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娃娃鱼又名大鲵【推荐20篇】

娃娃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很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一直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健康高端营养食品。近年来,由于人为的滥捕滥杀,加之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娃娃鱼大鲵资源日趋减少,属濒危动物,故被国家列为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过娃娃鱼又名大鲵呢?以下就是问学吧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浏览

5358

文章

90

篇1:娃娃鱼能治什么病?娃娃鱼可以和金鱼一起养吗

全文共 1580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过去人们的过度捕猎娃娃鱼食用治病,导致野生娃娃鱼数量急剧减少,但是也有人进行人工养殖。那么,娃娃鱼能治什么病?娃娃鱼可以金鱼一起养吗?

娃娃鱼能治什么病

娃娃鱼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其肌肉、内脏、骨骼、表皮及其分泌物均可入药。

中医认为,娃娃鱼性甘平、味淡,有补气、养血、益智、滋补、强壮之功效,主治神经衰弱、贫血、痢疾、疟疾等,用于病后、产后身体虚弱、肾虚阴亏、肺痨咯血、久痢脱肛等。

现代医学认为,经常食用娃娃鱼可聪明益智、延缓衰老、提高造血和免疫功能,对防止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贫血和恶性肿瘤有很好的效果。

民间常以娃娃鱼皮肤粉拌桐油治疗烫伤,其胆汁可解热明目,胃可治小孩消化不良,皮肤分泌的黏液可预防麻风病等,李时珍的药典名著《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娃娃鱼主要的功能及其作用机理。

娃娃鱼肌肉内富含具有保健功能的ω-3和ω-6型多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分别为15.5%和13.0%,而不饱和脂肪酸可通过降低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调节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脑细胞活性,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增强人体防御系统的功能。

研究表明,ω-6和ω-3的比例会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娃娃鱼肌肉内ω-6∶ω-3为0.8,接近于1.0,利于人体保健。

娃娃鱼肝脏内富含金属硫蛋白(MT),其化学名为金属硫组氨酸三甲基内盐,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可被金属、荷尔蒙、细胞因子、细胞毒性药物和有机化学药物等诱导,MT具有重金属的去除解毒、自由基的清除和抗肿瘤功能,从而可预防重金属中毒、改善人体细胞微循环、延缓衰老。

娃娃鱼皮肤中含有大量活性胶原蛋白COLLAGEN及表皮活性变白因子HF,具有嫩白容颜、祛皱的美容功效。实验证明它对人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不产生排异性,尤其是排毒功能,可见娃娃鱼对于美容养颜的功效。

娃娃鱼可以和金鱼一起养吗

小娃娃鱼是两栖动物,在水里需要经常把头露出水面呼吸;在水里游动时间长了会疲劳,需要间断性地爬上岸歇息;小娃娃鱼喜暗光怕强光。

金鱼是水生动物,它的习性和小娃娃鱼根本就是两样,所以小娃娃鱼不宜和金鱼混养。

小娃娃鱼的养殖池要建的特殊,即:水池要具备有通向露出水面陆地的缓斜坡(缸内设置1/3-1/4的陆地)供小娃娃鱼游累了爬上岸歇息和觅食(和乌龟的缸内养殖相似)。

娃娃鱼适合哪些人吃

体质虚、免疫力低、亚健康人群

娃娃鱼其营养成分十分丰富而均衡,各种成分含量比例与人类十分接近,例如,娃娃鱼肉的蛋白质及氨基酸组成比例与人类基本一致,娃娃鱼优质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分解成氨基酸后可被人体完全吸收利用,不会在体内形成堆积,被分解利用的氨基酸再合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像免疫球蛋白、胶原蛋白等,为我们的免疫系统和健康服务,帮助人类预防各种疾病。除了科学膳食,我们同样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及科学有氧运动,这样就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肿瘤、癌症病患

由于癌症本身为消耗性疾病,再加上手术中大伤元气,放疗和化疗常引起病人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严重影响了营养的吸收与利用,使病人的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致机体消瘦虚弱,抗病能力下降,最后导致恶病质(医学上指人体显著消瘦、贫血、精神衰颓等全身机能衰竭的现象,多由癌症和其他严重慢性病引起)。此时营养调理对病人的康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重大手术后的病患

对于一些重大疾病的患者来说,手术后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需要及时补充大量的营养物质,来促进伤口的恢复愈合,调节身体的机能并提高病人的抵抗力。

孕产妇

在怀孕和产后对营养的需求很大,怀孕时母体的营养,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产后是人体气血最为虚弱的时期,月子里的营养对产妇来说很关键,要多喝汤水,也能起到催奶的作用,这时候喝一盅用娃娃鱼炖的汤对产妇是再好不过了。

爱美的男士女士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古到今,有多少为了美貌而不惜代价,使用化妆品,吃保健品,整容等等。现在有了娃娃鱼,只要吃就可以美容,岂不妙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发现野生娃娃鱼怎么办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是我国的保护动物,那么我们在野外发现野生的娃娃鱼该怎么办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操作方法

1

当我们在野外发现野生的娃娃鱼时,一定不要前去捕捞,娃娃鱼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如果私自捕捞就会触犯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2

当看到娃娃鱼时,尽量要避开它们,以免打扰到它们的生活环境,对娃娃鱼得生存也是一种保护。

3

有一些不法分子会去偷偷捕捞娃娃鱼,出售以获取暴利。所以如果我们在野外见到野生的娃娃鱼时,尽量不要把发现的地点告诉外人或者在发朋友圈是也最好不要发送位置,以免不法分子留意。

4

我们还可以向动物保护部门举报,让专业的人士来保护娃娃鱼,这也是我们对保护环境做出的一份心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娃娃鱼是指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是中国大鲵,它是两栖纲、隐鳃鲵科的一种两栖动物,生活在淡水中。是中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俗称“娃娃鱼”。但它却并非鱼类,而是体形最大的一种两栖动物,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千克,最大的达50千克。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

栖息环境

中国大鲵活动在清澈、低温的溪流或者天然溶洞中,栖息在泥中或者阴暗的岩石缝隙中。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时也在岸上树根系间或倒伏的树干上活动,并选择有回流的滩口处的洞穴内栖息,每个洞穴一般仅有一条。洞的深浅不一,洞口比其身体稍大,洞内宽敞,有容其回旋的足够空间,洞底较为平坦或有细沙。

生活习性

白天常藏匿于洞穴内,头多向外,便于随时行动,捕食和避敌,遇惊扰则迅速离洞向深水中游去。傍晚和夜间出来活动和捕食,游泳时四肢紧贴腹部,靠摆动尾部和躯体拍水前进。它在捕食的时候很凶猛,常守候在滩口乱石间,发现猎物经过时,突然张开大嘴囫囵吞下,再送到胃里慢慢消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仿娃娃鱼是什么?

全文共 1133 字

+ 加入清单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实地采访了当地的供应商。据商贩说,他们的巨型蝾螈都是真正的巨型蝾螈,但“政府不会让他们卖,我们都偷偷卖。”该景区的工作人员说,他们出售假的巨型火蜥蜴,当地人称之为“高度模仿的巨型火蜥蜴”。通过记者拍摄的照片,好奇的网民们终于可以看到“高仿大鲵”的真面目。照片中的动物非常像巨型蝾螈,有一条尾巴和四只爪子,但是它们的颜色不像巨型蝾螈。那么,谁是这种“高仿真娃娃鱼”的真正躯体呢?

高仿真大鲵(东方蝾螈)

它被称为东方蝾螈,而大鲵,也被称为“大鲵”,是两栖类和甲科的成员,但东方蝾螈属于蝾螈科和蝾螈属,而大鲵属于隐鳃亚纲和大鲵属。虽然这两个人属于不同的家族,但他们的体型相似,有四只爪子、一条尾巴、一个扁平的头和一个细长的身体。总统之所以看起来像这样,是因为他们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出现了趋同和进化的现象,也就是说,由于相似的生活环境,彼此不密切相关的生物变得越来越相似。

然而,高模仿毕竟是一种模仿,与真实的东西还有一定的差距。首先,一眼就能看出这两种颜色是不同的。成年东方蝾螈有黑色的背部和鲜红色的腹部,因此得名“中国龙”。大鲵,俗称大鲵,完全是灰色的,没有东方蝾螈漂亮。

其次,如果你比较一下体型,东方蝾螈是完全不霸道的。成年的东方蝾螈只有10厘米长,所以小贩可以用饮料瓶出售,而大鲵是最大的两栖动物(否则怎么对得起它的名字)。成年大鲵可以长到1米,体重超过100公斤,所以没有必要把它放在罐子里,更不用说饮料瓶了。

娃娃鱼(娃娃鱼)

第三,两者的分布范围不同。虽然大鲵比东方蝾螈更珍贵,但它的分布范围比东方蝾螈大。据统计,除新疆、西藏、内蒙古和台湾外,中国其他省市也有大鲵,而东部大鲵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然而,两者对水质、水温和周围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一旦环境遭到破坏,就有灭绝的可能。

第四,饮食习惯不同。由于体型小,东方蝾螈不能吃大东西,只能吃水生昆虫或小鱼。大鲵体型大,嘴巴大,胃口大,有小鱼和大老鼠,所有这些都包括在它的饮食中。

最后,两者的保护级别不同。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东方蝾螈只是“三大动物”,即有益于国家保护或具有重要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目前,大鲵和东方蝾螈可以人工养殖,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开发、利用或运输销售,但两者价格不同。据专业人士介绍,大鲵苗的价格在50元左右,而东方蝾螈的价格只有几元。

东方蝾螈

综上所述,东方蝾螈确实不是大鲵的“高度模仿”,甚至不是一种产品,但无论如何,它们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珍贵礼物和具有研究价值的动物,应该受到保护。尽管它们都可以出售,但普通人在购买时必须小心不要违反法律法规,因为保护级别不同。此外,它们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不具备繁殖条件的人不应随意购买,以免造成动物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娃娃鱼是不是鱼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不是鱼,而是大鲵属、隐腮鲵科有尾两栖动物,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因为它的叫声与婴儿的啼哭声类似,所以称它为“娃娃鱼”,学名是大鲵,俗称“大山椒鱼”。

娃娃鱼是隐腮鲵科、大鲵属有尾两栖动物。其体大而扁平,一般全长582~834mm,头体长310~585mm,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00厘米以上。头大扁平而宽阔,雄鲵肛部隆起,是椭圆形,肛孔比较大,内壁有乳白色小颗粒。雌鲵肛部没有隆起,泄殖肛孔比较小,由周围向内凹入,孔内壁比较平滑,没有乳白色小颗粒。

娃娃鱼主要分布在中国河北、甘肃、陕西、青海、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其食性很广,主要以虾、鱼、蛙以及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等为食物。成年的娃娃鱼经常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中栖息,以滩口上下的洞穴中也比较常见。

娃娃鱼是现存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种类,在研究动物进化方面以及其他科研、教学等都有一定的价值,动物园饲养作为观赏动物。其被列入《中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Ⅱ级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娃娃鱼冬天怎么养

全文共 1323 字

+ 加入清单

不少人喜欢在家里养一些鱼虫花草,娃娃鱼因其叫声像娃娃,因而有许多人会在家里养殖。冬天我们该怎样养殖娃娃鱼呢?以下就是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娃娃鱼的保护措施:

要高度重视拯救与保护大鲵的种质资源,因为有“种”才有苗,不然,则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是说大鲵的苗种繁育,首先要从种质资源的源头抓起,要迅速建立中国大鲵种质资源库与中国大鲵原种繁育基地,彻底解决大鲵苗种繁育的“种源”问题。陕西汉中是中国大鲵的最大产地,2009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大鲵保护和发展会议上确认,汉中大鲵种群总量突破100万尾,已占全国60%。2010年6月,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授予汉中市“中国第一大鲵之乡”称号。为便于大鲵信息交流,汉中市科技信息研究所开通了《中国汉中大鲵网》。

中国首座大鲵生态园日前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三爪仑国家示范森林公园内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占地面积80公顷,是国家农业部重点建设项目。

靖安县是中国大鲵资源的重要产区,是全国唯一的“中国大鲵(娃娃鱼)之乡”。生态园建成前,年繁育大鲵幼 苗5万尾、生产大鲵5000公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8.6%。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靖安县就非常重视境内丰富的大鲵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研究,并在全国大鲵研究开发中创下了四个第一,即:在全国第一个发布布告保护大鲵资源;设立全国第一个大鲵自然保护区;成立全国第一家大鲵研究所;全国第一个掌握大鲵人工繁养技术,并第一个成功人工繁育出大鲵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2001年,靖安又将娃娃鱼定为县吉祥物予以保护。

该项目首期工程完成,可形成年繁养大鲵5万尾、救护大鲵1000尾的能力。生态园集大鲵资源保护、养殖观赏、旅游休闲、文化交流及开发利用为一体,在全国开创了综合性保护开发利用大鲵资源先例。

冬季娃娃鱼怎么养

1、环境

娃娃鱼可以放在大的玻璃鱼缸内饲养,便于观察其活动。缸底铺些洗净的沙砾碎石,注入30厘米深的潭水或井水,并投入少量金鱼藻等水草,布置成与捕捉场所相似的生态环境。沙石有吸附污物的作用。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并供娃娃鱼产卵用。

2、光照

娃娃鱼很害怕阳光,而且它们讨厌有人干扰它们的生活,所以饲养娃娃鱼的地方要安静和阴凉,避免阳光直射。

3、换水

娃娃鱼饲养用水以清洁的池水为好,井水也适用。如果用自来水的话,放置3-5天后才可使用,否则自来水中殖留的氯气会导致娃娃鱼中毒死亡。换水是一项经常的管理工作。保持水质新鲜清洁,有利于娃娃鱼正常生活。冬季每2-3周换水一次,其他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

4、饲料

娃娃鱼喜食活的小动物,水蚯蚓是较理想的饲料,可隔日投入少许。也可以将水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内包裹,用绳悬挂水中,水蚯蚓会从纱布空隙中伸出部分身体,娃娃鱼会游去拉食。此外,小蝌蚪、孑孓、水蚤等,也是娃娃鱼喜爱的食物。在缺乏活动的小动物时,也可将瘦猪肉切成小块喂饲。但应注意投食不可过多,以无残食为宜,防止食物腐烂而影响水质。

5、鱼病

当发现娃娃鱼患烂尾病时,应及时将病娃娃鱼隔离饲养,如不分开饲养而后患无穷。一是病原体在池水中不断扩散,感染其他个体。二是健康个体随时都可吸吮病娃娃鱼患处的血液,致使病娃娃鱼病情愈加严重,并将病原体传染给健康个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野生娃娃鱼和养殖娃娃鱼有什么区别?娃娃鱼有毒吗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野生娃娃鱼养殖娃娃鱼因为所处环境不同,生长发育也会不一样。那么,野生娃娃鱼和养殖娃娃鱼有什么区别?娃娃鱼有毒吗?

野生娃娃鱼和养殖娃娃鱼有什么区别

野生娃娃鱼和养殖娃娃鱼在体型以及外表皮肤,以及反应上都不相同,这是因为其环境因素导致的结果。

一般野生娃娃鱼自主觅食,由于是两栖动物无论是在陆地上行走还是水里,其敏捷性都比养殖娃娃鱼更快,而且一般外表背部肌肤都自带有花纹,而养殖的一般是灰白色。

再看娃娃鱼的四条腿部,野生的腿部肌肉结实发达,而养殖由于是投递喂养,相对肌肉松软,而且大腹褶宽又松,野生的大腹褶短或是不容易被发现。

娃娃鱼有毒吗

娃娃鱼没有毒的,有毒多半是人们看其外表皮肤导致的错觉。

其实娃娃鱼浑身都是宝,其肌肤表皮对治疗创伤很有奇效,一般贴伤口处,能很快愈合,不发炎不留疤。

而且皮肤中分泌的粘液可以预防麻风病等,据悉从娃娃鱼体外采集的粘液即可最先进的酶膜反应技术制备出大鲵低聚糖肽,能清除皮肤杀手氧自由基,有助于抗衰老,抗紫外线等超强免疫活力。

娃娃鱼会咬人吗

一般不会,若是惹恼了它应该会的,不过基本上没人表示被娃娃鱼咬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娃娃鱼是保护动物吗?是几级保护动物?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保护动物,它是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是很常见,品种相对其它的种类是比较的稀缺,而且也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

娃娃鱼是国家的保护动物,因其在夜间的叫声比较像婴儿的哭啼声,所以俗称为“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中国娃娃鱼除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娃娃鱼是国家的保护动物,而且,据了解娃娃鱼自然资源蕴藏量约为9万尾,以丘陵山区资源量为多。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污染的加剧,资源更显不足,所以品种也是比较的稀缺,是属于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实行重点保护,禁止猎杀、售卖、收购、食用等,否则属于违法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娃娃鱼应该这样养

全文共 2167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娃娃鱼的养殖受到广泛的重视,是很有潜力的名特优养殖品种。 那么,娃娃鱼应该怎么养,以下就是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娃娃鱼的养殖技术:

一、选择适宜环境

娃娃鱼人工养殖能否成功,养殖环境至关重要。

1.养殖水温要适宜。据多年观察,最适合娃娃鱼生长的水温为16~22℃。在低山夏季温度较高,如果水温超过26℃,娃娃鱼生长就会受到影响,有时会出现"夏眠"现象,温度过高还会导致娃娃鱼死亡;但若海拔过高,环境温度与水温过低,娃娃鱼有效生长时间短,生长速度较慢,养殖也不合算。因此,养殖娃娃鱼,场址最好选择在海拔500~8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地区。

2.养殖水质要好。娃娃鱼喜洁怕脏,对所处环境水质要求非常严格。野生娃娃鱼一般在栖息在自然植被好、环境无污染,人类较少涉足的深山峡谷溪河中。山区人工养殖娃娃鱼,水源最好选择有常年流水的小溪沟、泉水,也可利用水质清新的大中型水库的底层水,总之水质要清新、鲜活、无污染,溶氧量高,PH值呈中性。从山区农田、矿山流出来的水以及城市自来水,部分化学物质可能超标,不能作为娃娃鱼的养殖用水。

3.养殖环境要安静。娃娃鱼有喜静怕惊、喜阴怕凤习性,因此环境安静对养好娃娃鱼非常重要。山区建娃娃鱼养殖场,最好选择在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安静、阴凉的地方,并做适当遮掩。有的农户利用天然岩洞,或者在有水源的地方人工开凿隧洞养殖,既能保持恒温、避光、安静,又能防逃、防盗,养殖效果很好。要达到以上条件,最好在娃娃鱼原产地选择适宜环境建场。另外,山区夏季容易突发洪水,建场选址时还应做好防冲毁、防逃逸工作。

二、科学合理建池

1.建池。养殖场地确定后,应选择遮阴、避光,管理与进出水方便处建养殖池。由于娃娃鱼在饵料不足、极度饥饿时有恃强凌弱、以大欺小、自相残杀习性,因此养殖娃娃鱼需要建大量小池,大小分类、分开饲养。养殖池一般采取砖混结构,每个小池面积根据娃娃鱼大小确定,小时1~2平方米,大时2~4平方米,池形不限,但池高需在1米以上。池底支石板形成空隙,或放泡沫板漂浮在水面,供娃娃鱼在下面躲藏栖身。池内壁需用水泥趟平抹光,以防娃娃鱼逃逸或擦伤。每排养殖池间设走道,方便饲喂等日常管理。

2.进出水系统。每个养殖池都要设进水口与出水口,一般设在池的两端。为防止娃娃鱼染病时发生交叉感染,每个养殖池进水口都要与主进水管道直接相连,从主管道进水。此外,养殖池底部还要设排污口,以排除娃娃鱼粪便及代谢物,保持水质清洁。

三、种苗投放

1.购买。养殖户最好到就近的娃娃鱼人工繁育中心购买人工繁育的健康无病种苗。目前娃娃鱼种苗较贵,为确保养殖成活率,初养殖者最好购买重量在100克以上的娃娃鱼苗,这样的种苗不仅易于成活,而且生长迅速。

2.投放。由于娃娃鱼有凶狠好斗的生活习性,尤其是成年娃娃鱼,因食物缺乏感到饥饿时,夜晚经常咬打,轻者受伤,重者甚至将小娃娃鱼咬死吞食,因此养殖娃娃鱼必须按照大小、强弱分类投放,适当稀养。一般根据养殖池与鱼苗大小,每池投放同规格的娃娃鱼苗5~10条,鱼小时可密、大时宜稀。需要注意的是,因建池用的砖、水泥、石灰等都呈碱性,所以刚建好的养殖池不能马上投放娃娃鱼种苗,必须先将池中灌满溪水浸泡2~3天,洗刷干净后将脏水放掉,再用水反复浸泡冲洗3次以上,直到灌入池中的水呈中性(PH值在7左右),才可投放娃娃鱼苗。如果没有PH试纸测试,也可先在池中放黄鳝等鱼苗试养2~3天,确信没有问题后再投放娃娃鱼苗。若是使用旧池饲养,需提前用1PPM的漂白粉和0.5PPM的晶体敌百虫浸泡消毒、杀虫,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方可投放娃娃鱼苗。

四、饲养管理

1.投喂。娃娃鱼的食谱非常广泛,各种鱼、虾、蟹、泥鳅、鳝鱼、蛙、蚯蚓、昆虫,以及猪、牛、羊、鸡等畜禽的内脏等下脚料均可投喂,但饵料一定要新鲜。山区人工养殖为解决长期投喂饵料问题,可附带养殖小杂鱼,或养殖蚯蚓、黄粉虫、蜗牛等。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长时间不摄食也不会饿死,但久饿后有暴食习惯,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现象,因此人工养殖娃娃鱼应注意观察,根据水温、天气及娃娃鱼摄食情况,定时、定量、均衡投喂饲料,促进娃娃鱼健康生长。

2.管理。

一要管好水,要始终保持池中有微微流水,池水鲜活、无污、溶氧量高,并保持适当水位,既要防止干池,又要防止水满鱼逃;

二要控制好水温,特别是高温季节要加强换水,使水温始终保持在25℃以下;三要注意避光,日光较强时要及时搭设荫棚遮阴,防治强光直射养殖池;四要保持池内清洁,对娃娃鱼粪便及反吐的残饵骨片等杂物要及时清除,防止水质腐败引发各种疾病;

五要防逃防盗,特别是暴雨季节要仔细检查防逃设施,防止娃娃鱼乘机逃走。

娃娃鱼的介绍:

娃娃鱼是大鲵的俗称,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我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自治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溪河流中,尤以四川、湖北、湖南、贵州、陕西等省为多。大鲵喜阴怕光,生长速度较慢,在野生条件下要5~6年方可性成熟,体重达500克以上,在人工条件下也要至少3年以上达到商品规格。并且,大鲵人工繁殖较为困难。因此,养殖很不普遍,仅限于江苏、湖北、广东等地的少数养殖场。但近年来,娃娃鱼的养殖受到广泛的重视,是很有潜力的名特优养殖品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娃娃鱼是鱼吗?娃娃鱼买卖违法吗?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很多人都知道是一种动物,而且食用功效高,但是随着过度捕捞野生稀少,已经被国家命名为保护动物。那么,娃娃鱼是鱼吗?娃娃鱼买卖违法吗?

娃娃鱼是鱼吗

娃娃鱼只是它的一个俗称,叫法源自于一种说它叫声似婴幼儿般,所以叫娃娃鱼。

其实学名叫大鲵,是地球上的珍稀物种,甚至被称为“活化石”,属于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

娃娃鱼买卖违法吗

以往很多人都会吃娃娃鱼调理身体,但是随着市场人们需求越来越大,导致娃娃鱼数量也急剧减少,为保护地球上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我国将娃娃鱼列入国家2级保护动物。

如今,市场上除了野生娃娃鱼,还有一种人工养殖的娃娃鱼,对于野生娃娃鱼抓捕或是买卖都是违法的,而人工养殖的娃娃鱼买卖不违法,但是娃娃鱼人们多认为是有灵性的动物,所以一般买来也是放生,当下吃的人还是比较少。

娃娃鱼可以和金鱼一起养吗

娃娃鱼虽然叫声似婴幼儿,但是若和金鱼一起养可能会吃掉金鱼。

娃娃鱼生性凶猛,食肉性动物,一般以水生昆虫,小鱼蟹虾等为食,捕猎往往采取的就是守株待兔的方式。

而且娃娃鱼猎食牙齿是不咀嚼的,直接将食物囫囵吞枣,然后通过胃液慢慢消化,金鱼一般性情温和,很少会出现攻击鱼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娃娃鱼有毒吗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因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很多人喜欢吃娃娃鱼,娃娃鱼会有毒吗?现在小编为大家解答下.

娃娃鱼是无毒的,娃娃鱼学名大鲵,大鲵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因其夜间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所以俗称为“娃娃鱼”,它实际上并不是鱼,它名之曰鱼而非鱼,是我国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它的外形有点象壁虎,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公斤,最大的达50公斤。

娃娃鱼的头宽大而扁平,表面有明显的疣状粒。眼小,位于头背,无眼睑,这是长期适应水下生活而退化的结果。弧形的口裂十分宽大,上下颌具多数大小相似的细齿,有利于取食。体躯宽扁而壮实。侧扁的尾部很长,为体长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尾的上下有鳍状物。四肢肥短,很像婴儿的手臂,据说也是把它叫做娃娃鱼的又一个原因。前肢具4指,后肢具5趾,指(趾)间有微蹼,无爪。

娃娃鱼

娃娃鱼体表皮肤较为光滑,散布有小疣粒,受刺激时能分泌出似花椒味的白浆状粘液。沿体侧腋胯间有纵行皮肤褶。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它可以用肺呼吸,但由于肺的发育不完善,因而也象青蛙一样,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来进行气体交换,作为辅助呼吸,所以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它是从水中生活的鱼类向真正的陆栖动物演化的一个过渡类型。

娃娃鱼观赏价值

娃娃鱼的背部色彩斑斓,前肢四指似人手,后肢五趾如人足,嘴边特大叫声洪亮,酷似婴儿,故名娃娃鱼,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是较长的,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长达50-60余年,野生状态下可存活130余年,故也有人叫他“寿星鱼”,大鲵作为观赏动物历来为人民所喜爱,可使公园、动物园和游览区增加新奇的景观。

张家界将为国内最大的娃娃鱼“笨笨”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条取名“笨笨”的中国大鲵,2005年曾在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上与公众见面,展出时长约180厘米,重约65公斤,娃娃鱼“笨笨”已近130岁的高龄,体长近2米。

娃娃鱼生态影响

中国是娃娃鱼的原产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大量出口换汇,加之生态环境破坏,致使娃娃鱼的数量急剧下降,许多地方的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灭绝。为了保护这一资源,中国已于1988年将娃娃鱼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凡出售娃娃鱼必须持有渔政部门批准颁发的《水生野生动物驯养证》、《经营利用许可证》、《运输证》,并向经营所在地的渔政部门提出申请。

娃娃鱼学术价值

大鲵娃娃鱼学名大鲵,是3亿年前与恐龙同一时代生存并延续下来的珍稀物种,也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被称为“活化石”。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娃娃鱼吃什么?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生性凶猛,肉食性,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人工饲喂养的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

娃娃鱼是一种吃肉的动物,它主要吃食水生昆虫以及一些小鱼小虾。所以娃娃鱼吃的东西一般都是肉类,不会是植物。

主要以水生昆虫、鱼、蟹、虾、蛙、蛇、鳖、鼠、鸟等为食。捕食方式为“守株待兔”。大鲵一般都匿居在山溪的石隙间,洞穴位于水面以下。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它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娃娃鱼即大鲵生性凶猛,肉食性。

娃娃鱼夜间静守在滩口石堆中,一旦发现猎物经过时,便进行突然袭击,因口中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有很强的耐饥本领,饲养在清凉的水中二、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

在食物缺乏时,娃娃鱼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平时躲躲藏藏,喜欢把身体的颜色和周围的石子一样以躲避天敌。摄食量与摄食频率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和季节性变化,应该按照不同个体加以调整,每次投喂量相当于娃娃鱼体重的2~4%,冬季为4~7天投喂一次,春季为3~5天投喂一次,夏季为2~3天投喂一次,秋季为2~5天投喂一次。

水温是影响娃娃鱼摄食的重要因素,因为娃娃鱼是变温动物,随水温的高低,机体的生理代谢随之变化,一般在12℃以上摄食生长,以18~23℃时的摄食量最大,生长也最快,水温升至26℃以上,摄食量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娃娃鱼怎么养

全文共 1582 字

+ 加入清单

大鲵俗名娃娃鱼,是我国非常珍贵稀有的资源,大鲵有广泛的社会经济生态价值,可食用、药用、科研、观赏及工业制革等。不过娃娃鱼怎么养呢?以下就是小编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1、娃娃鱼的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

催产亲鱼选择

选择大鲵(娃娃鱼)成熟度较好的个体,其外观表现为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雌性腹大而柔软,用手轻摸腹部有饱满松软富弹性之感;雄性泄殖孔周边乳白色小点突出明显,桔瓣状肌肉隆起,内周边红肿,挤出少许精液用显微镜检查,精子单个游离,活力较强的方能催产。

人工催产

催产药物通常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两者混合使用。注射剂量按大鲵(娃娃鱼)亲鱼体重计算,每千克亲鱼注射LRH—A50微克、HCG800~1000国际单位。注射部位以背部后端肋沟间进针为好。即可一次注射,亦可分2次注射。2次注射第一次用量1/4,第二次用量3/4,间隔时间1.5~2小时。催产水温14~21℃。在这种条件下,催产效应时间为4~9天,其中以催产后4~5天产的卵较好。

人工授精

采用干湿法。具体做法是待大鲵(娃娃鱼)雌体在水中产出一小段卵 带后将其捉起,轻轻放于帆布担架中,用黑布蒙住其头部,然后一人用手将尾部向上稍稍抬起,另一人端着瓷盆接卵,若中途卵带产出受阻,可用手卡住卵带,静待一段时间使其继续产出,不可用力外拉。否则产出的卵子变形,产出亦不可用。待产出一段卵带,已有一定数量的卵后,即抓紧时间,将雄鱼精液挤出着于卵带上,略加少许水(3~5毫升),轻轻摇动瓷盆,使其受精。静等5~10分钟后,加少量清水,过半小时换水2次。最后分盆孵化。

人工孵化

为保证大鲵(娃娃鱼)孵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孵化前对受精卵要进行鉴别和选择,未受精和不正常的卵子应以剔除。受精而且发育正常的卵4个细胞大小相等,而且排列整齐;未受精和发育不正常的卵分裂后的细胞大小不等,排列散乱。只有已受精且发育正常的卵才能孵化并有出苗的可能。孵化用水要清凉平静,含泥砂少,溶氧量高,水温在14~18℃之间。孵化期间,每6~7天,缓缓注新水1次,水温变化不超过1.5℃,注水应避免胚体剧烈翻动。孵化期间忌阳光直射,忌强光。若发现有水霉病发生,可立即用3~6ppm的孔雀石绿水溶液浸洗3~5分钟。

2、娃娃鱼的饲养方法

(一)具备良好的水体环境:含碱量大的水或混浊水,对娃娃鱼的危害性极大,所以水质要清洁。水温以14~18℃为适宜,水深以30cm为好。

(二)修建阴暗的洞室:需用片石、水泥砂浆砌成拱洞,如水源好的防空洞也可利用。拱洞大小按饲养规模来决定。拱洞规格一般为:长30m,宽4.5m,高2.5m。

(三)饲养池:娃娃鱼的饲养池要建在拱洞内。最好分左右两排,中间为人行道,用砖建成四方形或长方形池子。池高1m,四周和池底用水泥抹光滑。池的面积大小不等,有2平方米,4平方米、6平方米、10平方米或更大,以利于大小分开饲养。每个池边都要设-个水位孔(或称溢洪孔,孔位高35cm,便于排水和控制水位。各池要安装进水管,管径大小视饲养池的面积大小而定。每个进水管都装上水龙头调节水量。池底设活动的石板孔穴,备娃娃鱼栖息用。

(四)要掌握饲养管理方法:夏秋季投食以蛙类为主要饵料,冬春季以羊肉为主要饵料。喂食的时间,每天早晚各1次,投喂数量要根据不同季节和摄食能力酌定。每长1kg娃娃鱼需要精料1.7kg。 一般冬季少投饵,春季增加,夏秋季多投饵。以投喂新鲜、活饵为好。此外,应加强管理,做到勤巡塘、勤观察,勤检查、勤清污、勤洗池,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处理,发生鱼病要及时用药消毒治疗。

3、娃娃鱼的生活习性

娃娃鱼喜阴暗、清凉、流动的摸水环境。它的食性广泛,幼体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为食。随着个体长大,逐渐捕食蝌蚪、青蛙、鱼,蟹,甚至连水鸟、羊肉都可为食。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大娃娃负还吞食同类幼体。娃娃鱼性情较凶猛,口腔大,上下有三排牙齿,掌握不好,它会行凶咬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娃娃鱼鱼苗怎么养

全文共 209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娃娃鱼(大鲵)生态学和繁殖学方面的研究深入,人工繁殖得到突破,解决了苗种供求的瓶颈关系,大鲵人工养殖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不过娃娃鱼苗怎么养呢?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娃娃鱼苗的养殖技术:

1 苗种池建造

大鲵苗种池一般以水泥结构的水池为好,面积以1~2㎡为宜,水深20~30cm,由于苗种阶段大鲵皮肤比较娇嫩,要求池底和池壁都贴上瓷砖,减少大鲵与粗糙池面的摩擦而受损伤,养殖池使用前一周彻底消毒。新修的养殖池有较强的碱性,强碱对大鲵有强刺激,造成大鲵皮肤和机体损伤,因此新修养殖池要泡水两个月,中途要换水2~3次;如果要求时间短,可以用草酸先泡10d左右,再用清水泡2次,一个月后可投放幼苗。

2 苗种选购及运输

大鲵苗种采购最好是就近选购熟悉的繁养殖场自然繁殖的苗种,并要求繁养场具有《大鲵水生野生经营利用许可证》,同时要做好检疫工作。在选购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2.1 首先检查幼苗或种鲵的健康状况,要求无病无伤,活动规律正常。人工繁殖和自然繁殖的鱼苗首选自然繁殖的,因为其抗病性好,免疫力强。买前先要停食2d,这样在运输途中鱼才不会吐食,胀破肚子,特别是小苗。如果要购买带鳃鱼苗,不但要在氧气袋中充氧,在气温较高时期还要在包装箱中采取瓶装冰等方法降温。

2.2 在运输前要制定最佳的运输方案,比如交通线路和运输时间的选择。选择最近的和避开运输高峰期,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运输任务。

2.3 运输回来的幼鲵先别着急开袋入池,应该把鱼和运输袋一同先放进池子浸泡一会,待袋内温度和池中温度一样时再开袋。幼鱼入池前可用一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几秒,杀毒消菌再入池。前2d不要急于投喂,让其饿2d,适应环境后再投食。

3 幼苗饲养

刚脱膜的幼鲵体长为2.0cm左右,侧卧于水里,运动量十分少,游泳能力较弱,依靠尾巴在水中作摆动,一般1~2h游动1次。刚孵出的幼鲵,经过30d左右,卵黄已消耗殆尽,此时幼鲵开始摄食。适时投饵时间非常重要,投饵过早,幼鲵还没有开口,不具备摄食能力,饵料生物在水中不仅要耗去水中大量氧气,影响幼鲵生长,而且排泄物还产生污染;投饵太迟,幼鲵卵黄能量耗尽捕食能力下降,捕不到饵料,或者已闭口不进食,最后死亡。目前普遍采用的幼鲵开口饵料是人工培育的红虫。开口饵料要求:一是个体大小适口;二是活动能力较弱,游泳速度慢于幼鲵,便于幼鲵摄取;三是要干净,无泥、无污物;四是最好是活体;五是饵料量要充足。

早期由于幼鲵活动能力差,为便于管理和清洗养殖池,一般置于塑料篮中饲养,每平方分米不超过5尾,随着大鲵的长大要适时分稀,到6~7cm可直接放入水泥池中饲养,饲养过程中用水要求过滤保障水质清新,无污染,水不宜太深,以能覆盖鱼体,鱼能自由游动即可。池中保持微流水,每天要求清洗鱼池。

4 投喂量

大鲵性贪食,在自然界的生活习性是昼伏夜出,养殖投食选择傍晚投喂为好,投喂量以幼鲵吃到7~8成饱为宜。在幼鲵时期,有时少量由于摄食过多,至腹部肿胀过大,无法游动,浮在水面无法沉在水下,对这些幼鲵应单独放置于塑料篮中,放置于浅水区,让其平卧尽量减少其活动,经过2~3d,待其腹部消肿,再放入池中。

5 食性转换

幼苗大约经过5个月左右的饲养,体长可达到10~12cm,这时要适时转换食性,改成以小鱼虾为食。具体做法是:选择新鲜鱼肉,剔除鱼刺,剁成鱼糜和红虫一起投喂。开始夹杂小量鱼糜,并相应减少红虫量,3d后再逐渐增加鱼糜量减少红虫量,最终达到全部投喂鱼糜,经过15~20d,幼苗食性可全部转换吃食鱼肉,转换食性的幼鲵可投喂适口活鱼虾。

6 消毒管理

大鲵幼苗养殖中,消毒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搞好该项工作要做好以下几点:

6.1 养殖池和工具消毒:苗种养殖工具,要做到专池专用,每次使用后都要用食盐或高锰酸钾浸泡。同时每10d对养殖池和苗种用聚维酮碘等鱼用消毒液适量浸泡0.5h。

6.2 饵料消毒,投喂饵料要求新鲜,无论是红虫还是鱼肉在投喂前都要用5%的食盐水浸泡15min,用清水漂洗后再投喂。

6.3 在日常养殖中要特别注意尽量不要触碰幼鲵,如要分池等操作采用小抄网。对有机械损伤、撕咬受伤,病变幼鲵要及时隔离治疗。

6.4 同时切忌养殖场之间尽量减少串联,如触碰了其他养殖场有病的鱼,双手和其他物品都要严格消毒,当天最好不要进入自己养殖区,以防病害相互传染。

娃娃鱼的特征:

大鲵,即 娃娃鱼,是 两栖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 蜥 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 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娃娃鱼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现存最大的三种大鲵,中国大鲵身长可达1.8米,日本大鲵身长可达1.5米,隐鳃鲵身长可达0.75米。共通点是体形扁长,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蹼,有一短而侧扁的尾巴。不知者或误以为鱼类,其实属两栖动物,水中用鳃呼吸,水外用肺兼皮肤呼吸,皮肤只有黏膜,没有鳞片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娃娃鱼怎么养家里

全文共 3258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是3亿年前与恐龙同一时代生存并延续下来的珍稀物种,娃娃鱼也称为“活化石”。很多人都好奇在家里应该怎么养娃娃鱼的问题。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家里养娃娃鱼的方法吧。

娃娃鱼的人工养殖

1.饲养方法

(1)场地选择:大鲵主要栖息于水中,而且需要在水质清、凉的流溪中。因此,以选择水源充足、常年水温变化在9~20℃之间的江河或水库附近建造养殖场为

(2)饲养池的修建:大鲵在自然环境中喜居于阴暗环境,为了满足这一生活习性,饲养池一般用石或砖块(底及四壁用水泥粉刷)拱成不同大小的拱洞,分2m2、4m2、10m2、25m2群等规格的饲养池,池高1m,每池均有进出水孔。饲养池的要求是:光线暗弱,适合大鲵畏光的特性;拱洞避免光热,太阳光不能直射,以保池水阴凉,水温一般不超过20℃;排灌水便于控制,清污洗池方便,有利池水清新;便于饲养管理和观察其习性。

(3)大小分养:在野外和饲养中发现,大鲵有大吃小或吃卵粒的情况,为避免大鲵相互咬伤或残食,必须根据大鲵的大小和体质强弱分池饲养;同时还可考虑种鲵的配对饲养或根据需要雌雄分养。大鲵全年均可捕食,以夏秋两季捕食量较大,可投放蟹、蛙、鱼类及其他鲜活动物,也可饲喂畜禽加工厂的下脚料等。但以鲜活动物优点较多,其利用率高,可避免剩余饲料的浪费和腐烂变质造成污染池水,致使大鲵对环境不适等。投饵时间一般以傍晚较宜。饲养池的水不宜灌得过深,一般水深控制在35cm左右,既有利于大鲵捕食和清污洗池,又有利于试验观察工作的顺利进行。碱性水质可能导致大鲵毁灭性的伤亡,必须加强水源管理,严防含碱水流入饲养池内。

2.人工繁殖

大鲵在自然环境中由于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成活率不高,这是大鲵不能很快自然增殖的原因。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很难发现自然交配产卵的情况。繁殖是通过人工催产和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其方法如下:

(1)种鲵的选择:用于人工催产的种鲵必须是达性成熟个体,选择体质健壮无伤,腹部膨大而柔软,用手轻摸其腹部有饱满松软之感的雌鲵,此鲵腹内卵已成熟,可做人工催产。成熟的雄鲵其泄殖孔周边不但有突起的乳白色小点,而且泄殖孔周围橘瓣状肌肉凸起,内周边红肿明显可见,催产后能挤出精液。

(2)人工催产:将种鲵放入光线暗弱的拱洞水池内,水深为30~40cm,池底铺设洗净的小卵石,水质清洁透明。催产激素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促黄体生成素释放素类似物(简称LRH~A)。其用量在HCG为20~40mg或157~2173单位/kg,LRH~A为26~192mg/kg。两种激素可以混用或单用。注射激素水溶液的量以0.5~1ml/kg计算,注射部位在后背侧肋沟间进针,进针深度以穿过肌肉层为宜。

(3)人工托卵和受精:注射催产素的大鲵,约在4~9天产卵或排精,以4~5天内产的卵质量为好。当雌鲵开始产出卵带时,随即用布蒙上雌鲵的眼睛,并轻轻放入布担架内,然后用左手将其尾部向上稍稍提起,右手轻托卵带,让卵徐徐自然托入盆中。当盆中有一定的卵带后,即要抓紧时间,轻压雄鲵腹部挤取精液,略加3~5ml水稀释后与卵带混合,轻轻摇动使其精卵充分结合。5~10分钟后,再加少量清水,过30分钟后换水两次,即可分盆进行孵化。采用此法,卵的受精率可达43%~91.8%。

(4)人工孵化方法和管理:将受精卵分放在盆内静水中,每盆装50~100粒。水质要清新而无泥沙,每天换水3~4次,换水时动作要轻,不宜振动,以避免卵粒浮动易使卵子破裂,造成胚胎天亡。此外,分阶段采用0.15%~0.3%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卵胚3~5分钟,防止水霉病的发生。根据大鲵的畏光习性,孵化盆宜放在阴凉、光线暗弱的地方。在水温为14~25.5℃的条件下,历经33~40天孵化,其孵化率可达56.5%。刚孵化出的幼体全长2.9cm,体重约0.3g,口部未开,不能进食,幼体发育营养仍靠吸收卵黄,从孵化至卵黄耗尽大约需时30天左右,此期内不必投放饵料。

(5)幼鲵的饲养:幼体孵化之后已到冬季,气温和水温逐渐下降,为了提高成活率,幼体需在水温10~20℃的室内饲养。孵化出膜30天以后的幼鲵即开始摄食,但消化功能较弱,可饲喂水蚤、孑孓和水蚯蚓等。此时,一般全长4.5~4.8cm,体重0.5~0.8g。经过56天左右的饲养,幼鲵全长可达4.9~5.7cm,体重1.3~2g,这时可加喂小虾、水生昆虫、蚯蚓等饵料。1龄幼鲵全长12~17cm,体重31g,其成活率可达90%左右。在饲养幼鲵中,每天换水1~2次,保持水质清新是幼鲵成活率高的重要因素。当幼鲵全长10cm,体重20g以上即可转入2m2左右的池内饲养,每池可放养10尾,水深20~30cm,除投放鲜活小动物外,也可以傍晚饲喂牛羊肉碎片。

(6)大鲵的生长:全长15~30cm的个体,其全长每增长5cm,体重只增加50g左右;全长35~50cm的个体,每增长5cm,体重可增加100g左右;体全长50~65cm之间的个体,每增长5cm,体重则增加500g。由此可以看出,大鲵在幼体时全长比体重的增长快,50cm以上的个体其体重比体全长增长快。

家里养娃娃鱼的方法

1、娃娃鱼可以放在大的玻璃鱼缸内饲养,便于观察其活动。缸底铺些洗净的沙砾碎石,注入30厘米深的潭水或井水,并投入少量金鱼藻等水草,布置成与捕捉场所相似的生态环境。沙石有吸附污物的作用;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并供娃娃鱼产卵用。

2、饲养用水以清洁的池水为好,井水也适用。如果用自来水的话,放置3-5天后才可使用,否则自来水中殖留的氯气会导致娃娃鱼中毒死亡。换水是一项经常的管理工作。保持水质新鲜清洁,有利于娃娃鱼正常生活。冬季每2-3周换水一次,其他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

3、娃娃鱼喜食活的小动物。水蚯蚓是较理想的饲料,可隔日投入少许;也可以将水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内包裹,用绳悬挂水中,水蚯蚓会从纱布空隙中伸出部分身体,娃娃鱼会游去拉食。此外,小蝌蚪、孑孓、水蚤等,也是娃娃鱼喜爱的食物。在缺乏活动的小动物时,也可将瘦猪肉切成小块喂饲。但应注意投食不可过多,以无残食为宜,防止食物腐烂而影响水质。

4 、当发现娃娃鱼患烂尾病时,应及时将病娃娃鱼隔离饲养,如不分开饲养而后患无穷。一是病原体在池水中不断扩散,感染其他个体;二是健康个体随时都可吸吮病娃娃鱼患处的血液,致使病娃娃鱼病情愈加严重,并将病原体传染给健康个体。

娃娃鱼的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亚洲,中国大鲵除新疆、西藏、内蒙、台湾未见报道外,其余省区都有分布,主要产于 长江、 黄河及珠江中上游支流的山涧溪流中。

中国大鲵原产地自然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五大区域 :一是湖南 张家界、 江永、 岳阳和湘西自治州福建武夷山;二是湖北 房县、 神农架, 麻城 龟峰山, 罗田天堂寨;三是陕西汉中、 安康、 商洛;四是贵州遵义地区及铜仁地区和四川 宜宾、 兴文、威远葫芦口、巴中南江等地;五是江西 靖安。其他零星分布于湖北鹤峰、 利川、 恩施,广西柳州、 玉林,甘肃天水及文县,河南栾川县, 卢氏县、 蒿县,南阳内乡宝天曼,山西垣曲县、 阳城、 沁水县,浙江庆元, 贵州黔东南,在 潮州凤凰山 天池,其中靖安县是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全国第一个发布公告保护大鲵,到设立全国第一个大鲵自然保护区,建立全国第一个县娃娃鱼研究所,2001年,将大鲵定为县吉祥物。靖安县大鲵人工繁养技术成果全国领先,通过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鉴定,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大鲵的技术条件。2005年8月,被中国水产加工与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娃娃鱼之乡”称号。

中国大鲵的野生资源。有人估计全国总的蓄积量为5万尾,真正的野生大鲵仍在大自然中可能未达到5万尾,当然比较切合实际的数有待于深入的调查研究来评估;大鲵的人工繁殖全国每年繁殖量,有人报道为10万尾,人工繁育已经突破160万尾。据统计,大鲵自然资源蕴藏量约为9万尾,以丘陵山区资源量为多,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污染的加剧,资源更显不足。四川巴中市南江县的 大巴山区,山高林密,大巴山并且没有工业污染,是大鲵生存的最佳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八宝娃娃鱼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江河湖塘的淡水鱼,汪洋大海的咸水鱼,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从孟夫子的“鱼我所欲也”到范仲淹的“但爱庐鱼美”,有多少名人骚客赞美过鱼。但是当人们品尝了贵州名菜八宝娃娃鱼后,一定会觉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

娃娃鱼学名大鲵,是生活在深山溪水中的一种两栖类动物。因其能发出“娃娃”的叫声,类似婴儿声,故名娃娃鱼;在贵阳又俗称为“狗鱼”。贵州多深山溪谷,很适于娃娃鱼生长繁殖,所以盛产此鱼。贵州黔东南、黔南、铜仁各地均有出产,尤以凯里下司一带所产最多最肥,重的可达四五十斤。黔味名菜八宝娃娃鱼,历史悠久。一百多年前,贵阳人王仁斋,经常加多种配料制娃娃鱼,久之其技法甚精,颇有名气,当时人们都称他“王狗鱼”。烹制八宝娃娃鱼,大致要经宰杀、装盘、蒸熟等几个主要步骤。杀娃娃鱼可采用剖杀、宰杀和烫杀等几种方法,其中以烫杀法最为独特:即把娃娃鱼置于木桶中,将沸水倒入并迅速盖上盖子,使它在桶内不断挣扎,自行挣净全身粘液致死,然后剖腹洗净待用。这种杀法不仅能去净粘液,而且鱼血未放出,其肉味更鲜美。将杀好的鱼砍成块,与火腿、鸡片、金钩、玉兰片、冬菇、竹茶、大蒜、鳐柱等八种配料(谓之“八宝”)一起入油锅爆炒后拼摆于瓷盘中,加高汤上笼锅蒸透,出笼时撤上胡椒面、淋上麻油,即成名闻遐迩的八宝娃娃鱼。此菜美,汤汁清澈,洁若山泉;“八宝”排列,形以花瓣,赏心悦目。此菜香,郁香、清香兼而有之,其异香实难言状。开笼出菜,香气四溢,一客食之,满座皆香!此菜鲜,鱼鲜、配料鲜,汤汁更鲜,盖因娃娃鱼鲜而一鲜百鲜。此菜嫩,嫩似豆腐而强于豆腐,嫩似蛋羹而胜于蛋羹!此菜营养丰富,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皆有之。美哉!八宝娃娃鱼。此菜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 但是,娃娃鱼现在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应大力加以保护。娃娃鱼的人工繁殖的科学研究,已进行多年,期望不久能获得完满的成功,这种珍贵动物,所制作成的佳肴就能大量问世了。( 安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娃娃鱼应该怎么养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因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人们又叫它“娃娃鱼”,那么,娃娃鱼我们应该怎么养呢?

饲养用水以清洁的池水为好,井水也适用。如果用自来水的话,放置3-5天后才可使用,否则自来水中殖留的氯气会导致娃娃鱼中毒死亡。换水是一项经常的管理工作。保持水质新鲜清洁,有利于娃娃鱼正常生活。冬季每2-3周换水一次,其他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

娃娃鱼可以放在大的玻璃鱼缸内饲养,便于观察其活动。缸底铺些洗净的沙砾碎石,注入30厘米深的潭水或井水,并投入少量金鱼藻等水草,布置成与捕捉场所相似的生态环境。沙石有吸附污物的作用;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并供娃娃鱼产卵用。

娃娃鱼喜食活的小动物。水蚯蚓是较理想的饲料,可隔日投入少许;也可以将水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内包裹,用绳悬挂水中,水蚯蚓会从纱布空隙中伸出部分身体,娃娃鱼会游去拉食。此外,小蝌蚪、孑孓、水蚤等,也是娃娃鱼喜爱的食物。在缺乏活动的小动物时,也可将瘦猪肉切成小块喂饲。但应注意投食不可过多,以无残食为宜,防止食物腐烂而影响水质。

当发现娃娃鱼患烂尾病时,应及时将病娃娃鱼隔离饲养,如不分开饲养而后患无穷。一是病原体在池水中不断扩散,感染其他个体;二是健康个体随时都可吸吮病娃娃鱼患处的血液,致使病娃娃鱼病情愈加严重,并将病原体传染给健康个体。

娃娃鱼生态影响

中国是娃娃鱼的原产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大量出口换汇,加之生态环境破坏,致使娃娃鱼的数量急剧下降,许多地方的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灭绝。为了保护这一资源,中国已于1988年将娃娃鱼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凡出售娃娃鱼必须持有渔政部门批准颁发的《水生野生动物驯养证》、《经营利用许可证》、《运输证》,并向经营所在地的渔政部门提出申请。

娃娃鱼科研价值

大鲵娃娃鱼学名大鲵,是3亿年前与恐龙同一时代生存并延续下来的珍稀物种,也是现存最大的两栖类动物,被称为“活化石”。大鲵的心脏构造特殊,已经出现了一些爬行类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娃娃鱼观赏价值

娃娃鱼的背部色彩斑斓,前肢四指似人手,后肢五趾如人足,嘴边特大叫声洪亮,酷似婴儿,故名娃娃鱼,大鲵的寿命在两栖动物中是较长的,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可长达50-60余年,野生状态下可存活130余年,故也有人叫他“寿星鱼”,大鲵作为观赏动物历来为人民所喜爱,可使公园、动物园和游览区增加新奇的景观。

张家界将为国内最大的娃娃鱼“笨笨”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条取名“笨笨”的中国大鲵,2005年曾在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上与公众见面,展出时长约180厘米,重约65公斤,娃娃鱼“笨笨”已近130岁的高龄,体长近2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娃娃鱼是几级保护动物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是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的经济价值较高,由于人们过度捕捞作为食用日趋严重,加之江河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致使娃娃鱼数量锐减,许多地方资源枯竭,甚至濒临绝灭。为了保护这一资源,我国已将娃娃鱼列人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严禁捕猎,如因科研、展出、繁殖饲养等需要,须经主管部门批准方能捕捉。

娃娃鱼一般指大鲵。大鲵是隐腮鲵科、大鲵属有尾两栖动物。体大而扁平,一般全长582到834毫米,头体长310到585毫米,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00厘米以上。头大扁平而宽阔,头长略大于头宽,雄鲵肛部隆起,椭圆形,肛孔较大,内壁有乳白色小颗粒,雌鲵肛部无隆起,泄殖肛孔较小,周围向内凹入,孔内壁平滑,无乳白色小颗粒。

成鲵一般常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之中,以滩口上下的洞穴内较为常见,其洞口不大,进出一个口,洞的深浅不一,洞内宽敞平坦。白天常卧于洞穴内,很少外出活动,夏秋季节,也有白天上岸觅食或晒太阳的习性。大鲵一般夜出晨归,常住一个洞穴。捕食主要在夜间进行,常守候在滩口乱石间,发现可猎动物经过,突然张嘴捕食。大鲵适宜栖息于水温3到23℃的水中,个体大的多生活于深水处,中小型个体多在浅水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岩下娃娃鱼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贵定娃娃鱼是贵州省黔南州贵定县的特产。贵定县岩下乡有着丰富的野生娃娃鱼资源,2006年7月贵定县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娃娃鱼之乡”称号。

娃娃鱼学名大鲵,因叫声酷似婴儿啼哭“唔哇、唔哇”而得名,是中国独有的珍稀两栖有尾动物,主要栖息在洞穴、暗河中,距今已有三亿五千万年的历史,素有“活化石”之称。据文献记载大鲵据有使人延缓衰老、美容保健和防治疾病的功效。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大鲵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牛肉、鹿肉、猪肉等,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易吸收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记载大鲵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大鲵体内富含丰富的金属硫蛋白,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和过量重金属离子,调节人体微循环,对癌症也有辅助疗效。此外,大鲵皮肤分泌的黏液含有大量的纯度极高的胶原蛋白,并含有多种“蛙皮素”,它们是制作美容产品的绝佳材料。

贵定县属典型的喀斯特地区,有着极其适宜娃娃鱼生存、生长和繁育的独特生态条件。2004年,贵定县依托优越的交通区位和特有的自然资源,在岩下乡建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野生娃娃鱼驯养繁育基地。娃娃鱼养殖被列为国家科技部“富民强县”产业化扶贫项目和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项目,娃娃鱼繁殖技术通过国家农业部子二代认证,养殖规模达16万尾。2006年7月,贵定县被授予“中国娃娃鱼之乡”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娃娃鱼在家怎么养

全文共 1994 字

+ 加入清单

娃娃鱼的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娃娃鱼也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很多人好奇如何在家里养娃娃鱼,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娃娃鱼在家的养殖方法吧。

娃娃鱼的形态特征

两栖脊索动物,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在两栖动物中要数它体形最大,全长可达1米及以上,体重最重的可超百斤,而外形有点类似蜥蜴,只是相比之下更肥壮扁平。最近科学家研究:大鲵小时候用的是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呼吸。大鲵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大鲵头部扁平、钝圆,口大,眼不发达,无眼睑。身体前部扁平,至尾部逐渐转为侧扁。体两侧有明显的肤褶,四肢短扁,指、趾前四后五,具微蹼。尾圆形,尾上下有鳍状物。大鲵的体色可随不同的环境而变化,但一般多呈灰褐色。体表光滑无鳞,但有各种斑纹,布满粘液。身体腹面颜色浅淡。

娃娃鱼的养殖技巧

【养殖条件】

室内外均可养殖。室外为露天专门修建的养殖池,室内为各种闲置设施改造成的养殖池。养殖池只需保证安全牢固不渗漏水,保持流水或配备增氧机。室内养殖池的大小可从1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不等。养殖池在放养前需用水浸池1个月,使pH值在6。4以下,一般不要强光照,只保持微光或无光均可。

【日常管理】

大鲵的日常管理简单,但很重要。投饵时保持三定:定时、定点、定量。了解大鲵的生态习性很重要,大鲵喜静怕吵,喜清水怕浑水,喜阴暗怕强光,养殖中要尽量照顾它的这些习性。另外,定时对鲵体及养殖池消毒防病,注意水温变化,夏季控制水温不超过26℃,以防“夏眠”,冬季防止水温低于结冰温度。

【水质调节】

养殖大鲵应经常保持大鲵池内水质清爽无污染,水体透明度大,溶氧量高,PH值在6。8~7。8间。在实际养殖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残饵和排泄物,定期用生石灰调节水质,长期保持池水流动。

【温度光照】

大鲵对水体温度要求较严,超出其忍受力会造成大鲵冬眠或夏眠,在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必须采取降温或增温措施,确保大鲵有一个适宜的水温生长环境。另外,大鲵畏光,养殖场应采取措施避免日光强射,夜晚巡查时,不能用强光对射。

【放养密度】

大鲵养殖池其放养密度视养殖大鲵规格和养殖场水源、水体、饵料等因素而定。一般情况下,苗种阶段考虑大鲵其活动范围较小,摄食能力较弱,放养密度可适当偏大,便于集中管理饲养。在成鲵阶段考虑大鲵活动范围大,摄食能力强,加之有互相攻击性,其放养密度应小。我们多年的养殖实践认为,苗种阶段其放养密度为60~100尾/平方米,成鲵阶段5~20尾/平方米。放养时,要求规格尽量保证整齐,个体之间不宜相差0.5倍以上。

【饲养技巧】

养殖池设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少许。投喂饲料,以天然饵料为好,主要有浮游生物类、虫类、肉类及鱼类、贝类等。每天早晚各投饵一次,时间为早晨7:30前及晚上10:30前为好。在投饵料时应先清理掉上次的残饵。投喂量为体重的5-10%。当水温在16-23℃时应加大投饵量,次数及时间可保持不变。

【防偷防逃】

大鲵逃跑能力特强,其陆上或水中运动较为敏捷,并能爬高顶重,稍有不慎便会逃逸,必须时刻注意防逃,尤其在下暴雨时要注意。养殖池和整个养殖场所有进出水口和陆上通道口都要装防逃设施。大鲵其经济价值较高,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防止不法分子的偷盗。

【病害防治】

大鲵在人工养殖环境中,由于环境、饵料、密度等影响,人工养殖大鲵比野外大鲵发病率、死亡率高出几十倍以上,要提高养殖大鲵成活率必须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前提下,注重预防为主,方能保证大鲵养殖成功出成效。

娃娃鱼的饲养方法

(1)场地选择:大鲵主要栖息于水中,而且需要在水质清、凉的流溪中。因此,以选择水源充足、常年水温变化在9~20℃之间的江河或水库附近建造养殖场为

(2)饲养池的修建:大鲵在自然环境中喜居于阴暗环境,为了满足这一生活习性,饲养池一般用石或砖块(底及四壁用水泥粉刷)拱成不同大小的拱洞,分2m2、4m2、10m2、25m2群等规格的饲养池,池高1m,每池均有进出水孔。饲养池的要求是:光线暗弱,适合大鲵畏光的特性;拱洞避免光热,太阳光不能直射,以保池水阴凉,水温一般不超过20℃;排灌水便于控制,清污洗池方便,有利池水清新;便于饲养管理和观察其习性。

(3)大小分养:在野外和饲养中发现,大鲵有大吃小或吃卵粒的情况,为避免大鲵相互咬伤或残食,必须根据大鲵的大小和体质强弱分池饲养;同时还可考虑种鲵的配对饲养或根据需要雌雄分养。大鲵全年均可捕食,以夏秋两季捕食量较大,可投放蟹、蛙、鱼类及其他鲜活动物,也可饲喂畜禽加工厂的下脚料等。但以鲜活动物优点较多,其利用率高,可避免剩余饲料的浪费和腐烂变质造成污染池水,致使大鲵对环境不适等。投饵时间一般以傍晚较宜。饲养池的水不宜灌得过深,一般水深控制在35cm左右,既有利于大鲵捕食和清污洗池,又有利于试验观察工作的顺利进行。碱性水质可能导致大鲵毁灭性的伤亡,必须加强水源管理,严防含碱水流入饲养池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