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宝宝面霜哪个好用点汇编20篇

浏览

1225

文章

1000

篇1:四个月宝宝干呕的原因

全文共 1136 字

+ 加入清单

干呕的基本征候特征为欲吐而呕,无物(或仅呕出少量涎沫)而有声。多由胃失和降,气逆上冲引起的。为什么四个月宝宝会出现干呕呢?以下就是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如何改善宝宝干呕吐奶:

1、少量多餐。家长每次给宝宝喂奶的时候,记得不能一次喂得太多,导致宝宝一次吸收过多容易出现呕奶现象。家长应该采取少量,多次喂养的方法,保证宝宝充足的营养吸收。

2、每次喂奶后,把宝宝抱直排气。当宝宝吃饱之后,家长要及时抱直宝宝,轻拍其背部,直到听到宝宝打嗝为止。

3、喂奶时勿让宝宝吸食太急,中间应暂停片刻。妈妈给宝宝喂奶的时候,要注意宝宝吸食的速度,发觉宝宝吸食太急的话,妈妈要暂停一下,让宝宝先休息,然后再继续喂养。

4、选择适合宝宝的奶瓶。奶瓶的奶嘴大小应该适中,孔洞太小的话,宝宝吸奶的时候会比较费力,空气容易由嘴角处吸入口腔再吞入胃中;奶嘴孔洞太大,奶水会淹住咽喉,宝宝吸食过程中很容易呛到。

5、宝宝进食后不能马上平躺。宝宝饮完奶之后,妈妈应当抱直宝宝,轻怕其背部,不能马上就让宝宝平躺下来。若要躺下,要将宝宝上半身放高,采取右侧卧的姿势。

6、喂食后避免宝宝激动或任意摇动。激烈的动作容易使得宝宝吐奶现象。同时,专家指出,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吐奶如果是持续性吐奶或喷射状吐奶的话,需要进一步的检查确诊。

干呕相关

2个月宝宝干呕的原因

胃实热型

[病因] 由于外邪侵袭,化热人里,客于阳明,与谷气相搏,逆而上冲所致。

[症状] 以干呕频频不止,其声洪亮,腹满作痛为证候特征。伴有大便秘结,口渴引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实大。 [治法] 清热通腑,和胃降逆。

胃虚热型

[病因] 由于病后余热未尽,或误用燥药,胃阴受伤,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以干呕频作,心下痞塞,口苦心烦为证候特点。伴有腹满作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 养胃生津,和降冲气。

胃寒实型

[病因] 由于外感寒邪,直中胃腑,或过食生冷,寒凝气滞,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干呕声音低弱,脘腹冷痛为证候特点。伴有呕出少量涎沫,苔白,脉沉弦。

[治法] 温中散寒,和胃降逆。

胃虚寒型

[病因] 由于外感寒邪或脾胃素虚,或过用寒药克伐胃气,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干呕声低弱,心下痞满,大便溏泻为证候特征。伴有饮食不香,少气懒言,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补脾益胃,降逆安中。

肝郁型

[病因] 多由忧思郁怒,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以干呕声不扬,时作时止,每随情志波动而发为证候特征。伴有胸胁烦闷,饮食不香,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 舒肝理气,和胃降逆。

食滞型

[病因] 由于饮食不节,过食醇酒厚味,食滞胃脘,胃气上逆所致。

[症状] 以干呕食臭,欲吐不能,胸痞厌食为证候特征。伴有脘腹胀满,大便秽臭,舌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 和胃理气,消食导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宝宝爱打嗝是怎么了

全文共 156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打嗝这个现象,宝宝也同样如此。小宝宝在打嗝时肯定会感到不舒服,那么宝宝到底为什么会打嗝,如何解决宝宝打嗝这样的情况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答疑解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招预防宝宝打嗝

1. 如果是“胃食道逆流”造成的打嗝及溢奶,可在喂奶后让宝宝直立靠在大人的肩上排气,且半小时内勿让其平躺,4个月大后可添加米粉或麦粉以增加奶的黏稠度,防止打嗝。

2. 如果宝宝打嗝是因为对牛奶蛋白过敏,可依医师指示使用特殊配方奶粉。

3. 平时喂食宝宝要在安静的状态与环境下,千万不可在宝宝过度饥饿及哭得很凶的时候喂奶。

4. 喂奶姿势要正确,进食时也要避免太急、太快、过冷、过烫。

5. 在宝宝打嗝时可用玩具或轻柔的音乐,来转移、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以减少打嗝的频率。

6. 让宝宝在喝奶的中间休息一下,让宝宝直立站在你腿上,轻轻地拍他的背排气,打完了饱嗝可避免连续打嗝。

2种方法让宝宝停止打嗝

其实应该是没有任何有效的方式来停止婴儿打嗝,尤其是不确定为什么会发生打嗝的时候。宝宝若无其他疾病而突然打嗝,一般无需作处理,通常打一会儿就可自行停止,除非发作时间较长,连续5~10分钟。

1. 如果宝宝因吃奶后腹部胀气,放下平躺时会打嗝。这是因为奶瓶开口小,婴儿在吸奶的时候,因用力吸而吞入太多的空气,造成了胀气现象,因此家长可以在宝宝喝完奶之后,多抱一会儿,轻轻拍宝宝背部,或是轻柔按摩腹部来帮助排气,可以预防宝宝打嗝及溢奶。

2. 试着少量多餐的喂食法,或喂食后抱起宝宝拍背以加强排气。

3. 喂一点温开水或以有趣的活动来转移婴儿的注意力,也可以改善宝宝打嗝症状。

4. 不过如果宝宝频繁地打嗝,同时并有食欲变差、体重减轻或频繁呕吐,就应该带宝宝到医院做详细检查。

宝宝打嗝原因

1. 常在刚喝完奶时发生,可能是宝宝常哭闹或在喂食时吃得太急,而吞入大量的空气造成的。

2. 有时肚子受寒,或是吃到生冷食物等也会出现打嗝症状。

3. 其他较少见的原因是与胃食道逆流及疾病如肺炎有关,或与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关。

有些孕妇可能在怀孕第两三个月时就感觉到宝宝打嗝,或产前超声波检查时,看到宝宝在妈妈肚里打嗝。不过宝宝最常发生频繁打嗝的年龄,还是在刚出生在前几个月,而通常在1岁以后就会改善。

宝宝打嗝是由横膈膜肌肉突然的强力收缩造成的,同时还会伴随不自主的 “嗝”声。与大孩子比较,大部分的小宝宝似乎不会感到任何的不适,除非连续过长的打嗝,才会干扰到饮食等正常生活。

4种常见拍打嗝姿势

端坐式

如果觉得直立式比较辛苦,可以考虑端坐式,妈妈可以坐着,让宝宝朝着自己坐在大腿上,妈妈一只手托着宝宝的头,另一只手轻拍宝宝的上背部。

TIPS:

1. 为宝宝准备好小毛巾,防止吐奶。

2. 与直立式相同,如果宝宝在拍打几次之后都没打嗝,可以考虑先抚摸再拍打。

侧趴式

妈妈坐好双腿合拢,将宝宝横放,让其侧趴在腿上,宝宝头部略朝下。妈妈以一只手扶住宝宝下半身,另一只手轻拍宝宝上背部即可。

TIPS:

这个姿势比较适合较小的宝宝,为了防止宝宝滑落,要适当用力把宝宝身体固定在妈妈大腿上。

直立式

尽量把宝宝直立抱在肩膀上,以手部的力量将宝宝轻扣着,再用手掌轻拍宝宝的上背,促使宝宝打嗝。

TIPS:

1. 为了防止宝宝溢奶、吐奶,使用直立式时,妈妈可在自己肩膀上垫上小毛巾,方便清洁。

2. 由于依靠手部支撑宝宝直立,当宝宝面朝自己的时候,要注意身体不要捂住宝宝的口和鼻,方便宝宝呼吸。

3. 如果宝宝在拍打几次之后都没打嗝,可以考虑先抚摸再拍打,也可以换另外的肩膀再拍打。

什么是打嗝?

呃逆即打嗝,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健康人也可发生一过性呃逆,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摄入很热或冷的食物饮料、饮酒等,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呃逆频繁或持续24小时以上,称为难治性呃逆,多发生于某些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宝宝老是反复发烧怎么回事

全文共 130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宝宝反复发烧的情况,遇到这养的情况的时候常常心急如焚。那么家长朋友到底可以怎么做,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尽快退烧,让孩子不那么难受呢?下面小编给你一些帮助。

物理降温的方法

1、多通风,注意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

3、适当给他们喝些新鲜的果蔬汁,如果不慎哺乳超量,可以为孩子按摩腹部促进消化,或吃一些促进消化的食品,如宝贝乐儿童益生菌颗粒。宝贝乐益生菌里的婴儿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可以在肠道粘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抵御对肠道粘膜的侵袭破坏,能产生乳酸和醋酸等酸性物质,造成不利于有害菌生长的环境,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起到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

4、高烧你可以用酒精檫宝宝关节处、洗个温水澡,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等),一般要在体温39度高烧以后才用退烧药,但3岁以内的婴幼儿发高烧时应首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一般不打退烧针,不吃退烧药,以免发生虚脱及药物毒性反应。

5、用冰袋敷,冰敷时以四肢、颈下、腋下为主,不能敷在心口上与头部,这样才能正确退热而不伤及小孩。

孩子发烧的初步检查

1、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发热虽高,但精神尚好,服药退热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提示病重,应赶快去医院。

2、观察孩子面色。如果孩子面色如常或者潮红,可以安心在家中护理;若面色暗淡、发黄、发青、发紫,眼神发呆,则说明病情严重,应送医院。

3、观察孩子有无剧烈、喷射性呕吐,如有说明颅脑病变,应去医院。

4、查看皮肤有无出疹,若有则提示传染病或药物过敏,查看皮肤是否发紫、变凉,若存在则提示循环衰竭。这两种情况均需再去医院。

5、观察孩子有无腹痛和脓血便,不让按揉的腹痛提示急腹症,脓血便提示痢疾等,也必须上医院。

应付小孩反复发烧的三种方法

1、体温38℃以下首选物理降温进行干预

发烧是儿童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对于发烧的处理大体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和“药物处理”,通常来说,当儿童体温低于38℃时不需要采用药物处理,而是选择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即可。例如贴退热贴、多喝水、洗温水澡等方式都有助于体温的降低。

2、婴幼儿体温38.5℃以上 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发现孩子的体温已经超过38.5℃时,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以便做出及时的反应。对于婴幼儿来说,当其体温超过38.5℃时,需要给予药物治疗。中药的话可以选择柴胡或羚羊角等,西药的话可以选择百服宁、泰诺或者美林等。

3、体温39℃以上 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治疗

当孩子体温已经超过39℃属于高度发热时,通常情况下选择西药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布洛芬类退烧药和扑热息痛类退烧药,这两类药物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但必须明确一点是,家长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尤其是注意用药的剂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宝宝容易鼻塞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1665 字

+ 加入清单

鼻子堵塞,对成人来说只是小毛病,而婴儿却常常因此而呼吸不畅、烦躁不安,甚至造成吸奶和睡眠困难。鼻腔是小宝宝呼吸的主要通道,能润湿及过滤吸进的空气,维护身体健康。但宝宝容易出现鼻塞状况,导致通气不畅。下就让小编和大家谈谈宝宝鼻塞的五大原因及对策!

宝宝鼻塞的五大原因及对策

一、感冒鼻塞

由于宝宝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十分完善,鼻黏膜嫩弱,呼吸道抵御能力差,容易感冒。随后鼻黏膜发生急性水肿,引起鼻塞。

表现:鼻塞流涕,鼻翼两侧微红,有的伴有发热。

防治对策:

1.宝宝出生后半月左右,开始适量补充鱼肝油;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A,可喂些肝泥、胡萝卜泥、菜泥,增强呼吸道的防御能力。

2.使用空调时,室内与室外温度不可反差太大,宝宝房间以28~30摄氏度左右为宜。

3.用温湿毛巾放在宝宝的鼻部进行热敷(不能太烫),每天两次,每次15分钟左右。

二、急性鼻窦炎鼻塞

宝宝反复上感可累及鼻窦黏膜,使其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阻塞窦口引起急性鼻窦炎。

表现:除了有鼻塞、流脓鼻涕、张口呼吸等鼻部症状外,较重的还有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烦躁不安等症状。

防治对策:

1.若宝宝患了上感,应积极进行治疗。

2.一旦得了急性鼻窦炎,及时带宝宝到耳鼻喉科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用抗菌素,以彻底治愈,防止复发。

3.宝宝鼻塞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0.5%麻黄素呋喃西林滴剂,在吃奶前10~15分钟每侧鼻孔滴一滴,一般几分钟就能够起作用。一般可在睡觉前或喂奶前点药。注意:点药时,要使婴儿头部稍后倾,以保证将药液滴入鼻腔。但麻黄素对小宝宝有副作用,不适宜过多或长期使用,以免引起萎缩性鼻炎,影响鼻的嗅觉灵敏度。

4.宝宝脓鼻涕多时,可请医生做置换疗法,将鼻窦中的脓性分泌物清除出来。

三、鼻痂阻塞

鼻黏膜每天都会有正常量的分泌物,由于宝宝不会擤鼻涕,妈妈没不及时给宝宝清除鼻腔里边的分泌物,会使分泌物积存在鼻道,时间久了,积聚的分泌物会干燥变硬而形成鼻痂。

表现:鼻痂粘附于鼻腔外口或深处,阻塞狭窄的鼻道。

防治对策:

1.及时为宝宝清除鼻腔分泌物,如较多,可使用吸鼻器吸除。

2.清除鼻痂时忌用手抠宝宝的鼻子,以免损伤嫩弱的鼻腔黏膜,引起出血和感染。

正确方法:如果鼻痂堵在鼻孔口,可用消毒小棉签轻轻将其卷除。如果鼻垢在鼻腔较深处,可先用生理盐水、冷开水或母乳往鼻孔内滴1~2滴,让鼻痂慢慢湿润软化,然后轻轻挤压鼻翼,促使鼻痂逐渐松脱,再用消毒小棉签将鼻痂卷除。

四、异物堵塞

两三岁的宝宝好奇心强,有时玩一些小石头、小积木块、小哨子、扣子、小橡皮头、瓶盖、纸团,爱把这些小东西往鼻子里边塞;有时会边吃葵花籽、花生米、炒豆、果仁边把这些东西塞入鼻腔。因宝宝的鼻腔小,这些东西塞进去,自己就取不出来,也不敢对爸妈说,过后又忘记了,异物便留在鼻腔内。有的宝宝患有鼻前庭湿疹,因刺痒,就用塞东西摩擦来缓解瘙痒。

表现:绝大多数为一侧鼻腔堵塞,通气不畅;若继发感染,黏液逐渐变为脓性;如果异物停留过久,可使鼻黏膜糜烂,长出肉芽,流出血性鼻涕,发出臭味。

防治对策:

1.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往鼻子里乱塞东西,一旦塞了要及时告诉爸妈,及早取出异物。

2.爸妈应注意观察宝宝的呼吸情况,一旦发现宝宝有一侧发生鼻堵现象,或不明原因的流脓鼻涕、有臭味时,要及时带宝宝看医生

五、过敏性鼻炎鼻塞

过敏性鼻炎分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一年到头都可发病,多由真菌、尘螨、昆虫的分泌物、动物皮毛等引起。

表现:鼻塞明显,喷嚏多,常流涕。

防治对策:

1.避免宝宝接触尘土、螨虫、真菌、动物皮毛、羽毛等过敏原。如不用羽绒枕头、羽绒被和席梦思床垫;不要让宝宝亲近猫、狗、鸟等宠物。在花粉播散的季节,不带宝宝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能随便采摘和闻花草。

2.居室里经常带湿除尘,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不给宝宝吃辛辣食物、烹炸食品及海鲜,不滥喝饮料;多吃新鲜蔬果,多喝白开水。

4.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养成用冷水洗脸洗手的好习惯,提高身体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有利于防病。

5.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全身和局部抗过敏药物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宝宝睡觉老磨牙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242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不少妈妈会发现宝宝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有磨牙的行为。宝宝睡觉老磨牙是怎么回事?是营养元素的缺失还是营养过剩的表现,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让小编带各位宝妈一起认识一下宝宝睡觉老磨牙是怎么回事?

宝宝睡觉磨牙的危害

宝宝成长的关键期在于儿童时代。宝宝睡觉老磨牙是孩子儿童期的常见问题,偶发性的小孩睡觉磨牙是正常现象,无伤大雅,不会给小孩的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但是习惯性长久性的小孩睡觉磨牙会给小孩的身体带来危害。下面我们看看小孩睡觉磨牙的危害。

1、长时间磨牙会影响睡眠。夜间磨牙,孩子有时自己可察觉到,所以睡眠较浅。

2、过度疲劳,在吃饭、说话时引起下颌关节和局部肌肉酸痛,张口时下颌关节还会发出响声,这样吃饭和说话使宝宝有了负担,大大影响了生活质量。

3、磨牙也会使牙齿本身受到损害。由于牙釉质受到损害,引起牙本质过敏,遇到冷、热、酸、辣时就会发生牙痛。

4、磨牙时咀嚼肌会不停地收缩,久而久之,咀嚼肌增粗,下端变大,孩子的脸型发生变化,影响美容。有的人儿时磨牙没有得到纠正,可能一辈子都有磨牙的习惯。

宝宝磨牙的危害不容小觑,如果爸爸妈妈们发现了宝宝磨牙的现象,一定要及时更正他们,以免形成长久的甚至是一辈子的习惯。

宝宝睡觉老磨牙是缺什么

很多时候人体出现问题出现异常,往往是因为人体缺失了某些人体所必须的元素。宝宝睡觉老磨牙,是小孩儿童成长期常见的一种病,也可以称为小孩咬合功能障碍。肠道寄生虫病、精神过度紧张、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均衡和牙齿生长发育不良等都是引起小孩睡觉磨牙的原因。那么小孩睡觉磨牙是缺什么?下面就让小编带各位妈友了解一下小孩睡觉磨牙是缺什么吧。

1、缺乏维生素,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宝宝,由于体内钙、磷代谢紊乱,会引起骨骼脱钙,肌肉酸痛和植物神经紊乱,常常会出现多汗、夜惊、烦躁不安和夜间磨牙。

2、宝宝磨牙大部分是因为消化不好引起的。有的宝宝晚上睡前喜欢吃太多东西,导致消化系统未停止工作,就会出现宝宝磨牙的现象。

3、宝宝磨牙也有可能是因为宝宝缺钙,睡眠不安引起的。

4、宝宝磨牙肯能是睡前没有漱口刷牙,不注意口腔卫生,也会造成磨牙。

5、宝宝磨牙也可能是肚子有寄生虫,如果肚子有寄生虫的话,应及时驱虫。两周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吃打虫药,如肠虫清、甲苯咪唑打虫药都可以,用量要遵医嘱。

宝宝睡觉磨牙厉害怎么办

宝宝磨牙是常在小孩睡觉的时候出现的一种磨牙的现象,宝宝睡觉磨牙是一种咬合功能障碍,主要是咀嚼器官不协调而导致的三叉神经和咀嚼肌的异常引起的。宝宝磨牙大多都是由于小孩缺乏人体必需的维生素D以及缺钙而引起的,还有一部分是由于消化不良或是寄生虫病引起的。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宝宝睡觉磨牙厉害怎么办?

1、有肠寄生虫病,就需及早驱虫;有佝偻病的宝宝,要补充适量的钙及维生素D制剂;

2、给宝宝布置舒适和谐的家庭环境,晚间少看电视,避免过度兴奋;

3、饮食宜荤素搭配,改去挑食的坏习惯,晚餐要清淡,不要过量;

4、宝宝吃饭应定时定量,寒温适宜。磨牙期间应让宝宝少食或尽量避免油腻、煎炸及辛辣食品,这些食物热量高,体内湿热过盛,更容易生病。如果宝宝有挑食的毛病,磨牙期间也应特别注意,家长可以把宝宝不喜欢吃的食物多做几个花样,尽量做到食物的均衡摄入,让宝宝吸收来自各种食物中的营养,也能起到少生病,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5、要请口腔科医生仔细检查有无牙咬合不良,如果有,需磨去牙齿的高点,并配制牙垫,晚上戴后会减少磨牙。

6、6分钟按摩也有效把手心搓热后,放到宝宝的肚脐处轻轻按摩,顺时针、逆时针各转2-3分钟,一天两次。按摩可以刺激宝宝的肠道蠕动,利于食物的消化。 ...

宝宝睡觉老磨牙是怎么回事

有些宝宝会有在夜间睡觉的时候磨牙的行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是长久性和习惯性的举动。偶发性的宝宝睡觉磨牙可以不用理会,但是如果长期性的习惯性的宝宝睡觉磨牙则需要引起家长朋友的注意,那么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宝宝睡觉老磨牙是怎么回事?

1、肠道寄生虫病。蛔虫产生的毒素刺激肠道,会使肠道蠕动加快,引起消化不良,脐周围疼痛,睡眠不宁;如果毒素刺激神经,使神经兴奋,而导致磨牙。同样蛲虫也会分泌毒素,并引起肛门瘙痒,影响孩子睡眠并发出磨牙声音。一般家长都认为磨牙的祸首是寄生虫,但是近年由于卫生习惯和条件改善,寄生虫引起的磨牙已经退居次要位置。

解决方法:有肠寄生虫病,就需及早驱虫;有佝偻病的宝宝,要补充适量的钙及维生素D制剂。

2、精神过度紧张。不少宝宝在晚间看惊险的打斗电视、入睡前玩耍过度,精神紧张也会引起磨牙。如果因某件事长期受到爸爸妈妈的责骂,引起压抑、不安和焦虑,也是夜间磨牙的重要原因。

解决方法:给宝宝布置舒适和谐的家庭环境,晚间少看电视,避免过度兴奋。

3、消化功能紊乱。宝宝晚间吃得过饱,入睡时肠道内积累了不少食物,胃肠道不得不加班加点的工作,由于负担过重,会引起睡觉时不自主的磨牙。

解决方法:饮食宜荤素搭配,改去挑食的坏习惯,晚餐要清淡,不要过量。 ...

宝宝睡觉磨牙的注意事项

偶发性宝宝睡觉磨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宝宝睡觉磨牙的现象过于频发,则可能会发展成为一种病态的长久性终身性的习惯,跟随宝宝的一生,给宝宝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爸爸妈妈要及早发现宝宝磨牙的现象,并及时制止纠正宝宝磨牙的行为。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宝宝睡觉磨牙的注意事项。

1、牙齿过早磨损。经常磨牙,会使宝贝的牙齿过早磨损,露出牙本质,引起牙本质过敏,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即发生强烈疼痛。

2、影响宝贝的面容。磨牙时,面部肌肉特别是咀嚼肌不停地收缩,时间一久,宝贝的咀嚼肌纤维就会增粗,脸型变方,影响宝贝的面容。

3、发生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如果宝贝牙齿磨损严重,牙高度下降,面部肌肉过度疲劳,会发生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在说话、歌唱或吃饭时,宝贝的下颌关节和局部肌肉发生酸痛,甚至有张口困难。

4、在大脑皮层形成牢固的条件反射。有些宝贝因为磨牙时间较长,虽然经过治疗,引起磨牙的病因已经消除,但由于大脑皮层已形成了牢固的条件反射,因此夜间磨牙动作不会立即消失,磨牙的危害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8个月宝宝突然厌食是什么原因

全文共 139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看到有些妈妈在百度上提问,自己的宝宝出现厌食的情况怎么办?宝宝为什么厌食?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八个月宝宝会什么会出现厌食吧。

八个月宝宝厌食的原因

宝宝厌食原因一:辅食添加不及时

在婴儿期,妈妈应当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这不仅是对母乳营养的补充,更是对宝宝咀嚼、吞咽及消化能力的锻炼。若婴儿时期未能及时添加辅食,没有给宝宝适宜的锻炼,使咀嚼能力落后于同龄儿童。

宝宝厌食原因二:不良饮食习惯

宝宝厌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往往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的。例如宝宝在餐前吃太多的零食,或者是爸爸妈妈纵容宝宝的饮食偏好,于是宝宝对食物的挑剔情况就越来越严重。另外,也可能是在宝宝不想吃的时候强给硬塞,使宝宝产生逆反。

宝宝厌食原因三:微量元素缺乏

缺锌,这是不少妈妈看到宝宝厌食后的第一反应。其实,维生素B、微量元素锌缺乏都缺乏可引起宝宝味觉功能和胃黏膜消化功能的降低。不过小编提醒各位妈妈,如果宝宝出现厌食的情况,最好别盲目补锌,应当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后再补,以免补锌过量对健康造成影响。

宝宝厌食原因四:患病

生病的孩子往往食欲都不好,另外还有一些疾病会直接导致宝宝厌食。例如胃肠道疾病、呼吸道感染、佝偻病、口角炎等,都会让孩子对吃东西提不起兴趣。也就是说,宝宝突然厌食,可能是疾病的信号,妈妈们不可掉以轻心。在排除是零食等问题作祟后,应当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

宝宝厌食原因五:心理因素

如果宝宝受到惊吓或是过度紧张,也可能会产生厌食的状况。这一点情况在宝宝入园、入学的阶段表现得尤为明显。另外,妈妈在餐桌前对宝宝的态度也可能会影响宝宝进食。当宝宝不好好吃饭时,不应该以训斥的方式强迫孩子进食。

宝宝厌食原因六: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常见原因,宝宝厌食还可能与天气有关。特别是在夏季,天气炎热,宝宝喝水量和喝水频率都有所增加,而导致胃内充溢,产生饱胀的感觉,自然不会觉得饿。另外,宝宝活动过量,处于兴奋状态,也会将吃饭的事抛诸脑后。

宝宝厌食原因七:神经因素

神经因素导致的厌食,在婴幼儿当中较为少见。因为控制食欲的饱感中枢和饥饿感中枢位于脑垂体下面,如果这些部位受到影响,就会引起胃动力减弱,胃内容排空因之延长,出现厌食。

宝宝厌食怎么办:

饮食有节,合理喂养

婴儿期喂养要定时定量,孩子长到6个月以后要逐步减少奶量,及时添加面、稀饭、鱼、肉、蔬菜、豆制品等辅食品。对稍大的患儿,主张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绿豆百合米仁汤等,如果能够坚持在夏季吃上两个月,还可以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呢!在菜肴上也要以清淡为主,如:冬瓜小排汤、盐水虾、清蒸鱼、蒸蛋等。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孩子肠胃娇嫩,生硬油炸类的食物不宜多食,也不可吃得过饱。另外,冰冻食品容易损伤胃黏膜血管,使孩子的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也不能多食,并且要少吃零食。一般情况下,孩子能正常饮食就不要再额外添加保健品。

2适量运动,及时补锌

按照年龄来增加活动量,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幼儿可以选择户外活动,使气血畅通,保持食欲,身体健康。对于平时消化能力差的孩子可以经常给予按摩腹部,帮助消化。 缺锌可导致孩子食欲减退,人体免疫功能差,还会影响儿童智力和学习能力。另外,缺锌儿童每日身高增长值也明显低于营养状况好的儿童。

在炎热的夏天,人体出汗增多,锌就会随着人体出汗而大量丢失,因此夏日的孩子需要比平常更多的锌。可让孩子多吃海产品、坚果等富含锌的食品,也可适当给孩子服用补锌的保健品。

宝宝厌食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宝宝晚上胎动的厉害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宝宝晚上是动得最多的,一方面比较有精神,另一方面,孕妈咪通常在这个时间能静下心来感受宝宝的胎动,所以会觉得动得特别多。这时候的胎动就苦了我们的准妈妈了。下面小编为准妈妈们提供几个小对策简单应对顽皮宝宝的胎动现象。

胎动原因及对策

一、 胎动突然减少

诊断原因:准妈妈发烧

一般来说,如果准妈妈有轻微的发烧情况,胎儿也因有羊水的缓冲作用,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引起准妈妈发烧的原因,如果是一般性的感冒而因引起的发烧,对胎儿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果是感染性的疾病或是流感,尤其对于接近预产期的准妈妈来说,对胎儿的影响就较大。

准妈妈的体温如果持续过高,超过摄氏38度的话,都会胎盘、子宫的血流量减少,小家伙也就变得安静许多。所以,为宝宝健康着想,准妈妈需要尽快去医院,请医生帮助。

建议:

1. 怀孕期间,要注意休息,特别要避免感冒。

2. 有流行性疾病发生时,要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3. 每天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和新鲜。

4. 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二、 胎动突然加快

诊断原因:准妈妈受剧烈的外伤

一般来说,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有羊水的保护,可减轻外力的撞击,在准妈妈不慎受到轻微的撞击时,不至于受到伤害。

但一旦准妈妈受到严重的外力撞击时,就会引起胎儿剧烈的胎动,甚至造成流产、早产等情况。

此外,如果准妈妈有头部外伤、骨折、大量出血等状况出现,也会造成胎动异常的情况发生

建议:

1.少去人多的地方,以免被撞到。

2.减少大运动量的活动。

三、 胎动突然加剧

诊断原因:胎盘早期剥离。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怀孕的中期以后,有高血压、严重外伤或短时间子宫内压力减少准妈妈多容易出现此状况。症状有:阴道出血、腹痛、子宫收缩、严重的休克。

一旦出现这样的看,胎儿也会随之做出反应:他们会因为突然的缺氧,胎动会出现短暂的剧烈运动,随后又很快停止。

建议:

1.有高血压的孕妇,要定时去医院做检查,并依据医生的建议安排日常的生活起居。

2.避免不必要的外力冲撞和刺激。

3.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减轻精神紧张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宝宝眼睛发红怎么回事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如此重要的,所以在照顾新生时,尤其要注意宝宝眼睛的护理,当宝宝眼睛发生一些不适应的症状时,我们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

宝宝眼睛发红的治疗方法:

1、建议你滴无环鸟苷眼药水和氟哌酸眼药水交替使用,2小时一次,洗脸帕必须每天煮沸消毒23次,而且应该单独使用,防止反复感染。不要用手经常去揉眼睛啊。

2、应该用中药清热解毒 指导意见 这样的病症建议用菊花6克,金银花6克,苍耳子6克,冰糖12克泡水喝。再用感冒灵就可以的。注意多喝水

3、建议你可以用氯霉素滴眼液进行治疗一段时间,注意眼部的卫生,避免感染,注意不要总是用手去揉眼睛.还要注意不要过度的用眼,注意休息.

4、最好能到医院眼科明确下诊断,针对性治疗可以适当用氧氟沙星滴眼液,金霉素眼膏,最近饮食清淡,注意眼部卫生!

宝宝眼睛发红的原因:

最常见的红眼病是结膜炎,即发生在结膜的炎症,可能由感染或者过敏引起。

眼睛直接接触了某种刺激物后也会发红。最常见的是有些孩子在游泳后出现两眼发红,且伴有眼睛酸疼的感觉,这就是因为游泳池水中的氯刺激了眼睛。洗个淋浴或者流些眼泪后,让氯从眼睛中流出来,红眼就会消失。有时,眼睛发红也可能是睫毛、灰沙,甚至小飞虫进入眼睛中引起的。眼睛被抓伤也会出现红眼。

眼睛黏滞现象在刚出生的婴儿中非常多见,有时也伴随有红眼。眼睛整夜分泌黄色黏稠的脓液,甚至可能导致第二天眼睑粘在一起。这时,你可以用脱脂棉蘸温水小心地擦拭。擦拭的时候,应从内侧眼角向外侧擦。出现眼睛黏滞的新生儿,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除非眼白也发红或者有炎症。

如果出现炎症或感染的是眼睑而不是结膜,就叫做睑缘炎。儿童虹膜炎症的发生率比较低。

结膜炎的症状主要取决于病因。所有的结膜炎都会引起结膜发红,主要表现在眼白和内眼睑。感染导致的结膜炎还会伴有分泌物的产生,尤其是在清晨,眼睛会觉得黏滞和有沙砾感。

过敏导致的结膜炎表现为眼部瘙痒和发红,但是没有黏滞和沙砾感。过敏性结膜炎常常是枯草热或常年性鼻炎的症状之一,还可能伴有流鼻涕和鼻塞症状。患有过敏性结膜炎的儿童往往同时患有湿疹或哮喘等疾病,这些疾病通常来自家族遗传。

有时候你可能发现孩子的眼白比其他地方略微红一些,这一般是结膜充血。结膜充血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它是由于血压突然上升导致结膜中的小血管破裂引起的。咳嗽、喷嚏、大叫、眼球受到撞击以及因为便秘而过分用力排便,都会造成血压突然增高。结膜充血不要紧,在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退,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

还有一个引起眼睛发红的原因是虹膜炎。它的症状有些特殊:红的地方与虹膜很接近,患儿的瞳孔看起来比正常儿童的瞳孔小。虹膜炎也会导致眼睛疼痛和视觉模糊,出现这些症状后要立刻带孩子去看医生。通常,儿童患虹膜炎的几率较小,如果发现得早,治疗起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如果延误了治疗,可能导致终身后遗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宝宝经常咳嗽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子年纪小,如果咳嗽了有痰也不会往外吐,有时就会造成咳嗽一直不见好。但是宝宝长期咳嗽切勿掉以轻心。

咳嗽可分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师刘海燕表示,在临床中,还经常会遇见一些长期咳嗽(一个月以上)的孩子,家长们总以为孩子是感冒后嗓子发炎引起的咳嗽,于是断断续续给孩子不断地吃不同的抗生素,甚至不停地给孩子输液,可是总感觉不能去“根”,不久,孩子就又咳嗽了。

刘海燕说,其实,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它不仅涉及呼吸系统,有些还与耳鼻咽喉、消化系统疾病等有关,通常将咳嗽时间持续一个月,以咳嗽为主要表现,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病变者,称为慢性咳嗽。由于慢性咳嗽患儿很少有其他伴随症状,X线检查无异常,因此误诊误治率相当高。胃食管反流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肺炎支原体肺炎、支气管异物、百日咳、支气管异物等都可以引起慢性咳嗽。

刘海燕提醒,当孩子长期咳嗽不容易控制时,作为家长,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一些全面的、必要的检查。

咳嗽时应减少运动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许鹏飞表示,对于不同类型的咳嗽护理方法各有不同,但是,无论哪种咳嗽,家长都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鼓励宝宝多休息,兴奋或者运动都可以加重咳嗽和痰多。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煤气、尘烟等刺激。宝宝咳嗽期间,应减少剧烈的户外活动,家长不要带宝宝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家长应关注天气变化,注意冷暖,做到及时给宝宝增减衣服,保暖对于孩子咳嗽很重要。咳嗽时急速气流从呼吸道中带走水分,造成黏膜缺水,家长应注意给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

此外,对于有过敏性咳嗽的孩子,家中的尘螨、粉尘、猫狗毛、霉菌孢子或蟑螂的分泌物,都可以导致孩子过敏咳嗽。需要把枕头、床垫、棉被拿到阳光下曝晒及经常清洗,将枕头、床垫、棉被套上防螨被套,避免绒毛玩偶,更要避免养猫狗等宠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宝宝安全用药原则

全文共 2300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选药之前,先来了解小儿用药的基本原则吧。宝宝安全用药原则有哪些呢?下面就让小编告诉你带你了解下吧,希望你喜欢!

家庭儿童用药储备哪些

小宝宝难免会生病,家中为宝宝备一些常用小中药是非常必要的,既可防病,当宝宝有些轻微的不适时,也不必慌慌张张地跑到医院。当然,家里备的药只能用在宝宝病情较轻时,一旦病情变化或加重,一定要及时到医院看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1、宝宝停乳、停食,或腹胀、腹痛、大便秘结时,可服用一捻金胶囊。

1岁以下每次服用1粒,每日1-2次。1-3岁每次服用2粒,每日1-2次。4-6岁每次服用3粒,每日1-2次。

小编提示:也可以溶解于牛奶、果汁内给宝宝服用,味道更好。

2、宝宝发热、咳嗽并有痰鸣,或腹部胀气而不思饮食,或烦躁易惊,夜寐不安时,可服用珠珀猴枣散。

100天内的宝宝每次服用1/3瓶,每日2-3次。1岁以下每次服用1/2瓶,每日2-3次。1-4岁每次服用1瓶,每日2-3次。5岁以上每次服用1瓶半至2瓶,每日2-3次。

小编提示:平时每周服1-2次,可保平安,这种药也可溶解于牛奶、果汁、稀饭内服用。

3、宝宝厌食、贫血、慢性腹泻、遗尿、夜啼时等,可服用醒脾养儿颗粒,它具有醒脾开胃、养血安神的作用。

1岁以下每次服用1袋,每天2次。1-2岁每次服用2袋,每天2次。6岁每次服用2袋,每天3次。7-14岁每次服用3-4袋,每天2次。

小编提示:温开水冲服,感冒、咳嗽、发烧的宝宝忌服。

4、宝宝因积食引起咳嗽、喉痰鸣、腹胀如鼓、不思饮食、口中有酸臭气味时,可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小于1岁每次服用5ml,每天3次。1-2岁每次服用10ml,每天3次。2-4岁每次服用15ml,每天3次。大于5岁每次服用20ml,每天3次。

5、宝宝患上非感染性腹泻、体弱面白、大便次数增多、便稀并气味臭秽,含有不消化食物,或有时成蛋花汤样,伴有腹胀、睡眠不宁时,可服用脾可欣婴儿健脾颗粒。

1岁以下每次服用1g,每天3次。1-3岁每次服用4g,每天2次。4-7岁每次服用8g,每天2次。

6、宝宝贪食受凉后,引起肚腹胀满、恶心呕吐、烦躁口喝,舌苔黄厚、大便干燥时,可服用小儿化食丸。

1岁以下每次服用1丸,每天2次。大于1岁每次服用2丸,每天2次。

小编提示:最好要用开水溶化后服用。

7、宝宝身体瘦弱、消化不良,并伴食欲不佳时,可服用儿康宁糖浆。

每次服用10ml,每天3次。

8、宝宝因积食引起腹胀呕吐、啼哭不安、厌食纳差、大便秘结时,可服用四磨汤口服液。

新生儿每次服用3-5ml,每天3次,疗程2天。

宝宝安全用药原则

1、要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决定如何用药,尤其要考虑到儿童的用药特点及剂量。如小儿支气管哮喘可以应用麻黄素、肾上腺素类药物解除哮喘,但同时患心脏病的孩子就不能用,因为这类药物可使心跳明显加快,对心脏不利;又如患小儿感冒时,尽管速效胶囊疗效快、服用方便而为感冒药中的佼佼者,但婴幼儿神经系统、肝脏发育尚不完全,用了速效感冒胶囊易引起惊厥、血小板减少或肝损害。因此在选用药物时既要考虑疾病的需要,又要考虑药物对小儿身体的不利因素。

2、选药时要有明确的指针: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小儿的具体情况,选用安全、有效、可靠、价廉、易得的药物。不能用疗效不确切的药物,不要轻信广告药品,不要图新药、图贵药,因为新药的毒、副作用往往需要长期深入细致的临床调查研究,尽管新药上市前都做了如对胎儿的影响、致癌、致畸、依赖性、抗原性的研究,但由于时间的局限,还远不够。非那西汀在应用几十年后,才发现长期应用可致肾乳头坏死甚至肾盂癌的毒性反应。

3、要掌握影响药物的因素:如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口服还是注射);药物联用的相互影响(用药尽量少而精,尤其避免“撒大网”的用药方式);小儿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及精神状态等。排除各种可能出现的干扰,以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4、不要给患儿随意滥用成人药。儿童的肝、肾、神经等器官、组织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受到损害或发生中毒反应。婴幼儿更应慎之又慎。如阿司匹林类解热镇痛药适于成人应用,若给患儿应用则不易掌握用量,一旦过量,会因出汗过多而造成虚脱。又如氨茶碱治疗量与中毒量十分接近,成人用药尚需注意,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用后很易中毒。

5、不要滥用小药。有些家长把一些小儿常用药称为“小药”,可以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有益于小儿的身体健康,这种做法实不可取。如抗菌药物不按时按量的滥用,会导致耐药性,一旦真正需要抗生素时,药物就起不到杀菌消炎作用了。又如一些消食化积的中成药里多含有大黄、黑白丑等泻药,盲目使用会影响小儿营养吸收。还有些中成药里含有朱砂,长期服用会引起积蓄中毒。孩子无论吃什么药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6、避免滥用某些滋补和维生素类药品:家长的动机是为孩子好,如病愈后让孩子补补虚;在校功课多、学习紧,给予进补;让孩子有高大的体格身材,避免“三等残废”等,有的人甚至和邻居攀比给孩子进营养滋补,因而滥用如人参、人参蜂皇浆、冬虫夏草、维生素A等。殊不知,这早一支、晚一支的补剂把孩子推向了病态,如人参蜂皇浆之类制剂是公认的激素制剂,这些补品制造出了性早熟,并已成为儿科的新疾病,目前医学界对此束手无策,深感棘手。维生素A服多了,可影响骨的发育,使软骨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骨只长短不长长,原想不成为“三等残废”,却制造了一个地道的“三等残废”。

7、用药时,要严密观察小儿的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因为小儿具有病情变化快的特点,要随时决定继续用药或调整用药或调整剂量,使用药更趋合理,争取早日痊愈,减少或避免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要注意增强小儿身体抵抗力,给于必要的加强体质的治疗,并给于良好的护理,使疾病彻底痊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宝宝嘴臭怎么回事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自家小孩出现小嘴臭臭,为人父母的不能再一知半解,必须了解原因,解决问题。当然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

1消化不良

宝宝添加辅食不合理,过多地进食甜食、高蛋白、高脂肪食品或吃了不洁净的食物时,胃肠负担会加重,可引发胃肠道疾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和消化不良的情况时,宝宝就会表现出口臭、食欲下降、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

2口腔内疾病

口腔溃疡、扁桃体炎、咽炎等;龋齿、牙周炎或牙齿排列不齐,食物残渣滞留在龋洞、牙周袋或牙缝中,腐烂会发出异味。

3习惯不良

如果妈妈没有帮宝宝养成清洁口腔、刷牙的好习惯,小嘴巴当然会散发出臭臭的气味。当口腔内有积奶或积存的食物残渣没有及时清洗,或嵌塞于牙间隙和龋洞中的食物发酵腐败,产生的吲哚、硫氢基及胺类就会散发出异味或臭味。

4唾液减少

水和唾液在口腔中可润滑粘膜、清除微生物,维持口腔内环境。如果宝宝不注意适当补充水分,尤其是在炎炎夏日,口腔中的水和唾液减少,口腔干燥,细菌分解释放挥发性产物增多,小嘴巴就会发出臭味。

5其他

鼻炎、鼻窦炎、中耳炎以及宝宝玩耍时把异物塞入鼻腔发生腐败,都会出现口臭;宝宝患呼吸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等,呼出气体也可带腐烂臭味。

宝宝出现口臭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做好口腔卫生

1岁以下的婴儿,妈妈可以用小宝宝专用牙刷或者用纱布缠在手指上给宝宝清洁牙齿、口腔,不必用牙膏,用清水就可以了,或者喂奶后再稍微喂些温开水冲洗口腔;1岁以上宝宝不妨在每天晚上喝些温开水,或用淡盐水漱口,也可试着用手指牙刷刷牙;2岁以上的宝宝,就可以自己学会早晚刷牙了,妈妈要教宝宝正确的刷牙方法,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其次平时饮食要有规律,不要让宝宝吃不洁净和难消化的食物,特别是睡前不要吃过甜的和油腻的东西,让宝宝多吃些水果和蔬菜,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防治胃肠和口腔等疾病,夏季更要让宝宝多喝温开水,拒绝各种饮料,保持口腔湿润和环境的清洁,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防止宝宝出现小嘴臭臭。另外如果宝宝有口腔溃疡或者齿龈炎等口腔问题,要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

当出现小嘴臭臭时,妈妈最好带宝宝到医院做个检查,排除宝宝是否患有消化不良、龋齿、鼻腔、口腔、牙周炎等疾病的可能,弄清原因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只要“对因下药”,宝宝的口臭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宝宝拉屎有血怎么回事

全文共 1391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大便带血,听起来挺严重的,其实,只要妈妈们了解到相关知识并及时预防,宝宝大便带血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小编为妈妈们收集整理了相关的知识,向往能对妈妈们有所帮助!

儿童便血的原因:

引起儿童便血的原因,除了内科疾病外,还可能是外科疾病。如果是外科性便血,仅靠吃药、打针等治疗手段多半是不行的。有时虽然一时见效。但往往会延误诊治,甚至还可造成严重后果。便血是许多疾病都可出现的症状,它表示有胃肠道出血。

一般说来,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呕血和柏油样大便;下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便血,血呈鲜红或暗红色,量的多少因病情而异。长期、少量、反复便血,可引起小儿贫血及营养不良,而一次大量出血,常可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下面简要介绍引起儿童便血的常见外科病症。

1、直肠息肉直肠息肉是小儿便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见于3—6岁儿童。便血特点为排便终了时出现鲜血,量少,不与粪便混杂。息肉通常长在肠壁的粘膜上,好像一个带蒂的肉疙瘩,通常如黄豆或蚕豆大小。有经验的医生用手指为病儿做直肠检查,可摸到息肉。位置低的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犹如一个红色的肉球。单发性直肠息肉,可采用手法摘除而治愈,如果息肉不止一个(多发性),则应行手术治疗。

2、肛裂肛裂是指肛门口边缘的裂伤,多见于两岁左右的婴幼儿。便血特点为肛门有点滴鲜血。同时伴有排便痛,当孩子解大便时就会哭闹不安,大便干硬。引起肛裂的原因有许多种,如先天性肛门狭窄、排干硬大便时撕裂肛门,以及肛门损伤或感染。肛裂若处理不当,则可产生肛瘘。治疗肛裂,一般要经常清洗肛门,保持肛周清洁并涂搽润滑药物,以及多吃油性易消化食物。

3、急性肠套叠肠套叠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两岁以内,尤其是4—10个月婴儿。便血特点为果酱样大便。病儿因腹痛引起阵发性哭闹、呕吐。医生在腹部可摸到包块。肠套叠早期的病儿,多采用空气灌肠,进行复位治疗;如果病情已到晚期,则需要手术治疗。

4、梅克尔憩室(旧称美克耳憩室)这是一种先天性肠道畸形,是由于发育异常而在肠壁上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两岁以内小儿。便血特点为突然大量血便,先黑后红。憩室位于回肠末段,因可能含有异位的胃动膜或胰腺组织,所以可发生溃疡出血。若出血量多,可引起休克,反复便血可导致贫血。采用同位素扫描检查,该病多可确诊。对梅克尔憩室以手术治疗为宜。

5、急性坏死性肠炎急性坏死性肠炎便血特点为赤豆汤、洗肉水样,腥臭味,同时伴有高热、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明显升高。

6、其他消化性溃疡、肠旋转不良与重复畸形、胃食管返流、食管裂孔疝、门静脉高压等疾病,均可以引起消化道出血而产生便血。

预防治疗:

1、如是便秘引起的,就要解决大便问题。每天多喝水,饮食中多添加辅食,尽量添加蔬菜、水果,富含纤维素的粗粮,但不易过饱,以免食积。

2、食物或药物造成的小儿便血。某些食物和药物也可引起大便颜色的变化,有时容易与便血混淆。如夏天吃大量西瓜和西红柿后可以使大便颜色变红,贫血小儿服用铁剂后大便可发黑,食用动物血后大便颜色也可发黑,这些由于食物和药物引起大便颜色的变化不属于便血。

3、如果是直肠息肉引起的便血,当验证并发感染时,建议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最后,小编提醒大家无论是家长还是医生,都应对儿童便血提高警惕,及时处理,特别是对有手术指征的便血,更应住院治疗,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个月的宝宝舌苔发绿怎么回事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2个月的宝宝舌苔发绿主要有以下原因:

1、宝宝舌苔厚发绿,提示有消化不良、胃火大,如果不是很厚就没有关系,给宝贝吃点清淡的东西,如果宝贝能吃能睡,而且很活泼,就没有事意见建议:建议给孩子服用妈咪爱,婴儿健脾散来调理,多喝些温水,平时饮食宜清淡为主.忌辛辣过于油腻的食物,多吃水果,适当的运动

2、有可能是宝宝有点上火,如果不是很厚就没有关系,给宝贝吃点清淡的东西,如果宝贝能吃能睡,而且很活泼,就没有事。若是舌胎发绿,而且有口苦,便秘,口干等症状,那就是内火重,可以吃些清火的食物或药物。

3、舌苔发绿很少见于病理情况,一般是生理性的,比如食物、饮料中绿色素浸染所致。中医注重望舌苔的检查方法,但一般也无绿色舌苔的记载。

4、药物或食物染色,以西瓜霜喷剂最常见,用小勺子刮去舌苔表面下面仍然是白色的。

5、真菌菌感染,以曲霉菌感染引起舌苔变色为常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宝宝咬指甲是什么原因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幼儿期,一些小孩渐渐养成了爱咬手指甲的习惯,为什么宝宝会咬指甲呢,宝宝爱咬指甲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宝宝咬指甲的原因

1、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由于父母工作较忙,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使孩子得不到充分的爱抚和关注,特别是母爱的缺乏,更容易造成孩子咬指甲行为的发生。

2、缺少同伴。有的家长总是让孩子自己在家里玩,当孩子感到孤独寂寞、乏味时,便不自觉地咬指甲,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习惯。

3、适应能力较差。当孩子在新环境适应困难时,或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会产生咬指甲的行为。

4、模仿。孩子模仿别人的能力较强,当他看到同伴在咬指甲,可能好奇,会模仿从而成习惯。

5、当他身体不舒服时,咬指甲可分散身体疼痛和不舒服的注意力。

宝宝咬指甲怎么办:

1、 多与孩子交流感情,进行肌肤接触,满足孩子被爱被关注的需要。如,陪孩子一起游戏,带孩子郊游,给孩子讲故事,使孩子有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2、 为孩子提供活动的场所与材料,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尽量不使孩子感到孤单、寂寞。

3、 定期为孩子修剪指甲,使孩子无法咬到。

4、 严重的可采取厌恶疗法在孩子的指头上放些胡椒粉或缠上些沙布,使孩子在咬时产生一种厌恶感。

5、 坚持正面教育与强化。家长发现孩子咬指甲后不要急躁,不要大声呵斥、恐吓、打骂,而应态度亲切地帮助孩子矫治。并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

爱咬指甲有什么危害:

1、可能会增加体内铅含量。孩子喜欢玩各种玩具,很多玩具上面都有铅,通过咬指甲可能会把这些铅带入体内,增加体内铅含量,详细年轻的爸爸妈妈都知道孩子体内铅超标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吧。

2、会影响牙齿美观。经常咬指甲的话,由于指甲比较硬,在咬撕的过程中会比较用力,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牙齿也处于生长的过程,这时候如果经常咬指甲则可能会影响牙齿美观, 使牙齿生长不整齐,牙齿外露等。

3、可能会形成指甲畸形。经常咬指甲的话,会将指甲咬的特别短,从而使甲床暴露,甚至可能出血,引发感染,甚至会引起甲沟炎。

4、会影响心理健康。小孩在咬指甲的时候总会受到父母的批评和训斥,但是不咬指甲的话,自己又控制不住,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又咬了,这样孩子虽然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但又控制不住,影响心理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宝宝老是打嗝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1200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在喂食后总是打嗝,妈妈很担心,会不会是喂的太饱会其他的原因,总觉得要去医院看看医生。但其实 打嗝是婴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不需要太过于担心宝宝的健康。

不停地打嗝是因膈肌痉挛,横膈膜连续收缩所致。膈肌运动是受植物神经控制的,孩子出生后一两个月,由于调节横膈膜的植物神经发育尚未完善,当孩子

受到轻微刺激,如:吸人冷空气,吸奶太快时,膈肌会突然收缩,引起快速吸气,同时发出“嗝嗝”声。

有时孩子打嗝的时间可持续5—10分钟,看起来好像很难受的样子,但是,打嗝本身对孩子的健康并无任何不良影响,不必担心。

人出生后其神经发育是有一个过程的,一般情况,孩子3个月后,调节横膈膜的神经发育趋于完好后,打嗝的现象会自然好转。、

引起宝宝打嗝的原因:一是由于护理不当,外感风寒,寒热之气逆而不顺,俗话说是“喝了冷风”而诱发打嗝;二是由于乳食不当,若乳食不节制,或过食生冷奶水或过服寒凉药物则气滞不行,脾胃功能减弱、气机升降失常而使胃气上逆动膈而诱发打嗝;三是由于进食过急或惊哭之后进食,一

时哽噎也可诱发打嗝。

小宝宝打嗝是可以抑制的:平素若无其他疾病而突然打嗝,嗝声高亢有力而连续,一般是受寒凉所致,可给其喝点热水,同时胸腹部覆盖棉暖衣被,冬季还可在衣被外置一热水袋保温,有时即可不治而愈。若发作时间较长或发作频繁,亦可在开水中泡少量桔皮(桔皮有疏畅气机、化胃浊、理脾

气的作用),待水温适宜时饮用,寒凉适宜则嗝自止。新生儿在打嗝时可用玩具引逗或放送轻柔的音乐以转移其情致,减少打嗝的频率。

打嗝也是可以预防的:新生儿打嗝多为良性自限性打嗝,没有成人那种难受感,“打嗝”一会儿就会好的。当然对新生儿打嗝也应该以预防为主,这样新手爸妈更安心,不至于宝宝一打嗝就手忙脚乱的。小儿在啼哭气郁之时不宜进食,吃奶时要有正确的姿势体位。吃母乳的新生儿,如母乳很充

足,进食时,应避免使乳汁流得过快;人工喂养的小儿,进食时也要避免急、快、冰、烫,吸吮时要少吞慢咽。喂奶的过程中,要经常给宝宝拍嗝。并且在宝宝吃完奶之后竖抱起来拍拍背。

怎样有效的预防宝宝打嗝:

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在喂奶过程中经常给宝宝拍嗝,甚至在宝宝还没出现不舒服的时侯。因为暂时停止喂奶和不断改变姿势能减缓宝宝的吞咽,以及减少他吞进去的空气。如果你是人工喂养宝宝,就每150ml拍嗝一次。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宝宝,就在换一边乳房喂奶时,进行拍嗝。

经过一些尝试后,你会发现下面的方法也很有效:

●将宝宝的头轻轻靠在你的肩膀,同时支撑着他的头和后,另一只手轻轻地拍他的后背。如果几分钟后,他仍然没打出饱嗝,那就继续喂奶。不用担心,不是每次拍嗝都能拍出的。当喂完奶后,继续重复上述方式,还要让宝宝保持直立姿势10—15分钟,这样就能预防溢奶。

●让宝宝坐在你的大腿上,一只手从前面支撑着他的胸和头部,另一只手轻拍他的背。

●让宝宝背朝上地躺在你的大腿上,支撑着他的头,让头高过他的肩,轻拍他的背或者在背上轻轻地画圆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宝宝睡前哭闹怎么回事

全文共 1049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们出生时发出的一个声音就是哭声,那么小编想知道作为新手妈妈们的你知道宝宝的哭声代表什么吗?宝宝的哭声你懂吗?在宝宝还不会用语言和手势表达自己的时候,哭声是他向外界表达需求的重要手段,宝宝的哭声背后有生理、心理和病理的需求,那么,宝宝睡前哭闹是怎么回事?

原因有哪些,就由小编来告诉你了

1、小宝宝的鼻塞

有经验的妈妈会发现,小宝宝常会出现吃奶时的鼻塞,尤其是刚出生不久的宝贝,或是不幸感冒了的宝宝。

2、洗澡

洗个暖水澡能立即使一些宝宝平静,但是要意识到这可能会有反作用。

3、摇篮曲

带宝宝去更安静的房间,用温柔的搂抱和轻声的吟唱摇篮曲来安抚宝宝。

4、吮吸

不论是妈妈的乳房、喝奶的瓶子、或者是安抚用的奶嘴、还是宝宝自己的手指,吮吸总是能起到安抚作用,但妈妈在平时要对瓶子和奶嘴等做好消毒,同时保持宝宝手指的干净,避免病从口入。

5、噪音

当宝宝处于浅睡眠阶段,或者处于从深睡眠进入浅睡眠的过程中,凡是突然的、音量大的、不熟悉的声音,均可引起大哭大闹。

导致孩子睡觉前苦恼的因素有很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解决。那么,宝宝睡前哭闹怎么办?解决方式有哪些?

6、长牙期的疼痛

母乳喂养指导老师陶睿提醒您注意的是,宝宝从5个月开始长牙,到2岁半长全,宝宝会有因为长牙带来的不适而哭吵。

7、憋尿而哭吵

有的宝宝,尤其是男宝宝,因憋了尿,膀胱饱满的刺激使宝宝感到不适,于是宝宝就会表现为睡觉不踏实伴哭吵。

8、按摩

各种轻拍和按摩都能帮助使宝宝平静下来,可尝试让宝宝垂直坐好靠着你的肩膀上,然后轻拍宝宝的背。但在宝宝四星期大之前不要按摩宝宝的肚子,也要避开脊骨。给宝宝按摩的同时,多跟宝宝说说话,可以有效促进宝宝发育和促进亲子关系哦。

9、肠胃不舒服

除了饿了、困了、累了等原因,宝宝的肠胃不舒服也是哭闹的常见原因,小宝宝的肠道发育尚未完善,百天之内的宝宝经常会出现胀气,因此民间有“新生儿百日哭”的说法。另外,如果宝宝是混合喂养,每日都会出现无规律阵发性哭闹、吐奶、排气多,排便次数多且大便稀,就应考虑是不是牛奶蛋白不耐受或者乳糖不耐受。

10、空气中的刺激物

卧室中的刺激物,可能使宝宝的呼吸道发生过敏、阻塞,因而发生哭吵。

11、音乐

有节奏的声音或音乐能帮助安抚新生儿,甚至洗衣机或吸尘器的嗡嗡声也能帮助平静一些,听音乐可以培养宝宝乐观的性格。

12、注意夜间温度

室内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4℃,太热或太冷,或穿的、盖的过多,也会导致宝宝出现哭吵。

13、新鲜空气

带宝宝出去走走,因为即使哭喊没有因此停止,在户外也不会显得那么不好。

14、运动

在手臂或摇篮里摇动宝宝,或把他放在宝宝车里推动,动作要轻缓。可用温柔的搂抱和轻声吟唱来安抚他。

15、胀气

有些宝宝在嗳气之后会感觉好点,所以尝试让宝宝垂直坐好靠在你肩膀上,然后轻拍他的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1岁宝宝拉稀的屎酸臭怎么回事

全文共 1533 字

+ 加入清单

大人在照顾小孩子的时候,总是尽心尽力,可是总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例如给孩子吃错了食物时候,会导致孩子腹泻,这个时候,家长也会着急,也会自责。但着急与自责没有任何意义,不如掌握几个可以止孩子腹泻的方法吧。来,一起学习,看看一岁的宝宝拉稀酸臭是怎么一回事?

一、感染性腹泻

大多数情况下宝宝腹泻是因为肠道感染引起的,这种感染性腹泻是妈妈经常遇到的,在这种情况下主要是通过准确护理和喂养,以及讲究卫生来调节宝宝的消化系统来预防和治疗宝宝腹泻。

病因:细菌与病毒

引起宝宝腹泻的最常见原因是肠道内感染,病原有可能是细菌、病毒或霉菌等。还有肠道外感染,如感冒、肺炎,中耳炎等也有部分宝宝合并腹泻,宝宝喂养和护理不当也可引起腹泻。

冬季与夏季腹泻的区别

冬季大约在10月~1月之间是宝宝腹泻的高峰期,相对应的夏季的高峰期在6月~9月。但这两个高峰期的病因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秋冬季宝宝腹泻的主因是病毒,特别是轮状病毒(病毒性状像车轮似的)。而夏季腹泻的病因以细菌较多,如致病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痢疾等。病毒性腹泻要比细菌性腹泻轻些,病毒性腹泻的日排便次数在3~10次之间,大便性质为水样、蛋花样或稀糊状,大便不带脓血,重的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呕吐和脱水等,大约持续5天~10天左右。细菌性腹泻通常比病毒性的要重些,痢疾,沙门氏菌,及有些致病的大肠杆菌多有发热,大便带脓或血,有的还有里急后重,宝宝总想拉大便,但每次脸胀得通红而只拉出一点点大便,或只有少许黏液、血便。

预防:母乳喂养

母乳含有宝宝5个月之前成长中必需的所有营养成分,宝宝对母乳超高的吸收能力能够吸收来自母亲的抗体,抵抗病毒和细菌的侵扰,并且母乳温度适当,宝宝不会因为奶的温度而闹肚子。母乳还会提供肠道适当的酸碱环境,最有益于宝宝肠道内正常益菌的生长,抑制致病体的繁殖。这样就减少了感染性肠炎的机会,同时母乳也不会有过敏或耐受性不良的问题。多重的防护作用护卫着宝宝的健康。

讲究卫生

宝宝要多洗手,注意宝宝的玩具、衣物及日常用品的清洁,尤其是宝宝用的奶瓶、餐具应定时消毒。宝宝的食物要清洁卫生,怀疑变质的食物一定不能吃。不要与腹泻的成人和孩子接触。

解决一岁宝宝拉稀酸臭有什么办法?

第一种方法,如果孩子拉稀的情况比较轻微,而且没有其他症状,那么基本上应该是着凉或着有点消化不良,这时候需要给孩子加点衣服,尤其是给他腹部盖一些东西,防止着凉,然后喝一点盐开水。

第二种方法,可以将苹果削皮,切成一块一块的,放进锅里加一点水煮,大概五分钟左右把苹果汤倒出来,凉一下给孩子喝;或者可以直接榨苹果汁,然后稍微加热一下给孩子喝。

第三种方法,给孩子吃东西的话可以考虑暂时用米汤喂,可以用胡萝卜熬汤就着米汤喝。

第四种方法,随时给孩子更换干净的尿片或尿不湿,用温水彻底清洗孩子的下身,保持清洁干净,甚至可以擦一些防菌的药膏。

第五种方法,如果孩子拉稀比较严重,次数多,而且伴随着呕吐、发热等其他异常情况,那么一定要带到医院去检查,输一些营养液。​

2、非感染性腹泻

宝宝的消化系统正在逐步发育中,现在还非常脆弱,如果不恰当地给予宝宝的大量的食物,就会超过宝宝的消化吸收能力,宝宝当然要腹泻了,这就需要妈妈在喂食宝宝时,注意宝宝饮食的量,可以少量多次地喂食宝宝。

食物过敏也是腹泻常见的原因,特别是那些过敏体质的宝宝,常见的过敏食物有牛奶,鸡蛋,海鲜等。另外,相当部分吃母乳的宝宝(尤其头3个月)大便次数超过2次,有的一天可达6~7次,这经常是生理性的,一般他们吃的都不少,体重增长也满意,精神好,发育正常。

预防:饮食调理

合理添加辅食,一样一样的加,不要一次增加多样辅食;添加时,从少到多;合理营养,要均衡饮食,食不过量,不适合宝宝吃的不吃。母奶性腹泻无需用药,随月龄增长,辅食添加,便次会减少,但要注意宝宝小屁股的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宝宝总干呕怎么回事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看到宝宝干呕,家长们不仅心疼宝宝的可怜小模样,更是担忧宝宝健康是否出现了问题。那么,宝宝干呕的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原因:

1、新生儿期喂奶过多,奶的配方不当,吃奶时吞入大量空气;婴儿及幼儿一次进食量较多或食物不易消化。

2、消化功能异常: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果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咽喉部炎症、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时,或在高烧、恶心、食欲减退的同时,常伴有干呕的情况。

3、发育问题:由于食道下端括约肌的功能缺陷,引起胃液或者胆汁还流食道导所致的干呕,部分宝宝可持续数月后逐渐改善。

护理办法:

1、宝宝出现干呕情况,建议多给宝宝补充温开水,改善食物的种类,尽量进食清淡易消化的辅食。

2、人工喂养时,奶嘴的开孔大小要合适,奶嘴必须充满乳汁,以免宝宝吸进空气。如果是长牙,可用较大孔洞奶嘴喝奶,减少吸吮时造成的疼痛。

3、喂奶后应将小宝宝轻轻抱起,头靠在母亲肩上,轻拍宝宝背部,使胃内空气得以排出。喂奶后不要频繁改变宝宝的体位,喂奶前换尿布,喂奶后暂不要换尿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宝宝翻身关节响怎么回事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经常不运动或者缺钙,我们都会听到骨头关节响,那么宝宝翻身关节响怎么回事呢?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解决宝宝翻身关节响的方法:

1.孩子补充钙剂必须吃维生素D 才可以的,可以促进钙吸收,建议吃点鱼肝油配合吃点钙剂,吃点碳酸钙或是醋酸钙观察看看。

2.孩子如果缺钙的话 ,平时多吃点豆制品和奶制品,海鲜类鱼虾都是补钙的。同时平时多晒晒太阳,多户外运动。

3.弹响肩与缺钙无关,宝宝如无疼痛和活动障碍,不需治疗,部分小儿年长后症状消失。如弹响声音明显,而且每次活动都有明显响声,也可请骨科医生检查,以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宝宝翻身关节响的原因:

1.考虑孩子多汗与缺钙有关系的,缺钙化验血不一定就可以化验出来,做碱性磷酸酶及骨密度检查看看。

2.孩子骨骼没有发育完全,导致这样一个情况,很正常呀。时间久了就没事了。

3.小婴儿韧带较薄弱,关节窝浅。关节周围韧带松驰骨质软,长骨端部有软骨板主关节做屈伸活动时可出现“弹响声”随着年龄增大,韧带变得结实了。肌肉也发达了,这种关节弹响声就消失了,有的成年人,若关节活动不正常仍可出现弹响声,有的挤压指关节时可出现清脆的弹响声,如无特殊症状,属正常现象。

4.宝贝的骨头之间的缝隙造成的,宝贝的骨骼还是很松的。

5.如果孩子的关节响发生在肩胛骨位置,那还不能排除患“弹响肩”的可能。“弹响肩”是指肩胛骨的骨突起与紧张的肌腱活动时摩擦会出现肩膀部位的弹响声。原因可能是肩胛骨的形态略有变异,某部位的骨突起较一般人明显,因而活动时与周围摩擦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宝宝o型腿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孩子出现了O型腿,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但是o型腿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宝宝O型腿怎么办:

第一,尽量避免让宝宝趴睡。虽然趴睡不一定直接证明会对宝宝的腿型造成不良的影响,但是当宝宝趴睡时,会让小朋友的脚踝呈内翻或外翻状,长时间下来,也可能影响他的腿型。

第二,避免宝宝跪坐。一些正在学爬或是学走路的小朋友,可能会爬一爬就坐起来的状况,小朋友跪坐时,他的脚大多成外翻状,这时候爸爸妈妈最好尽量帮宝宝移动脚型,帮他回复到正常的状态,不过还是尽量避免让他跪坐比较好。

第三,尽量少穿尿不湿,不要让宝宝长时间站立,可以多给宝宝做做腿部按摩,平常可以给孩子多吃些含钙的食物,多出去晒晒太阳等。

当然,若真的要知道小朋友的O型腿是否真的严重到需要治疗的程度,可以带至医院做一些检测,如利用X光检查他的膝盖角度弯曲的角度是否过大,否则只需持续观察即可。

宝宝形成o型腿的原因:

缺钙所致

婴幼儿O型腿常见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所致。如不及时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和钙,因钙盐不足,骨骺增生的软骨不能正常地骨化,原有的骨质又出现脱钙和吸收,因而骨质软化,不能耐受重力作用,加之膝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失去对骨的支持和保护作用,遂发生小腿骨的弯曲变形,造成O型腿。

营养不良所致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量大,如在身体发育时期由于营养不良或肠道疾病等原因引起钙磷等营养元素缺乏,骨骼发育障碍、骨变形或关节软骨发育不良,而出现膝内翻的改变,逐渐形成O型腿。

长期不良姿势诱发

长期不良姿势和不良用力习惯造成关节的肌肉力学失衡造成的,如过早让孩子站立或过早让孩子坐学步车;不正确的坐姿、蹲姿或者长期采用跪坐等;都可能造成O型腿。

注意事项

有些正常情况容易被误认为O型腿。由于胎儿在子宫里全身盘曲,形成特殊姿态,出生后两条小腿无法伸直,看上去有点”O“型状,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弯曲,这是正常现象,6个月到1岁时就会逐渐变直。一些家长用捆绑法试图让孩子腿变直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不但不能矫正腿形,还可能影响孩子髋关节的正常发育。1岁左右小儿刚开始学走路,下肢还不能很好地负重,出现了暂时性的小腿弯曲,但临床上没有佝偻病的表现,也是正常的,一般到2-3岁即能恢复正常。当然,婴儿小腿严重弯曲则是病态,需到医院检查矫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