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追究虐童保姆的法律责任案例(汇编10篇)

浏览

7623

文章

10

篇1:我国法律规定多少岁是完全追究刑事责任起点?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称不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按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刑事责任。主刑,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它只能独立使用,不能相互附加适用。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分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对犯罪的外国人,也可以独立或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法律规定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称不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4、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6、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刑事责任与犯罪的关系。犯罪是刑事责任产生的法律事实根据,没有犯罪就不可能有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只要实施了犯罪,就不能不产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犯罪与刑事责任的质的一致性。同时由于各种犯罪的严重程度不同,犯罪人承担的刑事责任程度也不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保姆虐待老人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年轻人工作忙,没有事件照顾父母,所以请保姆来照顾。那么作为子女的知道保姆是如何对待老人的吗?近几年保姆虐待老人事件频频发生,那么保姆虐待老人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呢?下面为你解答。

保姆虐待老人承担哪些法律责任?小编总结如下:

家政人员虐待老人达到轻伤害标准以上的,可依据《刑法》第234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如果受虐待老人所受伤害达到轻伤害以上,在追究服务人员刑事责任的同时,可提起附带民事赔偿诉讼;如果未达到轻伤害以上程度,可直接要求民事损害赔偿。

未造成伤害后果的,可要求对其治安处罚。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但对于虐待老人未造成后果的,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对其治安管理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在虐待老人的案例中,相当一部分侵权者是家政公司、养老院的雇员。那么,依据《侵权责任法》第34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规定: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被害人可将家政公司或养老院及侵权服务人员列为共同被告,要求共同承担侵权赔偿责任。

现阶段我国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体系仍很不完善,要在法律中对虐待老人的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减少因法律缺失造成的对虐老的纵容。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司法机关要重视涉老事件,加大判决的执行力度。健全群众举报制度,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下期人身伤害维权小知识讲座中小编给大家详细总结不同年龄人群常见的人为伤害有哪些,精彩内容大家不要错过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能追究法律责任吗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小黄车、小橙车等各种共享单车,这些共享单车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用户痛处。那么,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能追究法律责任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能追究法律责任,恶意毁坏或丢弃共享单车将涉嫌犯罪。如果故意毁坏单车估值超过5000元,将面临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指控,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如果在5000元以下,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处5日以上10日以下行政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而侵占车辆也可能涉嫌犯罪。

变“单车”为“废铁”:

所谓“变‘单车’为‘废铁’”的行为其实更常见,例如将共享单车的车轮、车座或者其他车部件卸下,将单车扔入河中或者将共享单车的二维码擦去使其无法使用等等。这种变“单车”为“废铁”的行为在满足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时即可成立刑法第275条规定的故意毁坏财物罪。这种恶意破坏的行为与上述变“共享”为“私有”的行为最大的不同点就是破坏人主观上并没有占有共享单车的目的。毁坏单车的行为既可以是物理上的毁坏,即烧毁、砸坏、卸去共享单车的部件;也可以是对单车效用的损坏,即将单车扔入河中、将单车二维码损坏等。

除去上述两种典型的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还有一些利用软件漏洞免费使用共享单车、随意停放共享单车,将共享单车恶意堆叠的行为也十分普遍。例如,利用软件漏洞免费使用共享单车的行为可能构成民事侵权或者因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而收到行政处罚,如果不付费使用共享单车的次数过多或者逃避的费用达到一定数额也能够成立盗窃罪。而随意停放、恶意堆叠共享单车的行为,如果占用道路而影响车辆通行的,也可能因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而受到处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养老院虐待老人被追究哪些法律责任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养老院本来是老人安享晚年的地方,但近几年养老院虐待老人事件不断的被曝光,更是引发社会的关注。那么养老院虐待老人被追究哪些法律责任呢?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来了解详情吧。

养老院虐待老人被追究哪些法律责任?小编总结如下:

《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为开办养老机构设立了门槛,包括床位数在10张以上,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有符合养老机构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卫生防疫等要求的基本生活用房、设施设备和活动场地等。

根据《养老机构管理办法》,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应当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和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民政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鼓励、支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运营养老机构。鼓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养老机构提供捐赠和志愿服务。

《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还明确,利用养老机构的房屋、场地、设施开展与养老服务宗旨无关的活动,或有歧视、侮辱、虐待或遗弃老年人以及其他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养老机构,由实施许可的民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工作;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养老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养老机构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期人身伤害维权小知识讲座中小编给大家详细总结不同年龄人群常见的人为伤害有哪些,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如何追究虐童保姆的法律责任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之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虐待儿童的事件却时有发生。那么,如何追究虐童保姆法律责任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追究虐童保姆的法律责任:

其一、如果给婴儿造成了伤害后果,触犯刑法,可以追究保姆故意伤害罪。雇主可以报案,然后申请法医进行司法鉴定。

其二、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可根据情节处以拘留或者并处罚款。保姆殴打、伤害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可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其三、雇主可向法院起诉保姆侵犯孩子的人身权利,申请民事赔偿,因为依照法律规定,保姆抛孩子,让孩子吃自己的脚指头,这些做法都侵害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人身权利;如果构成故意伤害罪,也可申请附带民事赔偿。

避免保姆虐童方法:

1、安装隐蔽的摄像头

在对保姆进行考察的期间,家长可以在隐蔽的位置放上摄像工具,回家之后立马查看监控,看看孩子有没有受到保姆的欺负。

2、和保姆保持友好关系

家长平时可以多关心保姆,不拖工资,偶尔送一些小礼物给保姆,友好是相互的,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保姆对孩子更关心、照顾,避免保姆将消极情绪释放在孩子身上。

3、提高雇佣保姆的门槛

为了避免保姆虐童的事件发生,家长应该从根本问题着手。找经验多、性格好、往日雇主评价好的保姆,提高雇佣保姆的门槛。经验丰富的保姆能轻松应对宝宝各种问题,性格好的保姆往往也不会因为宝宝不听话而生气或发牢骚。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网络恶意诽谤他人如何追究法律责任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信息网络已经代替了传统的交友平台,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但是我们在享受这个方便的同时,也必须要承担信息网络的负面影响,那就是网络诽谤,据不完全统计,网上的言论很多都有诽谤的嫌疑,只不过轻重的程度而已,那么,网络恶意诽谤他人如何追究法律责任呢?侵害人格权违反哪些法律及维权方法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名誉维权小知识吧。

第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而我们在信息网络上遭遇他人恶意诽谤时,可以去法院起诉他,而在网络上侮辱诽谤他人的,必须要负上法律的责任。

第二,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诽谤罪是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也就是受害人必须自诉,如果无法自诉的,可以请代理人或者代理律师或者其近家属代为叙述,只有在关系国家利益、社会安定、以及受害人被惊吓或者恐吓时,人民检察院才能公诉。

第三,自诉人如果向法院起诉他人诽谤时,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时,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而公安机关必须依法向受害者提供案件进度。

综上所述,如果网络上遭遇被他人恶意诽谤的情况,受害者应该第一时间对出现恶意诽谤文字的网页进行证据保全,最好能在起诉前请公证处公证员对网页进行证据公证,等公证后就可以要求网站提供文字作者的身份和联系方式,以便找到诽谤行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买到高仿服装能追究卖家法律责任吗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淘宝卖高仿违法吗?肯定是有一定的侵权行为的,消费者在“正品保障”店铺遭遇淘宝卖高仿的时候,那么消费者就可以享受淘宝卖高仿退款不退货;那么,买到高仿服装追究卖家法律责任吗?

小编了解到,买到高仿服装,消费者可以追究卖家法律责任的,而且卖家如果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是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的。

《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卖假货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67条明确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而根据《刑法》第214条,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你这种行为可能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刑法》第213条的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所以,生产高仿服装的商家除了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可能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都是要判刑的!

以上内容由为您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接下来我们要介绍的内容是服装服饰常见问题与维权方法,欢迎关注更多购物维权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商标侵权行为会追究哪些法律责任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这样一个法制的国家,只要存在违法行为,肯定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商标侵权行为也不例外,商标侵权行为会追究哪些法律责任呢?商标权的侵权行为及维权方法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名誉维权小知识吧。

第一,商标侵权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商标专用权是一种民事权利,商标侵权行为也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因商标侵权行为的实施,影响了他人合法行使注册商标专用权,并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按照《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侵权行为人应该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及赔偿损失等,这些民事责任侵权人可以单独承担,也可以一并承担。

第二,商标侵权行为应承担的行政责任,行政责任是指雄伟人实施了法律、法规和规章禁止的违法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也就是应当受到行政执法机关的处罚,根据我国《商标法》的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和《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侵权行为人应该承担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停止销售、没收以及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收缴并销毁侵权商标标识以及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尚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根据情节可处以非法经营额百分之五十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罚款,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商标侵权行为如果构成了犯罪,则因承担刑事责任,因为严重的商标侵权行为会对社会构成严重危害,具有犯罪性质,而承担刑事责任的侵权行为,可以说是商标侵权行为中情节比较严重或者特别严重的,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处侵权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可以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数额特别大的,还会被处罚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商标侵权行为一般来说根据侵权情节的严重情况需要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这三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专利侵权要追究哪些法律责任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只要是被授予专利权的产品被他人侵犯,就会触犯法律,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么,专利侵权追究哪些法律责任呢?不同种类的专利权如何维权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名誉维权小知识吧。

第一,专利侵权后,其行为人要承担行政处罚,根据《专利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第二,专利权被侵权后,行为人还要承担民事责任,根据我国《民法通则》以及《专利法》的规定,侵犯专利权的民事法律主要有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

第三,专利权被侵权后,行为人还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涉嫌专利侵权的话,那么其承担的是三方面的,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以及民事责任。

综上所述,专利权人的专利被侵权后,侵权人必须要承担行政处罚、民事责任以及刑事责任这三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网络散播他人隐私会追究什么法律责任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在互联网上,用户的个人资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资源被收集和利用是无法避免的。这势必会对用户的网络隐私权造成侵害。那么,网络散播他人隐私会追究什么法律责任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网络散播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一、网络侵犯他人隐私需承担民事侵权责任,并可能面临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第三十六条 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2、《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3、《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