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怎么防毒蛇咬(通用20篇)

浏览

7689

文章

125

篇1:怎样养无毒蛇

全文共 1232 字

+ 加入清单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属于爬行纲蛇目。正如所有爬行类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总共有3,000多种蛇类。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覆盖有鳞,毒蛇与无毒蛇有哪些区别呢?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眼睛后一半会有隆起,其中为毒腺和毒牙;无毒蛇的头多呈椭圆形,眼睛后的隆起不明显,无毒腺和毒牙,部分种类为锯齿状小牙;毒蛇经常卷曲,行动比较缓慢,攻击性强;无毒蛇一般不卷曲,易受到惊吓,爬行速度快;多数毒蛇(蝮蛇除外)具有鲜艳的体色和斑纹;多数无毒蛇体色不太鲜艳,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怎样养无毒蛇吧?

一、建造立体蛇房

蛇饱食一顿后盘蜷在窝内连续几天,甚至十几天不动,直到腹内的食物完全消化掉,才会再爬到窝外饮水和觅食。因此,给蛇建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窝非常重要。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种楼房式的“多层立体地下(上)蛇房此蛇房深入地下1-2米,用砖有规律地层叠在一起,形成9-14层的地下(上)蛇房,供蛇自由的选择居住层次。此蛇房不仅扩大了原有养殖面积,也扩大了存蛇量。此外,还能克服过去早春、隆冬两季无法取蛇上市的缺点,可随时取活蛇供应市场,在蛇价较高时出售。此蛇房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也适用于炎热多雨的南方;

二、混合用药

蛇不易患病,但由于人工养蛇的面积一般不大,有时饲养密度严重超标,预防工作不可忽视。我们给蛇打防疫针时,是将消炎的、驱虫的、营养的混在一起,一针进去可收到防病、驱虫、营养三不误的效果。具体的药物配方为:庆大霉素(20万单位)10支、左旋咪唑2支、地塞米松5支、维生素B121支,对注射用水100毫升,可注射50条蛇(1公斤左右),一般连注2次即可;

三、给活饵注射药物防疫

给饲喂蛇的蛙、鼠、小鸡等活饵注射防疫针,食饵营养健康,没有寄生虫,蛇吃后长得快,少患病。其药物配比剂量可掌握在给蛇的1/2至1/3四、同场混养蛇类有群居的习性,养蛇户若摸透它的习性,把几种脾气相投的蛇放在一起同场混养,不仅便于管理,还可省下了另建蛇场的钱,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五、分割食饵。蛇贪吃成性,有时自己不捕食,专好抢食其它蛇“口”中现成的肉,可经常发现二条或三四条蛇在争食一只蛙,这样容易导致自相残杀,造成不应有的损失。遇到这种情况,可甩剪刀把被抢食的蛙剪开,分割为两块或数块,以避免争食;

四、蛇场安灯泡

在蛇捕食旺季到来之前,在蛇场里安装几盏节能灯和黑光灯,可诱捕各种飞蛾和昆虫供蛇、蛙一块捕食,以此增加蛇和蛙的食物品种,有利于蛇的生长,并延长蛙的寿命,保证让蛇随时捕食到鲜活的食物。同时,也便于饲喂人员在夜间观察蛇的活动和进食情况七、蛇场罩“网”降温面积较小的养蛇场,若在盛夏来临之前未做好遮荫避暑工作,很可能就有热死蛇的现象发生。应抓紧设置遮阳网,罩上蛇场的一小部分。注意不能将整个蛇场罩住,否则会因太严,不透气,直接影响蛇场的通风。在梅雨季节,若湿气不能及时散发,易造成场或蛇窝湿度过大,严重时会引发霉斑病。因此,一定要合理用好遮阳网,确保蛇类平安越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十大毒蛇是哪些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眼镜王蛇,分布于东南亚及印度等地,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中,在我国西南与华南地区常有出没。其平均体长为3.6–4米,寿命在20年左右。相比其他眼镜蛇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

中国境内存在的,具有剧毒的十种蛇类,分为莽山烙铁头、尖吻蝮、银环蛇、眼镜王蛇、舟山眼镜蛇、原矛头蝮、白眉蝮、白唇竹叶青、圆斑蝰、金环蛇。

舟山眼镜蛇又名中华眼镜蛇,分布于中国南部、台湾和中南半岛的中低海拔地区,属大型蛇类,由于常呈眼镜状,故被称做为眼镜蛇。

原矛头蝮俗名烙铁头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白眉蝮是主要栖息在宽阔田野中的一种剧毒蛇类。圆斑蝰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台湾及东南亚地区。金环蛇是一种具前沟牙的剧毒蛇,与眼镜蛇、灰鼠蛇合称“三蛇”,是著名的食用蛇种。

尖吻蝮又称百步蛇,是亚洲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白唇竹叶青体最外侧自颈达尾部有一条白纹,头部呈三角形,颈细,形似烙铁。莽山烙铁头也称为莽山原矛头蝮,是国际上一级优先保护的濒危物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被毒蛇咬伤后有哪些急救方法

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毒蛇的唇腭有毒腺和毒牙相通,蛇咬人时,蛇毒经毒牙进入皮肤伤口内,引起局部及全身症状,可以使人死亡。毒蛇的毒液中,含有使延髓麻痹的神经毒素及破坏毛细血管、溶解红细胞的出血毒素。

毒蛇咬伤皮肤后,咬伤处发生瘀斑,由鲜红色逐渐变成暗紫色,局部常有肿胀及持续性灼痛或麻木感,伤口有出血倾向或血清样渗出液,附近淋巴结明显肿大及压痛,同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嗜睡、发热、出汗、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胸闷气急、尿色棕红或尿失禁,甚至出现肢体瘫痪、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脉搏细弱。

由于毒蛇的种类不同,所含成分各异,所以毒蛇咬伤后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那么被毒蛇咬伤后有哪些急救方法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一、症状

神经毒:侵犯神经系统为主,局部反应较少,会出现脉弱,流汗,恶心,呕吐,视觉模糊,昏迷等全身症状。

血液毒:侵犯血液系统为主,局部反应快而强烈,一般在被咬後叁十分钟内,局部开使出现剧痛,肿胀,发黑,出血等现象。时间较久之後,还可能出现水泡,脓包,全身会有皮下出血,血尿,咳血,流鼻血,发烧等症状。

混合毒:同时兼具上述两种症状。

二、处理:

1.保持冷静

千万不可以紧张乱跑奔走求救,这样会加速毒液散布。尽可能辨识咬人的蛇有何特徵,不可让伤者使用酒、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立即缚扎

用止血带缚於伤口近心端上五至十公分处,如无止血带可用毛巾,手帕或撕下的布条代替。扎敷时不可太紧,应可通过一指,其程度应以能阻止静脉和淋巴回流不妨碍动脉流通为原则(和止血带止血法阻止动脉回流不同),每两小时放松一次即可(每次放松一分钟)。而以前的观念认为15至30分钟中要放松30秒至1分钟,临床视实际状况而定,如果伤处肿胀迅速扩大,要检查是否绑得太紧,绑的时间应缩短,放松时间应增多,以免组织坏死。

3.冲洗切开伤口,适当吸吮

在将伤口切开之前必须先以生理食盐水,蒸馏水,必要时亦可用清水清洗伤口。在将伤口以消毒刀片切开成十字型,以吸吮器将毒血吸出,施救者宜避免直接以口吸出毒液,若口腔内有伤口可能引起中毒。蛇药片(如南通季德胜蛇药片)口服,或将蛇药片用清水溶成糊状涂在创口四周。

4.立即送医

除非肯定是无毒蛇咬伤,否则还是应视作毒蛇咬伤,并送至有血清的医疗单位(山区卫生所或县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三、预防:

1.进入有蛇区应着厚靴及厚帆布绑腿。

2.夜行应持手电筒照明,并持竹竿在前方左右拨草将蛇赶走。

3.野外露营时应将附近之长草,泥洞,石穴清除,以防蛇类躲藏。

4.平时应熟悉各种蛇类之特徵及毒蛇咬伤急救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毒蛇咬伤急救的小方法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已发现的毒蛇有47种,常见的有10余种,毒蛇一般在上颌处有一对特大毒牙,而无毒蛇则为一排或两排细牙,从死蛇或牙痕可明确诊断。那么毒蛇咬伤急救的小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毒蛇咬伤后,一般局部有牙痕、出血、疼痛、肿胀、淋巴结肿大。经毒蛇咬伤后,主要影响神经、肌肉,局部红肿不重、流血少、疼痛轻,半小时左右消失,不久出现麻木,头昏、眩晕、嗜睡、恶心、呕吐、乏力、步态不稳、眼睑下垂,严重者视物模糊、呼吸困难、紫绀、昏迷,最后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被含血液毒蛇咬后,伤口剧痛、四肢酸痛、皮下出血、鼻出血、血尿、吐血、休克、心衰、惊厥、高热甚至死亡。严重者可并发破伤风。含混合毒液的毒蛇咬伤后可出现以上两种症状。

毒蛇咬伤后,必须紧急处理,越早效果越好。首先必须防止毒素扩散,方法是在伤口近侧约5~10厘米处绑扎,注意每半小时松开1~2分钟;局部降温,减少吸收;伤肢制动;用清水、生理盐水及1∶5000高锰酸钾液清洗伤口。伤口处周围用胰蛋白酶2000u加入0.5%普鲁卡因5~10毫升进行封闭注射。用输液、利尿药增加毒液排泄。伤后可用单价或多价血清抗毒素注射,有一定疗效。伤口可用锋利刀片,以毒牙痕为中心,作十字划开,清洗或用嘴吸吮。治疗毒蛇的药物很多,有较好的效果。蛇咬伤后常需肌注破伤风抗毒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毒蛇咬伤的早期急救方法

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毒蛇咬伤,人们往往觉得那是南方才会发生的事,北方地区没有毒蛇。事实上,近年来,北方地区蛇伤数量逐年上升。特别是7、8、9三个月,更是蛇伤高峰期。由于北方居民对蛇不熟悉、识别能力较低,因此蛇伤后紧急处理不力,耽误救治。 那么毒蛇咬伤的早期急救方法有哪些呢?请看下文。

专家告诉我们一旦不慎不毒蛇咬伤后早期急救方法如下。

防止毒液扩散和吸收:被毒蛇咬伤后,不要惊慌失措,奔跑走动,这样会促使毒液快速向全身扩散。伤者应立即坐下或卧下,自行或呼唤别人来帮助,迅速用可以找到的鞋带、裤带之类的绳子绑扎伤口的近心端,如果手指被咬伤可绑扎指根;手掌或前臂被咬伤可绑扎肘关节上;脚趾被咬伤可绑扎趾根部;足部或小腿被咬伤可绑扎膝关节下;大腿被咬伤可绑扎大腿根部。

绑扎的目的仅在于阻断毒液经静脉和淋巴回流入心,而不妨碍动脉血的供应,与止血的目的不同,故绑扎无需过紧,松紧度掌握在能够使被绑扎的下部肢体动脉搏动稍微减弱为宜。绑扎后每隔30分钟左右松解一次,每一次1~2分钟,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坏死。

伤口处理及排毒:立即用凉开水、泉水、肥皂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以洗掉伤口外表毒液。如伤口内有毒牙残留,应迅速挑出,用小刀或碎璃片等其他尖锐物,使用前最好用火烧一下消毒,以牙痕为中心作十字切开,深至皮下,然后用手从肢体的近心端向伤口方向及伤口周围反复挤压,促使毒液从切开的伤口排出体外,边挤压边用清水冲洗伤口,冲洗挤压排毒须持续20~30分钟。民间有用嘴允吸伤口排毒法,但允吸者的口腔、嘴唇必须无破损、无龋齿,否则有中毒的危险。吸出的毒液随即吐掉,吸后要用清水漱口。无条件的,也可以用火柴、烟头烧灼伤口,破坏蛇毒,并迅速送医院抢救。咬伤后超过24小时,一般不再排毒。

排毒完成后,用冰块、冰水等冷敷伤口周围,以减缓毒素的扩散和吸收。蛇毒是剧毒物,只需极小量即可致人死命,故绝不能因惧怕疼痛而拒绝对伤口做切开排毒的处理。若身边备有蛇药可立即口服以解内毒。病人如出现口渴,可给足量清水饮用,切不可给酒精类饮料以妨毒素扩散加快。

经过切开排毒处理的伤员要尽快用担架、车辆送往医院作进一步的治疗,注射相应的蛇毒血清,以免出现在野外无法处理的严重情况。转运途中要消除病人紧张心理,保持安静。

以上内容均由提供,如果想了进一步了解被毒蛇咬伤后如何紧急处理等相关的中毒急救知识一切尽在,敬请期待!小编祝大家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野外如何分辨毒蛇和无毒蛇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蛇大家都不禁的害怕起来,喜欢野外旅游的朋友们一定遇到过蛇,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蛇都有毒呢?野外如何分辨毒蛇和无毒蛇?接下来给大家分享经验。

野外如何分辨毒蛇和无毒蛇?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从外表看,无毒蛇的头部呈椭圆形,尾部细长,体表花纹多不明显,如火赤练蛇、乌风蛇等,毒蛇的头部呈三角形,一般头大颈细,尾短而突然变细,表皮花纹比较鲜艳,如五步蛇、蝮蛇、竹叶青、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

如果不幸被蛇咬到,可以从伤口看,由于毒蛇都有毒牙,伤口上会留有两颗毒牙的大牙印,而无毒蛇留下的伤口是一排整齐的牙印;从时间看,如果咬伤后15分钟内出现红肿并疼痛,则有可能是被毒蛇咬了。

研究结果表明,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眼睛后一半会有隆起,其中为毒腺和毒牙。无毒蛇的头多呈椭圆形,眼睛后的隆起不明显,无毒腺和毒牙,部分种类为锯齿状小牙。还有就是毒蛇经常卷曲,行动比较缓慢,攻击性强。无毒蛇一般不卷曲,易受到惊吓,爬行速度快。大多数毒蛇(蝮蛇除外)具有鲜艳的体色和斑纹。而无毒蛇体色不太鲜艳。毒蛇性情凶猛,无毒蛇性情温和。

温馨提示:如果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用柔软的绳或带结扎在伤口上方,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减少毒液吸收,防止毒素扩散;应急排毒。

外出旅游时在雨后的清晨和傍晚,最好不要在野外行走,容易碰上毒蛇,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小编建议大家多了解旅游意外安全小知识,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孩子被毒蛇咬伤急救常识,父母应果断收藏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眼下正值各类水果成熟的季节,周末假期去山里采水果已成为很多市民的休闲之选。而很多孩子就是这样容易造成被毒蛇咬伤,本文我们来学习孩子被毒蛇咬伤急救常识,父母果断收藏

儿童被毒蛇咬伤怎样急救?

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在咬伤处上方(近心端)距伤口5厘米处勒住(可用柔软的绳子、带子、布条等)以阻断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防止毒素扩散。但须每隔15~30分钟放松1分钟,以免肢体坏死。伤肢限制活动,以减少毒素吸收。伤口周围皮肤用肥皂水、清水、盐水等冲洗,用吸乳器或拔火罐吸出。在紧急情况时,可用口吸吮(口腔应无粘膜破损,并口含烧酒),边吸边吐,再以清水漱口,尽可能吸出毒液。初步处理后,要迅速送医院进一步治疗。

儿童被毒蛇咬伤后会出现什么表现?

毒蛇具有毒腺,位于头侧眼后下方皮肤下面,经由导管与毒牙相边,毒蛇咬后则将毒液注入,然后毒液随血液或淋巴循环进入身体其他部位。蛇毒有血液毒及神经毒两大类,前者可引起出血,溶血,并能引起心肌损害。后者引起神经麻痹,肌肉松弛及呼吸麻痹。

如是具有血液毒蛇咬伤(如蝰蛇),则表现为咬伤局部肿胀剧痛,可发生水疱、血疱,伤口流血不止,全身出血、贫血、黄疸,尿呈红色,以后少尿、无尿、血压下降、休克以致死亡。如果是具有神经毒的毒蛇咬伤(如银环蛇、海蛇),开始为局部麻木感,不引起注意,以后发生头晕、嗜睡、无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语言不清,肌肉麻痹,四肢瘫痪,呼吸困难,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发热,抽搐,昏厥,以致呼吸麻痹死亡。但是大多数毒蛇都具有这两种毒素,所以症状更重。

请记住被蛇咬伤现场急救要点:冷静、拔毒牙、火烧、结扎、切开、水洗、送医院。如果你对儿童被动物咬伤后怎么办等有关儿童意外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其他动物咬伤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被毒蛇咬伤后有什么症状

全文共 1198 字

+ 加入清单

在夏季经常会有人被毒蛇咬伤的情况,很多人都不了解被蛇咬伤后的症状,那么被毒蛇咬伤后有什么症状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诊断蛇毒咬伤时要考虑并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否为蛇咬伤:道先必须明确除外蛇咬伤的可能性,其它动物也能使人致伤,如娱蚣咬伤,黄蜂螯伤,但后者致伤的局部均无典型的蛇伤牙痕,且留有各自的特点:如蜈蚣咬伤后局部有横行排列的两个点状牙痕,黄蜂或蝎子螯伤后局部为单个散在的伤痕。一般情况下,蜈蚣等致伤后,伤口较小,且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二)是否为毒蛇咬伤:主要靠特殊的牙痕,局部伤情及全身表现来区别。毒蛇咬伤后,伤口局部常留有一对或3~4毒牙痕迹。且伤口周围明显肿胀及疼痛或麻木感,局部有瘀斑,水泡或血泡,全身症状也较明显。无毒蛇咬伤伤后,局部可留两排锯齿形牙痕。

(三)是哪一种毒蛇咬伤:准确判断何种毒蛇致伤比较困难,从局部伤口的特点,可初步将神经毒的蛇伤和血液毒的蛇伤区别开来。再根据特有的临床表现和参考牙距及牙痕形态,可进一步判断毒蛇的种类。如眼镜蛇咬伤病人瞳孔常常缩小,蝰蛇咬伤后半小时内可出现血尿,蝮蛇咬伤后可出现复视。

毒蛇头部略成三角形,身上有色彩鲜明的花纹,上颌长有成对的毒牙,可与无毒蛇相区别。毒牙呈沟状或管状与毒腺相通,当包在腺体外的肌肉收缩时,将蛇毒经导管排于毒牙,注入被咬伤的人和动物体内。

被毒蛇咬伤后,病人出现症状的快慢及轻重与毒蛇种类,蛇毒的剂量与性质有明显的关系。当然咬伤的部位,伤口的深浅及病人的抵抗力也有一定的影响。毒蛇在饥饿状态下主动伤人时,排毒量大,后果严重。

(一)神经毒致伤的表现:伤口局部出现麻木,知觉丧失,或仅有轻微痒。感伤口红肿不明显,出血不多,约在伤后半小时后,觉头昏,嗜睡,恶心,呕吐及乏力。重者出现吞咽困难,声嘶,失语,眼睑下垂及复视。最后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及休克,致使机体缺氧,发绀,全身瘫痪。如抢救不及时则最后出现呼吸及循环衰竭,病人可迅速死亡。神经毒吸收快,危险性大,又因局部症状轻,常被人忽略。伤合的第1-2天为危险期,一旦渡此期,症状就能很快好转,而且治愈后不留任何后遗症。

(二)血液毒致伤的表现:咬伤的局部迅速肿胀,并不断向近侧发展,伤口剧痛,流血不止。伤口周围的皮肤常伴有水泡或血泡,皮下瘀斑,组织坏死。严重时全身广泛性出血,如结膜下瘀血,鼻衄,呕血,咳血及尿血等。个别病人还会出现胸腔,腹腔出血及颅内出血,最后导致出血性休克。病人何伴头尾,恶心,呕吐及腹泻,关节疼痛及高热。由于症状出现较早,一般救治较为及时,故死亡率可低于神经毒致伤的病人。但由于发病急,病程较持久,所以危险期也较长,治疗过晚则后果严重。治愈后常留有局部及内脏的后遗症。

(三)混合毒致伤的表现:兼有神经毒及血液毒的症状。从局部伤口看类似血液毒致伤,如局部红肿,瘀斑,血泡,组织坏死及淋巴结炎等。从全身来看,又类似神经毒致伤。此类伤员死亡原因仍以神经毒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毒蛇咬伤之后应当做些什么急救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有很多时候会看见毒蛇,毒蛇是我们很多人都比较惧怕的一种生物,尽管有一些对我们来说不是有很大威胁的蛇类,但是如果不幸被毒蛇咬伤的话,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紧急处理,或处理不当,就有生命危险。所以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说毒蛇咬伤之后应当做些什么急救吧。

当被蛇咬后,头脑一定要异常冷静。

首先要弄清楚是毒蛇还是无毒蛇。毒蛇的头部一般呈三角形,颈部较细,如五步蛇、蝮蛇、竹叶青、蝰蛇、烙铁蛇等;无毒蛇的头呈椭圆形,但也有例外,如金环蛇、银环蛇是毒蛇,它们的头部不呈三角形。也可以通过被咬处的齿痕鉴别有毒蛇和无毒蛇。毒蛇有毒腺和毒牙,上颚有两颗前牙比其他牙齿粗而长,咬后留下两排牙痕,顶端有两个特别粗而深的牙痕,如果被咬处仅见到较细或成排的齿痕,则说明是被无毒蛇所咬。

被毒蛇咬伤后,最紧要的是尽可能阻止蛇毒向体内扩散,这时切不要急着乱跑乱叫,而是应迅速地找根带子,在伤口上方5厘米左右处(近心脏端)紧紧扎住,以阻止蛇毒随血液向心脏处扩散。若手指被咬,带子应扎在指根处;若前臂咬伤,应结扎在肘关节上方;若小腿咬伤,则结扎在膝关节上方。然后用清水、茶水或盐水冲洗伤口,使残留在伤口表面的蛇毒被水冲走,用刀片在火焰上烧红消毒后,在伤口上作“十”字形切口,再在周围作几个小切口,让蛇毒流出,在紧急情况下也可用嘴来吸吮伤口,因口腔唾液能破坏蛇毒,只要吸吮后立即吐出,吐毕漱口,此举并无危险。但是,口腔或嘴唇有破损,或牙齿有病(龋齿)时,则不能用些法,以免引起新的中毒。

小编提示各位上述处理最好在被咬后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因为很多蛇毒在人体内的扩散速度是难以用时间来衡量的,所以可以的话就立刻进行施救。但是蛇毒有危险,不要再施救的过程中误食蛇毒,从而让自己也陷入困境。最后小编还是要说在进行处理之后赶紧将伤者送往医院。祝愿大家健康生活每一天!如果你对被毒蛇咬伤后如何紧急处理等有关中毒急救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毒蛇咬伤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怎么判断被毒蛇咬伤后的中毒程度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蛇毒的强弱与诸多因素有关

不同的毒蛇其毒性以及喷射的毒液量也有所不同,所以当我们被咬伤后,出现的症状也会有所差别。学会判断中毒程度对我们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处理不及时很可能会对生命产生威胁。

决定毒蛇咬伤中毒程度的因素虽然很多,但主要与以下的一些因素有关:

1.中毒程度与蛇的种类有关:毒蛇种类不同,所引起的中毒表现程度也不一样。眼镜王蛇(详情介绍)、银环蛇、金环蛇、五步蛇咬伤致死的死亡率较高,其次是蝰蛇、眼镜蛇、海蛇、蝮蛇咬伤,竹叶青的致死率很低。以银环蛇和眼镜蛇为例,1克银环蛇毒可以毒死近30万只小白鼠,而1克眼镜蛇毒却只能毒死7万只小白鼠,这就说明银环蛇毒要比眼镜蛇毒的毒性大许多。但按眼镜蛇对人的致死量为15毫克计算,它一次平均排毒量为79.7毫克,可以毒死5~6个人;而银环蛇毒对人的致死量为1毫克,它一次平均排毒量为4.6毫克,就足以毒死4~5个人。因此,无论是眼镜蛇还是银环蛇,咬伤时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2.中毒程度与毒液入体量有关:一般来说,排毒量大的毒蛇,其注毒量也较多,在临床上造成的危险性和中毒症状,往往比排毒量小的毒蛇情况要严重得多。以眼镜王蛇为例,它是各类毒蛇中排毒量最大的,且毒性也强,据统计,它一次平均排毒量为101.9毫克,比一个人的致死量要高出10倍以上,故被它咬伤的死亡率至今仍排在首位。再如竹叶青,它的排毒量很少,平均为5.1毫克,加之它的毒性较小,对人类的致死量为10毫克,所以被竹叶青咬伤造成的死亡极少;但是,如果被它咬伤头部、颈部等处,由于局部肿胀极为明显,压迫气管,则可引起呼吸困难或死于窒息。

咬到 的位置越接近头部越危险

3.中毒程度与毒蛇伤人时所处状态有关:刚进食的、活动期的、人工饲养的毒蛇其毒液量较少,其毒性一般比较缓和。冬眠初醒或处于饥饿状态地毒蛇,其毒性猛烈。再者,如其咬人后久不松口,中毒也较重。再如,处在生殖期或反抗时咬人,因“护子”心切或垂死挣扎,故咬人时中毒也较厉害。

4.不同的人中毒程度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体质健壮者的抗毒能力强,幼弱者则低;老年或原有心、肺、肝、肾等慢性疾病患者对蛇毒的耐受力低,咬伤后大多症状严重。另外,妇女在月经期或妊娠期被毒蛇咬伤也较为严重,处在妊娠期的妇女被咬后往往发生早产或流产,造成子宫流血不止,从而发生休克或急性肾功能衰竭。少数患者本身存在某种特异性,对蛇毒有过敏反应,极易引起过敏性休克。

5.与对蛇毒的吸收有关:蛇毒是经伤口侵入机体的,大部分由淋巴液吸收扩散。如伤及头部、颈部或血管,则蛇毒吸收扩散的速度更快,其危险性更大。咬伤后远离中枢神经的中毒较轻。一般情况下,伤口浅则中毒轻,伤口深则中毒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推荐:孩子被毒蛇咬伤的草药治疗方法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夏季,儿童被蛇虫咬伤的情况比比发生,而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妈妈掌握,毒蛇咬伤的处理急救知识了,但是很多宝妈在护理方面,做法错了。比如有的宝妈喜欢在宝宝被叮咬的地方擦花露水;这些做法都错了。本文小编就来推荐:孩子被毒蛇咬伤的草药治疗方法

在没有条件就医时,可以用下述中草药治疗。

(1)民间常用的有效草药有七叶一枝花、半边莲、八角莲、山海螺、田基黄、白花蛇舌草香茶菜、徐长卿、杠板归、地丁草、青木香、东风菜、蛇莓、两面针等,取以上鲜草一至数种,等量,洗净,捣烂,取其汁,每次20~30毫升,口服4~6次,首次加倍;并取其汁外敷伤口周围(不要遮盖伤口)及肿胀部分,日敷多数,干后即换。

(2)蛇伤解毒汤:生大黄6克(后下),玄明粉6克(吞服)半边莲15克,车前子、香白芷、夏枯草、野菊花、蒲公英各5克,大蓟、白茅根各9克,蜈蚣2条,全蝎2只,加水煎服。一般在服药一剂,大便通畅后,即减去生大黄、和玄明粉,继续再服三剂左右便可。

(3)取半边莲鲜草50克(干品减半)煎成浓汁200毫升,每日三次分服,同时将半边莲同雄黄一起捣烂,制成泥浆,外敷伤口周围,每日更换一次。

预防毒蛇咬伤,应教育孩子不要去山上,树丛中玩耍,如需行走,则带根棍子,打草惊蛇。家中防蛇可用樟脑15克,茅术、石菖薄各9克,共研末,若撒床褥间及壁角等处或用芥、菜子、辣蓼、樟脑各3克,烧烟熏房间。

父母要监督宝宝洗手,剪短指甲,谨防小儿搔抓叮咬处,以防止继发感染。如果你想掌握更多儿童被动物咬伤后怎么办的这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的近期更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毒蛇为什么不能打头?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直接打头的话,蛇能够看到人的行为,再加上蛇头本身是它最灵活也是相对较小的位置,很难打中。并且有的毒蛇会向你喷射毒液,这样做风险很高。

毒蛇为什么不能打头?

如果直接打头的话,几乎是与蛇正面相对的,而此时蛇能够看到人的行为,再加上蛇头本身是它最灵活也是相对较小的位置,很难打中。非但如此,一旦打不中,就有可能遭到蛇的反击,如果是无毒蛇类还好,一旦是剧毒的蛇类,那么风险也会大大的提高,有的毒蛇会向你喷射毒液,有的毒蛇会直接咬上来。因此,见到毒蛇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它空间让它逃走。

为什么打蛇打七寸,而不是打蛇头?

打蛇打七寸是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蛇的七寸是心脏的位置,而心脏的位置并不是距离头部七寸的位置,而是将蛇分成10份,从头部算3/10的位置就是它的心脏位置。

由于蛇的七寸是躯干上,想要打到这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绕后,然后从后面打蛇七寸的位置,这样的好处就是不与蛇证明对峙,因为正面对峙,对于一些出击速度很快的蛇来说,你可能没碰到它,就被它咬了。因此,打蛇七寸其实是让我们绕后,避免与蛇正面交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怎么分辨有毒蛇跟无毒蛇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朋友不知道怎么分辨毒蛇跟无毒蛇,下面来介绍一下。

操作方法

1

无毒蛇和毒蛇咬人之后所留下的咬痕是不一样的,毒蛇一般都会有比较深的牙印,或者是小洞,无毒蛇就只有小牙印。

2

毒蛇的脑袋个头一般都是比较小的,并且基本都是三角形,无毒蛇的头部一般个头都是比较大的,基本都是椭圆形。

3

无毒蛇的尾巴会是由粗变细短,而毒蛇的尾巴就是从身体到尾部一下子就变细了。

4

此外,毒蛇一般都是带有比较艳丽的斑纹的,看起来就像是一种警示的颜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常见的毒蛇有哪些?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我相信很多人都很害怕蛇,但是很多人却分不清蛇的种类以及有没有毒,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我们常见毒蛇有哪些。

操作方法

1

首先,最常见的应该是五步蛇了,颜色为棕黄色,有剧毒,所以人们一定要小心此蛇。

2

其次是蝮蛇,颈细,全身都是黑色的小圆斑点,尾巴很细,也同样是剧毒。

3

接着,再来讲讲眼镜蛇。它的头是椭圆的,身上有眼镜似的斑纹所以叫眼镜蛇,身体是黑褐色,有剧毒。

4

最后,还有金环蛇。一身都是黑色,但是有很宽的黄色的环纹,所以叫金环蛇,同样也是剧毒。小编在此提醒大家,夏季蛇出没比较频繁,出门请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几种有毒蛇的生活习性

全文共 1121 字

+ 加入清单

眼镜蛇

虽然毒蛇危险,但是却有很大的经济及药用价值,所以还是会有一些胆大的养殖者去选择饲养这类蛇。要养好这些蛇,对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应当做一定的了解,了解其特点对其饲养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眼镜蛇

眼镜蛇春夏两季至秋初则分散到田野、沟旁、菜园、稻田、路边、墙角等处活动,有时甚至可在居室内见到。活动高峰期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天气闷热时,多在黄昏出洞活动。

眼镜蛇有剧毒,性较凶猛,不过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攻击我们,可当其受惊扰而激怒时,就有可能对我们发动攻击。眼镜蛇激怒时,能喷射毒液,喷射距离达1—2米,若毒液进入人眼或体表破损处,会引起中毒,饲养或捕捉眼镜蛇时应加以注意。

眼镜蛇上颌的前部有沟状的毒牙1对,背面棕褐色或黑褐色,颈部背面有白色圈纹,状如眼镜,当颈部扁平扩展时,相当明显。眼镜蛇一般体长97—200厘米,体重1千克左右。

二、金环蛇

金环蛇常栖息于山区水边或潮湿地,晚上活动。捕食蛇、蛙、鼠、蜥蜴及鱼等。金环蛇有剧毒,主要为神经性毒素。每条蛇咬物1次所排毒液约为40毫克,可以致人死亡。一般说来,成蛇性情温和,动作较迟缓,不主动袭击人。但其幼蛇性情凶猛、活跃,对人有攻击性。金环蛇为卵生,每年4月出蛰,6—7月产卵,每次产卵9—13枚,孵化期为50天,雌蛇有护卵现象。

竹叶青

三、竹叶青

竹叶青蛇生活于海拔1500-2000米的山区林中或阴湿的山溪旁杂草丛、竹林中或岩石上。常吊挂或缠在树枝上,尤其喜欢栖于山洞旁树丛中,多于阴雨天活动,昼夜都出来活动,夜间活动更频繁。以蛙、蜥蜴、小鸟和鼠类等小型动物为食。另外有一种和竹叶青相近的种,名叫白唇竹叶青(详情介绍)。鼻鳞和第1枚上唇鳞完全愈合或仅有极短的鳞沟;鼻间鳞较大,彼此相切或偶有隔1枚小鳞。

四、海蛇

一般昼夜活动,具有趋光性。容易被光所诱惑、食物以鱼类为主,吃蛇鳗等多种鱼类,有的种类吃乌贼和虾等:—般不主动攻占人,蛇毒主要为冲经毒素,其毒性比陆栖毒蛇蛇毒更强,排毒量因种类、身体大小和不同个体以及产地、气候等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蝮蛇(详情介绍)

五、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是剧毒蛇类,一般隐匿在岩缝或洞里,有时也能爬上树,往往是后半身缠绕在树枝上,前半身悬空下垂或昂起。眼镜王蛇昼夜均有活动。

六、蝮蛇

蝮蛇多生活在平原、丘陵及山区,栖息在石堆、草丛、水沟、坟丘、灌木丛及田野中。对光照的反应往往与温度高低有关。寒冷时多向光,炎热时多避光,如短尾蝮蛇每年7月,中午出现频率最低,子夜出现频率最高,说明它的昼夜活动频率与光、温皆有关系。雨夜潮湿时,蝮蛇上树捕食活动频繁。蝮蛇对饮水情况很敏感,缺水会对其寿命有影响。蝮蛇有剧毒,但平时行动起来比较迟缓,成蛇基本上不会主动袭击人畜。但小蛇性情活跃,喜欢咬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獴是所有毒蛇的克星吗?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獴对付眼镜蛇的确很在行,这是因为眼镜蛇与其他毒蛇相比,行动显得迟缓呆笨,而且毒牙比较短,嘴巴最多只能张开45°。然而,獴遇上了一些别的较大型毒蛇,如巴西蝮蛇、眼镜王蛇等,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在通常情况下,獴会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知难而退,溜之大吉。

当一只獴与一条眼镜蛇相遇后,总会爆发一场激烈的搏杀。

獴是小型哺乳动物,体长仅30~40厘米,个头和力量都不及眼镜蛇,因此在战斗初期獴只顾躲避,精力充沛的眼镜蛇占据了主动。为了对付眼镜蛇的凶猛进攻,獴把全身的毛蓬散开,整个身躯看上去仿佛比平时大了一倍。这一招很管用,因为万一疏忽被眼镜蛇咬中,仅仅咬去一撮毛而不会伤及皮肉。随着时间的推移,眼镜蛇出现疲态,进攻节奏变缓。这时,獴开始发起反击,抓住时机,突然蹿上去咬住眼镜蛇颈部,直至对手丧失抵抗力。

正因为许多人见过獴制服眼镜蛇的场面,于是就认为獴是毒蛇的克星,任何毒蛇遇上它只有死路一条。

但科学家却发现,獴对付眼镜蛇的确很在行,这是因为眼镜蛇与其他毒蛇相比,行动显得迟缓呆笨,而且毒牙比较短,嘴巴最多只能张开45°,不像其他毒蛇那样能张开130°,这些致命的弱点使眼镜蛇在搏斗中屡遭败绩。然而,獴遇上了一些别的较大型毒蛇,如巴西蝮蛇、眼镜王蛇等,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它们对獴发出的进攻既快又猛,凶悍犀利,在通常情况下,獴会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知难而退,溜之大吉。如果獴不自量力,采用对待眼镜蛇的方法来对待它们,那么,失败者往往是獴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国常见的毒蛇有哪几种

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谈蛇色变,说到蛇没有几个人不怕的,毒蛇是指能分泌特殊毒液的蛇类,是酷爱施诈,性格狡猾,出击狠毒的捕食者,敏锐的感官让猎物无处逃窜,诡异的攻击让死亡如影随形。那么大家知道我国常见的毒蛇有哪几种吗?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我国常见的毒蛇总结如下;

1、金环蛇,分布于广东、广西、江西、云南、福建、海南等省(区)。头椭圆形,略大于头部,头背黑色,有八字形纹斜过头侧.头尾部有黑黄相间的宽环纹缠绕周身,黑环与黄环几乎等宽.背脊有头着隆起,背正中一行鳞片扩大呈六角形.尾较短,末端钝圆。

2、眼镜王蛇,眼镜王蛇多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昼行夜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它们要么逃之夭夭,要么成为眼镜王蛇的腹中之物。

3、银环蛇,身体背面为黑白两色相间的斑纹,黑色斑纹较白色纹宽.头部为椭圆形,与一般毒蛇三角形的头部大不相同.重要特征之一是其背上最中央一列鳞片较附近的鳞片为大,且呈六角形。主要分布于低海拔的山区和平地,常在矮树林、竹林、草原、农田、菜园、溪流及住家附近等环环境活动,尤其喜好靠近水边的环境。

4、原矛头蝮,原矛头蝮是蝮蛇的一种,绝大部分生活在非洲.是体型小但很可怕的毒蛇。

5、圆斑蝰,也叫:百步蛇。头部成三角形,嘴间向上翘,头顶成暗绿色,头侧黄色,背部由头部至尾有黄褐色黑边之菱形斑,黑边在体两侧形成褐色三角斑,左右对称而成沙漏状,是台湾体型最大毒蛇.台湾最危险的蛇类,致死率占第一位。

6、尖吻蝮,也叫:五步蛇。它为脊椎动物门眼镜蛇科.蛇体细小,盘成圆形,头在中央,尾含口内,状如古代铜钱大小,故又名“金钱白花蛇”.蛇头略粗于体,长方圆形,黑褐色.背部有一条隆起的脊棱,周身由黑褐色和白色细密片组成的横环纹带,黑褐色的节带较宽,节带四十五至六十节,腹部灰白色或黄白色,黑褐色的节带,颜色浅淡,气微腥.主要产地在湖北浠水县蔡河、关口、望城等区。

7、白唇竹叶青,别名:青竹蛇、竹叶青。白唇竹叶青头部呈三角形,颈细,形似烙铁.头顶具细鳞,吻侧有“颊窝”.上颌仅具管牙,有剧毒。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以及华南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印度男子床上遇毒蛇 “先下口为强”将蛇咬死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印度银环蛇

如果你遇到一条毒蛇怎么办?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人会小心处理,尽量不接触蛇,并尽量安全离开。然而,一名印度男子选择了主动出击。他通过“迈出第一步”杀死了一条毒蛇。

英国媒体报道说,根据印度人拉伊·辛格在恰蒂斯加尔邦的故事,一天晚上,当他正准备睡觉的时候,他在床上发现了一条印度眼镜蛇,于是他试图用秋千把这条毒蛇赶走,但不仅失败了,这条毒蛇更准备攻击他。在这个关键时刻,辛格“先开口”,然后杀死了这条毒蛇。

听了这话,辛格的邻居感到震惊。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说,辛格幸存下来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条蛇非常毒。

印度银环蛇是印度四种毒蛇之一,每年约有5万人被银环蛇杀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猫为什么可以跟毒蛇打架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看到猫咪跟毒蛇打架,而且毒蛇还打不过猫咪。之所以猫咪会跟毒蛇打架,主要是猫咪是猫科类的动物,它的速度是特别快的,由于他们捕食的时候攻击力比较强,所以很多动物看到猫咪是比较害怕的。

1

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毒蛇,从表面来看他们特别的凶猛,其实毒蛇的皮肉很容易被戾气撕裂,一旦毒蛇被猫咪缠上的话,很有可能就会被划伤皮肤。

2

毕竟猫咪的爪子对于毒舌来说是致命的打击,而毒蛇全身上下并没有比较硬的骨头,一旦松弛的话特别容易被折断,因此我们平时看到猫咪跟毒蛇打架的时候并不是猫咪在跟毒蛇打架,而是猫咪在捉弄毒蛇。

3

根据大量研究发现,猫咪每次用爪子逗毒蛇的时候不仅快而且特别有力,蛇面对猫咪的这些动作,可能会非常的生气,但又有一点点无奈。

4

虽然说蛇的攻击力度也比较强,但是对于猫咪这种相对灵活的动物来说,通常通过跳跃式的攻击就能够躲避毒蛇的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毒蛇的种类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毒蛇种类有很多,有竹叶青、原矛头蝮、银环蛇、尖吻蝮、眼镜蛇等。

1、竹叶青:蝰科竹叶青蛇属的管牙类毒蛇,竹叶青蛇头比较大,形状为三角形,背面通身为绿色,尾巴以及尾尖是焦红色。竹叶青蛇毒一般的化学成分含有出血毒,被咬伤后,伤口局部会出现剧烈的灼痛,并且肿胀发展迅速;

2、原矛头蝮:又叫做龟壳花,俗称为烙铁头、笋壳班等,原矛头蝮是管牙类毒蛇,局血循毒,最大放毒量是108毫克,对人致死量是48毫克;

3、银环蛇:眼镜蛇科环蛇下属的一种动物,俗称为过基峡、白节黑,它的毒性极强,是陆地第四大毒蛇;

4、尖吻蝮:又叫做五步蛇、七步蛇等,尖吻蝮还有一个为人熟知的名字是“百步蛇”,意思是指人类只要曾经被尖吻蝮所咬,脚下踏出一百步内必然会毒发身亡,以此来显示尖吻蝮的咬击实在是奇毒无比。

除此之外毒蛇的种类还有眼镜蛇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