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幼儿的急救措施(实用8篇)

浏览

1103

文章

8

篇1:幼儿烧伤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发意外事件之一,尤其是小宝宝,因为宝宝最好奇了,有可能拿着湿淋淋的手指摸电插头、看到桌上热腾腾的食物就等不及想吃。小心!烧烫伤随时都可能发生,我们必须熟知烧烫伤的处理技巧,以备不时之需。那么幼儿烧伤急救措施有哪些呢?烧伤的常见急救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

幼儿烧伤的急救措施:

1、烫伤后应立即把烫伤部位浸入洁净的冷水中。烫伤后愈早用冷水浸泡,效果愈佳;水温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低于-6℃。用冷水浸泡时间一般应持续半个小时以上。这样经及时散热可减轻疼痛或烫伤程度。

2、烫伤不严重(指烫伤表皮发红并未起泡的1度烫伤),一般可在家中先做处理。用冷开水(或淡盐水)冲洗清洁创面。对发生在四肢和躯干上的创面,可涂上紫草油或烫伤药膏,外用纱布包敷即可。

3、如患儿发烧,局部疼痛加剧、流脓说明创面已感染发炎,应请医生处理。

4、对于严重的各种烫伤,特别是头面、颈部,因随时会引起孩子休克,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5、头、面、颈部的轻度烫伤,经过清洁创面涂药后,不必包扎,以使创面裸露,与空气接触,可使创面保持干燥,并能加快创面复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幼儿危险时如何急救 这三种急救措施提供帮助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子不懂事,对于外界又有很多的好奇心,所以,孩子必须做好急救处理措施,防止幼儿事故的发生。幼儿的意外事故,就其轻重可分以下两类。

幼儿发生危险采取的三种急救措施

一是迅速危及生命的,如触电、雷击、溺水、中毒、车祸、气管异物、外伤大出血等,这些意外事故,家长必须在现场争分夺秒地急救,以避免因为抢救不及时而造成死亡。

还有一类虽然不会马上致死,如各种骨折、烧烫伤等,如果迟迟不做处理或处理不当,也可能会造成死亡或终生残疾。因此无论哪一类意外事故,都需要做出一些应急处理。

首先,要想方设法保住性命

家长一定要学会两种救命的方法,即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在常温下,呼吸、心跳若完全停止4分钟以上,生命就危在旦夕;超过10分钟,就很难复苏。

无论出现什么严重的情况,如果患儿呼吸、心跳都很不规则,快要停止或刚刚停止时,当务之急就是要设法用人为的力量来帮助患儿呼吸,以维持其血液循环。

因此,当患儿的呼吸、心跳发生严重障碍时,只眼巴巴地等着送到医院再救,往往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即使是高明的医生和先进的医疗器械,如果失去了挽救患儿的有利时机,也都是无能为力的。

第二,要防止残疾的发生

如儿童发生撞伤时,常致脊椎骨折,当怀疑是骨折时,运送时一定要用门板之类的平板抬送。

如果在急救时处置不当,会遗留下残疾,造成终生不幸。

有的家长往往因为缺乏这方面的常识或者疏忽大意,仍让患儿走动,或用绳索、帆布等软担架抬送患儿;有的家长对患儿采用或背或抱的办法送医院,使得患儿的脊椎骨折,疼痛剧烈,甚至会造成休克,加重病情。

所以发生意外事故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是必须要掌握的。

最后,要尽量减少患儿的痛苦

幼儿出现意外后,家长要冷静,注意语言温和,动作轻柔,不要惊慌失措。

有些幼儿病危时神志清醒,如果家长只认为救命要紧,对其他方面不管不顾,也会对幼儿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是幼儿面对重大疾病时的急救措施。所以,当孩子发生意外事故时,首先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送医院进行救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幼儿触电后的急救措施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触电后的急救措施

幼儿触电后要注意有无呼吸及心跳,在送医院或等待急救车到来之前,心跳呼吸停止的一定要及时做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

人工呼吸除按抢救溺水者的方式外,还可采用俯卧压背法,即被救人取俯卧位,胸腹贴地,头偏向一侧,两臂伸过头,一臂枕于头下,另一臂向外伸展开,以便使胸廓能扩张。救护者面对患儿,两腿屈膝跪于其大腿两旁,把手平放于患儿的背部肩胛下角,同时俯身向前,慢慢用力向下压缩,用力的方向是向下、稍向前推压,当救护人肩膀与被救人肩膀将成一直线时,不要用力。在向下向前推压的过程中,就将肺内空气压出,形成呼气。停止推压,放松后,由于压力解除,胸廓扩大,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形成吸气。

上述动作反复有节律地进行,每分钟15次。儿童胸壁较薄,在背部处施加压力能起较大的作用,所以在幼儿尚有心跳,不需要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可用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进行抢救。

幼儿触电的常见原因

(1)日常照明用的电灯开关或灯头损坏,或插座插头破损,宝宝用手去触摸。

(2)各种原因造成的电线拉断坠落,宝宝接触断端或绝缘层破损部位,或进入跨步电压区域。

(3)工业或农业临时用电,有时未安装保险,或电线接头未缠绝缘胶布,或电闸箱未上锁等原因,宝宝不知其危害靠近电源而触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幼儿游玩划伤急救措施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期间,很多父母会带孩子出去游玩。在外游玩过程中,孩子特别容易出现摔伤、扭伤等意外情况,那么幼儿游玩划伤急救措施呢?下面和关注下吧。

如果孩子不慎流血,伤口浅小,可用干净纱布覆盖在伤口上,再用大拇指或手掌直接压迫出血处。止血后,便立即用生理盐水清理伤口。

止血后,父母可用卫生棉球或棉棒沾碘酒,在伤口处由内向外进行消毒。也可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代替碘酒。

如果伤口较深,要让伤口高于心脏部位。如果上肢受伤,可将其举起至高于心脏的位置。如果伤口在下肢,平躺即可。流血得到控制后,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再用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然后迅速送医院就诊。

如果跌倒后发现脚扭伤了,应立即停止活动;先冷敷受伤处,48小时后再热敷;不要随意按摩或推拿受伤部位。必要时到医院进行X射线检查排除骨折。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如何预防儿童玩耍摔倒?

1.家里过道上要保持干净、干燥,光线要充足,此外,楼梯栏杆也要坚固,楼梯台阶也要干净、干燥。

2.房内物品放置要简单、空间要大,家具摆设要整齐。

3.浴室要铺设防滑垫,条件允许的,最好设置扶手栏杆。

4.在拿放在高处的物品时要使用坚固的梯子,爬楼梯时也要注意安全,最后有人扶梯子。

5.夜晚最好留一盏小灯,特别是靠近卫生间的地方。

6.不要乱堆杂物,对于不经常使用的物品要及时收好。

7.家里做好使用固定插头,因为带有电线的插头,可能会因电线乱拉而使人绊倒。

以上是幼儿游玩划伤急救措施。想了解更多儿童意外伤害安全小知识,请继续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幼儿抽搐急救措施

全文共 1363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发烧抽搐怎么办?发热抽搐是小孩在高热时常发生的现象,父母要了解一些应对措施,那么小孩发烧抽搐怎么办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抽搐方面的急救措施,供大家参考。

小儿发热抽搐的家庭急救措施

抽搐因为缺氧会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所以我们首先做的是开放气道,头偏向一侧,如果有口鼻分泌物要清理掉。那么什么原因会引起抽搐呢?如: 发烧、脱水、低血糖、脑部病变、外伤、肿瘤,都可能造成抽搐现象,而热性痉挛的比例最高。热性痉挛主要是因为婴幼儿脑神经功能还不稳定,体温急剧升高引起脑细胞不正常放电,造成突然不省人事、四肢僵直抽动、口吐白沫、眼球上吊、嘴唇发青等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

首先各位家长们一定要保持镇静,尽量减少对患儿的刺激,不要大呼小叫,应让小儿平卧,头偏一侧,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口腔唾液及呕吐物返流入气管内,引起窒息。为防止牙齿咬伤舌,应以纱布或布条包绕的压舌板或筷子放于上下牙齿之间,并以手指掐压人中穴位及合谷穴位。测量患儿体温,若发高烧,则用冷毛巾湿敷头部或头枕冰袋,患儿清醒时也可用温水浴(水温30℃-40℃),达到预防抽搐的目的。在抽搐时或抽搐后不要马上给小孩喝东西,以免呛到。

还有平时应注意合理喂养,加强营养,避免感冒、腹泻等诱发抽搐。如果孩子本来在生病状态而又必须要出远门,因在出发前给孩子吃退烧药,备降温贴,消炎痛栓,布洛芬等退烧药物。还有最重要一点,在抽搐时不能给孩子口服退热药,可使用一些退热的栓剂塞入其肛门,来帮助孩子尽快退热止惊。

物理降温解释:物理降温是指用毛巾浸泡凉水,轻轻拧至不滴水时放在孩子额头处,使头部温度不致过高。还可以用毛巾沾酒精或白酒加上适量的温水给孩子擦浴(擦颈部、腋窝、大腿根处),因这些部位有较大的血管经过,便于散发体内的热量。足底和腹部、心前区不能行物理降温,切记。

看过“幼儿抽搐急救措施”

小孩发烧抽搐的应急措施

一、平稳

1、出现高热惊厥的症状后,应马上将孩子平卧,将头偏向一侧,避免口腔唾液及呕吐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也可以将头稍后仰,不用枕头。

2、将孩子领口解开,以免颈部被勒太紧影响呼吸道畅通;注意观察小儿口鼻,如有呕吐物要及时处理,防止窒息。

3、用家里备用的纱布包住压舌板,放在小儿上下牙齿咬合面,避免小儿咬伤自己的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小儿口、鼻中的分泌物。

4、用大拇指按压孩子人中穴、合谷穴、内关穴等穴位两三分钟,达到控制抽搐的作用。这时候尽量少搬动患儿,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二、降温

1、抽搐时不能给孩子口服退热药。

2、解开衣领,松开衣服给小儿散热;如果小儿发烧汗较多,可给孩子换干净的衣服。

3、将凉水毛巾或冰袋敷在孩子额头,再用温毛巾擦拭孩子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处;如果还没有好转的话就要采用35%左右的酒精擦洗腋下及大腿根部等大血管处降温。

4、给小儿测量体温,稍好转后给小儿喂些白开水,避免脱水。

5、平稳后可以适当采取药物降温。例如服用口服退烧药,或将退热栓塞到肛门,来帮助孩子尽快退热止惊。

三、就医

小儿高热惊厥的症状通常在3-5分钟就能缓解,而且好转以后跟正常孩子无异。不过,家长在这个时候也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在患儿惊厥症状完全停止以后,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查明惊厥的真正原因。 如果患儿持续抽搐5-10分钟以上都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那说明病情较重,此时必须急送医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幼儿食物中毒急救措施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由于不懂事,喜欢胡乱地把食物放进嘴中,一不小心便会引起中毒事件。万一宝宝真的不小心吃错了东西导致食物中毒了,妈妈该怎么办呢?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食物中毒方面的急救措施,供大家参考。

宝宝食物中毒急救大全之中毒特征:

在了解宝宝食物中毒的急救方法之前,爸爸妈妈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宝宝食物中毒的特征。首先,宝宝食物中毒的潜伏期比较短,发病急,这就要求爸爸妈妈们要在短时间之内发现,并且及早帮助宝宝进行急救。

其次,食物中毒的宝宝多会表现出一些临床特征,比如胃肠炎、胃肠疼痛等。

最后,食物中毒不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但是,宝宝吃的东西和大人吃的基本是同样的烹饪手法做出来的,甚至会是来源于同一样事物,所以,如果家中有家长一同中毒,则更容易对宝宝的食物中毒进行甄别并且治疗。

宝宝食物中毒急救大全之应对方法:

面对食物中毒的宝宝,爸爸妈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早让宝宝脱离有毒的场所,爸爸妈妈们将宝宝被毒物污染的衣物统统脱下清洗,换上干净的衣物,并且应该对宝宝先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

其次,在帮助宝宝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的过程之中,您还需要帮助宝宝减低毒性,防治毒物被二次吸收。您可以使用一些肥皂水或者是石灰水来中和这些毒物。当然,您还可以在等待医生的过程中, 喂宝宝喝一些豆浆或者牛奶,这二者也有中和酸碱,帮助毒物进行沉淀,保护宝宝食道以及肠胃粘膜的作用。

看过“幼儿食物中毒急救措施”

宝宝食物中毒如何急救

食物中毒后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的不适,孩子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小孩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

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如农药)、动植物性(如河豚、扁豆)和真菌性(毒蘑菇)食物中毒。其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往往伴有发烧。吐泻严重的还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食物中毒的主要急救方法是:催吐、导泻、解毒。有毒物质进入人体,会引起人体相应的病理生理改变,严重者可致死亡。

食物中毒的急救机理是:迅速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减少毒物引起的危害及并发症。

如果宝宝出现以上症状,家长应该立即进行急救,其急救步骤如下:

一、停用可疑食物

立即停止进食引起中毒的可疑食物。

二、家庭急救

保留剩下的食物或者汇总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等,同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

1、如果估计食物中毒发生的时间在2--4小时之内,可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孩子的咽后壁以催吐,使胃内残留的食物尽快排出,防止毒素进一步的吸收;

2、如果进食时间在4小时以上,可给孩子吞饮大量的淡盐开水,以稀释进入血液的毒物,并配合指压的方法催吐;

3、对疑已变质或有毒的食品除立刻停止食用外,应妥善保存,供医生急救时分析处理,同时应通知卫生检疫部门协助鉴定;

4、因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错综复杂,临床中毒症状的轻重不一,故在简单的急救处理后,需送医院作进一步的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三、送院治疗

经上述急救,中毒者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程度较重,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尽快将中毒者送到医院进行洗胃、灌肠、导泻等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幼儿烧烫伤为啥频发生?急救措施在这里

全文共 1240 字

+ 加入清单

打开新闻媒体网上报道,大部分都是关于到儿童意外伤害的,有关于溺水的有关遇到烧烫伤的,那么究竟您知道发生这些意外伤害时应该如何紧急救治吗?幼儿烧烫伤为啥频发生?急救措施在这里。

父母要清楚婴幼儿烧伤烫伤多发原因

婴幼儿好奇心强、好动,往往在厨房、浴室中被热油、热液烫伤,是目前构成家庭烧伤的主要受害者。事故的频繁发生,与家长的照看不周密切相关。因此,细心照顾是预防此类儿童烫伤的主要措施,如将桌上的热汤移至婴幼儿不易拿到的地方;洗澡时先放冷水再放热水;家用饮水机的热水开关应相对固定,或将饮水机放在儿童不易碰到的地方。

学龄前儿童开始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想帮助或学着父母完成一些家务,由此发生危险的机会也增加了。加强对父母的安全教育,是预防此类儿童烧伤烫伤的有效措施。如火柴、化学物品均应收藏于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不要让孩子把厨房视作玩乐的地方,尤其在做饭时;教育孩子认识关于火、热液、电等烧伤的危害。

父母要了解烧伤烫伤如何急救

烧伤急救的原则,是使患者迅速解除致伤因素,脱离现场,进行及时治疗或转运前的急救准备。

(一)热力烧伤

1、脱离热源火焰烧伤时患者应迅速脱去着火的衣服;一时难以去除则立即卧倒在地,慢慢打滚灭火。应充分利用附近的水源将火浇灭,危急时可跳入附近的水池或小河中。用手扑打火焰可使手部遭受深度烧伤,而且有时反而会使火焰烧得更旺。烫伤后的紧急处理

热液、开水烫伤时,应立即脱去浸湿的衣服,若脱衣服来不及时,可用冷水冲洗湿热衣服降温。否则衣服上的热将继续作用于创面使之加深,创面上盖有湿热的衣物亦不利于热的散发。

2、冷疗冷疗是用冷水对创面淋洗、冷敷、浸泡,或用包裹冰块的毛巾等冷敷,适用于中、小面积烧伤。简单易行,不受季节限制,即使在冬天也应在脱离热源后立即进行。

冷疗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其适宜的温度尚无定论,在患者可以耐受的前提下尽可能低,最常用且方便的是5-15℃的自来水。冷疗持续时间最好达到20-30分钟,有时需一小时以上,直至创面不感疼痛或疼痛显著减轻为止。它可以起到降温、止痛和减轻局部肿胀的效果。

3、烧伤创面无需特殊处理可用清洁的被单或毛巾外裹,然后至烧伤专科医院就诊。忌涂抹有颜色的药物,如红汞、龙胆紫等,以免影响对创面深度的判断。慎用牙膏、油膏等,以免清创困难,而且以免热量不能及时散发。

(二)化学烧伤

酸、碱或腐蚀性化学烧伤时,应立即脱去浸渍化学物质的衣服,吸干残留物质,然后迅速用大量流动清水长时间冲洗创面。冲洗时宜用冷水,任何部位的化学烧伤均禁忌用热水冲洗。冲洗时间一般持续15-30分钟。伤害宝宝的家用化学品

(三)电击伤

电击伤指的是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体内造成的损伤,现场急救的原则是迅速脱离电源和就地抢救。有人触电时,现场人员不可惊慌,设法尽快将触电者所接触的电器设备的开关断开,使其脱离电源。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祖国的未来,家长要加强预防儿童意外伤害,远离伤痛与不幸。如果你想掌握更多儿童烧伤该如何处理这方面知识,请锁定接下来的的持续更新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幼儿被猫狗咬伤,应立即采取哪些措施急救?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正值动物的发情期,猫狗比较暴躁,攻击性强,遇到外界微弱或强烈刺激,就可能会性情突变,攻击人类,包括平时温顺的、自家养的宠物。那么幼儿被猫狗咬伤,应立即采取哪些措施急救

如果遇到这类事情应马上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冲洗伤口

如果被狗咬出血了,要马上用流动的水冲洗伤口,尽可能把病毒冲走,把血挤出去。如果有条件,最好用20%的肥皂水进行冲洗,连续冲上20~30分钟。被狗咬伤的伤口往往外口小、里面深,这就要求冲洗的时候尽可能把伤口扩大,并用力挤压周围软组织,设法把沾在伤口上的狗的唾液和伤口上的血冲洗干净。

2.伤口消毒

用碘酒消毒,再用酒精洗掉碘酒,如此反复3次。如果伤口大量出血,尽快到正规医院让医生对伤口进行更深的清理和包扎。千万不要自行包扎伤口或将伤口紧紧裹住,要尽量让伤口裸露在外。

3.接种疫苗

尽快到当地防疫部门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当时不能去,也要在24小时内到医院注射第一针狂犬病疫苗,决不能拖几天才去注射。在28天之内要完成狂犬病全程的疫苗注射。

(如果伤口被咬得比较严重,要在接种疫苗的同时注射抗病毒血清。抗病毒血清在伤口皮下肌肉浸润注射,以中和狂犬病毒,注射前必须先做皮试。)

每年会有数百万人被狗咬伤,以及数十万被猫咬伤的病例。其中3/5被狗咬伤的是儿童。要知道狂犬病感染后的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但只要及时做好咬伤后的第一时间处理和及时的免疫,治愈率也几乎是百分之百,所以治疗的关键是及时处理和主动免疫接种治疗。

小编提醒:如发现伤人犬只,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请及时向警方提供线索;若被犬咬伤,请及时就医。假如你想了解更多儿童被动物咬伤后怎么办的知识,本网站还有很多相关的知识供您查找,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