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何从泥石流中脱险自救(精彩20篇)

景优美、文化相近、物价低廉,多个元素使泰国成为中国人最喜欢的度假胜地之一,每年都有很多中国人选择到泰国旅行,苏梅岛、普吉岛、皮皮岛、芭提雅等海岛游或海滨游是国人的首选。到这些地方游玩,海上项目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在旺季的时候,一些海上游乐项目甚至要排队。泰国的海上游乐项目虽然丰富多彩,但也要时刻注意安全问题。出门旅游不论是自由行还是跟团游,安全意识一定要有。除了要注意安全,也要有所防备。在可预防危险发生之前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生命就一次,且玩且珍惜! 以下小编给你们一一到来。

浏览

7108

文章

1000

篇1:泥石流的持续时间长吗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且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一旦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从而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泥石流的持续时间长吗?

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这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泥石流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冲毁城镇、企事业单位、工厂、矿山、乡村,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破坏农作物、林木及耕地。此外,泥石流有时也会淤塞河道,不但阻断航运,还可能引起水灾。

今天小编对泥石流时间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泥石流爆发前有哪些征兆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泥石流会引起哪些次生灾害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那泥石流会引起哪些次生灾害呢?

泥石流最常见的灾害之一,就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其次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它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可以对水利水电工程起到危害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今天小编对泥石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泥石流的危害有多大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地震发生的原因及自救措施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地震是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往往在没有什么预兆的情况下突然来临。地震发生时,大地震撼、地裂房塌,甚至摧毁整座城市,并且在地震之后,火灾、水灾、瘟疫等严重次生灾害更是雪上加霜,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那么地震发生的原因自救措施有哪些呢?

地震是怎么发生引起的

实际上,地球是一个巨大的高温熔融状的物体,我们脚下的大地就象一块又大又厚的硬壳,飘浮在它上面而且还在不停的移动。由于地壳太笨重了,所以它们一年只能运动几毫米到一两厘米。两个板块相互分离就会形成了深深的海沟,若岩浆喷出会形成火山;相互挤压的位置就会隆起,形成了高高的山峦,还有一种情况是两个板块在同一平面反方向运动;地球内部物质以上这些运动,必然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能量。当这股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使一些岩层发生弯曲、变形。一旦岩层承受不了这种变化的时候,就会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引起强烈振动,这种振动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地震。

发生地震如何自救

1、高层楼撤下,电梯不可搭,万一断电力,欲速则不达。

2、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

3、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

4、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

5、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

6、震时开车太可怕,感觉有震快停下,赶紧就地来躲避,千万别在高桥下。

7、震后别急往家跑,余震发生不可少,万一赶上强余震,加重伤害受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泥石流形成条件及防护措施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形成条件防护措施都是什么呢?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是:地形陡峭,松散堆积物丰富,突发性、持续性大暴雨或大量冰融水的流出。

泥石流防护措施有:⑴跨越工程.是指修建桥梁、涵洞,从泥石流沟的上方跨越通过,让泥石流在其下方排泄,用以避防泥石流.这是铁道和公路交通部门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常用的措施.⑵穿过工程.指修隧道、明硐或渡槽,从泥石流的下方通过,而让泥石流从其上方排泄.这也是铁路和公路通过泥石流地区的又一主要工程形式.⑶防护工程.指对泥石流地区的桥梁、隧道、路基及泥石流集中的山区变迁型河流的沿河线路或其它主要工程措施,作一定的防护建筑物,用以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主体建筑物的冲刷、冲击、侧蚀和淤埋等的危害.防护工程主要有:护坡、挡墙、顺坝和丁坝等.⑷排导工程.其作用是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排泄能力,使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排泄.排导工程,包括导流堤、急流槽、束流堤等.⑸拦挡工程.用以控制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暴雨、洪水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量和能量,以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建筑工程的冲刷、撞击和淤埋等危害的工程措施.拦挡措施有:栏渣坝、储淤场、支挡工程、截洪工程等.另外,对于防治措施,常采用多种措施相结合,比用单一措施更为有效.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泥石流的一些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想了解如何防治泥石流灾害以及其他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浙江是泥石流多发区吗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安徽、江西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浙江省东西和南北的直线距离均为450公里左右。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浙江是泥石流多发区吗?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半干旱山区或高原冰川区。这里的地形十分陡峭,泥沙、石块等堆积物较多,树木很少。一旦暴雨来临或冰川解冻,大大小小的石块有了足够的水分,便会顺着斜坡滑动起来,形成泥石流。

我国有泥石流沟1万多条,其中的大多数分布在西藏、四川、云南、甘肃多是雨水泥石流,青藏高原则多是冰雪泥石流。中国有70多座县城受到泥石流的潜在威胁。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泥石流的一些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想了解泥石流多发生于哪些地区以及其他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诱发泥石流的因素有哪些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那诱发泥石流的因素有哪些呢?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当人类经济活动违反自然规律时,必然引起大自然的报复,有些泥石流的发生,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而造成的。工业化以来,因为人为因素诱发的泥石流数量正在不断增加。可能诱发泥石流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有四个方面。

1.自然原因

岩石的风化是自然状态下既有的,在这个风化过程中,既有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对岩石的分解,也有因为降水中吸收了空气中的酸性物质而产生的对岩石的分解,也有地表植被分泌的物质对土壤下的岩石层的分解,还有就是霜冻对土壤形成的冻结和溶解造成的土壤的松动。这些原因都能造成土壤层的增厚和土壤层的松动。

2.不合理开挖

修建铁路、公路、水渠以及其它工程建筑的不合理开挖。有些泥石流就是在修建公路、水渠、铁路以及其它建筑活动,破坏了山坡表面而形成的。

3.滥伐乱垦

滥伐乱垦会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的稳定性被破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

4.次生灾害

由于地震灾害过后经过暴雨或是山洪稀释大面积的山体后发生的洪流。

今天小编对泥石流的一些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泥石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应该如何自救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糖尿病的特征是高血糖,故很多糖尿病患者自认为低血糖和他们没有关系,其实不然。和高血糖一样,低血糖也可以经常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产生严重后果,下面来看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应该如何自救吧?

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使用磺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过量、患者进食过少、体力活动量过大、未按时就餐等。当血糖低于2.8mmol/l(50mg/dl)时,即可诊断为低血糖症。其症状可轻可重,有时容易纠正,有时又较顽固。症状轻重与血糖下降的程度、下降的速度、持续时间及体质差异有关。一般出现下列情况应高度怀疑低血糖症:出虚汗,早期仅有手心或额头出汗,严重者可表现为全身大汗淋漓;双腿软弱无力,行走不稳;心跳加快,心慌;视物模糊,眼冒金星;头晕或头痛;说话含糊,精力不集中等。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甚至发生昏迷。

应用胰岛素和磺脲类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应随身携带含糖食物以备自救。如糖块儿、面包、馒头、果汁等。进食后,一般低血糖症状会在15分钟内缓解。若未能缓解可再食用上述食物,若仍不缓解,则应到医院诊治。

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应寻找诱因以防今后再发。平时应注意按时按量进餐,万一延迟吃饭,应先吃些饼干、水果等食物;保持每日运动量基本稳定,如体力活动增加,活动前应适当进食或加餐,或减少降糖药剂量;降糖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血糖变化作适当的调整;用胰岛素时剂量要弄清,注射胰岛素的病人最好自备小型血糖监测仪,经常监测血糖。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公交起火的自救原则都有哪些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公交是我们出行最长坐的交通工具,但是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发生公交车失火事件,给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公交起火自救原则都有哪些?

一、公交车起火该怎么办

1.自动灭火装置

一般安装在公交车的发动机舱、前门的电器集成,自动灭火装置能在温度超过170℃等危险情况下,通过高压喷淋方式灭火。2.手动灭火装置

主要是在车上配备干粉灭火器。驾驶员经过培训,可有效熄灭初起火源,公交部门还会定期更换干粉灭火器。3.逃生装置

一般公交车辆共安装有两大逃生装置,一个是安放在前车厢及中门后的车窗上方的逃生锤,紧急情况下,乘客可用逃生锤击碎侧窗玻璃逃生,部分旧车没有配备逃生锤,可以使用钳子、扳手等,敲车窗上侧是最佳位置。另一个是逃生应急开关,安装在爱心专座上方的风道上,紧急情况下,可扳动风道上红色的应急开关,车门就会快速打开。

二、公交车起火如何逃生

1.使用救生锤在玻璃上划十字后再砸

公交车起火时,市民可把安全锤从架上拿下来,利用其尖锐部位在玻璃上划个十字再砸,可以提高破窗效率。2.车顶天窗也可紧急逃生

公交车起火后,乘客的本能反应是从车门逃生,但事故发生后车门很可能无法正常开启。3.学会利用车载灭火器

公交车内配有灭火器,位置一般在驾驶座后部和车身中间。当公交车起火时,要先看火情大小。如果起火程度很低,司乘人员应立即使用车载灭火器将火扑灭。如果火势较大,司乘人员不能解决时,请立即拨打119求救。

三、公交车上的应急开关

1.车门附近都有手动旋转开关

一般公交车门关紧后,司机不开门,乘客无法下车,遇到火灾发生扭动的旋转阀叫门包手动旋转开关,一旦司机无法开门时,乘客可旋转开关,用力推门即可打开车门。2.每辆车都有应急开关

有些在司机座位旁,有些在车门顶部,形状大多像电扇的档位开关,这个开关主要是切断气路。而打开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具体操作一般在应急开关旁都有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黄土区泥石流成因及其防治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黄土分布总面积达64104.9%。我国西北地区黄土沉积巨厚,年降雨集中,且多以短历时的暴雨形式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爆发频率高,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地质灾害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泥石流形成的一般条件泥石流的形成需具备以下条件:(1)沟床纵坡满足一定条件;(2)有一定深度的地表径流;(3)有一定厚度的饱和土层。当降雨量小,不足以形成地表径流时,泥石流不能形成;当降雨强度极大,瞬间形成地表径流,但由于历时过短,未能形成饱和土层,泥石流也不能产生;只有当雨和强降雨历时均达到了一定数量,能产生一定流量和流速的地表径流,又有充足时间形成饱和土层时,泥石流才能够形成。

黄土区泥石流防治

1.上游拦蓄一般来说,泥石流的运动具有阵发生,即泥石流运动过程中,流量、流速随时间波动。这种波动幅度极大,有时可达一次泥石流平均值的数倍。

2.下游挡排布置适宜的拦挡、排导工程。例如,黄土地区暴雨型泥石流的固体物质颗粒较小,多以悬移质和悬浮质方式前进,因此可在中下游设拱基重力坝作暂时拦停,而不需过多考虑泄流孔的堵塞。由于黄土区泥石流不具明显阵发性和龙头,因此对防治工程的冲击力变幅也较小。

3.避免加重(1)合理堆放弃土、弃碴,严禁在泥石流沟主沟道或沟口堆弃,避免危害加重;(2)设计符合标准的桥梁、渡槽等跨越工程,防御泥石流的冲蚀危害。

4.提高防范意识整个黄土区发生泥石流的风险都很大,因此要全面提高防范意识。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泥石流的一些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想了解如何防治泥石流灾害以及其他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井下冒顶事故如何自救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冒顶事故是矿井采掘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在西欧及日本一些采掘技术较发达的国家也常见到。因此,应首先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其次要熟悉发生冒顶事故后自救的一些方法。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处理工作面冒顶的一般方法是:

(1)对局部小冒顶出现后,应先检查冒顶地点附近顶板支架情况,处理好折伤、歪扭、变形的柱子;沿煤的顶板掏梁窝,将探板伸入梁窝,另一头立上柱子。

(2)发生局部范围较大的冒顶时,如伪顶冒落,且冒落已停止,可采用从冒顶两端向中间进行探板处理。如直接顶沿煤帮冒落,而且歼石继续下流,块度较小,采用探板处理有困难时,可采取打撞楔的办法处理。如上述两方法不能制止冒顶,就要另开切眼躲过冒顶区。

2.出现井下冒顶事故后的自救措施是:

(1)发现采掘工作面有冒顶的预兆,自己又无法逃脱现场时,应立刻把身体靠向硬帮或有强硬支柱的地方。

(2)冒顶事故发生后,伤员要尽一切努力争取自行脱离事故现场。无法逃脱时,要尽可能把身体藏在支柱牢固或块岩石架起的空隙中,防止再受到伤害。

(3)当大面积冒顶堵塞巷道,即矿工们所说的“关门”时,作业人员堵塞在工作掌子面,这时应沉着冷静,由班组长统一指挥,只留一盏灯供照明使用,并用铁锹、铁棒、石块等不停地敲打通风、排水的管道,向外报警,使救援人员能及时发现目标,准确迅速地展开抢救。

(4)在撤离险区后,可能的情况下,迅速向井下及井上有关部门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被水母蜇伤怎么及时自救

全文共 2437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喜欢去海边玩耍。但是在海中,水母蜇人,有时候我们会被一些水母给蜇伤,这个时候我们要怎么处理呢?需不需要去医院呢?被水母蜇伤怎么及时自救?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被水母蜇伤怎么办。

科普:水母知识

水母,是海洋中重要的大型浮游生物,属于刺丝胞动物。水母寿命很短,平均只有数个月的生命。水母是无脊椎动物,属于腔肠动物门中的一员。全世界的海洋中有超过两百种的水母,它们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水域里。水母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最大的水母的触手可以延伸约十米远。在分类上有些属于水螅纲,有些属于钵水母纲,其生活史中,几乎所有种类都有两型,即水螅型和水母型,并有两型在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之间的世代交现象,而我们常见到的水母,即是有性的水母型。

如果被水母蜇伤,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特别是有一些水母的毒性较强,可以让人在十几分钟内死亡。所以当我们被水母蜇伤以后,一定要学会处理伤口,并且观察伤情,严重的应及时就医。

那么被水母蜇伤了怎么办?

当裸露的肢体碰到水母触手时,有时候会有数以千计的刺细胞附着到皮肤上,但并不是所有的刺细胞都会“发射”毒液。刺细胞中的毒液如同化学物质的“鸡尾酒”,是水母麻痹和杀死猎物的终极武器。不过对人类来说,大部分水母的蜇伤并不致命,一般会造成疼痛和皮疹,严重时会发烧和肌肉痉挛。被水母蜇到的时候,首先不要乱动,并且要抑制住用手去触碰和摩擦蛰伤部位的冲动,这样只会让更多的刺细胞释放出刺丝和毒液。

不同种类的水母,刺痛和反应的程度也不一样。如果不幸遭遇到伊鲁坎吉水母(Irukandji,一种指甲盖大小的箱型水母,能引发严重的“伊鲁坎吉综合征”)或澳大利亚箱形水母,你就需要及时的医疗救助。箱型水母可以在几分钟内置人于死地,只有抗毒药物才能救命。

当然,即使是一般的水母蜇伤,如果伤口面积较大(超过手臂或大腿面积一半以上),或者是蜇到面部、生殖器等敏感部位,最好也是马上寻求紧急医疗救助。在其他情况中,要随时注意异常症状的出现,如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吞咽困难、声音改变、失去意识、咽喉肿痛、晕眩、心跳异常、突然无力、恶心、肌肉痉挛等。如果发生这些反应,应马上送医急救。

被水母蜇伤怎么及时自救?

1、去除触手

首先,如果水母的触手依然挂在皮肤上,你可以试着将其弄下来,或者想办法使其失去活性——做这些的时候要保证伤者不要乱动。脱离母体的触手能够继续释放刺细胞,因此最好先把皮肤上的残余触手清除掉,再处理伤口,否则有可能在处理伤口的时候,触手受到挤压或刺激会将更多的刺细胞射出。

有条件的话,戴上手套来移除触手,或者使用厚的衣服、镊子、小木棍等,轻轻地将水母触手从皮肤上分离。基本的原则是:不能用皮肤直接接触水母的触手,并最低程度减少触手在受伤者皮肤上的移动。此外,触手中的刺细胞也可能留在手套或是用来移除的物体上,因此弄完之后一定要记得将这些东西处理掉,以防止伤害到自己或其他人。

2、一定要用海水冲洗

接下来用海水冲洗蛰伤的部位,以抑制皮肤上未发射的刺细胞的活性。一定要记住用淡水则有相反的效果。任何改变刺细胞内外溶液盐浓度平衡的举动,都可能刺激刺丝囊的射出,并释放更多的毒液,这可能是《老友记》中建议用尿液冲洗的原因——尿液中含有盐分和电解质。但大多数人的尿液,盐度都比海水小不少,用盐度太低的尿液冲洗,会造成与用淡水清洗一样的后果。所以忘掉莫妮卡和钱德勒吧,相信他们的方法只能让情况变得更糟。

要抑制刺细胞的活性,用醋冲洗也是一个好方法。有条件的话,可以用醋或醋酸(推荐浓度为5%[3])冲洗伤口30秒以上,或者将蜇伤部位浸泡在醋中30分钟。醋的酸性可以中和刺细胞毒素中的某些蛋白质,抑制尚未弹出的刺细胞。当然,不同水母的毒素并不一样,因此醋也不是每次都能奏效。比如被僧帽水母蜇到,醋就排不上用场了,甚至可能使伤势恶化。这时候可以用小苏打和海水(至少是盐水,千万不能用淡水——或者尿)配成混合物,然后涂抹在蜇伤部位。如果没有小苏打,用海水冲洗也可以,但效果没有那么好。

如果不幸被蜇到的地方是眼睛的话,就不能用醋了,而要用如人工泪液之类的盐溶液彻底清洗眼睛。如果是口腔内被蜇到,可以将醋和水以1:3的比例配成溶液,然后多次漱口,但千万别吞下去!

3、刮掉刺细胞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用小刀或者剃须刀、卡片之类的东西,温柔地分离掉皮肤上的刺细胞。在刮刺细胞之前用剃须泡或者肥皂泡沫进行涂抹效果会更好。刮掉刺细胞之后,重新用醋或盐水溶液涂抹,或者用海水冲洗。最后让蜇伤部位自然干燥,可以服用一些抗组织胺药物,如苯海拉明(Benadryl),或者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以减少瘙痒和肿胀感。

后续的处理中,需要每天清洗开放的创口,并涂抹抗生素软膏以防止细菌感染。大多数水母蜇伤的疼痛感在处理之后10分钟内开始消退,24小时内基本消除。一定要确保完全移除刺细胞。可以使用冰袋来止痛并抑制肿胀。

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是已经死掉的水母,其触手也会射出刺细胞,因此不要随意玩弄被冲到海滩上的水母。

综上所述,当我们在海边被水母蜇伤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开始自救,并且随时注意自身的情况,必须时应该马上送去医院就诊。如果是小孩被蜇伤的话,就要更加注意了。而且所谓的一些尿液清洗伤口的方法也并不可行,而是应该用海水来清洗伤口。

水母是怎么蜇人的?

水母是一类十分低等的动物,常常漂浮在海面上,随波逐流,因为身体里含有95%以上的水份,所以看上去如同无色透明一般,如果用手去碰它一下,就会象碰毛毛虫一样,会被蜇得又红又肿,疼痛难忍。

水母是怎样蜇人的呢?原来,水母的身体通常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露出水面的“伞”部,另一部分是浸没在水中的口腕部,有的水母在“伞”的周围有许多小触手,有的却在口腕处长触手。这些触手非同小可,它们的表面分布着无数刺细胞,刺细胞内有个刺丝囔,刺丝囔中藏着毒液和一盘细长的刺丝。

最可怕的水母是北极水母,特别是公的水母发起火来很凶猛,它的“伞”径约有2米,“伞”的下缘有8组触手,每组150根,触手上有无数的刺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雨季将至提防水灾 教您如何自救

全文共 1108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大部分地区马上就要进入雨水丰沛期,这段时间内各类水灾的发生概率大幅增加,尤其洪水、暴雨等灾害几乎是每年都会发生。学好灾害自救知识是水灾多发区人们的必备课程,那么对于水灾多发区居民来说,应该掌握哪些自己知识呢?

一、水灾高发区居民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1、关注天气预报,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

2、密切关注汛期的洪水情报,服从防汛指挥部门的统一安排,及时避难;

3、地处低洼地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砌好防水门槛,设置挡水坝,以防止洪水进屋;

4、家中常备救生筏、救生衣等逃生装备

二、洪水时哪些地方最危险

农村:河床、水库及渠道、涵洞;行洪区、围垦区;危房中、危房上、危墙下;电线杆、高压线塔下。

城市:危房里及危房周围、危墙及高墙旁、洪水淹没的下水道、马路两边的下水井及窖井、电线杆及高压线塔周围、化工厂及贮藏危险品的仓库。

三、洪水来临时,如何防范洪水进屋?

首先要明确房屋的门槛门窗都是是可能进水的部位,要用用沙袋、土袋在门槛和窗户处筑起防线,并用胶带纸密封所有的门窗缝隙。另外老鼠洞、排水洞等一切可能进水的地方都要堵死。

四、洪水暴发前需要准备的装备

1、一台无线电收音机,随时收听、了解各种相关信息;2、饮用水、罐装果汁和保质期长的食品,并捆扎密封,以防发霉变质;3、保暖用的衣物及治疗感冒、痢疾、皮肤感染的药品;4、通讯联络的物品,如手电筒、蜡烛、打火机等。颜色鲜艳的衣物及旗帜、哨子等,以防不测时当作信号;5、汽车加满油,保证随时可以开动。

五、洪水来袭时,来不及转移怎么办?

1、向高处转移。如在基础牢固的房顶搭建临时帐篷;2、身处危房时,要迅速撤离,寻找安全坚固处所,避免落入水中;3、除非在水可能冲垮建筑物或水面没过屋顶被迫撤离,否则呆着别动,等水停止上涨再逃离;4、扎制木排等逃生用品。利用通讯设施联系救援。可利用眼镜片、镜子在阳光照射下的反光发出求救信号;5、夜晚利用手电筒及火光发出求救信号;6、当发现救援人员时,应及时挥动鲜艳的衣物、红领巾等物品,发出救援信号。

六、被洪水围困在建筑物上怎么办?

1、被困时,要注意房屋是否有经过洪水浸泡而坍塌的可能。如可能坍塌,马上向安全处转移;2、发生饥饿口渴时,要挑选水性好,身体健康的青壮年,返回住所取回食物及洁净的饮水;3、保管好通讯工具,及时与救援部门联系,以取得帮助;4、利用燃火、放烟、呼喊及挥动鲜艳衣物等求救方法,以便让搜救人员发现,得到援助。

注意:暴雨若持续不停,就应该提前做好防洪准备;要树立生存观念,坚持就一定能够获救;原地不动等待水退是最有效的安全措施。

佰佰说

生活在水灾多发去的百姓平时一定要多关注水灾有关信息,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发生洪涝灾害如何自救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遭遇水灾该如何逃生是我们要了解的常识知识。洪灾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尤其是近年来时常发生的城市内涝现象,我们除了等待救援外,还要学会一些自救措施。那么发生洪涝灾害如何自救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发生洪涝怎么办

1、如时间充裕,应该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当来不及转移时,应立即爬上屋顶、大树等高的地方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2、在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体积大的容器,如油桶、储水桶、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足球、篮球、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质地好的木质家具等作为临时救生品,做水上转移。

3、地势低洼的住宅区、商业区可用沙袋、草包、档板等堵在门口等进水处,做好围堵的措施,一旦房屋进水,立即切断电源及气源。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5、当车内进水,车门打不开时,不要砸前挡风玻璃,应该击打车窗玻璃四角,因为前挡风玻璃夹胶,即便打碎,也有一层胶把碎玻璃粘贴在一起,不易逃生。如果车窗打不碎,就静静等待车子进水。当车内的水深度接近头部时,深吸一口气,推开车门。因为,当车内外水压接近时,车门容易被打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沸水烫伤的自救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烫伤的严重程度不同,烫伤的症状也不一样,因此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沸水烫伤的自救方法有哪些?

如是一般的烫伤,轻度的,小面积的,未破皮的,就用冷水冲伤处或是用牙膏敷上;大面积的,重度的,不能用冰水或是牙膏来,只能用少量的冷水,马上送医院治疗。假如被开水烫了,没破皮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立即打开冷水管,将患处用流水冲洗半小时,之后若是白天,应去医院用烫伤药。若是晚上,可继续用凉水冷却患处,可一刻钟换次水。两三个小时之后就可。次日在去医院就医。这是在部队医院急诊科学来的,也曾用来自救过,简单易学。开水或者类似东西烫到身上时候,千万别当时就趁热脱衣服,而是先用干净冷水冷处理再小心脱去衣服。因为趁热脱衣服会连皮肤一起带下,造成受伤程度严重加深,也许本来只是表皮的红肿热痛既天就解决的事情,因为表皮被脱去造成深度烫上,严重的会留下难看的疤痕。就近没水的当时用醋或者饮料什么的都行,先冷处理再脱去衣服或者直接去医院好好治疗。

更多的意外伤害急救小知识尽在,在这里我们会为大家介绍一下遇到烫伤该如何正确急救。帮助大家更好的处理烫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面部皮肤过敏自救方法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脸部皮肤过敏怎么办?又痒又干又痛,红红肿肿,不敢出门。如何自救,让皮肤少受点罪。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面部皮肤过敏自救方法:脸部皮肤过敏怎么办之五招自救法。

方法1

用冷开水或加上无任何添加剂的洁面乳清洁面部,在还没有完全抹干水分时涂上薄薄的凡士林,并身处阴凉环境下,能迅速镇静皮肤。

方法2

远离容易过敏的物质。护肤品成分中以下专有名词是容易引起敏感的化学物质,购买产品前要先在外包装上查看清楚:alcohol(含酒精)、bronopol、Sorbicacid(山梨酸)、parabens(防腐剂)、fragrance(香料的总称),若不想变“敏感美人”,购买时就加倍注意吧!

方法3

用不含酒精的爽肤水。爽肤水的作用是给面部清爽及光滑的感觉。一般的爽肤水大多含酒精,除了会令敏感皮肤容易发红外,当酒精挥发后,还会令皮肤出现紧绷现象,所以应选择性质温和且不含酒精、香料的爽肤水,涂时用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指腹轻弹,千万不要用力拍打,免受刺激。

方法4

多补充维他命C。缺乏维他命C,容易令皮肤粗糙枯干,从而引致皮肤炎、脱皮等敏感症状。在含丰富维他命C的蔬果中,梨与奇异果是首选,多吃可以加强皮肤组织,有助对抗外来敏感。

方法5

常用冷水洗面,增加皮肤的抵抗力。如皮肤不适应,可先用温水(20℃—30℃),再逐渐降低水温,使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洗面奶或刺激性小的香皂。最好使用防敏洗面奶。洗澡和洗脸分开。洗澡水过烫,根本不适宜用来洗脸,其他皮肤一样,更别说敏感性肌肤了。所以一定要分开来洗。

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皮肤过敏的分类都有一定了解了吧。可以看出,皮肤过敏可以分为四种过敏类型,其中,每种类型的症状也是各不相同的。大家在生活中如果患有皮肤过敏的话一定要及时区分自己的类型哦。想要了更多的疾病急救知识请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国泥石流多发于哪个季节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半干旱山区或高原冰川区。这里的地形十分陡峭,泥沙、石块等堆积物较多,树木很少。一旦暴雨来临或冰川解冻,大大小小的石块有了足够的水分,便会顺着斜坡滑动起来,形成泥石流。那我国泥石流多发于哪个季节呢?

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集中降雨的激发。因此,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因集中降雨的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因此、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6-9月;而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尤其是7、8两个月降雨集中,暴雨强度大,因此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7、8两个月。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这两个月的泥石流灾害约占该地区全部泥石流灾害的90%以上。

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冲毁城镇、企事业单位、工厂、矿山、乡村,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破坏农作物、林木及耕地。此外,泥石流有时也会淤塞河道,不但阻断航运,还可能引起水灾。

今天小编对泥石流的一些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您还想了解泥石流的多发地带以及其他的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地震发生后如何进行避灾自救

全文共 966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发生后如何进行避灾自救呢?察看周围的人是否受伤,如有必要,予以急救,或协助伤员就医。检查家中水、电、瓦斯管线有无损害,如发现瓦斯管有损,轻轻将门窗打开,立即离开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打开收音机,收听紧急情况指示及灾情报导。

检查房屋结构受损情况,尽快离开受损建筑物。

尽可能穿着皮鞋、皮靴,以防震碎的玻璃及碎物弄伤腿脚。

保持救灾道路畅通,徒步避难。

听从紧急救援人员的指示疏散。

远离海滩、港口以防海啸的侵袭。

地震灾区,除非经过许可,请勿进入,并应严防歹徒趁机掠夺。

注意余震的发生。

地震发生前的避灾措施

家中应准备救急箱及灭火器,须留意灭火器的有效期限,并告知家人所储放的地方,了解使用方法。

知道瓦斯、自来水及电源安全阀如何开关。

家中高悬的物品应该绑牢,橱柜门窗宜锁紧。

重物不要放在高架上,拴牢笨重家具。

在任何地点都要了解所处的环境,并注意逃生路线。平时须做事发的演习。

若家人分散了,决定好何时何地会面。

不要在地震过后就立刻使用电话。

了解您孩子学校的作息时间,计划好在您无法去接他们时有何人会去接。

若您有家庭成员不会说汉语,替他们准备好书面的紧急卡,注明联络地址电话。

每半年与您的家人举行一次地震演习:蹲下(duck)、找寻保护物(cover)与Hold(冷静)。

替您的重要文件资料(例如银行账号等)做备份放在安全的储物盒中,置于其它城镇。

地震前先打给当地的红十字会或相关机构,询问紧急的避难所及救护机构在何地。

准备多条家中的逃生路线,并保持这些地方没有障碍物。

了解最近的警察局及消防队在何地。

替你的有价物品做照片或影片备份。

将保姆或其它同住者纳入您的计划。

多准备一副眼镜及车钥匙摆在手边,准备一些现金及零钱在身边,以免停电时无法使用提款机。事先找好家中安全避难处。

避灾自救口诀

大震来时有预兆,地声地光地颤摇,虽然短短几十秒,做出判断最重要。

高层楼撤下,电梯不可搭,万一断电力,欲速则不达。

平房避震有讲究,是跑是留两可求,因地制宜做决断,错过时机诸事休。

次生灾害危害大,需要尽量预防它,电源燃气是隐患,震时及时关上闸。

强震颠簸站立难,就近躲避最明见,床下桌下小开间,伏而待定保安全。

震时火灾易发生,伏在地上要镇静,沾湿毛巾口鼻捂,弯腰匍匐逆风行。

震时开车太可怕,感觉有震快停下,赶紧就地来躲避,千万别在高桥下。

震后别急往家跑,余震发生不可少,万一赶上强余震,加重伤害受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泥石流的分布及成因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泥石流的形成原因: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它的面积、体积和流量都较大,而滑坡是经稀释土质山体小面积的区域,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通常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泥石流流动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泥石流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一些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状况地区的自然灾害,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土、水、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

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冲毁城镇、企事业单位、工厂、矿山、乡村,造成人畜伤亡,破坏房屋及其他工程设施,破坏农作物、林木及耕地。

今天小编对泥石流的分布及成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泥石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地震中孩子该如何自救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孩子该如何自救?在7月31日17时18分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附近发生5.1级地震,19时33分在南桑威奇群岛地区发生6.1级地震。在地震中,最大受害者往往多是孩子,因为他们欠缺甚至没有相关的经验和自救知识。如果我们注重孩子的防震教育,让孩子知道更多的地震知识,是不是能挽回更多的小生命呢?

为了保证孩子能够在地震中平安脱险,家长平常就应培养孩子自救能力,告诉他们地震时该如何安全逃生,这样才能在危险来临时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一、教孩子地震自救儿歌,树立其自救意识

儿歌范例一

楼房摇动不要慌,一不跳楼二不扒窗,下蹲墙角好地方,听从指挥快跑光,安全走到操场上。

万一被埋别紧张,一不哭喊二不惊慌,先防身体少受伤,找水找食找地方,保存体力等救伤。儿歌范例二

你拍一,我拍一,地震自救要学习。你拍二,我拍二,镇定自若不要怕。你拍三,我拍三,安全有序往外散。你拍四,我拍四,疏散不及钻桌子。你拍五,我拍五,被困废墟把嘴捂。你拍六,我拍六,相信自已会得救。你拍七,我拍七,救助未到不要急。你拍八,我拍八,如有可能往外爬。你拍九,我拍九,听到声音要求救。你拍十,我拍十,战胜困难贵坚持。

二、讲清道理,培养孩子自救能力

1.教导孩子地震的时候,要相信大人的话,尤其是老师的话,要相信老师可以把自己带到安全的地方,按顺序逃生,不可慌乱无序。

2.切勿慌忙奔向出口,要远离玻璃、吊灯危险坠落物,就地寻求避难点。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等地震结束迅速脱离,避免强余震。

3.教导孩子如果不幸被掩埋,要保持清醒设法自救。如果无法脱离,就要保存耗体力,尽量找食物和水,给自己创造生存时间,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地震引发海啸时有哪些自救常识要掌握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11月22日,凌晨4时59分,日本福岛县附近海域发生7.4级地震。震中位于距离福岛县不远的海洋内,那么地震会引发海啸吗?其实,通地震常在6.5级以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小于20~50公里时,才能发生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当天,日本气象中心的数据显示,海啸引发60厘米高海浪。还好威胁不大。那么地震引发海啸时有哪些自救常识要掌握呢?

地震海啸破坏力巨大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威胁

地震海啸由于海底或海边地震,以及火山爆发所形成的巨浪,叫做地震海啸。通常在6.5级以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小于20~50公里时,才能发生破坏性的地震海啸。产生灾难性的海啸,震级则要有7.8级以上。

“地震海啸”发生在辽阔的海洋中,海啸波涛长达数百千米,并可达到海底数百千米深处。它以喷气式飞机的速度沿海洋运动,当它遇到陆地时会产生与原子弹爆炸相比拟的巨大破坏力。毁灭性的地震海啸全世界大约每年发生一次,尤其是最近几年发生的地震海啸破坏性极大。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10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地震引发海啸时该怎么办

海啸前的抗灾准备

准备防水急救包:在办公室和家里都准备一个逃生应急包,里边准备水、干粮、急救药品等,放置于随时可以拿到的地方。

准备救生衣和救生圈:沿海地区经常受到海啸袭击的家庭,最好将救生衣和救生圈放在随时可以方便拿到的地区,这样在洪水淹没的时候,可以更容易获救。

制定海啸撤离计划:在海啸频发地区,应定期对家人进行逃生训练。这包括了解海啸预警常识及基本的逃生技巧。考察周围地势,制定疏散路线,确定从家里或者公司最快可以到达的高处地形和高层建筑,以及到达那里的最快路线。应该寻找多个逃生地,因为海啸来临时很可能截断其中一些路线。海啸中的自救常识

提前撤离:沿海地区一般都设有海啸预警中心,在海啸来临前给当地民众发出警报,提醒人们前提撤离。但大多数海啸是突然来临,因此一旦发生地震或是海面出现异常情况,都要立马撤离。如果地震发生时身处海边,应尽快向远离海岸线的高处转移,避免地震可能产生的海啸的袭击。

因为,当异常出现时已经表示海啸在几分钟内就会到来。我们要争取在当地海啸警报拉响前就已经成功撤到安全地。一些海啸频发的国家,会在海滩边设置海啸逃生路线,因此当我们在海滩边旅行时,要提前了解这一地区的逃生路线。在海啸来临前提前撤离到高处,是避免海啸灾难的最好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