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宇宙中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汇总20篇)

父母不是孩子的前传,孩子也不是父母的续集。每个孩子的翅膀,是为了让自己飞翔,而不是用来背负父母的梦想。希望每个孩子,不仅是在儿童节,能够快乐自在的做个孩子,也希望每个人,一生都能做自己。下面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育儿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5984

文章

25

篇1:"海洋星球"可能存在生命:或许能保持很长的适居时间

全文共 1344 字

+ 加入清单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生命可能存在于太阳系的许多“海洋行星”上。芝加哥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海洋行星可能会比之前假设的更长时间保持其“最佳”可居住性。这极大地提高了生命在其他行星上进化的机会,而最近的另一项研究指出,比地球大三分之一的系外行星可能富含液态水。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芝加哥大学地球物理学助理教授埃德温·凯特说:“这实际上是在推翻需要克隆地球的想法——地球是一个有部分陆地和浅海的星球。”

凯特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埃里克·福特合作建立了一个模型,该模型模拟了数千颗随机生成的行星,并跟踪了它们数十亿年的气候。“令人惊讶的是,它们中的许多已经稳定了十亿多年,完全是运气使然,”凯特说。“我们的最佳猜测是,这只是其中的10%。”

根据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这些幸运的行星离它们周围的恒星的距离是正确的,并且只有正确的碳含量。他们的海洋不会溶解太多的矿物质和其他元素,这些矿物质和元素会从地壳吸收大气中的碳。

这些行星从一开始就有足够的水,并且只在大气和海洋之间传导碳循环。适当的碳含量是确保所有稳定性的必要条件。凯特说:“一个星球能够持续多久,基本上取决于二氧化碳在其早期发展过程中在海洋、大气和岩石中的分布情况。”。“似乎有一种方法可以在没有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地球化学循环的情况下,维持地球的长期可居住性。”

凯特还说,模拟假设恒星与我们的太阳相似,但模拟结果更倾向于红矮星系统。红矮星系统中的行星被认为具有孕育生命的巨大潜力,因为红矮星的亮度增长比太阳慢得多,因此给生命更多的时间来开始。研究人员指出,与论文中的模型相同的条件也适用于红矮星周围的行星。理论上,一颗行星发展生命所需的一切都来自稳定的恒星光。

这项研究对寻找外星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的研究显示,比地球大三分之一的系外行星可能有丰富的液态水。科学家指出,任何比地球大2到4倍的外行星都可能有液态水,这是生命的基本物质,这给寻找外星生命带来了希望。

对开普勒任务和盖亚任务数据的分析表明,这些系外行星的一半质量可能由水组成,要么是液态水,要么是冰冻水。相比之下,地球上的水只占地球总质量的0.02%。

哈佛大学负责这项研究的曾力博士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我们意识到宇宙中有如此多的水世界。”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或尚未证明大约4000颗两倍于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他们的行星半径平均是地球的1.5或2.5倍。

现在,来自许多国家的一组科学家已经开发了这些行星内部结构的模型。该模型基于盖亚任务卫星最近对这些行星的质量和半径的测量。曾力博士说:“我们已经分析了质量和半径之间的关系,并开发了一个模型来解释这种关系。”该模型显示,较小的行星更有可能是岩石行星,质量通常是地球的五倍。较大的行星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0倍,并且“可能是水的世界”

在波士顿举行的2018年戈德施密特会议上,曾力博士解释道:“这是水,但它不同于地球上常见的东西。”

“它们的表面温度预计会达到200到500摄氏度。“它们的表面可能覆盖着一层以水蒸气为主的大气,下面是液态水,”他补充道,“再往下,我们会发现在我们接触到固体核心之前,水已经变成了高压冰。这个模型的美妙之处在于,它解释了这些行星的物质组成和已知事实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39.5亿年前,地球上可能已存在有机生命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英国《自然》杂志27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日本科学家分析了加拿大拉布拉多北部沉积岩中碳质物质和碳酸盐的碳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早在39.5亿年前,地球上就可能有机生命,或者是地球上已知最早的生命。

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这意味着最原始的地壳形成于大约46亿年前。人们普遍认为原核生物——细菌和古细菌——存在于太古代时期(约36亿至40亿年前),为生物的下一次进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太古代岩石的稀少和保存不善,地球上早期生命存在的证据相对稀少。

研究人员在格陵兰西南部的伊苏亚地壳上岩石带发现了可追溯到37亿至38亿年前的沉积岩。同位素分析表明,石墨颗粒可能是生物成因的(由生物体引起)。然而,科学家最近在分析了格陵兰的阿基利亚和加拿大的伏弩·亚吉托克的类似年龄层后,没有发现生物石墨。

已知最古老的变质碎屑岩来自加拿大拉布拉多北部的萨格莱克地块,已有39.5亿年的历史。这次,东京大学的研究小组分析了其中包含的石墨。他们详细研究了这些岩石的地质特征,并测量了石墨和碳酸盐的浓度和同位素组成。最后,发现石墨确实来源于烃源岩,并指出石墨的结晶温度与母岩的变质温度一致,这意味着石墨不是来源于后期的污染物。

研究小组认为,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促进对生产石墨的生物的地球化学研究,并进一步带来地球早期生命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科学家又发现了远古火星可能曾经存在生命的证据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好奇号漫游者之前曾攀登过火星山,携带一个由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法国航天局联合开发的名为“化学和照相机”的激光拍摄装置。通过这个,火星漫游者获得了火星上古代湖泊和地下环境变化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它还“获得”了几个与火星岩石成分有关的重要化学证据,硼的出现就是其中之一。

这次在火星上发现的38亿年前的硼酸盐出现在火星上的硫酸钙矿脉中,这也意味着硼存在于火星的地下水中,在那里硼是温暖的,适合微生物生存。硼酸盐在核糖核酸的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核糖核酸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火星上发现硼进一步增强了在火星上生活的可能性。

研究人员解释说硼酸盐是核糖核酸形成的关键催化剂。核糖核酸的关键成分是糖,称为核糖,它非常不稳定,在水中会迅速分解。因此,需要另一种元素来稳定它——硼酸盐,它将与核糖反应并稳定它足够长的时间来制备核糖核酸,为生物体的繁殖提供基本条件。

兰格实验室的科学家帕特里克·加斯达说,从本质上说,这一发现告诉人们,这里的生命有潜在的生长条件,可能存在于古代火星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火星上可能仍存在生命,只不过隐藏起来了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据外国媒体BGR报道,科学家尚未证实火星存在生命。前往红色星球的任务产生了有趣的线索。生命在过去的某个时候可能已经存在,但是在人类发送到火星的硬件中没有发现生物有机体。

但是火星非常大。探测器可能仍然没有接触到火星的秘密表面,仍然有某种形式的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至少基因组伙伴关系的联合创始人迈克尔·芬尼是这么认为的。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最近的一次会议上提到了这个话题。

据Space.com报道,芬尼谈到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火星曾经有一个巨大的水面,上面可能充满了各种形式的生命。这些生命形式可能已经消失,因为地球已经失去了大部分大气和地表水。如果是这样的话,芬尼认为可能会有长期的问题。

芬尼解释说:“如果40亿年前火星上有生命,现在火星上可能还有生命。”。“火星上没有发生任何可以毁灭所有生命的事情。因此,如果火星上有生命,它可能已经迁移和隐藏,但它可能仍然存在。”

在地球上,生命可以在一些可以想象的最恶劣的环境中找到。特别是,微生物有能力长期承受极端温度和缺水,所以研究人员认为某种形式的生命完全有可能适应并存在于火星表面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谷神星发现亚表面海洋有可能存在潜在生命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谷神星是太阳系除月球和水星之外,第三颗永久阴影区域存在水冰物质的星球。其被发现于1801年,是最接近太阳的矮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部区域唯一一颗矮行星。日前,目前,天文学家通过“黎明号”探测器图像分析了谷神星极地陨坑,发现谷神星发现亚表面海洋可能存在潜在生命

目前,天文学家最新研究显示,矮行星谷神星极地存在着水冰物质,水冰掩埋在谷神星最黑暗区域的陨坑之中,它能够永远地避开太阳光线照射。他们证实谷神星地壳包含着冰,暗示潜在一个亚表面海洋,可能存在着生命形式。

研究报告负责人托马斯-普拉茨博士说:“最新发现的水冰陨坑暗示着谷神星地壳中存在着大量冰物质,目前我们正在调查是否谷神星亚表面存在一个海洋,如果的确存在一个亚表面海洋,理论上可能存在生命,但从个人角度来讲,我持怀疑态度。”

谷神星极地从未接收过太阳光线的直接照射,甚至抵达谷神星极地的间接太阳光线不会使极地温度超过零下151摄氏度,从而使该星球极地成为一个“冰阱”。我们知道谷神星类似于月球和水星,在黑暗的极地区域并不存在碰撞陨坑,阴影区域是形成冰层的最佳地点。

在谷神星的一年时间里,该星球表面大约千分之一的水分子将最终进入冰阱,谷神星一年的时间相当于地球1682天。之前美国宇航局黎明号太空探测器发现谷神星表面存在水,自2015年3月以来,黎明号在谷神星上空盘旋运行。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研究人员基于黎明号探测器先进分幅相机拍摄的图像数据,发现谷神星表面存在着冰。他们聚焦搜寻谷神星北极地区的陨坑,这里的温度达到零下200摄氏度。研究小组在600多个陨坑中发现永久阴影区域,阴影区域详细的辐射分析证实陨坑中存在冰。

研究小组希望通过分析谷神星表面冰水物质的黑暗陨坑,进一步揭晓这颗矮星如何收集水资源。同时,他们希望进一步观察水冰物质如何在表面分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宇宙中还有其它的生命存在吗?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领跑星球中,有高达150亿颗行星,而这颗行星大量。依据这颗行星最少有十亿颗行星的叫法,地球上100亿颗行星中的1%有一百万条生命,但专家说,这颗行星有很多生命,但生命的存活的确不易,因为它必须较长的時间和一种探寻才可以了解。

宇宙中有别的的生命吗

宇宙中也有别的生命吗?这是一个大家一直在科学研究的话题讨论。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宇宙和地球一样应当有很多,终究宇宙很大,地球仅仅在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专家早已取得成功地发觉了数百颗类地行星。

更要了解的是,银河系中有高达150亿颗行星行星。在其中一些务必与地球同样,生物学家精英团队也在不断开展科学研究。也有几百颗相近地球的行星被发觉了。

银河系有多少生命?

银河系直徑超出十万光年..假如银河系中有1000亿颗与地球类似的行星,最少有十亿颗,假如这十亿颗行星中有1%有生命,那麼将会有一千万颗活行星,即便他们已经降低。

但也是有生物学家觉得,尽管地球上的很多标准都会地球上,但依然沒有是多少物品可以演变成生命。地球上的生命的进化必须较长的時间,而且地球长期保持,直至一个高质量文明行为发展趋势的重要。将会仅仅小小更改。地球上的生命告一段落。

因而,地球是不易的,人类的诞生和发展趋势是难以拷贝的。外星球生命在宇宙中的存有一直在被科学研究。大家坚信,在没多久的未来,科学研究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总而言之,银河系里毫无疑问有别的生命,但很遗憾,寻找别的生命的足迹,自然,没事儿。终究,人们也有较长的路要走。

结果不管宇宙中有多么的传统,宇宙中一定有别的高級生命,银河系不仅是人们。宇宙的秘密,的确让人惊讶和趣味,一直是数不胜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地下多深是生命存在的极限?可能是12英里

全文共 2122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表面到处都有生命,即使是在没有光的深海里。但是生命的极限有多深呢?

最新的研究提供了细菌仍然存在于地下12英里处的证据——它们可能是生活在地球最深处的生命。理解生命本身的存在极限是非常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理解其他星球上生命的崛起,这些星球的气候和表面条件远不如地球。

耶鲁大学地质与地球物理系的本科生菲利帕·斯托达德说:“大多数研究都指出,地壳中微生物能够存活的最大深度不超过几公里——也就是说,大约一英里。”。“如果我们的数据是正确的,它将大大扩展我们对地球生物圈范围的理解。”

斯托达德和她的耶鲁同学参观了华盛顿州洛佩兹岛上的岩石。他们在裸露的岩层中发现了石闻岩墙,几百万年前,由于地质作用,岩墙从地面上升到了地表。研究人员在这些岩脉中发现了大量轻碳元素,这些元素通常是由微生物分泌含碳化合物如甲烷产生的。

美国华盛顿州海滩上裸露的岩层。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这里发现了石闻矿脉,其中含有轻碳同位素,表明其中有生命的痕迹。

对此的一种可能解释是,这些生物曾被深埋地下,从而改变了古代文石的碳同位素特征。这些微生物生活在地下深处,所以它们必须承受极端的温度和压力——这表明生命非常顽强,能够承受极端的地下环境。

“我认为我们的结果非常令人鼓舞,它表明在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命,”斯托达德说。“我们对地球上的极端环境了解得越多,我们就会越意识到生命是多么灵活。”

这个惊人的发现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7年,费汉在马克·布兰登教授的指导下撰写博士论文时开始了实地研究。布兰登教授现在成了斯托达德的学术导师。Feehan在1997年发现文石含有非常轻的碳同位素。

Feehan当时指出,这种同位素特征表明在非常深的地下地方有生命痕迹。然而,他强调的是石闻矿脉的地球物理特征,所以他没有深入研究地下生命的这一假设。

斯托达德和布朗登,以及耶鲁大学的丹尼·莱伊教授,决定继续挖掘这条线索。他们最近回到了华盛顿州的野外研究基地。

斯托达德解释说:“布兰登教授和我回到了费恩研究过的洛佩兹岛上裸露的岩层,看看他是否能证实他获得的数据,并更深入地研究地下生命的假设。”。

正如费恩以前所做的,斯托达德还研究了两种碳同位素的比例,碳12和碳13。地球上的碳元素主要是碳12,它包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而碳13包含7个中子。

生命的存在将改变碳12和碳13的比例,因为大多数生化过程——进食、生长等。—将同位素分成更轻和更重的阵营。这个过程非常简单。低编号同位素(碳12)比高编号同位素(碳13)质量轻。轻物体当然比同样大小的重物体更容易移动。同样,轻同位素更有可能参与由能量和分子反应驱动的生物过程。

斯托达德说:“因为碳12更轻,所以它在热力学上比碳13更活跃。”。“所以它移动得更快。”

甲烷是微生物产生的常见废物,含有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当微生物消耗富碳分子并排泄甲烷时,含碳12的甲烷将比含碳13的甲烷更容易返回环境。最终环境中的碳同位素比率将会改变。

斯托达德说:“微生物产生的甲烷含有比标准同位素更高比例的重同位素。

斯托达德补充说,一些非生物过程也分离碳同位素,但效果往往不太明显。

洛佩兹岛所在的圣胡安群岛(圣胡安群岛)形成于大约1亿年前,当时恐龙还在世界上。在此之前,这些海底岩石被隐没在附近的岩层下,这一地质过程经常发生在海洋板块和陆地板块的交界处。

圣胡安群岛

埋藏在地壳下,压力和热量使黑色玄武岩变形,形成薄的白色文石矿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的微生物会分泌甲烷,并通过在黑暗、高温和高压环境中的有序代谢改变文石中的碳同位素比率。

地下水也会促进微生物在这种环境中的生存。这里的温度可能超过121摄氏度,那么这些微生物是如何生存的呢?与直觉相反,这里的超高压实际上有助于微生物的生存。高压可以使生物分子如脱氧核糖核酸更加稳定,并抵抗热量的破坏作用。

即使现在,这样的事情仍然在地球上发生。这意味着地球的生物圈可能会延伸到地表以外几英里。

斯托达德说:“我们从过去20年的研究结果中发现,生命可以存在于其多样的生态系统中,包括深海和冰川。”。“如果地下深处能让1亿年前的微生物存活,那么今天的微生物也能在那里存活。”

同样,外星生命也可以依靠这种策略在火星这样的恶劣环境中生存。

虽然地壳深处的生存环境有明显的缺陷,但进化出来的微生物已经能够承受这样的环境,它们在恶劣的地表环境中肯定有生存优势。

让我们再以火星为例。它的表面已经被宇宙粒子撞击了数百次。火星没有磁场的保护,所以火星表面形成的生命更有可能暴露在破坏性的辐射下。在地下,风险要小得多,烫伤或冻伤的风险也小得多。

“地下环境很可能有益于外星生命。因为在那里,它们将受到更好的保护,免受宇宙射线和极端表面温度的影响,”斯托达德说。"在探索其他星球时,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一点。"

斯托达德和她的同学还计划进一步研究洛佩兹岛的岩石,以查明那里是否有生命以及生命的方式。

斯托达德说:“尽管我们的同位素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地下深处存在生命,但那里的环境仍有许多未知因素,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结论。”。“我们希望在未来几个月能够详细描述这个深层地下生态系统。”

(原文来自mnn.com,原作者:亚当·哈达奇,蝌蚪王。请注明转载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40亿年前处于“地狱模式”的地球,可能存在神秘生命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据外国媒体报道,在地球形成后不久,地球就像地狱一样:地壳不稳定,经常受到外星物体的撞击,温度持续数百万年之久。但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生命可能在地球的早期存活。

科学家们评估并发现了这一时期的“猛烈轰击”的直接影响,称之为“Hadean”时期,并发现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地球也无法毁灭所有形式的生命。

最新的研究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地球和行星科学快报》上。美国西南科罗拉多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调查并分析了“地狱期”和太古代早期地球表面下生命的可居住性。

“地狱期”预计持续46亿到40亿年,这是地球的初始形成期,而太古代持续到35亿年前。研究人员专注于地球表面以下数千米的地质层。这项研究是基于以前对地壳热演化的研究。尽管来自太空的岩石的剧烈碰撞会使地球表面以下的区域变热,研究人员发现地球的某些部分仍然适合微生物生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行星碰撞和碰撞的热量逐渐消散,宜居带逐渐开始出现在地狱火时期和太古代早期。根据研究人员的观点,他们只能在短时间内模拟更多的碰撞,从而实现全球灭绝。

小行星碰撞导致地球发生重大变化,融化地壳,改变地球表面。然而,研究人员说生命形式可能在这段时间内形成。尽管人们一直认为39亿年前不存在生命,但这一发现支持了之前的研究结论,表明生物圈可能在44亿年前就存在了。

即使在“地狱期”,由于冰冻时间短,融化的地壳层对可居住区的影响也很小,地下生物圈可以通过重要碰撞事件之间的地下水渗透得到部分重建。

因此,地下环境总是适合生活,而全球蒸汽或硅酸盐蒸汽大气是小行星碰撞导致地球早期表面生命形式灭绝的唯一途径。与我们今天所知的世界相比,这些条件可能非常苛刻,但地球表面下的微生物却不是这样。“地狱时期”并不是每天都是世界末日。

尽管这并不意味着生命一定会在地球的早期存在,研究人员说一些生命形式可能存在于“地狱时期”的恶劣环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宇宙中存在大量不受任何恒星约束的“孤儿行星”

全文共 507 字

+ 加入清单

这张照片显示了一颗不围绕其他恒星运行的孤立行星

目前,一位天文学专家指出,宇宙中“孤儿行星”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先前的预期。这些行星在太空漫游,不受任何恒星的束缚。

孤儿行星很难找到,因为它们不围绕恒星旋转,反射的光很少。在过去的15年里发现了50颗孤儿行星,这让一些人认为它们在宇宙中可能数量众多。通常这些流氓行星是独立形成的或者是从一个行星系统中喷射出来的,关于它们在宇宙中的数量有很多争议。

天文学家阿什利·耶格尔解释说,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小球可以形成行星,而孤立行星的数量可能比以前想象的要多得多。

球形星云中行星的数量是不确定的,这取决于星云密度和行星形成之间的分界线。剑桥大学的托马斯·霍沃斯博士说:“球状星云的数量非常大。虽然只有少数球状星云坍塌和解体,但这对独立行星的孕育具有重要意义。”

天文学家对流氓行星非常感兴趣,因为它们代表着神秘的天体,而这些天体未能在宇宙中形成恒星。例如,褐矮星是一个次恒星物体,质量不足以维持核聚变,但质量是木星的11倍。

目前,巨型行星和低质量棕矮星之间的确切区别仍有争议,但更多流氓行星的发现将有助于揭开这个谜团。这项最新研究可能表明,宇宙中流氓行星的数量远远超过科学家的预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在二维空间,生命也可能存在?

全文共 1801 字

+ 加入清单

生命存在于更低的维度吗?二维生活的想法很吸引人,但人们普遍认为二维空间可能有生命。两个重要原因是:二维重力难以维持行星轨道的稳定;二维网络的复杂性无法支持生命活动。

然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物理学家j.h.c.s .卡吉尔在预印的网站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这里,空间是二维的,而时间是一维的。斯卡吉尔通过以上两点,在二维空间中,生命是完全可能的。

首先,斯卡吉尔从引力的角度讨论了二维生命的可能性。

万有引力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一旦空间不是三维的,万有引力的大小就不再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将变得不稳定。任何轻微的扰动,比如陨星落在地球上,都会导致地球离开当前的轨道。

在非三维空间中,如果当前的万有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不被修正,就不可能有一个围绕太阳的稳定轨道。地球要么被太阳吸引,要么坠入太阳并被烧毁。或者远离太阳系。

在二维空间中,除了轨道稳定性问题,重力本身也是生命的阻力。由于二维空间的重力没有自由,这里甚至没有真正的重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斯卡吉尔在二维空间中引入了标量场,并修正了整个引力理论,从而产生了一个全新的二维引力场。在这样的条件下,斯卡吉尔证明了可以有一个稳定的圆形轨道——这个圆形轨道描述了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二维生物生活在这个二维的地球上。

如果只考虑物理学,在二维空间中最重要的相互作用当然是重力,因为重力是最宏观的,也决定了时空结构。当然,斯卡吉尔没有提到其他三种相互作用会发生什么——二维空间中的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神经网络是一个“小世界”

随后,斯卡吉尔从数学上证明了神经网络的复杂性具备支持二维空间生命的条件。

神经网络是由神经元通过突起连接的复杂网络。就数学结构而言,它实际上属于图论研究的范畴(神经元的胞体是图的顶点,突起是连接顶点的线)。图论起源于欧拉对戈尼斯堡七桥的研究,后来发展到对四色问题的研究,成为数学的一个基本分支。

低等生物(如线虫)的完整神经网络已经绘制出来。从目前的研究结论来看,神经网络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它们是“小世界”网络。“小世界”网络介于常规网络和随机网络之间,兼具常规网络和随机网络的特点。

小世界的特征通常可以理解为世界非常小的事实。你可以通过6个人认识世界上的每个人,包括美国总统或非洲的一个村庄的首领。在复杂网络中,小世界模型意味着图中的大多数连接都很短,但同时也有一些远程连接。

至于人脑神经网络,目前脑科学研究的基本观点之一是,人脑神经网络表现出一个小世界的特征。

数学上,可以证明与随机网络相比,小世界网络是健壮的,因此符合大脑的生理特征。小世界网络中节点的随机删除对平均网络连接长度几乎没有影响。此外,小世界网络具有大量的本地连接和少量的随机全局连接,这种模式的信息传输效率也较高。人脑神经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的原因可能是在成本效益平衡压力下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维网络的小世界特征

对于二维生物来说,情况有点特殊:二维生物大脑中的神经纤维不能交叉,所以大脑的神经网络必须是平面的,这在一定意义上限制了它的复杂性。因此,一些研究认为二维世界太简单了,不能让复杂的生命出现。

然而,二维神经网络也能表现出小世界的特征吗?这正是斯卡吉尔需要解决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的副教授崔小华告诉《全球科学》:“斯卡吉尔在他的论文中用环构造了一些计划。环在网络中非常重要,因为有环的网络会产生自周期行为。一些研究认为,大脑处理时间信息的一个重要机制是使用局部神经回路来记录信息。

斯卡吉尔在论文中证明了一个有环的二维网络可以表现出小世界特征。

除了小世界的特征,斯卡吉尔还提到了大脑神经网络拓扑结构的另外两个特征——层次性和模块化。他证明了二维网络也可以展示这些特征。因此,从神经网络的角度来看,二维空间中可能存在生命。

尽管斯卡吉尔证明了二维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但这个距离证明二维生命仍然很遥远。还有其他理由相信像我们这样的生命形式不能存在于二维空间。例如,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提到,在二维空间中,活体的口腔和肛门(消化道)之间的连接将把活体分成两部分,因此二维活体是不存在的——当然这是从消化系统的角度来讨论的。也许我们永远找不到其他维度生活的答案。

然而,这样的讨论在科学上是有益的。例如,人脑中的小世界组织模型非常有价值,特别是在当前的计算机工程领域,开发低功耗、高效率和智能化的类脑芯片与其密切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地球之外存在生命的形式可能是何样的?

全文共 1721 字

+ 加入清单

在此之前,尽管“维京”、“先锋”、“航海”和“好奇号”宇宙飞船探索过其他行星上的生命存在并做出了新的发现,但它们无法解释这些行星上确实存在生命。“维京”号宇宙飞船在火星表层土壤上做了极其详细的化学性质标本实验,但还没有得出最终结论。实验发现了一种化合物的存在。然而,如果没有生物过程,这种存在完全可以通过化学过程来证明。

飞船对金星、火星、木星和木星卫星的探索表明,这些恒星上的环境不适合生命的存在。先锋号访问了土星,但是没有为土星和土星的卫星土卫六上是否有生命的研究提供任何新的材料。然而,这些实验结果并不表明除了地球之外,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上没有生命。尽管地球的水、二氧化碳、氧气、阳光、温暖的气候和压力为生物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这些条件是生命存在的唯一必要条件吗?如果我们探测太平洋下面,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新的答案——地球表面的条件并不是生命存在的唯一必要条件。

新生命的发现

科学家在海底发现了新的生命形式。这些生物不把太阳作为它们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

在这一发现之前,人们认为世界上所有的生物,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依赖太阳能来维持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植物(真菌除外)通过光合作用直接吸收阳光。通过将二氧化碳和其他化合物转化为碳水化合物,阳光变成了化学能。动物不同于植物。所有的动物都以植物为食。一些动物吃植物。一些动物以吃植物为生。其他人以吃动物为生。但是因为植物靠吸收阳光生存,动物也靠阳光生存。

植物没有动物也能生存,动物没有植物也不能生存。然而,一些动物已经学会了如何在寒冷的海底温度、巨大的压力和黑暗的环境中生存。在这种环境下,没有遮光,所以没有植物。这些动物以沉在海里的动物和植物为食。当找不到食物时,它们会互相吞食。这样,尽管阳光不能穿透到海底的这个深度,但对于生活在这里的“水下居民”,阳光仍然是他们生存的基本能源,因为从海面下沉的食物依赖于阳光生长。

一支由俄勒冈大学和伍兹霍尔海洋学院的海洋学家组成的探险队在厄瓜多尔西部2.5公里深的海底沙漠中发现了一片绿洲。这些绿洲位于海底板块交界处和加拉帕戈斯摩擦断层之间。各种各样的生物在那里繁衍生息。沿着这个裂缝有许多裂缝。这些裂缝经常导致熔岩喷发。当海水冲进裂缝并喷出时,会产生高热,使周围海水温度达到1 7℃。同时,海水的排放也从地层下的熔岩中带出硫酸盐。在海底的高温高压下,这些硫酸盐会变成硫化氢。

有一种特殊的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长。通过纯化学反应,它们可以依靠硫化氢进行新陈代谢。这些细菌为食品生产创造了基本条件。有了食物,黑暗海洋绿洲中的动物可以生存。在每一次海底熔岩喷发中,都有不同的生命形式。海蚯蚓生长在一个叫做“伊甸园”的绿洲中。牡蛎生长在一个被称为“海浪之家”的绿洲中。生物学家认为,最先到达新的熔岩喷发点的海虫生活在喷发点周围的绿洲中。但是当熔岩口停止喷发时,这些生命就死去了,绿洲里剩下的只有一个空壳墓地。然而,当熔岩口处于喷发状态时,生命是非常繁荣的。盘子大小的蛤蜊和肥大的海虫比比皆是,为生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螃蟹和鱼等高级海洋生物也成群结队,数量众多。

这一发现很重要,因为人类第一次发现了不依赖光合作用的生命之源。加拉帕戈斯绿洲的食物是由细菌开发的,细菌通过纯化学合成过程将硫化氢的化学能转化为代谢能。

更重要的是,这一发现暗示了其他星球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它证实了人们早期的推测,即其他生物和代谢能源是可能的。

细菌的进化

这种特殊细菌的发现并不能证明没有阳光也能产生生命,因为它们可能是由光合作用进化而来的细菌变种。然而,这种基于地球内部能量而非太阳能的生命系统的发展显示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如果生物体能在黑暗的海底靠硫化氢生存,那么生命存在的环境不一定局限于地球表面。

在加拉帕戈斯的发现非常吸引人,这些研究结果使科学家在探索太阳系外的生命时有更大的成功机会。特别是,它对探索火星、土卫六和木星的木卫一上的生命有很大的启发。例如,在木卫一(俄罗斯)也有火山。火山释放的气体使环境温度达到25℃。这与加拉帕戈斯海底火山爆发附近的环境非常相似。既然生命可以存在于那里,那么它也有可能存在于欧罗巴。

即使在金星的高温下,由于大量的硫酸和硫化物,生命仍然是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银河系外卫星可能更适宜生命存在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银河系外发现的许多行星与地球大不相同,更像木星。尽管像木星这样的气态巨行星不适合生命存在,但一些科学家认为它们的卫星可能是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世界。如果这个理论被证实,这意味着在宇宙中寻找外星生命应该集中在系外行星上,而不是类似地球的行星上。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萨拉·巴拉德博士在国际公共广播节目《外卖》中表达了这一观点她说在恒星可居住区域的行星和木星大小比像地球这样的岩石行星更常见。所谓的可居住区是指允许液态水存在,从而允许生命存在的区域。巴拉德说:“如果这些与木星大小相同的行星有卫星,它们可能是在宇宙中寻找外星生命的理想选择。”

在节目中,巴拉德提到了太阳系外气体巨行星仙女座D,它的质量是木星的10倍,距离地球44光年。人们认为这颗气态巨行星不适合居住,但是围绕它运行的卫星可能适合生命存在。巴拉德说,如果我们能登上太阳系外行星,我们将会看到美丽而猛烈的云,并见证云活动的难以置信的复杂性。

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还没有发现系外行星,但是考虑到太阳系8个行星中有6个有卫星,绝大多数天文学家认为发现系外行星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分析美国宇航局开普勒望远镜获得的数据,天文学家可能会发现系统外的卫星。此外,他们还可以选择等待更强大的“行星猎人”的发射,然后在他们的帮助下寻找系外行星,比如将于2017年发射的过境系外行星观测卫星。

寻找系外行星并不容易,因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比它们周围的行星低得多。重力微透镜方法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太阳系外卫星搜索技术,它利用未来恒星来放大更远的恒星。偶尔的排列可以揭示围绕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甚至可以用来搜索系外行星轨道上的卫星。

在寻找可居住的系外行星的过程中,科学家可以排除某些行星,包括离母星太近的行星,如太阳系中的水星和金星,因为这些行星不能有卫星。在寻找外星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应该确定银河系的卫星是否无处不在,这非常重要,有助于在不久的将来调整“行星猎人”的探测目标。巴拉德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岩石的星球上,不环绕任何大的兄弟星球。这种现象在宇宙中可能相对罕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太阳系有可能更多颗的行星存在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第九行星”,不少人都为冥王星感到惋惜。自从冥王星被踢出九大行星之列起,科学家们就一直致力于寻找新的第九行星。此前,有科学家发现,第九行星或潜伏在太阳系边缘,可能属于太阳系内的唯一系外行星。但日前,研究人员却发现,太阳系有可能更多颗的行星存在

据外媒报道,今年初,研究人员发布研究报告称太阳系可能存在着第九行星,之后一系列研究报告对这颗神秘行星的存在的形成进行了分析。近日,科学家最新研究认为,第九行星并非唯一,很可能在太阳系边缘隐藏着多颗未知行星。

早在今年1月份,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教授康斯坦丁-巴特金和迈克-布朗预测颇具争议的第九行星的存在可能性。他们使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发现了这颗隐藏的行星,同时解释了柯伊伯带矮行星群独特的簇状特征。

研究人员将这颗未知行星命名为“PlanetX”,认为它的质量是地球的10倍,是距离太阳最遥远的一颗行星,位它的具体位置并不清楚。它运行在一个椭圆状轨道,每间隔10000-20000年环绕太阳一周。

但目前,西班牙和英国剑桥大学的天文学家证实,基于最新计算结果,太阳系可能存在6颗海王星外天体环绕太阳运行。这6颗海王星外天体分别是:2012VP113,2004VN112,2007TG422,2013RF98和2010GB174。

马科斯认为,这6颗海王星外天体在一个漫长的不稳定轨道上运行,它们从太阳系脱离不足15亿年时间,2004VN112,2007TG422和2013RF98离开太阳系不足3亿年,更为重要的是,在1000万年时间里它们的轨道变得非常不稳定。

据悉,此研究暗示着第九行星很可能并非一颗,而是多颗。研究报告合著作者、西班牙天文学家卡洛斯-德拉-弗恩特-马科斯表示,我们认为除了第九行星,还可能存在着第十行星,以及更多的潜在行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火星上拍到酷似"蘑菇"照片,可能是生命存在的依据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探索地球以外生物的存在一直是科学家的目标。最近,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连续三天在火星上拍摄了15张蘑菇状的照片。尽管这是一张黑白照片,但仍然清晰可见,该物体有一把蘑菇伞和一个蘑菇柄,这并不排除火星上存在生命。科学家甚至在杂志上发表了这一新发现。美国航天局尚未证实或反驳这一点,实际情况仍需相关单位进一步证实。

根据台湾联合新闻网3月26日的报道,由印度生命科学微生物系的达斯博士领导的科学专家,最近在科学杂志《天体生物学和空间科学评论》上,回应好奇号发回的15张照片,提出在火星贫瘠的表面发现地衣、藻类甚至真菌。因为地球上没有地质或其他非生物力量,可以产生数百个蘑菇状的沉积结构,所以人们推测火星上存在生命。

根据这份报告,尽管许多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之外最有可能在整个太阳系延续生命的行星,但这项研究仍有争议。由于研究结果尚未得到美国宇航局的证实或反驳,一些专家学者认为照片中的“蘑菇”可能是火星土壤呼吸产生的氧化铁——“赤铁矿”,而且“不排除非生物作用形成的真菌”。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生物学家佐伊说,目前有一些已知的科学证据支持火星上存在生命,其他探测器已经发现火星大气中甲烷的季节性波动。据报道,这种波动可能与有机物质的自然生命和死亡周期有关。意见不一,但科学界已经达成共识,“如果火星上有任何生物存在或活动,那一定是在火星表面之下”。

然而,报告指出,研究的可信度需要讨论。然而,如果这项研究是真的,它可以证明火星表面的生命正在蓬勃发展,并将成为科学的新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研究了半天,神秘的“第九行星”可能并不存在

全文共 974 字

+ 加入清单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已经对太阳系中可能的第九颗行星提出了质疑。此前,科学家认为第九颗行星是一颗巨大的行星,并被认为潜伏在太阳系的边缘。

自从第九颗行星首次被提出以来,几项研究试图找到它存在于海王星轨道之外的证据。目前,科学家根据四年调查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了八个绕海王星外轨道运行的大型天体,这可以帮助我们根据一种称为“聚集”的现象来识别附近的行星。

然而,调查没有发现任何“聚集”的证据。目前,科学家称“发现偏差”可能是早期数据偏向第九颗行星的罪魁祸首。从2013年到2017年为期四年的“外太阳系起源调查(OSSO)”调查了八个空间区域,发现有800多个海王星外物体,是以前数据的两倍。

天体物理学家伊森·西格尔解释说,像第九颗行星这样的巨大“超级地球”行星可能会严重影响其周围的天体,形成类似于扩展轨道的状态,并根据重力的影响以特殊的方式倾斜。

特别是,这是一个条件,即这些海王星外天体的轨道在空间聚集在一起,并可能形成一个质量更大的行星,这是第九个行星假说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随后的研究中,包括第一个提出第九行星假说的研究小组,观察到一些有“聚集”迹象的天体,但最新的研究没有发现任何“聚集”现象的证据。

所研究的8个天体被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进入轨道,这些角度在统计上是随机的,并不遵循先前探测到的模式。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天体的轨道并没有紧密聚集。参与调查的科学家指出,这些数据“极大地削弱了”神秘的第九颗行星的证据。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偏差可能在之前的观察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西格尔解释说,从本质上来说,如果你优先观察空间中两个预计会出现“聚集”的特殊区域,你会发现那里存在聚集天体的证据。然而,以前观察到的“集群”现象被认为是由季节气候因素造成的,当时使用陆基观测设备观测这些天体。

然而,调查结果不一定表明第九颗行星的存在,最新的研究结果也不支持太阳系中存在另一颗更大的行星。研究人员解释说,OSSO不能确认或排除第九颗行星的存在。此前,科学家推测第九颗行星是一颗矮行星,大小接近火星,这仍然是完全可能的。

此前,科学家推测太阳系中第九颗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10倍,它与太阳的距离超过500个天文单位(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来自外太阳系起源调查(OSSO)的观测结果和模拟数据极大地削弱了太阳系中一颗超大质量行星存在的必然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科学家称几乎可以确定宇宙中存在外星生命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人类可能不是宇宙中第一个先进的文明。

这是科学家们通过修正著名的德雷克方程得出的结论。1961年,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提出了这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方程来计算宇宙中智慧文明的数量。

新的方程式使用了美国宇航局通过开普勒任务探测到的最新数据,即宇宙中可居住行星的数量。

此外,研究人员还将以前“宇宙中现存智慧文明的数量”的公式导向结果调整为“人类文明是宇宙历史上唯一文明的概率”。

研究表明,人类并不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的高级文明——除非在可居住的星球上高级生命进化的可能性极低。

德雷克方程

人类是宇宙中唯一智慧生命的可能性有多小?像可居住的星球一样小,高级文明进化的概率必须低至100亿× 1万亿。

然而,开普勒望远镜探测到的数据发现,高级文明在可居住行星上进化的概率远高于上述数字,这意味着从技术上讲,高级外星文明很可能存在于宇宙的某个点上。

罗切斯特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亚当·弗兰克说:“在德雷克公式中,关于宇宙中其他先进文明的存在有三个主要的不确定性。”。弗兰克是这篇研究论文的合著者。

“我们很久以前就知道宇宙中有多少颗恒星,但我们不知道这些恒星有多少颗行星可以保护生命,也不知道这些行星进化成生命并发展成智能文明的可能性,也不知道外星文明在灭绝前可能持续的时间,”他说。

“多亏了美国宇航局的开普勒望远镜和其他探测器,我们现在知道,大约五分之一的恒星有行星位于可居住区,在那里温度可以支持生命的生存。因此,三大不确定性之一受到了限制。”

弗兰克说,智能文明能存在多久的问题仍然未知。

“100亿分之一× 1万亿分之一非常小,对我来说,这意味着其他智能生物可能在我们之前进化,”弗兰克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太阳系第九行星可能不存在!仅仅是一些冰冷小天体

全文共 1281 字

+ 加入清单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进一步质疑太阳系边缘第九颗行星存在。据报道,自从科学家在2014年首次提出太阳系第九行星的概念以来,关于它的存在的争论一直在进行。

现在研究人员表示,在海王星轨道外探测到的信号可能不是一颗神秘的未知行星,而是由几个冷的小天体组成的圆盘状结构,总质量约为地球的10倍。该研究的合著者、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博士生安特拉尼克·塞菲利安说:“第九行星假说非常有趣。如果它真的存在,为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发现?我们认为,与其推测第九颗行星可能有特殊的结构和不寻常的轨道,为什么不简单地认为这是由于海王星轨道之外的许多小天体的盘状结构所形成的引力。”

该研究报告发表在《天文学杂志》上。该团队试图解释一些跨海王星天体的不寻常的椭圆轨道,这些天体运行在柯伊伯带和更远的地方,不需要第九颗行星。同时,他们发现盘状小天体的引力可以使它们呈现出这种奇怪的轨道结构。

“如果你把第九颗行星从模型中移除,让大量小物体分散在广阔的空间区域,那么这些物体之间的共同引力可以很容易地解释我们在一些跨海王星物体上看到的偏心轨道,”塞韦里安说。

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贝鲁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模拟了跨海王星天体和大型外行星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海王星轨道外有一个由许多小物体组成的大型盘状结构。基于这一模拟结构,他们发现这很可能解释了大约30个不寻常的奇怪星团轨道横跨海王星轨道的存在。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确定了盘状结构的质量参数、其圆度及其方向的逐渐变化。研究人员说,为了使最新的假设成立,盘状天体的总质量必须是地球质量的几倍,最多是地球质量的10倍。当我们观察其他恒星系统时,我们经常研究恒星周围的圆盘结构,从而推断围绕它运行的行星的性质。

然而,问题是当天文学家从太阳系内部观察盘状结构时,他们很难同时看到整个盘状结构。尽管我们没有直接观察到这种盘状结构存在的证据,但我们也没有第九颗行星存在的证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研究其他可能性。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观察其他恒星周围类似柯伊伯带的天体并分析行星形成模型,我们将会发现大量的碎片。也有可能两种解释都存在——同时存在第九颗行星和一个巨大的小天体圆盘。随着每一个新的跨海王星天体被发现,我们将收集更多的证据,这将有助于解释这些天体的特征。

神秘的“第九颗行星”是什么?

天文学家认为,太阳系遥远区域的许多天体的轨道被一颗不明行星的引力所扰乱。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在美国首次提出了这个神秘星球存在的概念。他们相信遥远寒冷天体扭曲的轨道可以解释这个神秘星球的存在。

为了证实与观测数据的巧合,这颗神秘的行星被称为“第九颗行星”。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4倍,质量是地球的10倍。

研究人员说,天体的大小和质量等级可以解释海王星以外许多冷小天体的聚集轨道,海王星的巨大轨道意味着这些小天体需要10000到20000年才能绕太阳运行。

第九颗行星的理论是基于它对这些天体的引力,天文学家认为它可能在未来几年被发现。然而,一些占星家和科幻作家认为这是一颗地球大小的行星,它“隐藏在太阳后面”,与世界末日的场景有关,可能需要继续寻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美媒称月球上可能已存在生命 这一发现有哪些意义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月球上真的存在生命,这将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这一发现将颠覆对月球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对宇宙生命的理解。这一发现可能为人类探索外星生命的可能性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这一发现可能对未来的太空探索和资源开发产生深远影响,包括在月球上建立人类基地和开发月球资源等。

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天然卫星,月球一直是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目标之一。美国和苏联相继进行了多次载人和无人驾驶登月任务,带回了大量的月球样本。这些样本为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月球地质、地貌、化学成分等宝贵资料的机会。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学家们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样本,发现月球表面存在多种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酸、核糖、尿嘧啶等。这些化合物被认为是构成生命的基本要素,为探究月球上是否存在生命提供了重要线索。

据NASA的科学家介绍,他们在对阿波罗任务和月球探测器带回的样本进行详细分析时,发现了疑似生命的痕迹。这些痕迹包括一些无法解释的化学物质和微小的生物结构,这些结构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中普遍存在。科学家们还通过太空探测器在月球表面检测到了微弱的生物信号,这进一步增加了月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为了进一步探究月球生命的存在和特性,NASA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开展更为详细的探测任务。这些任务包括派遣载人航天器前往月球进行实地考察,利用更先进的仪器和技术对带回的样本进行深入分析等。科学家们还计划开展一系列实验和研究项目,以模拟和探究月球生命的可能性和适应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科学家再发现“类地行星” 或存孕育生命可能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5月10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开普勒任务已经确认了另外1284颗系外行星发现,这使得开普勒发现系外行星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并增加了在宇宙中发现另一颗行星的希望。

据外国媒体报道,天文学正在取得重大发现!科学家可能会在八月底宣布在银河系中发现一颗“类似地球”的行星。据说这颗行星有可能孕育生命,而且这颗“地球”比上次发现的“地球近亲”要近得多。

德国媒体在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引用了一个未透露姓名的消息来源,称这颗未透露姓名的恒星正在围绕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中的半人马座比邻星运行。半人马座比邻星于1915年被发现。报告称:“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在如此近的距离内发现另一个地球。”

据报道,新行星的表面“可能有液态水,而液态水是生命的重要条件”。

欧洲南方天文台将在八月底发布一份关于新行星的报告。ESO发言人胡克说,有这样一份报告,但他拒绝确认或否认其内容。

美国宇航局已经多次宣布发现新行星。然而,一些新发现的行星大多太热或太冷,表面没有液态水,而另一些是气态行星,如木星和海王星,不像岩石地球或火星。

根据尚待证实的信息,新发现的绕半人马座比邻星运行的行星距离地球4.24光年。在浩瀚的宇宙中,这种距离是“小儿科”,但以目前地球上人类的火箭技术,这个最新的星球仍然极其遥远。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网站提供的信息,将要宣布的新恒星距离地球39.9万亿公里,相当于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的27.1万倍。

早些时候,美国宇航局在去年7月23日宣布发现了地球的“近亲”,名为开普勒-452 b-452 b。它的体积大约比地球的体积大60%。它的表面可能有活火山和海洋。像地球一样,它被阳光照亮。它的重力是地球的两倍。它的旋转需要385天。

然而,开普勒-452b距离地球-452b光年。在可预见的未来,人类只能希望到达那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地球也许没那么独特:宇宙中类地行星可能很常见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天文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写道,他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新方法来详细分析太阳系外行星地球化学特征。用这种方法,他们分析了围绕六个白矮星运行的岩石行星碎片中的元素,发现这些岩石与地球上的相似。这些新证据表明,地球可能并不那么独特,类地行星可能在宇宙中很常见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小组研究的白矮星距离地球200-665光年。白矮星是普通恒星的密集燃烧碎片。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化学和天体化学研究生、最新研究负责人亚历山德拉·多伊尔(Alexandra Doyle)表示:“通过观察这些白矮星及其大气中的元素,我们已经观察到了围绕白矮星运行的天体中的元素。因为白矮星巨大的引力将围绕它运行的行星撕成碎片,这些碎片会落到白矮星上。”

道尔小组分析的数据主要是由夏威夷凯克天文台的望远镜收集的。利用数学方法和公式,他们研究了白矮星周围岩石中六种最常见的元素:铁、氧、硅、镁、钙和铝。道尔说:“我们可以用数学方法来确定这些岩石的地球化学性质,并将结果与地球和火星的岩石进行比较。”

研究人员解释说,理解岩石至关重要。岩石行星上的氧化对它们的大气、内核和表面形成的岩石类型有着重要的意义。地球表面的所有化学反应最终都可以追溯到地球的氧化状态。我们拥有海洋和生命所必需的所有成分,这一事实也可以追溯到行星的氧化,而岩石控制着这一氧化反应。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教授爱德华·杨解释说,当铁被氧化时,它与氧共享电子,形成氧化铁,氧化铁与地球、火星和太阳系其他地方的岩石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并含有高浓度的氧化铁。为什么太阳系中的岩石被如此氧化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地球可能不那么独特:宇宙中类似地球的行星可能很常见。

其他恒星也是如此吗?他们测量了围绕白矮星旋转的岩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得到了肯定的答案。研究人员称这预示着在宇宙中发现类地行星的好兆头。

他们说,如果系外行星的氧化作用与地球相似,那么可以得出结论,该行星具有与地球相似的板块结构和磁场势,并且这些被广泛认为是生命存在的关键元素,因此,很可能有一个系外行星确实与地球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