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解决中学生的厌学问题心得体会(经典3篇)

浏览

2294

文章

3

篇1:如何解决中学生的厌学问题

全文共 1804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解决中学生的厌学问题

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失败感、无能感、自卑、乏味感),从而萌发逃避心态。大多数孩子的厌学与他们是否聪明没多大关系。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绩,甚至会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改变学生的厌学心态,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了解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根本原因,那么,如何解决中学生的厌学问题呢?

如何解决中学生的厌学问题

1、了解青春期,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点。家长先要认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要把这个“不听话、难管教”的孩子当成“恶魔缠身”,首先从科学上了解这个孩子,还要从心里上了解这个孩子,青春期是孩子必经的阶段,不是只有自家的孩子会经历,其他孩子也是会经历的,建议家长可以多向同龄孩子的家长取取经,或者聊聊天,互通有无,哪方面需要改进的大家可以讨论下,这样家长会发现自己不是在孤军奋战,还有后备力量。

2、尽量减轻孩子的心理和学业负担。老师和家长往往一厢情愿地给孩子施压,还嫌不够,家长在家也要孩子开夜车,甚至恐吓孩子,考不上大学,你就会完蛋,就别来见我。当孩子的心理和能力达不到和承受不了时,就会厌学,有的干脆离家出走。因此,家长要尽量减轻孩子学业负担,不要再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做到富教于乐,劳逸结合。建议家长平时多带孩子外出游玩,不一定非要去大好河山的地方,出远门等,可以带孩子去附近公园攀个岩、划会船、放个风筝、一起制作个手工艺品、带着宠物散个步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是放松心情为主,家长可不要再问孩子成绩或者其他烦心的事情了。

3、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很多家长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但是只有以少部分家长能够做到。在这里给家长提几个小小的建议,当孩子在表达的时候,家长尽可能的关注孩子,行为上最能体现的是,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家务活,眼睛看着孩子,带有表情的倾听,并用一些表情和行为给与回应,也可以用不批评的话语进行沟通,但是切记在孩子表达正在进行的时候不要过多的打断。这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改变,家长需要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还需要很多的改变,首先要认识到,想要改变孩子的时候,家长要做到先改变自己。

4、解决好家长自身的问题,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了孩子的发展。这点家长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毕竟大家都不是圣人,难免会把工作或者生活中的不满情绪带给孩子,但是家长一定不要让这点成为借口,可以随意把心中的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对孩子任意的批评或者看孩子哪里都是问题,建议家长,时刻提醒自己,在自己有了坏情绪之后,可以找个倾诉的对象,把事情原原本本的理清思绪,然后在进行解决;另外,如果哪天实在没有忍住,爆发了,要及时洞察自己,要和孩子好好沟通好,如果确实是自己错了,要及时向孩子坦诚,道歉,只有这样做才能得到孩子的认可和获得孩子的好感。家长不要误认为自己是权威,就什么都是对的,不能向孩子展示自己弱的一面,其实这样是不对了,随着孩子的成长,知识面和认识度的增长,孩子是会你的不足之处的,自己先承认,要比死不承认好的多,这样才是真实的自己,才会增加亲子之间的坦诚度,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真实。

5、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孩子人际关系差,也是厌学的一个原因,同时也可能是孩子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如果身边没有朋友,他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不良情绪,甚至厌世情绪就会产生。因此,建议家长平时不要反对孩子找同学玩或者朋友玩,对孩子的朋友也不要分门别类,也要从心里尊重孩子的交友能力,对孩子朋友的否定就是在否定孩子的交际能力,所以家长要避免说孩子朋友学习不好就是差生、贪玩、调皮就是损友等等,要多看孩子交往朋友的优点。

6、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可与孩子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众多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孩子,他的学习一般也不错,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从而相得益彰。

以上是缓解孩子不良情绪的几点建议,不论是孩子的厌学情绪,还是孩子的对抗情绪等其他不良情绪,都是相互影响的,家长不要总是看到一面而忽视另外一些面,这些都是相互影响的,同时,这也告诉了家长一个道理,缓解了孩子的一点,有可能其他的不良情绪也会有所缓解,家长目前不要担心孩子无药可救了,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要充满爱的和孩子一起改变,相信自己,相信孩子,那么的关系会更加融洽,陪伴孩子一起走过青春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怎么解决中学生沉迷网络的问题

全文共 1044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生沉迷网络是比较常见的,有的人说中学生沉迷电脑难以控制自己怎么办呢?下面为大家介绍怎么解决中学生沉迷网络的问题,让大家知道中学生迷恋网络怎么办。

感受性训练。感受性训练重在培养学生对他人需要情感的体验能力,尤其是对人际间微妙、隐蔽情感的高度敏感性,以此来改善人际交往,融洽感情,密切关系。对学生进行感受性训练,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欣赏电影、电视、文学作品,在观赏的同时分析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体验各种角色的情感,逐渐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

(1)采用切合实际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尊感和他尊感,满足学生尊重的需要。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多数感到自己无能、没用,感到生活没有价值。主要是这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受挫,没有自我成就感而造成的。学习迁移法可以使学生体验到现实生活的成功,满足其尊重的需求。而倾听疏导法可以体现学生与权威人物的平等,满足他们自主的需要。

(2)学习迁移法。心理学认为,两种学习之间有一定的相同因素时可以互相影响,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叫做迁移。

学生之所以沉迷网络游戏中是因为网络游戏能够满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的自我成就感、自我价值感。从某种角度来说网络游戏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如果把这种学习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能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地方,那么就可以逐步摆脱对网络游戏的沉迷。而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或专长往往是其最容易获得成功的地方,发掘学生的其它兴趣、爱好或专长,并及时加以发挥,就可能使他们在现实中获得成功,体验现实中的成就感,从而发生兴趣迁移,矫正其网瘾。

(3)倾听疏导法。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是人生第二个自我意识增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要求与老师、家长平等交流的愿望非常强烈,渴望受老师、家长的尊重。而我们国家传统的师道尊严以及家长制作风,使老师、家长凌驾学生之上,不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因而不能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转向网络游戏,从那里寻找平等与尊重的感觉。因此,老师和家长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放下权威人物的架子,多与学生进行互相尊重的平等交流,多给学生说话机会,多倾听学生的心声,少些要求、命令与责备,在倾听过程中适当做些心理疏导。当一个人被人倾听时,会感觉到安慰、理解和平等,同时平等的交流,能形成主体意识的自我教育环境,这种自我教育能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与自由的空间,增强学生自主和尊重感

对于中学生沉迷网络的事件有很多,想要了解更多的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请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何解决中学生作弊问题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趋严重。几乎每次考试中都能发现作弊的学生,就连高考,作弊现象也屡见不鲜,甚至出现大面积学生作弊现象。中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存在,不仅危害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有损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考试作弊直接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学校管理中的一个棘手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中学生作弊问题?通过小编来一起介绍这些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学生作弊如何处理

1、明晰学习的目的,老师应该多在平时的教育中让学生树立考试只是为了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的概念,为了准确检测应该保持考试的真实性,不要作弊。

2、解决后顾之忧,老师要多跟学生家长沟通,确保家长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己孩子的成绩,不要跟孩子太大的考分压力,逼迫孩子铤而走险。

3、强抓考试纪律,考试加大监督力度,抓住考试作弊的学生,不要姑息迁就,按照校纪校规严格执行处罚,形成约束。

4、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在开展班会时,让学生讨论诚信、责任等问题,让学生形成诚信意识,从根本上去除作弊想法。

5、弱化成绩排名观念,一般不需要列成绩排名的考试,尽量不要排名,以一种更隐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知道成绩的好坏,过度强调排名观念,会让学生形成心理压力,从而导致作弊。

要找到中学生作弊的原因,有时候中学生作弊的原因是很多的,只要你找到了作弊的根本所在,然后不断的跟中学生进行沟通,就可以快速的改善这种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