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用excel制作xy曲线图散点图(汇总两篇)

浏览

1376

文章

2

篇1:excel怎么用制作对数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分布曲线图表

全文共 132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呈对数正态分布的事件,如经破碎的粉尘粒径就呈对数正态分布。我们可以知道对数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为右偏态曲线(取对数前原始数据偏左,取对数后向右偏),单从概率密度曲线难以确定事件的元素是否呈对数正态分布。

验证事件的元素的对数正态分布性,一般可借助对数正态分布概率纸进行,若在概率纸上绘制的概率密度曲线为线性,那么该事件即呈对数正态分布。那么,如何借助excel绘制对数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线性分布曲线呢?

1、首先要做的是绘制正态分布刻度。

打开2013版excel,按自己的需要输入一系列累积分布值。在” X轴网格值 “那一列的第二个单元格中插入公式"NORM.S.INV"。在弹出的窗口的"probability“处选一开始输入的系列累积分布值,选确定,空格,填充柄下拉,即得到正态刻度数值。

2、往三列第二个单元格输入0,填充柄填充。以" X轴网格值 ”为横坐标,以第三列填充的0为纵坐标,做散点图。作出的散点图如下图一,此时正态刻度以在X轴显示,接下来要调整坐标轴的格式。

3、选中横坐标轴,右击选“ 设置坐标轴格式 ”,在右边窗口的“ 最大值 ”“ 最小值 ”分别填“ 3.7194695”“-3.7194695 ”。在“ 纵坐标轴交叉 ”处选 “坐标轴 值”,并输入数值 “-3.7194695 ”,表示纵坐标和横坐标交叉于点 (-3.7194695,0)。 调整后坐标如图

4、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把累积分布值显示在横坐标上。

选中横坐标轴,删除。选中横坐标轴线上的点,右击,选“ 添加数据标签 ”。再一次选中轴上的点,右击,选“ 设置数据标签格式”。 在右边窗口 “标签包括”先勾选“X值 ”,再把原有的“ Y值 ”的勾去掉,并在“ 标签位置”选“靠下 ”。完成上述步骤后,显示出来的数据为原始的X轴网格值,可通过手动修改,把想要显示的数据输入修改即可得到图三效果。

5、上面四步是完成正态概率刻度的绘制,对数刻度坐标的绘制方法与上述方法类似。先是输入原始数据,根据函数ln(number)求出其对数,在新的一列输入”- 3.7194695 “,并用填充柄填充。

右击图表,选“ 选择数据 ”,在弹出的窗口的“ X轴系列值 ”选全是”-3.7194695“那一列,在” Y轴系列值 ”选对数的原始数据,选好后选确定,再“ 确定 ",此时即把对数刻度显示在Y轴上。(“-3.7194695”列的作用是保证对数数据落在Y轴上。)

6、接下来就是按步骤四那样将纵坐标轴值删除,显示点的数据标签,此时只勾选” Y轴“不再勾选”X轴“, 标签的位置选” 靠左 “。再手动修改想要显示的数据,即完成对数值在Y轴上的显示。

7、以粉尘粒径呈对数正态分布为例说明一下如何应用上述步骤制作的对数正态概率坐标。

设已知粉尘的粒径和各粒径的个数筛下累积分布值。在excel中输入原始数据。通过ln(number)计算粒径的对数, 通过NORM.S.INV计算筛下累积分布值对应的回归标准正态区间值 (即上面所说的X轴网格值)。将计算出的粒径对数和X轴网格值数据添加到表中,右击,添加趋势线。若数据点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则表明粉尘的粒径呈对数正态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excel如何制作动态的正余弦函数曲线图像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常规教学中函数图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它的直观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就有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下面就利用excel制作动态的正余弦函数,同时把制作的步骤分享出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步骤

1、首先启动excel2003,我们都清楚正余弦函数的表达式为x1=A*sin(θ+φ)和x2=A*cos(θ+φ),通过改变A和φ的值改变函数的状态。

2、选择单元格a3输入x,从单元格a4开始一直到单元格a40填充内容为0、10、20-360等差数列。

3、选择单元格b3输入sin函数,接着选择单元格b4输入公式=$f$2*sin(radians(a4+$h$2)),按回车键进行确定,然后把鼠标放在b4右下角双击实现自动填充数据。

4、同样道理在单元格c3中输入cos函数,选择单元格c4输入公式为=$f$3*sin(radians(a4+$h$3)),然后填充其他数值。

5、选择数据区域a3:c40,执行插入-图表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标准类型里的xy散点图,接着选择在右方子图表类型中选择第三个类型,点击完成。

6、这样就得到了正余弦函数图像,选择单元格d18,执行视图-工具栏-窗体命令,调出窗体对话框,选择微调器,绘制一个微调器。并调节其大小和位置。

7、右键单击该微调器从下拉菜单中选择设置控件格式选项,调出设置控件格式对话框,设置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6,步长为1,单元格连接为$f$2,当前值为6,点击确定。

8、接着在单元格d19中绘制一个微调器同样方法设置当前值为0,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360,步长为10,单元格链接地址为h2.点击确定按钮。

9、像制作正弦函数那样制作余弦函数的微调器,并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设置完毕后可以查看效果。

10、调整图表所在的位置,使其和微调器在一条线,这样再调节数据时能够清楚的看出图像的变化。

11、选择数据区域d14:m14,点击合并居中按钮,使他们合并成一个单元格并输入正余弦三角函数动态图像,设置字体为“王羲之书法字体”,字号为20加粗,设置相应单元格背景颜色为淡蓝色。

12、双击图表中的函数图像打开数据系列格式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分别设置正余弦函数图像的样式和颜色,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13、到此就基本上完成了,点击任意一个微调器动态观看函数图像变换,执行文件-保存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动 态变化图像 ”,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保存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