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弓形虫感染几率高吗【汇集十篇】

浏览

5844

文章

10

篇1:超80%女性会感染HPV病毒 得宫颈癌的几率大吗?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虽说我国有超80%的女性感染HPV病毒,但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会得宫颈癌,因为HPV病毒的高风险型只有十几种,和全部200多种病毒比起来几率就没有那么高。今日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80%以上的女性一生都有可能感染HPV病毒,很多人都担心,感染了HPV病毒之后会不会得尖锐湿疣和宫颈癌,虽然有一定几率会患上这两种疾病,但也不是百分百的。

尖锐湿疣和宫颈癌都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是感染HPV病毒而引起的,治疗起来相当的困难,反复发作会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HPV病毒的分型有很多种,目前全都鉴定出200多种亚型,这其中有40多种亚型可以通过性接触感染生殖器。HPV6型和HPV11型会引起尖锐湿疣高发,在HPV 16和HPV18的持续感染之下,会进一步发展成癌症。

相当大一部分人通过性行为接触到HPV病毒以后,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面检测出感染HPV,这其中不是所有人都会患病,有较大一部分人能够将HP V病毒自行清除掉,这是人体的免疫系统所带来的不同结果。但也不代表完全的清除,也有可能会潜伏在体内持续的进行感染,因此,在性生活方面保持卫生非常的关键。

而HPV病毒也是可以对防治的,只需要在合适的年纪注射HPV疫苗。在HPV疫苗的普及下,我国HPV感染者也越来越少,相信在未来不久, HPV病毒会成为一个罕见病。9岁到26岁的女性是最佳的注射年龄段,越早注射,就能够越有效的遏制HPV病毒发展成其他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染BA.5后再感染XBB的几率仍较高吗?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2023年4月1日上午,在杭州召开的2023年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病学专委会学术年会高峰论坛上,钟南山院士在面对记者询问冠状病毒防控的时候表示,当前人群在感染BA.5之后再次感染XBB的几率仍旧是处于较高的趋势,目前针对新冠疫情的防控仍旧需要考虑疫苗的制作干预,要保证人群对新冠疾病感染拥有更高的免疫性。

钟南山还表示,本世纪以来总共是发生过三次冠状病毒所引起的公共卫生事件,分别是2003年的Sars,2012年的mers与2019年的covid-19,这些疾病都属于冠状病毒的序列,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是蝙蝠,会通过传染至中间宿主再传染给人类,后续在人类社会当中传播,从这三起公共卫生事件中,我们也学会了防控新冠病毒感染预防才是最主要的措施。

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根据相关的科学研究表明,奥秘克隆疾病毒株正在向上呼吸道黏膜聚拢,这样的情况表明,新冠病毒出现了像季节性流行疾病过度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新冠病毒会有两种特点的改变,就是会拥有更高的传播率,但是死亡率会有所下降,其次中国大陆绝大部分人群都已经完成了疫苗的接种,还有较多数人群已经完成了疫苗的加强接种,在新冠病毒疾病特点改变的前提下,当前防控疫情的政策需要从防御感染转向预防重症的趋势。

从去年12月份国家调整的疫情防控政策来看,从数据上传染的人群增加了很多,但是死亡率确实有所降低,对于医护人员来说,刚放开的一段时间是经的了非常艰难的一周,对于当下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也提出了相关的问题,针对800多个新冠感染住院的患者分析,重症患者都是具有严重的基础疾病,与他们是否接种疫苗和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接种疫苗或者是疫苗接种不足两针的人群,死亡率是有所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专家:五一假期再次感染几率极小 为何这样说?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气温的升高,病毒存活环境变差了,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流感都处于较高强度的流行状态,这也起到了一定的压制病毒的作用,未感染人群被感染的可能性很低。一些网民晒出了新冠抗原阳性结果,声称出现了“二阳”。这引起了许多人关注和担忧,“二次感染”相关话题也登上了热搜。五一假期马上就要来了,大家都开始担心会不会出现新的疫情高峰。但是,多位专家表示,现阶段出现二次感染的几率极低,五一期间不会出现新冠疫情。

据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数据,二月以来感染新冠的人群主要还是之前未被感染过的,此前未感染过的比例估计有20%左右。专家表示,结合近期新冠感染率,可以估计在未被感染的20%里,大约有1/3的人在二三四月份被感染。未来的几个月内,此前未感染过的人群可能会出现陆续被感染的情况,但肯定不会集中在五月和六月。

专家还指出,新冠病毒在人口中的传播速度并不是很快。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大概需要14天时间才能使被感染者数量翻倍。这意味着,如果发生新的传染事件,相关部门有足够的时间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遏制病毒的传播。就算出现新的疫情波峰,专业部门也有能力控制和处理。

一些人担心,现有的疫苗对新出现的变异病毒无法产生有效的免疫效果。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表明,即使是变异病毒,现有的疫苗也能产生一定的保护效果。在中国,流行的XBB.1.16新冠变异体,其增长优势并不明显,之前感染后形成的群体免疫屏障依然能够较好地预防此病毒的传播。国内目前不会有所谓的第二波疫情。在专家看来,“五一”假期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极低。大家可以放心出行,但还是需要保持警惕,做好防护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被宠物狗抓伤感染几率大吗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宠物狗抓伤感染几率大吗?目前,很多人问的问题大多属于对狂犬病传播的不了解,或性格犹豫多疑造成的焦虑、疑病和癔症造成的。其实被感染的几率是非常小的,大家不用那么担心的。

判断被狗猫咬伤有没有传播狂犬病的可能性,首先要看这些动物是否患狂犬病及其可能性的大小。在过去的一般问题中,几乎都没有可能性。如果你住在大中城市,当地多没有狂犬病,动物养在家里照顾得很好,是健康的,不曾接触过可疑的狂犬病狗,或被咬过,狗又注射过疫苗,那你根本不用担心狂犬病的可能性。如果咬伤的伤口较深或范围较广,必须去医院就诊,由外科处理伤口。这狗可以隔离观察10天,如果没有发生狂犬病死亡,则可完全放心了。

在经常发生狂犬病的地区或南方的县疫区,被农村可疑的狗猫咬了,则应视为严重问题,立即就诊,处理伤口,同时接种全程狂犬疫苗。这狗不宜立即处死,而是在有条件的兽医单位隔离观察10天,如果没有发生狂犬病死亡,也可以放心了;否则有可能成为今后的疑团,担心发生暴露,在潜伏期中(常有人问),要么处死后送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狂犬病检测。

其实狗狗咬人、抓伤的原因有很多,不过小编在些提醒养狗的人,狗毕竟是动物,具有攻击的本性,作为狗的主人日常应作好防范,最好为它佩戴止吠器或者是宠物脖圈引。

所以,对可疑狂犬病动物进行10天的隔离观察,不仅适用于城市,也适用于农村。道理是一样的。那么宠物狗伤人怎么办呢?

第一步:冲洗伤口。要马上用流动的水冲洗伤口,尽可能把病毒冲走,把血挤出去。如果有条件,最好用20%的肥皂水进行冲洗,连续冲上20分钟-30分钟。接着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洗掉碘酒,如此反复3次。

第二步:马上到当地防疫部门注射疫苗,绝不能拖几天才去注射。狂犬病潜伏期短的10天左右就发病,长的则可能要好几年。

第三步:如果伤口被咬得严重,一定要注射抗病毒血清,与疫苗同时使用。抗病毒血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先试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被老鼠咬伤感染狂犬病的几率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被鼠咬伤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的问题,国内流行的观点是应当接种,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观点却截然不同,人被老鼠(属于啮齿动物)咬伤的机会很多,占所有动物咬伤人事件的3%~10%(犬咬伤占80%~90%)。那被老鼠咬伤感染狂犬病的几率有多大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中毒急救知识。

据笔者多年收集的资料和研究,认为WHO的上述观点基本适用于中国。特别是在非重点疫区被鼠咬伤,患狂犬病的可能性极小,被鼠咬伤通常不用接种狂犬病疫苗。

鼠对狂犬病毒人工感染高度敏感。鼠类是狂犬病的极方便的实验动物模型。但在自然界,鼠不是狂犬病毒的宿主,即在鼠群内部不能维持狂犬病的传播。鼠如果患狂犬病,只能是偶尔被其他动物咬伤引起的。狂犬病的自然宿主主要是食肉动物,而老鼠体型太小,被大型动物袭击后没有机会慢慢发病。

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鼠感染狂犬病只能是被疯狗或疯猫咬伤。鼠是夜间活动的动物,白天通常躲在洞里。试想一只鼠被疯狗(或疯猫)咬伤,然后又成功逃脱,又存活若干天直至发病,再有机会咬伤人。这一系列事件的每一个环节发生的几率都非常小,最终全部发生的概率接近零。所以鼠对狂犬病流行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关于鼠咬人后的处置,目前仅WHO有上述明确的指南,而我国卫生部尚未出台相关的工作规范。考虑到我国是狂犬病的高发国,鼠传狂犬病偶有报道,肇事鼠难以追踪等,因此建议在告知上述事实的同时,由就诊者自己权衡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自来水感染食脑虫的几率有多大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自来水感染食脑虫的几率并不大,估计只有0.01%左右。一般主要感染的情况是发生在游泳还有潜水的过程中,而且也是在一些非常脏的河水中,在自家或者是在游泳池内,一般不会出现这类的情况。

感染食脑虫有哪一些症状

食脑虫是一种阿米巴原虫,属于单细胞原生动物,具有着较高的致病性,虽然体型只有10微米到30微米,在河流中或者在湖泊中可能就会感染人类。一旦在感染之后5天左右会出现症状,一开始有嗅觉改变,后期有味觉改变,主要的症状是鼻咽炎的症状。后期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发热,还会迅速的恶化,有意识障碍,颈部僵硬,失去平衡意识涣散以及呼吸障碍等等。在这一个阶段可能会导致颅内压上升,颅内会承受较大的压力。

死亡几率是否很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死亡的几率接近97%,而且目前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基本上存活时间不会超过18天。从1962年到2021年,在美国仅仅有4个感染者能够活下来,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调查,在众多的感染人群中,即便及时接受治疗死亡的几率还是非常的高。

如何预防“食脑虫”感染?

如果最近一段时间来到游泳池,游泳池后发现有颈部僵硬,发烧,头疼,还有呕吐的现象,应该及时到医院接受就医。游泳时尽可能避免潜水,避免跳水,避免在水中憋气,可能会导致鼻腔进入到水中。建议如果打算游泳,一定要选择来到正规的游泳池,不应该选择来到野外游泳,这很有可能就会导致食脑虫感染。一旦在被感染之后,当前医院治疗的机会并不大,但还是不应该忽视,需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采取一些正确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解决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感染BA.5后再感染XBB的几率仍较高 如何预防?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加强个人防护、社区防控、病毒监测和溯源和疫苗接种。新冠疫情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变异病毒也在不断涌现。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感染BA.5变异病毒后再感染XBB的几率仍然较高,这对于我们防控疫情带来了新的挑战。

BA.5变异病毒是最近出现的一种新型变异病毒,它具有更强的传染性和更快的传播速度,且对抗体的识别能力较弱,容易逃避免疫。而XBB变异病毒则是在去年出现的一种变异病毒,其传播速度较快,且感染后症状较为严重。针对钟南山院士所说的感染BA.5后再感染XBB的几率较高的问题是值得重视的。

个人防护是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线,应该做好常规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对于高风险场所和人群,如医院、公共交通工具、人员密集场所等,应该加强防护。社区防控是防控疫情的重要环节,应该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防控意识。同时,社区应该加强对人员流动的管控,对来自高风险地区的人员进行排查和隔离。

病毒监测和溯源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加强对病毒的监测和溯源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病毒传播的源头。同时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应该及时追踪和隔离,防止病毒的传播。人们应该积极参与疫苗接种,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也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感染。

防控疫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加强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意识,共同应对疫情挑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再次感染新冠的几率有多大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再次感染新冠的几率较小,在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的免疫系统会产生一定的抗体,若免疫系统在体内发现了新冠病毒,就会激活免疫系统快速将病毒清除体外,因此,再次感染新冠的几率很低。但并不是终身免疫,这种抗体会在三个月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降低,这时就可能会造成再次感染。

怎么预防再次感染

预防再次感染要做好防护措施和接种疫苗两方面。做好防护措施,首先出门正确佩戴口罩,尽量远离车站、医院、商场等人群密集的场所,回到家里使用洗手液认真洗手,定期对家中通风和消毒,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病毒。接种疫苗能够帮助人体获得病毒抗体,建议在首次感染后的5-6个月接种,能够有效预防再次感染。

再次感染的症状会加重吗

再次感染的症状一般不会加重,再次感染的症状是否会加重主要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以及自身的身体素质等因素,如果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时,体内的病毒数量较少,身体素质好,很可能表现为比首次症状轻,甚至无症状。如果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时,体内的病毒数量多,身体素质较差,此时的症状便可能会比首次感染的症状有所加重。需要注意老年人、有基础病的患者等人群再次感染症状加重的可能性会高一些,可能会出现反复高热、四肢酸痛,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症状。

再次感染怎么办

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后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治疗,无症状感染者和症状患者可以采取居家隔离,通过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锻炼等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也可以服用连花清瘟胶囊、金花清感颗粒等抗病毒药物,促使身体尽快恢复。重症患者要及时就医后住院治疗,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一般都能在两周内痊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新冠二次感染的几率大吗 如何防护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尽管二次感染的机会并不是很大,大约在5%左右,但还是需要注意好防护措施。应加强注射疫苗,注意个人的休息,另外还可以加强体育锻炼,有效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

新冠肺炎二次感染严重吗

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后,如果不小心再次的感染症状会比第1次更加严重,但需要结合感染的病毒还有自身免疫能力来判断。世界卫生组织就已经把这一次的病毒感染直接定义为在初次感染之后再次核酸检测呈现阳性,虽然时间在逐渐延长之后,人体的免疫保护作用就会减弱,但无论是同亚型还是不同亚型,都不需要过于的担心,基本症状不会很严重。

新冠二次感染会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传播

传染性疾病的强,而且拥有着广泛的传播途径,比如接触传播,飞沫传播,以及气溶胶传播。在患有新型冠状病毒之后自然可能就会产生抗体,而一旦在治愈之后,抗体在体内还会存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因此感染的机会并不是很大,建议这些人群也无需过于的很担心。

新冠二次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在感染之后症状会有所区别,相对而言第2次感染主要是以咽喉疼痛,乏力以及发热为主,但还是需要结合多方面来考虑,比如在二次感染之后,还会有嗓子疼痛,全身酸痛,发热头痛等情况,3~5天之后,一般体温就会逐渐的下降。在全身不适症状在减轻之后,可能还会有味觉减退,嗅觉减退,但并不是意味着所有人都没有严重症状。其中有一部分患者有基础性疾病,可能会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还会有凝血功能障碍,在后期还会发展成重型疾病或者是危重型疾病。所以注意好防护措施还是比较重要的,能有效解决多方面的问题,还可以避免隐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医生称同乘地铁感染埃博拉几率为零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应该担心在地铁感染博拉病毒吗?

美国传染病学会的阿梅什·阿达尔·贾博士说,与斯潘塞乘坐同一辆地铁的乘客感染埃博拉病毒的风险“很小,几乎为零”。

阿达尔·贾博士说,这是因为斯潘塞在乘坐地铁时没有出现症状,埃博拉病毒只有在患者出现症状后才会传播。

此外,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是直接接触埃博拉患者,或患者的血液或体液,而斯潘塞没有在地铁上呕吐或出血。

如果埃博拉患者咳嗽或在车厢的柱子或其他表面打喷嚏,会发生什么?人们有必要担心触摸这些表面吗?

阿达博士说,斯潘塞以这种方式传播病毒的风险非常低。因为斯潘塞当时没有症状,估计他的体液中不会有病毒。

此外,阿达尔·贾博士说,这种病毒在人类或其他动物之外无法存活很长时间。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说法,埃博拉病毒只能在干燥的表面存活几个小时。

为什么埃博拉病毒携带者在症状出现前不会传播疾病?

贾博士说,在患者出现症状之前,埃博拉病毒主要集中在人体内部器官,如脾脏,而不是广泛分布在体内。他说,当病毒扩散到体液时,病人已经出现症状。

普通肥皂或洗手液能杀死埃博拉病毒吗?

是的,阿达尔·贾博士说,“这种病毒不是很强,”普通的洗涤剂可以杀死它。

相关链接:从埃博拉病毒中康复的人会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