所占有的分数也较多。"猜题"的人,往往要在这方面下功夫。一般说来,也确能猜出几分来。但遇到综合题,这些题在主要内容中含有次要内容。这时,"猜题"便行不通了。我们讲的突出重点,不仅要在主要内容和方法上多下功夫,更重要的是要去寻找重点内容与次要内容间的联系,以主带次,用重点内容担挈整个内容。主要内容理解透了,其它的内容和方法迎刃而解。即抓出主要内容不是放弃次要内容而孤立主要内容,而是从分析各内容的联系,从比较中自然地突出主要内容。

3、基本训练反复进行

学习数学,要做一定数量的题,把基本功练熟练透,但我们不主张"题海"战术,而是提倡精练,即反复做一些典型的题,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要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对些基本定理的证明,基本公式的推导,以及一些基本练习题,要作到不用书写,就象棋手下"盲棋"一样,只需用脑子默想,即能得到正确答案。这就是我们在常言中提到的,在20分钟内完成10道客观题。其中有些是不用动笔,一眼就能作出答案的题,这样才叫训练有素,"熟能生巧",基本功扎实的人,遇到难题办法也多,不易被难倒。相反,作练习时,眼高手低,总找难题作,结果,上了考场,遇到与自己曾经作过的类似的题目都有可能不会;不少考生把会作的题算错了,归为粗心大意,确实,人会有粗心的,但基本功扎实的人,出了错立即会发现,很少会"粗心"地出错。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一数学解题技巧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为大家带来了涵盖了高一绝大部分知识点,简单易懂,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主要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数学技巧多,总结规律繁化简;概括知识难变易,高中数学巧记忆。

言简意赅易上口,结合课本胜一筹。始生之物形必丑,抛砖引得白玉出。

1、《平面解析几何》

有向线段直线圆,椭圆双曲抛物线,参数方程极坐标,数形结合称典范。

笛卡尔的观点对,点和有序实数对,两者—一来对应,开创几何新途径。

两种思想相辉映,化归思想打前阵;都说待定系数法,实为方程组思想。

三种类型集大成,画出曲线求方程,给了方程作曲线,曲线位置关系判。

四件工具是法宝,坐标思想参数好;平面几何不能丢,旋转变换复数求。

解析几何是几何,得意忘形学不活。图形直观数入微,数学本是数形学。

2、《立体几何》

点线面三位一体,柱锥台球为代表。距离都从点出发,角度皆为线线成。

垂直平行是重点,证明须弄清概念。线线线面和面面、三对之间循环现。

方程思想整体求,化归意识动割补。计算之前须证明,画好移出的图形。

立体几何辅助线,常用垂线和平面。射影概念很重要,对于解题最关键。

异面直线二面角,体积射影公式活。公理性质三垂线,解决问题一大片。

3、《集合与函数》

内容子交并补集,还有幂指对函数。性质奇偶与增减,观察图象最明显。

复合函数式出现,性质乘法法则辨,若要详细证明它,还须将那定义抓。

指数与对数函数,两者互为反函数。底数非1的正数,1两边增减变故。

函数定义域好求。分母不能等于0,偶次方根须非负,零和负数无对数;

正切函数角不直,余切函数角不平;其余函数实数集,多种情况求交集。

两个互为反函数,单调性质都相同;图象互为轴对称,Y=X是对称轴;

求解非常有规律,反解换元定义域;反函数的定义域,原来函数的值域。

幂函数性质易记,指数化既约分数;函数性质看指数,奇母奇子奇函数,

奇母偶子偶函数,偶母非奇偶函数;图象第一象限内,函数增减看正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数学知识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1.认真审题:分析题中已知和未知,明确题中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2.寻找等量关系:可借助图表分析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关系,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

3.设未知数:用字母表示题目中的未知数时一般采用直接设法,当直接设法使列方程有困难可采用间接设法;

4.列方程: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所需要的代数式,从而列出方程注意它们的量要一致,使它们都表示一个相等或相同的量;

列方程应满足三个条件:方程各项是同类量,单位一致,左右两边是等量;

5.解方程:解所列出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6.写出答案:检查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应用题的实际意义,进行取舍,并注意单位。

简记为六个字:审、找、设、列、解、答。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本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学数学知识问答300例—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234.要解决列方程的应用问题,应该进行哪些基本训练?

应进行以下培训来解决所列方程的应用问题:

(1)代数表达式的训练。代数表达式的正确快速列表是列出等式的基础,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进行训练:

(1)用数学语言描述代数表达式。例如:

3x+5(一个数的3倍和5的总和);

7× 8-4x (8乘以7减去4乘以一个数字)。

(2)用代数表达式表达定量关系。例如:

六次a(6a);

90减5倍x (90-5x)。

(3)根据主题,描述代数表达式的含义。例如:“学校买了6个小足球,每个1元,还买了8个排球,每个2元。”请学生描述下列含义。

6a(代表6个足球的价格),

8b(代表8个排球的价格),

6a+8b(代表两个球的总价)等。

另一方面,老师要求学生列出代数表达式。

(2)寻找平等关系的训练。在题目中找到等价关系是方程形成的关键。在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的例子中找到一些等价的关系,这样学生就可以逐渐熟悉它们。

例如,小霞去商店买笔记本。总价格是1.6元。小霞花了2元钱才找到0.4元。在等式中列出这件事。

2元已付-笔记本总价格1.6元= 0.4元已收回。

笔记本总价1.6元+回收0.4元=支付2元,

支付2元-收回0.4元=笔记本总价格1.6元。

(3)训练方程。代数表达式的训练和寻找等价关系的训练相结合(只需要列出方程,不需要求解方程)。

例1:计划修建一条260米长的运河。它已经建造了7天,每天可以建造x米。还剩50米。

等价关系为:计划米-修理米=剩余米;

等式是260-7x=50

例2:农具厂的两个车间计划生产720把镰刀。第一个车间每天生产38把镰刀,第二个车间每天生产42把镰刀,在x天内完成任务。

等价关系是:第一个车间的生产数量+第二个车间的生产数量=所有任务;

或者(第一车间工作效率+第二车间工作效率)* x =所有任务。

等式是38x+42x=720。

或(38+42)×x=72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数学知识问答300例—用方程解法解应用题

全文共 1298 字

+ 加入清单

238.你能用方程式解决应用问题吗?

举几个例子,试着解这个方程。

例1:四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种植向日葵,五年级种植的树木数量是四年级的3倍。众所周知,五年级比四年级多90棵树。这两个等级已经种了多少棵树?

解决方案:假设在四年级种了X棵树,然后在五年级种了3棵树。根据问题,列出方程式,得到:

3x-x=90

2x=90

X=45(四年级种植的树木数量)

3x = 3 x 45 = 135(五年级的树木数量)

答:四年级种了45棵树,五年级种了135棵树。

示例2:李师傅计划加工150个零件。经过8个小时的加工,22个零件仍未加工。李师傅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解决方案:每小时设置x个零件。根据问题,列出方程式,得到:

150-8x=22

8x=150-22

8x=128

x=16

答:李师傅每小时加工16个零件。

这个问题也可以列出其他形式的方程。例如,8小时内处理的零件数加上22个未处理的零件数等于最初计划处理的150个零件。也就是说,8x+22=150。或者,8小时内加工的零件数量是150个原计划加工的零件减去22个未加工的零件。即,8x=152-22。

例3:数字A、B和C的和是960,数字A是数字B的两倍,数字B是数字C的三倍。A、B和C的数字分别是多少?

解决方法:让C是x,然后B是3x,A是6x。根据问题,列出方程式,得到:

x+3x+6x=960

10x=960

X=96(数字c)

3x = 3 x 96 = 288(数字b)

6x = 6x=6×96=576(一个数字)

甲:号码是575,号码是288,号码是96。

例4:有一块面积为79.2平方米的梯形土地。它的高度是7.2米,它的上底部是9.6米,它的下底部是多少米?

解决方法:因为,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度÷2,将下底设为x米,根据梯形面积公式列出方程式,得到:

(9.6+x)×7.2÷2=79.2

(9.6+x)×7.2=79.2×2

9.6+x=158.4÷7

x=22-9.6

x=12.4

底部是12.4米。

示例5:学校计划修复操场。最初的计划是每天修复96平方米,并在50天内完成。事实上,每天可以修复的面积比原来计划的多24平方米。根据这个计算,它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解决方案:假设完成实际修复需要X天,然后根据问题的含义列出等式。我们可以:

(96+24)x=96×50

120x=4800

x=40

50-40=10(天)

甲:可以提前10天完成。

解决此问题时,设置x表示实际使用的天数,而不设置x表示根据主题的“问题”提前的天数。你为什么不设置“x”来表示提前的天数?如果以这种方式设置x,则“实际使用天数”必须表示为(50-x)。通过这种方式,列出的等式将采用以下形式:

(96+24)×(50-x)=96×50

解这个方程比解例子中列出的方程要麻烦得多。

因此,在解决一个问题时,我们应该仔细检查问题的含义,找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考虑如何设置x,这可以使列出的方程更简单。例5中设置x的方法通常称为“间接设置元素”。对于例1到例4,x是根据题目的“问题”来设置的,也就是说,需要什么,未知量被设置为“x”,通常这种设置x的方法被称为“直接设置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