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夏季的毒虫有哪些优秀3篇

进入夏季,炎热的天气对我们几近折磨,大家都盼望着那随着隆隆雷声而来的一场瓢泼大雨,但最近接连发生的雷击灾害却让人们不能轻松享受雨水带来的凉爽快意。雷电到底有多大的危害?怎样才能科学防雷?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带着疑问我们走访了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主任雷振发。

浏览

1109

文章

3

篇1:炎热夏季孩子被毒虫咬伤采取哪些措施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外出旅游,就算准备得再充足,但意外往往发生在不经意间,如果宝宝和大人被猫狗抓伤咬伤、被蚊虫叮咬、被蝎子蛰伤,该如何处理?

■应该采取措施

蜈蚣咬伤。其伤口是一对小孔,毒液流入伤口,局部红肿。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中和。可立即用5-10%的小苏打水或肥皂水、石灰水冲洗,不用碘酒。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

蝎子蜇伤。蝎子尾巴上有一个尖锐的钩,与一对毒腺相通。蝎子蜇人,毒液即由此流入伤口。蜇伤如在四肢,可在伤部上方缠止血带,拔出毒钩,将明矾研碎用米醋调成糊状,涂在伤口上。必要时请医生切开伤口,抽取毒汁。

蚂蟥叮咬。被蚂蟥咬住后不要惊慌失措地使劲拉,可用手掌或鞋底用力拍击,经过剧烈的震打以后,蚂蟥的吸盘和颚片会自然放开,蚂蟥很怕盐,在它身上撒一些食盐或者滴几滴盐水,它就会立刻全身收缩而跌下来。

毛虫蜇伤。被毛虫蜇伤后可用橡皮膏粘出毒毛。

■应该注意的事项

1.如被毒虫叮咬后,出现头痛、眩晕、呕吐、发热、昏迷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

2.被蜈蚣、毛虫叮咬后,常在被叮咬过的皮肤上形成风疹或水泡。对于风疹,可先用酒精将皮肤擦干,然后涂上1%的氨水;有水泡的,不可因痒而用手去抓,可用烧过的针将水泡刺破,将血挤出,然后涂上1%的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夏季毒虫常出没,学会应急处理是重点

全文共 1052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正是带孩子出游的好时节,但蚊虫也无处不在,稍不注意就要把孩子咬得满身包,又痒又肿,看得妈妈非常心疼。那么孩子被毒虫咬伤咋办呢?

孩子被毒虫咬伤咋办

蜈蚣咬伤其伤口是一对小孔,毒液流入伤口,局部红肿。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中和。可立即用5%~10%的小苏打水或肥皂水、石灰水冲洗,不用碘酒。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

被毒蚊叮咬可用清凉油、风油精或红花油反复涂搽患处。如有消毒三棱针,亦可先点刺放血,挤出黄水毒汁后再涂以上药品,效果更佳。

蝎子蜇伤蝎子尾巴上有一个尖锐的钩,与一对毒腺相通。蝎子蜇人,毒液即由此流入伤口。蜇伤如在四肢,可在伤部上方缠止血带,拔出毒钩,将明矾研碎用米醋调成糊状,涂在伤口上。必要时请医生切开伤口,抽取毒汁。

蜜蜂刺伤蜜蜂刺有毒囊,因此要用镊子小心将蜂刺拔出,防止毒汁受压迫进入皮肤,然后,挤压被蜇伤处,直到流出鲜红的血液为止,再用小苏打水涂抹伤处。

蚂蟥叮咬被蚂蟥咬住后不要惊慌失措地使劲拉,可用手掌或鞋底用力拍击,经过剧烈的震打以后,蚂蟥的吸盘和颚片会自然放开,蚂蟥很怕盐,在它身上撒一些食盐或者滴几滴盐水,它就会立刻全身收缩而跌下来。

壁虱吸血千万别用手去硬拉,那样容易拉断,其头部留在皮肤里会引起感染。可用烟头或火柴烫它的背,它就会自己松开;或用食用油、机油滴在其身上,堵塞它的呼吸道,使其窒息死掉。

毒蛇咬伤要立即结扎伤口上方,阻止静脉血回流,减少毒液的扩散。结扎要在咬伤后1~3分钟内完成,可用橡皮带、绳子、布条、手绢等东西进行。结扎的要点是:咬伤手指,要扎伤指根部;咬伤小腿,要扎膝关节上方;咬伤前臂,应扎在肘关节上方,绑扎的松紧度应以能阻止淋巴液和静脉回流,又能使动脉血少量通过为度,基本以绑扎处感到紧张为宜。注意每隔15~30分钟放松结扎2~3分钟,以防肢体远端缺血坏死。结扎以后,要用肥皂水、冷茶水或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有条件时可用2%双氧水或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但不可用酒精或酒冲洗伤口。冲洗后进行扩创排毒,用小刀或刀片按毒牙痕方向纵向或十字形切开皮肤,切记不宜过深,只达皮下即可,但要避开静脉,如有毒牙残留,要挑去毒牙,然后对扩创的伤口吸毒。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口吸吮伤口,边吸边吐,再用清水漱口,但要注意,吸吮者的口腔黏膜必须无破损、无溃疡,牙齿无病患,否则易中毒。毒液吸完后,伤口处要用7层消毒纱布覆盖,进行湿润,有利于毒液继续流出。做完现场结扎和排毒处理后,要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如果毒蛇已被打死,应将死蛇一起带去,以利对症下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夏季怎么预防毒虫叮咬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夏季是野外活动的最佳时期,人们衣着也逐渐单薄起来,四肢和身体其它都位也较多的暴露在阳光下,小编提醒大家要注意周围环境和做好防护,特别是头面部,头面部是暴露部位,又接近中枢神经和心脏,需要重点保护,那么大家知道夏季怎么预防毒虫叮咬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1、服维生素B1,此种维生素进入人体内代谢后从汗腺排出,散发出一种特殊气味,堵塞蚊虫触角上的感觉毛,使蚊子找不到人。一般每次口服维生素B1二十毫克,有效作用可维持2天。将维生素B13至5片溶解于水中,擦拭暴露在外面的肢体。

2、用调味品中的八角、茴各两枚,泡于温水脸盆中,用其水洗澡,毒虫不敢近身。

3、在室内点燃干桔皮,可代替蚊虫,既能驱蚊虫,又可消除屋内异味。

4、穿浅色衣服。花斑蚊最喜欢停在黑色衣服上。所以大家尽量在炎热的夏天穿一些颜色比较浅的衣服。

5、尽量穿袜子。许多人喜欢夏天光脚穿鞋,殊不知穿袜子后,蚊子感觉人的皮肤湿度降低、皮表挥发物减少,会减少叮咬。

6、家庭水生植物要定期换水,保持水的清洁。

7、在使用驱蚊药虫时,一个品牌在连续使用2个月后,换一种药物驱蚊,效果更好。

8、吃大蒜可有效驱蚊虫,因为蚊子不喜欢人体分泌出来的大蒜味。

9、巧用清凉油、风油精:在卧室内放几盒揭开盖的清凉油或风油精。点蚊香,气味呛人;挂蚊帐,空气沉闷。如果能在点蚊前,在整盘蚊上滴洒适量的风油精,则可使蚊香不呛人,而且满室清,驱蚊效果好。如果能在进蚊帐之前,在蚊帐上洒几滴风油精,可以改善蚊帐内的空气状况,而且增加驱蚊效果。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果大家还想知道关于中毒急救知识的内容,就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