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298

文章

6

篇1:如何预防心理精神疾病引起家庭暴力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家暴分很多情况,主要由于社会环境变化以及自身素质的原因,但是也有人格障碍、狂躁症、更年期精神病等精神疾病的因素,所以形成家暴的成因很复杂。那么,如何预防心理精神疾病引起家庭暴力呢?

小编认为,预防心理精神疾病引起的家庭暴力最主要的是要尽早对心理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这样家暴的风险才会降低。

其次,最好不要做刺激患者的事情,以免引发家暴。

最后,向合适的亲友求助,或向心理专业人员求助,让他们帮助你们治疗疾病。

下面我们来了解下家暴的类型。

1、人格障碍占家庭暴力的1/4,其中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冲动型人格障碍居多。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从儿童时期就有暴力行为记录,这类病人不仅是家庭暴力的实施者,而且是社会暴力的制造者。他们不仅经常殴打妻子或孩子,还威胁配偶不得离婚。冲动型人格障碍常,这就是家庭暴力,为一些琐碎小事大发雷霆,进而出现暴力行为。而他们的配偶一旦提出离婚即痛哭流涕或者以死相要挟。

2、情感障碍中的躁狂症病人通常无暴力行为,只是在病情严重发作时有暴力倾向,但易较快消失。抑郁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后果较为严重,多可发生凶杀或自杀现象。

3、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可出现严重的暴力行为和自残行为。他们有时把自己的配偶当成魑魅魍魉进行殴打,常常把亲人打的鼻青眼肿、头破血流甚至残废。

4、更年期精神病以女性居多,暴力行为也常见于女性。嫉妒妄想是更年期精神病的主要症状。她们因无中生有地怀疑丈夫另有新欢而不断地辱骂和殴打自己的忠实伴侣。

5、经前期综合症是引起家庭暴力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有经前期综合征的妇女几乎每月都会挑起家庭争端,所谓小吵天天有,大打月月有就是指这类家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不良心理性格让身体疾病缠身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性格不止决定命运,还会决定你的健康。日前,美国生活科学网总结指出,7种性格的人最爱生病。

1、自我防御型。这种性格的人总对别人疑心重重,充满敌意。他们极易把他人的行为解读为“居心叵测、不怀好意”。这样的人很可能发展成心脏病患者。研究表明,对别人怀有敌意、处处提防的人内心承受更多的压力,从而导致体内一种叫C3的蛋白质含量骤升,该蛋白质和心脏病、糖尿病有很大关系。

2、自暴自弃型。如果你的生活没有目的,那么你的生命也随之缩短。《身心医学期刊》最近一项研究表明,有强烈生活目标的老人在未来5年内死亡的几率降低了50%。另一些研究也显示,有目标的人压力激素水平、免疫系统和心脏健康都有较大改善。

3、烦躁紧张型。神经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停地担心并且意志消沉的人,要比同龄人过早地离开人世。一项针对1800名男性长达30年的调查显示,烦躁不安的人最易通过吸烟安抚心态,但是这样短暂的缓解和香烟造成的长期危害相比,并不值得。

4、意志薄弱型。约会迟到,制定的计划无法按时完成,这些貌似无害的习惯也会损害健康。20多项研究均证实,自律性、组织性强的人要比意志薄弱的人多活2—4年。研究人员认为,能控制自己的人不容易染上抽烟、酗酒的恶习,所以他们寿命更长。

5、焦虑不安型。焦虑好比给大脑戴上了一个“紧箍咒”。一遇到担心的事情就会发作。研究表明,举止成熟大方、性格开朗的人相对于焦虑者患痴呆的几率大大降低。

6、忧郁羞怯型。忧郁、害羞的人不但在社交方面处于劣势,而且身体素质也大打折扣。研究表明,这种性格的人易患外周动脉疾病,早亡的几率更大。因为他们更容易受负面情绪影响,而忽略快乐的感受。

7、压力重重型。长期的压力会增加患心脏病、高血压、流感和代谢综合征的几率。另外工作升迁并不见得是好事,因为你的精神压力随之升高,而看病时间却越来越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红外线的波长对身体有损伤吗?会不会引起很严重的疾病?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红外线对眼睛有伤害吗?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较强的红外线可造成皮肤伤害。红外线的穿透力比紫外线更强,眼睛受红外线刺激过多,眼球内部的视网膜就会受伤。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对眼睛可产生不同的伤害。

红外线损伤眼睛的原因是:虽然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但因为眼球中含有较多的液体,而这些液体对波长小于1.5微米红外线光具有吸收作用。所以,如果让波长小于1.5微米的短波红外线光直接照射眼睛,可使眼球中的液体因吸收短波红外线光而发生反应,引发病变,导致晶状体混浊,进而引发白内障。但是由于眼睛内的液体只吸收短波红外线光,不吸收长波红外线光,所以波长超过1.5微米的长波红外线光则不会引起白内障。但是话又说回来,自己凭肉眼看不见红外线光,也就无法分辩红外线光是短波还是长波。所以为了保护眼睛,因此还是不要长期处于红外线的照射之下。

当然了远红外线对人体也是有益处的:

(1)令水份子活性化,提高身体的含氧量

人体约70%是水分.血液的水分比率更高达80% 若血气不足,血液中的水分子便集结成惰性水(即四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结合),不能通过细胞膜。远红外线能使水分子产生共振,变成独立水分子(即两个氢分于和一个氧分子结合),提高身体的含氧量,细胞因而能恢复活力,精神更畅旺、头脑更灵活.进而能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衰老。

(2)改善微循环系统

独立水分子可自由出入细胞之间,再透过共鸣共振,转化为热能,令皮下深层的温度微升,血流速度加快,微丝血管扩张;微丝血管开放愈多,心脏的压力便可减少,微丝血管的功能是向人体60兆个细胞供应氧气和营养,同时将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若微循环系统出现毛病,会导致多种毛病,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肿瘤、关节炎、四肢冰冷麻痹等。成年人微丝血管的总长度可围绕地球三周,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个心脏,可见其重要。

任何是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利有弊,希望它好的一面能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老年人心理失调易引起疾病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老年人50-80%的疾病属于身心疾病,即心理失调引起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消化性潰痒、神精衰弱等。下面,小编就来重点介绍一下有关老年人心理失调易引起疾病方面的知识。

人到老年心理会产生5种变化:

其一,失落感。老百姓年人一但退休,有原来繁忙有序的生活转向自由松散状态,精神上无所寄托,常会有沉默寡言,闷闷不乐或急躁易怒等表现;

其二,隔绝感。由于社交减少和体力、视力、听力减退使老人趋于自我封闭,不易与别人沟通。;

其三,孤独感。

老人闲散在家,常被忙于事业的子女忽视,于是变的孤独。如果丧偶或夫妻失和,则更容易产生这种心情;

其四,没落感。年迈、体弱、多病的老人往往认为自己无用,是家庭的负担,因此心理充满了抑郁与绝望;

其五,恐惧感。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使老人长期处于不安的状态,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所有这些心理的变化,都属于有害情绪,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引爆"出严重的身心疾病。

老年人的病态心理不仅是多数疾病的根源和帮凶,而且还会使他们在罹患疾病时丧失战而胜之的信心,令疾病慢性化、复杂化,使致残、致死率增加。

有鉴于此,老年人自身有必要设法调整心理状态,保持情绪乐观,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接触新鲜信息,达到心理健康。

而作为子女和亲属也应关心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多与老人交流,了解他们心理需求,为他们创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关注老人的生存状态,关注银发人群的精神世界,也应成为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如果你对如何调整老人心态?关心老人由心开始!教你如何应对老人的心理问题!什么样的老人更加容易乐观吗?老人情绪不好容易导致心理不健康吗?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心态调节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身体出现这10个细微变化可能预示着疾病要引起重视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想健康长寿,可别忽视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尤其是身体出现这10个细微变化可能预示疾病引起重视

1.食指短

研究称,食指比无名指短的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较低,患膝关节炎的几率会增加1倍,男性也可能有此问题。有这类特征的人群要加强膝部锻炼:坐直,抬起双腿与地面平行,保持10秒再放下,反复做10次。

2.个子高

一项研究称,女性身高超过157.5厘米,就可能缺少一种能长命百岁的基因变异。因此,身高较高的人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少喝酒、少吃肉。

3.腿长

腿长在50.8—73.7厘米之间的女性,4种肝酶水平较高。这类人需要控制饮酒,每天喝红酒不要超过142毫升,啤酒不要超过341毫升;做家务要戴口罩、手套,避开有毒化学物质。

4.胳膊短

胳膊短的女性患认知障碍症的可能性增加50%。可以通过下面方法测试:站立,展开双臂与地面平行,量量左手指尖到右手指尖的长度,成年女性最短不能低于152厘米。手臂过短的人平时要多活动双臂,还可以培养能使手臂灵活的绘画或陶艺等爱好。

5.腰粗

研究称,在40多岁时长出大肚腩的人,70岁后患认知障碍症的可能性增加3.6倍。这类人平时要注意饮食,多吃含单一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坚果、黑巧克力等食物,多运动。

6.胸部大

在综合考虑饮食、身体肥胖、家族史和是否吸烟等因素后,发现胸部大的女性患糖尿病的几率会增加1.5倍。女性胸部的脂肪组织可能对激素很敏感,会影响胰岛素抗性,从而引发糖尿病。这类人群可进行高强度间歇式锻炼。

7.腿肚子小

小腿围小于33厘米的女性,更容易出现颈动脉斑块,增加中风风险。腿肚子粗,说明皮下脂肪厚,这种皮下脂肪能吸收并存储血流中的脂肪酸,从而降低中风危险。小腿太细的人平时可以多喝绿茶,保持心脏健康,减少中风几率。

8.耳垂有皱纹

如果耳垂上有线形皱纹,日后发生心脏病的几率更高。一个耳垂有皱纹,心脏病风险会提高33%;两耳垂各有一条皱纹,风险会增加77%。虽然尚不明确具体原因,不过专家认为耳垂皱纹或许是因缺乏弹性纤维,而这也会导致动脉血管的硬化。如果发现耳垂皱纹,就要注意预防心脏病了,努力节食减肥,减少胆固醇摄入量,注意降低血压等。

9.非O型血

专家称,A型、B型和AB型血型的人,患胰腺癌的几率比O型血的人高44%。这或许是因为决定上述血型的基因本身便会带来胰腺癌风险。这些人群可服用维生素D膳食补充剂,多吃低脂乳制品和三文鱼等。

10.嗅觉差

有些老年人无法分辨香蕉、柠檬等水果的气味,其4年内患帕金森病的几率要高出5倍。研究人员认为,负责嗅觉功能的大脑区域是帕金森病最先侵袭的区域,这在症状发作前2—7年就会显示出征兆。这样的老人可服用鱼油等膳食补充剂,以增强大脑的抵御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心理原因会引起老年性疾病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有许多去医院看病的老年人实际上并没有病,他们这样做完全是情绪上的问题。另一项调查发现,住在养老院中过着群体生活的老人,无病求医的人数仅为单独居住者的41%。下面,小编就来重点介绍一下有关心理原因引起老年性疾病方面的知识。

心理学家认为老人们“足不出户,闭门思变”是造成情绪波动的主要因素,所以,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组织老人们参加群体活动。一位心理学家创造了一种“书法疗法”,要求老人们印刷体一笔一划地写一定数量的美术字,写好后进行评比,优胜者发一些小奖品,由于老人们专心致志地写字,性情就比较稳定了。

绘画对于郁抑型的老人来说,是种好疗法,四五个平时沉默寡言的老人围成一组,各自用笔任意作画,半个多小时后,再开展竞赛评比。结果,老人们的郁抑心情被驱散了,话匣子也被打开了。

旅游是解除老年人心头烦闷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最好是参加老年旅游社。这样,每出门一次,就结交了一批朋友。

旅游总要走路,而走路对老年人来说是最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此外,每次旅游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回味无穷,特别是留下的照片可供老年人有一段相当长时间的美好回忆。此外,旅游总是与森林分不开的,而森林则是氧气的制造厂,是阴离子的发生地。

科学家证明,阴离子进入人体,不仅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呼吸及脉搏变得均匀、血压下降,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保持老人较旺盛的精神状态。

在美国、德国和法国等先进国家,已经办起了不少“森林医院”,它除了对精神郁抑的老人能改变精神状态外,对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哮喘、神经衰弱患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

如果你对老年人心理特点?老人不肯带孩子的心理?丧偶老人的心理特点?国外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老人装病心理如何形成的?老人没孙子是什么心理?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心理特点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