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开发商欺诈消费者属于哪个部门管(汇总5篇)

耙耙柑既是橘子,又是橙子。因为耙耙柑是杂柑,就是柑子与橙子的杂交产品。耙耙柑又叫做春见、春见杂柑、春见柑橘、春见桔橙,是以清见桔橙和F-2432椪柑杂交而成的最新品种。

浏览

3814

文章

5

篇1:消费者协会属于哪个部门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消费者协会,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组织,于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

消费者协会不属于工商局,性质更不会一样,工商局是行政管理机构。消费者协会是社会团体,相当于社会舆论部门,不具有法律强制力和行政执行力,甚至还不如行业协会具有更强的限制力和协调能力。

截至2016年,全国县以上消费者协会已达3000多个,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31个。在农村乡镇,城市街道设立的消协分会,在村委会,居委会,行业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厂矿企业中设立的监督站,联络站等各类基层网络组织达15.6万个,义务监督员,维权志愿者10万余名。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组织机构是理事会。协会的日常工作由常设办事机构承担,秘书长、副秘书长专职管理,并向会长负责。中国消费者协会的经费由政府资助和社会赞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房子被开发商偷偷抵押属于欺诈吗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2009年至2012年,包括刘先生在内的59名购房者,先后购买了位于棋盘山世博园附近的欧陆风情小镇洋房。购房者先后遭遇了工程停工、延期交房和开发商失踪等闹心事。最后房子总算盖好了,钥匙到手了,刘先生却得知房子被开发商偷偷抵押给了北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获取贷款。因开发商未能如期还贷,购房者们购买的房子全部被法院查封拍卖。那么,房子被开发商偷偷抵押属于欺诈吗?

辽宁良友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振革表示,59名购房者虽然购房在先,又付了全款,但开发商并未将这些房子在房产部门备案。而是为了换取银行贷款,将购房者们的房子偷偷抵押给北京的信托投资公司。对于购房者而言,开发商的行为已经涉嫌合同欺诈,属于刑事犯罪。

对于北京的这家信托投资公司,当初是以抵押担保的方式为开发商从银行获得贷款,在开发商未能还款的情况下,这些被抵押的房子理所当然归信托投资公司所有。该公司有权将开发商告上法庭,然后将所有抵押的房子拍卖。

“即使现在房子钥匙在购房者手里,但房子的所有权却不是他们的。”李振革表示,如果购房者们装修入住,那以后会有麻烦。

由此可见,购房挑选安全又让人信任的开放商非常关键。

最后,提醒广大购房者,根据法律规定,开发商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退房,并进行索赔。必要的话,可以向法院起诉追究开发商的责任,您没有按时办理备案的违约金也可以让他一起付了。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是购房常见问题与维权方法,如果您还想要了解更多购物维权小知识,欢迎常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4s店卖翻新车属于欺诈消费者吗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满心欢喜购买了一辆“新车”,但没开多久却发现是辆“二手车”。这种事摊到谁身上恐怕都是“大事儿”了。在接到车主的投诉后,相关人员调查发现,一些“翻新车”竟然出自4S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4S店经销商称,汽车在运输过程中难免出现剐蹭,修好后当新车卖在4S店是常事。”那么,4s店卖翻新车属于欺诈消费者吗?

小编认为,4s店卖翻新车是属于欺诈消费者。

增城的葛先生今年6月在新塘某4S店花了12万多元买了辆长城H6SUV,高高兴兴开了两个月后去进行保养,结果师傅却告诉他,左侧车门被撬开维修过,里面的胶条乱七八糟。

为了搞清楚状况,葛先生奔波广州和深圳两地,找第三方权威汽车检测机构进行了专业检测,证实车辆不仅左前门被换过,而且更换的还是非原厂车门,车头和其他部位都有二次喷漆痕迹。检测证明,这明显是一辆在出售给他之前就已经发生过事故的车辆!葛先生拿着这份检测报告找4S店索赔,4S店却用各种理由推脱且不同意退车。不得已,梁先生将4S店告上了法院。截至截稿时,此案正在受理当中。

无独有偶,近日,北京的崔女士也将当地某4S店告上了法庭,事由同样是因为她在2014年5月所购买的一辆近百万元的“新车”,在今年保养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是一辆自2012年起就有多次维修记录的事故车。根据相关条例,崔女士起诉要求4S店退还购车款、车辆购置税并三倍赔偿经济损失。

广东信晖律师事务所的周律师表示:首先,4S店卖车时对原有车况“瞒天过海”,没有告知消费者实情,已经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根据2014年3月15日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也就是说,花费12万多元买了哈弗H6“新车”的葛先生到法院诉讼时,可同时提出“退一赔三”的诉讼请求,一旦经法院判定为事故车或二手车,可最终获得的赔偿加本金近50万元,崔女士则可获得三百多万元赔偿。

业内专家表示,新消法设定如此高额的赔偿,主要是为了遏制销售方在销售过程中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

以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小编希望4S店正规经营,不要做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同时败坏了自己的声誉和形象。

稍后我们将给大家介绍购车常见问题与维权方法,如果您还想要了解更多购物维权小知识,欢迎常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开发商售房欺诈消费者如何处罚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现在的很多年轻人来说购买新房子都是非常需要的,但是,如果购房时遭遇开发商欺诈,造成消费者损失的,消费者可以找相关部门维权处理,那么,开发商售房欺诈消费者如何处罚呢?

小编了解到,如果开发商涉嫌收房欺诈消费者,消费者可以行使合同变更权、撤销权、解除权及返还财物请求权。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买方可据此行使撤销合同的权利,并要求其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规定:“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这种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简称《解释》)做出了比《合同法》更为明确的规定。

《解释》第八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解释》第九条规定:“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一)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二)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

(三)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根据以上规定,买方在《解释》第八条规定的情形下,不仅可行使合同解除权,还可要求卖方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买方在《解释》第九条规定的情形下,除可行使合同解除权外,还可行使合同撤销权,并且购房者还可以要求卖方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以上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小编提醒广大开发商,应该合法售楼,不要耍小聪明欺诈消费者,最终得不偿失。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内容是购房常见问题与维权方法,欢迎常来关注更多购物维权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健身房欺诈消费者找什么部门投诉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健康的运动方式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重视,而趣味、不但单调的健身也成为人们在健身房选择健身的关键所在。那么,健身房欺诈消费者找什么部门投诉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健身房欺诈消费者应找以下部门投诉:

健身房欺诈消费者,可向健身房的管理方提出赔偿要求,如果他们能满足赔偿的要求可以协商解决,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建议拨打12315投诉解决,或到当地工商局投诉,如果当地工商局解决不满意,建议到法院起诉。

健身房应注意的陷阱:

1、不节流,无限的去招收会员办卡

为了增加消费会员,各家瑜伽健身会所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只要各个比较繁华或是人流比较大的场所,每天都有一家或是好几家的会所向市民散发传单,推销自己会所的会员卡,劝说市民办理健身卡。“健身房每天都在招收会员,他们提供的健身场所、器械都是有限的,能容纳那么多会员吗?”在无数次接到派发过来的传单后,市民疑惑不已。

另外还了解到,不少的瑜伽健身会所吸收会员的没有上限,但是场地有限,这会导致会员的利益受到损害,“比如每次使用动感单车都要等上十几分钟,特别周末还有下班后”这种情况很让人恼火,也对会所的一个形象大打折扣。除了器械紧张外还有淋浴,卫生情况都比较糟糕,教练应付不过来的情况。

2、价格的随意调整,出高价服务却不比别人的好

去年办理的年卡和今年办理的年卡差别好几千,这种年卡随意调整的现象都经常出现,这让很多办理年卡的人感觉吃了一个“哑巴亏”,这样的事情,不少办卡的人都都会有相似问题:同家会所但是购卡的费用却相差很大。而且健身会所的价格战,用超低价格吸引人眼球,也让之前办卡人感觉很不公平,同样的价格,享受的服务却不比别人的好。

除此之外,采取预付费方式也有一定的危险,经常出现办卡以后人去馆空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一些实力弱、资质差的小健身会所更容易发生。一些办理的年卡的会员在办卡后就开始后悔,经常担心会所关闭大吉,对此办卡的时候要看会所的资质等不要盲目办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