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选太阳伞【精品20篇】

浏览

3248

文章

1000

篇1:太阳伞见水还防晒不 打遮阳伞可以不涂防晒霜吗

全文共 1648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伞是夏天最常见的防晒产品,很多人出门都会打太阳伞,太阳伞有很好的遮阳效果,太阳伞尽量不要淋雨,太阳伞见水后会影响防晒效果。

太阳伞见水还防晒不

太阳伞最好是尽量避免淋雨和淋水,因为如果频繁地沾水,会影响它的防紫外线功能,防晒功能越好的伞越应该避免接触水。如果防晒伞湿了脏了,可以用湿毛巾拧干水滴擦拭干净。

遮阳伞可以不涂防晒霜

其实还是需要,打伞也不是完全能隔绝紫外线,还是全面一点比较好。

1、夏天用的遮阳伞可以遮蔽一半的光线但是起不了完全防晒的作用。因为可见光和紫外线可以通过其他地方的反射间接的到达你的皮肤,20%由水反射,15-25%由沙子反射,因此要养成一年四季都使用防晒霜的习惯。

2、其实,不只是夏季,春秋冬季节,哪怕是阴天,紫外线的强度可都不能小视。虽然一时看不出来,但是黑色素在我们体内慢慢累积,时间一长就会对肌肤有影响。涂抹防晒后一定要每天卸妆。

3、遮阳伞有一定的防晒效果,但还是会有一部分紫外线通过反射照射到皮肤上,所以只打伞是保证不了防晒效果的,还是要涂防晒霜才行。

4、如果长时间处于阳光强烈的户外,超过半个小时,即使打遮阳伞也建议涂抹防晒霜。如果是冬季阳光不强烈不超过1个小时只打遮阳伞就可以了。

涂防晒霜有用吗

有用,但是要买适合自己的产品,买好一点的防晒霜。

1、使用防晒霜是可以美白肌肤的,但是并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美白,只能是擦上后看上去肌肤白皙了,卸妆之后便会恢复肌肤自身的颜色了。

2、并且防晒霜是指添加了能阻隔或吸收紫外线的防晒剂来达到防止肌肤被晒黑、晒伤的化妆品。最主要作用是防止肌肤晒黑、晒伤,并不具备真正的美白作用。

3、随着环境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的空洞越来越大,紫外线能够更加准确的照射到地面和人体皮肤上,从而危害人体皮肤健康,因此天天涂防晒霜还是很有必要的。

4、防晒霜是最经典的防晒产品,它里面包含有防晒剂的成分,能够保护皮肤不被紫外线伤害,预防皮肤晒黑晒伤,而紫外线本来就是一年365天都有的,因此天天涂防晒霜做好防晒,是没有问题的。

防晒的注意事项

1、生活中需要防晒的地方很多,比如长期在电脑前工作,需要对面部皮肤做一定的防护措施。阳光中的紫外线,即使在薄雾、阴天和有云层的天气,也照样存在,因此时时都要注意防晒。

2、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一些防晒好习惯。例如,不分夏冬阴晴,出门前一定要涂防晒品。在炎热的夏季,避免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之间外出。

3、一般的防晒用品防汗程度为30分钟,防水程度为80分钟,如长时间在阳光下,应该反复多次涂擦防晒品,最好隔1小时擦一次。

4、敏感肌肤对于防晒产品中添加的一些功效性的成分的耐受性较差,错误地使用就有可能导致敏感肌肤受损情况更加严重。所以如果你是敏感肌肤,在挑选防晒产品时应当对成分更加注意。

5、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这些情况:再怎么疯狂地防晒/用美白精华,皮肤依然黄黑黄黑的。有没有想过,导致你皮肤暗黄本身的原因其实只是你经常熬夜导致的气色不佳,而不是晒黑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防晒霜,然后量要涂够涂均匀,大约一元硬币大小,可以适量增加。敏感/痘痘肌肤、过敏皮肤、孕妇、婴儿首选硬防晒(撑遮阳伞、遮阳帽等等),其次物理防晒霜,最后化学防晒霜。涂防晒霜后就有效果,但是如果提前15-30分钟左右涂防晒霜,让防晒霜乳化成膜(水分等溶剂蒸发,促使防晒颗粒均匀紧密排列),提升防晒效果。防晒霜已经成膜的判断方法:涂防晒霜后,静待3-5分钟后,照镜子,皮肤泛白情况得到改善,显亮亮的。手摸,有粘稠感和光滑感。建议防晒霜成膜后,再做隔离、妆前乳、上妆据数据显示,防晒霜可抵挡73%的UVA,但适合的硬防晒可以抵御90%的UVA。硬防晒比较简单,比如遮阳伞、遮阳帽、墨镜等等,但遮阳伞要足够大、不透光、内部黑色涂层,防晒效果。其次,在阴天、室内都要做到全年防晒,尽量以防晒霜和硬防晒结合使用。然后多涂含有维C、熊果苷、烟酰胺等美白护肤品,抑制和减少黑色素合成。雪花焕肤抗氧化作用,减少黑色素合成,清除自由基,美白嫩肤,或每周一次美白管理、雪花焕肤管理、樱花焕肤管理,抗氧化和抗老化,防止晒黑和衰老,美白嫩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赤道太阳辐射强的原因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生活在赤道附近的国家的人们经常皮肤是比我们更黑的,因为他们接受的太阳辐射比我们强一些,那么赤道太阳辐射强的原因是什么呢?

什么是赤道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赤道?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赤道半径6,378.2km,赤道周长40075.02千米(24,901英里)。

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赤道太阳辐射低的原因

我们说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种就是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的原因之一。而赤道的纬度是零度,所以它的太阳辐射是最强的。

另外太阳直射赤道,平均时间多,我们说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夏半年,高纬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所以太阳辐射比两极地区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科学家发现太阳正在向地球“打喷嚏”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但有时太阳的一些异常变化会给地球等行星带来麻烦。例如,日冕物质抛射是对地球有严重影响的太阳爆发。日冕物质抛射(CMEs)是巨大的泡沫状气体,携带磁力线,在几个小时内从太阳喷射出来。如果日冕物质抛射将大量等离子体物质和能量注入地球,可能会严重影响人类的通讯基础设施。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预测日冕物质抛射,希望警告能有助于防止电子设备和电网受损。研究人员还将这种现象比作“太阳打喷嚏

雷丁大学的马修·欧文斯教授说:“直到现在,日冕物质抛射一直被认为是空间中的移动气泡。我们发现它们更像是不断膨胀的尘埃云或喷嚏,由独立的等离子体组成,它们做着自己的事情。”

当太阳风作用于日冕物质抛射时,它的形状和行为将变得不可预测。欧文斯说:“如果我们想保护自己免受太阳辐射,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太阳风。”

这项新的研究和研究小组提出的将太阳风读数纳入未来日冕物质抛射预测的提议,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评估日冕物质抛射对人类技术的风险,并可能有助于减轻它们造成的损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国将建造世界第一个全超导“人造太阳”实验装置

全文共 943 字

+ 加入清单

在地球上模拟太阳,利用热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中国的科学家们正朝这一理想加快前进步伐。目前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实验装置,已在安徽合肥进入总装。

人们认识热核聚变是从氢弹爆炸开始的。氢弹爆炸时释放出极大的能量,给人类带来的是灾难。而科学家们却希望发明一种装置,可以有效地控制“氢弹爆炸”的过程,让能量持续稳定的输出。科学家们把这类装置比喻为“人造太阳”,因为它可以像太阳一样,为人类提供一种无限的、清洁的和安全的能源。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的“EAST”装置就是这样的一种实验设备。等离子体长时间稳定运行是实现控制核聚变的前提条件之一,但在目前世界上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上,等离子体稳定运行的时间都很短,短的只有几秒钟,最长的也只有4分多钟,而“EAST”装置由于采用了先进的非圆切面和全超导技术,等离子体稳定运行的时间可达16分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能让等离子体运行时间最长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目前,这一装置的主要技术问题已被攻克,正进入总装阶段,计划于2005年建成。

专家们认为,这一实验装置可为欧、美、日、中等7方正在谈判筹建中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建设提供直接经验,并为未来聚变实验堆提供重要的工程和物理实验基础。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李建刚说,虽然“人造太阳”的奇观在实验室中已经出现,但离真正的商业运行还有相当长的距离,“人造太阳”所发出的电能在短时间内还不可能进入人们的家中。根据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状况,这一梦想最快有可能在50年后实现。

“人造太阳”的实验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在过去的100年中,人类对能源的研究和使用已从化石燃料的单一化结构,发展到以化石能源为主,核能和水能互补的多元格局。但是,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不可再生,目前已经商业化的核裂变能又会产生一定的核废料,同时受到原料的限制。

而核聚变能则被认为是无限、清洁、安全的换代新能源。据专家介绍,自然界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的聚变。氘在地球的海水中藏量丰富,多达40万亿吨,如果全部用于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足够人类使用几百亿年,而且反应产物是无放射性污染的氦。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不遗余力,竞相研究、开发核聚能的原因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太阳热辐射危害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取暖器是大家家庭生活中最常用的取暖设备,小太阳取暖器是应用最广泛的品种之一,不过对于那些不知道这个品种的取暖器朋友来说最关心的不是价格和品种,而是其有没有什么危害等环保安全问题,那么,小太阳热辐射危害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小太阳取暖器有辐射吗

小太阳取暖器是有辐射的,但是它的辐射是红外线热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很大危害的。

小太阳的工作原理:小太阳取暖器是利用电阻丝发热产生一定量的红外线热辐射,然后在利用辐射罩将红外线(热量)定向反射达到取暖的效果。

小太阳取暖器危害

小太阳取暖器

小太阳取暖器采用蜂窝网发射能量,局部加热可以方便的控制即热点,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左右,从这个角度来说小太阳取暖器是对人体无害的,但是换一个角度来说,在使用的过程中建议大家保持至少一米的距离,以免造成皮肤灼伤。另外小太阳取暖器在加热的过程中会将炉丝烧的通过,放射出大量的红外线,这种设限对眼睛是有伤害的,建议大家使用的时候不要直视炉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婴儿皮肤被太阳晒伤怎么办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婴儿其实不能随便晒太阳,需要掌握其正确晒太阳的时间,要选在阳光最薄弱的时间晒太阳,如果错误的时间晒太阳会导致孩子皮肤晒伤,那么婴儿皮肤被太阳晒伤怎么办?

婴儿皮肤被太阳晒伤需要按照下面方式处理:

1、让宝宝保持凉爽,避免再度在烈日下暴晒。

2、给宝宝冲个凉水澡,然后对晒伤部位进行冷敷,尽量不要触碰到晒伤部位。

3、如果需要给宝宝涂少量的润肤霜。

4、如果宝宝的皮肤起了水泡,切记不要将其挑破。

5、如果宝宝出现了发烧、畏寒、恶心或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医。

多晒太阳对婴儿的健康非常重要,但是婴儿的肌肤娇嫩,很容易被晒伤。有时候家长稍不注意,你的孩子就被晒伤了。

家长们该如何防止婴儿晒伤呢?

1、六个月以下的宝宝在出门前要均匀地涂抹上防晒霜。

2、选择适当的时间晒太阳,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期间出门,避免阳光直晒。

3、露天游泳或户外玩耍的时间要控制在10到15分钟,并且穿上长袖罩衫或长裤。

4、不要忽略阴天时候的太阳光,甚至是透过树枝的阳光,同样也会导致晒伤。

5、开车时尽量少打开车窗。

6、晒太阳时,如果孩子出现头晕、心慌、皮肤潮红等反应,应立即将孩子抱到到阴凉处休息,并给予清凉饮料或淡盐水。

所以说婴儿皮肤被太阳晒伤上面都有所介绍,让更多家长注意不能随便让婴儿晒太阳,这些都是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需要多加了解,通过还可以了解晒伤后皮肤该如何急救等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如何选择太阳伞 防晒伞知识点

全文共 1618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气温很高,紫外线也很强,出门除了要涂抹防晒霜以外,打太阳伞也是很常见很受大家喜爱的一种防晒方式,太阳伞选的对,防晒效果是非常好的。

如何选择太阳伞

1、根据目的选择太阳伞,太阳伞其实按照分类来说有两种:一种是防晒黑具有反射紫外线功能的,一种是防日照具有较高遮光率的。前者适合于不想让自己晒黑的人群用,后者则适于眼睛畏强光但不怕晒黑的人用,因此,购买太阳伞的时候也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购买。如果不想让自己晒黑,就要尽量选择紫外线反射率高的太阳伞。

2、关注太阳伞的紫外线反射加工,原则上来说,深色材料的太阳伞相比浅色材料的太阳伞紫外线透过的可能性更低,但如果采取了较好的加工方式,人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颜色的太阳伞,不必拘泥于深色的太阳伞了。

3、关注太阳伞内部颜色,很多人买太阳伞的时候都在意外面的颜色好不好看,但太阳伞内部的颜色也与其功效息息相关。如果太阳伞的内部是闪亮的浅色,很容易汇集从地面反射的紫外线,这样人们即使打着太阳伞也会被晒黑。因此,怕晒黑的人们选择太阳伞时,应当注意选择内部是黑色或者绀碧色等深色的产品。

4、选择不易集热的材质,一般用绢或者麻等材料制作的太阳伞能够将太阳中的热能隔离在伞外,伞下的人不易感到炎热,另外,厚材质和双层太阳伞也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更值得大家购买。相反,化学纤维和聚酯纤维材质制成的太阳伞不易散热,撑着这样的伞走在太阳下会感到格外炎热,买的时候应当注意哦!

防晒伞知识点

1、银胶防紫外线佳

涂层处理是伞面达到防紫外线效果的一种最常见的处理方法。一般来说,银胶涂层处理的伞布防紫外线性能远远好于经过一般染整处理的面料。同时,银胶涂层在内或在外并不影响防晒的效果,最好选择银胶在里面的,不易脱落。

2、防嗮伞不能当雨伞用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杜长明医师特别提醒,雨水对防晒涂层有腐蚀作用,为了保持遮阳伞的防晒性能,最好不要把遮阳伞用来防雨。如果伞面脏了,可以用质地较软的刷洗工具蘸清水轻轻刷洗,但是不能用手搓洗,清洗次数更不可过频,否则也会影响防晒效果。

太阳伞选购诀窍小总结

选遮阳伞要看以下四点:颜色、涂层、UPF、材质。

首先,透光率好坏,是检验遮阳伞的一大标准,伞的颜色越深,透光率越低,其抗紫外线的能力越好,黑色遮阳伞最防晒。其次,看涂层,在选择遮阳伞时,先看有无涂层。这起到反射光线的作用。目前最流行的是黑胶遮阳伞,它的防晒指数相对其它涂层较高。第三,看UPF值。只有合格证上标识有“UPF>40,UVA

购买者也可通过两种直观方法来挑选:其一,对着光观察撑开的伞布,光越弱说明织物越紧密;其二,看光泽,伞面有绸缎光泽,且光泽度越好说明紧密程度越好。一般来说,棉、丝、尼龙、粘胶等防紫外线性能较差,而涤纶较好。另外,选购及使用遮阳伞时还应注意,遮阳伞的紫外线防护效果与价格关系不大,价格高,噱头足,并不意味阳伞的防晒效果就好,价格主要决定于伞骨材料、款式等;其次,在我们活动的外部环境中,紫外线从各个角度辐射到人体上,所以伞面宜大不宜小,如果能涂上防晒霜、穿上抗紫外线的服装等,就可以对身体起到更好的多方位保护了。

太阳伞怎么保养使用时间能久一些

1、太阳伞主要功能就是遮挡紫外线,太阳伞的面料非常精细,里面含有细小微粒,所以最好不要用刷子刷,用清水或者湿毛巾擦一下就好,如果雨伞溅上泥了,先放到通风的地方晾干,(最好不要放到太阳底下)等干了之后轻轻地把土弄下来,然后用洗洁精洗刷掉,再用清水冲一下,晾干。

切记:千万不能用刷子使劲刷,否则干后容易破裂!而且千万不要让伞架沾水,否则生锈更不能用了!

2、准备鲜柠檬两个,榨出汁儿来。然后滴到生了锈的伞架上,轻轻擦拭,多擦几遍直到锈渍除去了,再用肥皂水洗净。

小贴士:这种办法适合使用在颜色深点的太阳伞,因为柠檬汁会留下淡淡的黄色!在使用遮阳伞时,尽量不要在手出汗的时候使用。如果遮阳伞沾水了要及时擦干净。在下雨的时候最好不要用遮阳伞,因为这样会降低它的防晒效果!

切记:刚用完太阳伞的时候不要立刻收起来,这样会使伞面老化,发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太阳离地球有多远?

全文共 1290 字

+ 加入清单

前面所提到的有关行星间的距离与小行星的发现是息息相关的,实际上,在希巴克斯计算出的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后整整 1800 个年头里,人们根本没有测出其他星体与地球间的距离。

正如本书前面所述,古希腊天文学家阿瑞斯塔修斯总结了一种用“视差”计算太阳与地球间距离的方法。在公元前 270 年,他得出的结论是太阳距地球 800 万公里,而太阳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 7 倍。

这一计算实在是过低估计了太阳的直径及其与地球的距离。但它却给了阿瑞斯塔修斯一个重要的启发,并最终促使他发现了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这一真理,但在当时,根本没有人对其观点表现出一丝一毫的重视。

尽管如此,真理却终归是真理。当历史进入到了 17 世纪时,随着天文望远镜的发明,使人们对天体姿态及位置的精确测定成为可能。利用天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天体位置微小的变化,或极细微的视差,而这些用肉眼是根本不可能观察得到的。但是,利用视差来计算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却没有什么必要,同时,这毕竟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因为,利用视差计算首先要对太阳上的某一点进行定位,而这对于一个“大火球”来说简直是异想天开。更主要的是,视差计算应选择一参照物,而在太阳刚刚升起时,天空中基本上没有能看得到的星体担当这一“重任”。

不过,视差法却可以用来计算各行星之间的距离,我们应当感谢开普勒先生,正是他发明了太阳系的模型,利用它可以通过对任一行星在其公转轨道上的任一位置进行测定,从而计算出该行星与太阳、地球或其他行星间的距离。正是由于这种模型优越的性能及其毋庸置疑的正确性,因此直到今天仍被广泛应用,其中重要的一种应用就是用它计算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

1672 年,意裔法国天文学家詹·都曼纽·卡西尼在巴黎对火星进行了观测,同时,另一名法国天文学家琴·理查在遥远的法属圭亚那也进行了同样的工作。两次观测的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由于观测地点不同,观测到的火星与其附近星体间的距离存在有微小的差异。在巴黎与法属圭亚那间的直线距离以及两次观测所得视差已知的条件下,可计算出火星与地球的距离。当然,用这一方法还可测出太阳系中其他星体与地球的距离。当时卡西尼测出的火星与地球的距离大约存在 7%的误差。这一精度的确太低了,但是这毕竟是有关这方面的首次尝试,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进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一精度也在不断提高。现在,我们知道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大约为 1.5 亿公里,这一距离约为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的 400 倍。

由于我们看到的太阳非常之大,因此在人们的意识中好像觉得它并不太遥远。经计算可知,其直径为 140 万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 109 倍。这一切都赋予人们一种想象力,也就是地球正在围绕太阳旋转。

另外,卡西尼的观测结果表明,土星(这是在那个年代人们已知的最远的行星)距太阳约 14.27 亿公里,约为太阳与地球距离的 9.5 倍,而土星公转轨道的直径约为 28 亿公里。由此,天文学家们于 1672 年首次估算出了太阳系的范围,这一范围远远超乎阿里斯塔克和喜帕恰斯等人的想象。当然,与 300 年后的今天相比,卡西尼所知的“太阳系”只是真正太阳系的一小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太阳的能量从哪里来?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简介:太阳是地球上所有事物生长的动力源。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一切都将毁灭。这主要是因为太阳一直向外界释放巨大的能量。然而,太阳的能量来自哪里?

太阳是地球上所有事物生长的动力源。没有太阳,地球上的一切都将毁灭。这主要是因为太阳一直向外界释放巨大的能量。然而,太阳的能量来自哪里?

根据格林威治天文台自1836年以来的计算,美国人德·埃格认为,在过去的100年里,太阳的直径缩短了1000公里,这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的兴趣。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科学家认为太阳100年收缩0.1%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因此,有人认为太阳能释放巨大能量的原因是因为它巨大的热块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收缩。但令人惊讶的是,根据这一计算,太阳只能存在2500万年。这显然与地球的历史相矛盾。

如果太阳的收缩是太阳释放能量的主要原因,那么太阳将在14万年内收缩一半。但这不符合事实,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太阳能的神秘不能用太阳收缩来解释。科学家们仍需进一步探索太阳的确切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太阳花种子应该怎么养花?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花是从初夏开始,一直开到秋末的,属于每天开花,五颜六色非常漂亮。是居家养花必备,下面给大家说说太阳花种子应该怎么养花?请看下面

操作方法

1

温度:一些播种通常略微温暖的时节播种。 20〜25℃是种子容易发芽的温度。 在此温度下,播种后通常需要3至7天。

2

在育苗阶段,天气不是很热,水汽蒸发缓慢。 过量饮用是不合适的。 开花期在三天的时候,必须彻底浸透并充分吸收。

3

太阳花需要充足的阳光。 只有接受足够的光线才能使它变得强壮和茂盛,并且它也可以从少数植物种植到大块植物。 即使它在自己的阳台上种植,也可以变成花朵。

4

记住幼苗时,盆内不要积水,并妥善保持盆内的水分。 长大后,浇水可以在早上和晚上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太阳锥尾鹦鹉的饲养方法 太阳锥尾鹦鹉的价格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锥尾鹦鹉饲养方法太阳锥尾鹦鹉的价格

太阳锥尾鹦鹉的饲养方法

太阳锥尾鹦鹉的与猫儿狗儿的喂食要点可以说完全不同,鸟儿生食照样开吃,水果蔬菜它们最爱,狗猫则相反,因此家庭饲养的太阳锥尾鹦鹉时要切忌乱投食。健康的饮食可以延年益寿哦。

太阳锥尾鹦鹉鹦鹉主要以种子、浆果、水果(特别是仙人掌的果实)、花朵、坚果为食还包括向日葵种子、番红花、麻、小麦、燕麦、金丝雀谷草及各种谷物及发芽种子;浸泡的鸽子粮、水果及蔬菜(苹果、芒果、黄瓜、半熟玉米、胡萝卜、野玫瑰果、花楸浆果等)、草本食物(蘩缕、蒲公英等);定期矿物补充、白面包及蛋类食物。

需要避免提供以下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将伤害他们:包心菜和鳄梨,莴苣和荷兰芹(香菜)。

太阳锥尾鹦鹉一般喂食滋养丸和种子。他们喜欢深绿色和黄色蔬菜。补充鹦鹉的健康饮食如新鲜的水果甚至煮过的鸡蛋,对他们而言是很好的。要经常记住的是,在几个小时以后要将这些食物移除,因为这些食物很容易迅速的腐坏,因为他们是不含防腐剂的。当然,他们每天需要拥有一个干净的饮水盘,并且如果他们在饮用水里洗澡时,我们就必须注意到他们那样做,如此才能够及时用他们的饮水盘更换干净的饮水。您能给您的太阳锥尾鹦鹉增加的维生素的补充,尤其是在他们平常的饮食只被喂食种子的情况下。而喂食滋养丸通常里面已经含有他们所需求的维生素营养。他们的笼子应该是宽裕和结实的并且提供大量玩具供给他们来娱乐,并确保有足够的空间让其玩耍与舒展身体。提供矿物块将帮助他们获得需要的钙和有助于帮助他们的喙生长良好。

太阳锥尾鹦鹉的价格

绿颊小太阳:幼鸟价格300-400元1-3个月/熟对1000-1200元。

黄边小太阳:幼鸟价格400-500元1-3个月/熟对1300-1500元。

肉桂小太阳:幼鸟价格500-600元1-3个月/熟对1500-1800元。

太阳锥尾鹦鹉体长30厘米,体重120-130克。这种鹦鹉鸟体大部分为金黄色,头顶、脸颊两侧、下腹部和背部下方都带有点桔色的色调;尾巴内侧的主要覆羽为深绿色并带有点金黄色调、翅膀部份的主要飞行羽为深绿色,尖端有蓝色;翅膀外侧的次要飞行羽为金黄色,并参杂些许深绿色的羽毛;眼睛外带有一圈白色的裸皮;鸟喙为黑色,虹膜为深棕色。幼鸟体色和成鸟相同,但是头部的金黄色带有许多绿色的羽毛,翅膀也大多为绿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太阳黑子的观测方法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黑子产生的带电离子,可以破坏地球高空的电离层,使大气发生异常,还会干扰地球磁场,从而使电讯中断。如果及时观察太阳黑子的产生情况,可以提前预报太阳黑子即将对地球产生的危害,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危害程度,下面带您了解一下比较简易的太阳黑子的观测方法

太阳黑子的观测方法:

1.准备一台天文望远镜,或是旅游观光望远镜。天文望远镜要一个太阳滤镜,放在望远镜物镜的前面,不要搞坏蜡烛熏黑的碳层,否则会很危险。

2.旅游观光望远镜的观测方法,等到太阳落山,还没落完,到太阳用肉眼看不刺眼时,就可用旅游观光望远镜进行观测。

1840年代德国的一位业余天文学家发现了太阳黑子10-11年的周期变化规律。通过长期的观测,人们还发现太阳黑子在日面上的活动随时间变化的纬度分布也有规律性。一开始,几乎所有的黑子都分布在±30°的纬度内,太阳活动剧烈时,它往往出现在±15°处,并逐步向低纬度区移动,在±8°处消失。在上一个周期的黑子还没有完全消失时,下一个周期的黑子又出现在±30°纬度附近。如果以黑子的纬度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绘出的黑子分布图很像蝴蝶,因而称作蝴蝶图。

今天小编对太阳黑子的观测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哪些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太阳会发光的原因

全文共 1055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或日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著的一个理想球体[。其直径大约是1,392,000(1.392×106)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质量大约是2×10^3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 从化学组成来看,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

太阳会发光原因

月球、地球都是坚硬的球体,而太阳却是一个炽热的气体大火球,它表面的温度有600万摄氏度,中心有1500万摄氏度,任何东西在太阳上都会化成气。月球虽然也有光,但它不会发光,它是反射的太阳的光。那太阳的光和热是从哪儿来的呢?

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里有氢原子核,它们互相作用,结合成氦原子核,同时放出光和热,这叫热核反应,太阳就是用原子作燃料的大火炉。1公斤的原子燃料能抵得30亿公斤的煤。太阳的原子燃料极其丰富,千千万万年也燃不完,它将永久地供给我们光和热。

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呢?它的能源是什么?

天文学家曾经设想过种种可能的来源。一个简单的想法是,太阳是一个正在燃烧的大煤球。但是仔细计算一下,像太阳那么大(比地球大130万倍)的煤球,要一直燃烧下来,也只能够烧3000多年。因为我们人类的历史有几十万年,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历史也有5000多年了。太阳的“年龄”不可能比人类历史短。更何况,要是煤球,越烧越小,太阳光会很快变得越来越暗弱了。但实际上,经过近百年来的实测,太阳光度并没有什么变化。所以,煤球燃烧的想法,肯定是不对的。

20世纪来,随着原子物理学的发展,人们才解决了太阳能源问题。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1879-1955)发现了物体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只要有一点点质量转化为能量,其数值就十分巨大。例如1克物质相对应的能量,这相当于1万吨煤全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对于原子能的研究,使人们想到,太阳的能源可能就是原子能。观测、实验证实了这种想法。

原来,太阳主要由氢组成,氢占质量的70%以上。在太阳内部高温(在1000万K以上)、高压(约为2500亿大气压力)的条件下,氢原子会发生“热核反应”,由4个氢原子核合成为1个氦原子核。在这个反应中,有一部分质量转化为能量,放出大量的热量。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类似于地面上的氢弹爆炸。正因为在太阳核心区不断地发生无数的“氢弹爆炸”过程,所以源源不断地供应了太阳辐射出的光和热。原子能就是太阳的能源。

太阳从东方升起这种说法并不正确。由于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实际上地球是在向东方转去,迎向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太阳伞的使用寿命是多久 太阳伞用多久就要换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伞是遮太阳的,太阳伞有防紫外线的效果,在夏天是最受欢迎的防晒产品,太阳伞是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的,太阳伞用久了防晒效果会大打折扣。

太阳伞的使用寿命是多久

一般来说,太阳伞可以用2到3年。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品都是会慢慢折旧的,太阳伞也不例外,太阳伞每天都在太阳下接受阳光的洗礼,久而久之材料就会有一定的磨损,一旦防晒涂层被磨损破坏,防晒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到了一定的使用期限,不妨换一把新的太阳伞,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

太阳伞用多久就要换

太阳伞最好是每年都要换新的,一般太阳伞上的涂层都是有寿命的,用很多年是会让防晒效果大打折扣的。近年,随着科学对太阳光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盛夏使用太阳伞的必要性和好处。但是,太阳伞每天都在太阳下暴晒,久而久之材料就会有一定的磨损,导致紫外线的反射率逐渐低下。无论你在存放的时候多么小心注意,太阳伞的寿命也只有1到2年,所以一旦到了太阳伞的保质期,就毫不犹豫的换一把新伞吧。

太阳伞应该如何保养

1、首先,用的时候要尽量少用出了汗的手去摸伞面。

2、太阳伞也要擦干净后,晾干,室温下放一会,再收起来,不能晒得很热就收起来,这样容易使伞面老化,发脆,易烂。

3、晴雨伞最好分开用,一是太阳伞比较靓丽,被雨淋后会弄脏,二是被雨淋后会降低防晒效果。晴雨伞两用的不在此列。

太阳伞防晒原理

太阳伞的防晒原理主要是减少它的透射部分,使紫外线尽量被反射掉或吸收掉。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使它反射或散射掉。其中又包括两种情况,一是镀金属膜,这属于镜反射、规则反射;还有一种珠光效果的面料,如某些伞面,能把紫外线向反射的方向散射开。

第二种方法是在织物纤维的内部掺入吸收紫外线的材料,或是在织物完成以后做后期整理,渗入一些吸收紫外线的材料,如纳米级的氧化锌或二氧化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太阳风是什么物质组成的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的外层大气,日冕,不断向外膨胀,形成从太阳径向向外的等离子流,通常被称为“太阳风”。

太阳风导致彗星形成长尾巴,向与太阳相反的方向延伸。当人们欣赏彗星美丽的尾巴时,他们可以想象太阳风的存在。在地球高纬度地区看到的多彩极光也是由于太阳风粒子进入地球磁场,加速后在地球大气中沉淀。航天器的直接观测表明,太阳风主要由质子和电子组成,但有少量氦核和少量重离子成分。据估计,在大约100个天文单位(天文单位=日平均距离=1。在5×108千米之外,太阳风将与来自银河系的星际气体相互作用,太阳风占据的空间被称为“日光层”。研究太阳风的物理过程和规律已经成为空间物理学的一个新分支——日光层物理学。

太阳风的发现是20世纪空间探索的重要发现之一。经过近40年的研究,我们对太阳风的物理性质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太阳风是如何起源和加速的仍不清楚。显然,太阳的大气层以太阳风的形式不断失去质量和能量。然而,太阳风如何获得等离子体和能量仍然是空间物理领域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一个重要基础课题。

太阳风构成了人类活动的外层空间环境。太阳大气的扰动通过太阳风传递到地球,并通过与地球磁场的相互作用,有时会引起一系列影响人类活动的事件。例如,通信卫星故障、高纬度电网故障、短波通信和长波导航质量恶化。太阳风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天气和气候的变化。随着人类在21世纪进一步利用地球的外层空间环境,空间环境预报(或“空间天气”预报)将非常重要。了解太阳风的起源及其加热和加速机制对建立有效的空间天气预报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在宇宙中,许多恒星甚至许多星系向外发射它们自己的“风”,造成它们的物质损失并影响它们周围的星际空间或星系际空间。太阳风是唯一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恒星风。太阳风起源和加速机制的研究必将对理解宇宙等离子体这一常见的“风”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太阳物理学术计划最近发射的观测太阳和太阳风的航天器包括“太阳天文台”、“太阳水星天文台”、“高级综合探测器”和“空间太阳望远镜”。如果上述设计中的四个重要飞行计划得以实施,太阳风起源和加速的研究将向前迈进一大步。由于对太阳大气的高分辨率观测和对太阳风甚至日冕的直接观测都是昂贵的空间飞行项目,国际合作在这一领域非常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金色的太阳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1859年的一个晚上,化学家罗伯特·本生(Robert Bunsen)和古斯塔夫·基尔霍夫(Gustav Kirchhoff)在德国曼海姆(距离他们工作的海德堡大学实验室约16公里)工作时,看到一场大火在熊熊燃烧。他们将新改进的分光镜推到窗口,并在火焰发出的明亮光芒中迅速检测出了钡和锶元素。分光镜是他们发明的一种可以将光分解为不同波长的设备,可用于识别化学元素。本生写道,“同样的分析模式肯定也适用于太阳和明亮恒星的大气层。”19世纪下半叶,科学家利用这种强大的工具取得了大量突破性发现。

在1868年8月18日的日全食期间,几位天文学家使用分光镜检测到一种新的元素——太阳中的氦。后来发现,这是宇宙中第二丰富的元素。碳、氮、铁和周期表上所有较重的元素——包括金——最终都被确认在太阳大气中以气态存在。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对岩石和矿物的收集演变为地质学。查尔斯·莱尔(Charles Lyell)、詹姆斯·赫顿(James Hutton)和伟大的化石收藏家玛丽·安宁(Mary Anning,英国早期化石收集者与古生物学家,第一具鱼龙骨架的发现者)等人清楚地证明,地球的年龄远比许多当时神学家所认为的6000年要久远得多。莱尔和赫顿认为,地球必定有几百万年甚至几十亿年的历史。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是什么让太阳和星星能维持如此长的时间呢?

德国物理学家尤利乌斯·冯·迈尔(Julius Robert von Mayer)强烈支持陨星为太阳提供热能的理论。他计算出,在缺乏外部能源的情况下,太阳只能照耀约5000年。他在1848年提出,数十亿颗落在太阳上的陨石为太阳提供了燃料,从而使其发出巨大的热量。据推测,这些物质还给太阳带来了重元素。

在1878年7月29日的日全食期间,美国气象局的气象学家克利夫兰·阿贝提出,日冕是许多为太阳提供能量的陨石。

在1878年的日全食中,美国气象局的第一位气象学家克利夫兰·阿贝(Cleveland Abbe)认为,在日全食中见到的日冕实际上是一群流星正在撞击太阳。然而,科学家很快就证明了日冕由极为稀薄的气体构成,并表明陨星无法作为太阳能的来源。

最终,科学家计算出太阳含有将近2.5万亿吨黄金,足以填满地球的海洋。尽管如此,这也只是每万亿个氢原子中有8个金原子——与太阳的质量相比微不足道。那么,黄金是如何出现在太阳和地球上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稳定性。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地球气候的影响因素包括:太阳辐射因子、下垫面因子、大气环流因子和人类活动因子。

1.太阳辐射因子是气候的根本动力来源,这类因子有:纬度因素等。

2.下垫面因子对气候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这类因子有:洋流、地面植被、地形地质等。

3.大气环流因子本身是气候的组成部分,对某地气候的形成起着直接性的影响,主要因子有:气团的平均状况、气流的平均状况等。

4.人类活动因子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产生的影响,例如植被变化、温室气体的排放等。

太阳辐射是地面和大气的热能源泉,地面热量收支差额是影响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

太阳辐射主要受纬度和地球自转、公转变化、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影响。对于整个地球而言,地面热量的收支差额几乎为零,但对于不同地区,地面所接受的热量存在差异,因而会对气候的形成产生影响。同时,地面接受热量后,与大气不断进行热量交换,热量平衡过程中的各分量对于气候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地理纬度不同,所接受到的热量不同,引起不同的气候;通常情况下,纬度越高,温度越低;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及内陆降水较少。

今天小编就太阳辐射对地球气候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哪些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太阳打嗝:喷出神秘高温“团块”大小超地球500倍!

全文共 1819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表面的磁感应线缠绕、扭曲并最终破裂时,大量带电粒子将被释放出来形成太阳风

在5.5小时的时间跨度内观察到太阳风中“小块”结构(黄色,箭头所示)的运动和变化过程。

太阳的日冕层总是散发出薄薄的带电粒子流。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太阳风”。它就像太阳呼吸一样,但有时,太阳会“打嗝”。

根据今年2月出版的学术期刊《地球物理研究:空间物理学》(JGR:空间物理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日冕每2小时就会在太阳风内部结构中出现一些温度和密度较高的部分。它们从太阳表面高速喷出,大到足以将整个地球包裹在里面,就好像太阳在“打嗝”。在正式研究中,科学家称太阳的这种“打嗝”为“周期性密度结构”,但天文学家更喜欢称之为“斑点”。只要看看它的图片,你就会知道它为什么被称为。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研究合作科学家尼科尔林·维亚尔说:“它们看起来像熔岩灯里的小团块。唯一的区别是这些团块比地球大。”

科学界已经知道这些“小块”已经存在了20多年,但是它们的起源是什么呢?它会有什么影响?科学家目前还不清楚。到目前为止,对这些内部精细结构的观察基本上是通过运行在地球周围的探测器获得的,这些探测器可以探测到这些从太阳开始的“小块”何时撞击地球磁场;然而,我们不知道在4天内从太阳到地球1.5亿公里的过程中,这些“小块”的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第一次改变了。瓦尔和她的同事一路观察这些“小团块”,从太阳一出来就追踪它们的踪迹。怎么做?答案就在于40多年来尘封的数据!

这些早期观察证实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这些“小团块”刚离开太阳表面时非常热,通常大约是太阳风平均温度的两倍,并以大约90分钟的间隔出现在日冕中。瓦尔说:“即使在太空天气相当平静的一天,这种‘小肿块’仍然稳定地出现,这是太阳的基本活动。它也会影响地球。”

吞噬地球的“小肿块”

早在21世纪初,科学家们就已经知道这些“小块”的结构非常大,并对它们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初步测量显示,这些“团块”的直径可能达到地球直径的50-500倍。然而,随着它们离太阳表面越来越远,它们的体积会迅速变得更大。此外,科学家还知道,这些“团块”密度更大,每单位体积包含的带电粒子是正常太阳风区域的两倍。

磁场数据显示,当这些巨大的“团块”经过地球时,地球磁场将被压缩,相关的通信信号将被干扰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然而,这些测量也带来了一些遗留的问题,因为这些“小块”一定在从太阳到地球的四天内发生了变化,而且温度一定下降了。因此,瓦尔和他的同事想知道他们第一次离开太阳表面时是什么样子。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重新检查了分别于1974年和1976年由美国航天局和德国航天局合作发射的太阳神1号和太阳神2号的历史数据。这两个探测器已经围绕太阳运行了近10年,最晚距离太阳表面只有4300万公里,比水星围绕太阳的轨道还要近。他们对如此远距离的太阳风温度和磁场特性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然后,假设任何宇宙飞船都曾被这样一个“小肿块”撞击过,那么在它们的历史数据中应该会留下痕迹。特别是,研究小组知道他们只需要掌握一个显著的特征,即温度和密度的突然上升,被温度和密度较低的等离子体物质分开。结果,他们在这些40多年前的历史数据中发现了五个这样的案例!

这些数据显示,这些“小团块”大约每90分钟从太阳表面产生一次,这与几十年后从地球上观察到的情况一致。这项成就还首次提供了第一手空间观测数据,证明这些神秘的结构确实比普通的太阳风更热、密度更大。

剩余问题

至于这些“团块”从一开始是如何形成的?辩论仍在继续。然而,根据地球轨道附近记录的磁场数据,人们认为产生这些“小块”的机制应该与产生太阳风的机制相同,即当太阳表面的磁感应线缠绕、扭曲并最终突然破裂时,释放大量高温等离子体材料的过程。

“我们相信,在小得多的范围内,有一种类似的机制产生了这些神秘的块状结构,”瓦尔说。如果太阳风是一次大爆炸,那么这些小块就是小爆炸。"

美国宇航局2018年8月发射的“帕克”太阳能探测器目前距离太阳约2400万公里。很快,它发回的数据将帮助科学家确认这些理论的准确性。与40年前的“阿波罗”号探测器相比,今天的“帕克”号探测器的优势不仅在于人类社会的工程技术在过去40年左右取得了飞速的进步,而且在于它比前者离太阳更近,在最近的时间里它离太阳只有640万公里。在这样的距离,“帕克”探测器将能够直接看到鼻子下的几乎所有东西!(晨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太阳活动会导致地震吗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那太阳活动导致地震吗?

太阳活动是22年一个周期,但是,地震活动并没有22一个周期的规律,这就证明地震与太阳活动没有关系。大地震都是高气量的熔岩引起的爆炸型的火山爆发引起的。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气候变化的关系也是比较明显的,地球上气候变化与黑子数目变化周期密切相关,可是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远远没有搞清楚。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有时比较平静,有时比较剧烈;太阳有自转,太阳上的活动区有时对向地球,有时又背向地球;

今天小编对太阳活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太阳龟好养吗?太阳龟饲养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龟龙骨突出,龟甲周围有一圈突出的小刺。又叫刺山龟(详情介绍),造型独特,非常引人注目。太阳龟好养吗?太阳龟饲养

太阳龟好养吗

太阳龟好养吗?喂食、太阳龟是杂食动物,但主要是吃素的,平时多给一下高纤维植物的根、茎、叶、果就好。偶尔喂一些蚯蚓、蛞蝓来调节一下口味。

太阳龟好养吗?环境、太阳龟是两栖动物,太阳龟幼龟比较喜欢在陆地栖息,人工饲养时需要先要铺一层5厘米厚的砂砾层,再铺15-25cm厚的泥炭藓和长纤维泥炭藓。而且陆地需要保持湿润,还要能够藏身和筑巢,温度保持在25到28℃。

太阳龟好养吗?年龄、养一只长寿的龟,怎么看它的年龄了?太阳龟是这样的,看背部龟甲上的花纹,看看有多少有个同心圆,一个就是一年,龟的年龄就圈数加1。当然也有龟壳模糊或者损毁了的,那么只能大概知道。而且这种方法在人工加温饲养的条件下生存的太阳龟不适合的。不过人工饲养的,也会记下是多少岁的。

太阳龟好养吗

太阳龟好养吗?冬眠期管理

太阳龟,是需要冬眠的,作为变温动物,他是需要冬眠的。不过它冬眠的温度有点偏高,像蛇一般是在7~8℃以下,才开始冬眠。而太阳龟是在温度只要到10℃以下就开始冬眠的。不吃也不动,直接睡5个月左右。到时大家注意一下,别以为它不动,就是死了,给扔了。只要温度在15℃以上,它就会醒。大家如果不想让太阳龟冬眠,可以直接加温喂养,保持温度即可。当它冬眠醒了,就是保温,和避免强烈的太阳光。其他的不用多做什么,多喂点吃的就好,也不用换水,保持温度就好。

总体来讲,只要饲主悉心照料,太阳龟不难养的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