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拍摄花卉植物作品时,需要虚化背景,要选择的曝光模式是【精品5篇】

农历七月,是中国民俗传说中的“鬼月”,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赦罪之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拍摄花卉植物作品时,需要虚化背景,要选择的曝光模式是,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浏览

6732

文章

5

篇1:花卉拍摄技巧有哪些 花卉拍摄需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1865 字

+ 加入清单

花卉拍摄技巧有哪些?

春天的颜色是多彩的,在这个季节拍摄花卉,必然会想到颜色的处理。一幅漂亮的花卉图片,在一个和谐的色调之下,不管是什么颜色,运用的好,都能赏心悦目。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拍出一片漂亮的花海。

1、天晴有时 花香各异

记得有句歌词是这样的“静止了所有的花开,遥远了清晰了爱,天郁闷爱却很喜欢”。看到了咩,连杰伦都知道拍花海要看天气。“天郁闷”(阴天)的 时候很适合拍单色的小花,对于像油菜花这种黄色花朵尤为适宜,因为黄色在炙热的阳光下很容易出现色彩溢出的问题。就像下图一样,虽然花朵的表现到位,但是很多地方已经“泛白”了,有些让人扎眼不适的感觉。

但凡事无绝对,所谓花香各异,总有些花朵在天晴时格外好看,例如郁金香、波斯菊这类花朵。你可以找顺光的时段拍摄它们,阳光会让这些花朵表现更佳浓艳。

不仅是天气,时段对拍摄花海也有影响。由于它们植根土壤所以对温度更加敏感,最佳的拍摄时间是在清晨,旁晚次之。正午不是拍摄的好之间,这个时候对于你和它们来说都不是状态佳的时候。

2、徘徊俯仰 尽留芬芳

我们第一眼看到的花海很美,但是拍下来可能就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了。究其原因,拍摄角度是决胜的关键。

拍或不拍,花就在那里。想留下它们的美丽,总是平铺直叙可不行,试试低角度吧。视角不同,你所呈现的视界也不相同。对于有翻转屏的朋友,不妨多多利用这天生的优势。仰拍会让花束呈现出一种高耸的感觉。

其实对于分瓣的花朵,还有更特别的拍法。我们找一株波斯菊,在晴天里,用较小的光圈,位置得当的话,我们可以将星芒留在花朵上。

3、万点丛中 琪花瑶草

“万点丛中”大家会接什么词呢?是不是“一点红”。说完角度,我们来挑战下自己的眼力吧。琪花瑶草是传说中仙境里的花草,如果我们可以在花丛中发现他们并拍下来,那自然是极好的。对于色彩各异的花朵,这点做起来十分容易。

在众多的紫色小花中有一枝红色波斯菊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如果单拍这一朵表现力并不会强。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广角镜头把整个场景都容纳进去。光圈不必开大,只要你靠近这株小花即可。

如果你拍摄的花朵都是一个颜色也不要灰心,层次与节奏可以在这个时候帮到你。下面这张照片只是用一只50mm的镜头拍摄的,虽然焦段并不长,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画面的层次感。

把焦点放在花朵的第二排,我们有了不错的前景。焦点处的几株郁金香充满了跳跃的节奏感,同时后面的花朵成为了焦外漂亮散景中的点缀。

4、似朦非胧 犹见阑珊

前景,还是前景。很多朋友都有怎么拍都千篇一律的感觉。其实就算平铺直叙,你在前面加上“一层纱”,感觉立马不一样。举个简单的例子,下面这张照片注意了光的方向,采用低角度拍摄,但是还有一种单薄的感觉。

可是在花之前再隔上一层效果就会不一样了。光圈并不需要开大,就会出现特别朦胧的效果,这样的手法在花海中其实很好用,因为它们都是成片成片开在一起的。可能你会嘲笑那些把镜头贴在花上拍的摄影师,觉得他们什么都拍不下来,其实他们只是利用前景在拍后面的目标而已。

5、忽近忽远 花锦视界

说完光线、角度、构图,我们来看看焦段这个问题,其实这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我们只是让你打破一些传统的思维定势而已。说道拍花这件事,很多影友想都没想就拿着长焦出门了。长焦镜头有很强的场景压缩感,会帮你压缩空间,突出主体,这点在拍摄树上的花朵时尤为好用。

对于花海的拍摄我们大可以不这么小气,广角镜头也是有很大的用处的,而且你手里的套装镜头就可以完成这样的任务。通篇浏览文章的你可能已经发现了,前面已经有很多张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小编就再“举个栗子”吧。

广角镜头不可避免会容纳出更多的场景,所以选择什么进入画面,什么不进入画面很重要。这张照片同样是采用低角度拍摄的,夕阳西下的让光留在花瓣上,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后期时候将四周压暗,让你的视觉留在画面的中间部分。

6、一镜之遥 花容霓裳

有影友有这样的疑问:拍摄花海中的花朵,总感觉突出单株或是整片都不够有表现力。其实这也是有办法解决滴,我们依旧拍摄单株花朵,只是距离不一样而已。

也许影友们疑问的就是类似这种照片了,但是再近一点可就不一样了哦。也许你已经知道了,小编说的是微距拍摄。

拍摄微距也是有门道的,首先对于器材来说,我们并不一定非要一只昂贵的微距镜头。你有听说过近摄镜和近摄环吗?这也是廉价的解决方案,有兴趣的你不妨去找 找看,我们之后也会有详细介绍。另外在户外拍摄由于会有风,所以一定要准备三脚架,并且抱有足够的耐心。至于构图的事情,既然我们已经在拍微距了,不妨就 更大胆一点。上边的照片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拍摄鲜花植物时如何选择构图 拍摄鲜花植物时构图方法

全文共 1361 字

+ 加入清单

构图”这个词其实是从绘画上沿袭过来的。说白了就是怎样经营画面才会更好看。大家也可能看了一些构图方面的书,说得天花乱坠,太复杂了。花卉植物小品摄影我们不访简化一些。

一个中心:确立一个视觉中心,围绕它来结构画面。这样那样的构图形式太多,花卉植物小品摄影掌握九宫格足矣。视觉中心一般安排在黄金点,如果还有其它的点,要偏离其它黄金点,否则主体不突出。当然,主体可以在任何位置,但前提是你有足够的能力让画面保持均衡。

多点花卉植物的拍摄要掌握统一变化的原则,要具有视觉上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符合平面构成规律(这个需要更进一步的学习)。

对称的构图:很多花卉植物具有完美的图案效果,这时可以考虑对称构图。

简化背景:通常我们会考虑虚化的手法,但这种手法也不是对所有背景都适用,如果实在无法避开线条明显的背景,虚化也无法削弱它的影响力。这时我们就要考虑是不是后期可以改善,或者是人为的使用单色背景。有些人认为单色的背景会使画面单调,而我认为,单调的效果是因为功力不够,难道其它的背景就不会有单调的效果?这个有点像单口相声,对演员的要求更高。只要你在各个视觉要素上丰满完善,非但不单调,而且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但是,我们要尽可能保留对画面有美化效果的背景,保留对主体有引伸,说明作用的背景,这样,才会有更为丰富的视觉效果。要注意的是,进入画面的东西越多,越不容易控制。它考你的眼力,更考你的功力。简有简的奥妙,繁有繁的神韵。简不等于简单,繁不等于杂乱。画论曰:疏能跑马,密不通风。关键在你的修养及悟性。

不可小瞧的空白:空白虽然不是实体对像,但它是沟通画面各对象之间的关系的纽带。为了突出主体,主体周围应该留出相应的空白,任何与主体重叠的东西都是不能存在的。画论曰: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空白留取得当,会使画面生动活泼,空灵俊秀。

呼应和协调:在我们的拍摄中,不仅仅是只有主体,大多数时候还是有陪体及环境。任何因素只要进入画面,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表达一定的涵意。那么它们与主体的关系就非常重要,主体与陪体的呼应,可以形成视觉上的动感,增强画面的生动性及感染力。而我们对环境的提练,要选择与主体协调的因素,排除不和谐的因素。这样,画面才会达到平衡协调的效果。有时有这样的情况,用光,构图,色彩等各方面都不错,就是感觉哪里不对劲,而又说不出哪里有问题。这个多半就是画面中有不协调的因素在作怪。

画面的均衡:均衡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心理要求和形式感觉。所以摄影画面一般情况下也应该是均衡的。那么,是什么在影响画面的均衡呢?影调,色彩,线条,方向,物体的质量等都可以影响均衡。举例说明:比如,画面右侧影调深,左侧影调淡,左轻右重,不均衡。如果在左侧浅影调中合适的位置配置深影调,就有可能达到均衡的效果,反之亦然。色调也是同样。再如,单拍一朵花,位置在右侧黄金分割线上,但花的方向是向右侧,画面不均衡,重心向右。如果花的方向向左,通过恰当的配置就能达到均衡的效果。总之,均衡是摄影画面必备的条件,这个,需要学习,但更多的是通过阅读大量的摄影作品,慢慢积累的一种感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艺无定法。所有的规则都在等待你去打破,创作出石破惊天的作品来。但前提是你必须掌握规则,否则打破就无从谈起。而且,知识和能力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相机曝光模式怎么选择 曝光模式选择方法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相机曝光模式怎么选择?相信许多新手都不是很懂,这里给大家讲解下曝光模式选择三要素,一起来看看。

要素一:光圈大小

即镜头通光口径的大小,通常用f值来表示,f=镜头的焦距/镜头的有效口径的直径。f值越小,光圈越大,单位通光量越多;f值越大,光圈越小,单位通光量越小。例如:光圈f/1.8要比f/5.6的口径更大,单位时间内通光量更多!

同时,光圈也是影响景深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保持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虚化效果越明显);光圈越小,景深越深(清晰范围越宽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夜晚如何控制曝光 夜间拍摄曝光需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2406 字

+ 加入清单

夜晚如何控制曝光?

一般业余摄影爱好者使用国产和进口的相机都装有B门设备,对于摄影爱好者拍摄一般的夜景,也足够应用了。进口的单镜反光相机就更好用了。但是全自动机的简易相机,是较难拍夜景的,因它没有延时曝光装置。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夜间拍摄曝光技巧。

一、一次曝光

是用三脚架把照相机架好,然后通过取景器把应当拍摄的景物,按照要求,安排在画面里。取好景之后,把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不使其活动。拍摄时,用快门线控制快门的启闭(或用镜头盖控制已开启的快门)进行一次适当时间的曝光。

二、多次曝光

操 作过程亦如上述,只是曝光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在同一张底片上,经过二次以上曝光,才完成拍摄工作。 多次曝光是在一次曝光不能完成拍摄工作的情况下才使用的一种方法,如果条件具备(灯光、环境条件、时机等都合要求),一次曝光最为理想。但有时为了取得某 种特殊效果,而采用多次曝光,在每一次曝光中摄取某些景象也是需要的。

在拍摄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掌握曝光时,可以把光线强弱等景物分开,使最暗的景物先曝光、多曝光,最亮的则后曝光、少曝光,这样能弥补曝光不均匀的现象。

(2)遇到某些景物在感光时不能采用先曝光或多曝光时,则可用人功补助光的办法,对较暗的景物进行光的补助,使反差有所减弱。

(3) 有些景物由于光线过强或过弱不能在拍摄时避免,先拍了以后,在放大时仍可采用遮挡办法进行纠正。不管使用一次曝光或多次曝光,都要掌握准确的曝光时间和选 择适当 的曝光时机。在通常情况下,夜间摄影的曝光时间在一秒钟以上的,一般由一秒到一分钟,有些特别情况亦有曝光数分钟,拍摄时,就要完全依靠拍摄者自己掌握。 如果曝光过度,灯光本身由于时间长,就会向周围扩散,使周围的建筑物或天空产生大片白色,增大反差,这样就会破了夜景的灯光效果。曝光不足,照片也会起相 反效果。分不清景物轮廓,没有层次,在照片中除点点灯光外,其余浸没在一片黑暗的影调中,在拍摄夜景时,如果天空还有一些余辉(傍晚或黎明),都要特别小 心,要使天空感光不足,勿使感光达到顶点,否则将失去夜间的气氛和特点。

三、常见的夜景摄影

工地夜景一般指在野外施工的水库、电站、矿山、桥梁、工厂、楼房等,拍摄方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拍摄角度,应该事先在白天了解有关的情况及夜晚活动的规律;

(2)选择恰当拍摄时机,拍摄这类题材最好在工程达到高潮的阶段,大规模的紧张工程面貌基本看得出的时候;

(3)注意用周围的自然条件--山、水、树木、桥梁、建筑物等;

(4)天空感光不宜过多;

(5)在表现场面时,角度宜高不宜低;

(6)可采用一次或多次曝光。

城市街道夜景

拍摄街市街道可在节曰或平时夜间摄影,一般在节曰进行较好。因为节曰期间,各街道、商店和市 容、橱窗进行的整理和布置。较大的建筑物也都增添了彩灯、霓虹灯和标语,拆除现的画面会显得更加繁荣和美观。选择角度要适当,过高和过低的角度,都易使路 旁楼房变形。照相机的安放点应选择不易被冲撞和不妨碍交通的地方,选择地段应是灯光集中、车辆集中、楼房集中和具有某些特点的地方比较好。

拍摄焰火

拍摄夜景的焰火,不能象拍摄工地那样轻松,较为紧张些。拍摄焰火的全部过程,半照相机架好,等焰火 将要升放时,打开B门,任其在拍摄范围以内的夜空中开花、飘荡,直至熄灭,使整个过程记录在底片上。拍摄部分,等焰火开放后,将要开花或开花时打开快门, 拍摄最有代表性的一刹那。可用多次曝光法拍摄,用同一张底片,分两次或多次曝光。一拍摄焰火,曝光时间可短些,一次拍摄地面景物,曝光时间可长些。另外, 还可以和两张底片分开拍摄,即一张底片拍焰火,另一底片拍摄地面景物和人物。曝光时间各不相同,冲出后,再把两张片底迭在一起套放,注意要拍的焰火和景物 都不要拍在底片当中,最好焰火靠底片上端,景物靠底片下端,这样两张底片合在一起放大时省去许多麻烦。

拍摄月景

拍摄月夜景色,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用长时间曝光,单独拍摄在月光照射下的景物;用短时间的曝光,单独拍摄月亮,然后把两张底片迭合在一起放大。

(2)在一张底片上进行曝光时,用手在镜头上把月亮遮住(最好在拍摄前先试一下,以防止连景物也挡掉),待曝光至最后几秒种时,再将手移开,让月亮在底片上曝光。

拍摄夜景加人像

在晚上,拍摄夜景人像也是很有意思的,是生活摄影的别有一格,拍摄方法也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可分一次拍摄或两次曝光。

(1)一次拍摄

由于在夜间拍摄,人像的光源往往很弱,所以必须用辅助光作为人像拍摄的光源(如闪光灯等)。拍摄时光圈不要大,可用F/5.6或F/8光圈,因为光圈大,夜景的后景容易模糊。

(2)两次曝光

如果我们当拍摄夜景的画面背景灯光很弱时,可分两次曝光。第一次先将夜景曝光,然后第二次拍人像时再加闪光灯曝光,这样拍摄夜景人像较为理想。

四、拍摄夜景的器材和工具

(1)一般业余摄影爱好者使用国产和进口的相机都装有B门设备,对于摄影爱好者拍摄一般的夜景,也足够应用了。进口的单镜反光相机就更好用了。但是全自动机的简易相机,是较难拍夜景的,因它没有延时曝光装置。

(2)快门线和镜头盖

夜景摄影,在一般情况下,曝光时间较长,如用手指按动快门按钮,稍有震动,就会造成影像重迭。因此,快门线与镜头盖是夜景摄影不可缺少的器材,凡曝光数秒种的,可使用快门线,感光时间更长的,或多次曝光,使用镜头盖比较方便。

(3)三脚架

拍摄夜景,三脚架是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在长时间曝光和多次曝光时,要求照相机一点不移动,最好的办法是把照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

(4)其它零星器材

如手电筒、遮光罩等都要事先备齐,手电筒可照明测定距离,拨动快门、光圈或寻找零件等方面用。 遮光罩在拍摄夜景中,也有一定作用,如遇到雨天或光线杂乱时,戴上遮光罩,可使镜头不受潮湿和避免光射入镜头内。

以上是夜景摄影的最基本的知识,我们必须要进行不断的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学者如何选择曝光模式 初学者选择曝光模式技巧分享

全文共 2068 字

+ 加入清单

初学者如何选择三种曝光模式?

曝光的物理含意是指光线使感光层面(涂了感光化学物)产生潜影。曝光后的工序是化学显影,显影使潜影显现并固化。照相机和有快门的设备:通过快门的开启,不同的明暗光线使人,景,物的影像在银盐胶片上曝光生成潜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让曝光更有创意。

我对初学者的建议是:

在第一个月内(或者两周内),请使用TV模式也就是快门优先模式,并快门设置成1/125s(使得画面不会模糊)。这么做的理由是:在摄影之初,你最需要的并不是着急去了解单反所有的牛逼功能(初次接触单反而急着去尝试各种东西,会使你混乱,特别是女生),而是拍出曝光正常的照片——就可以了。因为只有在曝光正常的情况下你才能一步步熟悉自己相机的外在,这其中也包括了对手中单反握持的熟悉。这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尽管去熟悉你手中的机器吧。

在几周之后,请开始使用AV模式也就是光圈优先模式,把光圈设置成最大。这时候你便可以对相机的曝光作各种感兴趣的尝试。多尝试是没问题的,因为这不是胶片机,一卷胶片也许只有36张,那你还没拍够交卷就用完了——既然现在用的是数码单反,就尽情地尝试吧,拍的过曝欠曝大不了再尝试。

再几个月之后,请确保自己完全了解曝光时三个参数互相之间的关系,以及熟悉这三个参数在不同的场景里大概是设置成什么范围。这时你可以尝试用一下M模式也就是手动曝光模式——注意,我是说“尝试”而不是“开始使用”。

对于M模式,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人存在误区,这个误区就是:认为M模式是很牛逼的模式,专业摄影师就该都用这个模式,AV和TV是菜鸟的象征,是相机傻瓜式操作的产物。这样的想法不止一次出现在我周围的朋友中。其实不论什么模式,M也好TV也好AV也好,甚至包括全自动曝光模式,他们只是一种种模式而已,而对于看你照片的人而言,假如照片很出色,或者很糟糕,谁会在乎你用什么模式去创造了它?再比如在同一场景拍照,假设有一个(三个参数的)曝光组合会使得画面拍的很美,那其实你用任何一种模式都能调出这样的三参数组合(TV和AV可能需要加曝光补偿)!

用什么模式,只是你出行的交通方式而已,到达的目的地都是一样的!而哪种方式到达得最快?哪种方式最舒服?哪种方式最简单?——这才是我们在选择用哪种模式曝光时所要考虑的。

那么个人的选择经验如下:

TV只在对速度要求明显的情况下会用,比如拍运动的人,比如在混乱的环境下抓拍。

AV占了我绝大部分照片的拍摄模式。控制光圈你也就能控制景深,控制画质,等等;而且即使不换成TV模式,那最大光圈也基本意味着快门是够安全的。

M模式的使用次数是较少的,但需要的时候是必须要用的:就是在画面各部分光比比较大的时候,或者是在长时间拍摄组照时,需要每张照片曝光程度尽量统一的时候。简单点说就是:当你觉得第三个参数让相机来设置的话时常不符合自己要求,那就换用M模式(因为另外两个模式下,相机会根据它自己测的光强, 来决定第三个参数大小的,所以它总是在来回变动)。

如果使用M模式拍组照,要注意刚开始的时候要不断地参考相机的测光指示去调整三个参数,之后要不断试拍(特别是有逆光照的时候,逆光照和侧光照什么的相比,光强是差别较大的,参数也会不同,你需要用不同的几组参数),不断地调整三参数,等调到满意了也就可以尽情拍了。

对了,操作快捷度也是选择三种曝光模式的重要根据之一。

AV和TV结合曝光补偿来拍摄的话,速度是可以非常快的!而M模式则比较慢,个人认为只有非常熟悉曝光的大师级人物才会使用M和使用AV、TV一样迅速。(此处的速度指的是刚刚进入新的场景中调整曝光参数的快慢)

引用张千里的一句话:基本功不扎实,你先光圈优先+曝光补偿练半年再说。

让曝光更有创意——曝光补偿

这是个很重要的工具,但放心,它很简单,易掌握。曝光补偿是和TV、AV两种曝光模式紧密相关的。我们原先提到,这两种模式的第三个参数是相机帮你自动设定的,它所设定的标准,简单来讲就是要“使画面主体的明暗程度适中”。

但现在如果我为了追求某种效果,故意想要主体变暗一点点;或者,有时候光比很大(比如窗户边),相机突然傻逼了造成过曝或者欠曝——总之我们想在现在的基础上,使画面更亮一些,或者更暗一些,怎么办?加曝光补偿!

所谓的曝光补偿,就是:你想要画面亮一些,你就告诉相机亮“一些”,然后相机拍出来的画面自动就会亮一些;你想要画面暗很多,你就告诉相机暗 “很多”,然后照片出来就显得暗很多。那,如何“告诉”相机?方法就是在你的参数设置里边(主屏或者肩屏都有显示),把曝光补偿的指示点(刻度线下边的可 移动点)移动到你需要的地方:指示点向右移(正向移动),则画面会偏亮;指示点向左移(负向移动),则画面会偏暗;程度是按指示点偏移程度来决定的。

如果我用AV模式来拍摄,一般的步骤都是:默认情况下(曝光补偿为0)拍摄几张,若是觉得太亮(/暗)了,需要调整得更暗(/或更亮),减少(/增加)曝光补偿,比如-0.3EV(/或+0.3EV),这样画面明暗程度就令我满意了,若是不满意,用同样的方法继续尝试继续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