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地球上每年有多少物种灭绝【通用四篇】

浏览

5058

文章

4

篇1:地球物种第一次大规模灭绝的原因:动物出现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的“埃迪卡拉花园”指的是持续数千万年的和平与安宁时期。在此期间,地球上第一个已知的多细胞复杂有机体繁荣起来,直到5.4亿年前第一次大规模灭绝。然而,将埃迪卡拉生物群从地球表面抹去的并不是流星雨或火山爆发。根据最新的研究,是新的生命形式(动物)的出现和它们带来的环境变化导致了灭绝。

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副教授西蒙·达洛克说:

直到后来,人们才意识到生物有机体也能导致大规模灭绝。我们对埃迪卡拉动物不同种群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复杂动物的出现可以改变环境,这被我们定义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其结果是埃迪卡拉动物的消失。

埃迪卡拉纪出现在大约6亿年前,开始从微生物进化而来。它们大多数是海洋生物的被动和静态形式,它们的各种形式可以在世界各地的化石遗迹中找到,例如叶子形状、圆盘形状和管道形状。然而,与其他动物不同,这些化石遗迹通常很少而且相距很远。人们对埃迪卡拉纪知之甚少,因为他们不生产贝壳或骨骼。

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它们的几乎一切都来自保存在沙子或灰烬中的形状痕迹。研究人员检查了已知最年轻的埃迪卡拉化石遗址的印记,发现最早的动物对埃迪卡拉人有害。这些最早的动物继续形成我们今天所知的动物大家族,包括脊椎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我们发现这个地点埃迪卡拉生物的多样性要低得多。与1000万到1500万年前的遗址相比,它有更高的生态压力。这些新的动物物种是“生态工程师”,他们改变了环境,使埃迪卡拉生物群更难生存。

如果假设是正确的,这将是一个苦乐参半的事实。有机体验导致灭绝,它的强大警告信号在我们眼皮底下潜伏了数亿年,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它们。科学家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大规模灭绝,这一次,人类活动将承担大部分责任。

地球的第一次大规模灭绝和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有很强的相似性。前者表明新行为的进化可以完全改变整个地球,而我们是历史上最强大的“生态系统工程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地球上发生过几次物种灭绝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是一颗与众不同的行星,它与周围行星的不同之处就是诞生了生命。生命使得地球充满了勃勃生机,地球又反过来承载着众生,然而地球上发生过几次物种灭绝?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生态破坏小知识:

第一次大灭绝事件:奥陶纪大灭绝

发生时间:距今4.4亿年前

灭绝规模:地球85%的生物物种

代表灭绝物种:大型鹦鹉螺、大部分三叶虫

到了奥陶纪末期,一场巨变正在悄然到来,位于南部的冈瓦纳大陆渐渐向南进入南极,陆地改变了海洋和大气环流,这导致地球的温度迅速下降,寒冷的冰川期到来了。降低的气温冻结了海水,海平面开始下降,这使得原来生机勃勃的浅海成为不毛的陆地,生物纷纷死亡。

第二次大灭绝事件:泥盆纪大灭绝

发生时间:距今3.65万至3.55亿年前

灭绝规模:地球82%的海洋生物物种

代表灭绝物种:盾皮鱼类、无颌鱼类

泥盆纪是古生物的第四个纪,开始于距今4.16亿年前。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因为此时鱼类出现并且进化出不同的门类,此外陆地上出现了植物、最早的两栖类也已经爬上了陆地。

第三次大灭绝事件:二叠纪大灭绝

发生时间:距今2.5亿年前

灭绝规模:地球95%的生物物种

代表灭绝动物:三叶虫、板足鲎、许多鱼类、许多两栖动物、许多爬行动物

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开始于距今2.95亿年前。二叠纪是爬行动物的时代,此时的陆地已经连成一片,形成了超级大的联合古陆,海洋的面积已经被压缩到最小。

提醒您:物种灭绝后会导致我们失去很多珍贵的动物,所以我们一定要多了解一些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等相关的问题,另外也要学习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提高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持续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极端全球变暖将导致地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物种灭绝

全文共 1289 字

+ 加入清单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极端全球变暖将使海洋动物无法呼吸,并导致地球历史上最大的灭绝事件。二叠纪-三叠纪灭绝2.52亿年前,消灭了96%的海洋物种和70%的陆生脊椎动物。科学家们将这种所谓的“大死亡”与西伯利亚的一系列大规模火山爆发联系起来,认为火山爆发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了全球变暖,从而导致了食物链的崩溃。然而,究竟是什么让当时的海洋如此不适合生命,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如果对现代世界失控的气候变化的预测成真,地球很可能再次面临类似的命运。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这项新研究指出,随着气温的飙升和水温的上升,大多数海洋生物将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来生存。

科学家们说,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中吸取的教训对今天的全球变暖趋势有很大影响。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不受控制,到2100年,二叠纪末期海洋变暖可能达到20%的水平。到2300年,在“大死亡”的极端时期,可能达到35%到50%的水平。

在西伯利亚火山爆发导致地球大气层充满温室气体之前,地球海洋的温度和含氧量与今天的海洋相似。在一系列的计算机模拟中,科学家提高了温室气体的浓度,以适应大规模灭绝期间的环境,并发现海洋表面温度上升了约10摄氏度。在这个模型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导致了海洋的剧烈变化,最终导致海洋中大约80%的氧气流失,大约一半的海床流失,深海的大部分区域完全失去了维持生命的氧气。

研究人员研究了61种现代海洋物种的公共数据,包括甲壳类动物、鱼类、贝类、珊瑚和鲨鱼,以了解它们对这种环境的耐受性。分析结果被整合到模型中以形成“灭绝图”。

模拟结果表明,受影响最大的物种是那些远离热带地区、对氧气流失最敏感的物种。来自化石记录的数据证实了类似的灭绝模式发生在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期间。适应了温暖低氧环境的热带物种更有可能在别处找到新的家园,但对于那些适应了寒冷富氧环境的物种来说,却没有这样的逃生途径。在二叠纪末期,科学家们还没有确定缺氧、高温胁迫、高酸度或有毒化学物质是否导致海洋生物灭绝。

什么是“大死亡”?

大约2.48亿年前,二叠纪结束,三叠纪开始。这两个地质时期的分界线是二叠纪-三叠纪大规模灭绝事件,也被称为“大死亡”这次灭绝事件是地质时代五次大规模灭绝中最大的一次。灭绝事件发生后,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花了数百万年才完全恢复,比其他大规模灭绝花费的时间更长。

这一灾难性事件几乎摧毁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科学家认为,大约95%的海洋生物在这次灭绝中灭绝了,而陆地上存活下来的生物不到三分之一。总的来说,当时大约90%的生命已经灭绝,而今天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当时大约10%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物种的后代,幸运的是,这些物种在二叠纪-三叠纪大规模灭绝中幸存下来。

此前,研究人员认为一场巨大的火山爆发将地球笼罩在厚厚的灰尘中,阻挡了太阳光线到达地球表面。新的发现表明,持续了近100万年的大规模火山爆发向大气中释放了大量致命的化学物质,导致地球臭氧层遭到破坏,失去了唯一能够抵御太阳致命紫外线的保护层。这种高能辐射形式将对生物体造成严重损害,并导致灭绝物种数量急剧上升。然而,科学界仍在争论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的过程和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菊石证明地球曾经历过大规模物种灭绝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法国和德国的两位科学家说,他们研究了远古时代的鹦鹉螺化石(又称菊石),发现鹦鹉螺种类在二叠纪末期突然大规模减少,这再次表明二叠纪末期地球生物发生过大规模灭绝

人们已经通过化石发现,地球上曾经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其中在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与三叠纪交界期发生的大灭绝是最严重的一次,使超过90%的物种消失。有关鹦鹉螺化石的新研究,为这次大灭绝的存在提供了新证据。

据新一期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报道,鹦鹉螺是一种带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其贝壳花纹呈螺旋状。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科学家维利埃以及德国洪堡大学科学家迪特尔·昆研究了大约2000种鹦鹉螺化石,它们的年代分别属于距今约3亿年的石灰纪、二叠纪以及距今约2.5亿年前的三叠纪。

科学家说,鹦鹉螺贝壳化石上的花纹间接表明了贝壳里面的躯体形态,由此可以根据年代分析出它们演化的趋势。正常状况下,一些生物物种会有选择性地缓慢消失,同时有一些新的物种产生。研究发现,在二叠纪末期以前,鹦鹉螺种类的消失是有选择性的、逐渐发生的。而在二叠纪末,却出现不符合逻辑的突然性大规模种类消失现象。科学家认为,这些不说话的鹦鹉螺化石实际上说出了数亿年前发生的事实,它可以成为古生物界关于二叠纪末物种大灭绝理论的有力证据。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使海洋中95%以上的物种消失,形成了地质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危机”。科学家正在探讨这次生物绝灭的原因,它们可能包括世界范围内的造山运动、海平面升降、海洋盐分减少、超新星爆发、宇宙射线大量增加、陨石撞击、流行病和气候剧变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