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岛屿湾蛇绿岩热门20篇

浏览

5637

文章

63

篇1:世界上最小的岛屿

全文共 1138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岛屿上生活,我觉得会有很多人去向往,因为那样的生活可能相对自由很多,四面临海,每天都是一种心情的诠释,岛屿商店风景,而在太平洋的一个美丽珊瑚岛上就有一个美丽的岛屿--世界最小的岛屿!

它的文化传统

2006年瑙鲁居民为9,265人。以往的瑙鲁人口数更现今更多,但在2006年约1500名移民工人遣返至基里巴斯和图瓦卢,原因是大规模减少的磷矿开采工人。瑙鲁语是瑙鲁的官方语言,是一个特别的太平洋岛国语言,约96%瑙鲁人在家中使用。由于瑙鲁语只应用在国内,所以英语亦广泛地使用,尤其是在政府和商业上。瑙鲁的族群包括瑙鲁人(58%)、太平洋岛国人(26%)、欧洲人(8%)及华人(8%)。瑙鲁本土的欧洲人原本全由英国人组成,他们大多在独立后离开。瑙鲁人的主要宗教信仰是(2/3是新教,1/3是天主教),另有约10%人是巴哈伊信仰,所占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另有9%人信奉佛教及2.2%是穆斯林。(宪法清楚写明人民享有宗教自由,但有某些情况下政府会限制此权利,如限制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活动和耶和华见证人会员,他们主要都是外劳,受雇于政府的瑙鲁磷酸盐公司。)

它的地理环境

瑙鲁位于太平洋中部,北距赤道约41公里,东离夏威夷4160公里,西南隔所罗门群岛距澳大利亚悉尼4000公里。为一个椭圆形珊瑚岛,全岛长6公里,宽4公里,最高海拔70米。唯一的湖泊为咸水湖布阿达湖,没有河流。全岛3/5被磷酸盐所覆盖。属热带雨林气候。瑙鲁的经济主要依靠开采和出口磷酸盐。

瑙鲁岛上没有河流,唯一的一个湖泊——布阿达湖也是咸水湖,虽然降水很多,但小岛的表面透水性很强,所以岛上几乎没有淡水,饮用水都需进口。

--富饶的瑙鲁国

在太平洋中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有一个美丽的珊瑚小岛,面积仅22平方公里,它就是富饶的瑙鲁国,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

全岛略呈椭圆形,四周被珊瑚礁所环绕,海岸地带是一片银白色的沙滩,由此向内地面逐渐升高,是一圈近300米宽农作物环岛地带,再往里是高12~60米的珊瑚峭壁。从峭壁的横纹推测,瑙鲁岛的形成至少有上万年的历史了,

峭壁之上,就是占全岛面积85%的台地,也就是瑙鲁国的主体。瑙鲁国因离赤道仅53公里,所以终年气候炎热,雨水较多。

瑙鲁人口约8000人,主要分布在环岛地带的村落中。这个岛国人口虽少,却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它的财源主要来源于岛上丰富的磷酸盐矿,在中部台地,几乎全部覆盖着这种优质的天然磷肥,厚达6~10米,总蕴藏量1亿吨左右,它是长期堆积的鸟粪经过矿化作用形成的。全国就业人口的60%从事磷酸盐矿开采业,年产量保持在200万吨以上,巨额的收入保证了社会福利事业的迅速发展,全国实行免税,免费住房、用电、打电话、医疗等,每3个人就有一辆汽车,但是这个国家从食品到淡水都需要进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香港是岛屿吗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香港不是岛屿,是一个区域。香港,简称港,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珠江口以东。区域范围包括香港岛、九龙、新界和周围的262个岛屿。陆地总面积为1106.3平方公里,其中港岛80.7平方公里,九龙46.9平方公里,新界978.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1648.7平方公里。而香港岛屿是一个岛屿群,共有235个,已占香港总面积接近10%。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荣的自由港和国际大都市,与纽约、伦敦并称为纽伦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和最具竞争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第三位。

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管理经验合二为一,以廉洁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经济体系及完善的法治闻名于世,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全文共 3802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竟然已有38亿岁!你知道是哪个岛屿吗?下面来跟着小编来认识一下吧!

格陵兰岛(英语:Greenland;丹麦语作:Gronland,格陵兰语作Kbzuowent Nunaat)世界最大岛,面积2,166,086平方公里(836,330平方哩),在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从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韦尔角相距2574公里,最宽处约有1290公里。海岸线全长三万五千多公里。丹麦属地。首府努克(Nuuk, 又名戈特霍布〔Godthab〕)。

丹麦管理

1380年丹麦与挪威联盟,格陵兰转由丹麦、挪威共同管辖。1841年丹麦、挪威分治后,成为丹麦的殖民地。后挪威与丹麦为该岛归属问题发生争执,1933年,丹麦和挪威两国同意将此争端提交国联下属的常设国际法院讼裁,根据仲裁结果,丹麦获得了格陵兰岛的全部主权。

大约从13世纪起,诺尔斯(即挪威)移民开始和扩展中的因努伊特图勒文化(约于1100年出现在格陵兰北部)相互影响。然而,主要由于格陵兰的气候变冷,诺尔斯殖民地于14世纪衰落,15世纪完全消失。

自1261年起,格陵兰即臣属于挪威国王。在这之前,诺尔斯格陵兰一直是共和政体。最初的诺尔斯殖民地消失后,格陵兰许久未见殖民活动。1721年,埃格德(Hans Egede)经丹麦-挪威联合王国允许,于今日的戈特霍布附近建立一家贸易公司和信义会传道会,标志着格陵兰开始真正进入殖民时代。1776年,丹麦政府独揽了格陵兰的贸易活动。此后格陵兰的海岸对外关闭,直到1950年才再度开放。在此期间,丹麦努力使格陵兰人逐渐适应外部世界,以免开放后经济蒙受损失。

殖民

982年,挪威人埃里克(Erik the Red)因杀人罪被驱逐出冰岛,于是来格陵兰定居。985年,埃里克返回冰岛,为了使人们乐意到这块新发现的土地上去,将它命名为格陵兰。986年,他组织一支探险队探察格陵兰,导致两大殖民地的发展∶东殖民地,在今尤利安娜霍布(Julianehab)附近;西殖民地,在今戈特霍布(Godthab)附近。这些殖民地在极盛时有农场280个,人口可能多达3,000人。11世纪时,埃里克松(Leif Eriksson)自新近接受____信仰的挪威回来,而将基督____格陵兰。1126年,格陵兰设置岛上第一个主教职位。

1000多年前,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人就迁至格陵兰定居,他们世世代代以捕鱼狩猎为生。公元982年,移居冰岛挪威人发现了格陵兰,于是在1261年成为挪威的殖民地。

岛屿的形成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日前研究发现格陵兰岛形成于38亿年前,其前身是海底大陆,由于大陆板块碰撞而形成,这一发现使得格陵兰岛一下子成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岛屿。

科学家们表示,这一研究发现表明地球大陆的板块运动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早许多,格陵兰岛就是大陆板块在运动中碰撞而形成的。

科学家们是在对在格陵兰岛发现了一些远古的岩石化石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这一结论的。他们表示,这些远古的岩石化石隐藏在格陵兰岛的地下,它们的排列就象是一个整齐的堤坝。通过对这些岩石的分析研究,科学家们证实格陵兰岛的来历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它可能是地壳版块(板块)运动的结果,而形成的过程却是相当漫长而且复杂的。

科学家们称,在格陵兰岛发现的这些远古岩石化石只有在大陆版块的运动中由于碰撞才能生产,这就是科学家们所说的蛇纹石。蛇纹石的是两个大陆版块在运动中相互碰撞时挤压海底大陆而形成的一种岩石,从这一点可以断定格陵兰岛在远古的时候可能就是一块海底大陆。

负责这项研究工作的哈里德·弗恩斯(音)教授,他在谈到这项研究时称,“在陵兰岛发现的蛇绿石是我们重视审视这块岛屿的一个突破口。在格陵兰岛东南部发现的这些蛇绿石化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蛇绿石,可以这样说,格陵兰岛是地球上由于地壳运动碰撞而形成的第一个原来是海底大陆的岛屿。根据这些化石的老化及风化程度,我们初步判断它们形成于38亿年前。”

这项研究成果被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文章称这项研究成果将对地球的进化史以及地球生命形成的历史产生重大影响。此前,绝大部分专家们都认为生命产生于地球上温暖的地方,因为这种地方有助于有机体吸取外界的营养,而且环境也有助于有机体的繁衍。

根据地球筑造论演说,地球的表面大陆就好象是一块七巧板,是由许多的小块拼起来的,而且这些版块时刻都在运动当中,只不过运动的速度很慢,感觉不到而已。由于大陆版块的运动,导致了许多版块结合部经常会发生强烈的火山或者是地震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由于大陆版块的运动才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大陆。也有科学家们表示,在版块运动发生之前,地球上只是一片汪洋大海。

到底地壳版块运动是从何时开始的这个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因为地球表面必须要足够冷才有条件形成固体的陆地。大部分科学家们都同意这一事件开始较晚的观点,因为目前世界上出土最早的蛇绿石形成于25亿年前。

来自纽约Syracuse大学的结构地质学家詹尼弗·卡尔森(音)称,“目前学术界对于地壳版块运动何时开始这个问题还有许多争论。在格陵兰岛的这一发现给地壳版块运动在早期发生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但它同时指出,格陵兰岛的发现只能说明海底的版块运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并不能说明其它方式的版块运动也开始的很早,它是研究早期地球构造的一个非常好的素材。”

随着对格陵兰岛出土蛇绿石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逐渐把目光转向了远古时代地壳版块运动的生命繁荣的影响。弗恩斯教授称,“我们可能从格陵兰岛蛇绿石上的化学成份中分析出远古时代生命形式的部分信息。此前也有地球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正是由于地壳版块的运动而繁衍起来的。”卡尔森也表示,远古时代的海底山脊是早期有机体生活的温床,那时来自外界的各种环境变化的影响也只能涉及到海洋的表面,而对于海底世界却是鞭长莫及。

史前

据说因努伊特人以加拿大极地的岛屿作跳板,自北美渡海到达格陵兰西北部。他们多次迁移,从西元前4000年一直延续到西元1000年。每次大迁移都带有不同的因努伊特文化,已知的有∶约前1400年至前700年的萨夸克(Salqaq)文化、约前800年至西元1300年的多塞特(Dolset)文化,还有邓达斯(Dundas; 即图勒)和因努苏克(Inugsuk)文化等。

5战

德国占领丹麦期间(1940~1945),格陵兰受美国保护,1945年,格陵兰回归丹麦。战后,丹麦对格陵兰人抗议其在该岛的统治作出反应。1951年取消了皇家格陵兰贸易公司的贸易垄断。1953年,格陵兰成为丹麦王国一部分之后,丹麦着手改革,以改善岛上的地方经济、运输系统和教育制度。1979年5月1日格陵兰获得内政自治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格陵兰一度由美国代管,战后归还丹麦。1953年丹麦修改宪法,格陵兰成为丹麦的一个州,与法罗群岛一样,它在丹麦议会中也拥有2个席位。

关于格陵兰岛

(Greenland)名字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大约是公元982年,有一个挪威海盗,他一个人划着小船,从冰岛出发,打算远渡重洋。朋友都认为他胆子太大了,都为他的安全捏一把汗。后来他在格陵兰岛的南部发现了一块不到一公里的水草地,绿油油的,十分喜爱。回到家乡以后,他骄傲地对朋友们说:“我不但平安地回来了,我还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大陆!”于是格陵兰(Greenland)便成为了它永久的称呼。格陵兰岛以216.6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堪称世界第一大岛,全岛约4/5的地区在北极圈内,格陵兰岛全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冷的中部内陆地区最低可达到-70℃。

站在格陵兰岛上吟诵“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可以找到十足的感觉。千姿百态的冰山与冰川成为格陵兰的奇景,对着它们展开丰富的联想。

自治

1979年5目1日起格陵兰正式实行内部自治,但外交、防务和司法仍由丹麦掌管。1973年,格陵兰随丹麦一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然而作为一个其经济和生存都完全依赖海洋资源的北美岛屿,受欧洲的管理是完全不必要的。1985年2目1日,格陵兰通过全民投票表决,终于成功地将自己从欧共体中解脱出来。

自1979年5目1日起,格陵兰建立起内部自治政府,与法罗群岛在1948年获得的地位一样,它成为在丹麦王国名义下一个有着特殊地位的国家。内部自治政府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由格陵兰政府自行管理格陵兰事务,而只有与丹麦王国有关的案件才由丹麦司法机构裁定。作为丹麦王国的一部分,丹麦派驻格陵兰的代表其权限随着丹麦向格陵兰自治政府移交权力而大大减少。尽管如此他仍是丹麦在格陵兰的首席代表,依法管理格陵兰的内部事务,负责丹麦在格陵兰举行的选举。在外交事务上,格陵兰不能与其它国家签订有关外交关系的协议。而另一方面,作为一称补偿,丹麦宪法又承诺,所有与格陵兰有关的声明都将照会格陵兰自治政府。

格陵兰岛于2009年6月21日正式自治。 2008年11月,格陵兰就自治举行全民公决,获得四分之三民众的支持。格陵兰自治后,政府将接过原本由丹麦王国拥有的天然气资源管理权、司法和警察权。格陵兰将拥有部分外交事务权,但丹麦王国在格陵兰的防务和外交事务上拥有最终决定权。格陵兰语将成为其官方语言。

尽管格陵兰岛的天然资源丰富,但包括石油、天然气、黄金和钻石在内的资源都埋藏在北极圈厚厚的冰层下面,开采不易。但美国专家认为,当全球气候变暖令巨大的冰层开始融化的时候,开采格陵兰的天然资源将变得更加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英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是位于西欧的一个经济发达的岛国,由众多岛屿组成,其中,最大的岛屿你知道是什么吗?接下来就由小编为你介绍一下英国的大不列颠岛的相关内容吧。

大不列颠岛气候

大不列颠岛 一般人提到英国时联想到的不外乎寒冷,潮湿,多雨雾等字眼,实际上的情形也确实如此。由於是岛国又有湾流夹带大量水气流经其周围海域所以降雨机率很高,年雨量平均全岛各地都在一千公厘以上,11月和

12月是降雨最多的月份。因为有湾流从南方引进温暖的空气,所以温度不会太低,比起北欧国其它国家算温暖了。

英国第一大岛屿

大不列颠岛是英国最大的岛屿,同时也是欧洲第一大岛屿,位于欧洲大陆西岸外的大西洋中,大不列颠群岛的主岛之一。面积为209,331平方公里,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国土的主要部分,由英格兰、苏格兰及威尔士所组成,这三个王国即占该岛的全部。大不列颠岛是不列颠群岛中的第一大岛屿,周围环绕着超过1000座小型岛屿,该岛全境目前都为联合王国领土。

欧洲最大的岛,不列颠群岛中两个主要岛屿之一。英国领土的主体。在北大西洋中,同欧洲大陆仅一水(英吉利海峡

大不列颠岛 )之隔。南北长900公里,东西最宽处为520公里,面积22.99万平方公里。人口5986万(1996)。沿海有许多深入内陆的峡湾和港湾。周围诸海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冬不结冰。典型的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冬温夏凉,多雨日,秋冬多雾。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多山地和丘陵,东南为起伏不平的低地。煤炭资源丰富。主要河流有泰晤士河、塞文河和特伦特河,河流水位稳定,利于航运。中部和东南部的英格兰是英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和人口最集中的地区。

大不列颠岛地形

不列颠岛原是欧陆的一部份,经过两次地壳运动,使不列颠岛地块往大西洋漂流,群岛和欧陆之间陷落形成北海,而成为孤立的岛屿。

大不列颠岛地形北高南低,起伏平缓,冰河地形为其主要特徵。

因岛屿为狭长形,所以河流长度都不长,加上雨量丰富,几乎每个河口都是天然良港。

大不列颠岛矿产资源

英国因为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因此一度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现今由于煤矿枯竭逐渐转向高科技产业,在乡村风情 世界的舞台上仍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世界上岛屿最多的海是哪个海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岛屿最多的海是爱琴海。爱琴海是希腊半岛东部的一个蓝色系海洋,南抵克里特岛,属地中海的一部分,海域南北长610公里,东西宽300公里,海岸线非常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所以爱琴海又有多岛海之称。

爱琴海是希腊半岛东部的一个蓝色系海洋,南抵克里特岛,属地中海的一部分。爱琴海是黑海沿岸国家通往地中海以及大西洋、印度洋的必经水域,在航运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爱琴海海域中岛屿众多、星罗棋布,海岸线曲折,有无数海湾、港口和避风小港。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为地壳不稳定区,多火山、地震。长611公里、宽299公里、面积21.4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570米,最深处在克里特岛东面,达3543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为什么会形成各式各样的岛屿?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四面环水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按岛的成因可分成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四大类。大陆岛是一种由大陆向海洋延伸,露出水面的岛屿。世界上较大的岛基本上都是大陆岛。它们是因地壳上升、陆地下沉或海面上升、海水侵入,使部分陆地与大陆分离而形成的。火山岛是因海底火山持久喷发,岩浆逐渐堆积,最后露出水面而形成的。珊瑚岛是由热带、亚热带海洋中的珊瑚虫残骸及其他壳体动物残骸堆积而成的,主要集中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中。

珊瑚礁有三种类型:岸礁、堡礁和环礁。冲积岛一般都位于大河的出口处或平原海岸的外侧,是河流泥沙或海流作用堆积而成的新陆地。世界最大的冲积岛是位于亚马逊河河口的马拉苦岛。

其中面积较大的称为岛,如我国的台湾岛;面积特别小的称为屿,如厦门对岸的鼓浪屿。聚集在一起的岛屿称为群岛,如我国的舟山群岛。而按弧线排列的群岛又称为岛弧,如日本群岛。三面临水,一面和陆地相连的称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全世界的海岛有20多万个,海岛总面积达996.35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6.6%。全世界有42个国家的领土全部由岛屿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英国最大的岛屿是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英国最大的岛屿,想必很多人都会知道的,那就是大不列颠岛啦。现在就让小编带你好好了解一下英国最大的岛屿大不列颠岛。

地形:

不列颠岛原是欧陆的一部份,经过两次地壳运动,使不列颠岛地块往大西洋漂流,群岛和欧陆之间陷落形成北海,而成为孤立的岛屿。大不列颠岛地形北高南低,起伏平缓,冰河地形为其主要特徵。因岛屿为狭长形,所以河流长度都不长,加上雨量丰富,几乎每个河口都是天然良港。

英国最大的岛屿:大不列颠岛

大不列颠岛是欧洲第一大岛屿,位于欧洲大陆西岸外的大西洋中,大不列颠群岛的主岛之一,面积为209,331平方公里。

气候:

一般人提到英国时联想到的不外乎寒冷,潮湿,多雨雾等字眼,实际上的情形也确实如此。由於是岛国又有湾流夹带大量水气流经其周围海域所以降雨机率很高,年雨量平均全岛各地都在一千公厘以上,11月和12月是降雨最多的月份。因为有湾流从南方引进温暖的空气,所以温度不会太低,比起北欧国其它国家算温暖了。

特点:

⑴地处北大西洋文明的中心:古希腊文明以东地中海为中心,罗马时代重心虽逐渐西移,仍以地中海为范畴。1492年,发现新大陆后,文明重心便移到北大西洋,而英国适为其中心。

⑵位于西欧大陆海外,攻守自如:LINK最狭处仅三十余公里,使英国进可参与欧洲事务,退可自保。拿破仑雄霸欧陆、希特勒席卷欧洲十余国,但对不列颠群岛仍是望洋兴叹。

⑶居世界最繁忙的航线上:新大陆发现后,航船将西欧移民运往美洲,又将美洲土产及原料运回欧洲加工、再将成品运销至世界各地,北大西洋航线因而成为全球最忙的航线,海运量占世界之半,英国船只及海港也因参与工作而带来许多财富。

⑷海上资源丰富:不列颠群岛滨临北海,海域广阔平浅,自古为丰富的渔场,供应英国人食料。自公元1970年,北海海底发现石油后,除了可充分供应英国的需求,甚至尚有余量可供外销。

矿产资源:

英国因为有丰富的煤,铁等矿产,因此一度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现今由于煤矿枯竭逐渐转向高科技产业,在世界的舞台上仍占有重要地位。

位置:

大不列颠岛是不列颠群岛中的最大的岛屿。东依北海,西隔爱尔兰海与小不列颠岛相望,北为大西洋,南方一英吉利海峡和法国相对,是个独立於欧陆之外的世界。

整个大不列颠岛是介於北纬50 °与59° 之间。是南北长,东西窄的长形岛屿。0 °经线正好经过伦敦郊外的格林威治,所以它横跨东西两个不同经度区,大部分集中在西经度,小部分在东经度。但由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主岛全部位于东半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西方国家海外为什么那么多岛屿 中国为什么没有

全文共 2509 字

+ 加入清单

海外领土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位于国外,但无法连接本土的领土。我们翻开地图,我们会发现世界上有很多岛屿,很多岛屿都会标注英属、法属等等一些字样,这些就是所谓的英国或是法国的海外领土。不过大家可以注意的是,我们中国似乎在海外没有任何一寸领地,那么这是为何呢?

一,西方国家海外领地的形成过程

海外领地实际上是殖民扩张留下的产物。从15世纪开始,西方国家不断在海洋上扩张,由此占据了一块又一块的土地。首先走向海洋的是葡萄牙,该国从1415年开始在大西洋沿岸探险,一路上在非洲西海岸建立据点。到1528年,葡萄牙占据了马六甲,从此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线路。

此后,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相继在海上扩张,占据了大量的殖民地。葡萄牙占据了巴西和非洲、印度洋沿岸的众多城市;西班牙占据着大部分中南美洲和菲律宾等;荷兰后来居上,夺去了葡萄牙的大量殖民地,并且将占据整个东印度群岛。英法则在北美洲、印度次大陆疯狂扩张。

工业革命时代,英、法、德、美的实力迅速增强,开始进一步瓜分全球。到19世纪末,非洲基本被英法德意瓜分完毕,中东地区、东南亚和印度大量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而姗姗来迟的美国迅速抢占太平洋的岛屿,并且从西班牙的手中夺取了菲律宾。日本也不甘示弱,极力向四周扩张。另外还有丹麦、挪威等也在北欧扩张。

也是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世界上出现了三次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第一次是美洲的独立运动,让西班牙、葡萄牙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第二次是一战后,英法的殖民统治摇摇欲坠;第三次是二战后,亚非国家基本独立,西方殖民体系基本瓦解。但是,这并非代表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就完全消失了,地球上还有大量的岛屿、土地掌握在殖民地手中,至今依然没有改变。

例如,英国还有安圭拉、百慕大群岛、直布罗陀等13个海外领地;法国有法属圭亚那等11个海外领地;美国有马里亚纳群岛、中途岛等太平洋的多个岛屿;葡萄牙还占据着马德拉群岛和亚速尔群岛;西班牙占据着休达和梅利利亚;丹麦拥有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尼德兰有阿鲁巴、库拉索、荷属圣马丁等。可能还需要第四次民族解放运动才能改变以上的现象。

二,继承者的海外领地

除了以上的传统的殖民国家之外,还有一些从殖民国家独立而来的国家也拥有一定的海外领地。这些领地要么是从宗主国那里继承而来,要么是独立之后扩张而来。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阿根廷等都有一定的海外领地。

澳大利亚的海外领地主要是圣诞岛、诺福克岛、麦夸里岛、赫德岛、科科斯群岛,新西兰的主要是托克劳群岛。两者都是从宗主国英国手中继承而来的。

而印度的尼科巴—安达曼群岛也是从英国继承而来,而这些岛屿在地理上属于东南亚,划给缅甸才是最合适的。印度得到尼科巴—安达曼群岛后,就有了封锁马六甲海峡,称霸印度洋,对中国的海上“生命线”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当今四大洋,到处都是英、法、美等国的岛屿,反观我们中国,在海外没有一寸的领地。在海外拥有一块领地,并非只是一块土地这么简单。首先经济上来看,拥有一个小岛,就拥有了周边12海里的领海,200海里内的专属经济区,甚至可以扩大到了350海里。这也就是为什么法国的陆地面积如此之小,但是海域面积却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中国的领海面积只位居世界第十,还少于新西兰。

从军事上来说,海外领地可以成为一国在海外的军事基地,扼守交通要道,扩大国家的影响力。例如,英国占据着直布罗陀,可以扼守大西洋到地中海的航运线路;印度占据尼科巴—安达曼群岛,扼守着马六甲海峡;美国占据着马里亚纳群岛,建设有关岛军事基地,对亚太地区形成了强大的威慑;法国在南美洲的圭亚那,成为法国接入南美洲事务的中介。

三,中国为何没有海外领地?

纵观中国历史,中国的古代王朝基本不在海上扩张,而西方国家从腓尼基。希腊、罗马时代就热衷于在海外建立殖民据点。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文明决定的。中国是农耕文明国家,主要的扩张方向是农耕地区或者半农半牧地区,而西方国家是海洋文明,因而总是会占据海上咽喉,以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中国封闭自守、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限制了我们在海上的扩张步伐。

当然,我们也并非是对海上一点也不感兴趣。古代的百越民族就习惯于水上生活,他们曾经活动于海南岛、台湾岛,是开发两岛的早期居民。随后,汉朝跟着南越人的脚步登上了海南岛,从此海南岛纳入了中国版图。而台湾岛离大陆比海南岛要远一点,我们直到清朝才将之正式纳入版图,设置台湾府、台湾省。

在元朝时期,蒙古人无论在陆地上还是海上都展现了雄心壮志。忽必烈曾经远征日本,南征缅甸、交趾、占城、爪哇,是中国第一次在海上大规模用兵。明朝永乐年间,派遣郑和下西洋,开始将势力范围南移到了马六甲海峡一带。但是明朝只满足于东南亚各国的称臣纳贡,耀武扬威,并未想在西洋建立据点。当郑和的船队在马六甲海峡击败海盗陈祖义之后,就册封了当地华人施进卿为旧港宣慰司,停留在名义上的册封上,并未派遣军队驻守。

而当时正是西方殖民运动兴起的时代。1440年,旧港被满者伯夷吞并,而明朝方面似乎一点也不关心,毕竟这时候的明朝还在推行严格的海禁政策。1511年,葡萄牙开始侵入马六甲,到1528年正式灭马六甲王国。此后,东西方贸易被西方人垄断,明朝对于此事并不知情。随后,澳门也被葡萄牙占据,台湾被荷兰占据,明朝似乎也漠不关心。中国在海上走得最远的时代,也是中国人远离海洋的时代。

清朝时期,中国依然只满足于周边各国的朝贡。乾隆时代,东南亚的华人在加里曼丹岛建立了兰芳共和国,该国制度上学习西方,文化上保留中国的传统。为了与荷兰等国抗衡,兰芳共和国向清朝称臣,试图得到中国的保护。然而乾隆认为他们就是海上流寇,因而拒绝他们的要求。最终,孤立无援的兰芳共和国被荷兰所灭。中国人再一次错过了海外扩张的机会。

鸦片战争后,西方不断入侵中国,中国的国土不断沦陷,连自保都显得困难,更别说在海上扩张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的国家又纷纷独立,和中国建立了平等的外交关系。他们还要反过来争夺我们的岛屿,如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在南海上疯狂圈地,导致我们损失惨重。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绝不会对外扩张,但我希望我们能够拿回属于自己的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什么岛?

全文共 1170 字

+ 加入清单

格陵兰岛

格陵兰岛(丹麦语:Grønland;格陵兰语:Kalaallit Nunaat),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面积2166086平方千米。位于北美洲东北方,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

格陵兰岛(丹麦语:Grønland;格陵兰语:Kalaallit Nunaat),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面积2166086平方千米。位于北美洲东北方,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从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韦尔角相距2574千米,最宽处约有1290千米,海岸线全长3.5万多千米。丹麦属地,首府努克,又名戈特霍布。全岛终年严寒,是典型的寒带气候,沿海地区夏季气温可达零度以上,内陆部分则终年冰冻。

2018年12月7日报道,格陵兰岛的冰川正在以数十年来,也可能是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如果格陵兰岛的冰川全部融化,将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23英尺(约7米)。

格陵兰在它的官方语言丹麦语的字面意思为“绿色的土地”(Greenland)。这块千里冰冻、银装素裹的陆地为何享有这般春意盎然的芳名呢?关于格陵兰岛名字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大约982年,有一个挪威海盗,他一个人划着小船,从冰岛出发,打算远渡重洋。朋友都认为他胆子太大了,都为他的安全捏一把汗。后来他在格陵兰岛的南部发现了一块不到一公里的水草地,绿油油的,十分喜爱。回到家乡以后,他骄傲地对朋友们说:“我不但平安地回来了,我还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大陆!”于是格陵兰便成为了它永久的称呼。格陵兰岛以216.6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堪称世界第一大岛,全岛约3/4的地区在北极圈内,格陵兰岛全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冷的中部内陆地区最低可达到-70℃。

站在格陵兰岛上吟诵“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可以找到十足的感觉。千姿百态的冰山与冰川成为格陵兰的奇景,对着它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在冰岛的殖民者于982年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发现这里无人居住。在岛的极南端,冰岛人建立了三个据点,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他们一直坚持了下来。

格陵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格陵兰这个名字正是这些斯堪的纳维亚人所取。根据北欧神话史诗萨迦的记载,红胡子埃里克森因为犯谋杀罪而从冰岛流亡至此。埃里克森一家及其奴隶向西北航行,以探寻传说存在在那里的陆地。当他在岛上定居下来后,便给该岛取名格陵兰(意即”绿色的土地”),以吸引更多的移民(至少该岛南端的峡湾还是多草的)。他的这一妙计果然成功,北欧移民也能和新来的因纽特人和睦相处。12世纪时,在格陵兰甚至还建立了一个天主教的主教辖区。1386年,格陵兰正式归属于挪威,由于当时挪威是北欧三国卡尔马联合成员,所以在该联合瓦解后,格陵兰又转属于丹麦-挪威双重君主国的统治。在坚持了五百多年以后,北欧人的定居点在15世纪突然消失了,这很可能是因为小冰期引起了普遍的食物匮乏。后来发现的该时期居民的遗骨,都带有营养不良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玉环沿海岛屿解放纪念陈列室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玉环沿海岛屿解放纪念陈列室位于鸡山乡洋屿村山岗上。

1949年初,国民党“江浙-救国军”在披山岛成立伪玉环县政府,依托鸡山、洋屿、大鹿、小鹿等岛屿伺机反扑,不断武装骚扰袭击,抢劫人民财产,直到1955年披山解放,期间大小战斗几十次,许多仁人志士、解放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为这片热土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青春和生命,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洋屿岛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它是红十三军二团后期移兵入海的根据地;解放战争中,又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残余武装力量争夺的焦点,民兵曾在海上活捉国民党飞行员,至今还较完整地保存着当年“三道防线、两条隧道”战争遗迹。

玉环沿海岛屿解放纪念陈列室原为洋屿中小学旧址,坐西朝东,东、西是空旷的山地,南、北是无际的大海,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两层钢混结构。于2001年改建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陈列室内陈列着海岛模型、战争经过图、战争图片实物、渔业生产工具模型等100多件革命战争时期保存下来的珍贵史料。现暂时将陈列室内物品转移到洋屿村村部三楼。

玉环沿海岛屿解放纪念陈列室于2003年4月被公布为玉环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国家

全文共 380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常称呼日本为岛国,那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岛国是哪个吗?下面就跟着小编来学习下吧!

世界上最大【岛国】应该是【印度尼西亚】

因为:

【岛国】是指一个国家的领土完全坐落于一个或多个岛屿之上。

【澳大利亚】面积7,617,930平方公里,虽然距离其它的大陆很远,但却因为本身的土地面积庞大,可以被视为是一个独立大陆,拥有许多与大陆国家相近的国家特性。

【格陵兰岛】面积2,166,086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岛。但它是丹麦属地,不是一个国家。

因此,除【澳大利亚】、【格陵兰岛】外,世界上最大的岛国当属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约由17,508个岛屿组成,面积1,904,569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当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度尼西亚语:Republik Indonesia),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别名:因德坭坹,为东南亚国家之一,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印尼由上万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各岛处处青山绿水,四季皆夏,人们称它为“赤道上的翡翠”,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100多个民族。

国体属共和国,国会代表及总统皆由选举产生。印度尼西亚首都为雅加达。印度尼西亚国界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相接,另有新加坡、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等其他邻国。印度尼西亚为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且为20国集团之成员国。印度尼西亚为依国际汇率计算为世界第16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则为世界15大经济体。印度尼西亚群岛自7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古代王国三佛齐及之后的满者伯夷曾与中国及印度进行贸易。印度尼西亚当地统治者逐步吸收外国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态,曾出现兴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国。外国势力因天然资源而进入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商人带入伊斯兰教,欧洲势力则带来了基督教,并于地理大发现后垄断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的贸易。在350年的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后,印度尼西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告独立,但独立后仍面临天灾、贪污、分离主义、民主化进程、经济上剧变等挑战。由于岛屿遍布,印度尼西亚有数百个不同民族及语言,最大的族群为爪哇族,并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国家语言、种族多样性、穆斯林占多数人口、殖民历史及反抗殖民为印度尼西亚人的共同身分。印度尼西亚国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存异求同)阐明了多样性及国家的型态。虽然人口众多且稠密,印度尼西亚仍保有大量的原野,且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二位。国家的天然资源丰富,但贫穷仍相当普遍。国名印度尼西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1]首都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Jakarta)是东南亚第一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海港。位于爪哇岛西北部沿海。人口有959万(2010年)。国旗印度尼西亚国旗(印尼语:Sang Merah Putih)别称“荣耀红白”,是一面由红白两色横带组成的旗帜。长宽比例为3:2。这面旗帜是基于13世纪满者伯夷的旗帜设计的。1945年8月17日首次升起。此后没有更改过。旗帜的设计很简单,是两条一样宽的横带,上面的那横带是红色的,下面的横带是白色的。红色象征勇敢和正义,还象征印度尼西亚独立以后的繁荣昌盛;白色象征自由、公正、纯洁,还表达了印尼人民反对侵略、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国徽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国徽

印度尼西亚国徽是一只金色的昂首展翅的印度神鹰,象征印尼人民的光荣和胜利。8月17日是印尼独立日,神鹰尾部有八根羽毛表示8月,双翅上各有十七根羽毛表示17日,从而纪念8月17日这个值得印尼人民骄傲的日子。神鹰胸前有一枚盾微,盾面上有5幅图案:正中的金色五角星是伊斯兰教的象征,印尼大多数国民都信奉伊斯兰教;金色水牛头展现人民主权,绿色椿树坚实刚劲,如同民族主义在印尼人民心中根深蒂固,棉桃和稻穗织出一片繁荣昌盛,金链环紧紧相扣,象征国内各种族一律平等。一条黑色横线横贯盾徽,表示赤道穿过印尼领土。神鹰双爪下的白色饰带上用古印尼文书写着印尼格言“殊途同归”。国歌《伟大的印尼》威吉·鲁多尔夫·苏普拉特曼词曲

印度尼西亚,我们的国家,满腔热血为你洒。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头颅可抛身可杀。印度尼西亚,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和国家,来吧,让我们一致要求“统一的印度尼西亚”。祖国万万岁,政权万万岁,民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组成伟大的印度尼西亚。啊,印度尼西亚,独立、自由、伟大,我们亲爱的土地和国家。国花毛茉莉国家格言Bhinneka Tunggal Ika(求同存异)货币印尼盾面积1,904,443平方千米(陆地面积)(位居世界第十五)时间比格林尼治时间早7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国际电话码 62国庆日每年8月17日语言官方语言:印度尼西亚语。英语普及率很高,不过口音很重。另外,华人间

巴厘岛(15张)大部分使粤方言和闽南方言等。行政区划共有一级行政区34个,包括雅加达首都特区,日惹和亚齐达鲁萨兰2个地方特区,31个省即北苏门答腊、西苏门答腊、廖内、占碑、朋古鲁、南苏门答腊、楠榜、邦加-勿里洞、西爪哇、中爪哇、东爪哇、万丹、巴厘、西努沙登加拉、东努沙登加拉、北马鲁古、南马鲁古、巴布亚、北苏拉威西、中苏拉威西、东南苏拉威西、南苏拉威西、哥伦打洛、东加里曼丹 、中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西加里曼丹、西巴布亚省、廖内群岛省、西苏拉威西省、北加里曼丹省。二级行政区(县/市)410个。

印度尼西亚分31个省、2个特别行政区、和1个首都地区:苏门答腊岛(Sumatra)亚齐特别行政区(Nanggroe Aceh Darussalam)北苏门答腊省(Sumatra Utara)西苏门答腊省(Sumatra Barat)明古鲁省(Bengkulu)廖内省(Riau)廖岛省(Kepulauan Riau)占碑(Jambi)

东南亚最大跨海大桥——印尼泗马大桥

南苏门答腊(Sumatra Selatan)楠榜(Lampung)邦加-勿里洞(Bangka-Belitung)爪哇岛(Jawa)雅加达(DKI Jakarta)西爪哇(Jawa Barat)万丹(Banten)中爪哇(Jawa Tengah)日惹(Yogyakarta / Daerah Istimewa Yogyakarta)东爪哇(Jawa Timur)加里曼丹(Kalimantan)西加里曼丹(Kalimantan Barat)中加里曼丹(Kalimantan Tengah)南加里曼丹(Kalimantan Selatan)东加里曼丹(Kalimantan Timur)小巽他群岛(Kepulauan Sunda Kecil);亦称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ra)峇里(Bali)西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ra Barat)东努沙登加拉(Nusa Tenggara Timur)苏拉威西岛(Sulawesi)

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 巴厘岛印度教神庙中木刻雕像爪哇人(The Javanese)印度尼西亚的最主要民族是爪哇人。爪哇岛有1.3亿居民,居住在从Banten到Surabaya之间的地区。但是,爪哇文化的摇篮在爪哇中部,分布在三宝垄Semarang、Solo 和日惹Yogyakarta三所城市之间的地区。巽他人(The Sundanese)从未知的年代开始巽他人就居住在西爪哇。Cirebon城的苏丹宫殿里仍然可以看到历史上巽他王国辉煌的痕迹。以其木偶表演(Wayang)和面具舞(Topeng)等民间艺术而著名。Cirebon的蜡染纺织品很容易辨认,它受到中国传统图案的影响采用云形花纹。苏丹艺术成就的另一个亮点是Angklung音乐。一群音乐家可以用一套竹制的乐器演奏任何类型的音乐。尼亚斯人(The Nias)尼亚斯岛面对北苏门答腊。这个岛屿上生活着的人传统上分为贵族、平民和奴隶三个阶层。以前,尼亚斯人喜欢摆擂台相互比试。他们仍然喜欢竞争,方式奇特但是非常友好。游客可以欣赏“跳石头表演”,这是一种年轻人跳过三米宽的石头基座的运动。巴塔克人(The Bataks)巴塔克人是印度尼西亚主要的民族之一,生活在北苏门答腊Toba湖及其周围的山里。游客可以发现居住在湖边(Toba Batak)和山里(Karo Batak)的Batak闽剧的建筑风格的不同之处。湖边的Toba Batak住在屋顶比较长的船型房屋里,而Karo Batak的房子是方形的,房顶为两层,样似山峦。一座Karo房屋可以居住6到8个家庭。Batak人是有名的木头雕刻家。他们的房屋用复杂的模仿宇宙的图案装饰。Toba Bataks一直保持着传统的舞蹈、tortor舞,庆祝婚礼上交换礼物。米南加保人(The Minangkabaus)印度尼西亚最好奇的民族Minang人生活在西苏门答腊。这个穆斯林的社会沿袭母系制度,血统按照继承公有物品的女性来传承。Minang人成功地保存了他们传统的舞蹈和复杂的服装,尤其是建筑样式。Rumah Gadand (大房子)是印度尼西亚最复杂的建筑之一。这种房子用木头建造,装饰着细致的雕刻,高高的屋顶很象水牛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最大面积岛屿

全文共 184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共有大大小小岛屿5000多座,其中最大的岛屿非台湾岛莫属,下面是小编与大家分享的相关资料。

全国最大的岛屿

中国共有大小岛屿5000多座,岛屿岸线总长1.4万多公里.按其成因可分3类:基岩岛、冲积岛、珊瑚礁岛.东海约占岛屿总数的60%,南海约占30%,黄、渤海约占10%。

基岩岛由基岩构成的岛屿占中国岛屿总数的90%以上,它们受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控制,多呈北北东方向,以群岛或列岛形式作有规律的分布.台湾岛和海南岛是中国两个最大的基岩岛。

台湾岛

台湾岛面积3.578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1大岛。岛上山地占2/3,平原占1/3。台湾岛地质构造上位处西太平洋岛弧带,渐新世至上新世时由地槽回返成为年轻的褶皱带,因而岛上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第四纪冰期低海面时,台湾岛曾与大陆相连.在地形上,台湾西部为平原台地,东部为山岭。主要山脉有台东海岸山脉、中央山脉、玉山山脉和阿里山山脉,最高峰玉山主峰海拔3997米。整个岛屿及山脉走向均为北北东。河流多循断裂发育.浊水溪形成台湾最大的西螺—台南冲积平原,淡水溪形成屏东平原.台湾东海岸为断层海岸,岸线顺直,崖壁陡峭。

海南岛

海南岛面积3.22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2大岛。海南岛地势中央高四周低,水系呈放射状.台地平原占总面积的65%,山地丘陵占35%。主峰五指山海拔1867米。海南岛在更新世早中期才与雷州半岛分离。海南岛北部玄武岩分布广泛,并保留有完好的火山口。沿岸发育不少典型的沙坝和□湖港湾,湾内生长红树林。

其他基岩岛屿 分布在下列几个地区:

①辽东半岛沿海:长山列岛位于辽东半岛东南沿海,共50多座岛屿,可分为3个岛群:北为石城列岛,包括石城岛和大、小王家岛等;西南为长山列岛,包括大、小长山岛、广鹿岛等;南为外长山列岛,包括海洋岛、獐子岛等.其中以大长山岛最大,海洋岛最高,海拔388米。构成长山列岛的基岩为震旦—寒武系地层.受棋盘格构造制约,岛屿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此外,在辽东湾内也散布一些小岛。

②山东半岛沿海:庙岛群岛居渤海海峡,共有30多座岛屿,可分3个岛群:北岛群有南、北隍城岛和大、小钦岛;中岛群有砣矶岛、高山岛等;南岛群有南、北长山岛和大、小黑山岛、庙岛等.其中以南长山岛为最大,面积20.4平方公里.群岛主要由前震旦系变质岩构成,岛屿排列方向与构造线一致,呈北北东向。此外,山东半岛沿海还有刘公岛、田横岛及灵山岛等,并发育了一些陆连岛,如芝罘岛等。

③浙闽沿海:舟山群岛为中国最大的群岛,由大、小共1339座岛屿组成,其中以舟山岛最大,面积472平方公里,为中国第4大岛。.其次有六横岛、朱家尖岛、普陀岛、岱山岛及泗礁岛等.群岛为浙闽隆起带向海延伸部分,主要由中生代火山岩构成.浙江沿海除舟山群岛外,尚有韭山、鱼山及南麂、北麂列岛等.福建沿海主要有台山、四□、马祖及白犬等列岛。

④华南沿海:万山群岛位于珠江口外,共有150多座岛屿,主要有香港岛、 高栏岛和上、 下川岛等及担杆、万山等列岛。这些岛屿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组成.此外,华南沿海还有东海、硇洲、涠洲、斜阳等岛散布。

⑤台湾附近海域: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南部,共64座岛屿,八罩水道分其为南、北两岛群.北岛群有澎湖、渔翁和白沙岛,组成澎湖港;南岛群有八罩岛、花屿和大屿等.澎湖列岛主要由玄武岩组成的火山岛,周围发育裾礁。钓鱼岛列岛位于台湾东北约100海里外,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组成。此外,还有绿岛、兰屿等。

冲积岛河流入海,泥沙常在口门附近堆积形成沙岛,或称冲积岛.

崇明岛位于长江口,面积1060.5平方公里,为中国第3大岛,也是中国最大的冲积岛。在公元7世纪前,长江口就出现东沙和西沙,其后沙洲游移不定,现在的崇明岛即是在16世纪长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以来,加固堤防,稳定坍势;同时围海造田,使崇明岛面积扩大了80%。崇明岛南面的长兴、横沙两沙岛原也是一群沙洲,100年前这里尚是几片分散的河口沼泽地,19世纪下半叶开始围垦,近二三十年来修筑堤坝、人工促淤,渐成现状。

珠江河口沙岛或由河口心滩发育而成,或受基岩岛屿阻拦,在其隐蔽处积沙而成.起初珠江口的汊道宽阔,沙洲散布,后经围垦和促淤,汊道束狭,逐步形成汊道纵横的珠江三角洲。现今沙岛仍在不断伸展,尤以万顷沙、灯笼沙淤涨最快。

台湾西岸沙岛台湾西岸浊水溪和曾文溪三角洲外的几列沙岛是典型的由河口沙嘴发育而成的沙岛。沙岛断续分布,其内侧与陆地之间为□湖。

此外,在滦河、黄河和韩江三角洲等地亦有沙岛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世界上最长的岛屿是什么

全文共 5788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最长的岛屿是格陵兰岛,它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岛屿,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神奇的岛屿。

格陵兰岛(英语:Greenland;丹麦语:Gronland,格陵兰语:Kbzuowent Nunaat)世界最大岛屿,面积2166086平方千米,在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从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韦尔角相距2574千米,最宽处约有1290千米,海岸线全长3.5万多千米。 丹麦属地,首府努克,又名戈特霍布,全岛终年严寒,是典型的寒带气候,沿海地区夏季气温可达零度以上,内陆部分则终年冰冻。

格陵兰岛人口结构和构成

在冰岛的殖民者于982年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发现这里无人居住。在岛的极南端,冰岛人建立了三个据点,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他们一直坚持了下来。格陵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格陵兰这个名字正是这些斯堪的纳维亚人所取。根据北欧神话史诗萨迦的记载,红胡子埃里克森因为犯谋杀罪而从冰岛流亡至此。埃里克森一家及其奴隶向西北航行,以探寻传说存在在那里的陆地。当他在岛上定居下来后,便给该岛取名格陵兰(意即”绿色的土地”),以吸引更多的移民。(至少该岛南端的峡湾还是多草的。)他的这一妙计果然成功,北欧移民也能和新来的因纽特人和睦相处。12世纪时,在格陵兰甚至还建立了一个天主教的主教辖区。1386年,格陵兰正式归属于挪威,由于当时挪威是北欧三国卡尔马联合成员,所以在该联合瓦解后,格陵兰又转属于丹麦-挪威双重君主国的统治。在坚持了五百多年以后,北欧人的定居点在15世纪突然消失了,这很可能是因为小冰期引起了普遍的食物匮乏。后来发现的该时期居民的遗骨,都带有营养不良的特征。

格陵兰岛历史沿革

殖民982年,挪威人埃里克因杀人罪被驱逐出冰岛,于是来格陵兰定居。985年,埃里克返回冰岛,为了使人们乐意到这块新发现的土地上去,将它命名为格陵兰。986年,他组织一支探险队探察格陵兰,导致两大殖民地的发展∶东殖民地,在今尤利安娜霍布附近;西殖民地,在今戈特霍布附近。这些殖民地在极盛时有农场280个,人口可能多达3000人。11世纪时,埃里克松自新近接受____信仰的挪威回来,而将基督____格陵兰。1126年,格陵兰设置岛上第一个主教职位。1000多年前,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人就迁至格陵兰定居,他们世世代代以捕鱼狩猎为生。公元982年,移居冰岛挪威人发现了格陵兰,于是在1261年成为挪威的殖民地。

丹麦管理1380年丹麦与挪威联盟,格陵兰转由丹麦、挪威共同管辖。1841年丹麦、挪威分治后,成为丹麦的殖民地。后挪威与丹麦为该岛归属问题发生争执,1933年,丹麦和挪威两国同意将此争端提交国联下属的常设国际法院讼裁,根据仲裁结果,丹麦获得了格陵兰岛的全部主权。大约从13世纪起,诺尔斯(即挪威)移民开始和扩展中的因努伊特图勒文化(约于1100年出现在格陵兰北部)相互影响。然而,主要由于格陵兰的气候变冷,诺尔斯殖民地于14世纪衰落,15世纪完全消失。自1261年起,格陵兰即臣属于挪威国王。在这之前,诺尔斯格陵兰一直是共和政体。最初的诺尔斯殖民地消失后,格陵兰许久未见殖民活动。1721年,埃格德经丹麦-挪威联合王国允许,于今日的戈特霍布附近建立一家贸易公司和信义会传道会,标志着格陵兰开始真正进入殖民时代。1776年,丹麦政府独揽了格陵兰的贸易活动。此后格陵兰的海岸对外关闭,直到1950年才再度开放。在此期间,丹麦努力使格陵兰人逐渐适应外部世界,以免开放后经济蒙受损失。

二战德国占领丹麦期间(1940-1945),格陵兰受美国保护,1945年,格陵兰回归丹麦。战后,丹麦对格陵兰人抗议其在该岛的统治作出反应。1951年取消了皇家格陵兰贸易公司的贸易垄断。1953年,格陵兰成为丹麦王国一部分之后,丹麦着手改革,以改善岛上的地方经济、运输系统和教育制度。1979年5月1日格陵兰获得内政自治权。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格陵兰一度由美国代管,战后归还丹麦。1953年丹麦修改宪法,格陵兰成为丹麦的一个州,与法罗群岛一样,它在丹麦议会中也拥有两个席位。

自治1979年5月1日起格陵兰正式实行内部自治,但外交、防务和司法仍由丹麦掌管。1973年,格陵兰随丹麦一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然而作为一个其经济和生存都完全依赖海洋资源的北美岛屿,受欧洲的管理是完全不必要的。1985年2目1日,格陵兰通过全民投票表决,终于成功地将自己从欧共体中解脱出来。自1979年5目1日起,格陵兰建立起内部自治政府,与法罗群岛在1948年获得的地位一样,它成为在丹麦王国名义下一个有着特殊地位的国家。岛屿概况

格陵兰岛地图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全岛面积为216.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3.5万多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比西欧加上中欧的面积总和还要大一些,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格陵兰次大陆。格陵兰岛既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也是大部分面积(约83.7%)被冰雪覆盖的岛屿。格陵兰岛的大陆冰川(或称冰盖)的面积达181.3万平方千米,其冰层平均厚度达到2300米,与南极大陆冰盖的平均厚度差不多。格陵兰岛所含有的冰雪总量为300万立方千米,占全球淡水总量的5.4%。如果格陵兰岛的冰雪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5米。而如果南极的冰雪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面就会上升66米。[2] 世界最大岛,面积2166086㎞²,在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从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韦尔角相距2574千米,最宽处约有1290千米,海岸线全长3.5万多千米。丹麦属地,首府努克,又名戈特霍布,人口约57100(2005年)。其实,这个岛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充满着春意。格陵兰在地理纬度上属于高纬度,它最北端莫里斯·杰塞普角位于83°39N,而最南端的法韦尔角则位于59°46N,南北长度约为2600千米,相当于欧洲大陆北端至中欧的距离。最东端的东北角位于11°39W,而西端亚历山大角则位于73°08W。气候严寒,冰雪茫茫。格陵兰岛无冰地区的面积为341700㎞²,但其中北海岸和东海岸的大部分地区,几乎是人迹罕至的严寒荒原。有人居住的区域约为15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西海岸南部地区。该岛南北纵深辽阔,地区间气候存在重大差异,位于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出现极地特有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居民主要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因纽特(爱斯基摩)人占多数。西海岸有世界最大的峡湾,切入内陆322千米。包括其首府戈特霍布在内的大部分居民点都分布于此,首府约有1.2万人。全岛2/3在北极圈以北,气候凛冽,仅西南部无永冻层。格陵兰岛约4/5的土地为冰所覆盖,中部最厚达3411米,平均厚度接近1500米,为仅次于南极洲的现代巨大大陆冰川。公元前3000年因纽特(爱斯基摩)人首先到达这里。1894年丹麦首建殖民点于岛的东南岸,1921年丹麦宣布独占,但是在1979年丹麦政府允许格陵兰人自治,并通过了“格陵兰自治条例”。格陵兰岛是一个由高耸的山脉、庞大的蓝绿色冰山、壮丽的峡湾和贫瘠裸露的岩石组成的地区。从空中看,它像一片辽阔空旷的荒野,那里参差不齐的黑色山峰偶尔穿透白色眩目并无限延伸的冰原。但从地面看去,格陵兰岛是一个差异很大的岛屿:夏天,海岸附近的草甸盛开紫色的虎耳草和黄色的罂粟花,还有灌木状的山地木岑和桦树。但是,格陵兰岛中部仍然被封闭在巨大冰盖上,在几百公里内既不能找到一块草地,也找不到一朵小花。格陵兰岛是一个无比美丽并存在巨大地理差异的岛屿。东部海岸多年来堵满了难以逾越的冰块,因为那里的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交通也很困难,所以人迹罕至。这就使这一辽阔的区域成为北极的一些濒危植物、鸟类和兽类的天然避难所。矿产以冰晶石最负盛名。水产丰富,有鲸、海豹等。

格陵兰岛地理环境

岛屿形成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日前研究发现格陵兰岛形成于38亿年前,其前身是海底大陆,由于大陆板块碰撞而形成,这一发现使得格陵兰岛一下子成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岛屿。

格陵兰岛科学家们表示,这一研究发现表明地球大陆的板块运动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早许多,格陵兰岛就是大陆板块在运动中碰撞而形成的。此前,绝大部分专家们都认为生命产生于地球上温暖的地方,因为这种地方有助于有机体吸取外界的营养,而且环境也有助于有机体的繁衍。根据地球筑造论演说,地球的表面大陆就好象是一块七巧板,是由许多的小块拼起来的,而且这些版块时刻都在运动当中,只不过运动的速度很慢,感觉不到而已。由于大陆版块的运动,导致了许多版块结合部经常会发生强烈的火山或者是地震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由于大陆版块的运动才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大陆。也有科学家们表示,在版块运动发生之前,地球上只是一片汪洋大海。到底地壳版块运动是从何时开始的这个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因为地球表面必须要足够冷才有条件形成固体的陆地。大部分科学家们都同意这一事件开始较晚的观点,因为目前世界上出土最早的蛇绿石形成于25亿年前。来自纽约Syracuse大学的结构地质学家詹尼弗·卡尔森(音)称,“目前学术界对于地壳版块运动何时开始这个问题还有许多争论。在格陵兰岛的这一发现给地壳版块运动在早期发生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但它同时指出,格陵兰岛的发现只能说明海底的版块运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并不能说明其它方式的版块运动也开始的很早,它是研究早期地球构造的一个非常好的素材。”随着对格陵兰岛出土蛇绿石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逐渐把目光转向了远古时代地壳版块运动的生命繁荣的影响。弗恩斯教授称,“我们可能从格陵兰岛蛇绿石上的化学成份中分析出远古时代生命形式的部分信息。此前也有地球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正是由于地壳版块的运动而繁衍起来的。”格陵兰北距加拿大的埃尔斯米尔(Ellesmele)岛仅26千米。最近的欧洲国家是冰岛,位于格陵兰东南方,隔320千米宽的丹麦海峡与格陵兰相望。格陵兰的海岸线非常曲折,长达39330千米,大约相当于地球赤道一周的长度。该岛以水下不到180米的海脊与北美大陆实地相连。地质结构为加拿大地盾的延伸。该地盾是加拿大北部地势崎岖的高原,由坚硬的前寒武纪岩石构成。格陵兰最显著的地貌特征是它广大厚实的冰原,其规模之大仅次于南极洲,平均厚度1500米,最厚处约3000米,面积181.3万平方千米,约占格陵兰全部面积的83.7%。光秃的冰原上风雪肆虐,层层积雪挤压成冰,不断向外缘冰川移动。雅各布港冰川常常一天移动30米,为世界上移动最快的冰川之一。无冰地分布在沿海地区,大部分是高原。山脉与岛的东西两岸平行,东南的贡比约恩斯山高3700米。尽管有这些高原,大部分格陵兰冰原的岩底实际上相当或略低于海平面。长而深的峡湾伸入格陵兰东西两岸腹地,形成复杂的海湾系统;人烟虽然稀少,景色却极为壮观。在沿海岸的许多地方,冰体迳直向海面移动;冰川断裂,滑入水中形成大块冰山。

气候格陵兰属阴冷的极地气候,仅西南部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气温略微提高。该岛冰冷的内地上空有一层持久不变的冷空气,冷空气上方常有低压气团自西向东移动,致使天气瞬息多变,时而阳光普照,时而风雪漫天。冬季(1月)平均气温南部为零下6℃,北部为零下35℃。夏季(7月)西南沿岸平均气温为7℃,最北部夏季平均气温为3.6℃。其中最冷的中部高原地区的最冷月平均温度可达零下43℃,绝对最低温度达到零下70℃,是地球上仅次于南极洲的第二个“寒极”。年平均降水量从南部的1900毫米递减到北部的约50毫米。格陵兰岛气候严寒,冰雪茫茫,根据科学工作者的测量,全岛冰的总容积达2600万亿立方米,假如这些冰全部融化的话,地球的所有海面就会升高6.5米。格陵兰岛全靠厚厚的冰层,才使它能高高地突起于海平面上。如果把冰层去掉,格陵兰岛就不会有那样高耸的气派,而只能像一只椭圆形的盘子,固定在海面上罢了。因为终年只有雪,没有雨,除西南沿海等少数地区无永冻层,有少量树木与绿地之外,格陵兰岛尽是冰雪的王国。全岛85%的地面覆盖着道道冰川与厚重的冰山。格陵兰岛的冰块内含有大量汽泡,放入水中,发出持续的爆裂声,是一种非常好的冷饮剂。人们将其称为“万年冰”。这种冰既洁净,纯度又高,在严热的夏日喝上一口“万年冰”是种难得的享受。格陵兰盛产“万年冰”,冰层平均厚度为2300米,仅次于南极洲的现代巨大的大陆冰川。

格陵兰岛极光研究表明,这个岛屿拥有一些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这些岩石估计至少有37亿年的历史。该岛给人印象最深的特征是它那巨大的冰盖,有些地方冰的厚度达10000米,冰盖约占整个岛屿面积的83.7%。冰盖产生了巨大的冰川:雅各布港冰川每天将几百万吨的冰排入海中,移动速度约每小时1米。这就形成了众多的冰山,1912年泰坦尼克号巨轮冰海沉船就因为撞上了一座冰山。1888年前,无人成功穿越冰原,是年,伟大的挪威探险家费里特乔夫·南森利用雪橇作冰上旅行,穿越了格陵兰岛冰原。

最长的岛屿格陵兰岛的名称由来

格陵兰在它的官方语言丹麦语的字面意思为“绿色的土地”(Greenland)。这块千里冰冻、银装素裹的陆地为何享有这般春意盎然的芳名呢?关于格陵兰岛名字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大约是公元982年,有一个挪威海盗,他一个人划着小船,从冰岛出发,打算远渡重洋。朋友都认为他胆子太大了,都为他的安全捏一把汗。后来他在格陵兰岛的南部发现了一块不到一公里的水草地,绿油油的,十分喜爱。回到家乡以后,他骄傲地对朋友们说:“我不但平安地回来了,我还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大陆!”于是格陵兰便成为了它永久的称呼。格陵兰岛以216.6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堪称世界第一大岛,全岛约4/5的地区在北极圈内,格陵兰岛全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冷的中部内陆地区最低可达到-70℃。站在格陵兰岛上吟诵“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可以找到十足的感觉。千姿百态的冰山与冰川成为格陵兰的奇景,对着它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史前据说因努伊特人以加拿大极地的岛屿作跳板,自北美渡海到达格陵兰西北部。他们多次迁移,从西元前4000年一直延续到西元1000年。每次大迁移都带有不同的因努伊特文化,已知的有约前1400年至前700年的萨夸克文化、约前800年至西元1300年的多塞特文化,还有邓达斯(即图勒)和因努苏克文化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岛屿绝大部分分布在什么以南的海域 中国岛屿分布在哪里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岛屿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东海约占岛屿总数的60%,南海约占30%,黄、渤海约占10%。

中国的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372个,总面积有72800多平方公里,岛屿岸线长14217.8公里。其中台湾岛为我国第一大岛,位于东海南部,面积约3.578万平方公里。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位于中国南海西北部,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岛内阳光、海水、沙滩、绿色、空气五大旅游要素俱全,具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海岛自然风光。崇明岛是我国第三大岛,位于上海市北部长江口,面积约1269.1平方公里。岛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物产富饶,是有名的“鱼米之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形成各式各样的岛屿的原因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岛屿是指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而且能维持人类居住或者本身的经济生活。(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从客观上来说,可使用的食物、淡水和居住场所就是能够支持人类居住的岛的主要特征。只要这三个基本条件存在,我们就可以认为此岛能够维持人类居住,而无论其可以维持多久,也不论这种居住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岛拥有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在狭小的地域集中2个以上的岛屿,即成“岛屿群”,大规模的岛屿群称作“群岛”或“诸岛”,列状排列的群岛即为“列岛”。而如果一个国家的整个国土都坐落在一个或数个岛之上,则此国家可以被称为岛屿国家,简称“岛国”。另有美国杂志《岛屿》。

岛屿

形成各式各样的岛屿的原因

四面环水的小块陆地称为岛屿。按岛的成因可分成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四大类。大陆岛是一种由大陆向海洋延伸,露出水面的岛屿。世界上较大的岛基本上都是大陆岛。它们是因地壳上升、陆地下沉或海面上升、海水侵入,使部分陆地与大陆分离而形成的。火山岛是因海底火山持久喷发,岩浆逐渐堆积,最后露出水面而形成的。珊瑚岛是由热带、亚热带海洋中的珊瑚虫残骸及其他壳体动物残骸堆积而成的,主要集中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中。珊瑚礁有三种类型:岸礁、堡礁和环礁。冲积岛一般都位于大河的出口处或平原海岸的外侧,是河流泥沙或海流作用堆积而成的新陆地。世界最大的冲积岛是位于亚马逊河河口的马拉苦岛。其中面积较大的称为岛,如我国的台湾岛;面积特别小的称为屿, 如厦门对岸的鼓浪屿。 聚集在一起的岛屿称为群岛,如我国的舟山群岛。而按弧线排列的群岛又称为岛弧,如日本群岛。三面临水,一面和陆地相连的称半岛,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全世界的海岛有20多万个,海岛总面积达996.35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6.6%。 全世界有42个国家的领土全部由岛屿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北冰洋的岛屿

全文共 1591 字

+ 加入清单

北极岛屿北冰洋周边的陆地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欧亚大陆,另一部分是北美大陆与格陵兰岛,两部分以白令海峡和格陵兰海分隔。如果用地质学家的眼光来看,这两部分陆地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由非常古老的大隐性地壳组成的。而北冰洋(大洋性地壳)年龄则年轻得多,是0.8亿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才由于板块扩张而开始出现的。

北极岛屿

北冰洋周边的陆地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欧亚大陆,另一部分是北美大陆与格陵兰岛,两部分以白令海峡和格陵兰海分隔。如果用地质学家的眼光来看,这两部分陆地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由非常古老的大隐性地壳组成的。而北冰洋(大洋性地壳)年龄则年轻得多,是0.8亿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才由于板块扩张而开始出现的。

低平海岸

北冰洋海岸线曲折,类型多,有陡峭的岩岸及峡湾型海岸,有磨蚀海岸、低平海岸、三角洲及泻湖型海岸和复合型海岸。宽阔的陆架区发育出许多浅水边缘海和海湾。北冰洋中岛屿众多,总面积约380万平方公里,基本上属于陆架区的大陆岛。其中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面积218万k㎡,比西欧加上中欧的面积总和还要大一些,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格陵兰次大陆。格陵兰岛现有居民约60000人,其中90%是格陵兰人,其余主要为丹麦人。最大的群岛则是加拿大的北极群岛,由数百个岛屿组成,总面积约160万k㎡。群岛中面积最大的是位于东北的埃尔斯米尔岛,该岛北部的城镇阿累尔特已经超过北纬82°,因而是当今许多北极点探险队的出发地。

格陵兰岛既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也是大部分面积(84%)被冰雪覆盖的岛屿。格陵兰岛的大陆冰川(或称冰盖)的面积达180万k㎡,其冰层平均厚度达到2300m,与南极大陆冰盖的平均厚度差不多。格陵兰岛所含有的冰雪总量为300万k?,占全球淡水总量的5.4%如果格陵兰岛的冰雪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5m。而如果南极的冰雪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面就会上升66m。

在格陵兰岛那深广无边的白色寒冷世界里,降雪无法融化,于是年复一年地积累起来。新雪轻松柔软,每立方米重100kg。实际上,新雪直接飘落冰面的机会并不多。由于常年狂风大作,六角形雪花在风中飞舞碰撞,渐渐磨去棱角,变成水泥粉一样的积雪,随风掉落在冰面,形成风积雪。风积雪的密度比新雪大,每立方米重400kg。降雪一层覆盖一层,随着深度和压力的增加,新雪渐渐变成由细小雪晶粒组成的粒雪。到70~100m深时,雪晶体互相融合,雪晶体颗粒之间的空气被压缩成一个个独立的小气泡,变成白色的气泡冰,或称新冰,新冰的密度达到每立方米820kg。当埋藏深度超过1200m时,巨大的压力使新冰中的气泡消失,气体分子进入冰晶格,细小的冰晶体迅速融合扩大成巨大的单晶(最大直径可达10cm),最终形成蓝色的坚硬老冰,也叫做蓝冰。被覆盖在白色新雪、粒雪及新冰下面的蓝冰,构成大陆冰盖的主体。而且,越是深层的冰,形成的年代越古老。据估计,格陵兰冰盖最深处冰层的年龄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100万年以上。

与南极一样,北极地区的陆地与岛屿上的茫茫冰盖,看上去辽远而宁静,似乎代表某种永恒的静止。但是实际上,由于冰雪自身的重量,陆地冰盖不断地向海岸方向移动,这种移动深沉缓慢而又无可阻挡。格陵兰岛内陆冰盖的年平均移动速度是几米,而在沿海则可达100~200m。至于那些巨大的冰川,运动速度就大得多了。所谓冰川,实际上就是冰雪的河流。数十亿至数百亿吨的冰雪在冰川运行的山谷或低地中静静地推挤着、摩擦着、移动着。它们缓缓地,但却一往无前地向大海流去,最后惊天动地般地崩落入海中。冰盖移动,最后崩落在海水中形成巨大的冰山。仅以这种方式,格陵兰岛的陆地冰盖每年损失的冰量达到150k?。另一方面,格陵兰岛每年通过降雪而累积的总冰量却是大约170k㎡。但是与南极的情况一样,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还不能肯定回答,格陵兰岛的大陆冰盖究竟是在缓慢增长,还是在渐渐消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全文共 3804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竟然已有38亿岁!你知道是哪个岛屿吗?下面来跟着小编来认识一下吧!

格陵兰岛(英语:Greenland;丹麦语作:Gronland,格陵兰语作Kbaizuowent Nunaat)世界最大岛,面积2,166,086平方公里(836,330平方哩),在北美洲东北,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从北部的皮里地到南端的法韦尔角相距2574公里,最宽处约有1290公里。海岸线全长三万五千多公里。丹麦属地。首府努克(Nuuk, 又名戈特霍布〔Godthab〕)。

1战

德国占领丹麦期间(1940~1945),格陵兰受美国保护,1945年,格陵兰回归丹麦。战后,丹麦对格陵兰人抗议其在该岛的统治作出反应。1951年取消了皇家格陵兰贸易公司的贸易垄断。1953年,格陵兰成为丹麦王国一部分之后,丹麦着手改革,以改善岛上的地方经济、运输系统和教育制度。1979年5月1日格陵兰获得内政自治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格陵兰一度由美国代管,战后归还丹麦。1953年丹麦修改宪法,格陵兰成为丹麦的一个州,与法罗群岛一样,它在丹麦议会中也拥有2个席位。

岛屿的形成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日前研究发现格陵兰岛形成于38亿年前,其前身是海底大陆,由于大陆板块碰撞而形成,这一发现使得格陵兰岛一下子成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岛屿。

科学家们表示,这一研究发现表明地球大陆的板块运动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早许多,格陵兰岛就是大陆板块在运动中碰撞而形成的。

科学家们是在对在格陵兰岛发现了一些远古的岩石化石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这一结论的。他们表示,这些远古的岩石化石隐藏在格陵兰岛的地下,它们的排列就象是一个整齐的堤坝。通过对这些岩石的分析研究,科学家们证实格陵兰岛的来历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的多,它可能是地壳版块(板块)运动的结果,而形成的过程却是相当漫长而且复杂的。

科学家们称,在格陵兰岛发现的这些远古岩石化石只有在大陆版块的运动中由于碰撞才能生产,这就是科学家们所说的蛇纹石。蛇纹石的是两个大陆版块在运动中相互碰撞时挤压海底大陆而形成的一种岩石,从这一点可以断定格陵兰岛在远古的时候可能就是一块海底大陆。

负责这项研究工作的哈里德·弗恩斯(音)教授,他在谈到这项研究时称,“在陵兰岛发现的蛇绿石是我们重视审视这块岛屿的一个突破口。在格陵兰岛东南部发现的这些蛇绿石化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蛇绿石,可以这样说,格陵兰岛是地球上由于地壳运动碰撞而形成的第一个原来是海底大陆的岛屿。根据这些化石的老化及风化程度,我们初步判断它们形成于38亿年前。”

这项研究成果被发表在了最新一期的《科学》杂志上,文章称这项研究成果将对地球的进化史以及地球生命形成的历史产生重大影响。此前,绝大部分专家们都认为生命产生于地球上温暖的地方,因为这种地方有助于有机体吸取外界的营养,而且环境也有助于有机体的繁衍。

根据地球筑造论演说,地球的表面大陆就好象是一块七巧板,是由许多的小块拼起来的,而且这些版块时刻都在运动当中,只不过运动的速度很慢,感觉不到而已。由于大陆版块的运动,导致了许多版块结合部经常会发生强烈的火山或者是地震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正是由于大陆版块的运动才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大陆。也有科学家们表示,在版块运动发生之前,地球上只是一片汪洋大海。

到底地壳版块运动是从何时开始的这个问题一直是科学家们争论的焦点,因为地球表面必须要足够冷才有条件形成固体的陆地。大部分科学家们都同意这一事件开始较晚的观点,因为目前世界上出土最早的蛇绿石形成于25亿年前。

来自纽约Syracuse大学的结构地质学家詹尼弗·卡尔森(音)称,“目前学术界对于地壳版块运动何时开始这个问题还有许多争论。在格陵兰岛的这一发现给地壳版块运动在早期发生的观点提供了新的证据。但它同时指出,格陵兰岛的发现只能说明海底的版块运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并不能说明其它方式的版块运动也开始的很早,它是研究早期地球构造的一个非常好的素材。”

随着对格陵兰岛出土蛇绿石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逐渐把目光转向了远古时代地壳版块运动的生命繁荣的影响。弗恩斯教授称,“我们可能从格陵兰岛蛇绿石上的化学成份中分析出远古时代生命形式的部分信息。此前也有地球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正是由于地壳版块的运动而繁衍起来的。”卡尔森也表示,远古时代的海底山脊是早期有机体生活的温床,那时来自外界的各种环境变化的影响也只能涉及到海洋的表面,而对于海底世界却是鞭长莫及。

史前

据说因努伊特人以加拿大极地的岛屿作跳板,自北美渡海到达格陵兰西北部。他们多次迁移,从西元前4000年一直延续到西元1000年。每次大迁移都带有不同的因努伊特文化,已知的有∶约前1400年至前700年的萨夸克(Salqaq)文化、约前800年至西元1300年的多塞特(Dolset)文化,还有邓达斯(Dundas; 即图勒)和因努苏克(Inugsuk)文化等。

自治

1979年5目1日起格陵兰正式实行内部自治,但外交、防务和司法仍由丹麦掌管。1973年,格陵兰随丹麦一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然而作为一个其经济和生存都完全依赖海洋资源的北美岛屿,受欧洲的管理是完全不必要的。1985年2目1日,格陵兰通过全民投票表决,终于成功地将自己从欧共体中解脱出来。

自1979年5目1日起,格陵兰建立起内部自治政府,与法罗群岛在1948年获得的地位一样,它成为在丹麦王国名义下一个有着特殊地位的国家。内部自治政府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由格陵兰政府自行管理格陵兰事务,而只有与丹麦王国有关的案件才由丹麦司法机构裁定。作为丹麦王国的一部分,丹麦派驻格陵兰的代表其权限随着丹麦向格陵兰自治政府移交权力而大大减少。尽管如此他仍是丹麦在格陵兰的首席代表,依法管理格陵兰的内部事务,负责丹麦在格陵兰举行的选举。在外交事务上,格陵兰不能与其它国家签订有关外交关系的协议。而另一方面,作为一称补偿,丹麦宪法又承诺,所有与格陵兰有关的声明都将照会格陵兰自治政府。

格陵兰岛于2009年6月21日正式自治。 2008年11月,格陵兰就自治举行全民公决,获得四分之三民众的支持。格陵兰自治后,政府将接过原本由丹麦王国拥有的天然气资源管理权、司法和警察权。格陵兰将拥有部分外交事务权,但丹麦王国在格陵兰的防务和外交事务上拥有最终决定权。格陵兰语将成为其官方语言。

尽管格陵兰岛的天然资源丰富,但包括石油、天然气、黄金和钻石在内的资源都埋藏在北极圈厚厚的冰层下面,开采不易。但美国专家认为,当全球气候变暖令巨大的冰层开始融化的时候,开采格陵兰的天然资源将变得更加容易。

关于格陵兰岛

(Greenland)名字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大约是公元982年,有一个挪威海盗,他一个人划着小船,从冰岛出发,打算远渡重洋。朋友都认为他胆子太大了,都为他的安全捏一把汗。后来他在格陵兰岛的南部发现了一块不到一公里的水草地,绿油油的,十分喜爱。回到家乡以后,他骄傲地对朋友们说:“我不但平安地回来了,我还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大陆!”于是格陵兰(Greenland)便成为了它永久的称呼。格陵兰岛以216.6万平方千米的面积堪称世界第一大岛,全岛约4/5的地区在北极圈内,格陵兰岛全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冷的中部内陆地区最低可达到-70℃。

站在格陵兰岛上吟诵“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可以找到十足的感觉。千姿百态的冰山与冰川成为格陵兰的奇景,对着它们展开丰富的联想。

丹麦管理

1380年丹麦与挪威联盟,格陵兰转由丹麦、挪威共同管辖。1841年丹麦、挪威分治后,成为丹麦的殖民地。后挪威与丹麦为该岛归属问题发生争执,1933年,丹麦和挪威两国同意将此争端提交国联下属的常设国际法院讼裁,根据仲裁结果,丹麦获得了格陵兰岛的全部主权。

大约从13世纪起,诺尔斯(即挪威)移民开始和扩展中的因努伊特图勒文化(约于1100年出现在格陵兰北部)相互影响。然而,主要由于格陵兰的气候变冷,诺尔斯殖民地于14世纪衰落,15世纪完全消失。

自1261年起,格陵兰即臣属于挪威国王。在这之前,诺尔斯格陵兰一直是共和政体。最初的诺尔斯殖民地消失后,格陵兰许久未见殖民活动。1721年,埃格德(Hans Egede)经丹麦-挪威联合王国允许,于今日的戈特霍布附近建立一家贸易公司和信义会传道会,标志着格陵兰开始真正进入殖民时代。1776年,丹麦政府独揽了格陵兰的贸易活动。此后格陵兰的海岸对外关闭,直到1950年才再度开放。在此期间,丹麦努力使格陵兰人逐渐适应外部世界,以免开放后经济蒙受损失。

殖民

982年,挪威人埃里克(Erik the Red)因杀人罪被驱逐出冰岛,于是来格陵兰定居。985年,埃里克返回冰岛,为了使人们乐意到这块新发现的土地上去,将它命名为格陵兰。986年,他组织一支探险队探察格陵兰,导致两大殖民地的发展∶东殖民地,在今尤利安娜霍布(Julianehab)附近;西殖民地,在今戈特霍布(Godthab)附近。这些殖民地在极盛时有农场280个,人口可能多达3,000人。11世纪时,埃里克松(Leif Eriksson)自新近接受____信仰的挪威回来,而将基督____格陵兰。1126年,格陵兰设置岛上第一个主教职位。

1000多年前,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人就迁至格陵兰定居,他们世世代代以捕鱼狩猎为生。公元982年,移居冰岛挪威人发现了格陵兰,于是在1261年成为挪威的殖民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南沙群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南沙群岛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太平岛,面积0.432平方公里。

南沙群岛,古称万里石塘、万里长堤、万生石塘屿等,位于南海南部海域,北起雄南礁,南至立地暗沙,西到万安滩,东接海马滩,是南海最南的一组群岛,岛屿滩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一组群岛。由海南省三沙市南沙区管辖。

南沙群岛位于北纬3°35′~11°55′,东经109°30′~117°50′,东西长约905公里,南北宽约887公里,海域面积为88.6万平方公里。其西北与越南相对,东北与菲律宾隔海相望,南部水域与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国沿海相接。

南沙群岛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渔场,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油气资源尤为丰富,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南沙群岛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扼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20世纪70年代始,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相继出兵侵占了南沙群岛部分岛礁,引发南海争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最大的岛屿台湾

全文共 3906 字

+ 加入清单

台湾岛——中国第一大岛

经济交通/台湾岛

耕地面积约占全岛面积1/4。粮食生产以稻米为主。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其他有茶叶、热带水果、香茅等,为传统出口产品。森林资源较丰,覆盖率达52%。但木材自给率只占10%~12%。畜收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3,渔业占1/4。现有远洋渔船约2000艘,总吨位约40万吨,近海小渔船1万余艘。

工业主要有制造业、电力业、矿业和建筑业4大部门,以纺织、电子、化学、食品加工等项为主,同时发展以进口原料和出口加工产品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带,并构成以台北、台中和高雄为中心的工业区。有大小船舶修造企业250余家,主要制造集装箱船、游艇和渔船及修理船舶。大型船舶修造集中在高雄、基隆,高雄建有可容两艘50万吨级船的船坞。全年造船61.5万载重吨(1990)。台北县石门乡和万里乡、屏东县恒春镇建有核电厂3座,其装机容量占全岛电力1/3。原油产量不足需求量的1%。

岛内交通以公路为主,由环岛公路、横贯公路和南北高速公路为干线构成公路网,总长约2万千米。其中由基隆至高雄的高速公路,经西部14个县市,长达373.4千米,是岛内交通大动脉。铁路主要为西部纵贯线和宜兰、北回、台东、南回和屏东等线构成的环岛干线,全长约913千米,其中由基隆至高雄的纵贯铁路、长408.5千米,已实现电气化,为铁路主干线。另有支线和生产专业铁路约2000千米。有民用和军用机场约50个,桃园和高雄为国际航空港。有大小海港10余个,高雄、基隆、台中、花莲和苏澳为5大港口。主要有通往日、美及东南亚各地的定期海、空航线,对香港的海、空联系均甚频繁。1995年海运总吞吐量达1.41亿吨,其中90%为进出口货物。左营港为本岛专用军港,高雄、基隆、苏澳等港部分作军用。

凭着台湾岛自身的优势和岛上这么多的资源,现在理解了为什么是中国第一大岛了吗?

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分享给身边更多的朋友!

自然资源/台湾岛

台湾岛丘陵、台地和山麓地带多分布红壤。大致海拔800米以上的地区依次为黄壤、 黄棕壤、灰棕壤和灰壤,3000米以上多为石质土。由于降水多,土壤受淋溶作用强烈,土质粘重,盐基已基本淋失,肥力不高。

天然植物自海岸地带的红树林至高山寒温带性的森林无不具备。 南部海拔500米以下地区热带雨林和季风雨林兼备,北部则以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主。全岛森林面积占全岛土地总面积的52%左右,其中亚热带和热带林共占森林面积约87%,温带林约11%,余为亚寒带或寒带林,见于3000米以上高处。台湾岛植物种属繁多,现存高等植物180多科,4000多种,其中重要森林植物即有80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树木约百余种,红桧、台湾扁柏、铁杉、冷杉、台湾云杉、峦大杉、台湾杉、肖楠等尤为著名。

动物中原以水鹿分布最广,次为梅花鹿麂等。3500米以下山林地区均有栖息,但近三、四百年间捕猎过度,低山原野几已绝迹,仅在1500~2500米山间尚有少量分布。其他各种野生动物中蝶类、蛇类,本分布甚广,近年被大量捕捉而减少。经济价值较高而数量有限的,如:云豹、台湾鲮鲤、麝香猫、帝雉、台湾雉等,已近绝迹(如云豹),或日见稀少。1971年台湾已宣布野生动物全面禁猎,并设有多处野生动物保护区,如八卦山(台湾猕猴)、 出云山(帝雉、蓝腹雕)、八通关(水鹿、山羊)、拉拉山(台湾熊)、大甲(鹭鸶)等,但成效不显著。

资源 台湾岛四面临海,水产资源丰富,海洋渔业发达。水库的淡水鱼繁殖亦颇有发展。

矿产较重要的仅有煤、原油、天然气、金、铜、大理石、石灰石、白云石、 海盐等9种。能源及金属矿物均不富集。煤多产于基隆至新竹一带。油气田分布苗栗丘陵区,产量甚微;天然气已知储量仅约275亿立方米。地热已探勘的有大屯火山区和宜兰地区等,有待开发。金属矿物以北部瑞芳矿区的金瓜石金铜银矿最著名,但储量不大。大屯火山区的铝矾土正在勘探中,同区的天然硫产量较多,金瓜石矿区亦有较重要的硫化铁矿。但均远不能满足需要。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等多见于东部山地,蕴藏甚富;新竹、嘉义、高雄等地的石灰岩亦甚重要。

自然地理区 全岛大致可分为4大区:①北部区。北起大屯火山群和基隆海岸,其南界西起大安溪,东接雪山山脉,自桃山附近过思源垭口,沿中央山脉东北段止于苏澳南方的东澳岭。全区西、北、东三面临海,南有大坝尖山、雪山、南湖大山等,淡水河水系流贯境内。丘陵、平地间错,自东而西包括宜兰平原、基隆丘陵、台北盆地、大屯火山群、林口和桃园台地、竹东和苗栗丘陵,及淡水河、大安溪等水系与兰阳溪水系分界的雪山山脉。②西部区。北自大安溪,东以阿里山脉为界墙,东南侧以屏东平原接于中央山脉尾闾。全区以浊水溪冲积扇及嘉南平原为主体。③东部区。自中央山脉西麓以东,包括大断崖、纵谷、海岸山脉及其沿岸、南至恒春半岛东侧构成的地区。④中部区(见台湾省)。

简介/台湾岛

属大陆岛。处于东海大陆架南部边缘。两亿多年前古生代晚期,地壳运动奠定了台湾岛的地质基底。4000万年前开始的喜马拉雅运动,地壳受挤压褶皱上升,形成最初台湾山系;约250万年前,地壳继续褶皱上升,构成台湾岛的现代地形。第四纪冰期海面下降与大陆相连,间冰期水面回升,复成海岛。

岛上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全岛面积2/3。分布于东部和中部,自东向西有台东、中央、玉山、雪山和阿里山5条平行山脉,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以中央山脉为主分水岭。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山地约占全部山地的一半,海拔3500米以上山峰有30余座。最高峰玉山,海拔3997米,为中国东南部第一高峰。丘陵多围绕5大山脉山麓,主要有北部的基隆、竹南丘陵,中部的丰原、嘉义丘陵和南部的恒春丘陵,海拔约在600米左右。北部有大屯火山群,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是北部的重要屏障。

平原多在西部。台南平原最大,北起彰化,南至高雄,面积达4550平方千米,为岛上农业兴盛、人口密集、城镇较多地区。南部屏东平原和东北部宜兰平原亦为重要农业地区。狭长的台东纵谷平原介于台东山脉与中央山脉之间,是东部南北天然交通孔道。盆地主要有台北盆地、台中盆地和中部埔里盆地群。

海岸较为平直,岸线长1139千米,东部从三貂角至旭海为断层海岸,雪山山脉北端、中央山脉北端和南端,台东山脉直逼岸边,峻峭耸立,海底急剧倾斜,离岸数千米,水深即达一二千米;除北部有较大的宜兰平原外,仅在花莲、台东等地有小块冲积平原。北部从三貂角至淡水河口为峡湾海岸,多岬角湾澳。西部从淡水河口至枋寮为沙质海岸,岸线平直,沙滩绵长,较多地段便于登陆;滩涂宽广,多沙洲、?湖,尤以大肚溪口至曾文溪口一带海埔新生地增长迅速。南部从枋寮至旭海为珊瑚礁海岸,多陡峭崖岸,前有裙礁,南端鹅銮鼻与猫鼻头间有较低平的南湾。

地理/台湾岛

全岛河流共151条,以中央山脉为分水岭,分别向东、西流入海洋,大都流程短、落差大、多险滩瀑布,富水力资源,不宜通航。以中部浊水溪最长,发源于合欢山,西流入海,长186千米,流域面积3155平方千米。河长大于100千米的还有高屏溪、淡水河、曾文溪、大甲溪、大肚溪,皆西流入海。天然湖泊很少,著名的有日月潭。

地跨北回归线南北,终年受黑潮影响,属南亚热带和北热带湿润气候,高温、多雨、多风。年平均气温由北而南为21~25℃,7月平均约28℃,1月14~20℃;山地气温随高度而递减,3000米以上山地冬季有积雪。年平均降水量东、中部在2000毫米以上,东北部的火烧寮多达6300毫米以上;西部沿海一带较少,多在1500毫米左右。降水量与季风有关,北部冬季多于夏季,南部适相反。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南风和西南风。夏、秋季常受热带气旋影响,以7~9月最盛,平均每年有3.5次8级以上热带气旋登陆本岛。正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发生频率较高,以花莲及其附近海底最多。东岸属不正规半日潮,大潮差1.2米。西岸北港溪口以北属正规半日潮,潮差中部最大达4.2米,两端为2.6米。北港溪口以南大部为不正规半日潮,潮差1~2米。其中冈山至枋寮段为不正规全日潮,潮差较小,约为0.6米。

本岛西南有澎湖列岛,东北有钓鱼列岛,周围尚有彭佳屿、棉花屿、花瓶屿、基隆岛、和平岛、龟山岛、绿岛、兰屿、七星岩、琉球屿等,连本岛共86座岛屿

问起中国最大岛屿,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是台湾岛,那有谁知道台湾岛具体的地形地貌呢?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科普台湾岛之所以是第一大岛的知识。

台湾岛——中国第一大岛,战略要地。位于东海南部,西依台湾海峡(属于东海),距福建省海岸75~220海里;东濒太平洋;东北与日本的琉球群岛为邻,距冲绳岛约335海里;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距吕宋岛约195海里。岛形狭长,从最北端富贵角到最南端鹅銮鼻,长约394千米;最宽处在北回归线附近,约144千米。面积3.5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逾99%,为台湾省主岛,在世界大岛中列第38位。人口约2300万(2006年)。其中汉族约占98%,高山族等约占2%。

地质与地貌/台湾岛

全岛周长原为1139.25公里。面积3.578万平方公里; 此外有海埔新生地38.85平方公里及属岛74.80平方公里。海岸线共长1239.58公里。岛形南北狭长,北起富贵角,南至鹅銮鼻,长约394公里(旧作385公里)。岛中部东西最宽,自浊水溪口西南海岸东至秀姑峦溪口约144公里。

台湾岛占台湾省全省面积逾99%。全岛海拔百米以下的平原低地约占30%,余皆为山地和丘陵所盘结。其中100~500米约24%,500~1000米约14%,1000~3000约31%,3000米以上仅约1%,但超过3000米的高山,不下百余座,故台湾岛亦被称为“高山岛”。西依台湾海峡(属于东海),距福建省海岸75~220海里;东濒太平洋;东北与日本琉球群岛为邻,距冲绳岛约335海里;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相望,距吕宋岛约195海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世界四大岛屿分别是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四大岛屿分别是格陵兰岛、新几内亚岛、加里曼丹岛、马达加斯加岛。

格陵兰岛,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总面积为216万平方千米;新几内亚岛,又称伊里安岛,是太平洋第一大岛屿和世界第二大岛屿,总面积仅次于格陵兰岛,为78.5万平方千米;加里曼丹岛,是世界第三大岛屿;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为仅次于格陵兰、新几内亚和加里曼丹的世界第四大岛屿。

“岛屿”指的是:四面环水,自然形成,在涨潮时岛面能高于水位,且能维持人类居住或本身的经济生活的陆地区域。我国沿海分布着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大小岛屿6500多个,总面积约为8万余平方千米;岛屿面积相差很大,其中台湾岛最大,海南岛次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