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和杜甫的偶遇作文(最新20篇)

浏览

6468

文章

136

篇1:杜甫自号什么野老 杜甫号称什么野老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非常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流传至今的也非多,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简介

杜甫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非常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春望诗意画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甫的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运用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绝句迟日江山丽这首诗的意思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这首诗的意思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绝句》的意思:春天日渐变长,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中含着花草的清香。泥土也变得湿润,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全诗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景,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绝句》

杜甫〔唐代〕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赏析

全诗描绘了鸳鸯的闲适与飞燕的繁忙,将两者进行对比,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温暖美好、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首句“迟日江山丽”中的“迟日”即“春日”,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次句"春风花草香”中,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第三句“泥融飞燕子”属于动态描写,作者选择初春最具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使画面更加充满生机勃勃,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最后一句是勾勒今天进屋,和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杜甫归雁二首其一翻译 归雁二首其一的译文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万里而来的候鸟,不过衡山的回雁峰,今年又避开人群往北方飞去。春雁瞻客而上,人向南行,春雁北飞,好像有心而为。在云层里,雁侣相呼,未曾独宿。将帛书系于雁足以传音信不过是无稽之谈,如今愁寂不堪,若能回归故里,定当像伯夷、叔齐那样采薇而食。

归雁·其一》

唐·杜甫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

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赏析

杜甫离开四川后,在外漂泊了两年多,其中以《归雁》为题的古诗写了四首。其中《归雁二首》表现了作者对衡阳雁北飞寄予无限牵挂。归是主题,雁是道具,诗人通过对大雁的描写,抒发了自己难以排遣的愁绪乡思。

关于归雁的古诗

1、《归雁》

唐·杜甫

东来万里客,乱定几年归?

肠断江城雁,高高向北飞!

2、《归雁二首·其二》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

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

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杜甫的诗风 杜甫写诗的风格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诗人在写诗时,经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

杜甫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

杜甫文学特点

1、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2、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

3、杜甫的诗歌在风格上,是兼备多种风格的,元稹这样评价杜甫:“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4、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杜甫诗为何被称为“诗史”?此七绝完美诠释

全文共 1207 字

+ 加入清单

不管是兴起新乐府运动的中唐,还是杜学最为兴盛的宋朝,杜甫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始终是至高无上的。普遍认为,他的诗歌才真正起到了针砭时弊,反映老百姓疾苦的作用,表达了儒家仁爱精神和忧患意识,才是当之无愧的“诗史”。

杜甫诗为何被称为“诗史”

这首诗获得的历史评价极高,比如清朝人杨伦九曾经在《杜诗镜铨》:表示:子美七绝,此为压卷。其实,它让我们想到白居易的《长恨歌》。《长恨歌》固然是一首伟大的杰作,它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为主线,表现了安史之乱前后那段历史。

然而,《长恨歌》篇幅很长,虽然名句不断,给人的冲击力和想象空间还不如这首《江南逢李龟年》。它虽然只有短短28个字,却也达到了《长恨歌》同样的效果,道尽人间悲欢离合,千年之下广为传唱。

杜甫诗为何被称为“诗史”

杜甫留下了1500多首诗歌,其中“三吏”和“三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不仅真实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民不聊生的历史,而且对于劳苦百姓的命运寄予了无限同情。不过那些诗歌都比较长,可能曾经背诵过的你,现在很难将全篇记起来了。尽管如此,杜甫还有一首《江南逢李龟年》您肯定能够倒背如流: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并不复杂,没有神奇的想象力,也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它却以惊人的魅力,得到了后世的一致好评,被认为是杜诗之中最富有情韵和内涵的一首。

它的前两句是在追忆作者与李龟年的相识过程,“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将的是在当年开元全盛日之时,杜甫曾经多次在岐王李隆范与中书监崔涤的家中欣赏过李龟年的琴艺。

李龟年是著名的乐工,年少的杜甫则是以自己的才华小有名气,他们经常称为达官显贵的座上宾。这句漫不经心的话,看起来只不过是在扯闲谈,其实包含了丰富的信息。

首先,杜甫以此说明自己和李龟年,都是才华横溢之人,甚至是被朝廷显贵寄予厚望。但是,我们知道,杜甫的后半生过得相当不如意,越是曾经的辉煌,就越是衬托了人生的无奈。

其次,这句话也是诗人对于盛唐风情的留恋不已。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居无定所,盗贼四起。如果一直拥有太平盛世,人们不一定会珍惜,但曾经拥有过太平盛世,又骤然失去,而且一去不返,这对于大唐百姓包括杜甫在内,是何等惨重的打击?

后两句紧接着的意思,就是表达在此遇到老友的复杂心情。“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从表面上看,似乎还是在扯闲谈,然而却透露出杜甫的矛盾心理。

一方面,经过安史之乱,朋友们或离或散,生死不明,而现在还能看到曾经的朋友,实在是幸运万分,感慨万分。然而,另一方面,李龟年和杜甫当年,都是少年鲜衣怒马,而如今却已经物是人非。他们一个久不得志,一个无人欣赏,几乎成为了一对难兄难弟。

因此,杜甫在最后两句之中,使用了“正是”和“又”两个虚词一转一跌,让读者的情绪也随着作者的设定,感慨万分。看似普普通通的描述,让人走过了整个唐朝由盛转衰的全过程。它非常有画面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老诗人和一个老乐工,互相在指手画脚,诉说着当年国家和个人的荣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被后人称为什么

杜甫,字子美,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杜甫则被称为什么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则被称为什么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甫的诗 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运用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杜甫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杜甫绝句描写的景物有哪些 杜甫绝句中景物有哪些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绝句描写景物有黄鹂、翠柳、白鹭、西岭。全诗描绘的是成都浣花溪草堂附近的明媚春色。眼前有黄鹂在翠柳间鸣叫,又能看见一行白鹭直上青天,这幅景象充满春日的生机,而凭窗远眺又看见冬雪欲融未融的景象,使诗中的意象更为深远。

《绝句》的赏析

《绝句》在第一句就描绘出一幅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表现出早春生机之盛;全诗第二句从黄鹂写到白鹭,显示出视觉空间的开阔,由下而上,由近而远,让诗人所见所感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全诗后面两句这从窗户所见之景,联想到“东吴”,表现出诗人在战乱平定后生起的思乡愁绪。《绝句》全诗不仅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也流露出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

《绝句》的全文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赠李白表达了杜甫怎么的情感 赠李白中塑造的李白的形象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赠李白》一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意在劝勉友人不要为自己处境伤感,抒发了他对友人的欣赏与爱怜之情。《赠李白》写于公元745年秋,当时诗人与友人李白在鲁郡相别,便写下了这首赠诗。

《赠李白》

杜甫〔唐代〕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赠李白》的背景

在杜甫写下这首七绝这年,李白也同样写了一首诗相赠,这首诗就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写于两人在鲁郡东石门相聚之后,临行时李白写了这首送别诗。

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初夏,杜甫与刚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在洛阳相识,在期间,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赠李白》中,杜甫先写“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道出了两人命如蓬草一样,漂浮不定的现实,以及共同的仕途困境。后两句“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是杜甫对李白的深刻写照,揭示了李白傲骨嶙峋,狂荡不羁的性格。诗人借诗句,描绘出李白这位绝世天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寂寞,也增强了对李白的同情与爱怜之情。

此诗沉郁有致,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突现了一个狂字,显示出一个傲字,不仅写了李白的傲岸与狂放,更表达了诗人对李白深刻的钦佩以及因情志相投而生出的依依惜别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什么中的前四句 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什么中的前四句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登高》中的前四句。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平江杜甫墓与杜文贞公祠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平江杜甫墓与杜文贞公祠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杜甫墓位于平江县城东南16公里处,距汩罗市30公里。

据史志记载,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之夏,杜甫漂泊到湘,欲由长沙去郴州,到了耒阳却遇到发大水,只好掉头北行,乘船由湘江转汩罗江,途中贫病交加,在昌江病死在船上,葬于小四村天井湖。

杜甫墓坐北向南,墓为圆形土堆,墓前立碑,上刻“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文贞之墓”。墓前是清光绪十年重修的杜文贞祠,内有官厅、铁屏诗社等,祠门正上方有匾,上刻“诗圣遗阡”四字。宋朝王得臣有诗叹云:“水与汩罗接,天心深有存。远移工部死,来伴大夫魂。流落同千古,-共一源。江山不受吊,寒日下西原。”对屈原与杜甫这两位爱国诗人死于一地,葬于邻近,有无尽感慨。

由汩罗新市至平江县城有客运汽车可达景点。

门票

门票25人民币

开放时间

09:00~16:00

景点位置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安定镇小田村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别名杜少陵、杜工部等,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自号少陵野老,有“诗圣”之称。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杜工部集》、《三吏》、《三别》等。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对后世影响甚大。杜甫的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运用的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想了解杜甫的老年生活?这首诗歌能让我们略知一二!

全文共 157 字

+ 加入清单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漂泊无依的心境。

诗人的名声因文章而显赫,告病辞官,皆是由于远大的政治抱负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诗人以沙鸥自比,转徙江湖,声声哀叹,感人至深。这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教你下雨时文艺的说法,杜甫果然很忙

全文共 167 字

+ 加入清单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

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春望主旨 杜甫春望的主旨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春望》通过描写长安破败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思念家乡的情感;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安定幸福的愿望。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赏析

诗的首联便写了春望所见,表面上是在写今日之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颔联通过景物描写,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颈联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也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的美好愿望。尾联描写了诗人的“愁”,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可以真实地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塑造出诗人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杜甫生平是什么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1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2

杜甫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3

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4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返成都。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偶遇前任该不该打招呼 偶遇前任应该怎么表现

全文共 2479 字

+ 加入清单

前任其实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心头拔不掉的刺,不管分开多久都永远的在心里留下了印记,那么,如果我们在路上偶遇了前任,究竟要不要打招呼呢?

偶遇前任该不该打招呼

一:打招呼。在路上看见了你前男友。请你大方的微笑和点头。这样不失大气。还显得自己有礼貌,有教养。说不定过一会他被你散发的荷尔蒙撩到。跪下来求你原谅复合呢!

二:不打招呼。也许之前他是个fuckboy大猪蹄子,伤害了你,而你却一心为他付出,这种人,他是人吗?还打招呼,骂他我都觉得恶心,更不用说打招呼了。略过就好了。顺便白他一眼,让他知道心中的愤怒。这种前任无视就好了,招呼没什么好打的。如果你跟他主动打了招呼只能说呃,你这个傻女人。

偶遇前任应该怎么表现

1装不认识。

面对前任的偶遇,最常见的办法,就是装作不认识。或者低头看手机,或者把目光放在别处,然后就错过了。不打招呼,是对彼此最大的保护,既然都分手了,再说话都是悲伤,还不如不说呢!

2尴尬一笑。

如果偶遇的环境是在电梯、公车等空间相对狭小的地方,而且两人距离很近,已经四目相对了,再假装不认识有点说不过去了。那么可以礼貌性地向对方笑一笑,至于对话吗,则完全没必要。

3减少接触。

从你们分手的那一刻起,两个人已经南辕北辙,渐行渐远了!还是应该减少彼此的接触,不要抱有什么幻想,那些都是空想!应该正视起你们之间的关系。

4点到为止。

即便是与前任交谈,最多就是随口寒暄几句。因为此时的两个人,都是很尴尬的状态。不管你过得好不好,都和对方没有任何关系,说多了都是伤心啊!可以只说一些非常客套的话。

5真正释怀。

对于那些真正释怀了的人,前任在他们眼里不过是普通的陌生人。所以说,他们会以对待普通陌生人的方式,对待偶遇的前任。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持足够的礼貌,对对方对自己都是一种尊重。

6表现自己。

如果你比较看重与前任的过往,那么你可以在偶遇时极力表现一下自己。不是说炫耀,而是说证明自己过得很好,希望用自己温暖到前任。那么你可以多帮助一下前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偶遇前任了怎么办

1、保持微笑,见面主动打招呼。

当我们偶遇前任的时候,可以大大方方地主动打招呼。因为双方虽然已经分开了,但不是敌人,还可以是朋友。

也许有人会说分开了就不可能做朋友了,其实不然,情侣双方分开之后能做回好朋友的毕竟很少,但是当我们心态平和以后完全可以跟对方做回普通朋友。所以当我们偶遇前任,就像遇到自己的普通朋友,保持微笑,主动打个招呼,未尝不可。

2、交流时间不宜太长。

当然如果我们偶遇普通朋友,可以打个招呼并留个联系方式之后离开,也可以找个地方坐下来聊聊天;但是如果是偶遇前任,那么双方的交流时间不宜太长,尤其是旁边还有其他朋友的情况之下更不要交流过多。

前任可以作为普通朋友,但毕竟比普通朋友更容易聊出尴尬的话题,所以当我们偶遇前任之后简单打个招呼即可离开。

3、偶遇之后不要主动联系对方。

当我们偶遇前任之后,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看到对方生活得不怎么好,会心疼;看到对方和新的男女朋友在一起很幸福,自己又难免失落。尤其是在自己的现状不如以前,或者自己的男女朋友不如前任的时候,情绪会更复杂;这个时候有些人会选择跟前任联系,希望复合或者从前任那里得到一些安慰。如果这样的话,自己的情感生活会变得更加复杂,当我们偶遇前任之后不要主动联系对方,要明白以后的生活中对方不是主角。

4、如果离开后对方主动联系,那我们要明确态度。

当我们偶遇前任之后,对方如果主动联系我们,我们要考虑到自己目前的情感状态和生活情况。

如果对方主动联系我们并且告诉我们他们是多么的不如意,我们也只能作为朋友简单地安慰一下,并且最好是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告诉对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很好,也希望对方能生活地幸福快乐。

5、回顾恋情,保留美好的记忆。

当我们偶遇前任之后,或多或少会想起一些关于自己与前任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尤其是他们主动联系我们的时候以及我们目前的情感生活不是特别好的时候就更容易想起以前的生活。

然而这些美好的时光已经是过去式,我们可以回顾,可以回想,但是最好把过往当作美好的回忆,把握好自己当下的生活才是重要的。

偶遇前任心里怎么想的

1.晓楠27岁“我一定要光彩照人的出现在他的面前”

我跟我的前任是大学同学,我们的恋爱,贯穿了我的大学生活。可以说,我的大学就是因为有他而圆满。可是,我们还是和大多数情侣一样,逃不过现实的残酷。大学毕业,我们就分手了。因为,他要出国留学了。有一天,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突然碰到了一个很像他的背影。他转身了,真的是他!那一刻,我特别的后悔,因为我素面朝天,没有好好的收拾自己。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好狼狈,怎么可以以这样子的面目出现在他的面前。于是,我只能尴尬地跟他打招呼,然后灰溜溜的回家了。女孩们!无论你们在什么时候,只要出门,就一定要好好打扮自己,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这一次,你会偶遇谁。

2.依依24岁“离开你,我也可以活得潇潇洒洒”

我和我的前任已经分手很久了,我的前任是我高中的同桌。年少时候的爱恋总是很美好的,可是也很脆弱,总是抵不过现实的摧残。高考后,我留在了南方,他去了北方。隔着时间,隔着千山万水,渐渐的我们就失去了联系。听说,他已经有女朋友了,也听说他们很相爱。我以为自己不会再为了他难过了。那天,就在那个街角的拐口,我偶遇了他,他的身边还有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子。那一刻,我瞬间红了眼睛,可是我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哭,一定要笑着告诉他,我过得很好,没有他,我也一样会很好很好。

3.丽平28岁“我要让他知道,错过我是多么的愚不可及”

我的前任,也是我的第一个男朋友,我们谈了5年的恋爱。周围所有的人都觉得我们到了要结婚的时候了,可以开始准备婚礼了。连我自己,也是这么以为的。我等了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可还是没有等来他的求婚。今年,我28岁了,我终于明白了,我是等不到了。他爱的不是我,他只是习惯了有我,习惯了一日三餐,我做的饭,习惯了,夜里,我为为他留一盏灯。我已经有131天没有见过他了。可今天下午,在公司楼下,我猝不及防的就遇见他了。我很庆幸,偶遇他的时候,我任然穿着得体的职业装,妆容依旧完整,依然还是那个容光焕发的我。我要让他知道,他错过了一个多么好的女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成都杜甫草堂景点有什么好玩

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成都杜甫草堂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了上百首诗歌,这里因此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杜甫草堂的旅游小知识,一起来参阅吧!

走进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又称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现今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为了纪念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博物馆。是当年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由后人重建得以保存并成为纪念杜甫场所。 作为当年杜甫躲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流寓成都时的居所,“一文一武”杜甫草堂和武侯祠在今日已成为成都响当当的两张名片,这得益于它深厚的文化底蕴。

杜甫入川这四年,一改往日的沉雄顿挫之风,寓居交游,赋诗题画,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精彩的千名绝唱。从“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所见的满堂春色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春雨蒙蒙滋润大地的喜悦。杜甫把自己的生活完全融化在了这片土地上。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

杜甫草堂景点概况

杜甫草堂按功能区分为:文物景点游览区(草堂旧址)、园林景点游览区(梅园)和服务区(草堂寺)。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 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茅屋,已成为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的著名景观。

到达与离开:乘19、35、58、59、82、165、165、170、309、319路公交车可直达。

杜甫草堂有三个门,大部分游人从正门(草堂路28号)和南门出入。常见游览路线为:正门(入)-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少陵碑亭-茅屋故居-唐代遗址-杜诗木刻廊-盆景园-浣花祠-影壁-大雅堂-万佛楼-情系草堂陈列室-南门(出)。

四季皆宜,夏、秋两季最佳。 作为纪念杜甫的博物馆四季皆可前往,你可感受建筑的古朴典雅和古代的旧居风貌。春秋两季时郁树青青,观赏度更高。

建议游玩:3-4小时

门票:成人60元,学生30元

凭本地的老年证免票,外地70岁免票,节假日除外

开放时间:夏季(5月~10月):8:00~18:30 冬季(11月~次年4月):8:00~18:00 闭馆前20分钟停止售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阁夜杜甫的拼音版 阁夜杜甫翻译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岁暮阴阳催短景suì mù yīn yáng cuī duǎn jǐng,天涯霜雪霁寒宵tiān yá shuāng xuě jì hán xiāo。五更鼓角声悲壮wǔ gēng gǔ jiǎo shēng bēi zhuàng,三峡星河影动摇sān xiá xīng hé yǐng dòng yáo。野哭几家闻战伐yě kū jǐ jiā wén zhàn fá,夷歌数处起渔樵yí gē shù chù qǐ yú qiáo。卧龙跃马终黄土wò lóng yuè mǎ zhōng huáng tǔ,人事音书漫寂寥rén shì yī yī màn jì liáo。

原文及翻译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翻译:岁末时节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朗如昼。破晓时军营中鼓角声更显得悲壮凄凉,银河倒映江面,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 夷歌”之声。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最终也成了黄土中的枯骨;人事与音书,都只能任其寂寞了。

赏析

《阁夜》是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感时忆旧时写下的这首诗,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却亦有壮情和超然之意,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层层铺开,步步推进,诗人运用典故,在比较中含蓄而深沉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成县杜甫草堂的故事你听过吗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杜甫,其大名鼎鼎相信每一个小伙伴都背过他的诗,那么杜甫草堂其实就是杜甫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那么今天的城市文化,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下成县的杜甫草堂吧。

成县杜甫草堂: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古成洲)

杜甫草堂,又称杜公祠,坐落于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县城东南3.5公里处的飞龙峡口。是一组纪念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同谷的祠堂式建筑,也是国内现存三十七处“草堂”中历史最久的一处。

躲避安史之乱定居于此

大诗人杜甫经秦陇流寓同谷避安史之乱,在此逗留月余,创作了《凤凰台》、《同谷七歌》等诗篇,之后即取道嘉陵江入蜀。北宋时,当地秀才赵惟恭捐地,县令郭慥主事创建祠堂。近年,成县兴建扩建,规模宏大,是人们怀念诗圣,饱览自然风光的必游之地。

杜甫在同谷居住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对同谷留下的影响却很深远。同谷秀才赵惟恭捐地5亩,县令郭慥在其上建立了工部祠堂,诗人、成州知州晁说之为之作记,晁说之说:“古人得庙祀,或因乘时奋厉,以治易乱;或因为民父母官,有德于民;或因崇仁笃行,有功于风俗。”

数次修缮流芳千古

杜甫作古后,唐代诗坛上的樊晃、元稹、白居易、韩愈等着名诗人,曾对杜诗给予很高的评价。但真正普遍推崇杜甫则是到了北宋中叶和南宋中叶这两个阶段。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尊杜崇杜,大力搜集、整理、刻印杜诗;第二,注家蜂起,形成了千家注杜之风;第三,修建祠堂,在杜甫游历栖迟之处建立工部祠,镌刻诗碑、祠碑。

数百为年来,草堂虽几经摧残,但同谷百姓却一次又一次把她修复起来,使这一被誉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圣地,成为后人永远瞻仰的地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碑一石,一溪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充满诗情画意。如果借杜甫的诗句,到草堂寻觅诗人的遗迹,定会使人心情怡悦,雅兴倍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杜甫的诗被称为 杜甫生活在哪个朝代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大历五年冬,杜甫病逝,时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誉为“诗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