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推荐两篇)

浏览

824

文章

2

篇1:唐诗的发展过程 历史影响及地位是怎样的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之前古诗就已经有了初步的完善,当时会包括四言诗,五言诗,乐府诗以及杂言诗。其中拥有着明显优势的就是乐府诗。根据南北朝诗词的发展,就可以让大家看到古诗词的潜力,还能够给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清楚。

1、唐诗历史影响

唐诗给后世的诗歌可以有效创造一个标准的模板,会从劳动生活,社会分析,政治动态,还有自然现象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去进行协作。从创作方法上可以看到不仅会有现实主义的流派,还会有一些浪漫主义的流派,其实很多伟大的作品都是把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优秀的传统。唐诗的形式比较多彩,一直都在推陈出新,不仅会继承乐府的传统,同样也会结合民歌的元素,还会有效继承之前的古诗,扩展了当前的运用。

2、政治方面的影响

唐朝一直都会以诗词歌赋进入到朝廷中,因为唐代的君主都会比较喜欢诗词歌赋,这给唐诗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外部环境。因为整个朝代都会有着浓郁的作息风气,必然就能够有效推进整个唐诗的快速发展。在军事方面,整个唐朝也会拥有着较好的一个发展局面,在唐朝就会直接被称之为太平文学。

3、稳定的格局推动唐诗的形成

唐朝的经济拥有着迅速的发展,所有的老百姓安居乐业如此,安稳的格局大概有200多年,这自然能够让大家有太多的心思去做诗。间接地就能够有效推动整个唐朝的发展,唐朝在中央也曾经设立一些监管要求,一定要勤学苦读,这就使得整个唐诗的快速形成,也会拥有着不一样的动力,能够快速的推进整体的教育格局是当前不可忽视的一大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欧洲中世纪的鸟人是做什么的?有着怎样的社会地位?

全文共 1203 字

+ 加入清单

从14世纪开始,由于愚昧的信仰关系,欧洲人过于肮脏,爆发了史上最致命的瘟疫:黑死病。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说过这种瘟疫了,这种瘟疫仅仅在几年之内就杀死了2500多万的欧洲人,大约占了欧洲总人口的30-60%。传染性极强的瘟疫,让全欧洲人心惶惶,不过,该做的事情必须要还要做,比如治疗和查找病原,于是诞生了一个特殊的职业,瘟疫医生,也叫鸟人医生。

之所以叫他们鸟嘴医生,是因为这些人穿着打扮都一样,全皮革套装,一个鸟嘴面具和一顶高帽,手持长棒。最吸引眼球的,无疑是鸟嘴面具,正因为有这个鸟嘴面具,才有了鸟嘴医生的称呼。

这身装备设计出来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主要基于中世纪的欧洲的两种疾病传播和感染的主要理论:四体液学说和瘴气学说。

这身装备是为了阻隔传播而设计的,面具的眼睛的地方有玻璃,还有一个弯曲的喙,形状像鸟的喙,带着绷带,绷带和鼻子支撑着鸟喙。鸟喙有两个小鼻孔,是一种含有芳香物品的呼吸器。喙可以容纳干花(包括玫瑰和康乃馨),草药(包括薄荷),香料,樟脑,或醋海绵。

鸟喙口罩的设计就是基于瘴气学说,人们认为鼠疫的传播是因为“坏空气”而导致的的,所以这个面具的鸟嘴设计的目的就是让戴口罩的人把气味宜人的药材放进去,通过这些药材过滤“坏空气”,医生们相信这种草药可以对抗瘟疫的“恶臭”,防止被感染。

瘟疫医生所穿的鸟嘴服装,戴着一顶宽边的皮革帽子,以表明他们的职业。他们用木棒来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并在不接触病人的情况下检查病人。这些拐杖也被用来远离患者,除去瘟疫患者身上的衣物,而不必触摸它们,并用来测量病人的脉搏。

鸟嘴服是由法国医生查尔斯·德·洛姆(CharlesdeLorme)发明的,他在1619年借鉴士兵盔甲的从头到脚防护服装的想法设计了最初的鸟嘴服。包括一个像鸟一样戴眼镜的面具,和一件从脖子到脚踝的长皮革(摩洛哥或利文汀)或蜡质帆布长袍。这件外衣,以及裤腿、手套、靴子和帽子,都是用蜡皮做的,并且浸透了与喙面具相似的芳香物品。

1656年的瘟疫期间,瘟疫医生也穿这种服装,当时罗马有145,000人死于瘟疫,那不勒斯有300,000人死于瘟疫。这种服装吓坏了人们,因为如果有人看到它,那是死亡即将来临的征兆。但是,如果没有鼠疫医生的,他们会死的更多,所以当时欧洲人民心情也挺复杂的。

瘟疫医生可以说是中世纪出现的最神秘的人物之一,鼠疫医生是瘟疫发生时受雇于村庄、城镇或城市的医生。

从理论上讲,鼠疫医生的主要职责是治疗鼠疫患者,埋葬死者。鼠疫医生还负责在日志中记录伤亡人数,并记录病人的遗愿。此外,鼠疫医生经常被召集来为死者和垂死之人的遗嘱作证。似乎大部分的鼠疫医生都专注于这方面的工作。有时,鼠疫医生甚至被要求进行尸检,以便更好地了解如何治疗鼠疫。

人类的生存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疫病不断斗争的历史。而这些与死神打交道的瘟疫医生们,孤独的奋战在一线,他们的外形虽然令人不寒而栗,但这些瘟疫医生真的值得后人尊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