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洞文化遗址热门20篇

我国的道路养护水平和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道路养护工人的安全问题更是不容乐观。以下是由问学吧小编整理关于大洞文化遗址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7873

文章

1000

篇1:仲巴切庆王手绘石刻遗址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仲巴切庆王手绘石刻遗址为杂多县文物保护单位。

仲巴切庆王手绘石刻遗址位于杂多县结多乡藏尕村,年代为唐,类别为古遗址。

2018年7月13日,仲巴切庆王手绘石刻遗址列入杂多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结多乡:结多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33千米。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面积2380平方千米。辖藏尕、巴麻、优美、优多、达俄5个牧委会。1956年设结多肖格(区),1959年建立结多公社,1963年改设结多乡,1971年改设结多公社,1984年复设结多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哪一年公布并实施的

全文共 495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小编记得以前都是在说这个联合国的,但是那个总是申请的门槛太高了,一搞就申请不了了,但是好在我们国内也有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了,那么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哪一年公布实施的呢?这个问题我们也还是需要知道的,下面我们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哪一年公布并实施的

是2011年6月1日起实施的。2、为何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而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公布,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法律条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

(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五)传统体育和游艺;

(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凡属文物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

第四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

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第七条、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保存工作。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第九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十条、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进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对其工作领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

第十二条、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认定、记录、建档,建立健全调查信息共享机制。

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收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代表性实物,整理调查工作中取得的资料,并妥善保存,防止损毁、流失。其他有关部门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应当汇交给同级文化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

第十四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法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第十五条、境外组织或者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在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进行的,应当报经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批准;调查结束后,应当向批准调查的文化主管部门提交调查报告和调查中取得的实物图片、资料复制件。

境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

第十六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应当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尊重其风俗习惯,不得损害其合法权益。

第十七条、对通过调查或者其他途径发现的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立即予以记录并收集有关实物,或者采取其他抢救性保存措施;对需要传承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传承。

第三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十八条、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本行政区域内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第十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从本省、自治区、直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向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推荐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推荐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项目介绍,包括项目的名称、历史、现状和价值;

(二)传承情况介绍,包括传承范围、传承谱系、传承人的技艺水平、传承活动的社会影响;

(三)保护要求,包括保护应当达到的目标和应当采取的措施、步骤、管理制度;

(四)有助于说明项目的视听资料等材料。

第二十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可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建议。

第二十一条、相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形式和内涵在两个以上地区均保持完整的,可以同时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第二十二条、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对推荐或者建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初评和审议。

初评意见应当经专家评审小组成员过半数通过。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初评意见进行审议,提出审议意见。

评审工作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十三条、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将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二十日。

第二十四条、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公示结果,拟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第二十五条、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保护规划,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保护。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保护规划,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保护。

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应当对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予以重点保护。

第二十六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特色鲜明、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确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并保护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避免遭受破坏。

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地村镇或者街区空间规划的,应当由当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相关法规制定专项保护规划。

第二十七条、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保护规划未能有效实施的,应当及时纠正、处理。

第四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第二十八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

第二十九条、国务院文化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可以认定代表性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

(三)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参照执行本法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审的规定,并将所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予以公布。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

(一)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

(二)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

(三)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

(四)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二)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

(三)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丧失传承能力的,文化主管部门可以重新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第三十三条、国家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整理、出版等活动。

第三十四条、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

第三十五条、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保护机构以及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文艺表演团体、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应当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研究、学术交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宣传、展示。

第三十六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和传承场所,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第三十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应当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保护属于该项目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单位予以扶持。单位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九条、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时侵犯调查对象风俗习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违反本法规定,破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一条、境外个人或组织违反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由文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及调查中,取得的实物、资料;情节严重的,个人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组织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三条、建立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本法有关规定制定。

第四十四条、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知识产权的,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对传统医药、传统工艺美术等的保护,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十五条、本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李家坪—庙坪遗址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大李家坪—庙坪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李家坪—庙坪遗址位于武都区马街镇大李家村南200米。分布在北峪河南岸的黄土台地上,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4米,暴露有灰坑、窖穴、房址、红烧土和窑址。采集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灰陶片,纹饰有绳纹及施黑彩宽带纹、蛙纹、网纹,器形有直口或敛口弧壁圜底钵、卷唇折腹盆、敛口鼓腹平底罐、双唇口尖底瓶和陶环;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泥质桔黄陶和夹砂红陶片,以彩陶为主,纹样有施黑彩的大圆圈纹、漩涡纹、弧线三角纹,器形有碗、罐、盆等。另采集有磨制石刀、锥、环和骨锥、笄。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庙底沟与马家窑两种文化类型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分布区域有重要价值。

大李家村:大李家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克斯勒塔格佛寺遗址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克斯勒塔格佛寺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克斯勒塔格佛寺位于柯坪县西北约10公里处,原柯坪县水泥厂旧址北克斯勒塔格山前。佛寺东为苏巴什河,南为生长茂密的胡杨林。

克斯勒塔格佛寺依托克斯勒塔格山体前延伸出的缓坡修建。在佛寺的构建过程中依照山体的走势,利用山体表面坑洼粗糙的特点,将黄泥土夯筑其上,构筑成一个大平台。整个佛寺建筑利用克斯勒塔山体的走势依次构建了三个高低错落的平台。然后在平台上利用夯筑与大土坯垒砌筑的方式修建了高大的佛堂、禅房、僧房及佛塔。整个佛寺建筑依山体走势高低错落,层次分明,排列有序。在佛寺南面修筑了一条通往顶层佛殿的台阶。整个佛寺面积14854平方米,佛寺地表与山体最上部的佛堂高差达25米。在残存的僧房墙体上尚可见有烟道及土坑,为当时僧侣烧火做饭的地方,在佛殿的墙体上还可见有佛龛。克斯勒塔格佛寺利用山体构建,构思奇妙,技艺精湛,工程浩大。这种佛教寺院的建筑方式在阿克苏地区的佛教寺院建筑中是最神奇、壮观的一处。站在平地仰望佛寺,其宏伟壮观的身姿,雄踞险关的气势,完全可以想见这里在佛法--时的宏大壮观场面,让人不由慨叹古人的勤劳、智慧与伟大。

1975年在佛寺下修建水泥厂取土时,在第二层平台的佛塔下出土了两件完整的彩绘舍利盒及泥塑佛像残件,现收藏于自治区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缸缸洼遗址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缸缸洼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

缸缸洼遗址位于甘肃省金塔县大庄子乡永丰村三组东南6.6千米处的沙漠腹地,因地处四周高、中间低的洼地,出有陶罐(俗称“缸缸”),故名“缸缸洼”。面积约42.6万平方米。属四坝文化。

1987年发现。文化堆积厚1~2米,地表散布有大量夹砂红陶、彩陶和石器残片。采集有彩陶罐、石刀、石斧等。中部沙梁上残存陶窑4座,灰层中包含有木炭。遗址西部为墓葬,多为竖穴土坑墓。东部风蚀台地上有铜渣、铜器残片及碳釉结块。

缸缸洼遗址文化堆积厚,内涵丰富,是四坝文化的代表性遗址之一,对研究黑河流域史前文化面貌和序列具有重要意义。缸缸洼遗址发现的铜渣等为研究我国早期铜器的起源和铜器制作及冶炼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瓦哈卡历史中心与阿尔班山考古遗址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瓦哈卡位于海拔1500米的山谷中,大约在一千五百年前不同的人群曾在阿尔班山居住过,他们包括奥尔梅克人、萨巴特克人和米斯泰克人,那里有梯田、水坝、运河、金字塔以及人造小山头,这些都是从山里开出来的神圣的地形学的标记。在它的附近,瓦哈卡纵横交错的设计是西班牙殖民建筑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阿尔班的城市结构受到特诺奇蒂特兰城的影响,它带来几乎是巨大的建筑和宏大的城市空间。另一方面,瓦哈卡具有小殖民地城镇的风貌。它的建筑也远远地大了很多或许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这只能用地震的威胁来解释。受到良好保护的巴洛克外观和小圆屋顶的教堂是宗教和市民建筑的不朽整体的主要特点。

阿尔班呈现出庄严的建筑景观,例如马丘比丘体现了独特的艺术创造力。超过千年的时间,阿尔班在瓦哈卡文化发展脉络上施加了相当大的影响。由于它的回力球场地和其他作品,阿尔班表现了前古典和古典时期在这这一地区独特的文化遗迹,它提供了前哥伦比亚人的庆典仪式中心的范例。

Historic Centre of Oaxaca and Archaeological Site of Monte Albán

必去理由:16世纪殖民地完美的典范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北美洲【North Ame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墨西哥[Mexico]

景点所在省、州:瓦哈卡州 [Oaxaca ]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平谷北埝头新石器文化遗址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平谷北埝头新石器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北埝头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平谷县大兴庄乡北埝头村西500米处。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北埝头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其北部为古河床,距遗址台地顶部6--7米,北400米处为错河河道。1984年4月对遗址被蚕食破坏部分(约60平方米)进行清理发掘,发现8处人类居住遗址,其中有石垒灶坑,坑旁有人类存留火种用的深腹罐,里面积满木炭。还出土陶器13件,有红陶钵、灰陶钵、圈足碗、陶磨盘、鸟头羽身器等,均为刮条或之字纹;出土石器有打制石器、盘状器、石刀、石斧、石磨盘、棒、异形器等25件。该遗址经碳14测定为6000--7000年。这一发现填补了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

平谷平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赛龙舟的风俗 赛龙舟的文化内涵

全文共 1850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赛龙舟的风俗-赛龙舟的文化内涵

赛龙舟的文化内涵

赛龙舟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一项讲求团体合作的体育运动,在2010年亚运会更是被列入比赛项目中,但在古人的心中,赛龙舟并不是单纯的体育项目,更是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希冀。

“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战国时期,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此时的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在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但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赛龙舟前会举行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一般都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赛龙舟的风俗

五月初五,端午节,如果你恰好在端午出行,不妨去看看各地不同的龙舟赛风俗。除了福州市区,国内还有很有地方的龙舟赛保留着有趣的风俗呢。

泉州:奇特的陆上游龙舟风俗。

地点:惠安县崇武古城。

泉州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与闽南其他地方差不多,惟独惠安县崇武古城的习俗较为特殊。

早年崇武在端午节也有赛龙舟,但与外地有所不同的是,当地人主要是在台风季节即将到来之前在海上举行祝神驱魔活动。相传,某一年在赛龙舟中出了事故,人们就决定不再在海上赛龙舟,而改在陆上游龙舟。

现在,当地人的端午节不仅有赛龙舟活动,还有陆上游龙舟活动,十分热闹。据说,按当地传统习俗,游龙舟时人们还要唱《阿螺歌》,其歌词大意是请求神灵消灾灭祸。

贵州:苗族龙船节。

地点:凯里市清水江。

农历五月,汉族的端午节有龙舟竞渡的习俗。居住在贵州凯里市的苗族也有在农历五月过龙船节竞渡龙舟的风俗。汉族的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而苗族的龙船节却在农历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共四天。龙船节苗语叫“咋瓮”(意即划龙船),又名“娄瓮”(意即吃龙肉)。

龙船节一般在清水江上举行,清水江穿过凯里又名龙头江,每年农历五月,居住于此的苗族人民都要在这里欢度龙船节。

苗族的龙船用杉木制成,分母船和两侧子船三部分,母船的船中心前后共六舱,中四舱装载着龙船节期间亲友馈赠的猪、苗族的龙船用杉木制成,分母船和两侧子船三部分,母船的船中心前后共六舱,中四舱装载着龙船节期间亲友馈赠的猪、羊、鹅和竞渡水手食品,两侧子船则为水手划桨之地。苗族划龙船是站立着划桨的,不同于汉族的坐着划桨。

龙舟竞渡时,每船水手有三四十名,由地位最高的人当船上的鼓手,全船水手都要听鼓手的指挥,按鼓声节奏挥桨竞渡。还要有一个小男孩穿上女装,头戴苗家女银饰敲锣。再选出一个最懂水性的掌舵当艄公,气力好的壮汉站在船头撑篙。此外,还要有人负责在开赛时、离寨时、归寨时在船上放土炮等等,风俗奇特。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也是汉族在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很流行,在北方也有划旱龙舟的习惯。关于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会末期。

说起赛龙舟的起源,起源最广的就纪念屈原说和沅陵盘瓠招魂说。

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他在流放了,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和《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文化常识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3.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另有燧人、伏羲、神农;伏羲、女娲、神农等说法。

4.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另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等说法。

5.五行:金、木、水、火、土。

6.五金:金、银、铜、铁、锡。

7.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8.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岁寒三友:松、竹、梅。

12.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5.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16.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中国四大古典戏曲:孔尚任《桃花扇》、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8.七大艺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建筑、雕塑。另一种说法为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中国四大名瓷窑:河北磁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九属:九代直系亲属,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2.五谷:稻、黍、稷、麦、豆。

23.中国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24.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25.中国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26.中国四大名花:河南洛阳的牡丹、浙江杭州的菊花、云南昆明的山茶、福建漳州的水仙。

27.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信阳)、君山银针(岳阳)、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安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旱湖脑遗址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旱湖脑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旱湖脑遗址 位于安西县布隆吉乡南10公里的台地和湿地边缘。该城由相连的南、北两城组成,南城东、西墙北端与北城相接。两城平面均为长方形。南城东西长260米,南北宽170米,墙体多被流沙掩埋。北城东西长220米,南北宽160米,城墙夯筑,夯层厚0.14-0.16米,墙基宽8.5米,残高3.5米。四角有角墩,门向东开,宽4.85米。城西南角墩外有4座夯筑四棱台体小方土墩,分南北两排排列,边长2.5米,残高1.20-1.45米,夯层厚0.08-0.10米。城内外地表散见绳纹、弦纹、水波纹灰陶片。同时,城址周围墓葬分布较为密集。该城为汉、晋古城,时代较早,且周围墓葬、窑址分布密集,有一定的考古研究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米斯特拉斯考古遗址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米斯特拉斯遗址是中世纪时期遗留下来的一座城市,它建造在一个高约621米的小山上,坐落于塔伊耶托斯山的山脚下。遗址可以明显的划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位于上面部分的是由法兰克人在山颠筑造起来的城堡、帝王宫殿建筑群、封建王室的住宅、几座修道院以及圣索菲亚大教堂。这些建筑物被一个具有两个大门的城墙包围起来;位于下面的部分则被另外一座城墙围绕着,这些建筑物的中心部分是于13世纪修建起来的圣杰米特厄斯大教堂。此外,一座修道院和14世纪修建的潘塔纳萨大教堂也位于下面的这部分建筑物中。

由于丝绸工业的发展,米斯特拉斯曾经是一处繁荣的商业中心,人群密集,熙熙攘攘。1830年,奥托国王兴建了一座新的城市,即斯巴达,这也是导致米斯特拉斯城市最终走向衰退的一个直接原因。在现今保存下来的这些遗址中,其中包括一些完美的拜占庭时期的建筑物和精美的壁画。

Archaeological Site of Mystras

必去理由:希腊最完美的拜占庭时期的建筑物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希腊[Greece]

景点所在省、州:伯罗奔尼撒大区 [Peloponnese Regi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唐王城遗址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唐王城遗址为新疆文物保护单位。

导游唐王城即唐代尉头州城遗址,当地少数民族称之为“托库孜萨热依”古城,建于公元前206年,距今约有2200年的历史。古城座落在巴楚县城东北60多公里处的代热瓦孜塔格山(大门山)南端山口的北山东侧。城墙用泥土,石头筑成,分内城,外城,大外城几个部分。南北各有一道城门,大外城的城墙已风化为一道土梁,城东北延伸至约两公里处的唐王村(今农三师五十一团驻地)。

唐王城为新疆境内古丝绸之路中道上的一个重要古城遗址,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被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张家坪遗址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张家坪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坪遗址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达浪乡郑家坪村张家坪社。遗址东邻马家沟,西接郑家坪社,南依张家山,北接沙坡地,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450米,面积约22.5万平方米。遗址断崖上有灰层,散落大量的人骨、陶片等,根据散落的陶片特征判断此遗址属齐家文化。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保存良好,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0、唐汪遗址

唐汪遗址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唐汪镇唐家村以西200米处的山顶上,地势陡峭,为丹霞地貌,遗址顶部为唐家村山神庙旧址。遗址东西宽约40米,南北长约30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

1956年文化部、中国科学院联合组成黄河水库考察队来调查时,胡浪生产队队长唐占林捐献了19件山神庙旧址植树时挖出的完整彩陶罐,器形为双大耳长颈低腹罐、直口圜底罐,施红陶衣,黑彩,纹饰有云纹、折线纹等。同年,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在其《略论东乡族自治县唐汪川的陶器》一文中将其命名为“唐汪式”陶器。

1989年5月,州文物普查队和省考古研究所在此又进行了调查,在遗址水平台根部暴露有灰土层,厚约1.5米,水平台上散落有很多陶器残片,质地为夹砂粗陶,施红陶衣,黑彩,纹饰有旋纹、平行线纹等。

1958年后未发现过完整的器物。第三次文物普查调查中发现在遗址顶部地坎上暴露有灰层1处,厚度约20厘米-30厘米,长约35厘米;灰坑1处,其中夹杂有红烧土和炭屑。在遗址表面采集有数块陶器残片,施有红色陶衣,饰黑彩,纹饰为涡纹。根据历次调查记录和此次调查结果分析,该遗址属辛店文化的聚落遗址。2007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红山大坪遗址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红山大坪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山大坪遗址位于兰州市红古区窑街镇红山村东约50米。是一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与半山类型共存的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2米,暴露有灰坑。采集有泥质、夹砂红陶片及少量灰褐陶片。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纹样有带状纹、波浪纹,器形有长颈壶;属半山类型彩陶纹样有平行线纹、网格纹,器形有卷唇盆、单耳罐。另有石刀、弹丸等。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马家窑文化的内涵和兰州地区的古文化发展有重要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傣族的饮食文化特点 傣族喃咪种类

全文共 1542 字

+ 加入清单

喃咪需要的原料有西红柿、大蒜、柠檬、小米辣椒、圆白菜、四季豆、黄瓜、香菜等。“喃咪”是傣族语,“咪”的意思是搅拌或拌合。傣族的“喃咪”都是用多种材料拌合而成的像酱一样的糊状食物。那么,傣族的饮食文化特点是什么?一起了解一下。

傣族的饮食文化特点是什么

傣族的“喃咪”也和酱一样起佐餐、调味的作用。将“喃咪”称为傣族的酱食,主要取《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的第三个意思,即“像酱的糊料食品”。

傣族生活在亚热带地区,受自然环境影响,喜食酸食生。“喃咪”是傣族佐餐之物,也就充分适应了这种口味特点的要求。“喃咪”的制作也都表现出食生、食酸的特点。

傣族“喃咪”主要有以下几种

酸笋“喃咪”:竹笋剥皮清洗,擦切成绒丝,入坛用清水浸泡10天左右腌酸,然后放在锅内熬煮,使其变成均匀糊状,冷却,加蒜泥、糊辣椒粉、芫荽、食盐调匀,可像酱一样食用。味酸、辣、清香。

青菜花喃咪(喃咪帕):用已开花结籽的青菜,清洗后整株剁碎,长时间熬煮,滤渣,再熬煮浓缩成膏状,加食盐、蒜泥、辣椒粉、芜荽拌合即成。昧酸、辣、香。

鸡(土众)喃咪:鸡(土众)是云南特产的野生香菌,色泽洁白,香味浓郁。鸡(土众)清洗干净,在炭火上翻烤至熟,与大蒜、芜荽等一起剁碎、剁茸后加食盐拌匀即成。味鲜、香。

番茄喃咪(喃咪麻克满):番茄经烤或烫熟后去外皮,加盐与青辣椒、大蒜、芜荽混合、剁细即成。味酸、辣。

花生喃咪(喃咪托领):花生米入锅以文火烤焙香脆,取出入臼春成粉,加食盐、胡辣椒粉(或青辣椒泥)蒜泥、芜荽加水拌匀,再入臼中春捣糊状即成。昧香、辣。

鲜鱼喃咪(喃咪巴):鲜鱼在火上翻烤而熟,去鳞,撕下鱼肉,剁细,和蒜、青辣椒、芜荽、食盐拌匀,在臼中春捣成泥状即成。味鲜、辣、爽。

螃蟹喃咪(喃咪布):螃蟹洗净,整只在火上翻烤成熟,去蟹壳。用蟹肉和蟹脚春成泥状,加芫姜、蒜泥、糊辣粉、食盐拌合调匀即成。味鲜、辣、辛、香。

竹虫喃咪:竹虫用滚水烫熟,剁成泥,配花生粉、蒜泥、芜荽、食盐,加适量水充分拌匀。味香、鲜、清爽。

猪肉喃咪:精瘦猪肉切成薄片,置沸水中迅速汆烫后捞出,剁成肉泥,加蒜泥、生姜粒、芫荽、糊辣椒粉、草果粉、花椒粉、胡椒粉,以适量柠檬水或番茄汁充分拌合即成。味鲜、酸、麻、辣。

牛肉喃咪:精瘦牛肉烤熟,用刀背剁成绒,剁时不断加入食盐、葱、蒜、芫荽、八角粉、胡椒粉、花椒粉、草果粉拌成的调料,让调味品深入到牛肉纤维之中。剁成后加牛苦胆1~2滴,再调合不断翻剁,然后加适量水调和至均匀即成。入牛苦胆汁少许,与傣族喜吃的“牛撒别”有同样的风味。

酱的制作重要功夫在于酿造。在精致的酿造过程中,让主要原料豆、麦中的淀粉等物质充分醣化,产生多种具有香味的酶,产生出浓郁的酱香味,再以经过酿造的酱胚与不同的香料调味品配合,经一定技术处理做成不同口味的酱食。各种不同的酱有不同的浓郁的香味,因此用少量的酱就可以为主食提味,佐餐。酱也因此常用来在不同的菜肴中充当调味品。

傣族喃咪多为现吃现配,缺少精致的酿造过程,多用生料,充分体现傣族口味嗜生的特点。用肉类制喃咪,过去都喜用生料,为保证食品安全,现都已改用熟料。喃咪都配有大量浓郁香味的配料,所以用少量的哺咪就可以对主食佐餐,起到与酱相似的作用。

傣族常吃的主食糯米饭、糍粑等就常用喃咪佐食。

傣族有许多蔬菜喜欢生食。常生食的蔬菜有萝卜、鱼腥草、苦瓜、黄瓜、白菜、卷心白、茴香尖、小香尖等等。蔬菜生食都要沾蘸水,或沾喃咪调味。食生为傣族饮食的大特色。喃咪为食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傣族特殊的生食风味生了色,增了辉。

傣族民族风味菜品和烹调方法的形成发展,是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物产,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历史变迁和政治形势,群众喜爱和民族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产物,是傣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昌平雪山文化遗址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昌平雪山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目的地介绍 雪山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昌平县到南口的公路南侧雪山村。此处遗址于1958年发现,1962年开始发掘。 遗址分布在雪山东南的台地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整个遗址面积l平方公里,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文化遗址与中原仰韶文化,东北的红山文化有相似之处,距今6000年,陶器以红陶为主;中期属龙山文化范畴,已属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5000年,树轮校正年代距今约5500年。雪山文化遗址文化层的一、二期的社会性质为原始社会阶段,相当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化时期。雪山文化晚期,近似于夏家店下层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商文化的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 交通信息 位于昌平县到南口的公路南侧雪山村;

昌平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西落雁遗址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西落雁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西落雁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地址:渭南市白水县史官镇西落雁村

保护范围:西至遗址所在土梁西侧沟底,东至遗址所在土梁东侧沟底,北至村北公路正北50米处,南至遗址所在土梁最南端沟沿。

2014年,西落雁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史官镇:白水县辖乡。1961年建史官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2.5公里。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1.6万。石堡川水库干渠横贯东西。辖孙家山、郭家山、史家山、段家山、武庄、洞耳、史官、西章、东丰乐、贺苏、东城、首居、贾家庄、狄家河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小麦、玉米、烤烟、苹果。乡镇企业以建筑、建材、粮油加工为主。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仓颉墓和仓颉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野麻湾堡遗址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野麻湾堡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野麻湾堡遗址位于嘉峪关市新城公社野麻湾大队第一生产队,在本市区通往新城公社的公路边,关城东北方向,距关约20公里。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此堡是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兵备李应魁、参将祁忠仪呈请巡抚祁光宗获许建筑,记明“土城周围一百四十丈”。

野麻湾堡为黄土夯筑而成,城垣一半以上比较完好,部分残缺。城堡周长476米,东南宽,西北窄。现存西、南两面墙比较完整,东墙残缺约四分之三,北墙残缺约三分之一。现南墙大部残高仍有9.9米、底厚7.6米、上宽3.8米。城墙上设女墙,高90厘米、上宽也是90厘米。夯土层厚14到18厘米不等。北墙内西侧有一斜坡马道遗迹,高7.4米、长17米、上宽2.2米。对面南墙内侧有同样高低的木梯马道,木桩眼还整齐地排列在墙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塔拉科考古遗址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前3世纪末,罗马人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军事基地,由于它在征服整个利比里亚半岛的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罗马人决定发展这里,修建了许多的神殿、浴池、斗兽场、马戏场和广场。所以,现在的塔拉科遗留下许多罗马式建筑古迹。

从12世纪末开始修建直到1331年才完成的大教堂,是罗马式风格向哥特风格转换的完美范例;长长的阶梯通向它的主立面,地基下面就是古罗马时代的神殿遗址;罗马式入口处有13世纪的圣母和耶稣及12使徒像,拱门上部是一大块圆形的雕花彩色玻璃;走进大教堂的内部,便可以看到受伊斯兰教风格影响的回廊,回廊内有精致的刻有寓言故事人物的圆柱。另外,在建筑后部的中央部分摆放的祭坛里描述着塔拉戈那的守护神的生平。

在老城区边上的国王广场旁的建筑是以镶嵌工艺品闻名的考古学博物馆,展示着从塔拉科出土的古罗马时代的雕像、金币、硬币等。旁边的建筑物是古罗马博物馆,这里曾是奥古斯都和哈得良大帝的住所,后来被阿拉贡国王在罗马遗迹上建起了一座城堡。接着可以到地下建于1世纪曾经举行战车比赛的环形场地看看,也可以乘电梯到上面观看老城的全景。

Archaeological Ensemble of Tárraco

必去理由:罗马式建筑古迹最多的城市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西班牙[Spain]

景点所在省、州:加泰罗尼亚自治区 [Catalonia Autonomous Community]

景点所在城市:塔拉戈纳 [Tarragona]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彝族饮食文化的禁忌有哪些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禁忌彝族禁忌主要表现在行为禁忌、语言禁忌、饮食禁忌等方面。那么大家知道彝族饮食文化的禁忌有哪些吗?接下来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

彝族饮食文化的禁忌有哪些?小编总结如下:

1、禁食马、骡、狗、猫、猴、蛇、蛙等肉。

2、忌食搅拌时筷子折断的食物。

3、拉羊到堂屋备杀时,羊突然叫者忌食。

4、忌吃粮种。

5、鸡跳过的饭菜忌食。

6、忌用镰刀割肉而食。

7、男子忌食推磨时磨轴折断的面粉。

8、禁孕妇吃獐肉、兔肉,禁小孩吃鸡胃、鸡尾、猪耳、羊耳。禁吃鸡回肠。

9、忌烧荞面粑、包谷粑从火塘右侧(客位方)放入取出。

另外,彝族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等等。诸上种种禁忌涉及到食物品类、饮食方式、食品制作、饮食主体,这些饮食禁忌习俗直接影响到彝族饮食文化结构。

彝族禁忌的起源禁忌在彝族社会的生产生活中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彝族人民心理活动和信念上的传承,也是民族内部相沿积久的一种文化现象。彝族禁忌是在彝族先民巫术观的支配下产生的,源于彝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

以上是彝族饮食文化的禁忌,如果去彝族地区旅游一定要谨记这些,不要犯了彝族人的饮食忌讳,切记尊重彝族人的饮食文化忌讳。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就请继续关注我们下期的旅游饮食安全小知识讲座吧,小编会在讲座中给大家做详细介绍,精彩内容不要错过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