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检查挖矿病毒【精品17篇】

做妇科检查能及时的发现疾病,所以大多数的女性都会每年做一次检查。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女性每年要做的妇科检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1542

文章

17

篇1:小儿副流感病毒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流感病毒肺炎是由副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肺部感染,副流感病毒肺炎是一种严重的间质性肺炎,可侵袭中枢神经系统或循环系统。可引起小儿轻重不同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如感冒、中耳炎、重症喉、气管或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小儿副流感病毒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小儿副流感病毒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病毒抗原的快速诊断可用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鼻咽分泌物,也可应用RIA、酶标抗体染色法或ELISA法检测。确诊需做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健康儿童很少能从鼻咽部分离出该病毒,因此从咽、鼻分泌物中分离出该病毒即可确定致病原。

进行病毒学诊断时,患儿的鼻咽分泌物或咽拭子标本应在发病早期采取。以猴肾细胞分离阳性率最高,1型及3型培养3~7天出现病变,可用血细胞吸附鉴定;2、4型培养时间较长,仅有2型可见融合细胞。

血清诊断可用血凝抑制试验,即使第1次发病时也可能有1,2,3型及腮腺炎病毒同型及异型抗体同时上升;再感染时同型和(或)异型抗体也可上升;但有时虽鼻咽分泌物的病毒分离阳性,却无抗体上升。关于4型病毒抗体上升情况了解较少,只知第1次感染时常有同型抗体上升。

临床要求快速诊断。急性期的快速诊断可用分泌物涂片或组织免疫荧光法查抗原,也可应用RIA、酶标抗体染色法、补体固定法、血凝抑制法或ELISA法检测。X线肺纹理增重,双下肺可见点状阴影,肺泡充气过度,合并细菌感染可见实变征象。

小儿副流感病毒肺炎应该如何护理?

副流感病毒的预防方面和SARS、流感大体差不多,应养成预防所有呼吸道传染病的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如勤通风、勤锻炼、勤洗手、多喝水,及时增减衣物,探望病人要戴口罩,避免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保持好个人和环境卫生,提高人体抵御各种疾病的能力等。国外有人进行亚单位疫苗的研究,但距实际应用尚需一定时间。已有副流感病毒3型活疫苗可作为预防应用。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副流感病毒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儿埃博拉病毒病要做哪些检查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博拉病毒病,病因本病的病原体是埃博拉病毒,该病毒属于线状病毒科,是一种负链RNA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细丝状,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小儿埃博拉病毒病要做哪些检查

1.血常规检查早期白细胞轻度减少,以后回升至(0.9~1.2)×109/L。发生DIC后血小板减少。

2.尿常规检查早期可见蛋白尿。

3.血液生化检查血AST、与ALT升高,本病特征是AST显著高于ALT。淀粉酶升高,少数人血清白蛋白减少。

4.脑脊液检查一般正常。

5.病毒电镜检查从病人的血液、尿液、含汗腺的皮肤、肝穿刺组织中用电镜检出病毒颗粒,是埃博拉出血热的直接快速的诊断方法。

6.病毒分离培养将急性期病人的血液、尿液、分泌物或尸检组织悬液接种于Vero细胞,第3天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内病毒。也可将上述材料接种于豚鼠或猴,观察发病情况,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血液、组织中的病毒。

7.病毒抗原检测应用ELISA方法可快速、简便地检测病人血液、分泌排泄物中的病毒抗原。用直接固相酶免疫法可检出10ng的病毒蛋白,(5~50)×103PFU/ml病毒。用单克隆抗体夹心酶免疫法检测组织标本中的病毒,阳性率92.7%。斑点免疫分析(DIA)方法检测病人血清,也可检出病毒。

8.病毒抗体检测应用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可检测血液中的病毒中和抗体。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ELISA法检测血液中病毒特异性IgM、IgG。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阳性率为83.3%~94.4%。IgM抗体出现早,在发病后1周达到高峰,可作为早期诊断的依据。1个月后IgM下降,特异性IgG抗体上升,如病人双份血清中IgG抗体有4倍以上升高,即可确诊。

9.分子生物学检测应用RT-PCR技术可检测埃博拉出血热病毒,敏感性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诺如病毒怎么检查 检查方式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可通过血常规,核酸检测,基因型检测,抗原检测等综合确诊。诺如病毒主要就是能够引起人身体出现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人类杯状病毒科病毒一旦感染过之后,就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消化道不适应等各种症状。在有一些轻微症状或无症状时,可通过临床检测进行综合确诊,但要去注意选择正确的医院感染内科进行检测,才能确保准确性。

诺如病毒的检测方法

在检测诺如病毒时,可通过电镜或免疫电镜,去提取患者粪便以及呕吐物之中的东西,然后通过电镜检测能够查出病毒颗粒。如果病毒较少的时候是很难发现的。因此电竞应用也是比较少的。除此之外像检测特异性地诺如病毒抗原也是较为靠谱的。除此之外,还能检测肠腺病毒和轮状病毒,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是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应用较多粪便或呕吐物培养及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都能够确诊。

人体检查方式

可通过血常规检查,在检查的时候就可以去查出在身体之中淋巴细胞的具体比例是多少。如果在最后的结果之中,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的比例变得非常高,也就说明了在人的身体之中很可能是存在诺如病毒。因为血常规检测不一定有着特异性,所以还要去结合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检测,最终才能判断。

核酸检测和基因型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去收集粪便,呕吐物还有变肛拭子。这些物品之中的RNA进行鉴定,主要结果是阳也就证实了,已经感染。抗原检测也是比较常见的,只要是在机体之中有着病毒所产生的特异抗原,因此就能查出来结果为阳性。但是这种检测方式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灵敏度也并不是一定的,只能用于辅助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伙误吸防晒喷雾后检查出白肺病毒 防晒喷雾有哪些危害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防晒喷雾中含有一些化学物质,如气体溶剂等。当人们使用防晒喷雾时,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被吸入到肺部,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和损伤。长期吸入这些物质,可能会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等。防晒喷雾中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人体皮肤造成刺激和过敏反应。如果人们在使用防晒喷雾时,没有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将喷雾直接喷向自己的面部或皮肤,就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瘙痒等症状。

防晒喷雾中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果人们在不应该使用防晒喷雾的地方使用,例如在室内、车内等密闭空间,就可能会对空气质量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防晒喷雾中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如果人们长期使用防晒喷雾,或者使用不当,就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可能会导致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使用防晒喷雾前先阅读说明书,了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用时,应该将喷雾喷在手上或毛巾上,然后再涂抹到皮肤上。不要将喷雾直接喷向面部或皮肤。在户外活动时,应该避免在高温、高湿等环境下使用防晒喷雾,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注意存放防晒喷雾的地方,避免放在高温、暴晒等环境中。

防晒喷雾虽然方便快捷,但也存在一定的危害。因此在使用防晒喷雾时,应该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停止使用,并及时就医。应该关注防晒喷雾中的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选择环保、健康的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儿流感病毒肺炎要做哪些检查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流感病毒肺炎是一种严重的间质性肺炎,有时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或循环系统,本病多发生于弱小婴幼儿,集中于6个月至2岁的年龄阶段,流行多见于冬春寒冷季节。乙型流感病毒肺炎一般较甲型为轻,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孩子流感病毒肺炎要做哪些检查

1.血象白细胞减少,可低到(1~2)×109/L,淋巴细胞百分数增高。有些流感肺炎时虽无细菌性继发感染,其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也可增高,并有核左移。并发细菌感染时,血象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除压力增高外,其他改变不大,有时出现蛋白质轻度升高。

3.尿液检查肾脏病变则有血尿、蛋白尿。

4.血生化血沉正常或增快,血氨升高等。

5.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查采集急性期患儿咽部分泌物,最好在3天内采集,3天后分离阳性率逐渐降低。国外报道鼻咽洗液较咽拭子阳性率高。标本应接种于10~12天的鸡胚羊膜腔中,或接种于原代人胚肾或猴肾细胞,但后者敏感性不如前者。双份血清抗体测定应取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恢复期血清抗体大于或等于急性期4倍者为阳性。较血凝现象早16h,较细胞病变早48h。免疫酶标染色法与免疫荧光法差异是标记物不同,应用酶标记抗体进行检测,其结果细胞涂面上出现胞核和(或)胞浆染成棕黄色者为阳性细胞。

1.X线检查可在大多数病例中见肺门两旁的肺野有不整齐的絮状或小球状阴影,并不广泛;少数病例可发生大块阴影。

2.心电图并发心肌损害时,心电图检查异常。

3.B超有肝脏肿大。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孩子流感病毒肺炎要做哪些检查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儿病毒相关吞噬血细胞综合征要做哪些检查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VAHS时,EB病毒感染所出现的淋巴细胞改变,以CD8阳性的抑制T细胞减少,使OKT4/OKT8比值显著升高达1.0~4.6,提示VAHS并对E-B病毒的免疫功能的缺陷的一种表现。与E-B病毒感染有关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急性期的CD8阳性细胞所占比例与绝对数均增多,使CD4/CD8比值显著下降(平均为0.49±0.20),由此可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鉴别,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小儿病毒相关吞噬血细胞综合征要做哪些检查

1.血液检查低蛋白血症、α2球蛋白比例升高、血胆固醇浓度降低、C-反应蛋白强阳性、乳酸脱氢酶尤以LDH3~LDH5水平升高等。

2.骨髓检查骨髓涂片可见组织细胞增多细胞大多呈成熟型。

特异性表现是可见组织细胞吞噬红细胞(成熟的与有核的)、白细胞(多核与淋巴)、血小板及血细胞碎屑现象。

粒与红细胞生成低下,巨核细胞呈现正常或生成过盛。吞噬血细胞现象的出现和消失与病情的活动和缓解同步。

3.病原学检查绝大多数小儿的VAHS继发于EB病毒感染,因此可作EB病毒感染相应的抗体滴度测定,以明确EB病毒感染有助于本病征的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儿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要做哪些检查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HPVB19病毒病原学检查是HPVB19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有哪些呢。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小儿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要做哪些检查?

1.HPVB19病毒抗体检测是HPV19病毒感染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的常规方法。

(1)血清HPVB19抗体:检测特异性IgM、IgG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免疫法或放射免疫法、捕获血黏附试验(MACHAT)。在HPVB19病毒急性感染症状出现后3天内,90%即可检出HPVB19病毒IgM抗体,直至病后2~3个月。血清HPVB19病毒IgG抗体在病后第2周开始检出,持续数年甚至终生。免疫缺陷患者的HPVB19病毒慢性持续性感染,HPVB19病毒抗体难以检出。胎儿HPVB19感染的早期诊断可检测孕妇血清特异性IgM,在分娩后可测定脐血特异性IgM。

(2)唾液抗体:急性HPVB19病毒感染患者,唾液HPVB19-IgM检出率为55%~83%。

2.HPVB19病毒DNA检测在HPVB19病毒感染的病毒血症期,应用分子杂交技术较容易从患者血清中检出病毒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敏感性更高,阳性率94%,但可有假阳性。标本也可为呼吸道分泌物、脐血、骨髓、羊水、胎儿组织。原位PCR技术可对HPVB19进行组织细胞内定位分析,以研究其病变机制。

3.HPVB19抗原检测应用ELISA方法可直接从急性期病人血清中检出病毒衣壳蛋白VP1及VP2,其敏感性低于PCR,但快速、价廉、结果可靠,适宜于常规检查。

4.电镜检测可直接在电镜下观察各种标本受染细胞核内的病毒包涵体和颗粒。应做X线、B超、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做脑CT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都应该检查哪些呢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CMV不显性感染广泛存在,因此在解释实验室阳性结果时要慎重,必须结合病毒分离、血清学和细胞病理学检查方能得以肯定诊断,那么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应该检查哪些呢?

采取患儿的尿、咽洗液、痰、胃液、脑脊液或脏器活检及尸检组织接种于敏感细胞中,培养24h后,经特殊染色可见包涵体。出现细胞病变需几天至2周,甚至长达6周。用补体结合试验或中和试验的方法检测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二者抗体效价超过4倍以上升高,即为阳性结果,补体结合试验效价高于1∶8时,可考虑曾受CMV的感染(活动性感染),这些传统的方法结果准确可靠,需要较长的时间,作出回顾性诊断。近年来已建立一些更为敏感的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有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测定法等,今介绍几种有助于临床的快速早期诊断方法。

1.早期抗原(EA)测定法在CMV感染后数小时,病毒DNA复制之前即已出现一种早期抗原,其性质尚不明确,但可作为CMV感染早期的一个指标加以检测,使用免疫荧光或酶联免疫法能检出EA在血清中的水平。有人认为EA的出现不仅表示早期CMV感染,而且还可能显示既往潜伏感染激活。

2.特异性IgM测定法CMV感染后血清抗体首先上升的是特异性IgM,运用敏感的放射免疫或酶联免疫法可在早期测出这种特异性的抗体反应,从而作出早期快速诊断。由于IgM不能通过胎盘,故在新生儿中测得CMV特异性IgM,即可说明是活动性感染。

3.对流免疫电泳粗筛试验将已知抗原(CMV)置入阴极板,待测患儿血清置阳极板,运用对流免疫电泳仪可测出血清中特异性IgM,此种方法几小时即出结果。方法简便,但灵敏度不甚高,仅能测出补体结合抗体调度1∶128以上的阳性血清,可用作粗筛试验。

4.尿沉渣细胞检测取一滴尿沉渣,固定后染色,然后置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特殊形态的巨细胞,其胞体增大,胞核膨胀,周围有一“晕”环绕,类似鹰眼,胞浆及胞核中均可见嗜伊红染的包涵体,此种细胞为CMV感染所特有。此法应多次耐心进行检查,以提高阳性率。未查到巨细胞者不能排除CMV感染。5.其他周围血象单核细胞增多,有时可有血小板减少。血生化检查有黄疸或代谢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等。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巨细胞病毒肺炎都应该检查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巨细胞病毒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巨细病毒应该做哪些检查?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目前已日益受到重视;因受染细胞呈巨细胞化,胞质、胞核内可见包涵体,故又名巨细胞包涵体病(cytomegalicinclusiondisease,CID)。受染后病毒可局限于涎腺,有的则导致全身性感染。CMV感染大多呈亚临床型,显性感染者则有多样化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可致死。由于巨细胞病毒可经宫内感染造成死胎、流产、早产,也可导致先天畸形,故本病的防治工作影响到优生优育和人口质量。CMV感染在全世界分布,人是CMV的唯一宿主。

巨细胞病毒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病毒分离:

1.是最可靠、特异性最强的方法,但阳性率低。

2.病毒分离阳性表明有活性HCMV感染。

3.病毒血症一般在抗原血症出现后的3~9天才开始,实验操作时间约1~6周,出现细胞病变的平均时间为2~3周,达不到早期、快速诊断的目的。HCMV标志物检测:

1.用光镜直接在标本中寻找典型病变细胞和包涵体

2.电镜检查病毒颗粒

3.免疫标记技术检测病毒抗原,包括即刻早期抗原、早期抗原、晚期抗原(pp65)等。

4.基因检测技术:分子杂交法或PCR法/巢式PCR法检测HCMVDNA或HCMVmRNA。前3项阳性或HCMVmRNA检测阳性均表明有活动性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的检查有哪些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巨细病毒是一种会传染的病毒,如果妈妈乳汁里有巨细胞病毒,那么一定会传染给宝宝,那么医生都是怎样检查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的呢?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的检查有哪些?

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的检查

1、各种分泌物中检测

近年应用免疫印迹法和分子杂交技术直接从尿液,CMV抗原和DNA是既迅速又敏感,准确的方法。2、检测细胞内抗原

不论是初次感染或复发感染,当病毒血症时,可用葡聚糖液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制成涂片,加CMV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酶或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内抗原。3、电镜检查

由于CMV有典型的疱疹病毒结构,因此可用电镜直接检测尿标本或感染组织中的病毒颗粒,也可再用特异性的荧光抗体检测此病毒颗粒的特异性。4、血清学检查

应用免疫荧光、补体结合、酶联免疫吸附、乳胶凝集等血清学技术可检测CMV特异性的IgG及IgM,适用于早期感染和流行病学调查。单份血清IgG阳性说明曾有过感染,双份血清效价4倍增高说明新近感染,但有时抗体增高需数周之久,因此急性期取血后应于2-8周后各取恢复期标本检测。单份血清IgM阳性,即有诊断意义,由于IgM不能通过胎盘,因此新生儿脐带血如获阳性即可诊断先天性感染。5、病原检查

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尿液、咽洗液、血细胞等标本采取后宜置于4℃冰箱中,最好立即进行检查,常用的是人胚纤维母细胞或包皮上皮细胞培养,一般在1-2周后可见到细胞变圆、团聚等病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吗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测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的诊断是通过咽拭子和血液检测进行的。血液检查包括用于诊断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或基因测序。

诊断和治疗指南包括实验室测试,包括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白细胞测试、酶学、肌钙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测试和D-二聚体测试。虽然这些不是诊断性测试,但它们都为实际诊断提供了非常好的诊断和治疗证据。当然,这些也是血液学检查。

该诊断仍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或基因测序得到确认。粪便或其他分泌物也可能检测到病毒,但目前没有明确的诊断计划。

内容来源:医生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要做哪些检查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病毒感染口炎中疱疹性口炎的发病率最高,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该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小儿病毒感染性口炎要做哪些检查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一、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

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

一般正常,少数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二、细胞学检查:

取皮肤黏膜疱疹刮取物作涂片,检查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三、病毒培养:

病毒研究的发展常常与病毒培养和检测方法的进步有密切的关系,特别在脊椎动物病毒方面,小鼠和鸡胚接种、组织培养、超速离心、凝胶电泳、电子显微镜和免疫测定等技术,对病毒学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单纯疱疹病毒分离培养较易成功,许多组织培养方法均可应用,宜取新鲜疱液接种。四、测定血清抗体:

用中和、补体结合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患者血清中多有抗体。五、组织病理改变:

复发与原发性感染的病理变化相同,以细胞变性和坏死为主。

表皮细胞发生气球变性、网状变性和凝固性坏死,表皮松解而形成水疱,因气球变性比较明显,且多发于疱底部,故水疱常为单房性,表皮内水疱最终亦可发展成表皮下水疱。少数网状变性可见于疱壁,有时可见细胞核分裂和上皮多核巨细胞。

陈旧水疱内可见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被侵犯的细胞内可见核内包涵体,此包涵体在早期呈嗜碱性,Feulgen反应阳性,但在后期则变成嗜酸性,Feulgen反应阴性。六、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是通过脑电图描记仪将脑自身微弱的生物电放大记录成为一种曲线图,以帮助诊断疾病的一种现代辅助检查方法.它对被检查者没有任何创伤。

一般无需特殊的检查,必要时,惊厥患儿可做脑电图等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是指继发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肾小球肾炎。本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以肾病综合征或蛋白尿、血尿为突出表现,病理上则以膜性肾病最为多见。多在学龄前期及学龄期起病,男孩明显多于女孩。多隐匿起病,往往偶然查尿时才发现异常,下面来看看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吧?

1、尿常规检查:可出现血尿及蛋白尿、管型尿,尿蛋白主要为白蛋白。

尿常规检查中蛋白质阳性。尿pH大于8时,尿蛋白检查可出现假阳性。摄入大量青霉素、尿pH小于4时,则可出现假阴性。

2、血生化:往往有白蛋白下降,胆固醇增高(国内外专家推荐成人理想胆固醇值为

3、乙肝两对半检查:大多数病人为乙肝大三阳(HBsAg、HBeAg及HBcAb阳性),少数病人为小三阳(HBsAg、HBeAb及HBcAb阳性),单纯HBsAg阳性者极少。血中HBV-DNA一般阳性。

4、免疫学检查:有人认为血IgG、IgA增高,但也有报道50多例HBV-GN膜性肾病患儿均无IgG和IgA增高,相反约1/3表现为血IgG降低。补体C3多轻度降低或为正常值下限。肾活体组织检查是确定HBV-GN的最终手段,是诊断HBV-GN的必备条件。

5、辅助检查:其他应常规做B超、心电图等检查。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应该做哪些检查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儿埃可及柯萨奇病毒感染要做哪些检查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肠道病毒包括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自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广泛应用后,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而其他两种肠道病毒感染相对地增多而引起注意。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小儿埃可及柯萨奇病毒感染要做哪些检查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多在正常范围,分类亦无明显变化。

2.脑脊液检查脑膜炎、脑炎患者的脑脊液可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压力轻度增高,白细胞数轻度增多,多为(100~300)×106/L,很少超过500×106/L,初期多核为主,2天后淋巴细胞占90%左右。糖和氯化物无变化,蛋白轻度增加。

3.病毒分离用组织培养和动物接种分离病毒。如能从病人血液、脑脊液、心包液、疱疹液及组织中分离到病毒则可作为确诊依据。如从粪便及呼吸道分泌物中分离出病毒则需结合血清学检查加以判断,因咽部和肠道有健康带毒者。

4.血清学检查特异性高的抗体为中和抗体,病后2周开始升高,3周时达高峰,可维持3~6年,故不能用于早期诊断。近年来已建立了检测特异性IgM抗体的方法,如用ELISA抗体捕捉法检测B组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67%,同组病人病毒分离阳性率为22%。国内有人用亲和素-生物素复合酶-间接免疫组化法(ABC-IPA)可检测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的柯萨奇B组病毒IgM抗体,有早期诊断价值。

5.分子生物学检查用病毒已知序列的cDNA做探针,用分子杂交的方法检测标本如血液、脑脊液中的病毒RNA,或用RT-PCR方法扩增标本中的少量病毒核酸均可达到病原学早期诊断的目的。

6.分子生物学检查已应用RT-PCR方法测定患者血液、脑脊液及尿液中埃可病毒的核糖核酸,敏感性高,可快速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流感病毒肺炎需要检查哪些呢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叫流感病毒肺炎。如果在流感流行期间,婴幼儿高热持续不退并有肺炎症状,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即应考虑有流感病毒肺炎的可能。本病好发于冬、春季节,以6个月~2岁小儿多见,那么流感病毒肺炎需要检查哪些呢?

(1)骤然起病,高热(体温39℃以上)可持续7~10天左右。

(2)咳嗽频繁、喘息明显,有时热退后还伴有气喘。肺部体征:叩诊呈浊音,听诊可有细小水泡音或捻发音。胸腔可有积液。

(3)可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腹泻,个别严重者可并发肠出血。

(4)部分患儿肺炎早期,可发生昏迷或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5)血常规:白细胞总数降低:(1~2)×109/L,淋巴细胞百分数增高。

(6)X线胸片示:肺门两旁的肺野有絮状或小球状阴影。第2周开始吸收,恢复较快。

流感病毒肺炎一般的治疗与护理同支气管肺炎,针对病原体的治疗,可选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10~15mg/kg·日,加入5%~10%葡萄糖150~200ml中静脉输入,同时可配合中药针剂双黄连60mg/kg·日入生理盐水150~250ml中静脉点滴以协同抗病毒。当出现神经系统或消化系统症状时可对症治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流感病毒肺炎需要检查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腺病毒性肺炎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全文共 2474 字

+ 加入清单

病毒肺炎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病毒性肺炎,流行地区广,以冬春季发病率最高,以三型、七型及十一型腺病毒感染为主,其他各型亦均有报道,那么腺病毒性肺炎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1.血象白细胞总数约62%病例在10.0×109/L以下,36%在(10~15)×109/L之间,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继发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可以升高。血涂片检查:嗜中性粒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及四唑氮蓝染色一般较正常小儿或细菌性肺炎为低。

2.病毒学检查由于腺病毒感染是常见的,而且临床特征与其他病毒感染极相似,凭临床表现很难对腺病毒感染作出最后诊断,因此需要以下特异的诊断方法。

(1)病毒分离:是最早研究病毒的方法,其成功率取决于能否采集到含有足量的活病毒样品和找到敏感的组织。采集标本的时间最好在发病当天,阳性率为86%,6~10天采集阳性率下降至15%。标本为喉、鼻、咽拭子或鼻洗液,采集到的标本迅速接种敏感细胞原代或传代的上皮细胞如人胚肾、Hela、KB或HEp-2都对腺病毒敏感,病毒感染几天至几周后出现特征性细胞病变。病变出现的早晚因病毒的型别及病毒的感染量而异。病变的特征是细胞先变圆,进而成球形并对光的折射增强,许多病变的细胞聚在一起似一串串葡萄。

(2)双份血清血凝抑制试验: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进行中和试验。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虽仅提供一回顾性的诊断,但仍有价值。

(3)快速诊断方法: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与应用,结果较可靠,但需要时间长,仅能作为追溯性诊断,故国内外开展了快速诊断方法。

①免疫荧光技术:早期腺病毒性肺炎患儿的咽部脱落细胞直接、间接免疫荧光素标记抗体检查技术是早期快速诊断方法之一。取患儿鼻咽部脱落细胞制成涂片,每张涂片要有50个以上分散完整的细胞。直接法是将抗病毒的特异性抗体球蛋白标记荧光素直接同标本中的病毒抗原结合,在20W高压汞灯特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细胞在特异的抗原抗体相结合的部位,发生黄绿色荧光。间接法是将异硫氢酸荧光素(FITC)标记到抗病毒抗体球蛋白第2抗体上。检测抗病毒抗体与病毒抗原抗体的结合物。直接法简单,特异性强,但不如间接法敏感。间接法只需标记一种第2抗体便可检测多种病毒抗原,其敏感性较直接法更高。1979年后长春地区开展了免疫荧光技术诊断腺病毒性肺炎病毒抗原的研究,报道直接阳性率为74.4%,间接法阳性率为88.6%。

②免疫酶技术:为了提高敏感性,国外将标记荧光素的抗病毒抗体与同位素125I或酶结合形成放射免疫荧光技术和免疫荧光酶技术。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免疫学技术。其基本原理与免疫荧光技术相同,只是借助化学方法将酶代替荧光素标记于病毒抗体球蛋白,或抗病毒抗体的第2抗体球蛋白上,这些酶标记物在保持免疫酶活性和酶学活性的前提下,可与相应的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酶标记的免疫复合物,结合在免疫复合物上的酶,遇到相应的底物时,催化无色的底物,使其水解、氧化或还原,生成可溶性或不溶性的有色产物。这种产物的出现反应了酶的存在,进而指示抗原抗体特异反应的发生,从而作出诊断。免疫酶技术以检测组织细胞或体液中的抗原抗体而分为:A.免疫酶染色法或免疫酶组化法:用于检测生物组织或细胞中抗原和抗体及其他成分。B.免疫酶测定法:用于检测生物体液和组织培养液中的抗原抗体及其他成分。a、酶标记抗体法:用此方法检测患儿咽部脱落细胞中的腺病毒抗原,全部操作过程只需2~4h。据长春的报道,此方法与传统实验室方法病毒分离和双份血清血凝抑制试验符合率相比,直接法83%,间接法89.7%。b、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此法应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较酶标抗体法更为可靠,其敏感性与放射免疫类同。

Salomon等做了免疫荧光、免疫酶联与组织培养3种诊断技术的比较,结果表明免疫酶联和免疫荧光两种快速诊断技术是诊断大多数呼吸道病毒的可靠方法,但对腺病毒的诊断较组织培养敏感性低。

③聚合酶链反应(PCR):是目前世界上最敏感和特异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用以检测腺病毒DNA。比分离病毒敏感、快速。无论是引起肺炎的腺病毒,还是难以培养的肠道腺病毒,只要标本中有腺病毒,无论其有无感染性,均可用PCR检测到。而且,还可用于研究腺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和其基因的变异与致病性的关系。

3.免疫功能测定腺病毒性肺炎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病情重者细胞免疫抑制程度明显。

(1)白细胞吞噬功能降低:降低程度与病情程度有关,恢复期有明显上升。白细胞吞噬功能的降低是与感染有关的一种暂时性抑制。

(2)PHA皮试反应减弱:严重低反应者均为较重患儿,随着病情恢复,PHA皮试反应也可有一定程度上升。

(3)放射性同位素渗入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在急性期3H-TdR渗入率低。病情重者降低显著。3H-TdR渗入率低反应了T细胞对PHA的增殖反应的减弱。

(4)急性期IgM增高,IgG及IgA降低,恢复逐渐正常。

(5)血清补体C3病情轻者偏高,病情重者偏低。

(6)血清溶菌酶水平显著增高:在感染状态时,血液循环中嗜中性粒细胞更新率增快及单核细胞代谢活动增强,在机体的防卫机制中有一定意义。

4.血气分析及血乳酸盐测定对重症腺病毒性肺炎有呼吸衰竭者,有助于判断预后。根据北京儿童医院的观察认为,凡血气分析pH小于7.25、二氧化碳分压大于9.0kPa及严重低氧血症(吸入40%以上氧浓度时,氧分压低于7.0kPa)及(或)有高乳酸盐血症(血乳酸盐检测值大于正常值2个标准差)者病死率较高。

X线胸片改变早于肺部体征,早期肺纹理增多、模糊,继之于两肺中内带及两侧下部有大小不等的片状病灶。随着病情发展,病灶密度增高,病变增多,分布较广,有的互相融合成大片状病灶,右侧多于左侧。肺部阴影大都在2周开始消退,3~6周才完全吸收。部分病例可有胸膜反应或少量胸腔积液以及肺气肿。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腺病毒性肺炎需要做哪些检查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儿人类疱疹病毒感染性疾病要做哪些检查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疱疹病毒(humanherpesvirus,HHV)6,7,8型是近十年发现的疱疹病毒,临床致病范围广。HHV-6,7型是引起幼儿急疹和高热惊厥的重要病因。HHV-8型是卡波济肉瘤的致病因子,并与艾滋病相关性淋巴系统肿瘤的发生直接相关。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小儿人类疱疹病毒感染疾病要做哪些检查

1.病毒分离病毒分离是HHV-6,7,8型感染的确诊方法。HHV-6,7,8型可在新鲜脐血单核细胞或成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增殖。但需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血凝素(PHA)、IL-2、地塞米松等物质。感染细胞在7天左右出现病变,细胞呈多形性、核固缩、出现多核细胞。感染细胞出现病变后还可继续生存7天,未感染细胞则在培养7天内死亡。由于病毒分离培养费时,不适于早期诊断,一般只用于实验室研究。

2.病毒抗原的检测病毒抗原检测适于早期诊断,但病毒血症维持时间短,很难做到及时采取标本。目前广泛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和组织内病毒抗原。抗原阳性结果可作为确诊的依据。

3.病毒抗体的测定采用ELISA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测定HHV-6,7,8型IgG、IgM抗体,是目前最常用和最简便的方法。IgM抗体阳性,高滴度IgG以及恢复期IgG抗体4倍增高等均可说明HHV-6,7,8感染的存在。当从脑脊液内测到IgM抗体或IgG抗体时,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存在。IgM抗体一般产生于感染后5天,可持续存在2~3周,IgG抗体于感染后7天产生,4周后达高峰,可持续长时间。但由于疱疹病毒之间存在一定抗原交叉,其他疱疹病毒感染也可引起抗体增高,可用抗补体免疫荧光试验加以鉴别。

4.病毒核酸检测采用核酸杂交方法及PCR方法可以检测HHV-6,7,8DNA。由于HHV-6,7,8均存在潜伏感染,因此有时检测出病毒的DNA,并不能确定处于潜伏状态或激活状态。可用定量、半定量PCR来测定DNA的量,来明确是否存在活动性感染。高浓度的病毒DNA提示活动性感染的存在。

5.血象检查ES患者白细胞计数明显减少,淋巴细胞增高,最高可达90%以上,淋巴细胞包括非典型性淋巴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