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519

文章

479

篇1:宝宝学习走路都有哪些误区?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家长都急于让孩子学习走路,当孩子会爬后,就开始扶着孩子在地上走,其实没有必要。家长们应当遵从孩子们的发展规律,正常情况下10个月到15个月学会走路都是很正常的,没有必要太早学习。关于宝宝学习走路,家长们都有哪些常见的误区呢?

1、怕宝宝摔跤,用学步带拎着走

很多爸爸妈妈都觉得学步带非常方便,可以随时随地拎着宝宝走路还不会让宝宝摔倒,同时也比较节省力气。但学步带也是有很多弊端的,因为在使用学步带的时候宝宝每走一步都是大人在使劲,会导致宝宝的平衡性得不到锻炼。长此以往,还容易导致宝宝错误的走姿,对胸部产生压迫,影响肺功能。

2、不学爬,先学走

爬行其实是宝宝动作发展的重要一步,因为爬行需要手眼脚三方面的协调配合,还要大脑的支配,所以爬行对宝宝大脑发育是非常有好处的。千万别因为怕脏或者想要宝宝早点学会走路而放弃爬行,而应该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条件让宝宝尽情爬行。

3、走路必备学步车

在很长时间内,学步车都被认为是学步神器。将宝宝放在学步车里,不仅不用特别照顾,宝宝还不会摔倒,更何况还可以练习走路。但是学步车不仅不利于宝宝学走路,还容易导致宝宝“O”形腿的产生,日后走路姿势也会出现异常。

4、走好路全靠学步鞋

只有在宝宝学会走路之后,才是学步鞋登场的时候,而在学习走路的时候,光脚才是最好的选择。光脚的时候,宝宝脚部的神经能直接感受到来自地面的压力,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足底的肌肉,促进足弓的形成。如果温度太低不适合光脚的话,可以选择底部有防滑设计的袜子。

宝宝学习走路,是长期练习的结果,而且到了一定岁数,宝宝自然就能掌握这个技能了,所以爸爸妈妈们不用太着急。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学习走路都有哪些误区?”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年人用脚跟走路可延年益寿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长寿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美好愿望,“百岁’又是长寿里程中的一座灯塔。中国历来多百岁寿星,见诸于古籍的不胜枚举,在民间也有不少关于百岁寿星的传说,当今健在的百岁老人更是遍布全国各地。人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肾气虚衰。老人在走路时若能用脚后跟,就会刺激肾经穴位,达到健身延寿的效果.对于老年人脚跟走路可延年益寿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前进和倒走法:

身体要自然直立,头要端正,下巴内收,双目平视;上体稍为前倾,臀部微翘,两脚成平夹角90度外展。两脚脚尖翘起,直膝,依次左右脚向前迈进,或依次左右脚向后倒走,两臂自由随之摆,呼吸要自然。

前进后退法:

进三退二,动作要求及要点同前。向前走三步,后退两步,也可左右走,或前后左右走。在室内、室外均可进行。

下楼梯锻炼法:

身体自然直立,头要端正,下巴内收;上体稍前倾,臀部微翘,两脚成平夹角90度外展。两脚脚尖翘起,直膝,精神集中,目视楼梯台阶,依次左右脚上下迈步,这种练习力度较大,主要适合于中青年人。老年人身体好,手脚灵便者也可进行“下楼梯锻炼”,但必须注意安全,有家属在旁陪练则更好。

散步锻炼法:

平时走路用脚跟走,散步时有意识地用脚尖着地,两者交替进行。这样既能调节情趣,又能提高锻炼效果。

如果你对老人多走路好不好?老人背着手走路好吗?老人经常步行的好处有哪些?老人步行什么速度合适?老人背着手走路好吗?老人经常步行对肺功能好吗?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步行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走路自测身体健康状况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能走是福,能走路说明我们的身体还很健康。美国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一个老人可以步行约400米,说明他的身体状况至少还能多活6年以上。而且走得越快,寿命就越长。对于走路自测身体健康状况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美国医学专家推荐了一个用走路自测健康状况的公式:如果你能在10分钟内走完1公里,说明健康状况良好;如果能在20分钟内走完2公里,说明健康状况优秀;而如果能在30分钟内走完3公里,那么你的身体状况与一个青壮年小伙子一样棒。

如果你对老人多走路好不好?老人背着手走路好吗?老人经常步行的好处有哪些?老人背着手走路好吗?老人经常步行能预防哪些疾病?老人经常步行好吗?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步行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产后走路是最简单的运动恢复方式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简单的腹式呼吸运动,可让腹围变小。做法是吸气时让胸腔扩张,吐气时收小腹,让腹部肌肉往内收缩,缩到肚子摸起来是硬的。这种方式还可以帮助肠胃蠕动,让排便较为顺畅,其实产后走路是最简单的运动恢复方式。

有氧运动时,使用的肌肉越多,或使用了身体越大块的肌肉,例如腿部的大肌肉或臀部肌肉,心肺就需要输送更多氧气,使氧气消耗量越大,就能燃烧越多的脂肪。这一类运动就称之为有氧运动,包括骑车、游泳、快走、慢跑、登山、有氧舞蹈等。

生宝宝后,能否恢复到自己产前的苗条状态,当然是每一位妈妈关注的大事。产后瘦身与健康恢复,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适时适度运动、保持营养摄取平衡和为宝宝哺乳都是瘦身健美的较好选择。

但是,妈妈们可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因时而异。怀孕前4个月,要避免强烈的腹部、背部仰卧运动,避免跳跃性的或者需要冲刺的运动。应选择“温和”的项目,如散步等。要特别注意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控制,一般每天不要超过15分钟。怀孕中期(4-6个月),孕妇与胎儿的状态都相对稳定,走路散步、简单的体操是可以选择的运动。进入临产前4个月,同样也要避免太强烈的运动。要特别注意运动时间的选择,最好能在早餐后或入睡前做运动。运动前要将膀胱排空,穿着宽松的衣服,运动的强度要根据体力和身体状况慢慢增加。运动过程中,特别是夏季,要及时补水,以免体温过高。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产后走路是最简单的运动恢复方式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猫腿一瘸一拐但能走路一边走一边叫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猫腿一瘸一拐,一边走一边叫

猫腿一瘸一拐,但可以走路。主人可以先观察三天。如果是扭伤引起的,一般三天左右就会好转。如果没有改善,需要带诊所拍照看具体情况。在此期间,应控制猫咪的运动量,避免二次受伤。需要检查具体原因引起的疼痛,可能是创伤,也可能是内部肌肉或骨骼损伤。

如果检查后没有外伤,应立即送宠物医院检查,确定患处,然后进行治疗,控制治疗过程中的运动量。如果猫的关节或骨骼疾病,也会导致猫走路一瘸一拐,如猫桡尺骨发育不良、折耳猫基因相关骨关节疾病、猫运动跳跃骨关节损伤,会导致猫走路姿势异常,建议主人发现,及时检查,诊断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走路时骨骼有异响 竟是这些原因所致

全文共 1770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朋友都有走路骨骼突然咔咔作响的情况出现,人们不明白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也很少有人会探究这种情况是否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其实当身体出现这种情况时,只能说明身体健康存在隐患。

为何走路时骨骼会响

一、缺钙

为什么人在走路时骨头会突然作响呢?其实会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身体缺乏钙质所导致,因为缺钙骨骼密度下降,很容易就会导致骨骼出现问题,其中走路时骨骼作响便是一种。

二、关节疾病

一些关节疾病如关节退行性变(骨质增生),便会导致这种情况出现,因为关节疾病会让骨关节变的僵硬,或者使得骨膜受损,如果人在行走时不仅出现异响,还伴随着疼痛,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因为关节疾病所导致的。

三、长期不锻炼

长期不锻炼导致骨关节滑液分泌变少,使得骨骼与骨骼之间出现摩擦,从而导致异响出现,反之经常锻炼的人,因为关节滑液分泌正常,所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四、骨质疏松

不仅仅是关节,身体各个部位的骨骼都容易出现这种异响,很有可能是因为骨质酥松所导致的,因此需要及时改善骨质酥松这种情况,防止疾病更加严重。

五、突然运动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生活中骨骼一样也都是因此而来,因为人长时间坐着或者没有动作,所以走路时活动了身体,便会出现响声,而这种异响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没有坏处的,所以不必放在心中。

异响对于身体的影响

这些因为骨骼而造成的异响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否有害,这恐怕是所有朋友都在担心的,其实大家不必过于紧张,只要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治疗,身体的健康是不会有问题的。

一、骨骼磨损

长期出现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骨骼磨损,要知道骨骼的生长发育是十分苛刻的,骨骼出现磨损,十分难以恢复,长此以往骨骼便会被摧毁。

二、导致疼痛

骨骼异响往往还会伴随着疼痛出现,尤其是放任不管,疼痛长期存在,会让生活质量遭受很大的影响,甚至一些然会因为疼痛问题而卧床不起。

三、疾病恐惧

身体总是咔咔作响,很容易给人带来自己是否患上疾病了这种思想,如果没有及时治愈,便会让人患上“疾病恐怖症”这种危险的心理疾病。因此对于骨骼异响这种病症需要及时治疗,这样才可以避免这种危险情况出现。

当然,在生活中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人避免这种情况,让异响不会出现。

如何避免骨骼异响

一、合理运动

合理的运动对于健康而言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对于骨骼异响这种情况也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因为关节会在运动之中变的更加灵活,此外运动还可以减少关节骨膜磨损消耗的速度,使得异响出现的几率降低。

并且,运动可以促进骨关节滑液的分泌,让关节得到滋润不会因为却少润滑物质而出现异响。因此多运动能够帮助我们避免骨骼异响这种情况出现。

二、避免疾病

各种各样的关节疾病、骨骼疾病是导致骨骼异响的主要原因,因此避免疾病是很好的方法,生活中注意季节气温的变化,注意环境湿度的变化,避免湿气寒气进入身体,同样需要避免暑气湿热进入身体,这样便可以防止关节疾病出现。

三、保证钙质吸收

此外早睡早起能让骨骼更好的吸收钙质,身体不缺乏钙元素,骨骼就会十分健康,出现异响的情况也就会减少。因此保证钙质吸收十分重要。

四、补充钙质

除了保持钙质的吸收之外,补充钙质同样十分重要,因为合理补钙可以让身体有着充足的钙元素吸收,因此,在生活中多食用一些含钙量丰富的食物,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五、避免关节损伤

避免关节损伤同样十分重要,因为在生活中关节损伤很容易导致骨膜被破坏,从而出现关节骨头与骨头摩擦的情况,导致骨骼异响出现,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需要避免关节损伤这种事情出现。

而在运动之前做好热身、减少做一些危险的动作,这样便可以最大化的避免关节损伤这种情况出现,因此大家需要多多注意。

六、饮食调节

饮食调节,多吃一些能够增加骨骼密度,增加骨骼韧度的食物,保护好骨骼的健康,便可以轻松避免异响这种情况出现,因为通过食物调理是由内而外的,所以这种方法可以说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之一,因此出现骨骼异响这种情况的朋友可以试一试哦。

骨骼异响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同时也暗示身体健康存在问题,所以我们应当给予十分的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控制膳食,经常运动一番便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

结语:许多人不明白骨骼作响是什么情况,也不清楚这种情况对于身体是否会造成影响,但是在看完本篇文章之后,相信大家对于骨骼异响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如何避免这种情况,让身体变得更好也有了自己的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当睡者醒来时》科幻界的莎士比亚——威尔斯作品

全文共 1563 字

+ 加入清单

1.标题:“当睡眠者醒来”

2.作者: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3.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4.图书编号:ISBN 978-7-5399-8198-7

5.字数:25万

6.页码:320

7.价格:35元

8.对开:32

9.同类畅销书:1984年和勇敢的新世界

内容简介格雷厄姆因事故陷入昏迷,直到200年后才醒来。世界已经经历了两个世纪的进化,格雷厄姆对一切都变得陌生。更让他吃惊的是,在他昏迷期间,他自己的财产和他的亲戚朋友给他的财产在管理委员会的运作下成了一个天文数字——他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也被誉为世界之王。

但是格雷厄姆在醒来后逐渐发现,人们的生活并没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得更好,甚至完全相反。社会等级森严,贫富差距空前,社会危机迫在眉睫。此外,他还发现,管理委员会只是利用他来建立自己的统治权威,而反对管理委员会的革命者实际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他。

最后,格雷厄姆驾驶飞机飞上天空,不知所措地坠落身亡。由于没有解决办法,他松了一口气。

3.作者简介赫伯·乔治·威尔斯(赫伯·乔治·威尔斯)是英国科幻作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他也被称为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之父,在科幻小说中被称为莎士比亚

威尔斯开创了大多数现代科幻小说的主流主题,如时间旅行、外星人入侵、太空歌剧、反乌托邦等。他作品的高度真实性在美国引起了巨大恐慌,导致120万人逃离家园。

威尔斯以科幻小说闻名,但他的影响远远超过科幻小说。列宁、斯大林和罗斯福都见过他很长时间。丘吉尔更受他的影响,调整了他的统治思想。

威尔斯从最新的科学技术开始,不仅展示了未来科学技术的魔力,还反思了技术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他的继任者奥尔德斯·赫胥黎、扎马廷和乔治·奥威尔分别创作了《美丽新世界》、《我们》和《1984》等不朽作品。

四、推荐观看、编辑推荐《1984》、《我们》、《勇敢的新世界》的直接创作来源

儒勒·凡尔纳是科幻文学之父

为现代科幻小说创造各种写作模式

列宁、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亲自会面,毛泽东全年收集他的作品。

与凡尔纳相比,威尔斯对世界科幻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外星人、时间旅行、生物科学等的描述。所有这些都为未来的科幻小说提供了最初的范例。

——刘,中国优秀著作《时间迁移》的作者

今天的科幻小说基本上遵循威尔士的道路,而不是凡尔纳。威尔斯以其卓越的才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幻主题,并成功地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然而,许多后世的科幻作家只是在提高他们的智慧。

——中国未来研究会科幻艺术分会会长郑军

威尔斯的科幻小说是一种“哲学小说”。他的作品通过想象的社会影射了当时的社会和政治,充满了对人类社会未来命运的关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学者王凤珍

威尔斯可以告诉你所有其他星球和海底的居民,他知道未来不会像那些绅士们认为的那样优雅和体面。

-乔治·奥威尔,1984年的作者

在世纪之交,只有两个人真正改变了欧洲的意识形态状况,威尔士就是其中之一。

-萧伯纳

威尔斯的作品以他的想象力深深吸引了我。我以一种非常强烈的天性跟随他的书。那天,我对他的想象力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儒勒·凡尔纳

威尔斯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也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作家,比任何当代作家都要好。

-纳博科夫

五、第一章目录难睡001

第二章昏迷011

第三章醒来019

第四章噪音025

第五章流巷041

第六章雕像厅047

第七章入狱059

第八章绝望073

第九章臣民的呐喊089

第十章直面黑暗097

第十一章洞察一切的老人110

第十二章奥斯特格125

第十三章废除旧制度143

第十四章塔台了望塔148

第十五章达官贵人166

第十六章从高空俯瞰181

第十七章三个精彩的故事194

第十八章海伦·沃顿200

第十九章首相的心思210

第二十章变相拜访218

第21章地下世界238

第二十二章殊死战斗245

第二十三章绝望的相遇257

第二十四章善与恶271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人经常赤脚走路好不好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步行的好处很多,其中很多老人喜欢赤脚走路,那么老人赤脚走路的好处有你什么呢?和大家看看吧。

赤脚走路更健康

此法的最大优点是使脚掌心获得锻炼的机会。脚掌心是保持人体平衡的重要部位,大凡身体健康的人都具有结实的脚掌心,行走时尽可能让脚心得到刺激,也可以尝试走走卵石路让5个脚趾不粘在一起,能够自由地分离和运动,是赤脚行走的一大优点。特别是在大趾和二趾之间留有间隙,可使步履变得轻松起来为了增进身体健康,在家应该尽可能让双脚从鞋袜中解放出来,实行赤脚行走。

中医认为,人体的十二经络在足底有与人体内脏器官相联系的敏感区。赤脚走路,敏感区会受到地面刺激,可通过经络传入大脑,协调系统器官功能,起到健身强体、延缓衰老、防止疾病的作用,益于机体的有效排毒。

地球带有负电荷,地球周围由正电荷组成电离层,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存在着电场,生物都适应了这个环境,人体产生许多生物电能。由于现代生活穿鞋、坐车、住高楼,使人体内的电能不能释放,积累起过多的正电荷,会严重妨碍人体排毒,使人变得体弱多病。所以,宜常打赤脚走走路,刺激身体及时排除过多的毒素,从而保持健康的体魄。

老人经常赤脚走路还能刺激大脑,预防老年痴呆,好处多多,但是一定要注意老人健身安全,学习老人健身安全小知识,科学合理的锻炼。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穿高跟鞋走路的技巧

全文共 1335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女性都会有自己喜爱的高跟鞋,但是穿着它能不能走出优美的步伐就不是每个人多能做到的,有人说穿高跟鞋走路可以减肥,而究竟应该怎么走既不会感到难受,同时还能让姿态优美、瘦身减肥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正确的技巧

穿高跟鞋走路的技巧

想要穿着高跟鞋走出让人们羡慕的步伐,至少需要三个技巧,那就是走出直线、鞋尖和鞋跟同时落地、两腿保持间隙,另外在高跟鞋之前,还需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双脚,并将重心放在脚上,同时保持自信,如果畏首畏尾显然就不会走的好看,下面是具体技巧。

1、走出直线

以用一条彩带在你的行进方向压出一条醒目的直线,然后穿着高跟鞋练习沿着这一条直线来回行走。这个时候要始终保持赤脚走路的感觉,内脚踝向外,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始终要注意把每一步的脚心都放在彩带做成的直线上,而脚尖和脚跟,则放在直线的左右两侧。还要注意走路的时候脚尖一定要朝着同一个方向,这样才会走得既匀称,又美观。

2、鞋尖和鞋跟同时落地

穿高跟鞋的双脚和赤脚时的踮脚动作非常相似,你要时刻回忆踮脚的那种感觉,让鞋尖和鞋跟能够同时落地。一般说来,行走时分为“着、落、落”三个步骤,女人们也可以一边喊着口号一边练习走直线。着,就是脚尖先着地;第一个落,就是身体重量落在脚上;第二个落就是细高跟落在地上。就这样,你可以喊一句口号,落一只脚;这样反复循环,就能够很快掌握穿高跟鞋的要领。

3、两腿保持间隙

穿高跟鞋走路时切记不要让自己的大腿平行,这样两腿间会有缝隙,要是别人能透过缝隙看见身后的背景,那就太糟糕了,恐怕即使不是罗圈腿,别人也会对你产生罗圈腿的感觉。而且这样走路,女人的身体重心落在两侧,整个人会含胸驼背,别说美观优雅了,简直就像个小老太婆,哪里还谈得上身材曲线,仪态大方什么的语言呢。

穿高跟鞋走路可以减肥吗

有一定的减肥效果,美国哈佛大学的健康专家研究后发现穿4-6厘米的高跟鞋减肥效果最好,因为比起平底鞋,高跟鞋走路,在同等距离的情况下,确实会耗费更多的能量,不过长时间穿高跟鞋其实也有坏处的,会伤及脊椎。穿上高跟鞋后,人体重心上移至腰部。会使腰椎长期处在紧张状态。穿的时间越久,损伤越大。

穿高跟鞋走路注意事项

1、穿上高跟鞋后,注意上半身挺直,利用大腿的力量将大腿轻轻抬起带动小腿往前,注意把身体的重心向上,而不是放在下半身的脚步。

2、跨出脚步着地的时候要用脚板中间的部位,切忌不要用脚跟或者脚尖,这样不仅让双腿产生的压力减轻,还能将高跟鞋着地产生的噪音降低。

3、穿高跟鞋走路的时候两脚交互跨出的时候,步子迈小一点,让脚尖指向前方,走路的时候将两腿尽量靠近。

1、奥康

奥康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专业的皮鞋和凉鞋制造商,在中国真皮皮鞋业算是比较重要的领军人物,它旗下的高跟鞋也凭借牢固耐穿的特性获得了很多消费者喜欢。

2、红蜻蜓

红蜻蜓诞生于1995年,发源地是浙江温州。红蜻蜓设计主要结合东方的设计理念,将更多的东方元素结合在鞋的设计中。它旗下不仅有鞋类产品,更有很多服饰类产品,每年营业额都非常不错。

3、千百度

千百度创建于1995年中国江苏,女鞋和靴子是最出名的是真皮皮鞋,主要走的是中高端市场,占据国内一定的市场份额,每年的利润都非常可观。

4、达芙妮

达芙妮成立于1987年中国香港,是一家上市企业,也是国内比较领先的鞋类品牌。这家企业是集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全方面的经营旗下产业,目前在国内多个城市都设有连锁店。

推荐阅读:

高跟鞋十大品牌排行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正确的走路姿势可治疗疾病

全文共 1387 字

+ 加入清单

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走路姿势不对而引发疾病的例子越来越多,不过如果我们能用正确的方法走路,不止可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还能对一些常见疾病有不错的缓解和治疗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走路姿势是不对的呢?怎么走才正确呢?对于正确的走路姿势可治疗疾病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直以来,寿命都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种种有关于延年益寿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且不说这些方法是否都可以起到增长寿命的作用,但是作为借鉴的话确是无可厚非的。

曾国藩在他的面相书中就提到过,一个人走路如果总是脚后跟不着地,这个人就可能是短寿的。虽然不知道他的结论从何而来,但是在生活中的确是见到过两例,都是男性,都是走路脚跟不着地,好像是踮着脚走路似的,其中一个人年过五十就因病去世了。另外一个虽然还健在,但和同龄的男性相比,总是显得很虚弱。

这个现象其实可以用“返祖”来解释。一个人走路脚跟不着地的时候,身体就形成了一种前屈的姿势,严重的时候好像要爬着走似的,和人类的直立行走相比,爬行这个动作肯定是返祖的,踮脚走路就是一种“返祖”的姿态。

其实,人在寿命将尽之前,都会出现“返祖”的情形,人老了会像孩子一样,所谓“老小孩”,不仅说的是心理上变得和孩子一样喜怒无常,不能自控,更重要的还有身体,也变得像孩子一样不能控制,比如小便失禁、流口水、流鼻涕。也许,所谓轮回,就是说人老了又返回到了起始点,完成轮回。同时,生命终结。

我们在看癌症诊断时就会发现类似的现象,比如血液病检查时要做“骨髓穿刺”,根据骨髓中血细胞的情况来确诊,一旦诊断书上出现“幼稚细胞”,那么,这个人的情况可能就不太妙了,因为只有当血液里产生癌,也就是得白血病的时候,血细胞才会变得幼稚,退回到原始的状态,也就是血细胞的“返祖”。

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叫做“癌胚抗原”,一旦患者的这个指标很高,医生就可以高度怀疑他是不是得了癌症。一般情况下,“癌胚抗原”是由胎儿胃肠道上皮组织、胰和肝细胞所合成的,通常只在妊娠前6个月内含量增高,出生后血清中含量已很低,也就是说,它只有在胎儿时期出现才是正常的,如果这种“癌胚抗原在”成年人的血液中发现了而且异常升高,一般可能怀疑大肠癌、胰腺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而且这个指标的水平与大肠癌的分期有明确关系,大肠癌越晚期的它的浓度越高。所以,说到底癌症就是细胞的“返祖”。

反过来想想的确也成立,一个人身体好,那TA走路一定会是有声音的,而这个声音就是脚后跟落地的声音,能发出这种声音的人,双脚落地的时候一定有力、坚定,绝对不可能有踮着脚向前屈的感觉。所以,类似于“返祖”的现象一旦出现,那么,这个人的生命很可能就快走到尽头了。

那么还有什么样的步行姿势会预示寿命的长短呢?小编带你来看一看。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综合9项研究做出总结: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预测寿命长短,在75岁以上人群中相对更准确。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钟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会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

如果你对老人多走路好不好?老人背着手走路好吗?老人经常步行的好处有哪些?老人每天步行锻炼多长时间合适?老人经常步行能延年益寿吗?老人步行锻炼的姿势有哪些?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步行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一学会走路就到处攀爬,宝宝爱爬高是天性的吗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走路了反而喜欢爬

随着宝宝的成长到了一定的时候就开始走路,走路之后就开始到处攀爬,这可能是很多宝宝的天性,其实1~2岁的宝宝精力非常的旺盛,正处于爱运动的时候,好奇心十足,特别喜欢攀爬,主要是他们想通过高处看一看远处的地方,攀爬能够想看到自己想了解到的东西。

然后在攀爬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全面的发展以及帮助,对于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手脚眼配合等都能够有着不错的好处在的更加灵敏,不过在宝宝攀爬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以防孩子摔倒。

宝宝一旦学会爬了本领,他的好奇心就特别不错,喜欢到处爬,俗话说出生牛犊不怕虎,其实小不点连走都走不动,但是对于政府高度确实很有信心,也让家长非常担心,为了宝宝的安全,很多家长都会禁止宝宝攀爬,其实宝宝在攀爬的时候对于空间的感觉还是不错的,所以作为家长还是不要经常阻拦,只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就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交通安全:安全走路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走路,谁不会呢?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不注意交通安全,走路也闯祸。因此,我们上学读书、放学回家、节假日外出时,走在人来车往的交通繁忙的道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我们走路要走在人行道上。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道路右边行走。

走路时,思想要集中,不要东张西望,不能一边走一边玩耍,不能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不能三五成群并排行走,不要乱马路,更不能追赶车辆嬉戏打闹。更不要在马路上踢球、溜冰、放风筝、做游戏。一旦被来往车辆撞倒,后果非常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惊!走路可以走掉这么多病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时间锻炼但想保持健康,你应该做什么?快走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我们能每天快走半小时到一小时,我们就能“远离”许多疾病。那么具体的疾病是什么呢?走路应该如何达到更好的健康效果?让我们来看看。

首先,它是颈椎病。经常坐着的人容易患颈椎病。行走时,颈肩肌肉可以同时运动,有助于缓解颈肩肌肉和韧带的疲劳和不适,对改善颈椎病有很好的效果。

然后是便秘。对于便秘的人来说,消化功能大多很差。简而言之,肠胃的蠕动速度非常慢,以致便秘会在肠道内积聚。走路可以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胃的消化能力,加快肠的蠕动速度。因此,如果你每天能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便秘的发生就会大大减少。

其次,肥胖,快走可以消耗大量的热量,还可以提高新陈代谢的速度,使食物变得更少脂肪,从而避免肥胖的发生。

最后,是高血压。高血压发生后,血管壁将失去弹性,变得粗糙和受损,使一些脂质很容易粘附其上,阻塞血管。为了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心脏会继续输送血液,这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或完全堵塞,从而导致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然而,如果你每天能走一个小时,你就能促进血液循环,去除附着的脂质,降低患病风险。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走路有很多好处。然而,如何走路才能达到更好的健康效果呢?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

1.如果你想通过走路来达到养生的目的,你必须坚持很长时间,一周至少三次,每次至少超过30分钟。

2.走路时,你应该选择一个适合你的速度。一般来说,只有快走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然而,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其他条件不同,具体的速度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最好不要拥挤,呼吸均匀。如果你走得太快,感到呼吸急促或困难,你应该及时调整步行速度。供您参考,60~70步/分钟的慢速和80~90步/分钟的中速适合保健。100~120步/分钟,减肥和健身更有效。

3.不同的行走姿势有不同的养生目的。例如,一步一步走可以预防便秘,因为这种走路方式可以带动胯部扭转,有助于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胃肠蠕动,并能有效预防便秘。或者向后行走可以缓解腰酸背痛,因为向后行走可以锻炼腰部和背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并运输乳酸等引起疼痛的物质来缓解腰痛;它有助于加强脊柱核心肌群,稳定脊柱,减少腰痛,但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倒。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的行走姿势。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步行有很多优点,所以让我们快点去做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老人什么样的走路姿势健康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上次小编在路边见有一老人在散步,他双手背在身后,走起路来十分缓慢。虽然说走路可以锻炼全身,但是如果背着手走路,就无法充分活动身体吧?下面小编讲讲老人什么样的走路姿势健康

老人走路时的准确姿态应该是,双目平视前方,头微昂,颈端正,胸部自然前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后突,步行后蹬着力点侧重在跖趾关节内侧。

老人走路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背转双手时,手臂向内向后扭转,上臂的肩端就会向前旋出,肩枢纽关头响应向前向内扣出,下身重心前移,使本已佝偻的下身加倍向前歪斜。为坚持均衡,头颈及下巴亦向前伸出,因而更显佝偻,看起来完满是一副齿豁头童的样子容貌。如许的姿态走路,因为重心不稳,稍有不慎就轻易跌倒,致肱骨颈骨折或肘部受伤,若爬升向前,磕破嘴唇或磕掉牙齿都有可能。

不论站立、行走或坐着,随时无意识地蜷缩下身,一副态度严肃.正襟危坐之势,并体会这类体位的感觉,保持到正常生活中去。

闲时多靠墙站立,留意脚后跟、臀部、肩背部、头枕部紧贴墙面,时间可长可短,视自己详细环境而定。

闲时可取站立或坐姿,手臂转向身后,肘部向上曲折,使前手臂翻转向上,双手背紧贴背部向肩胛处上伸,最好能将右手伸向左腋,左手伸向右腋。用以上办法锻炼时,应留意循序渐进。

老人走路应当昂首挺胸,上体舒展、手臂天然摆动,迈步时要用大腿动员小腿,应当迈大步,让全身都运动开。

经常有朋友问小编:脚部畸形怎么样矫正呢?其实现在的矫形鞋垫效果很不错,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试。以上就是小编今天总结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文中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不吝赐教,以便我们以后的文章更加完善。另外哪些鞋子会对脚部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呢?欢迎登陆的走路出行安全小知识库查询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哪些人容易被走路碰瓷诈骗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碰瓷是当代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网上也多次报道过。那么大家知道哪些人容易走路碰瓷诈骗吗?如果遇到碰瓷该怎么办呢?下面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

哪些人容易被走路碰瓷诈骗?小编总结如下:

碰瓷者挑选受害人也是非常有讲究的,走路碰瓷者一般都会选择,衣着讲究、看似有钱、低头看手机、走路急冲冲或是赶时间的这些人,另外,碰瓷者也会针对那些有同情心的人来诈骗,这也就是碰瓷者的聪明之处,请各位外出一定要小心哦。

碰瓷其实质属于诈骗违法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都有相关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温馨提示:无论是开车还是走路自己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守规矩,理论起来比较有底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老年人如何走路能长寿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多项研究表明,久坐有害身体健康,适当运动有助于减轻这种伤害。最近,发表在美国肾脏病学会临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坐1小时就站起来活动2分钟,能减少死亡风险33%,而对于那些患有慢性肾病的人,甚至能减少41%的死亡风险,那么老年人如何走路长寿呢?

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对3243名“健康与生活方式”研究参与者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人穿戴上运动感应装置以测量活动水平。研究人员利用统计手段检查将久坐与其他活动搭配的效果。结果发现,每坐1小时站立2分钟,不会产生任何效果。而久坐后从事一些轻体力活动,如四处走动或做家务能产生明显影响。

首席研究人员、犹他大学肾病学家斯里尼瓦桑教授称,“久坐不动会引起肥胖、营养不良和肾病等许多疾病。因此,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建议每小时内增加2分钟的走动,再加上一些正常的活动,每周应进行两个半小时的中等强度锻炼。中等强度锻炼能强健心脏、肌肉和骨骼,并且带来仅靠散步无法获得的健康益处。”研究人员建议,人们不应只站起来活动,还应该远离办公桌,如走几步路,泡杯咖啡。

走路快慢可预测寿命长短

据美国“奥普拉网”报道,美国匹兹堡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走路快慢可预测寿命长短。

研究涉及3.5万名65岁以上老人,结果发现,走路速度每增加0.1米/秒,死亡危险就会下降12%。比如,在75—84岁的老年妇女中,走路最快(速度大于等于1.4米/秒)的老人再活10年的几率为92%,而走路最慢(速度小于等于0.4米/秒)的老人再活10年的几率仅为35%。

新研究负责人斯蒂芬妮·斯图登斯基博士表示,走路速度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活力,因为走路涉及到身体诸多器官和系统,如心脏、肺脏、肌肉、关节、骨骼和大脑等。她认为,走路速度将成为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判断患者体质的重要依据之一,速度慢意味着患者可能存在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改善血压、饮食以及锻炼等健康因素。

斯图登斯基博士建议,老人每年可自测一次走路速度。可以在地板上画一条4米线,以正常速度从起点走到终点,记录下所用时间,再除以4,就可得出走路速度。老人可将自测走路速度与上一年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变化过大时,应该及时看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晨起头晕,走路腿软,症状可大可小,1种脑病60岁以上更要预防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晨起头晕走路腿软,这个问题似乎很常见,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又或者是老年人,当身体素质变差后,这些头重脚轻的不适感就会悄然出现。多数人通过适当的休息以及营养的加强,头晕腿软的症状会得到改善,但是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来说,有相关症状还是需要注意的,尤其是长时间无法恢复的情况下,不排除有脑梗死的可能性,需要预防

1

在我国,脑梗死高发人群为中老年,60岁以上更要注意

脑梗死属于脑血管疾病范畴,在所有急性脑血管病中,本病占比70%,其中以中老年患者较为多见,一般60岁以上的人患病率会逐渐上升,且相对而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心源性栓塞等是引起脑梗死的常见原因。如果本身就存在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基础病,可成为脑梗死的高危病因。

2

而脑梗死的主要早期症状包括:

1、头疼头晕

严格来讲,脑梗死在临床上没有特定的早期症状,部分患者在发病之前,可先出现阵发性的头疼、头晕等非特异性表现,一般在光线或者声音的刺激下,症状更为明显。

如果脑梗死面积较大,早期除了头疼、头晕以外,还容易出现恶心、喷射状呕吐等相关症状。

2、肢体面部瘫痪

脑梗死患者在疾病早期阶段,也可以在突然之间感到单侧肢体无力,从而摔倒在地,部分病例因存在个体差异,可能会出现面部肌肉瘫痪、口角歪斜等情况。

3、感觉障碍

部分脑梗死患者在发作之前,还会出现单侧肢体麻木感、面部僵硬或感觉减退,感觉有蚂蚁在爬行一样等感觉障碍。

当然,有些患者的脑梗死症状并不是很明显,有小部分患者甚至在平时生活中并没有异常症状,只是在体检的时候才查出自己患有该病。所以,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在脑梗死预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生活中不妨多注重自身感觉,一旦不适,加以重视。而对于6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定期做好体检与预防工作。

3

从临床研究来看,脑梗死的日常预防方法有:

1、控制血压水平

血压水平控制平稳是预防脑梗死的重要措施,所以平时要注意严格限制钠盐、酒精的摄入,加强运动锻炼。

2、合理饮食

饮食上少吃或不吃高脂、高胆固醇类的食物,增加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多吃优质蛋白类的食物等,对预防脑梗死有帮助。

3、健康生活

研究表明,抽烟会增加脑梗死发生率,所以预防脑梗死也要注意戒烟,同时确保睡眠充足,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舒畅的心情。

高度怀疑脑梗死时,不妨抽空或在家属的陪同下前往医院挂神经内科的号进行就诊,通过心电图、颅脑CT、颅脑核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数字减影等相关检查进行明确诊断后,再在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专业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在山间小路中游玩走路的技巧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在山间小路游玩走路技巧

在山间小路中游玩走路的技巧

在山间小路间,要学会走路。掌握“走路经”者,玩得轻松、愉快又安全;反之则劳累、紧张,甚至受伤。

1、要匀不要急:匀速行走最省,而且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态;急一阵歇一阵的走路方式最累人。

2、要走不要跳:三步并作两步走或蹦蹦跳跳,会加重膝踝负担,容易劳累或受伤。

3、走阶不走坡:上下山时尽量走石阶,少走山面斜坡。这样较符合力学和生理要求,安全又省力。

4、快去慢返:上午出游的路可走得稍快,傍晚返程则要慢些走,以免疲劳的关节、肌腱受伤。

5、避滑就涩:宁可绕点路从较涩的雪地、草坡走,也不走滑又危险的冰面、沙石坡。以求安全。

6、走硬不走软:在水泥、沥青、石板等硬地上行走比在草地、河滩、湿地等软地面行走更省劲和安全。

7、还有三件相关的事。

一是要穿软底平跟鞋,如鞋、登山鞋,切勿穿高跟鞋、松糕鞋。二是用腰包携物最省力,其次是双肩式背包,单肩挎包及手提物品最费力。三是多开口问路避免走冤枉路,切勿“摸着石头过河”乱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如何走路瘦腿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每天通过快走是可以达到瘦腿的,但是也必须要注重于走路的姿势,否则就容易会产生肌肉,导致小腿看上去非常的难看。

1

通过快走可以达到瘦小腿的作用,但是一定要注重于走路的姿势以及用力的方式,如果这些方法不正确就可能会导致小腿变成肌肉腿又或者是萝卜腿,看上去确实有一些影响美观。

2

一般在快走的时候,首先就应该保持脚尖着地,另外走路的时候需要保持一条直线不应该绕弯不应该乱走。只有保持匀速的走路姿势,才能够达到一种瘦小腿的作用,但是在通过走路瘦腿时,不应该急于求成,必须要循序渐进。

3

慢跑虽然会消耗更多的体能,但是因为强度比较大,所以容易会导致肥肉慢慢的变成肌肉,这确实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此不如就选择快走。但是在选择快走时,小腿时刻都会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要想避免长出肌肉,一定要选择按摩。

4

按摩的时候必须要用力,必须要经过按摩之后出现一种酸痛的感觉,而并不是出现一种比较舒服的感觉,在按摩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按摩小腿部位,可以让肌肉变得更加柔软。在按摩之前可以适当性的选择热敷小腿,又或者是选择用温热的水,这才能够达到舒缓小腿的效果,有效促进血液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老人该如何走路锻炼

全文共 1259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散步是一种非常好的锻炼方式,但是如果走路的方式不对也是很容易受到伤害的,你知道老人如何散步锻炼吗?走路锻炼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一些走路锻炼应该遵循的原则,赶紧去学学吧!

强度:每天至少快走40分钟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武文强认为,通过走路健身的方式肯定是好的,但走路分为散步和快走,散步无法达到健身效果,只有快走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锻炼的作用。

作为一种运动强度不大的健身方法,快走对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的人有着较好的效果。美国匹兹堡大学一项研究发现,走路快的人比走路慢的人死亡率更低。因为快走不仅对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有着很好的锻炼效果,且相比其他运动,对身体的损害也最小。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副教授苟波认为,为保证锻炼效果,快走应至少每次40分钟~60分钟。不少国家提出每天要走“6000步”或“10000步”的口号,其实就是对锻炼时间的量化处理。按每秒走约两步的频率计算,“6000步”大概就是快走40分钟,而“10000步”则需要一个多小时。

刚开始锻炼的人可逐渐增加时长,从快走半小时开始。快走时,一般应使心率维持在每分钟120~140次,且出汗为最佳。身体状况较好的中老年人通过快走可能达不到出汗效果,这时可以辅助慢跑,做到“走跑结合”,进而达到较好的健身目的。

姿势:脚步正,曲臂摆

“人正常走路时,都会略微有一点‘外八字’。”苟波说,轻度的“内外八字”都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但如果走路“内外八字”的状况严重,就需要及时调整甚至就医。因为习惯“内外八字”走路的人,会由于发力点和着力点与正常走路的人不一样,造成髋关节和膝盖的过度磨损。

用这样的不良姿势快走锻炼,非但起不到健身效果,还会加重膝盖和髋关节损伤。走路姿势不正的人,通常鞋子磨损也比正常走路者更快,建议鞋总在一个地方磨损的人最好去医院咨询,及时纠正走路方式。

快走时,还应配合正确的摆臂姿势,即曲臂摆,因为直臂摆容易使胳膊充血,引起不适;而在走路步幅上并没有太多要求,只要自己觉得合适就好。

方式:正走、倒走、踮脚走混着来

不少老年人喜欢倒着走,这是个不错的锻炼方法。武文强说,倒走可以锻炼平时很少用到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平衡锻炼效果。另外,踮脚走也可以锻炼到腿部肌肉,尤其是让小腿肌肉更紧致。但无论是倒走还是踮脚走,都属于非正常的走路方式,容易对髋关节和膝盖造成损伤,因此,它们可以作为辅助练习,却不能时间过长,以每次5~10分钟为佳。

时间:傍晚四五点最好

不少老年人习惯早上锻炼,但在陆一帆看来,傍晚四五点钟会更好。因为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早晨锻炼是一个诱导疾病发作的高危因素,且早晨空气湿度大,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很多地点的空气质量并不好。

如果选择在晚饭后锻炼,则应在饭后半小时,并将锻炼结束时间控制在睡前两小时,比如晚上10点睡觉,8点就要结束锻炼。因为快走会加速血液循环,使身体保持在一定的兴奋状态,如果结束运动和睡觉的间隔时间过短,容易造成失眠。运动后,应做一些平复情绪的事,如看书、听轻柔音乐等,在情绪稳定后再上床睡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