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对生物试题的评价汇编2篇

浏览

1486

文章

2

篇1:土壤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土壤生物是维持土壤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施人土壤的植物残体和土壤有机质及其它有害化合物的分解、生物化学循环和土壤结构的形成过程起调节作用。土壤生物学性质能敏感地反映土壤质量的变化,是评价土壤质量不可缺少的指标。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土壤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吧。

据小编了解,由于土壤生物学方面的指标繁多,加上测定方面的难度,因此下面的相关评价标准只供选择参考。

①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

土壤微生物十分复杂,地球上存在的微生物约有18万种之多,其中包含藻类、细菌、病毒、真菌等,1g土壤就含有10000多个不同的生物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能敏感地反映出自然景观及其土壤生态系统受人为干扰(破坏)或生态重建过程中的微细的变化及程度。因而是一个评价土壤质量的良好指标。

②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微生物生物量(microbialbiomass,MB)能代表参与调控土壤能量和养分循环以及有机物质转化相对应微生物的数量。它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而且微生物量碳或微生物量氮转化迅速。因此,微生物量碳或微生物量氮对不同耕作方式、长期和短期施肥管理都很敏感。

③土壤微生物活性:

土壤微生物活性表示土壤中整个微生物群落或其中的一些特殊种群状态,可以反映自然或农田生态系统的微小变化。

④土壤酶活性:

土壤酶绝大多数来自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已发现50-60种酶,它们参与并催化土壤中发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如水解酶和转化酶对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和养分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结构参数有很好的相关性。它可作为反映人为管理措施和环境因子引起的土壤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变化的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简单地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这也是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

生物多样性评价体系

1.遗传多样性评价标准:在对遗传多样性评价时,采用数量遗传方法依据表现型性状分析,遗传基因特征表现分为种型情况、特有情况、古老残留情况三方面评价生物多样性动态指标。

2.物种多样性评价标准:物种多样性属群落组织水平特征,包括群落中物种数、总个体数、物种多度、物种均有度等多个评价生物多样性动态指标。

3.生态系统多样性评价标准: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甚至整个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动态等方面,具有生态类型多样性、生态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生态系统稳定性、人类威胁等多个评价生物多样性动态指标。

评价标准根据各指标在评价中的影响力差异给予不同的分值,确定满分为100分。

1.遗传多样性30分;种型情况、特有情况、古老残留情况分别为10分。

2.物种多样性40分;物种多度、物种相对丰度、物种濒危程度、生物种群稳定性、人类威胁分别为8分。

3.生态系统多样性30分;生态类型多样性、生态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应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分别为6分。

今天小编对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