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布拉氏酵母菌散和益生菌哪个好16篇

浏览

5155

文章

16

篇1:酵母菌是真菌吗?酵母菌是什么菌?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酵母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单细胞微生物,能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分布于整个自然界,是一种典型的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够存活,是一种天然发酵剂。

酵母是单细胞微生物。它属于高等微生物的真菌类。它和高等植物的细胞一样,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壁、线粒体、相同的酶和代谢途经。酵母无害,容易生长,空气中、土壤中、水中、动物体内都存在酵母。有氧气或者无氧气都能生存。 酵母是兼性厌氧生物,未发现专性厌氧的酵母,在缺乏氧气时,发酵型的酵母通过将糖类转化成为二氧化碳和乙醇(俗称酒精)来获取能量。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 其中无性繁殖包括:芽殖,裂殖,芽裂。 有性繁殖方式是指子囊孢子。 芽殖是酵母菌进行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它是指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先长出一个小芽,芽细胞长到一定程度,脱离母细胞继续生长,而后形成新个体。有多边出芽、两端出芽、和三边出芽。 要注意的是,一些酵母不能进行有性繁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酵母菌的营养方式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1)本节课所涉及到的“真菌”一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课上自带面包,然后开门见山:面包、馒头为什么暄软多孔?直接引出主题。这样,更贴近生活,对本节内容产生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关于酵母菌部分的教学,最好结合实验同步进行,因为酵母菌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教师可以拟定观察提纲,让学生有针对性地仔细观察,避免盲目性,边观察边纪录,提高学习效率。观察提纲要依据教材内容,可适当调整,要科学、具体,形式不限,起到指导观察的作用。如:

①你找到酵母菌了吗?确认吗?它与气泡有何不同?。

②酵母菌的形状。

③酵母菌的颜色(染色前)。

④你看到酵母菌的哪些结构?

⑤你能绘出一个酵母菌的结构图吗?请绘出来,并注明各部分的名称。

⑥酵母菌含叶绿素吗?

⑦你观察到这种形状(带有芽体的酵母菌)的酵母菌了吗?。

酵母菌出芽生殖的芽,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芽不是一个概念,教师应明确地指出,酵母菌细胞上长出的突起,比母细胞小得多,好像母细胞上的一个芽体,所以叫做芽。

酵母菌的营养方式,学生不太容易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两个小实验来解决这一难点,如:

;:教师在培养酵母菌培养液时,分别放在敞口的广口瓶和盖严的广口瓶中,课上让学生比较、区别(后者可嗅到酒香味)。

;:取盛有质量分数为5%蔗糖溶液的三角烧瓶两只,其中一只投入一小块新鲜酵母或发面、葡萄糖等,另一支摇晃后塞好瓶塞,都置于温暖处,一日后取出。或者取三角烧瓶两只,一只放入加有酵母的玉米粉湿面团,另一只仅放入玉米粉湿面团,都塞好瓶塞,皆置于20℃处,一日后取出。演示时先将有酵母的瓶塞换上带导管的瓶塞(注意速度要快),导管一端插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顿时冒出气泡,石灰水不久变混浊,而对照的一瓶也按上述方法重复实验,则石灰水无变化。

通过这两个演示实验说明酵母菌有氧无氧都能生活。无氧时产生部分酒精。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再启发学生分析总结面包、馒头暄软多孔的原因。

关于孢子生殖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分析,不难理解。

在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时,由于酵母菌是无色的、较透明的,所以要将显微镜的光线调得暗一些,视野太亮不易观察。待用稀释的碘液染色后,再将显微镜调得亮一些,这样,就便于观察了。

(3)关于霉菌部分的教学,可以这样引入:青霉素治疗某些病的效果很好,你知道它的来历吗?它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在20世纪40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酵母菌是什么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单细胞微生物,能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分布于整个自然界,是一种典型的异养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够存活,是一种天然发酵剂。

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造生产,也可为致病菌——遗传工程和细胞周期研究的模式生物。酵母菌是人类文明史中被应用得最早的微生物。目前已知有1000多种酵母,根据酵母菌产生孢子的能力,可将酵母分成三类:形成孢子的株系属于子囊菌和担子菌。不形成孢子但主要通过出芽生殖来繁殖的称为不完全真菌,或者叫“假酵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酵母菌的结构 酵母菌的结构是什么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酵母菌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内质网、类脂颗粒、异染粒等,有的还有荚膜、菌毛等。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是单细胞微生物,它属于高等微生物的真菌类。

酵母菌的细胞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所以也可以做成高级营养品添加到食品中,或用作饲养动物的高级饲料。酵母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尤其喜欢在偏酸性且含糖较多的环境中生长。

酵母菌也常给人类带来危害,腐生型酵母菌能使食物、纺织品和其他原料变质。少数嗜高渗压酵母菌如鲁氏酵母、蜂蜜酵母可使蜂蜜、果酱败坏,有的发酵工业的污染菌,它们消耗酒精,降低产量或产生不良气味,影响产品质量。某些酵母菌可引起人和植物的病害,例如白假丝酵母可引起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以及泌尿系统等到多种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女权主义者用阴道酵母菌做面包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女权主义者用阴道酵母菌面包

估计你看完这个故事后再也没办法直视面包了。

一名女权主义博主发现自己患有阴道酵母菌感染,她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那就是将她不想要的体液拿来做面包。

ZoeStavri在《又一个愤怒的女人》一文中写道,她在社交媒体上记录下了她这一不同寻常的烘培实验细节,不出意料的是,她的这一举动引发了许多人的怒火。

Stavri承认自己有一点“任性的倔强”和“敏锐的科学头脑”,当她患有念珠菌阴道炎的时候,比起接受常规治疗解决这个问题,她决定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产生的额外酵母菌。

Stavri利用性具将酵母菌从她的阴道中取出,并将它当做发酵面团的基本原料,面团发酵通常需要几天时间完成。

这位试验性的烘焙师将她体内产生的原理与面粉和水混合在一起,并每天观察面团的发酵过程,顺便拍下照片。

那些记录下不同寻常的面包制作过程的照片遭受了猛烈抨击,许多人觉得Stavri有精神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酵母菌是不是细菌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酵母菌不是细菌而是一种真菌,同时也是少数的单细胞真菌。真菌所包含的种类是十分多的,而酵母菌就是其中的一个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真菌。细菌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单细胞生物,比如具有代表性的细菌是叶绿体以及线粒体。而酵母菌符合真菌的特点,因此酵母菌是真菌,而不是细菌。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酵母菌细胞的宽为2-6微米,长为5-30微米,有的酵母菌则更长,同时他们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常见的形态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柠檬形、椭圆形或藕节形等。

酵母是没有危害的,在各种环境下都容易生长,在水中、土壤中、空气中、动物体内都存在酵母,在有氧气或没有氧气的环境下都能生存。

酵母有干酵母和鲜酵母两种,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营养价值高的单细胞微生物,营养学上把它称为“取之不尽的营养源”。除了脂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外,酵母还富含多种酶类、矿物质和维生素。制作发面有很多办法,有小苏打发面和酵母发面等,用酵母发面,面食就会变得松软好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赶紧吃点发酵的馒头 酵母菌原来这么厉害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崇洋媚外”这个词虽然是贬义,但是也是现代年轻人的写照,如早餐,年轻人更愿意选择西方的面包、牛奶,而中老年人更爱传统的馒头、包子。从营养和功效上来看,馒头比面包更有营养和具有保健作用。

馒头属于发酵食品的一种

发酵,其实是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变为另一种食物的过程,馒头便是在酵母菌的作用下产生的美食。

经常食用发酵食物的好处

1.易消化

食物在发酵时候,微生物会分泌出酶类物质,而这种物质能够裂解食物的细胞壁,提高营养元素的利用度。肉、奶制品在发酵的过程,原有的蛋白质会变得更加易于吸收利用。

2.产生更多的维生素B

发酵时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B族,如酵母本身便是一种维生素B。另外,动物或植物都无法产生或合成的维生素B12,便需要微生物才能产生。

3.降低食物中脂肪量

因为微生物在发酵食物时候,会分解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如臭豆腐的味道,便是源自于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这样的食物更利于减肥、降低血脂。

酵母菌的好处

用于食品发酵的微生物有很多,但是做馒头的通常使用酵母菌。

首先,酵母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对肝脏有解毒、保护功效。

其次,酵母不仅仅富含维生素B,同时还含有微量元素硒、铬,同样有抗衰老、抗肿瘤和提高抵抗力、预防动脉硬化作用。

另外,改善消化。酵母发酵的馒头,其中多气孔、松软,进入胃部之后,可以充分与消化液接触,减轻胃负担。而且,馒头中的维生素B族丰富,可以改善肌肉乏力、易疲劳等现象。

常见的发酵食物

发酵食物时,除了馒头之外,还包括泡菜、甜面酱、酸奶、米酒、米醋、豆酱等,这些食物除了采用酵母发酵之外,还有采用醋酸菌、乳酸菌发酵。而据新闻报道称,长寿的老人,其体内的有益菌远超过他人。

但是,发酵食品虽好,也不易过量吃。

首先,发酵的蔬菜不适宜多吃、常吃,因为其中会缺乏维生素C,而维生素C是人体重要的维生素,参与抵抗力形成、产生血液、保护血管健康等。

其次,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发酵后的馒头更容易提升血糖值,所以,这类人要少吃白面馒头或食用粗粮馒头。

痛风病人要少吃发酵食物,豆制品发酵后,容易含有嘌呤,而这些嘌呤容易加重肾负担和痛风,还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一般建议,一天食用1-2种发酵食物,同时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酵母菌是真菌吗 酵母菌是什么真菌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酵母菌是一些单细胞真菌,可在缺氧环境中生存,是人类直接食用量最大的一种微生物。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椭圆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

其生殖方式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大类。酵母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生长在偏酸性的潮湿的含糖环境中。酵母菌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分和B族维生素等,能提高发酵食品的营养价值。酵母菌易于培养,且生长迅速,被广泛用于现代生物学研究中,也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酵母菌和乳酸菌有什么区别?能用来干什么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从结构上来说,酵母菌是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而乳酸菌是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内的遗传物质被核膜包围起来形成细胞核,而原核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则没有核膜包围,也就是不形成细胞核。所以二者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有无核膜,或者说有无细胞核。

从生存条件上来说,酵母菌既能在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也能在无氧气的条件下生存并产生酒精;而乳酸菌则只能在无氧气的条件下才能生活,并产生乳酸。

两者的用途也有区别,酵母菌的用途:

1、酿造啤酒的酵母;

2、医药上将其制成酵母片如食母生片,用于治疗不合理饮食引起的消化不良;

3、酵母中还含有很强的抗氧化剂,能保护肝脏,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4、在发酵过程中,面团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形成了面包制品独特的发酵香味;

乳酸菌的用途:

1、发酵乳制品加工;

2、用于果蔬及谷物制品加工;

3、制作优质青贮饲料;

4、生产乳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PM2.5到底有多毒,科学家打算用酵母菌监测

全文共 2086 字

+ 加入清单

交通要道和供暖锅炉附近空气中的PM2.5浓度与农田中的浓度相同,但三地的PM2.5毒性可能不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可能大不相同。北京大学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最近取得了跨学科的进展,集成了自动检测平台,如空气采样、酵母和酵母蛋白荧光。荧光标记酵母首次实现了对PM2.5各种毒性指标的实时在线监测

研究人员认为,该方法为研究PM2.5等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提供了开创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它可以从分子水平上从多个角度了解PM2.5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助于发现当前研究方法无法检测或忽略的健康效应和反应途径,从而避免“盲人摸象”的弊端。

酵母和人类基因有“同源性”

目前,对大气颗粒物毒性的研究大多采用细胞、小鼠等动物实验或人体观察。然而,动物暴露实验必须在高浓度剂量下进行,偏离实际环境暴露剂量。此外,灵敏度相对较低,响应时间相对较长,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它落后了。当观察到损坏时,通常会出现损坏。

你为什么想到用酵母来监测PM2.5的毒性?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希望芒塞尔解释酵母基因与人类基因具有“同源性”,并且有相似的反应。PM2.5对酵母基因的损伤可以推断出对人类基因的相关损伤。

例如,酵母的自噬。到了芒塞尔,日本教授大隅良纪发现人类细胞和酵母细胞具有自噬性,而且基本机制相似。大Yoshinori因其在自噬研究方面的成就获得了2016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自噬是指细胞在面临生存压力时,通过降解自身的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营养和能量,从而维持生命。自噬也可能降解潜在的有毒蛋白质以防止细胞损伤等。

为了繁荣,这种酵母通常被称为酿酒酵母,有6000多个基因。它的基因序列在1996年被完全测序,它也是第一个完成基因测序的真核生物。它被广泛用于人类疾病的研究。许多生命现象和蛋白质功能都来自于对这种酵母的研究。

“酵母的大小为5-10微米,半径很大,在显微镜下肉眼很容易看到。它有利于监测单细胞的荧光,从而能够实时在线显示PM2.5的毒性。对生茂来说,研究小组对数百种酵母基因蛋白进行了高通量筛选,发现空气中的氧化损伤蛋白(HSP60)、DNA修复蛋白(SSA1)等对PM2.5敏感。“例如,我们发现单个活酵母在氧化损伤后约20分钟发生了DNA修复,反应相当敏感。”

绿色荧光蛋白实时显示PM2.5的损伤

为了实现对PM2.5毒性的实时在线监测,有必要使大气中的PM2.5与酵母接触,产生相关的刺激,标记的基因可以及时表达,以显示相关的毒性。为了繁荣,它依赖于绿色荧光蛋白。

绿色荧光蛋白于1962年首次在维多利亚的多管发光水母中发现。当被蓝色波长范围的光激发时,由其基因产生的蛋白质发出绿色荧光。日本科学家夏村、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和钱永健因发现和转化绿色荧光蛋白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

为了繁荣,研究小组使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酵母来“结合”待研究的酵母蛋白质。像“卧底”一样,当PM2.5对酵母造成一定损害时,相应的绿色荧光蛋白会表达并发光,然后被酵母蛋白荧光自动检测平台“捕获”。这就像“实时监控不同地区每辆车的行驶拥堵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PM2.5的损坏机理。测试数据也可以远程传输,“即使我在国外开会,也能及时从北京的设备上接收到测试信息。”

为了繁荣,该自动检测平台使用生物芯片,即在芯片的不同位置放置多个标记有不同绿色荧光蛋白的活酵母,酵母只能在芯片的培养液中小范围内移动。“当人体吸入PM2.5时,人体组织细胞与它的接触发生交互反应,就像这个系统中的酵母与颗粒物质接触一样。酵母蛋白与人类蛋白相似,所以PM2.5对酵母的损伤可以推断为对人体的相关损伤。然而,对酵母损伤的反应时间取决于PM2.5的浓度。”

图为180分钟后酵母对北京灰霾的反应。

揭示PM2.5对人体的特定致病毒性机制

芒塞尔认为,PM2.5毒性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的成果离不开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罗春雄领导的研究团队的努力,是在两项诺贝尔奖的科学成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巨人之肩”,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质。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该研究小组正在使用该系统检测和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大气中的二氧化氯的毒性。同时,也在筛选更具响应性的酵母蛋白,研究灵敏度的校准和响应毒性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全方位揭示PM2.5对人体的特定致病机制。

“将来,我们还会人工合成一些敏感基因。结合新基因后,酵母对PM2.5毒性的反应将更加灵敏、快速和有针对性,从而实现准确检测。”向郁郁葱葱的说道。

生茂说,实时在线监测系统的毒性的2.5是基于他的“实时在线筛选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大帕”的成就。

空气中的微生物无色、无味、潜伏且短暂。如果不能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实时监测,就不能及时发现空气中潜在的微生物危害,这可能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如疫情爆发、生物恐怖袭击等。

“空气中病原微生物实时在线筛查”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临床呼吸道感染诊断、生物预警、国防和军事反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生茂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基于活性酵母传感器的PM2.5毒性实时在线监测系统将在中国应对烟雾危害和保护公众健康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酵母菌在水族箱中的作用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观赏鱼

一般来说,水混,往往起因是养鱼密度太大导致水体营养太丰富,一些大型的腐生菌大量滋生。它们在水中含量过高,就会有水混,水腥臭的现象。鱼在这种恶劣的水质下,容易生病、中氨毒、缺氧和死亡。这种情况,换水后,很快就恢复浑浊--当然了,腐生菌繁殖速度很快的。只要还是那么多营养供应(鱼的粪便,分泌物等等),它们很快就恢复在水中的含量。下硝化菌当然也不能解决,因为硝化菌的食物并非水里的垃圾,而是垃圾分解后的氨和其氧化物。 加大滤材,换泵,用处不大,因为始终都是那么多水。减少喂食,是有用的,不过鱼饿得久,体质会变差。治本的方法就是消毒,重新开缸,然后降低养鱼密度。治标的方法就是下酿酒酵母。酿酒酵母菌主要是圆形的单细胞,不像其他链条状的腐生菌。它们飘荡在水中是不会导致看上去水混,而且酵母是可以在缺氧的条件下繁衍生存的。繁殖速度也很快,它们下了鱼缸,就很快和其他腐生菌争夺食物,而且多次试验,总是能赢。酿酒酵母菌(酵母菌很多种的,有的是有害的,而且链状的)本身无毒,高蛋白,不损害鱼,鱼无意吃了还能对肠胃有好处。不过,酵母菌在鱼缸多次繁殖后会退化的,所以隔一段时间就要增加新的酵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酵母菌和霉菌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l)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知道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观察酵母菌、青霉或曲霉(认识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和出芽生殖,认识霉菌的形态结构和孢子)。

2、能力方面

通过观察酵母菌、霉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命现象的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过观察酵母菌、霉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探索精神。

(2)通过学习本节知识,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学的基本观点,能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

重点难点

1、酵母菌在生活中的应用为本节教学的重点之一,因为它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初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

2、观察酵母菌和霉菌是本节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因为通过本实验过程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思想情感,还可以给学生创造互相学习、协作共进的机会。

3、酵母菌获得能量的方式是本节课的难点,因为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的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理解起来有难度。

教具准备

酵母菌培养液,培养好的青霉和曲霉,显微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吸管,镊子,稀释的碘液,吸水纸,放大镜,纱布。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利用实物激发兴趣导出主题

学生实验、观察实物、培养能力,强化知识

利用实验,使学生识记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特点

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理解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酵母菌是真菌还是细菌?

全文共 1129 字

+ 加入清单

真菌

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单细胞微生物,能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分布于整个自然界,是一种典型的异养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够存活,是一种天然发酵剂。

酵母(saccharomyce) 是基因克隆实验中常用的真核生物受体细胞,培养酵母菌和培养大肠杆菌一样方便。酵母克隆载体的种类也很多。酵母菌也有质粒存在,这种2pm 长的质粒称为2um 质粒,约6 300bp。这种质粒至少有一段时间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以外,利用2pm 质粒和大肠杆菌中的质粒可以构建成能穿梭于细菌与酵母菌细胞之间的穿梭质粒。酵母克隆载体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构建的。

细胞形态

酵母菌细胞宽度(直径)约2~6μm,长度5~30μm,有的则更长,个体形态有球状、卵圆、椭圆、柱状和香肠状等。

生理特性

酵母是单细胞微生物。它属于高等微生物的真菌类。它和高等植物的细胞一样,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壁、线粒体、相同的酶和代谢途经。酵母无害,容易生长,空气中、土壤中、水中、动物体内都存在酵母。有氧气或者无氧气都能生存。

酵母是兼性厌氧生物,未发现专性厌氧的酵母,在缺乏氧气时,发酵型的酵母通过将糖类转化成为二氧化碳和乙醇(俗称酒精)来获取能量。

多数酵母可以分离于富含糖类的环境中,比如一些水果(葡萄、苹果、桃等)或者植物分泌物(如仙人掌的汁)。一些酵母在昆虫体内生活。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椭圆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比细菌的单细胞个体要大得多,一般为1~5或5~20微米。酵母菌无鞭毛,不能游动。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有的还具有微体。

酵母菌的遗传物质组成:细胞核DNA,线粒体DNA,以及特殊的质粒DNA。

大多数酵母菌的菌落特征与细菌相似,但比细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的颜色都很均一,菌落多为乳白色,少数为红色,个别为黑色。

生殖方式

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分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

无性繁殖包括:芽殖,裂殖,芽裂。

有性繁殖方式:子囊孢子。

芽殖:这是酵母菌进行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成熟的酵母菌细胞,先长出一个小芽,芽细胞长到一定程度,脱离母细胞继续生长,而后形成新个体。有多边出芽、两端出芽、和三边出芽。

裂殖:少数种类的酵母菌与细菌一样,借细胞横分裂而繁殖。

芽裂:母细胞总在一端出芽,并在芽基处形成隔膜,子细胞呈瓶状。这种方式很少。

子囊孢子: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会形成孢子(一般来说是四个),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一些酵母,如假丝酵母(或称念珠菌,Candida)不能进行有性繁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酵母菌是真菌还是细菌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酵母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在葡萄及其他各种果品和蔬菜上更多。比如生产上常用的面包酵母、饲料酵母、酒精酵母和葡萄酒酵母等。酵母菌是重要的发酵素,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

酵母菌是真菌。是真菌。细菌没有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一般较小,而且属于单细胞型生物,而真菌具有细胞核、细胞膜、线粒体等结构,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细胞较大,而且属于多细胞型生物,酵母菌具有细胞核,所以属于真菌,而且是高等微生物的真菌类。最常见的真菌是各类蕈类和霉菌以及酵母。常见的大型真菌还有香菇、草菇、金针菇、双孢蘑菇、平菇、木耳、银耳、竹荪、羊肚菌等。

另外还有在发酵工业上,可用来发酵生产酒精或药用酵母的啤酒酵母,它也可通过菌体的综合利用提取凝血质、麦角固醇、卵磷脂、辅酶甲与细胞色素丙等产品。还有可制红曲、酿制红乳腐和生产糖化酶等的红曲霉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人类创造出仅有1条染色体的酵母菌株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杂志《自然》1日在网上发表了两项主要的基因研究:来自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创造了一种新的酵母菌株,它只有一条或两条染色体,而不是传统的16条。融合酵母的所有染色体都没有明显损害细胞适应性。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分散在多条染色体上,染色体的数量因物种而异。例如,人类有23对染色体,但我们的类人猿有24对,而雄性杰克蚁只有一条染色体。这些差异可能是由偶然融合或基因组加倍事件造成的,但科学界仍不清楚多重染色体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物种对染色体总数变化的“耐受性”如何。

在这两项最新研究中,中国和美国科学家使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酿酒酵母基因组,创造出一系列染色体减少的酵母菌株。中国科学院的覃重军等人创造了一种将所有遗传信息融合到一条染色体上的酵母菌株,而纽约大学朗尼医学中心的杰夫·伯克等人创造了一种具有两条染色体的酵母菌株。

尽管融合显著改变了三维染色体结构,但除了删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基因外,新菌株含有与正常酿酒酵母相同的遗传物质。已经证明,人工修饰的酵母细胞出人意料地健壮,并且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没有显示出显著的生长缺陷。然而,融合的染色体株确实表现出小的适应性限制和有性生殖缺陷,因此它们可能被天然株迅速消除。这些新发现也将有助于解释拥有更多染色体的优势。

2012年,中美共同推进Sc2.0国际合作项目,中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16条酿酒酵母染色体中的4条,占国际总数的66.7%。

这一系列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我们调节和控制生命过程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酵母菌是如何发酵的,原理是什么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同样是面食,酵母菌发酵后的馒头、面包就比大饼、面条等没有发酵的食品营养更丰富。很多人对于酵母菌发酵原理不是很清楚,那么酵母菌发酵原理是什么呢?

酵母菌发酵原理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在缺氧和微酸性的条件下,转变成酒精,产物是酒精。酵母菌含有多种酶,例如淀粉酶。发酵时,淀粉酶先使面粉中的淀粉变成糖分,然后使糖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蒸馒头时受热膨胀,结果在馒头里留下了许多小孔,同时还产生出少量的酒精和酯类挥发酸等,因此吃起来十分松软可口。酵母菌对馒头的发酵起着决定的作用,但要注意使用量。如果用量过多,面团中产气量增多,面团内的气孔壁迅速变薄,短时间内面团持气性很好,但时间延长后,面团很快成熟过度,持气性会变劣。

酵母菌发酵原理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在缺氧和微酸性的条件下,转变成酒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