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宋仁宗为何毒死包公(最新20篇)

论及《水浒传》必说到宋江,说到宋江必论及李逵。而李逵的人生终点则死于自己最仰慕的偶像之手:宋江用御赐的毒酒将李逵毒死。那么,宋仁宗为何毒死包公?下面就由问学吧小编告诉大家宋仁宗为何毒死包公吧!

浏览

5291

文章

134

篇1:清平乐宋仁宗和曹皇后决裂 宋仁宗为什么生气

全文共 1931 字

+ 加入清单

宋仁宗和曹皇后突然大吵了一架,两人关系瞬间来到冰点。其实宋仁宗和曹皇后是相互喜欢的,但在处理军事一事上,不知曹皇后怎么就惹怒了官家,导致两人不欢而散,曹皇后也是觉得很委屈。另一边官家还有张贵妃可以安慰,但曹皇后就没人能诉苦了,其实历史上曹皇后非常有才能,百姓对她的评价也很高,但出于各种原因她和仁宗关系一直有隔阂,仁宗的心也是转移到了张贵妃那边。宋仁宗和曹皇后决裂

清平乐》中,曹皇后最大的特点就是隐忍。最新剧情中,她终于绷不住,和宋仁宗吵起来。这是怎么回事,大家知道吗?其实,正式见面后,颜控宋仁宗一直对曹皇后有好感。反过来,曹皇后暗恋宋仁宗多年,更加不可能讨厌他。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两人就是相处不到一块儿去。

去坤宁宫的路上,宋仁宗撞见曹皇后带赵徽柔、宗实放风筝。曹皇后也看见宋仁宗,上前向宋仁宗行礼。宋仁宗心情大好,主动邀请曹皇后喝酒。身为妻子,曹皇后当然不会拒绝。没有想到,两人这一次对饮并不愉快。

赵元昊提出议和,宋仁宗不愿意。曹皇后和宋仁宗交谈时,宋仁宗流露出想乘胜追击的想法。曹皇后出身将门,立刻猜到这是赵元昊的骄兵之计,为的就是引宋仁宗主动出击,陷入粮草补给不足的境地。为了让宋仁宗打消念头,曹皇后用胭脂、眉笔在手绢上战事图,仔细替宋仁宗分析。不料,宋仁宗完全不领情。曹皇后在那边苦口婆心劝说,他却像一个等待下课的小学生。

后来,曹皇后长篇大论的演讲结束,宋仁宗终于绷不住,将曹皇后骂了一顿。就这样,帝后CP吵架了。这两个人之间,曹皇后主要是挨骂的一个,宋仁宗主要是骂人的一个。曹皇后坐着,拒绝再和宋仁宗说话。宋仁宗用不冷不热的语气表示,曹皇后用胭脂画军事图,不免有些不伦不类。之后,也不管曹皇后是什么反应,宋仁宗带着郁闷的心情回到自己的宫殿。张妼晗用一碗面就讨好了他。曹皇后是个怎样的人

曹丹姝出身名门,待人亲和,宽容大度,而且很有见识。但是曹丹姝却不得仁宗喜爱,甚至在新婚之夜,仁宗都没有到曹丹姝宫中去。在以后的相处中,仁宗慢慢发现曹丹姝身上的亮点,逐渐被曹丹姝吸引,甚至最后爱上曹丹姝。先婚后爱,好不甜蜜,那么历史上的曹皇后真是这样吗?

曹皇后出身名门,是宋朝开国元勋曹彬的孙女,正史上说她生性慈善节俭,重视稼穑农事,经常在禁苑种植稻谷,亲自养蚕,还擅长飞白书。野史上还记载,曹皇后宽仁大度,驭下恩威并施,正位以后,宫中莫不畏威怀德,宫禁内肃然有序。曹皇后一生经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辅助皇帝,稳定国政,对经史颇多涉猎,常援引经史以处决政事,对于母家曹氏及身边近臣,曹太后都不让他们假借威权,百官无不拜服。

曹皇后进宫时,仁宗皇帝最宠爱张贵妃,皇帝甚至封张贵妃的父亲为郡王,后宫里张贵妃可以说是曹皇后下第一人。张贵妃也经常仗着宋仁宗的宠爱顶撞曹皇后,但曹皇后却多次忍让,并不愿将事情闹大。甚至有一次,张贵妃想要用皇后车队仪仗,曹皇后也给他了。张贵妃死后,宋仁宗十分伤心坚持要追封自己的爱妃为皇后,被大臣们极力反对,当时中宫皇后还在,又追封一个皇后,太不成体统,但宋仁宗却坚持要给心爱的女人的一个皇后名份,而曹皇后在这时也展现了她的大气、中宫风范,支持宋仁宗追封张贵妃为“温成皇后”。

曹皇后做了28年的皇后,兢兢业业、恪尽本分,不敢踏错一步,她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好皇后,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还有着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手段。据史书记载,庆历八年闰正月,仁宗宿在曹皇后宫中休息。半夜,一阵杂乱的响声将他们惊醒,仁宗要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曹皇后却说情况不明,不能轻举妄动,免遭毒手。曹皇后猜测贼人必定防火,所以秘密派人提着水,跟在近前,果然见贼人放火,随机就被曹皇后派人给灭了。她还把太监宫人们集中起来,分别把守宫门。并亲手为每人剪下一绺头发,叛乱平息之后,以发为记,论功行赏,最终杀退了叛逆者,曹皇后临危不惧,应变有方,指挥若定,不愧为将门之后,仁宗大为佩服。

仁宗皇帝有三个儿子,却都夭折了,后来又因纵欲过度身体虚弱,当时濮安懿王子嗣众多,皇帝就收养了他的第十三子,四岁的赵宗实,也就是后来的英宗,被养在了曹皇后宫中,曹皇后抚养教导周到,英宗成为嗣子后,曹皇后替他赞助策划很多。英宗即位后,身体一直不好,就请曹太后同处分军国事,听政期间,曹太后凡事都让大臣们自己拿主意,英宗身体好了,曹太后还政于皇帝。

英宗只当了四年的皇帝就去世,神宗即位,曹太后升为太皇太后。之后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曹太后对变法不太满意,认为变法有违祖宗成法,就逼迫神宗停止变法。不过在曹太后临终前,还是做了一件善事,那就是让神宗赦免因乌台诗案面临死罪的苏轼。观其一生,虽然荣华富贵,风光无限,但不得丈夫喜爱,又没有儿子,一生孤苦,其中多少辛酸和无奈,多少胆战心惊,估计也只有自己知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包公墓园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包公墓园为文化旅游景点。

包公墓园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与包公祠紧紧相连,整座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

墓园由主墓区、附墓区和管理区组成。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内安放有包拯墓志铭和2.4米长的金丝楠木棺,棺内安放包拯遗骨。北侧是附墓区,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

整个墓园庄重肃穆,寓包拯禀性峭直、刚毅之意。主要建筑上置有全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刘海粟、启功、溥杰等撰书的楹联。墓园外有神墙围护,内有神道贯通。园区规模宏大,建筑古朴典雅,满园苍松翠柏,地势起落有致,与相距不远的包公祠和相邻的清风阁遥相辉映。

北宋嘉祐七年春天(公元1062年),宋仁宗见包公年事已高,家中又无田产,曾下诏赏赐包公在庐州地界一片相当大的土地,以解决包公告老还乡之后的生计。包公坚持不受,只要庐州城郊的一段淤塞已久的护城河。包公请人清理葑草,挖尽淤泥,以利舟楫。并嘱包家族人在护城河里植荷、养鱼,以水域养殖的收入聊补家用。这段护城河从此被人们称之为包河。

如今的包河,是合肥的美丽港湾。当游客走进包河公园,会立刻感受到置身于另一番天地:北岸是一脉错落层林,那是依着城墙根的斜坡而自然形成的;南岸是一片密密的直插云天的水杉和常青的丛丛棕榈;周围河堤,绿柳随着轻柔的碧波节拍而婆娑起舞;河面波光粼粼,映着蓝天白云。

包河美,美在它的整体意境;包河秀,秀在它那人文与自然的巧妙结合;包河雅,雅在它睡美人似的宁静安详;包河丽,丽在它那幽静中的动感。

合肥包拯墓园格局别致,主副分明,方正严谨中富有变化。墓园的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堂、亭、室、阙,均以宋代二品官葬制设计,一砖一石一瓦完全符合宋代建筑质地与规格要求,保持宋代建筑风格。

这里风景秀丽,坡缓岗平,林木葱茏,是闹市中一块难得的雅静去处,人文景观与园林艺术集于一隅,引人入胜。合肥包公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清平乐张妼晗什么时候下线 张妼晗和宋仁宗有几个孩子

全文共 1529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此前很多观众都没想到张妼晗竟然是一个这么有手段的人,看她早期的经历还有点令人心疼,不过在得到官家的特殊照顾后,张妼晗的野心正在一步步显露出来。可以看出宋仁宗对待张贵妃的态度与曹皇后截然不同,就算是触碰到了官家的忌讳也能被原谅,而且张贵妃更是仗着这份恩宠连曹皇后都不放在眼里。大家都很担心曹皇后的处境,万一官家脑子一热又要废后,那就麻烦了。张妼晗什么时候下线

张妼晗一度是宋仁宗最宠爱的女人。但是,她的人设并不讨观众喜欢。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在网上讨论,张妼晗什么时候下线。作为大宋第一小作精,张妼晗闹腾的本事无人能敌,尤其是怀孕之后。久而久之,宋仁宗也十分头疼。

据悉,张妼晗皇佑六年下线,终年三十一岁。宋仁宗追封她为温成皇后,对她的宠爱可见一斑。

能被叫作大宋第一小作精,张妼晗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女人。怀孕期间,她吵着闹着要见宋仁宗。宋仁宗政务繁忙,无法时时陪在她身边。曹皇后跑去安抚张妼晗,张妼晗一点都不领情。大家闹得都不开心。

两个女人吵架,难免说一些伤人的话。曹皇后称,后宫妃嫔众多,宋仁宗能几天见张妼晗一次,已经是一种恩宠。张妼晗心直口快反驳,她不需要和别人比,宋仁宗娶别人是被逼无奈,娶她是因为喜欢。之前,她当侍女,每天都能陪在宋仁宗身边。现在,曹皇后给她升职,是故意拆散他们。

离开张妼晗那里,曹皇后十分难过。张妼晗无意间的一番话刺伤她,让她久久不能释怀。在曹皇后心里,她也是宋仁宗不得不娶的女人。

另一边,宋仁宗跑到张妼晗那里,辛辛苦苦将张妼晗哄睡着,这才抽出空去看曹皇后。曹皇后心情郁闷,对宋仁宗的态度不冷不热。宋仁宗以为她是生张妼晗的气,多次替张妼晗解释。曹皇后直接对宋仁宗下了逐客令。想到后宫的烦心事,宋仁宗气炸,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哪里。张妼晗和宋仁宗有几个孩子

自从曹丹姝入宫也有五六年了,但是她和宋仁宗从未圆房,两人之间一直毕恭毕敬,婚姻有名无实,起初曹皇后想嫁给宋仁宗的原因是两人曾在宫外见过一面,从此曹皇后“一眼万年”,可两人都倔了,所以一生没有圆房,帝后这对cp也逐渐让人嗑不动了,因为宋仁宗身边又出现了张妼晗。

张妼晗没出现多久便怀上了宋仁宗的孩子,因此宋仁宗对张妼晗宠爱有加,话说张妼晗这个角色非常不讨喜,她心中只有宋仁宗,没有家国大义,不过这正是宋仁宗想要的感情。

但这种感情非常短暂,因为张妼晗性格专横霸道,时间长了,必定引人讨厌,群臣们怕张妼晗魅惑君王,并不赞同张妼晗进入后宫,但宋仁宗还是将她纳为贵妃。

从这点看来,宋仁宗独宠张妼晗,这从侧面反映了曹皇后一辈子的凄凉,曹皇后一辈子用规矩办事,尽显母仪风范,她的格局有天下,认为国事在先,而宋仁宗恰恰不喜欢她这点,一方面抵触,另一方面觉得她过于死板,反而是宋仁宗身边的张茂则对皇后十分亲近,他深知自己的身份,所以一辈子默默守护在曹皇后身边。

根据原型人物来看,张茂则活到90多岁,一直守护着曹皇后,但两人从未逾越礼仪,其实张茂则早在第一次见曹丹姝时,他便对曹皇后一见钟情了,当时曹丹姝还不是皇后。

但自从曹皇后身边的嬛儿出宫后,她身边只剩下张茂则了,曹皇后不受宠爱,经常在深夜哭泣,张茂则便安慰曹皇后,官家需要处理国家大事,不得不说,两个人看起来就像是知己一样。

后来西边引发战乱,曹皇后竟想求宋仁宗废后,一心想去边塞打仗,当时张茂则和曹皇后在树林中舞剑,时间长了,后宫便传出曹皇后和张茂则“私通”的传闻,这样的言语传到了宋仁宗的耳朵里,难免会引人猜忌,后来宋仁宗多次试探张茂则,很明显是在吃醋!

曹皇后一辈子无儿无女,替皇上打理后宫,虽然偶尔也会心烦,她认为宋仁宗不宠爱她,但是曹皇后理性的一面将自己的感情全部藏在心里,不过曹皇后渐渐的开始依赖张茂则,因为她每次伤心难过时,张茂则都在身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毒死宋江皇帝却不敢怪罪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此人毒死宋江,皇帝却不敢怪罪

看过水浒传的人可能都知道,在水浒传的情节当中,宋江是梁山好汉当中的大哥,而柴进在里面排名第十,被人称作是小旋风。大家也都知道宋江是被柴进所毒死的,但是在柴进毒死宋江之后,朝廷并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这到底是为何。

总的来说,还是要归功于柴进他的祖先,也就是那时候的柴荣。因为宋朝的建立者是赵匡胤,赵匡胤的政权是在别人手底下抢夺来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打下来的。当时他就是抢夺了柴荣的天下,所以才建立了宋朝。但是他并没有像其他的建立王朝的统治者一样,把前任的统治者全部赶尽杀绝。而是下令对待柴荣一家要特别的仁慈,并且对柴荣的后代也应该如此,所以他就留下了这样的祖训,并且也就是因为这样的祖训,所以救了柴进一命。

当时的宋江可以说为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帮助宋朝打了很多的胜仗。因此,如果换做是别人毒害了宋江,那么肯定会被朝廷直接赐死,或者被下令用酷刑折磨致死。但是这个人恰恰是柴进,他刚好又是那些人的后代,所以即便是身为皇帝,也不能够直接的去处罚柴进,毕竟皇帝家的祖训摆在那里,是不可以违背的。

宋江之所以能够成为梁山好汉当中的大哥,是因为他待人平等,在他眼里每个人都一样。但是柴进他对待每个人的态度都不一样的,对待有权有势的人就会态度柔和,对待没钱没势的人,态度就会比较强硬,也就是所谓的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也就导致了即便他在朝廷当中有着很高的职位,也没办法统领梁山好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官家什么意思 宋仁宗为什么被称为官家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清平乐》开播后,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这部剧的背景是在宋朝宋仁宗时期,也是北宋最繁华的一段时光。剧中无论是百姓还是大臣称呼宋仁宗都是叫官家,这和我们以往看的历史剧里面对皇帝的称呼不同,那官家是什么意思呢?就官家这个词语来说,是有三种意思,其中一种便是指皇帝。其实在宋朝,官家就已经成了专指皇帝的词,那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官家的意思,以及出处由来,想了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看吧。官家什么意思

跟以往的历史剧不同,这次皇帝在称呼上沿用北宋时期的称呼,是将皇帝称为官家或是今上。

官家这个词在古汉语里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皇帝,大家看《水浒传》,说赵官家,说的是谁?就是皇帝。从南北朝起,官家就有了皇帝的意思。所谓“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因为皇帝要至公无私,所以才称为官家。一个贤明的皇帝,没有自己的私爱私财,皇帝是代表上天来治理天下,天下的子民对于皇帝来说,都应当一视同仁。

第二层意思,官家是指衙门,县衙门、吏部衙门、户部衙门等条条块块的各级衙门。这张桌子是谁的?官家的。这意思就跟说桌子是公家的、单位的一样。第三层意思,指的是官僚个人,对官僚个人尊称的就是官家。

宋朝有规定不杀士大夫,不加农田赋。宋朝重视文官,所以说士大夫也是愿意称呼皇帝为官家的,以此说明是公家的意思,是正统的身份。

其实宋朝时期私下不称呼皇帝为官家也是可以的,大家也可以称呼皇帝为圣上、陛下,这些称呼完全没有问题,被皇帝知道之后也不会怪罪。不管是官家还是圣上、皇帝或者是陛下,都只是一个称呼而已,每个朝代各有不同,大家只要知道官家指的是皇帝就好。官家出处介绍

官家一词最早来源于曹魏时期蒋济的《万机论》,书中写道:“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

而最早用官家称呼皇帝也不是从宋朝开始。《晋书.石季龙载记》就写道:“官家难称,吾欲行冒顿之事,卿从我乎?”石勒的侄子石虎对石勒不满,想要取而代之。所以称呼皇帝为官家在魏晋南北朝就已经有了。

苏东坡在《初到黄州》中写道: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这里的“官家”指的就并非皇帝本人,而是指朝廷。这说明官家最早的意思可能指的是朝廷和皇帝的混用。

直到宋朝,官家才逐渐变成了皇帝的专门称呼。

宋太祖赵匡胤,在其继位后,手下几位有从龙之功的兄弟藩王有些漂了,竟然连平时的君臣礼节都不太在乎了,于是赵匡胤就把他们约在一起打猎,每人都授以弓箭等武器,大家骑着马来到一个树林中。赵匡胤下马给大家倒上酒说:“此处无人,你们谁要做官家,可以把我杀掉,自己来当。”

大概是宋太祖张匡胤陈桥兵变,怕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于是自称官家,表明自己是天下唯一的公家,也表明了自己的至公无私。

文/陈子帅菌读文史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河豚会被自己的毒素毒死吗?

全文共 149 字

+ 加入清单

实际上河豚是可能被河豚毒素毒死的,只是对毒素的耐受力极强,相当于一般鱼的1000倍。河豚类生物受惊吓时会分泌毒素,有时候分泌过多就可能把自己毒死。

《哆啦a梦》里面,胖虎并不觉得自己唱歌难听,哆啦a梦对此的评价是“你见过河豚被自己毒死嘛”。但实际上,当体内分泌的毒素到达一定量时,河豚自己也不能幸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毒死蜱颗粒剂防治白蚁有没有用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毒死蜱国内目前有乳油、颗粒剂、微乳剂等剂型。其中以40.7%乳油(同一顺、乐斯本)含量最高;大部分为40%乳油(毒丝本、新农宝、博乐),使用中以乳油最多,效果好;5%的颗粒剂(佳丝本)主要用于蔬菜、瓜类地下害虫的防治,是取代高毒农药3%呋喃丹颗粒剂的优良品种;30%微乳剂正在逐步推广,下面来具体的看一下毒死蜱颗粒剂防治白蚁有没有用吧?

毒死蜱颗粒剂防治白蚁没有用的,而且毒死蜱灭不了白蚁,只能预防白蚁。毒死蜱的防治对象如下:

1.蚜虫的防治。喷雾使用可防治棉花、小麦、果树、蔬菜、甘蔗等作物上的蚜虫。防治棉蚜用500毫克/千克浓度;防治小麦蚜虫、苹果树、桃树、梨树蚜虫、蔬菜蚜虫,用200~400毫克/千克浓度;防治苹果棉蚜,用200~266毫克/千克浓度;防治甘蔗棉蚜,在2~3月份有翅成虫迁飞前或6~7月份棉蚜大量扩散时,用200毫克/千克浓度。

2.螨类的防治。喷雾使用可防治棉花、果树、蔬菜等作物上的螨类。防治山楂红蜘蛛、苹果红蜘蛛、蔬菜红蜘蛛、茶叶瘿螨、茶橙瘿螨、茶短须螨,在发生期用400~500毫克/千克浓度;防治柑橘红蜘蛛,在发生期用200~400毫克/千克浓度。

3.棉铃虫、红铃虫的防治。在卵孵化盛期或低龄幼虫期用800~1000毫克/千克浓度喷雾。

4.螟虫的防治。可用于防治水稻、豆类作物上的螟虫。对水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在卵孵化盛期用400~500毫克/千克浓度喷雾,每亩喷药量75千克;对豆野螟,在豇豆、菜花开花期,幼虫卵孵化盛期,害虫蛀入前,用600~800毫克/千克浓度喷雾,持效期10天左右。

5.飞虱、稻叶蝉、蓟马的防治。防治水稻飞虱、叶蝉和香蕉黄胸蓟马,用400~600毫克/千克浓度喷雾,每亩喷液量60千克以上。

6.水稻稻瘿蚊的防治。在害虫始发期,每亩用80~120克有效成分,制成10~15千克毒土撒施,需保证田间有2厘米以上水层。

7.黏虫的防治。在发生期用350~400毫克/千克浓度喷雾,每亩喷液量45千克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宋仁宗第一位皇后是谁 孤城闭清平乐中宋仁宗第一位皇后又是谁

全文共 155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历史剧爱好者都在看这个孤城闭改编的清平乐电视剧了,而且评分还是非常高的,所以看的人不少,最近很多人也都在分析这个细节,宋仁宗和曹皇后还有张贵妃的事情问得很多,但是其实宋仁宗一生有三位皇后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宋仁宗第一位皇后又是谁呢?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值得一探究竟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宋仁宗的第一位皇后叫:郭皇后。

郭皇后:宋仁宗赵祯第一任皇后郭清悟,代北应州金城人,其祖父为平卢节度使郭崇,郭崇的祖先世代为代北酋长。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郭后以无子入道观,封为净妃,别居长宁宫以养,景祐元年(1034年),出居瑶华宫,景祐二年卒。

宋仁宗一生分别有三位皇后,他们分别是郭皇后、慈圣光献皇后曹皇后、温成皇后。

宋仁宗的妃子不少,其中受宠并且受宠时间比较长的是三个——周贵妃、董淑妃、德妃。其他几个皇妃简介

慈圣光献皇后曹皇后:

北宋宋仁宗赵祯的第二位皇后,真定人,生于永城县太丘乡。祖父曹彬为北宋开国功臣。景祐元年(1034年)九月册为皇后。英宗、神宗相继即位,尊为皇太后、太皇太后。元丰二年(1079年)病逝,年六十四岁,谥号“慈圣光献皇后”。

温成皇后:

张氏,宋仁宗宠妃,石州军事推官、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清河郡王尧封次女。幼入宫,初为御侍,累封清河郡君。康定元年十月,进封才人。庆历元年十二月,进封修媛。庆历三年七月,因连丧二女请下迁为美人。

庆历八年十月,封贵妃。温成皇后生安寿公主、宝和公主、邓国公主幼悟。皇佑六年正月八日薨,年三十一。仁宗痛失爱妃,伤悼不已,追册其为皇后,谥曰温成。葬奉先资福禅院,立庙于园侧,以知制诰岁时行礼。嘉佑七年正月更庙为祠殿,遣宫臣以常馔致祭。

周贵妃:

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宋仁宗赵祯后宫妃嫔之一。周氏出身开封,四岁时,随其姑母入宫为女侍。后因侍奉宠妃张贵妃,被年纪比她还要小的张贵妃认做养女,封为安定郡君,得以为宋仁宗侍寝,并生下燕国舒国大长公主等两位公主,册封为美人,婕妤,婉容。

周氏所生的两位公主纷纷下嫁后,被晋封为贤妃。仁宗驾崩后,周氏一直活到宋徽宗即位后,并逐渐被加封为德妃,淑妃,贵妃,这其中的40多年,周氏一直过着俭朴的礼佛生活。

后来,燕国舒国大长公主过世,徽宗准许周氏离开后宫,并在宫外营建私宅与亲友往来。周氏相当地长寿,一直活到九十三岁逝世,谥号昭淑。

董淑妃:

宋仁宗赵祯后期的妃嫔。生庄谨大长帝姬、庄齐大长帝姬、贤懿恭穆大长帝姬。董氏原是宋仁宗的侍女,嘉佑初年,温成皇后等皆已去世,宋仁宗无子,压力过大心情烦乱,曾经试图自刎,被董氏发现,上前徒手夺下佩刀,几乎割断自己的手指,因此得到了宋仁宗的重视。

嘉佑初年,董氏封闻喜县君。嘉祐四年,董氏生了女儿陈国公主,自县君封为才人。嘉祐五年进封美人,董氏固辞,请改为授她的父亲一官,宋仁宗允诺了她。嘉佑七年,董氏病危,被封为充媛,很快就去世,追赠婉仪,不久又追赠淑妃。元符三年四月,追赠贵妃。

德妃:

名杨宗妙,宋仁宗赵祯的宠妃。山东菏泽定陶区人,育有一女商国公主。杨宗妙是山东定陶人,侍卫杨忠的女儿。因与宋真宗章献皇后有亲属关系,被选入宫。初封原武郡君,不久升为美人。她相貌端丽,性情机敏,精通音律。

宋仁宗想赏赐她父亲官职,她推辞说:“外官当积劳以取贵,今以恩泽徼幸,恐启左右诐谒之端。”宋仁宗很高兴,迁居她肃仪殿,追赠她祖父贵州刺史,封赏了她的叔叔弟弟等五人官职。其后她和尚美人皆有得宠,经常和郭皇后闹不愉快。

明道二年,因郭皇后与尚美人争宠打斗,郭皇后误打了亲自来劝架的仁宗,导致皇后被废。因打斗时她亦在旁,故和尚美人一同被遣送出宫。

次年出家修道,居瑶华宫。仁宗不忘旧情,次年她又被召回,为美人。后生下一个女儿商国公主,历进婕妤、修媛、修仪。熙宁五年去世,年五十四岁,追赠为德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被老鼠药毒死的鸡还能吃吗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大多数的家庭都会遇到一些生物入侵的恼人问题,蚊子的肆虐,蟑螂的横行,更让人揪心的是老鼠的出现把我们的食物偷走,弄得柜子箱子乱七八糟的,甚是可恶,因此大家都想用灭鼠器和药物消灭老鼠,然而很多家畜也会误吃,那么被老鼠药毒死的鸡还能吃吗?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被老鼠药毒死的鸡不能吃,因为药物的毒素还留在鸡的肚子里,所以我们一定要防范这种事情发生,以免发生不好的事情。另外因为老鼠很有可能引发鼠疫,所以一定要及时做好鼠疫防治措施,然而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预防性服药

药物可选用四环素,多西环素,磺胺,环丙沙星等,必要时可以肌内注射链霉素进行防预性治疗,疗程均为七天。

2.预防接种

主要对象是居住在疫区及其周围的人,参与防疫工作人员及其进入疫区的医务人员。非流行区的人在疫苗接种10天后可进入疫区。

提醒您:为了避免鼠疫的发生,我们一定要多了解一些鼠害知识来帮助自己,比如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从根源找到然后消灭它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宋仁宗既然喜欢张贵妃,张贵妃为什么没能取代曹皇后

全文共 1683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不少观众在看了《清平乐》后,越来越觉得张妼晗不是一个值得官家宠爱的人,因为她和曹皇后简直不能相提并论。不过历史上,宋仁宗喜欢的妃子就是张贵妃,而不是曹皇后,只不过张妼晗为人究竟是不是这般附有心机,可能影视剧为了制造冲突,会将张贵妃的这一面特别凸显出来。那宋仁宗既然喜欢张贵妃,他此前也曾有废后的举动,为何不直接让张贵妃取代曹皇后的位置呢?

影视剧将张妼晗打造成一位胡闹蛮横的女人,而她的历史原型其实是宋仁宗一生挚爱张贵妃,也就是后来的温成皇后。那么,这位温成皇后到底有何魅力,让宋仁宗视她为一生挚爱,并多次为她破例。1、飞上枝头变凤凰

温成,出生在清河郡。其父亲张尧封是正七品的推官,在温成七八岁时便去世了,母亲曹氏便带着姐弟三人,投奔堂叔张尧佐。然而,张尧佐却以路远为由拒绝收留。因此,她们就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曹氏只好把温成卖到齐国大长公主家为舞女,自己改嫁蹇氏。大公主便让温成在内廷仙韶院学习歌舞。

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温成的人生轨迹,让她从身份卑微的舞女,摇身变成地位尊贵的妃嫔。

这一天,宫中宴饮,宋仁宗席间叫了仙韶院的乐伎歌舞助兴。温成体态轻盈、容貌俏丽,透露着超凡脱俗的气质,让宋仁宗一见钟情。于是,宋仁宗便召她为御侍宫女。

温成不仅长得好看,而且才貌双全、聪明伶俐,很快就获得宋仁宗的宠幸,并被封为清河郡君。康定元年,温成晋升才人,一年后又升迁修媛 。

温成晋升速度如此之快,堪称后宫的一个“传奇”,这不仅仅因为她姿色明艳,更是因为她曲意逢迎皇帝的心思。

其一、宋仁宗生性节俭,反对肆意挥霍,温成便把日子过得十分简朴,生活起居用的基本上都是寻常物品,稍微贵重物品都不用;

其二、有一次天下大旱,宋仁宗在宫中燃香祈雨,温成便刺臂用鲜血写祝词,让宋仁宗大为感动;

对于长期缺乏母爱的宋仁宗来说,偌大的后宫只有温成敢爱敢恨,对皇帝没有半分顾虑;温成小鸟依人、温柔体贴的关爱,给宋仁宗带来了极大的新鲜感,让他在情感上有了久旱逢甘霖的感觉。2、宋仁宗后宫第一人

宋仁宗对温成的宠爱不仅体现在名分上,在其他方面也给予特殊的优待,可谓宠冠后宫,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证明:

第一、从康定元年到庆历三年,短短的四年,温成就为宋仁宗生育三位小公主,每次小公主降临,宋仁宗都会给予温成高规格的赏赐,连谏官孙甫都看不下去,说温成是祸根。

第二、宋仁宗宠爱温成,也爱屋及乌。在宋朝,只有皇后家族才可以赠官三代,妃以下不能过两代,但是宋仁宗却破例为温成的家族赠官三代,这在整个宋朝都罕见。

第三、 温成去世后,宋仁宗竟然按皇后规格为其治丧,并在曹皇后健在的时候,追封温成为皇后,为她建皇后庙,显然,这不合礼制。3、张贵妃为什么没取代曹皇后

夜半平事件中,宋仁宗之所以能够在这场宫门惊变中转危为安,完全是因为曹皇后的英明决断与临危不乱,但是他却偏要说是温成护驾有功,并借此机会晋封温成为贵妃。按照宋朝惯例,册妃只送册文,不行册礼,而温成却自恃皇帝宠爱,偏要行册礼,还为此大发脾气,于是,宋仁宗命令丁度把册礼补上。因此,温成成为宋朝第一位有册立礼的贵妃。

温成之所以发脾气,是因为皇后之梦落空,当时宋仁宗是想立她为后,可是找不到废黜曹皇后的理由,只好晋封温成为贵妃。连司马光都说她“初为修媛,后册为贵妃,饮膳供给皆逾于曹后,几夺其位数矣。”

温成居贵妃之位,吃喝玩乐的标准竟然超越了皇后,“夺后之心”可谓路人皆知,她甚至不顾皇室的体面而为所欲为。

有一次,温成出游,竟然明目张胆的去借皇后的华盖,想过一把皇后的威风。没想到,曹皇后慷慨地将自己的华盖借给了温成,反而让宋仁宗觉得不好意思,对温成说:“国家文物仪章,上下有秩,汝张之而出,外廷不汝置。”温成听了,虽然心里不痛快,却不敢使用皇后的仪仗。

皇祐六年(1054年),温成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一岁。宋仁宗悲痛不已,为温成举办了一场高规格的葬礼,并追封她为皇后。

结语:温成生前虽然没能当上皇后,但是死后却被追封为皇后,无疑她是幸运的,生前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宠冠后宫,去世还能留下一段爱情佳话。不过,温成生前恃宠而骄,不顾皇家体面的做法,却让她留下骂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宋仁宗时期有哪几位宰相?他们分别都有什么功绩?

全文共 357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古代的皇帝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绝对不仅仅只是靠他一个人的力量,他的身边也有很多能臣,他们都在帮助皇帝一起好好的治理国家。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北宋时期宋仁宗身边那些非常有能力的宰相们。可能很多人以为,一个皇帝身边的宰相也不会有很多个,毕竟宰相的职权那么大,所以宰相的数量也不会很多。但是实际上,宋仁宗在位期间,一共是有二十三位宰相的,这个数量可以说是非常多的了,为什么当时会有这么多宰相,他们又分别是谁呢?他们在当宰相期间又做过些什么事请,有什么样的功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人物吧。1.王钦若:制定官员升迁制度,撰修国史

王钦若是“南人为相第一人”,五鬼之一,人称为“瘿相”。宋仁宗即位之初,刘太后垂帘听政。王钦若作为曾经拥立刘太后上位的功臣,看准机会,再次出手,进献《迁叙图》,提出百官升迁制度,受到刘太后和宋仁宗的赏识,王钦若因此再度拜相,奉命撰修《真宗实录》。2.丁谓:排挤交好寇准的大臣,与王曾争权

丁谓与王钦若等人,时称五鬼,前后共在相位七年。宋真宗去世后,丁谓擅改真宗遗诏,将交好寇准的官员悉数清除,并排挤自己的副手王曾,以达到独掌大权的目的。在雷云恭擅自更改真宗陵穴后,丁谓极力为其隐瞒,事发,丁谓被革职抄家,贬往崖州。3.冯拯:监修国史、真宗陵墓

冯拯为相不足三年,为官清贫廉洁。丁谓被罢相时,刘太后一度曾想诛杀丁谓,冯拯以宋仁宗即位不久,不宜杀人为由谏止。之后他取代丁谓和雷云恭,监修国史和真宗的山陵建造。因身体多病,曾五次上表请辞,刘太后派内官前往冯府探视,发现其家贫如洗,遂给予赏赐,罢相后不久冯拯去世。4.王曾:智除丁谓,镇守边防

王曾在宋仁宗时期,曾两度为相,时间长达九年,第一次为相时智除奸臣丁谓,受到刘太后和仁宗器重。他为官严谨稳重,极力打压投机钻营者。因压制刘太后姻亲,被刘太后以后宫失火为由罢相。出任地方后,王曾政绩突出,受到百姓的拥戴,为其立生祠纪念。在刘太后驾崩后,王曾再度为相,因反对吕夷简专权跋扈,二人同时被罢相。5.李迪:敢言直谏、嫉恶如仇

李迪是状元出身,曾两度为相,宋真宗时被奸臣丁谓排挤,又得罪刘皇后,被多次贬官。刘太后去世后,李迪再度为相,曾多次反对吕夷简专权跋扈,因此再次被罢相。此后,李迪曾自请戍边,抵御西夏李元昊,被入仁宗拒绝,改知青州。6.张知白:清正廉洁、克己奉公

张知白为相不到三年,在任上不以位高权重而毁名节,他为官崇尚节俭,“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对于出行依仗、爵位视若身外之物。他不屈服与困难和权贵,被认为是宋朝最有名的贤相。死后,被仁宗追谥文节。补充阅读:“祭文”制作的格式和要求7.张士逊:一代帝师、三度拜相

张士逊在宋真宗时曾任仁宗的老师,他宽厚待人、体悯百姓,安民生、厚民力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宋仁宗。张士逊在64岁时拜相,受到了宋仁宗的特殊礼遇,仁宗曾御书“千岁”二字相赠,被誉为是“宰相得谢者,自士逊始”。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培养宋仁宗成为一代仁君。8.吕夷简:安抚边疆、知人善任

吕夷简出身官宦世家,三度拜相,在任近八年时间。面对契丹的入侵,他反对迁都洛阳,并奏请设立北京(大名府),彰示皇帝亲征,以威慑契丹南下。在用人方面,他对反对自己的人不够宽容,大多被贬黜远方,但对于真正有能力的人,也赋予了重任。吕夷简曾多次派人与西夏、契丹和谈,虽然实现了和平,却增大了北宋人民的负担.9.王随:佛系宰相、无所建树

王随自幼家境贫寒,曾立志成为唐朝宰相裴休一样的人。他提提倡外严而内宽,为相一年时间,除了和几位宰相因事争吵之外,无所建树。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醉心佛教,撰修佛学典籍。10.陈尧佐:兴修水利、推进改革

陈尧佐出身官宦世家,可谓是书香门第,因兄长陈尧叟、弟弟陈尧咨皆为状元,俗称陈氏三状元,并且兄长陈尧叟在真宗时也曾任宰相。陈尧佐早年受丁谓排挤,长期在地方任职,他兴修水利,灌溉农田,颇受百姓拥戴。他担任宰相一年时间,提出裁减官员,革除繁文,主张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因老病辞职。11.章得象:恪尽职守、居位自若

章得象为相八年,不任用私人,曾十次上表请辞,宋仁宗才同意其致仕。他一贯尊贤重士,扶掖后进,平易近人;为官46年,历任16次升迁,却从未受到贬黜,可谓是北宋官场一大奇迹。在庆历党争时,他不攀附任何一方,致使《宋史》评价他“无所建明”。去世后,宋仁宗破例亲临祭奠,以示哀悼。(宋朝规定,致仕大臣葬礼,皇帝是不允许亲临祭奠的)12.晏殊:唯贤是举、扭转战局

晏殊能诗善文,在政治和文学上造诣颇深。宋真宗驾崩后,面对丁谓、曹利用互相争权的乱局,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刘皇后垂帘听政,稳定了局面。晏殊曾建言四事,加强了宋军军备,扭转了宋夏战局,平定了西夏入侵。他担任宰相仅两年时间,因撰修李宸妃墓志失误,被弹劾罢相。晏殊最大的贡献是为宋神宗推进了一批能臣,如范仲淹、孔道辅、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门下;韩琦、富弼、欧阳修等皆经他栽培、荐引,得到重用,为仁宗之治作出了巨大贡献。13.杜衍:革除民弊、支持新政

杜衍在地方时,以擅长治狱闻名。他对法律条文多有革新,又能尽量革除民弊,他既为能吏,又能兼擅民政。杜衍是宋朝历史上有名的“百日宰相”,因支持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的庆历新政,被反对派诬陷结党,被罢,为相时间仅仅120天。之后赋闲十年,临终还不忘劝诫宋仁宗加强边防。

14、贾昌朝:革除军弊、使官员年轻化

贾昌朝曾采取惩治首恶,制止高利贷在军中泛滥,以稳定军心。面对官吏冗杂老弱现象严重,贾昌朝建议裁减老弱昏庸官员,逐步使官员年轻化。他还奏请仁宗改革赋税徭役制度,大大减轻了百姓负担。贾昌朝为相不足三年时间,为相期间北宋连年灾害不断,遂沿用汉朝因灾异册免三公的故事,自请罢相。15.陈执中:拥立功臣、大公无私

陈执中的发迹在于当你拥立仁宗为太子,所以与宋仁宗关系十分深厚,后因擒获王伦而入朝参知政事。他两度为相,前后时间八年,却无所建树。但其大公无私,曾拒绝提拔女婿官职,因此登门送礼之人也大为减少。陈执中被罢相,不是因为他人排挤,而死因为自己的桃色丑闻被罢,也是仁宗朝宰相里面最倒霉的一个。16.文彦博:出将入相、体恤为民

文彦博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任将相五十年,声名内外。他虽然官居高位,也很富裕,但他平常接待人谦逊下士,尊德乐善。文彦博执政于承平之时,史称:“至和以来,共定大计,功成退居,朝野倚重。”他辅助朝政,平雪冤狱,处处为百姓着想,建树颇多,为北宋中期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17.宋庠:反对新政、无所建树

宋庠(xiáng)曾连中三元,宋仁宗亲政后,宋庠参知政事,因得罪吕夷简,又反对“庆历新政”被贬知扬州。新政失败后,他重新入朝,宋庠为相两年,无所建树,因纵容子弟不法,被包拯弹劾。晚年在地方任职期间也没有太大政绩。18.庞籍:通晓律令, 擅长吏治

庞籍为相仅仅不到两年时间,即被宦官、言官集团排挤罢相。他在任期间,推荐了不少能臣良将,诸如狄青、司马光、周美、李师中、王莆等。他的主要政绩在地方,因为通晓律令,治军严明,而且擅长吏治,深受军士和百姓拥戴。19.梁适:有勇有谋、体恤百姓

梁适出身梁氏名门,时称“满堂笏,梁半朝”。他与父亲梁颢、兄长梁固被称为“忠孝三梁”,可与“文情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比肩。梁适为相仅仅一年时间就被言官弹劾罢相。他曾建言拒绝与契丹称“南北朝”并立,出知地方期间,体恤爱民,改革铁政,并多次击败西夏入侵。20.刘沆:启用贤人,救正时弊

刘沆探花及第,前后任宰相7年,是宋朝由进士提拔为宰相第一人。他任职期间,提出吏治三大弊病,力图革新,拒绝保荐近臣,并启用贤人,改革升迁制度。因此得罪了大批权贵,众多朝臣群起攻之,刘沆孤掌难鸣,只好自请罢相。21.韩琦:抵御西夏、推行新政

韩琦在地方任职时,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入朝后又与范仲淹、富弼主持“庆历新政”,被视为官僚楷模,与富弼齐名,并称“富韩”。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22.曾公亮:革新吏治、怀柔西夏

曾公亮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任宰相九年。仁宗期间,他曾提出磨堪法,改革官员升迁和考核制度,同时提出裁减冗兵的方案,以减轻国家财政支出。宋夏战争期间,曾公亮提出怀柔政策,先礼后兵。宋夏议和后,又积极建议仁宗加强边防建设。23. 富弼:推行新政、出使辽国

富弼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两度拜相。曾两度出使辽国,在谈判中,他从各方面陈述了双方的利害关系,据理力争,拒绝割地要求;致使辽兴宗自知理亏,遂息兵宁事,使南北之民数十年不见战事。任枢密副使时,与范仲淹等共同推行庆历新政。新政失败后,出知郓州、青州等地。任内救助数十万灾民。晚年再度为相时,反对王安石变法,曾劝诫宋神宗“愿二十年口不言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开封市包公司法文化博物馆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千年传唱的包公,主要从政业绩及后来流传的断案故事大都以宋代东京开封为背景。在此修建的宋代开封府、包公祠和浓郁的宋都风情,展示出开封有着丰富的包公文化资源。

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深入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结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确定将河南作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定位,建立在开封市建设中原司法文化博物馆

本馆通过大量资料展现了包公鲜活形象与人格魅力、断案事迹及海内外影响,梳理了中国历代司法文化的发展脉络与重要成果,给前来缅怀、寻访包公的人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载体,为弘扬优秀的中华司法文化传统、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形象的学习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洗洁精要多久毒死老鼠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洗洁精最迟大概需要两三天才能毒死老鼠。杀死老鼠的功臣是洗洁精,因为它改变了鼠体内的ph值,造成其功能器官衰竭而死亡。未能毒死老鼠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洗洁精的比重较低。

扩展资料

1、急性灭鼠药,又称急性单剂量灭鼠药,鼠类一次吃够致死量的毒饵就可致死。这类药的优点是作用快、粮食消耗少,但它们对人畜不安全,容易引起二次中毒,同时在灭鼠过程中老鼠死之前反应较激烈易引起其它鼠的警觉,故灭效不及慢性鼠药。这类药有磷化锌、氟乙酰胺等。氟乙酸胺和毒鼠强、甘氟由于毒性强,无特效解毒剂,很容易引起人、畜中毒,国家已明令禁用。

2、慢性灭鼠药,又称缓效灭鼠药,可分为第一代、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如敌鼠钠盐、杀鼠灵、杀鼠醚(立克命)杀鼠酮、氯敌鼠等,如要达到理想灭鼠效果就要连续几天投药。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的急性毒力相对较强,老鼠吃二次、三次就可致死,且对第一代灭鼠药有抗性鼠也能杀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毒死蜱颗粒剂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毒死蜱为乳油制剂杀虫剂,有中等毒。属胆碱酯酶抑制剂,对害虫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棉花棉铃虫。在棉铃虫低龄若虫盛发期开始用药,用于棉花的安全间隔期为21天,每季最多施药3次,下面来具体的看一下毒死蜱颗粒剂使用方法是什么吧?

1、喷雾。用48%的毒死蜱乳油对水稀释后喷雾。①用800—1000倍液,防治美洲斑潜蝇、番茄斑潜蝇、豌豆潜叶蝇、菜潜蝇等幼虫。②用1000倍液,防治菜青虫、斜纹夜蛾幼虫、灯蛾幼虫、瓜绢螟等幼虫及水生蔬菜螟虫。③用1500倍液,防治葱斑潜蝇落地化蛹幼虫、茄黄斑螟幼虫等。

2、灌根。用48%毒死蜱乳油对水稀释后灌根。①在韭蛆产卵初盛期,用2000倍液光防治韭蛆,每亩用药液500升。②在4月上中旬大蒜灌第一水或第二水时,每亩用乳油250—375毫升,随水施药,防治根蛆。③用2000倍液,浇淋植株根部,防治蚯蚓为害,每亩用药液250—300升。

3、土壤处理。每亩用3%毒死蜱颗粒剂2—4千克,在播种前或定植前沟施、穴施或撒施,防治韭蛆、蛴螬、地老虎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历史上王宝钏被毒死是真的吗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王宝钏的故事大家也应该知道,很多的电视剧和戏曲里面都有关于这个人的传说的,所以这个人还是比较受人欢迎的,那么最近有人问了,这个历史上真实的王宝钏是被毒死的吗?如果不是那么这个王宝钏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历史上是没有这个王宝钏这个人物的,所以说真实的王宝钏是被毒死的这个说法并不成立,王宝钏只是虚构的人物了,但是王宝钏是有历史原型的,话说就是历史上的柳银环(柳英环)。

关于这个柳银环 (柳英环)是怎么死的,在历史上也并无记载。

但是在野史里面这个有两种说法王宝钏是怎么死的。

1、当年王宝钏的父亲造反,并且还有之前的种种恶行,在薛平贵当上皇帝之后,就想将王允斩2113首,并且还不让王宝钏求情。王宝钏也对父亲18年来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痛心疾首,便发誓绝不向薛平贵求情,否则就五马分尸。后来斩王允的时候,王宝钏还是不忍心,孝心大发,就拉下面子替其父求情,薛平贵应允5261,因此王宝钏违背了誓言,这是其一。

2、黄巢成为大唐的武状元,4102但因为王宝钏见其长相丑陋,便没有封其武状元,黄巢怀恨在心,遂有黄巢起义。在起义后,对大唐江山带来巨大威胁,薛平贵想要求和1653,黄巢便提出条件,将王宝钏交出,任由处置,便可收手,薛平贵为了江山,忍痛将王宝钏交出,黄巢将王宝钏五马分尸致死。这是其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宋仁宗究竟有多仁厚?宋仁宗是个怎样的人?

全文共 1490 字

+ 加入清单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皇帝一般都会是极其有威严的一个人,有的皇帝甚至是心狠手辣,面对帮助自己的开国功臣们,或者对自己极有帮助的人们,却因为担心他们功高盖主而杀人灭口。然而,历史上还是有一些以“仁厚”著称的皇帝,比如宋朝时期的宋仁宗,而正是因为他的仁厚,才使他得到了“仁”的庙号。那么,宋仁宗究竟仁厚到了什么地步呢?

宋朝是个仁厚皇帝“扎堆”出现的朝代,从宋太祖赵匡胤开始,历任皇帝基本上都算是宽厚、仁慈,而其中最值得称道的,非宋仁宗赵祯莫属。仁宗在位42年,将“仁慈宽厚”四个字作为人生信条,并能贯彻始终,实在是难得。史书当中关于他仁慈宽厚的记载比比皆是,试举以下三则:

1.第一则,话说宋仁宗某次在宫中用午膳,正吃的津津有味之际,忽然感觉牙齿咬到一个硬物,被硌得生疼,等到把饭吐出来后,才发现里面夹杂着一粒个头并不大的砂石。米中混有砂石,极可能是因为没把米淘干净,这种事如若发生在民间,百姓没有人会把它当回事,可若是发生在帝王家,那可是要“上纲上线”的大问题,重则有人会为此被杀,轻则相关人等会挨骂受罚。

可宋仁宗面对这种事,非但没有龙颜大怒,反而表现出过人的宽厚。只见他悄悄地将砂石检出来扔掉,然后对身边的嫔妃耳语道:“爱妃切莫将此事外泄,否则御膳房的人恐怕要被追究死罪,朕不忍闻也”(“禁中进膳,饭中有砂石,含以秘示嫔妃曰:“切勿语人。朕曾食之,此死罪也”。”见《二程外书·传闻杂记》)。嫔妃听后默默点头,这场风波便悄无声息地过去了。

2.第二则,话说某日宋仁宗在散步时,总是不停地回头,好像在找什么人一样,随从们都不解其意,但也无人敢询问。等到回宫后,皇帝急忙对嫔妃讲:“爱妃快拿水来,朕几乎要渴死了。”嫔妃赶紧端过水来给皇帝喝,然后小心翼翼地问他:“陛下既然口渴,为何刚才不向侍从们要呢?一路强忍至此,岂不是要渴坏了?”

宋仁宗咕咚几口把水喝完后,稍微平复一下情绪,然后才缓缓地跟嫔妃说:“朕之所以屡屡回头看,是想让侍从把水壶拿过来,但他们生性驽钝,不明白朕的意思,所以才疏忽至此。但彼时朕却不能下令要水,不然他们会因怠慢而受罚,朕不忍闻也。”嫔妃听后,心中十分敬佩。

3.第三则,仁宗某日因处理繁杂的奏章,一直忙到了深夜,忽然感到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终究强忍着没说,次日才把这件事告诉皇后。皇后听后感到不解,便跟皇帝说:“陛下日理万机,千万要保重龙体,既然想喝羊肉汤,随时吩咐御膳房就好了,怎能强忍饥饿使龙体受亏呢?”

皇帝摆摆手,然后跟皇后解释说:“皇后有所不知,宫中用度皆有常规,若一时随意索取,恐怕日后便会形成惯例。若朕昨夜喝了那碗羊汤,那么御膳房便会夜夜宰杀,如此算来每年要杀掉数百只羊,所费不赀。况且伤生害物之事,朕于心不忍,所以思量再三,还是忍住为好。”(“宫中夜饥,思膳烧羊,戒勿宣索,恐膳夫自此戕贼物命,以备不时之须。”见《宋史·卷十三·本纪第十三·宋仁宗四》)。

宋仁宗宅心仁厚,在位42年间屡屡推行仁政,由此使得天下臣民感念至极。嘉祐八年(1063年),宋仁宗驾崩,享年54岁。皇帝驾崩的消息传遍后举国同悲,汴梁的百姓痛哭流涕、如丧考妣,商人罢市举哀,哭泣之声传遍了大街小巷,就连乞丐和懵懂的幼童,都纷纷来到皇宫前焚烧纸钱,前后持续数日时间(“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见《宋史》)。

宋仁宗的宽容仁慈博得世人由衷的钦佩,以至于《宋史》的作者在为其编写本纪时,曾不无感慨地评论说,宋仁宗的德行堪称帝王届的典范,无愧于“仁君”这个称号(“《传》曰:‘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见《宋史·卷十三·本纪第十三·宋仁宗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宋仁宗有没有娶错曹皇后 曹皇后轶事介绍

全文共 3714 字

+ 加入清单

宋仁宗身为一代明君,但他娶的两位皇后都并非情愿,无论是郭皇后还是曹皇后,都不算是宋仁宗的挚爱。唯独张贵妃得宠,但她死后才被追封皇后,生前也是无缘国母之位。很多人不理解,宋仁宗为什么没办法决定自己皇后的人选,他到底有没有娶错曹皇后呢?从夫妻感情角度来说,可能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从对整个宋朝的发展来看,曹皇后还是尽责到了自己身为皇后的责任,母仪天下,公私分明。(一)政治婚姻

宋仁宗将扇自己一巴掌的的首任郭皇后郭氏废黜后,报复性沉浸在尚美人和杨美人的温柔乡里,天天当新郎,夜夜入洞房,最终累垮龙体,导致“累日不进食”。朝廷“内外忧惧,皆归罪二美人。”

在养母杨太后和有毒死郭皇后之嫌的阎文应苦口婆心劝导下,宋仁宗同意阎文应采取强制措施,将二美人强行拽上车“载送别宫”,并于次日下诏:尚美人当道士,杨美人做尼姑。作为补偿,杨太后诏令有高门大族背景的曹氏迅速入宫。

十八岁的曹氏应诏入宫,在宋仁宗不太友好的复杂眼神中,被杨太后立为皇后。曹氏从名门望族之女华丽变身母仪天下的皇后,貌似天上掉馅饼,实际上是被架到火炉上炙烤。

宋仁宗的爱情之路如同成长之路一样崎岖坎坷:他情窦初开时,对“姿色冠世,入京备选”的蜀人王氏女一见钟情。皇太后刘娥却“一见以为妖艳太甚,恐不利于少主”,干脆截胡把她嫁给自己的侄儿。

宋仁宗失望至极,“终不乐”,退而求其次,把目光转向杨淑妃的侍女张氏。强势的皇太后刘娥从政治需要出发,生生把代北望族之女郭氏塞给他做皇后。宋仁宗好容易盼到皇太后归天,废黜了郭皇后,正想与张氏鸳梦重温。不料。已经进位为太后的杨淑妃横插一竿子,又把姿色平平的曹氏硬塞给他。

连续两次被迫接受的政治联姻,使宋仁宗的感情受到极大伤害。他的无奈与郁闷,注定了曹皇后的有婚姻之实而无情爱可言的命运。(二)顾全大局

《宋人轶事汇编》载:曹氏入宫前的寒食节那日,“与家人戏掷钱。”她扔出一文钱,那钱竟然如被施了魔法般“盘旋久之,侧立不仆。”不久,曹氏接到入宫喜报。

曹皇后出身名门,性慈俭,熟读经史,擅长飞帛书法。但是,在宋仁宗眼里,她只是个“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的农妇,压根儿不懂风情和浪漫的配偶。所以,他把所有的爱倾注到张氏(已升格为张妃)身上。曹皇后隐忍克制,坦然自处。

张妃却蹬鼻子上脸,倚仗宋仁宗偏宠,向他提出想过一回使用皇后仪仗出游的瘾。宋仁宗让她自己去借,张妃还真乐颠颠跑去借。曹皇后没有丝毫犹豫,一口答应。张妃乐得心花怒放,宋仁宗却一反常态,严肃警告她:“国家对车服旌旗仪仗等礼仪章法有严格的规定,从上到下必须遵守秩序!你擅自僭用皇后的仪仗出游,必定遭到朝廷处置!”张妃无奈,悻悻作罢。曹皇后凭借沉稳机智,漂亮地赢回一局。(三)临危不乱

1048年正月,曹皇后谏止宋仁宗正月十五夜再次过灯节计划。三日后,数名卫士趁夜飞檐走壁逼近宋仁宗寝室。曹皇后处变不惊,及时制止宋仁宗出门观察情况,并急呼殿前侍卫平乱。手无寸铁的嫔妃侍女们被乱兵无情杀戮,惨叫声清晰可闻。太监为稳住宋仁宗,谎称惨嚎声出自被奶妈殴打的宫女之口。曹皇后叱责:“这分明是乱兵在附近杀人,你们居然敢胡言乱语!”

曹皇后鼓励太监侍从们与殿前侍卫里应外合,歼灭乱兵。她亲手剪下出门平乱者的头发,激励他们:“明日论功行赏,以头发为证!”太监侍从们大受鼓舞,“争尽死力”杀敌立功。曹皇后为预防乱兵纵火焚烧后宫,又派人拎着水桶暗中跟随乱兵。乱兵果然黔驴技穷“举炬焚帘”,被尾随的太监侍从们及时浇灭。在曹皇后临危不惧的指挥下,乱兵很快被全歼。

宋仁宗非但不感谢曹皇后思虑周全,反而怀疑这是曹皇后精心策划的一场阻止自己再过灯节的双簧。张贵妃趁机无中生有、添油加醋,企图把脏水泼给曹皇后。

正巧,有个侍女与卫兵私通,事情败露后,曹皇后坚持依法判处侍女死罪。侍女哀求张妃饶命,张妃为她求情,宋仁宗答应赦免。曹皇后郑重地穿戴上皇后服饰觐见宋仁宗,请求依法判处死刑:"如不处决她,就无法肃清后宫淫邪之辈!”宋仁宗因为已经答应张妃赦免宫女,令曹皇后坐下慢慢商量。曹皇后态度坚决,笔直地站立着反复请求。宋仁宗最终被说服,答应按照宫廷规矩处死宫女。在与张妃的智斗中,曹皇后又扳回一局。

不久,曹皇后又躺枪被推到悬崖边:有个官员醉酒后,夜深人静时误闯皇宫,惊动了警卫。宋仁宗担心后宫安全,传话让曹皇后和张妃紧闭宫门千万不可外出。曹皇后“谨听命”,张妃却打开宫门跑去找宋仁宗。宋仁宗认定张妃是因为关爱自己,才不听圣命跑来与自己同生共死,感动得热泪盈眶,顿生废后之心。

宋仁宗认为,曹皇后已经操纵群臣,自己身边“左右前皆皇后之党”,必须立刻废后。宰相梁适劝谏:“普通市民百姓,尚不忍心随意休妻。官家乃万乘之主,岂可再次废后!”宋仁宗思前想后,终于彻底打消废后念头。(四)历侍三帝

杨太后因宋仁宗始终无子,劝他选择宗室中的贤德孩子进宫抚养。宋仁宗选中濮王赵允让年方四岁的第十三子赵曙,赐名赵宗实,“养于宫中。”

曹皇后视若己出,嘘寒问暖,躬亲抚养。赵宗实三十岁时被立为皇太子后,曹皇后又不厌其烦传授他治国理政经验与心得,深得皇太子敬重。

1056年正月,宋仁宗正接受文武百官参拜时,怪病突发,形同癫痫发作。在接见辽国使者时,宋仁宗再次发病,语无伦次,胡言乱语,情况越来越严重。

宋仁宗突然冲出皇宫,大喊大叫:“曹皇后与张茂则合谋叛逆!”张茂则是宋仁宗素来不喜欢的内侍,听到宋仁宗这么喊叫,吓得魂飞魄散,上吊自杀,被人发现及时救活。曹皇后为避嫌,从此也不敢再靠近宋仁宗。

1063年4月30日,“帝夜暴疾崩。”曹皇后擦干眼泪后,沉着冷静地下令封闭所有宫门,收缴各门钥匙,派人请皇太子入宫。次日,与宰臣韩琦等人“奉英宗即位。”之后,曹皇后被宋英宗尊为为皇太后。四年后,宋英宗驾崩。宋神宗即位后,曹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

1079年11月16日,曹太皇太后驾崩,终年六十四岁。她与宋仁宗合葬永昭陵,被追谥为“慈圣光献皇后”。(五)贤后轶事

宋仁宗执政期间,曹皇后就十分关心民间疾苦,派人到民间访贫问苦后,向宋仁宗汇报。宋仁宗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改变相关利民的政策法令,夫妻携手共创出“仁宗盛治”。在辅助儿孙皇帝期间,曹皇后表现出卓越的才智和能力,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其一,小殿听政。

宋英宗病卧期间,曹皇后被赋予全权处理军国大事特权。她在“御内东门小殿听政”,凭借超强的记忆力,将朝廷内外每日几十份奏报的纲要记得一清二楚;她鼓励朝臣大胆行事,从不自作主张;她凭深厚的经史功底,解决了许多现实中的棘手问题,表现出卓越的女政治家风采。

其二,约束内外。

预防外戚干政,曹皇后随时检查制止曹氏家人是否以权仗势为非作歹,纠正左右大臣和仆人的错误行为。凡有违法乱纪行为,一概铁面无私处理。在她的严格管理监督下,“宫省(设于皇宫内的官署)肃然”。宋英宗病愈前,曹皇后果断诏令撤帘归政,丝毫不恋栈。

其三,公私分明。

为避免是非,曹皇后始终坚持不许曹家男子入宫拜谒。宋神宗时,她年事已高,正在侍奉宋神宗的弟弟曹佾也已是风烛残年。在宋神宗多次请求下,她终于破例同意弟弟入宫进见。姐弟白首相见,恍如隔世,感慨万千。宋神宗想给两个长者留下畅叙骨肉情谊的空间,起身避让。她马上提醒弟弟:“此地不是你留下的地方!”即刻派人将弟弟送出宫门。

其四,保护拗公。

拗公王安石变法,志在改变北宋积弱积贫现状,实现富国强兵理想。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百姓对青苗法和助役法叫苦不迭。曹皇后得知实情后,建议宋神宗取消这两条法令。她高度肯定王安石的确志存高远,才学过人,但因“怨之者甚众”,建议宋神宗如果想要“爱惜保全之”,暂且将王安石罢相,外放为官暂避风头。宋神宗因内心深处支持改革,此事不了了之。

其五,谏阻出兵。

燕云十六州自被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后,中原大地就直接暴露在辽国枪口下百余年。宋神宗雄心勃勃,经过一番准备,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建立盖世功业。曹皇后了解实情后,语重心长劝诫孙子:“兹事体大!成败祸福就在瞬间。如得燕云,不过是在南面受到朝贺而已!万一失败,必将刀兵四起,百姓生灵涂炭!况且,燕云如能轻而易举收复,太祖和太宗早已纳入囊中了!何必等到今日!”宋神宗如梦初醒,取消计划。

其六,智救苏轼。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关押在御史台监狱中,身处“人以为必死”险境。曹皇后闻知,强撑病体找宋神宗求情:“我还清晰记得当年情形:仁宗在殿试中录取中苏轼兄弟时,喜出望外道:‘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日,听说苏轼因写诗被捕入狱,莫非遭仇人诬枉?在诗歌中寻章摘句找过错,即便有错也很轻微!我已病入膏肓,不可再因冤枉好人、滥加罪名而伤害天地的中正和平之气!苏轼此案,‘宜熟察之。’”宋神宗听得“涕泣,轼由此得免。”

在政治舞台上,曹皇后终生勤政爱民,关心民生,约束后宫,亲贤远佞,堪称母仪天下的贤后。北宋出现这样圣母般的贤后,可谓国家和百姓之幸。但是,在个人感情方面,曹皇后因种种原因,始终未得到丈夫宋仁宗的真爱,是一个典型的上对了花轿嫁错了郎的可怜女人!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宋仁宗忍饿文言文翻译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宋仁宗忍饿》全文启示着我们昔日的皇帝尚能不因个人的喜好而虚耗民财,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更要学会关心别人,爱护环境,不能处处都随心所欲,尽量做到不给他人增加麻烦,不给老百姓添加负担。

全文翻译

一天早上,宋仁宗起床后,对身边的大臣说:“昨天晚上觉得肚子很饿所以睡不着,于是就特别想吃烧羊。”身边的近臣听到后说:“那皇上为什么不下命令去取几个来?”仁宗听后说道:“近来听说皇宫里只要索要一次,宫外的人便以此为例,天天要宰羊,以备我享用。

我是真的担心如果这次我下命令索要了,你们以后就会连夜宰杀,来供应我的不时之需呢!那么时间一长,就要浪费许多人力物力精力啊!怎么能因为一时的饥饿,而开始无止境的杀戮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毒死蜱可以治蚜虫吗

全文共 1274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秋天,蚜虫开始进行有性生殖和卵生。光照周期和温度的变化,或者是食物数量的减少,导致雌性蚜虫开始产出雄性幼虫。雄性蚜虫与它们的母亲在遗传上是等同的,只是少了一个性染色体。这些蚜虫可能缺少翅膀甚至口器,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化学防治就是利用农药消灭病虫害,见效快、功效高、不受时间或地域的限制,因而大部分朋友所喜爱;可根据有害生物、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农业栽培技术,有目的地改变农田生态环境,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的生长,从而避免或减轻病虫害。比如可以培育与利用抵抗力强的品种、改变耕作栽培方式、合理调整农作物品种的布局、尽力加强田间管理等,大家知道毒死蜱可以治蚜虫吗?

毒死蜱是可以治蚜虫的,但是毒死蜱是一种光谱性的有机磷杀虫剂,毒性比较低,能保护天敌,防治地下虫害,持效期长达30天以上。

1.水稻害虫的防治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瘿蚊、稻飞虱、稻叶蝉每亩用40.7%乳油60-120毫升对水喷雾。

2、小麦害虫:防治麦叶蜂在发病初期用药;防治蚜虫在扬花前或扬花后用药;防治黏虫时在低龄幼虫时喷药。一般每亩用40%乳油60-80ml兑水30-45公斤;防治粘虫、蚜虫每亩用40.7%乳油50-75毫升,对水40-50千克喷雾。

3、玉米螟:在玉米大喇叭口期,使用15%颗粒剂80-100g在心叶撒施。

4、棉花害虫:棉蚜、盲蝽蟓、蓟马、象甲、造桥虫在防治时,要在害虫快速增多时喷药;防治棉铃虫、红铃虫时,在卵孵化盛期至幼虫钻蛀蕾铃前喷药。一般每亩喷40%乳油100-150ml兑水45-60公斤喷雾。

5、韭菜、蒜的根蛆:应在根蛆发生初期,每亩用40%乳油400-500ml随灌溉水浇灌。

6、棉花害虫的防治棉蚜每亩用40.7%乐斯本乳油50毫升,对水40千克喷雾。棉叶螨每亩用40.7%乐斯本乳油70--100毫升,对水40千克喷雾。棉铃虫、红铃虫每亩用100--169毫升,对水喷雾。

7、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每亩用40%乳油800-1000倍液浇灌植株基部。

8、果树害虫的防治柑橘潜叶蛾、红蜘蛛用40.7%乳油1000-2000倍液喷雾。桃小食心虫用400-500倍液喷雾,此剂量也可用于防治山楂红蜘蛛、苹果红蜘蛛。

9、蔬菜害虫:如菜青虫、小菜蛾、蚜虫、蓟马、白粉虱等,可以用40%乳油100-150ml兑水30-60公斤喷雾。

8.甘蔗害虫的防治防治甘蔗绵蚜,每亩用40.7%乳油20毫升对水喷雾。

10、蔬菜害虫的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豆野螟每亩用40.7%乐斯本乳油100-150毫升对水喷雾。

11、大豆害虫的防治大豆食心虫、斜纹夜蛾每亩用40.7%乳油75--100毫升对水喷雾。

12、卫生害虫的防治蚊成虫用100-200毫克/千克喷雾。孑孓用药为水中含量15--20毫克/千克。蟑螂用200毫克/千克。跳蚤用400毫克/千克。家畜体表的微小牛蜱、蚤等用100--400毫克/千克涂抹或洗刷。

13、茶树害虫的防治茶尺蠖、茶细蛾、茶毛虫、丽绿刺蛾、茶叶瘿螨、茶橙瘿螨、茶短须螨用有效浓度300-400倍液喷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宋仁宗狸猫换太子是真的吗?宋仁宗狸猫换太子完整的故事

全文共 361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宋朝的宋仁宗大家第一印象是什么?有的人说那肯定是狸猫太子啊,那的的确确是这样的,其实宋仁宗不仅仅有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还有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仁宗盛治”,这个可比狸猫换太子要厉害的多,但是很多人不喜欢看正史,喜欢看野史,所以这个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就被很多人知晓了,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个问题其实还是值得研究的,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一、相关历史记载

《宋史 仁宗二》明道二年三月:

“三月庚午,加恩百官。丁亥,祈雨于会灵观、上清宫、景德开宝寺。庚寅,以皇太后不豫,大赦,除常赦所不原者。乾兴以来贬死者复官,谪者内徙。甲午,皇太后崩,遗诏尊皇太妃为皇太后。吕夷简为山陵使。 夏四月丙申朔,出大行皇太后遗留物赐近臣。壬寅,追尊宸妃李氏为皇太后,至是帝始知为宸妃所生。甲辰,以大行皇太后山陵五使并兼追尊皇太后园陵使。戊申,听政于崇政殿西厢。己酉,罢乾元节上寿。壬子,诏臣僚、宗戚、命妇毋得以进献祈恩泽,及缘亲戚通表章。罢创修寺观。帝始亲政,裁抑侥幸,中外大悦。癸丑,召还宋绶、范仲淹。丙辰,内侍江德明等并坐交通请谒黜。己未,吕夷简、张耆、夏竦、陈尧佐、范雍、赵稹、晏殊皆罢。以张士逊为昭文馆大学士,李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王随参知政事,李谘为枢密副使,王德用签书枢密院事。壬戌,御紫宸殿,以张士逊为山陵使兼园陵使。癸亥,上大行太后谥曰庄献明肃,追尊宸妃李氏为皇太后,谥曰庄懿。 五月戊辰,诏礼部贡举。癸酉,诏中外勿辄言皇太后垂帘日事。乙亥,罢群牧制置使。丙子,命宰臣张士逊撰《谢太庙》及《躬耕籍田记》。检讨宋祁言,皇太后谒庙非后世法,乃止撰《籍田记》。戊寅,录系囚。”

上文需要知道的信息有:

1、明道二年三月之前,虽然宋仁宗已经即位,但却是刘太后垂帘听政,刘太后死了之后,宋仁宗才亲政;

2、刘太后死后,宋仁宗才知道刘太后不是自己的生母,自己的生母是李宸妃,最后宋仁宗都封刘太后和李宸妃为太后。

《宋史 刘皇后传》:

“太后保护帝既尽力,而仁宗所以奉太后亦甚备。上春秋长,犹不知为宸妃所出,终太后之世无毫发间隙焉。及不豫,帝为大赦,悉召天下医者驰传诣京师。诸尝为太后谪者皆内徙,死者复其宫。其后言者多追诋太后时事,范仲淹以为言,上曰:"此朕所不忍闻也。"下诏戒中外毋辄言。”

这里就表达一个主题:宋仁宗和刘太后的感情很深,即便刘太后死后,宋仁宗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李宸妃,对刘太后的感情依然没有变,为此还赦免被刘太后罢免的官员之罪,禁止议论刘太后。

《宋史 李宸妃传》:

“明道元年,疾革,进位宸妃,薨,年四十六。 初,章献太后欲以宫人礼治丧于外,丞相吕夷简奏礼宜从厚。太后遽引帝起,有顷,独坐帘下,召夷简问曰:"一宫人死,相公云云,何欤?"夷简曰:"臣待罪宰相,事无内外,无不当预。"太后怒曰:"相公欲离间吾母子耶!"夷简从容对曰:"陛下不以刘氏为念,臣不敢言;尚念刘氏,是丧礼宜从厚。"太后悟,遽曰:"宫人,李宸妃也,且奈何?"夷简乃请治用一品礼,殡洪福院。夷简又谓入内都知罗崇勋曰:"宸妃当以后服殓,用水银实棺,异时勿谓夷简未尝道及。"崇勋如其言。 后章献太后崩,燕王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仁宗号恸顿毁,不视朝累日,下哀痛之诏自责。尊宸妃为皇太后,谥壮懿。幸洪福院祭告,易梓宫,亲哭视之,妃玉色如生,冠服如皇太后,以水银养之,故不坏。仁宗叹曰:"人言其可信哉!"遇刘氏加厚。陪葬永定陵,庙曰奉慈。又即景灵宫建神御殿,曰广孝。庆历中,改谥章懿,升祔太庙。拜用和为彰信军节度使、检校侍中,宠赉甚渥。既而追念不已,顾无以厚其家,乃以福康公主下嫁用和之子玮。”

这里需要了解的信息有:

1、李宸妃是在明道元年去世,刘太后是在明道二年去世;

2、李宸妃死时,刘太后原本是想用宫人葬礼安葬即可,但丞相吕夷简劝刘太后为日后刘氏利益着想应用一品葬礼安葬;

3、刘太后死后,燕王对宋仁宗说出李宸妃是其生母,是被刘太后害死。宋仁宗打开李宸妃棺材一看,尸身用水银保存,面容不变。李宸妃被厚葬的事实,击破了刘太后杀李宸妃的流言,宋仁宗继续厚待刘太后亲属。

这里并没有给出李宸妃是否是刘太后所杀,但刘太后当初想用宫人礼安葬李宸妃,无非是担心:

“相公欲离间吾母子耶!”

宋仁宗从1023年即位,李宸妃是在1032年去世。这9年时间都是刘太后垂帘听政,想要杀李宸妃可以随时动手。因此从时间上来看,刘太后没有杀李宸妃的必要。

《宋史全文 卷七上》:

“甲午,皇太后崩,遗诏尊太妃为皇太后,军国大事与太后内中裁处。乙未,帝号恸见辅臣曰:『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奎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何以见先帝乎?』帝悟,以后服敛。既宣遗诰阁门,趣百官贺太后,御史中丞蔡齐正色谓台吏毋追班,入白执政曰:『上春秋长,习天下情伪。今始亲政,岂宜使女后相继称制乎?』 夏四月,诏删去遗诰之语。太后既崩,左右以宸妃事闻,上号恸累日,追尊为皇太后。庚戌,以流人林献可为三班奉职。明道初,献可抗言请太后还政,太后怒,窜于岭南,至是特录之。”

这里的记载和《宋史》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多了记载宋仁宗为刘太后换上皇后之服安葬的事。二、综合上述史料,基本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宋仁宗是李宸妃所生,但被刘太后所抱养,但刘太后不是独自抚养,而是和杨淑妃一起抚养;

李宸妃在刘太后做皇后的时期,特别是垂帘听政的9年时间,都安然无恙的活着,可以说明李宸妃对于刘太后并无威胁,因此刘太后并没有李宸妃的必要,刘太后杀李宸妃的说法,不过是李宸妃比刘太后先一年而死的推测想法而已;

刘太后想用宫人葬礼安葬李宸妃的考虑,就是怕葬礼太隆重,怕宋仁宗发现自己不是他的生母这个事实,但在吕夷简的劝说下,出于保护日后刘氏的利益还是用一品礼按照李宸妃;

宋仁宗在看到刘太后厚葬生母李宸妃的事实后,就不再相信刘太后杀李宸妃的话。

从形式上来看,刘太后是和杨淑妃一起抚养,生母李宸妃依然健在;从动机上,李宸妃在刘太后是皇后时期,甚至垂帘听政时期都好好的存活,还和宋真宗生育一个女儿,除此之外,在宋仁宗即位时,刘太后还封李宸妃为顺容,又派人寻找李宸妃的弟弟李和,让李和补官三班奉职。这两点都充分说明,刘太后只是抱养李宸妃所生的宋仁宗,没有,也没有必要狸猫换太子。三、那么狸猫换太子故事是怎么来的呢?

狸猫换太子故事,其实是来自明朝时的明宪宗的宠妃万贵妃。《明史》中记载万贵妃:

“掖廷御幸有身,饮药伤坠者无数。孝宗之生,顶寸许无发,或曰药所中也。纪淑妃之死,实妃为之。”

《明史》中明孝宗的生母纪太后传有更详细的记录:

“帝偶行内藏,应对称旨,悦,幸之,遂有身。万贵妃知而恚甚,令婢钩治之。婢谬报曰病痞。乃谪居安乐堂。久之,生孝宗,使门监张敏溺焉。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稍哺粉饵饴蜜,藏之他室,贵妃日伺无所得。至五六岁,未敢剪胎发。时吴后废居西内,近安乐堂,密知其事,往来哺养,帝不知也。”

这就是狸猫换太子故事的真实来源。所谓狸猫换太子讲诉的是明孝宗。只不过明朝的人不敢议论当朝皇帝,于是就栽赃给宋仁宗——谁叫你妈不是你妈呢!四、既然狸猫换太子故事源自万贵妃,那么万贵妃真的毒杀皇子吗?

1、根据考证,上面《明史》关于明孝宗生母的记录,其实是来自明末的野史《胜朝彤史拾遗记》,连文字基本上一模一样。这本《胜朝彤史拾遗记》野史的作者毛奇龄是《明史》的编撰者之一。《胜朝彤史拾遗记》中的记载,出自万年年间于慎行的《谷山笔尘》。根据于慎行在书中所说,这个故事来自南京宫内的一个老太监的口述。这个老太监口述这个历史时,万贵妃已经去世105年——他如何得知?

2、根据《明史纪太后传》中张敏的话:“上未有子,奈何弃之。”在明孝宗出生的成化六年,明宪宗的第二个儿子朱祐极已经在世,并且朱祐极是在明孝宗出生几年后才去世的。张敏说明宪宗还没有儿子,显然不是事实。

3、《明史》记载张敏是死于成化十一年,但《金门县志》记载张敏是在成化二十一年去世,晚了十年。

4、明朝的《明宗实录》中满朝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的奏章提及此事,如果真有此事,不可能没有御史弹劾;

5、明宪宗母亲周太后比万贵妃长寿,如果真的有万贵妃毒杀皇子事件,这个祖母会不出手?

6、乾隆帝亲自写《駁明憲宗懷孕諸妃皆遭萬妃逼迫而墜胎》,认为万贵妃毒杀皇子不属实。

以上种种,都显示万贵妃毒杀皇子并非历史事实。尤其是这段历史的来源竟然是105年之后的一个南京太监之口。五、最后总结狸猫换太子:

1、狸猫换太子被套在刘太后和宋仁宗身上,是因为明朝人不敢直言万贵妃、明宪宗、明孝宗等人,否则如此诽谤,不但自己人头不保,九族都难说;

2、明朝人用狸猫换太子故事套在刘太后和宋仁宗的目的,在于反对万贵妃——一个生前得到皇贵妃封号、不是皇后又得以皇后之礼安葬且有谥号的妃子。这一大推的特殊,估计是明朝人对万贵妃特别反感的原因——因为你得到了,我永远得不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