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4685

文章

14

篇1:西村状元村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位于河儿口镇的西村,是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的故乡,村中有闻名遐迩的状元祠,村外是素有“小桂林”之称的龙山景区,来此参观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

莫宣卿,字仲节,生于唐文宗大和八年(公元834年),在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高中状元,成为岭南第一状元,也是全国最年轻的状元(时年十七岁)。每到农历八月十七,莫宣卿的诞辰日,成千上万的国内外莫氏后裔、附近群众和外地游客携儿带女来到状元祠和状元墓前瞻仰膜拜,场面十分盛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岭西村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西村位于博山城西部。距博山城八公里。地处山洼。因地处王大岭以西,故名“岭西”。以禹王山为主峰,海拔809公尺。以北阎为最低,海拔500公尺。境内有三条无名河沟:一条起源于岭西,流经乐疃乡的樵岭前,注入孝妇河;一条起源于禹王山西南,流经上、下虎牢关,注入莱芜县的雪野水库;再一条起源于禹王山西北,从牛角村流经莱芜县的东圈,与第二条汇合,注入雪野水库。

地址:淄博市博山区岭西村

门票: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全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寨里集闫氏家祠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寨里集闫氏家祠为济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寨里集闫氏家祠位于金乡县兴隆镇寨里集村,年代为古建筑,类别为古建筑。

2016年12月26日,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济宁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兴隆镇:兴隆镇位于金乡县南部,地处孔孟之乡、微山湖畔。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东临京沪铁路,西临京九铁路,济徐高速、105国道傍境而过,348省道横穿东西,距济宁机场仅40公里,境内六横六纵的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东鱼河、莱河漕运通畅,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是工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并重的经济大乡,发展前景广阔。总面积55.54平方公里,下辖50个行政村,84个自然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尹西村失考墓石刻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西村失考墓石刻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尹西村失考墓石刻位于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尹西村晓村,时代为明代。

尹西村失考墓石刻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铁心桥街道:铁心桥街道位于六朝古都南京南部,沿城市中心主干道(中山南路)向南,出中华门4公里即到,总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14万。1、区位交通:铁心桥处于南京南部主城发展的纵深地带,北接主城至新街口7公里;东接宁南高档生活区;往西2公里为市0着力打造的河西新城CBD中央区及奥体中心体育休闲集中区;东南接江宁新城。区内交通路网发达,三横两纵城市干道与主城紧密相。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寨里关帝庙献殿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寨里关帝庙献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寨里关帝庙献殿(第六批国保)

时代:元

地址:盐湖区泓芝驿镇寨里村

关帝庙创建年代不详,现仅存元代献殿一座。大殿坐北朝南,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无栏额,前檐施粗圆木通面额,额上施斗栱11朵为四铺作单下昂,梁架结构彻上露明造,其上施驼峰承接平梁,平梁上立脊瓜柱与叉手,四椽栿与平梁上皆施彩绘,与大殿同期,为四椽栿通达前后檐。

景点位置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泓芝驿镇寨里村

关羽(162?-220),汉族。生于东汉桓帝延熹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关羽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百西村头古村

全文共 973 字

+ 加入清单

西村头古村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村头村位于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西部约5公里处的百西社区。从南宋末年(公元1338年),始祖悦榕公从高明歌乐村迁徙至此,至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2012年5月,百西村头村成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

村头村镬耳屋群古民居最具岭南古建筑魅力,村中现存历史建筑面积68000平方米,村内花岗岩石板街巷形成棋盘状分布,护村河似玉带环抱,拦河石坝建造工艺堪称一绝,小桥流水、古树、古井与古村相映交辉。村中最具代表性的“潘氏大宗祠”、“祥斋祖祠”、“仲宣祖祠”、“器斋祖家塾”、“经学祖家塾”、“文武古庙”、“六祖古庙”等,不仅彰显岭南古村建筑风韵,而且还具有更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曾有“小广州”之称的百西村头村,历代民风淳朴,守礼重义,崇文尚学,人才辈出。在清代,村头村共出了十位举人、两位进士。有清代嘉庆年间开拓番禺万顷沙,争取桑园围岁修款的资政大夫潘进;有为桑园围排涝减灾,为乡民安居乐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清代举人潘以翎、潘斯湖、潘誉徴等;另有道光年间以优异成绩考中进士的潘斯濂,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受到当时皇帝的嘉奖;另有一位清末的钦点进士潘伯镛,曾留学法国多年,回国后成为一位直言敢书的爱国作家,对民国初年革命青年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竖立在村头村大宗祠前的12对旗杆夹石,是百西村头村人引以为豪的“图腾”。

村头村积极传承弘扬历史文化,每年的传统民间节日“六祖诞”和“北帝诞”都举办得有声有色、热闹非凡,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擦亮“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的名片、努力拓展南海西部旅游景点。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百西村头村,交通便利,路网四通八达。东临樵丹北路,南连百太路,西有西二环、沈海高速穿越,西北接西樵科技工业园百业大道,连接广明高速的白金路、百东出入口。

西樵镇巴樵17公交线终点站设在百西村头村,樵02、樵04公交车也绕行进入村头村,助力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发展。

百西社区:百西社区简介管辖面积: 3.5平方公里 居民数: 3958 负责人: 黎锦源 联系电话: 86832760 基本介绍: 2011年3月百西村委会改名百西社区居委会。社区位于西樵镇西面,邻近三水,距西樵中心镇9公里处,东北相邻民乐、百东,西南面紧依西樵工业园;辖区总面积有3.5平方公里,共有常住人口1250户3958人,流动人口约3600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北柴西村王家老宅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北柴西村王家老宅为寿光文物保护单位。

北柴西村王家老宅位于化龙镇北柴社区以北500米,面积为300平方米平方米。

2014年9月19日,北柴西村王家老宅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化龙镇:【概 况】 位于寿光市西部,面积75平方公里,辖53个行政村,14709户,人口5.3万,耕地面积5700公顷。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9.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1703万元增长到5269万元,年均分别增长16.5%和36.9%。2015年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6.6亿元,利税2.9亿元,分别增长23.9%和23%;第三产业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西村低地民居群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西村低地民居群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村低地中街二巷3号民居位于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沙滘西村。清代建筑。坐东北向西南。三间两廊式布局。占地95平方米。灰塑龙舟脊,镬耳山墙,素胎瓦当,青砖墙,红砂岩石脚,猫耳窗,粗大铁窗枝。街门向北,小屋檐素胎瓦当,雕花封檐板,花果金钱纹砖雕墀头,墙楣壁画模糊,麻石门框、门额,趟栊门,两扇木门,三级麻石阶上街门。该民居是岭南常见的中型三间两廊式布局民居的典型。

2006年10月25日,西村低地民居群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顺德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西村坊古建筑群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西村坊古建筑群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村坊古民居坐落在湖南省新宁县一渡水西村坊村,该建筑群由廪生李昌富在清嘉庆年间创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全部竣工。分住宅、宗祠、会馆三大部分,总建筑面积达6218平方米。宗祠和会馆分别毁于1985年和1993年.现存住宅部分,面积为3168平方米.西村坊距今当有300余年历史了。

这是一个古老神秘而富有江南文化气息的院落。住宅群坐东北朝西南,主体三纵三横排列,组成九座风格各异,既统一又相对独立的四合合院落.各庭院之间相距为2米,用青一色鹅卵石铺成的梅花图案形的防滑路面作为通道,且与水沟纵横交错,建筑布局十分规整,井然有序。建筑群雄伟古朴,座座飞檐翘角,画卉雕花,每座庭院外为卵石白粉花墙,内为木质结构,各院皆有精工石砌开井,每栋壁板门窗饰以各种花纹图案雕饰,古香古色,令人赏心悦目。此建筑群规模之大,工艺之精为邵阳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堪称古建筑艺术之上乘之作.西村坊的房子建造全部是用青石一块一块搭筑而成,没用任何水泥等粘合材料.内部的构造就更独特了,错综的回廊在院内比比皆是,屋通屋,房通房,内部就像一个大家庭全部汇集在一起,外部就更像一个大堡垒了,一条小溪围绕全村。据说,古时这样的建筑是了防止土匪及盗贼的入侵。

西村坊古民居东北有小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过,河上架有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修建的长21.6米、宽3.66米、高4.65米的三亭翘角飞檐、重檐悬山顶谢式风雨桥——回溪桥。该桥造型玲珑古朴,亦给风景如画的西村坊居民带来了画龙点睛的美感效应。

西村坊村:西村坊古民居坐落在湖南省新宁县一渡水西村坊村,该建筑群由廪生李昌富在清嘉庆年间创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全部竣工。分住宅、宗祠、会馆三大部分,总建筑面积达6218平方米。宗祠和会馆分别毁于1985年和1993年.现存住宅部分,面积为3168平方米.西村坊距今当有300余年历史了。这是一个古老神秘而富有江南文化气息的院落。住宅群坐东北朝西南,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西村堡址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西村堡址,又称枣林堡址,位于代县枣林镇枣林西村中。平面呈“L”形,周长1320米,分布面积约6.63万平方米。 四面墙体残存,东墙残长150米,南墙残长500米,西墙残长120米,北墙残长440米,基宽1.2~5.8米,顶宽0.6~2.8米,残高0.9~5.5米。墙体土质夯筑,夯层厚0.07~0.18米。现存角楼2座。属明代遗存。为县境内三十九堡十二联城之一。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枣林西村:枣林西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上西村汪氏宗祠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西村汪氏宗祠为绩溪县文物保护单位。

上西村汪氏宗祠

坐落在伏岭镇上西村,坐南朝北,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92平方米。该祠由门楼、庭院、廊庑、享堂、厢房等部分组成,明间上方高悬有“越国世家”和“叙伦堂”两个匾额,享堂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硬山屋顶,斗拱承挑出檐,驼峰、平盘斗、雀替均饰雕刻。2006年,村民集资进行了重修,整幢建筑保存基本完整,艺术价值较高。

伏岭镇:伏岭镇位于绩溪县东南部,东临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南接瀛洲乡,西连扬溪镇,北靠家朋乡。绩胡公路南北纵贯全境,胡坎公路直连省道芜屯公路,镇政府住地距县城22公里。全镇总面积183平方公里,约占全县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共有山场面积216350亩,耕地14145亩,总人口21232人,总户数6164户,辖12个村委会。 大自然的造化和聪明勤劳的先辈给我们留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嘉西村怡园景区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西村(怡园)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嘉西村(怡园)景区是全市第一个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居民住宅小巷。嘉西村吸引游客的,不单是这里能看到老山城的影子。嘉西村景区里还有爱国民主人士鲜英旧居、宋子文公馆旧址“怡园”等历史文物建筑。

掩映在黄葛树下的宋子文旧居怡园已通过保护修缮,“修旧如旧”。这所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一楼一底建筑,建于1937年。在1945年9月至10月期间,曾是国共谈判地点之一,当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委派五星上将马歇尔作为总统特使来中国,代表美国政府调节国共关系便下榻在怡园。

嘉西村景区内的鲜英旧居、怡园将与中山四路周公馆、桂园等历史故居,以及化龙桥李子坝抗战文化公园、红岩文化广场连成片,形成抗战文化和-文化走廊,向更多游客推荐重庆历史文化。

图/重庆晨报记者胡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寨里窑址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寨里窑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7年全市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主要分布在淄川区寨里乡寨里与大张村之间的高地上,面积约22万平方米,窑址耕土层下为瓷片堆积层,厚约40~100厘米。经历年整平土地和局部发掘,先后出土大量瓷片,均为青釉。器类简单,多为生活用具,主要有碗、罐、高足盘等。碗深腹,直口,外腹下部无釉,有些碗壁上饰莲瓣纹。罐为四系,曲腹、平底、灰胎,外腹下部无釉。高足盘呈豆形,下部无釉。这些器物一般造型厚重,制作工艺原始,釉色亦不纯正,窑具多用三足支钉,具有早期烧制的特点,该窑址烧造年代为北齐至唐代,是中国目前所发现的唯一的北方青瓷产地。1984年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淄博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西村坊民居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西村民居坐落在新宁县一渡水镇农溪村,依山傍水,南距新宁县城 70 公里,西距一渡水镇政府及 207 国道 3 公里。该建筑群由禀生李昌富创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 年)全部竣工。分住宅、宗祠、会馆三大部分,总建筑面积达 6218 平方米。宗祠和会馆分别毁于 1985 和 1993 年。现存住宅部分,面积为 3168 平方米。住宅群坐东南朝西北南,主体三纵三横排列,组成九座风格各异,既统一又相对独立的四合院落。各庭院之间相距均为 2 米,用青一色鹅卵石铺成梅花图案形路面防滑通道,且与水沟纵横交错,建筑布局十分规整,井然有序。建筑群雄伟古朴,座座飞檐翘角,画卉雕花,每座庭院外为卵石白粉花墙,内为木质结构,院院皆有精工石砌天井,栋栋壁板门窗饰以各种花纹图案雕饰,古色古香,令人赏心悦目。此建筑群规模之大、工艺之精为新宁罕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堪称古建筑艺术之上乘之作。

民居东北有小河自西向东南流过,河上架有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修建的长 21.6 米、宽 3.66 米、高 4.65 米的三亭翘角飞檐、重檐悬山顶亭榭式风雨桥——回溪桥。桥身中部及两端设亭,亭为三重檐四角攒山顶,翘角飞檐,盖青瓦。中亭内设神龛供桌。抬梁、瓜枋或透雕或镂刻,图案古朴,工艺粗旷,不失为古代民间雕塑艺术上乘之作。该桥造型玲珑古朴,亦给风景如画的西村坊民居带来了画龙点睛的美感效应。该民居 2011 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村坊民居共遗存清代早期民居院落 9 座 32 栋,历经清乾隆、嘉庆、道光几代修建,始成今存之建筑格局。该建筑群保存真实、完整,其文物保护价值是:西村坊民居是一组湘西南山区清代前期的代表性民间居所建筑群,它融祠堂,会馆和供生活起居的住宅于一体,其选址布局和构造体现自然和人文一体化,显得和谐协调。其规模之大,在湘西南地区并不多见。同时,虽为西村坊李氏的家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积淀,以历史的眼光看,它更是社会和人类的共同财富,是一个地区社会更新、文化进步和技术发展的缩影和实物见证。它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