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尼罗河是世界上第几长河热门三篇

手表,已经不在单纯的用来记录时间,更多的却是成功人士的标配。无论是商务谈判还是日常生活,一款合适你气质的表非常的重要。当然,更多的是代表身份的象征吧。可是什么表才显得有档次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下世界十大名表排名。

浏览

7223

文章

3

篇1:尼罗河是世界第几长河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全长6670公里,流经非洲东部和北部,向北注入地中海海域。尼罗河通常苏丹北部地区会在五月涨水,八月达到最高水位,然后下降,具有定期泛滥的特性。

尼罗河流域主要流经东非湖区高原、山岳河流区、白尼罗河区、青尼罗河区、阿特巴拉河区、喀士穆以北的尼罗河区以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七大区。

全河流域跨纬度三十余度,以南北为界呈现出明显的气候差异与纬度地带性,比如尼穆莱往北地带常呈现出明显的雨量缩减,

而其流域南部不仅受到几内亚湾湿润气流的影响,同时还处于赤道湖区,太阳辐射十分强烈,对流旺盛,因此雨量十分充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吗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

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的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尼罗鳄居于此地。

它发源于非洲的布隆迪,上源叫卡格腊河,注入东非高原上巨大的维多利亚湖,然后从湖的北口流出,途径乌干达、苏丹和埃及,最后流入地中海。全长6670公里,从维多利亚湖口算起,则为5588公里。尼罗河的形成至今不过只有二、三万年的历史,因此说,它是一条非常年轻的河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世界上第一长河是什么河?尼罗河的资料简介

全文共 1934 字

+ 加入清单

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及非洲的尼罗河,先后都曾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所以发生这样的分歧,这里除了长度量算时的精度外,主要是一个如何确定河源的问题。 目前,一般公认为尼罗河是世界上第一长河。它发源于非洲的布隆迪,上源叫卡格腊河,注入东非高原上巨大的维多利亚湖,然后从湖的北口流出,途径乌干达、苏丹和埃及,最后流入地中海。全长6670公里,从维多利亚湖口算起,则为5588公里。尼罗河的形成至今不过只有二、三万年的历史,因此说,它是一条非常年轻的河流。 尼罗河的地貌 尼罗河流域南起东非高原,北抵地中海岸,东倚埃塞俄比亚高原,并沿红海向西北延伸,西邻刚果盆地、乍得盆地并沿马腊山脉、大吉勒夫高原和利比亚沙漠向北延伸。 流域地貌可简单归结为以下三点:主要由结晶岩组成的东非高原和由熔岩构成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分别踞于流域的南侧和东南侧;整个苏丹基本上是一个由南往北微缓倾斜的巨大构造盆地,尼罗河纵贯其间;喀土穆以下尼罗河东西两侧则为广阔的沙漠台地。 尼罗河最上游是卡盖拉河,它源于东非高原布隆迪境内,下游注入维多利亚湖。湖水经欧文瀑布流入基奥加湖,出湖后名维多利亚尼罗河,又经卡巴雷加瀑布流入阿伯特湖。湖水自北端流出,名阿伯特尼罗河。自尼木累以下名白尼罗河。白尼罗河顺东非高原侧坡北流,河谷深狭,多急滩瀑布。自博尔向北,白尼罗河流入平浅的沼泽盆地,水流缓慢,河中繁生大量以纸草为主的水生植物。白尼罗河向北流出盆地后,先后会合索巴特河、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以下再无支流。白尼罗河两岸平坦,偶有基岩出露。白、青两尼罗河合流处的周围是吉齐拉平原。合流点以下的河段名尼罗河。尼罗河在喀士穆以北流经沉积岩区。河谷是平底的浅峡谷。瓦迪哈勒法附近的谷地宽仅201m,由此至阿斯旺一段的河谷都很狭窄。阿斯旺以下,河谷展宽,至纳贾哈马迪一带约16km。河道傍近东岸,河谷平原多在河西。喀士穆至阿斯旺之间有6处瀑布,它们都是由于组成河谷东侧高原的基底结晶岩西延至谷中而造成的。两岸谷壁不对称,东壁高陡,西壁低缓。 河源至维多利亚湖出口的河源段具有明显的山地河流特征,维多利亚湖出口至尼穆莱,河床比降达1:1200,沿途有卡巴雷加瀑布。该河段流经地区除了维多利亚湖、基奥加湖等裂谷间的高原浅水湖泊,还有沿西支裂谷发育的蒙博托湖、爱德华湖和乔治湖等断层湖泊。 尼罗河流经广阔的苏丹粘土平原,地势平坦,比降极缓,马拉卡勒以上比降只有1:13900,沿途沼泽密布,河道分汊漫流。从马拉卡勒至喀土穆,河床比降更趋平缓,仅1:100000。 尼罗河下游河段可细分为: 1、喀土穆至阿斯旺的峡谷段,尼罗河切穿广袤的沙漠谷地,奔流而下,比降1:6000。由于结晶岩广泛出露,河床基岩软硬相间,形成著名的六大瀑布群; 2、阿斯旺至开罗段,穿越东、西部沙漠之间,河谷宽展而平坦,沿岸有狭长的河漫滩,比降为1:13000; 3、开罗以下的河口段,大致从开罗以下20km处开始,河流分汊注入地中海,形成巨大的尼罗河三角洲,面积达2.4万k㎡,冲积土层平均厚度在18m以上,地表平坦,河网纵横,渠道密布,沿海多泻湖和沙洲。 尼罗河的气候 尼罗河流域跨纬度35,南北气候迥然不同,呈现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同时非地带性因素(主要是地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候带的分布。 位于流域东南部的埃塞俄比亚高原,由于地形隆起,气候出现垂直带谱,并具有干湿季分明的特点。夏季,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上空属低压带,南印度洋吹来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转为西南风,与来自几内亚湾的湿热气流合并为强大的西南气流,沿高原迎风坡抬升,形成7~9月的“大雨期”。冬季,高原盛行来自西南亚大陆干燥的东北风,形成10月至翌年2月的干季。3~4月,苏丹位于低压中心,从印度洋面吸引一股湿润气流,在高原大部分地区形成“大雨期”前的“小雨期”。高原年平均降雨量1000~2000mm,是尼罗河流域最重要的降雨中心。 流域南部,东非高原西北部不仅受来自几内亚湾湿润气流的影响,而且由于地处赤道湖区,太阳辐射强烈,对流旺盛,因此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200~1300mm,季节分配也较均匀:月平均降雨量最多不超过180~200mm,最少不低于50~60mm,没有明显的干季,相对湿度约为70%,这是尼罗河流域的另一个降雨中心。 由尼穆莱往北,雨季缩短,雨量递减,等雨线基本上呈纬向分布。苏丹南部雨季出现在4~10月,中北部则限于7~8月。喀土穆年雨量不足200mm,而栋古拉—开罗之间年雨量更在25mm以下,阿西尤特以南经常终年无雨。由于受地中海式气候的影响,自开罗起北至沿海,年雨量从25mm渐增至200mm,降雨多在冬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