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德化林氏宗祠(热门20篇)

浏览

3376

文章

684

篇1:横大路周氏宗祠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大路周氏宗祠为安福县文物保护单位。

横大路周氏宗祠位于安福县横龙镇横龙村。

2011年3月,被公布为安福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安府字[2011]29号)

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四周各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四周延伸各10米。

横龙镇:安福县辖镇。商品粮重要产区。1949年为横龙、管家等乡,1958年合设横龙公社,1968年并入平都公社,1972年复设横龙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设镇。位于县境西部,镇政府驻关王庙。距县城5公里,面积136.8平方公里,人口2万。南北皆山,中部为泸水河冲积平原。吉(安)界(化垅)省道与泸水河横贯镇东西。辖全村、枫塘、井头、洲里、壶丘、新屋、利田、院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霞山汪氏宗祠含启瑞堂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霞山汪氏宗祠(含启瑞堂)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霞山汪氏宗祠(含启瑞堂)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清、民国

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

汪氏宗祠,坐北朝南,前后三进,面阔五间,设戏台、厢房,总面积842.12平方米。一进门厅梁架为七檩,五架梁前双步用四柱,明次间设一活动戏台,戏台为重檐歇山顶。天井两侧为过廊。二进大厅,梁架为八檩,五架梁前双步后单步用四柱。三进后堂及两侧过廊,均为二层单檐。整组建筑保存完整,为浙西地区规模较大的祠堂。

启瑞堂,民居建筑。坐南朝北,主轴线上为正厅、后厅、花园水榭、花厅。轴线东侧有别院、落轿厅、书斋等建筑。总面积3339平方米。整体结构完整,功能齐全。木雕装饰题材类型丰富,工艺精湛,题材品种多样,是我省一处特性较强的住宅建筑。

信息来源:浙江文物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萧氏宗祠四美堂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萧氏宗祠四美堂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萧氏宗祠四美堂

年代:清~民国

座落地点:南靖县金山镇霞涌村

简介:明万历十八年(1590)始建,清代重修。坐北向南,为带门楼的单体悬山顶建筑,占地面积1530平方米。祠前辟泮池,后设龟背形抄手,立有清嘉庆年间的进士旗杆等。

保护范围:由宗祠四周山墙起,向北延伸20米,向东、西、南各延伸15米。

2009年,萧氏宗祠四美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霞涌村:霞涌1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北亭梁氏宗祠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北亭梁氏宗祠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亭梁氏宗祠位于番禺区小谷围街道北亭村北亭大街87号。

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西至北亭大街现状路西边线,北、南从宗祠头门外缘外延5米,东至头门以内第二进台阶石栏杆东边线一线。北、南、西从保护范围外延约20米,东至现状幼儿园东边界一线。

建设控制地带:44

小谷围街道:小谷围岛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北部,面积20.15平方公里,风光秀丽,四面环水,西邻洛溪岛、北邻生物岛、东接长洲岛,与琶洲岛、瀛洲生态公园隔江相望,距广州市中心约17公里,距规划中的广州新城约17公里。位于广州南拓轴上和都会区中,附近既有以黄埔军校为代表的近代史迹文化,又有以余荫山房和宝墨园为代表的传统与现代岭南园林文化,还有以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广州生物岛为标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宝安黄氏宗祠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宝安黄氏宗祠为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

黄氏宗祠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安镇上合村。创建于明代,后历经重修,为四进三开间三天井的建筑群体。进深41.3米、面宽10米,中堂上署“敦穆堂”,旁设黄姑婆神位。头进与中堂间设有纪念深圳黄氏始祖、晋代南粤孝子黄舒的石牌坊,牌坊名为“孝行流芳”,以石结构为主,辅以木、瓦构件,为四柱三间三楼式,通高6.5米、面宽6米,正面对联为:“西晋伦常南粤土,六年庐墓一生心”,背面联为:“名开子舆当日里,孝传司马一朝人”,“孝行流芳”是深圳仅存的黄舒牌坊。整座祠堂装饰讲究,雕刻精工,小巧玲珑,又古朴庄重,是深圳著名的祠堂之一。

上合社区:上合社区工作站成立于2005年4月,辖区地处宝安城区西北部,共有原籍居民1820人,挂户和暂住人口约6万人,面积0.59平方公里,含32区、33区、36区,与深圳特区主干道107国道和广深高速公路南北相邻,是一个既保存着南国乡土风情,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都市城中村,古老的黄氏宗祠古建筑群(600多年历史、深圳市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现代化厂房和错落有致的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方村方氏宗祠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方村方氏宗祠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方村方氏宗祠位于孝顺镇方村。

2010年,金华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孝顺镇: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是个千年古镇。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署长山县,县治即孝顺。距今已有1380余年了。唐懿宗咸通年间称孝顺乡,北宋在此驻军, 名孝顺镇。元代建驿,又称孝顺驿。明万历时称孝顺市,清代又称孝顺街。孝顺历史悠久,为历代交通要道,商贸繁荣之地。 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12月设孝顺乡人民政府,隶属金华县孝顺区公所。1958年11月以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水南许氏宗祠群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水南许氏宗祠群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水南许氏自明代发族以后,在村中建成许氏十房、三房、五房、六房、二房、八房等宗祠共六座,另有一座莲舫公祠。

水南许氏宗祠群规模宏大,保存较完好,各房宗祠在选址、布局、用材、建筑上极为讲究,审美上浸染着“归隐林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011年1月被列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福溪街道: 福溪街道位于天台县城区南面,北与赤城街道一水相隔,东与三合镇接壤,西与始丰街道、南屏乡毗邻,南与临海市交界,104国道穿境而过。街道现辖40个行政村和4个居委会,总人口将近42000人;位于街道西北面的水南村人口9000多人,是浙江省第二大自然村。街道总面积8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500多亩,山林面积77700多亩。街道工业园区集中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广教杨氏大宗祠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广教杨氏宗祠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杨氏大宗祠位于北滘广教(1800年)。清代建筑。2005年修复。坐东向西,面阔三间,进深三进,总面阔17米,总进深43.65米,面积742平方米,占地2000多平方米。硬山顶,灰塑方云龙纹饰。左右两旁为青云巷,还有魁星楼。如今只余下中路头进和二进建筑。

中路面阔三间17米,较常见的三开间祠堂宽得多。

头进深二间,博古脊,有瓦当滴水,硬山顶,乐台式头门,有包台。明间门宽达2.85米,下设腰门。白麻石檐柱弓梁,封檐板雕作卷边荷叶,十分精致。砖雕戏曲人物墀头,门面水磨青砖外墙,墙头彩绘壁画有“杨瑞石作于庚戊年”的落款。

二进进深三间,纵深达13.35米,体量显得将别高大。山墙、脊式、壁画与头进同。大木梁架,铁力木金柱直径粗达50厘米,有山柱。正中为瓜柱式七架梁,前檐柱为鸭屎石八梭柱,柱式和材质具有明代特征。前檐挑出四步,驼峰斗拱,内作卷棚。后檐挑出四步,瓜柱抬梁。

2006年1月8日公布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广教社区:广教居委会位于北滘镇东部,距离镇城区中心2公里,离顺德城区13公里,距广州24公里,毗邻105国道、三乐东线公路、林港路,交通十分方便。2001年9月,我广教居委会积极配合“村改居”进程,改为广教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下分十个自然村小组),至2014年6月止,社区常住人口3215人,外来人员17000多人。多年来,我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观阁黎氏宗祠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观阁黎氏宗祠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黎氏宗祠,位于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七谷村2组,建于清代,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1188平方米,建筑面积675平方米,由门牌楼、前厅、正厅(已毁)、左右厢房构成四合院布局。

门牌楼为砖石结构,宽33.68米,高约10米,单檐,仿古建石坊,四柱三间,宽6.5米,高7.4米,明间为通道,两次间用青砖封堵;坊柱置有对联两幅,一云“来游珠履觇门第,记忆嫦娥报牲名”,一云“仿鹿洞芳规规趋必由是路,峙狮严耸峻峻及可配于天”,坊额右行“黎氏宗祠”,额上立行“状元第”匾牌;坊上雕人物、动物、花卉图案。

前厅中为戏楼,面阔6.5米,进深5.4米,左右各置配房3间。厢房面阔3间13.28米,进深5间6.14米,高5.4米,穿斗抬梁梁架,小青瓦屋面,悬山式屋顶。院内左右各有1口清代古井。

黎氏宗祠门牌楼建筑规模宏大,石雕艺术精湛,线条流畅,人物活泼生动,是不可多得的民间雕刻艺术珍品,对研究民间建筑艺术以及该区域的石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材料。

作为坊房结构的民居,仅此唯一。匠心独具的设计理念,形成了该祠独特的建筑特色,具有重要的艺术、科学价值。

同时,它也是广安市域内保存较为完整的族属宗祠建筑,为研究市内族属繁衍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2011年,黎氏宗祠被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正厅左右转角东侧外缘为基线向东外延20米,以门牌楼外缘为基线向西外延20米,南面以左厢房外缘为界,北面以右厢房外缘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安头徐氏宗祠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安头徐氏宗祠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安头徐氏宗祠位于义乌市佛堂镇安头村,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

2011年12月公布为市级文保点,2018年2月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公布文号为2018.02.09义政发【2018】9号。

安头村:义乌市佛堂镇安头村,全村常住230户,544人,建成文化活动中心、灯光球场、内设图书阅览室、乒乓球、台球等文化活动室,建成市“双建设”示范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文体设施,积极培育文体队伍,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龙川胡氏宗祠

全文共 1071 字

+ 加入清单

龙川胡氏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川胡氏宗祠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位于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乡大坑口村。龙川胡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代中期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议决族内大事的场所,祠内装饰以各类木雕为主,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之称,龙川也是原国家主席-同志的祖居地。1988年1月13日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川胡氏宗祠位于古徽州的发迹地--绩溪,绩溪古属徽州,文风鼎盛,宗祠建筑遍布。龙川胡氏宗祠为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清朝红顶商人胡光镛的族祠,宗祠坐北朝南,前后3进,占地总面积1271平方米,以山带水,气势飞动,有"徽派木雕艺术宝库"之称,有关专家赞誉它是中国古祠一绝。

龙川胡氏宗祠前是一个约100平方米的广场,房屋场基和广场的场地、阶挥、栏杆全用清一色的花岗石砌成。前进是座22米宽的高大门楼,门楼前后两向各有六根石柱,五根月梁和四根方梁,结构严谨,布局匀称。方梁梁面雕刻精致图案,中间前一根为"九狮滚球遍地锦",后一根是"九龙戏珠满天星"。两旁木梁雕刻均为戏文人物。门楼后面为天井,也是用花岗石铺成。20根石柱同20根月梁衔接,排列在天井四周,擎起东西两廊和前中两进的南北房檐。

过天井是中进,为祠堂正厅。由14根围粗达166厘米的银杏树圆柱架着大小19根冬瓜梁构成。每根屋梁两端皆配有椭圆形梁托,梁托上雕有彩云、飘带,中间分别楼成龙、凤、狮、虎。梁间悬挂层层云朵,楔上镶嵌片片花雕,连梁钩(挂灯用)都衬以刻有蟋龙、孔雀、水仙花、万年青等动植物形象的钩托。

正厅两侧各为高达丈余的落地窗门,每扇窗上截有镂空花格,下截是平板花雕,内容以荷为主体,间以水禽。正厅上首也是一排落地窗门,花雕画面以鹿为中心,衬以山光水色,竹木花草。后进是寝室,上下两档,中隔一个狭长的天井。寝室窗门雕刻的全是花瓶,采用浮雕和浅刻技法。窗门中间的小片花板上,分别楼刻着八仙道具、文房四宝、书案画卷、圆椅条桌等,小巧玲珑,立体感强。

据历史记载,龙川是坑口村的古称。坑口村前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故称龙川,后人认为小溪(又称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溪,故改为坑口,这个传说至今仍在百姓中流传。龙川胡氏宗祠宗祠是古徽州聚族统宗,维护宗族的建宗法制的产物。对现今说已失去它的作用和意义,但它的木雕艺术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历史文物来研究有它特有的考古和观赏价值。尤其是它的木刻花雕独树一帜,形成自有的艺术风格,可谓木雕艺术的一颗"明珠","古祠一绝"的含义也就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祝三高氏宗祠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三高宗祠为绩溪县文物保护单位。

祝三高氏宗祠

坐落在伏岭镇祝三村,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256平方米。为三进三开间,前后天井,前进为歇山式门楼,拱轩顶,中进为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中进的后墙新砌,后进改造成平房,祠内有狮撑、驼峰、雀替、平盘斗装饰,该祠保存基本完整,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1949年,祝三村发生了标志着绩溪工农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的祝三整编,支队主力400余人编成2个大队4个连和1个地方连。第一大队队长舒梦熊,教导员戴吉祥;第二大队队长孙仲友,教导员王宗汉。一连由皖浙支队原一连编成,连长陶荣,支书周逸隆;四连由皖浙支队原二连编成,连长张胜和;五连由皖浙支队原五连编成,连长陈德洪,支书汪明德;地方连由歙县水南武工队编成,连长虞秀坤。此外,尚有皖浙支队直属文工队30余人,队长朱凡、指导员黄士芳。高氏宗祠为五支连队所驻地。

伏岭镇:伏岭镇位于绩溪县东南部,东临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南接瀛洲乡,西连扬溪镇,北靠家朋乡。绩胡公路南北纵贯全境,胡坎公路直连省道芜屯公路,镇政府住地距县城22公里。全镇总面积183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共有山场面积216350亩,耕地14145亩,总人口21232人,总户数6164户,辖12个村委会。 大自然的造化和聪明勤劳的先辈给我们留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南江吴氏宗祠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南江吴氏宗祠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吴氏宗祠。吴氏宗祠座落于油榨坪村,2012.9月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正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氏宗祠是吴氏族人祭祖、聚会议事之地。砖木结构建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前后经过三次重建,至今保存完好,宗祠东西宽24米,南北纵长60米、占地1440平方米。建筑主体呈四合院布局,前高桅杆一对、石狮两对。其建筑形制充分展现了川北祠堂建筑的共性特点。

吴氏宗祠建于大明时期,位于旺苍县普济区天台乡板岭寺,因大山笼罩,人烟稀少,森林密布,照顾不周,时运升迁,历史变迁未曾保留后土。于大清光绪壬子迁于油榨坪,至此祠成,立牌谱告峻。

1、选址:早在大明进期被勘为“天生油榨(石生榨盒)人间稀,金盆(盒下石生油盆)敦油世为奇;撞杆一动油满地,人兴财发后裔兴”的传说。大清年间,堪輿家在方圆近百里寻找祠基,寻到了和平苏家坪、鲜家坪和油榨坪之穴,定为油榨坪为“上山凤”之穴。又以几处泥土以斗过量,再用称称其重量,此地泥土比任何地方重20%,定于祠址。为此加上了“吴氏宗祠堪此地,了孙繁衍后裔兴”的传说。

2、建祠。该祠建于光绪壬子年间,为四合院形,内设王牌正殿、厢房、戏楼、砖木瓦结构,花草、狮子、桅杆、对联非常雄伟壮观。不幸于清末毁于战乱火焚,后于民国二十三年重修再建未全,六十年代的甲戌吴氏积资维修恢复了王牌、狮子、桅杆。在5.12大地震后即将倒塌,给学校师生和村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在二十一世纪壬辰之春,承前启后,组织族众,族亲、族友共捐资百万维修了饱经风霜七十八载的吴氏宗祠,再续族谱,新立花岗石王牌、公德碑、戏楼、孝道和民俗文化室存放了500余册,培植了桂花园,建造停车场。

吴氏宗祠东西宽24米,南北长60米,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现已成为吴氏族人祭祖、聚会议事之地。于2012年9月27日正式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上祝祝氏宗祠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上祝祝氏宗祠为汝城县文物保护单位。

上祝祝氏宗祠位于汝城县大坪镇上祝村,时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

上祝祝氏宗祠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祠堂外墙外缘为起点四向各延至10米处

建筑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缘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

大坪镇:汝城县辖乡。1949年属二区,1956年设大坪乡,1958年属东风公社,1959年改大坪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南部,西南邻广东乐昌,南接广东仁化。距县城11公里,面积136平方公里,人口2.9万。乡政府驻大坪圩。106国道经此。辖溪头、隆兴、官路、五桂、上祝、下祝、欧村、大坪、联村、堆上、山口、新南、东沤、毛家、黄屋、李屋、谭屋、鲁塘、城溪、坪湾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最大吴氏宗祠在哪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中国最大的吴氏宗祠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不太好解决,因为每个地方都有姓吴的,所以如果没有见到其他地方的吴氏宗祠的话,那这个地方的宗祠就是最大的了,所以这个不好说到底是谁最大,但是我们可以说一个公认的,那么这个公认的到底在哪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

比较公认的是在广东省南雄市珠玑古巷的吴氏大宗祠奠,是中国算是最大的吴氏宗祠。

吴氏大宗祠

广东省南雄市珠玑古巷的吴氏大宗祠奠基于2004年7月24日,来自港、澳、广东各地及外省吴氏宗亲共400多人,举行隆重的奠基典礼。2005年元月开工,2006年12月竣工。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个大气磅礴、宏伟壮观的吴氏大宗祠!中国最美宗祠当之无愧是我们老吴家的!不用比,它就是中国第一!

纪念馆以广式建筑风格为主调,结合中原文化建筑风格,按地势台阶式三进三级,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建馆金额约350万元。馆门前筑广场,与风水圹融为一体。

▲吴氏纪念馆

▲吴姓发祥地——无锡梅里

门前盘龙石柱,左右是大幅历史石雕,反映吴氏南迁历史。馆内屏风木雕精致,古色古香。

吴姓的先祖泰伯自陕西岐山南奔江苏无锡梅里,在这里开创了吴国的根基。无锡梅里由此成为吴文化、吴姓人的发祥地。

▲吴姓南迁祖地——南雄珠玑巷

▲吴氏大宗祠盘龙石柱

▲至德堂

2016南雄珠玑巷吴氏纪念馆落成十周年庆典:

▲国务院原副总理吴桂贤宗亲莅临庆典现场

纪念馆内设置了“议事厅”、“建馆公德厅”、“历史文化展览厅”和捐款芳名墙,展示吴氏文化内涵,凸显名人风采,弘扬祖德,敦睦乡谊。

吴氏纪念馆(祠)的落成,光前裕后,世代流芳,既是吾族团结、兴旺、发展之象征,更是泰伯公谦让、开拓、无私奉献精神之体现。从此,族裔到此,寻根有源,祭祖有祠,议事有厅;游客到此,游有胜地,观有胜景。堪称中国最美宗祠!!!

吴氏大宗祠!

大气磅礴!

当之无愧中国最美宗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安庆叶氏宗祠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安庆叶氏宗祠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安庆叶氏宗祠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大桥街道叶祠社区,年代为清末。

2019年,安庆叶氏宗祠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桥街道: 大桥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5年6月,现辖11个社区、4个行政村,总面积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万人。安庆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坐落其中,206国道、合安高速、民航机场、安庆火车站穿境而过。成立以来,围绕“加快工业化、加速城市化、力争排头兵”的奋斗目标,全体街道干群凝心聚力,矢志争先,以园区建设、骨干企业、城郊特色农业、商贸物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经济;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杏坛苏氏大宗祠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杏坛苏氏大宗祠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苏氏大宗祠位于顺德区杏坛大街。为明代建筑(约1500年),清代有重修。坐北向南,进深三进,总面阔15.25米,总进深29.38米。硬山顶,青砖木结构,红砂岩石地脚。

第一进面阔五间。前后包台共4个。前两包台有八角石柱6条,龙凤抱鼓石一对。后包台坤甸木柱4条,两边石台阶。明间设上、下两门。檐柱为八棱型石柱、六棱型石柱,覆盆式柱础,石质为鸭屎石,檐柱顶木架结构,用一斗两升承托前檩。

第二进为抬梁式木构架结构,圆型木柱,覆盆柱础。石质为鸭屎石。上盖用驼峰、斗拱承托五架梁,驼峰足饰云水纹,上刻缠枝花,用一升两斗承托。

后座为抬梁式蜀柱五架梁,圆型木柱。下为覆盆石柱础,石质为鸭屎石。

祠堂是反映明代顺德祠堂建筑特色的重要实物。2006年1月8日公布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0月,苏氏大宗祠被列入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杏坛镇:地理位置:镇位于顺德西南部,距顺德区0所在地大良镇13公里,距广州市约50公里,香港80海里,澳门108公里。全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辖下24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2004年常住人口约12.4万,流动人口约3万人,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5万多人。镇内绝大部分是江河冲积平原,河网交错,土地肥沃,是珠江三角洲知名水乡。经济发展:开放以来,杏坛镇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东坑黄氏宗祠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东坑黄氏宗祠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东坑祠位于佛冈县水头镇东坑村。始建于明,历代均有重建,现建筑为清代风格,坐北向南,建筑规模较大,占地面积1432平方米。平面为三进三路四合院式布局,正祠与两侧衬祠之间置青云巷间隔。主体建筑为硬山顶、绿色琉璃瓦筒饰边,穿斗式木构梁架。梁枋上饰以精致的木雕,屋脊灰塑人物、山水、龙凤、花鸟等各种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乃佛冈祠堂建筑装饰之首。

1986年佛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东坑黄氏宗祠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水头镇:佛冈县辖镇。1955年设水头区,1957年改乡,1959年改公社,1983年复设区,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151平方公里,人口2.8万。106国道贯境。辖上洞、下洞、西田、石潭、桂田、桂元、丰二、丰联、王田、铜溪、新田、莹下、连瑶13个管理区(村委会)。乡镇企业以采矿、运输和饮食服务业为主。农业主产水稻、花生、水果。古迹有宋朝崔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曾经最繁华之地:德化窑址在哪里?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陶瓷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自古至今的陶瓷都生活在家家户户中。而一些闻名全国的陶瓷则是大多用于贵族皇家,德化窑曾经也是三大陶都之一。

那么,本期了解德化瓷器的产地德化窑址在哪里。

宋代至明代民间瓷窑址。在福建德化县。始烧于宋,明代为极盛时期。以低铝高硅的“象牙白”为其代表作品而闻名于世。1954年起,经调查和发掘的窑址有碗坪、屈斗宫、祖龙宫、后窑、十排岭等30余处。其中,清理后的屈斗宫窑址已复原保存。

德化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西北部,东经117°55′-118°32′,北纬25°23′-25°56′。东与永泰县、仙游县毗邻,南和永春县接壤,西连大田县,北毗尤溪县。地处闽中屋脊的戴云山区,土地面积2232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202个村(居),人口30.4万。

在福建省德化县境内,主要分布于浔中、盖德、三班等地。已发现窑址200多处。创烧于宋代,北宋以生产白瓷为主,南宋以生产青釉瓷器为主,元代以生产白釉瓷为主,至明代则以生产低铝高硅的“象牙白”、白瓷闻名于世,是中国外销瓷中数量最多、销地最广的瓷窑之一。

德化是福建的“瓷都”,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产瓷区之一。从宋代起,德化瓷就远销国外,久盛不衰,至今已广泛流传到世界77个国家和地区。

碗坪窑址在德化城西6公里的公路北侧。1976年做过试掘,发现残窑基两座。其长、宽度已无法探知,窑的坡度约为10°左右。堆积厚达4.7米,分上下两层。下层以白釉瓷为主,有碗、盘、碟、洗、钵、壶、瓶、盅、调色盒、粉盒、果盒等生活用具。

共发现窑基3座,均为龙窑,有分室和斜坡两种。其中斜坡龙窑2座发现于碗坪仑,均已残,窑的坡度为10度左右。分室龙窑1座,发现于屈斗宫,保存较完整。窑顺山坡砌建,坡度为12~20度,长57.1米,宽1.4~2.95米。有窑室17间。每室之间有砖砌隔墙,每堵隔墙有通火孔5~8个,窑底两边设有火路沟,窑门为单边开门,残存14个,火膛略呈半圆形。

你可能也喜欢:

福建历史文化的骄傲,德化窑的特点

德化白瓷大师陈清宜介绍及其作品

德化窑白瓷鉴定要领,搞定名粹就这么简单

德化陶瓷之明代“瓷圣”何朝宗作品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华坞林氏宗祠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华坞林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华坞林氏宗祠位于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大华街道华坞居委大路22号,坐北向南,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通面阔14.8米,通进深23.7米,建筑面积305.76平方米,两进一天井一拜亭格局,贝灰转杉木结构,主体东西两侧各有伙巷1条,其外观为歇山顶,琉璃瓦屋面,屋脊镶双凤朝牡丹、人物故事纹嵌瓷,前门为对称式,其左右两侧墙铺砌白象、花卉等吉祥图案的花岗岩浮雕,祠堂大门左右设有石鼓一对,大门上方有“林氏宗祠”四字阳刻石门匾,屋内采用三载五木瓜抬梁式木结构,拜亭及通廊为方形石柱,正厅为梭形石柱,整座建筑是潮汕典型祠堂风格。门前埕口面积400平方米,照壁有三星福禄寿嵌瓷。据林氏宗祠记载,建国后后,林氏宗祠作为新石大队属下华坞生产队办公室,2000年林氏海外子孙捐资修建。林氏宗祠春秋两祭,香火旺盛。该建筑对研究汕头民俗文化及古建筑形制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