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宇宙最大的是太阳吗(热门五篇)

浏览

2245

文章

5

篇1:​科技:发现有记录以来最大规模宇宙爆炸亮度为太阳的2万亿倍 标志着什么?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天文学家在观测过程中发现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亮度最高的宇宙爆炸,命名为AT2021lwx。这次爆炸可追溯到80亿光年之外,持续了3年多的时间。这次宇宙爆炸亮度是太阳的2万亿倍,远超已知超新星的10倍以上。对于天文学家来说,这次发现意义重大。AT2021lwx的爆炸可能源于一个巨大的气体云坠入黑洞,形成了类星体。这种天体是宇宙中最亮且最能释放能量的物体之一,也是天文学家们研究宇宙的重要工具。

AT2021lwx也提供了对黑洞和星系演化过程的新见解,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最奇特的物体之一,巨大的引力场可以扭曲空间时间,吞噬周围的物质。AT2021lwx爆炸的产生,很可能与黑洞引力场的强度有关,可以增进对黑洞的认识和了解。该发现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宇宙中的星系演化。研究星系如何形成和演化是天文学家长期以来的研究方向,AT2021lwx的发现也为提供了新的线索和信息。

黑洞一直是领域内备受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天文学家们一直在探索黑洞的本质和特性。有很多理论和研究表明,当巨大的气体云坠入黑洞时,就会引发一次前所未有的宇宙爆炸,这也是恒星死亡的可能结果。

此次发现的宇宙爆炸可能源于气体云坠入黑洞,这次发现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研究黑洞。这一发现也再次证明了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的探索精神,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宇宙的奥秘和规律,也能够更好地应对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人类将会有更多深入探索宇宙的机会和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整个宇宙有多重?至少2600万亿亿亿倍太阳质量!

全文共 1068 字

+ 加入清单

宇宙这么大,包含了数不胜数的行星、星云、恒星、黑洞等物质。仅在我们的银河系中,就有2000亿颗以上的恒星、行星,整个银河系重达太阳的1万亿倍。那么,整个宇宙究竟有多重呢?

为了知道宇宙有多重,首先要知道宇宙有多大。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我们的宇宙在138亿年前诞生于一个无穷小的奇点。宇宙形成后,空间快速膨胀,甚至超过了光速,使得目前的宇宙范围变得非常大。

目前,我们在地球上所能观测到的宇宙半径为465亿光年,在这之外的宇宙现阶段无法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遥远宇宙传来的光有足够的时间到达地球,未来能够看到更多的不可观测宇宙部分。但由于空间膨胀速度过快,即便再过更长的时间,更远宇宙发出的光永远也不可能进入我们的观测范围,我们注定无法看到整个宇宙的样子。

由于我们不知道可观测宇宙外的情况,所以无法确定整个宇宙究竟有多大。整个宇宙的大小或是有限的,也有可能是无限的。天文学家对整个宇宙大小的估计范围变化很大,整个宇宙的半径估计超过了11.5万亿光年。

虽然星系犹如宇宙中的孤岛,星系之间的空间是空荡荡的,但从大范围的宇宙尺度来看,宇宙中的物质分布是非常均匀的。因此,可观测宇宙中的物质密度,可以认为适用于整个宇宙。

宇宙中除了我们所能直接观测到的恒星、星云等普通物质外,更多的其实是那些无法用电磁波手段进行探测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根据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的观测数据,普通物质只占宇宙质量总量的4.6%,另外24%是暗物质,最多的71.4%为暗能量。

之所以天文学家知道宇宙中存在大量无法探测的物质和能量,是因为它们正在显著地影响着宇宙。如果没有大量存在暗物质,星系本身没有足够的引力来维持完整的结构,宇宙中不会产生星系。虽然我们无法直接探测到暗物质,但它们贡献的巨大引力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方面,在充满物质的宇宙中,引力作用必然会导致空间膨胀的速度变得越来越慢。然而,天文学家观测到的现象却完全相反,目前空间膨胀的速度超越了过去,这意味着空间膨胀速率在加快。存在于空间结构本身的暗能量起到了排斥引力的作用,它们推动着宇宙加速膨胀。

通过折算所有的物质和能量,宇宙的平均密度为9.9×10^-27千克/立方米。可观测宇宙的总质量为3.5×10^54千克,其中普通物质的质量为1.6×10^53千克。

如果整个宇宙的半径按照11.5万亿光年来计算,并且整个宇宙的物质分布均匀,那么,整个宇宙的总质量至少可达5.3×10^61千克,相当于太阳质量的2.6×10^31倍,或者2600万亿亿亿个太阳,其中普通物质的总质量为2.5×10^60千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宇宙神秘天体正围绕着太阳旋转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8月,一研究团队发现在太阳系中,宇宙神秘天体围绕着太阳旋转,而科学家目前尚不能对此作出解释。该研究团队将这个天体戏称为“Niku”,用中文翻译过来是“逆骨”的意思。研究人员表示,之所以选这个名字,是因为该天体的轨道是倒退的,也就是说它的运行方向与太阳系中绝大部分天体的运行方向相反。那么,该神秘的天体究竟是个什么天体?位于哪?就让我们往下了解。

今年8月,一研究团队发现有一个神秘的天体正围绕着太阳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旋转。

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者们使用位于夏威夷的全景巡天望远镜和快速回应系统(Pan-STARRS)发现了Niku,它位于太阳系海王星轨道外,距离太阳的距离是地球的35倍。

相较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相对扁平的轨道平面来说,Niku轨道的倾斜角则达到110°,相反,其他的外海王星体(TNOs)的倾斜角就小得多。Niku这个倒退以及极度倾斜的轨道,与另一个昵称为“Drac”的海外天体(TNO)使得科学家们好奇,国际小行星组织的数据库(包括了太阳系中超过1000个小型天体的信息)中还有没有其他具有类似轨道特征的天体。科学家们又发现了四个倒退/近似倒退并且同时高度倾斜的天体,其中两个是半人马小行星,也就是位于木星和海王星之间的天体。

科学家们惊讶的发现,这六个天体的轨道似乎都包括了一个相同的行星,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的MatthewPayne表示,它们不是在天空中随机分散的,看起来是对齐的。计算机模拟实验表明,Niku和Drac可能已经照这个轨道运行了数百万年,另外,科学家们还表示,可能还有倾斜角更大的天体。

科学家们还不知道为什么这四个天体会聚集在同一个区域,加州理工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KonstantinBatygin和MichaelBrown近日发现,它们可能会受到太阳系“第九大行星”(质量大约为地球的10倍,有可能距离太阳的距离是地球的500倍)的引力作用,从而与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分散。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银河潮汐”。由于太阳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运转,它的活动都位于星系的圆盘中,通常认为,作用于太阳系的潮汐能会带来多种影响,例如会影响奥尔特云,并会向太阳系投掷彗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宇宙最大天体有多大?质量等于1000万亿个太阳

全文共 908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北京时间4月26日《每日邮报》的报道,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宇宙积累过程的开始,这一过程可能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星系。

这一发现是通过使用世界上最强大的望远镜观察90%的可观测宇宙而实现的。

科学家发现了一个离地球124亿光年的原恒星群,它的光在宇宙形成14亿年后开始传播到地球。

计算表明,该星系团迄今已经吞噬了数百个星系。它的质量相当于1000万亿个太阳,这意味着它是宇宙中已知最大的天体

天文学家认为,至少有14个星系被“挤压”到一个四倍于银盘直径的区域。

它的单个星系形成恒星的速度是银河系的1000倍。

由此产生的星系团相当于我们在宇宙中发现的一些最大的星系团。

天体如此拥挤,恒星形成如此之快,这是闻所未闻的。

“我们似乎在形成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星系团,”该论文的合著者、纽约弗莱特研究所计算天体物理学中心的助理研究员克里斯·海沃德说。这是我们对集群形成的理解中缺失的一环。"

使用基于实际观测的数学模型,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已经能够预测这个星系团的运动。

该论文的合著者、达尔豪西大学的天体物理学教授斯科特·查普曼说,然而,这个星系团是如何迅速变得如此巨大的,仍然是一个谜。

提姆·米勒是耶鲁大学的博士生,也是一篇相关论文的第一作者,他说,“与我们想象的不同,它不是在数十亿年间慢慢形成的。这一发现为研究星系团和巨型星系在极端环境下如何融合提供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机会。”

当前的理论和计算机模型表明,如此巨大的原始集群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进化。

天文学家此前认为,这类事件发生在“大爆炸”后约30亿年。当科学家发现这些事件的发生时间比计划提前了一半时,他们渴望找到一个新的解释。

查普曼说,“在形成过程的初始阶段发现巨型星团是令人惊奇的。然而,它发生在宇宙历史的早期阶段,对我们目前对宇宙结构形成的理解提出了重大挑战。”

这个星系团首先是利用南极望远镜和赫歇尔太空天文台发现的。后来,天文学家用阿塔卡马的大型毫米/亚毫米望远镜对它进行了更多的观察。

在用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天文望远镜(ALMA)观测之后,观测到的星系团中的星系数量迅速增加。查普曼说,“我们发现的星系数量突然从3个增加到14个。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有趣和巨大的结构形成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银河系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的质量是太阳的多少倍?宇宙有多少颗恒星?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银河系物质约90%集中在恒星内,银河系里还有气体和尘埃,其含量约占银河系总质量的10%。银河系的总质量大约是我们太阳质量的1万亿倍,大致10倍于银河系全部恒星质量的总和。银河系所有的恒星的总质量倾向于认为有7000亿个太阳质量,而据计算,1颗恒星的平均质量是太阳的质量的0.7倍,那么7000亿个太阳质量也就是意味着有10000亿颗恒星了。宇宙中太约有800亿-1250亿个星系,有着800万亿亿颗恒星,其误差是10倍左右,也有人计算是5000万亿亿颗恒星,与实际情况不会超过6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