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圣斯皮里托教堂(实用20篇)

浏览

2837

文章

359

篇1:圣安娜大教堂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圣安娜教堂位于布拉柴维尔市波多-波多广场南端,是刚果最大、最著名的教堂,由法属赤道非洲总督费利克斯•埃布埃根据保罗•比耶希主教的倡议决定建造。费利克斯•埃布埃于1940年至1943年间任法属赤道非洲(领地包括今刚果(布)、加蓬、中非和乍得,首府设在布拉柴维尔)总督。

圣安娜大教堂于1943年开工,1949年11月1日举行落成典礼。教堂由法国建筑师罗歇•埃雷尔设计,融会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与非洲茅屋屋顶特色,内部呈尖拱结构,宛如十指相对,顶部高达22米。教堂屋顶全部由产自法国的绿色孔雀石覆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该教堂在1997年内战中被破坏,尚待恢复。教堂中的圣母与圣安娜、圣约瑟夫像均由波多-波多画校创始人、法国画家皮埃尔•洛兹绘制,刚著名雕刻家伯努瓦•高农戈雕刻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卡尔马大教堂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卡尔马教堂位于瑞典卡尔马省卡尔马市内,是当地最重要的大教堂,是当地及周边市民祈祷、做礼拜的主要场所。

卡尔马大教堂的建设工程开始于1660年,曾经几度中断,包括在斯科讷战争期间,建设工程最终在1703年完工。教堂由瑞典著名的建筑师大尼科德姆斯•特辛(Nicodemus Tessin the Elder)主持设计建造,这是当时瑞典有史以来最具突破性的巴洛克式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后来被欧洲许多建筑先后效仿。大教堂整体呈长方形,立面呈黄色,由大玻璃窗和立柱相间,共有两层,两侧是教堂特有的圆形塔楼,整体外观给人以稳重、典雅、恢弘的感觉。走进教堂,在长廊的尽头是一尊巨大的管风琴;教堂内的系列绘画反映了新派风格和传统、礼拜仪式的沉思等之间的相互作用,给人一种神圣、肃穆的精神体验。

Kalmar Cathedral

必去理由:卡尔马最重要的大教堂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瑞典[Sweden]

景点所在省、州:卡尔马省 [Kalmar County]

景点所在城市:卡尔马 [Kalmar]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西直门教堂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西直门教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西直门西堂是1723年意大利神父得利格所建,但在1811年被毁。现在的西堂是于1912年重修的“哥特式”建筑。教堂内部高大的科林斯柱和尖顶窗定能让您感受到西堂的典雅、庄严与华丽!

西直门天主教堂为北京著名的四大天主教堂之一。

弥撒时间:

主日:早8:30晚6:30

平日(周一—周四、周六):早7:00周五晚6:30

明供圣体:每周三早8:00至11:00周五晚8:00至9:00

彻夜朝拜圣体:每月的第一个周五

慕道班学习:每周日下午3:00至5:00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拉康比神父教堂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拉康比神父教堂坐落于艾伯塔省的圣阿尔伯特,建造于1861年,当时拉康比神父和其助手为了宣传罗马天主教的使命而建立了这个简单的小教堂,用其建立者的名字命名。

拉康比神父教堂为艾伯塔省最古老的建筑,是圣阿尔伯特说法语人群的精神寄托场所。虽然教堂看上去很小,但是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和宗教文化,为当时移民于此的法语人群提供了一个精神庇护的场所。游客还可参观埋葬拉康比神父的地下室,了解他的生平和事迹。1977年的时候,教堂被列为艾伯塔省历史遗迹。

拉康比神父教堂的对外开放时间为5月15日至9月的第一个周一,每天的参观时间为10:00至17:00,欢迎广大游客的参观和游览。

Father Lacombe Chapel

必去理由:艾伯塔省最古老的建筑

景点所在大洲: 北美洲【North Ame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加拿大[Canada]

景点所在省、州:艾伯塔省 [Alberta]

景点所在城市:圣阿尔伯特 [St. Albert]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河畔圣方济各教堂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河畔圣方济各教堂是意大利罗马的一座教堂,位于台伯河河畔。教堂供奉圣方济各,因为毗邻的修道院曾在1229年接待过他。

河畔圣方济各教堂的起源与罗马特拉斯提弗列区的方济各会修道院有关。1231年,修道院建立了一座供奉圣巴拉削的附属教堂。这座教堂装饰有(现已失去)彼得罗•卡瓦利尼的《圣方济各》连环画,可能是乔托•迪•邦多纳在亚西西的圣方济各圣殿的上殿所作著名的《圣方济各传说》的原型。

目前的河畔圣方济各教堂始建于1603年,立面完成于1681-1701年。从1873年到1943年曾用作军营。在左侧的帕鲁奇-艾伯托尼小堂内,有济安•贝尼尼的杰作,雕塑《真福卢多维卡-亚伯托尼》,颇受游客欢迎。教堂前面的广场上有一根爱奥尼亚柱,为庇护九世所立,取自Veii的废墟。

San Francesco a Ripa

必去理由:罗马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意大利[Italy]

景点所在省、州:拉齐奥大区 [Lazio Region]

景点所在城市:罗马 [Rome]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坦佩雷大教堂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毫无疑问,坦佩雷最著名的教堂莫过于坦佩雷大教堂,它位于坦佩雷市内的Jussinkylä区,从火车站步行5分钟可以到达。大教堂建于1902-1907年,当坦佩雷在1923年正式升级为主教教区之都的时候,教堂的地位立即升级为坦佩雷主教座堂。

坦佩雷大教堂由芬兰知名建筑师拉斯•宋柯(Lars Sonck)设计,是一座具有芬兰名族浪漫风格的建筑,教堂主体有灰色花岗岩建成,其突出的尖顶是红色的砖砌屋顶,恢弘大气。大教堂以其内部精美的湿壁画装饰而著名,由象征主义画家辛堡(Hugo Simberg,1873-1917)绘制于1905至1906年间,主要描述“受伤的天使”和“死亡花园”的场景,在当时引起了人们激烈的争议。而教堂内祭坛的背景画由马格纳斯•恩克尔(Magnus Enckell)绘制,主要向人们展示将来各个民族的复兴。

作为当地的主教座堂,坦佩雷大教堂经常举办一些当地和国家的重要宗教活动,比如神职授任仪式。教堂内共有将近2000个座位,还经常举办音乐会和婚礼。

Tampere Cathedral

必去理由:坦佩雷最主要的大教堂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芬兰[Finland]

景点所在省、州:皮尔卡区 [Pirkanmaa Region]

景点所在城市:坦佩雷 [Tampere]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圣血教堂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圣血教堂(Basilica of the Holy Blood)是一座罗马天主教的宗座圣殿,位于比利时城市布鲁日。1134年,阿尔萨斯的蒂耶德里克决定在弗兰德伯爵第一座宫殿Oud Steen(今天改为布鲁日市政厅)的旁边,兴建一座私人双小堂。1147年第二次-期间,蒂耶德里克第二次加入-。根据传统,阿尔萨斯的蒂耶德里克于1150年4月7日,带着宝血圣物回到了布鲁日。在13世纪上半叶,上层小堂更名为圣血小堂。

这座12世纪的圣殿位于城堡广场,由上下两座小堂组成。下层小堂供奉圣巴西略,是一座未改动过的罗曼式建筑。圣巴西略小堂是西弗兰德地区保存最好的罗曼式教堂之一,它兴建于1134-1149年,供奉圣巴西略,他的圣物由弗兰德伯爵罗布雷希特二世从小亚细亚卡帕多细亚地区的凯撒里亚马萨卡(今土耳其的开塞利)带回。圣血供奉在上层小堂,在16世纪重建为哥特式建筑,在19世纪又多次翻建,改为新哥特式建筑。

Basilica of the Holy Blood

必去理由:西弗兰德地区保存最好的罗曼式教堂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比利时[Belgium]

景点所在省、州:西弗兰德省 [West Flanders P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布鲁日 [Bruges]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姆森登教堂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姆森登教堂是坐落于城堡岩悬崖附近的一座环型建筑,处于北爱尔兰自治区西北海岸线上,俯看着美丽的大西洋。

建造于公元1785年的姆森登教堂是布里斯托尔伯爵四世名下的房产。修建这座教堂的用意在于藏书,其建筑风格是模仿的意大利罗马的威斯塔神殿,以此纪念赫维的侄子福莱德斯维德•姆森登。姆森登教堂四周的题字上刻着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的名言。多年以来,由于悬崖表面不断被侵蚀,导致姆森登教堂不断向边缘靠近。在1997年,国民托管组织将巩固悬崖的工作提上日程以保护这座建筑不受到威胁。

如今,国民托管组织管理下的部分地产以及姆森登教堂、姆森登教堂附近的土地以及领主的宅邸都开始向游人开放。教堂本身仅在特有的日子里才开放,进教堂参观是完全免费的。姆森登教堂为前来参观的人们提供了观察邓恩山和本农海岸沙滩的全方位视野。靠近姆森登教堂的悬崖同样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暴风鹱、黑色海雀和三趾鸥可能会在您参观那些牢固岩石时打扰您的雅兴。

Mussenden Temple

必去理由:大西洋沿岸最漂亮的教堂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英国[Britain]

景点所在省、州:德里区 [Derry City Council]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马跑教堂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马跑教堂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马跑教堂位于大足县石马镇太平村大足教案发生地,时代为1909年。

大足马跑教堂,位于大足县石马镇,因此又称石马天主教堂,是清代光绪年间震撼世界的余栋臣起义反洋教后,清王朝赔款1,186,100两银子,由法国杜、孟二神甫修建的特大教堂。光绪三十年(1904)建毕大经堂,宣统元年(1909)钟楼和小经堂竣工,占地8880平方米,是清代大型的西式建筑物。图为高36米的教堂钟楼,系天主教堂最高的标志性建筑物。

2000年,马跑教堂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石马镇:石马镇地处大足县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西南接龙水镇,西北连智凤镇,南邻玉龙镇,东北与金山镇接壤,回龙镇东面与拾万镇相连。大铜和龙铜路贯穿而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共有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33000人,其中农业人口31595人,总户数9600余户,幅员面积51.6平方公里。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40元,粮食总产量1。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尼尔逊基督大教堂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尼尔逊基督教堂坐落于尼尔逊区首府尼尔逊市,为英国国教教堂,于1925年开始建设,1965年建造完成,是尼尔逊区最壮观的教堂之一,最显眼的就是其高高矗立的塔楼。

尼尔逊基督大教堂长58米,宽27米,塔楼高35米,非常引人注目,在市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见其高耸的塔楼,沿塔楼的方向就可找到大教堂。教堂的外表由大理石和灰泥建造,大理石来源于塔卡卡附近的山脉,使其外表有一种不寻常的颜色。内部的台阶由来自于海滩的花岗岩铺设,坚硬耐磨。大教堂可容纳1200人,内部的管风琴于1871年在伦敦打造后运到尼尔逊,经过多次的改造,目前的管风琴由2000多个音管组成,气势宏伟,可演奏出动听的音乐。

气势恢宏的尼尔逊基督大教堂是市民和基督教徒祈祷和做礼拜的地方,在这里心灵可以得到净化,心情可以得到沉淀,同时也成为了本市知名的旅游景点。

Christ Church Cathedral, Nelson

必去理由:新西兰最气势恢宏的大教堂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大洋洲【Ocean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新西兰[New Zealand]

景点所在省、州:尼尔逊大区 [Nelson Region]

景点所在城市:尼尔逊 [Nels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威斯敏斯特教堂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花2英镑可以坐电梯直达83米高的钟楼(CampanileBell),一览壮观的伦敦全景。

教堂建筑为哥特式,数个由彩色玻璃嵌饰的尖顶并列在一起,显得别致动人。教堂中间还有一处拥挤的墓场,埋葬有诸多伟大人物。由于人数众多,不得不将棺停竖起来埋放在地下。最终还是无处插针,才开始将伟人们向圣保罗教堂转移。

祭坛前面的尖背靠椅,是历代帝王在加冕时坐的,据说那是700年前一直使用至今的古董。椅子坐板下有一块大石头,被称为“命运之石”(Scone),它是爱德华一世在13世纪掠夺来的。原来是苏格兰王登基用的,据说现今苏格兰人中,还有人发起要把这块石头取回去的运动。在最里面的亨利七世礼拜堂中,并排陈放着悲剧性的女王玛丽,以及在伦敦塔惨遭杀害的年幼的爱德华五世及其胞弟的墓葬。

威斯敏斯特的本义是西部大教堂的意思。由于这座教堂坐落在100年前伦敦的西部,便得此名。早在8世纪这里便有教堂了,但只是在爱德华忏海王建立起这座教堂之后,这一带才成为身份不凡的地区。

在这座教堂建成之后不过几日,忏悔王便死去了,也没有王位继承人。正当皇亲国戚为此争吵不休之际,诺尔曼人威廉从法国而来,并一举压制、征服了英格兰。可是,怎样才能向公众展示自己是爱德华王的正当继承者呢?最终他决定在爱德华王建造的这座教堂内举行盛大的登基仪式。于是1066年,威廉在此登上了英国王位。从那以后,共有40位皇帝在此登基。交通地铁Victoria站下,在议会大厦边上。门票/开放时间门票免费,但建议捐款以作维护。

大厅与回廊开放时间:7:00-19:00。内厅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9:20-16:45,周六9:20-16:45。

英国伦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广州自驾游-石室圣心大教堂

全文共 2026 字

+ 加入清单

广州石室圣心教堂坐落于广州市区中心一德路。圣心大教堂于1863年6月18日圣心瞻礼日正式举行奠基典礼,故命名圣心大教堂。历时25年始建成,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宏伟、最具有特色的一间大教堂。石室圣心大教堂由法国设计师设计,中国工匠建造而成。

教堂建筑总面积为2754平方米,东西宽35米,南北长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高58.5米,石室圣心大教堂1861年耗资40万法郎建立,可与闻名世界的法国巴黎圣母院相媲美。是天主教广州教区最大教堂,国内现存最宏伟的双尖塔哥特式建筑之一,东南亚最大的石结构天主教建筑,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之一,由于教堂的全部墙壁和柱子都是用花岗岩石砌造,所以又称之为“石室”或“石室耶稣圣心堂”、“石室天主教堂”。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元素

教堂的真正指挥完成建造全是由广东揭西坪上镇尖田村的石匠——客家人蔡孝所完成的,看到的这幢奇特的哥特式建筑里,又溶入了不少中国元素,整座教堂的建造,全用了中国的土办法糯米桐油代替水泥,这样既防水又牢固,穹顶石块也从中凿双孔中用铁枝穿起来,这样更牢固,教堂楼顶的出水口,也改成了中国狮子造型,地板也改掉了原先设计的石块改成广东大阶砖,这样防湿性更好,门上也刻上了广式木雕。

结构布局

石室的平面为拉丁十字形平面。在远古时代,“十”字在世界各地都是太阳和火的象征,也即光明的象征;后成为____的标志。石室的平面采用拉丁十字形,但两翼突出较少,这是法国教堂常见的平面形制,与英国教堂平面的两翼突出很长有显著区别。

拉丁十字平面的教堂也被比拟为一个神秘的人体。左右的两个侧厅相当于两臂;唱诗班所在的位置,相当于人的胸部,是心脏部分;而中殿及两侧的侧廊,相当于身体的下半部分。后堂则象征人的头部和大脑。后堂代表着____圣灵的精神性空间,而教堂的其余部分,则代表着世俗世界的物质性空间。

内部设计

走进教堂,左右各有10根巨型石柱支撑交叉、急剧上升的尖拱,使整个教堂内部保留着和外观一致的向上的升腾感觉。堂顶中间最高,两侧稍低,呈现起伏的态势。从大门向祭坛方向,由于石柱的排列和堂顶的尖拱结构,整个大堂有一种向上和向前延伸的感觉,渲染出庄重的宗教气氛。

石室中正面、东面、西面各有直径7米的圆形玫瑰花窗,用深红、深蓝、紫黄等玻璃镶嵌。窗花心为一小十字,共有放射花瓣24瓣,花瓣之间顶尖上有12个小圆,圆之间又有12个小十字,组成一朵玫瑰图案。正面大门上面和四周墙壁分布的花窗棂,都是合掌式,彩色玻璃窗历经百年,多有损坏,多用国产的蓝绿色玻璃修补。而在当时,这些玻璃窗上所绘的是圣经故事。

外观设计

圣心堂原占地6000多平方米,除教堂外,还有医院、神学院及中、小学校等房舍,现存教堂、主教府和东西的颐铎堂,门前为广场,周边为商铺及民居。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坐北向南,分为3层。

底层开3个尖拱券门,门框外有层层退入的7对柱线与7层尖拱肋,中部正中有直径6米、石雕镂空的玫瑰窗。东西两侧的墙下方分别刻有“Jenuslem1863”和“Roma1863”拉丁文。

二层当中是一用石头雕刻镂空的圆形玫瑰窗。

三层为钟楼,一对八角形的尖形塔顶高峻陡峭,大钟楼装有四具从法国运来的大铜钟;西边钟楼的西、南、北三个塔面安装有罗马字钟面的时钟,东边钟楼内悬挂着以圣母玛利亚命名的铜钟组;堂内以二排纵向束柱把空间分为中厅和侧廊,采用尖形肋骨十字拱顶,东西两侧的外墙建有飞拱和飞扶壁,凌空斜撑。整座建筑的尖形拱窗、玫瑰窗、女儿墙及室内装饰精细,束柱的柱头以变形的麦穗作装饰,束柱柱础并在一起表示坚如磐石;出水口为中国传统风格的石狮式样。

石室教堂正面是典型的左右三段式和上下三段式格局,基座是三座尖拱门,中央大门最大,左右门对称,这三座门及东西两侧的横门都是层层叠叠的尖券门,具有很强的透视效果。门楣上有精致的石雕图案,中间是硕大的玫瑰花窗,两侧对称的窗子和三楼的两扇窗都是合掌式的,与大门一样的暗红色,同样装饰尖券,在上下两部分之间,都刻有排列有序的栏杆。

建筑风格

哥特式

双塔石室圣心大教堂正面是一对高耸的尖顶石塔,象征升向天堂,皈依天主;正立面的钟楼上耸立尖塔,是哥特式教堂建筑风格的特征,也是建筑造型艺术魅力的内是尖形肋骨高叉的拱形穹窿;尖塔为空心的八角形锥体,用石块砌成,其下是三层楼房,尖塔越往上越陡峭,最后像锥尖刺向苍穹。

石室通常的哥特式建筑,石柱一般称作束柱,感觉是一束柱子被捆绑在一起。从外观上看,石室的石柱似乎和普通束柱有所区别,这里的每根石柱都是由整块的花岗岩垒成,石面之间严丝合缝,对榫准确,石块之间是用桐油糯米浆粘合。

彩色窗户教堂正立面和东西侧立面各有一个直径近7米的圆形玫瑰花窗。所有门窗都以法国制造的较深的红、黄、蓝、绿等七彩玻璃镶嵌。这玻璃可避免室外强光射入,使室内光线终年保持着柔和,形成慈祥、肃穆的宗教气氛。这正是哥特式教堂的特色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好牧羊人教堂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牧羊人教堂坐落于坎特伯雷区的特卡波湖附近,建造于1935年,是为了纪念麦肯奇地区的开拓者而建造的,目前,仍被人们广泛使用,被称为是新西兰最小的教堂,同时也是新西兰最上镜的地标建筑。

好牧羊人教堂闻名于世,历史悠久,记载了早期新西兰移民的历史。据介绍,它是由着名建筑师本杰明•伍尔菲尔德•芒福德于1935年建造的,整个教堂完全是用岩石块垒砌而成,这正是它的独一无二之处。虽然教堂非常袖珍,面积不过二三十平方米,但是里面设施一应俱全。目前的好牧羊人教堂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新人结婚的首选地之一,这个独特的教堂坐落于特卡波湖岸边,背景是辽阔的山水风景和巍峨的高山,风景如画。每对新人希望自己的婚礼独一无二,别具风味,好牧羊人教堂就成为他们的理想选择。

据说,好牧羊人教堂内坚固的岩石象征爱情的坚如磐石和天长地久,这也是情侣选择在此举办浪漫而又神圣婚礼的另一大原因。

Church of the Good Shepherd

必去理由:新西兰最小的教堂

景点所在大洲: 大洋洲【Ocean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新西兰[New Zealand]

景点所在省、州:坎特伯雷大区 [Canterbury Regi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雷登托雷教堂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介 绍雷登托雷教堂是一座位于朱提卡岛的文艺复兴式教堂,是为祈求黑死病远离,在瘟疫蔓延末期修建的,成立于1592年。教堂内保存有法兰契斯科·巴萨诺的《基督的诞生》、丁多列托的《基督的升天》等,在圣器室还有维洛内歇的《基督的洗礼》。每年7月的第三个周日,这里都会举办盛大的庆典活动,届时一定不要错过。 交 通乘82号水上巴士在REDENTORE站下船。 门 票/开 放 时 间2.5欧元。 开放时间:10:00~17:00(7、8月的周日休息)

意大利威尼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威廉皇帝纪念教堂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坐落于德国首都柏林,由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下令建造,以纪念德意志帝国的首任皇帝威廉一世。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损严重,战后保留了教堂钟楼的残骸,并在周围建造了新教堂和钟楼、礼拜堂和前厅,旧建筑和新建筑的合二为一给人压迫感,作为警世战争的纪念。

威廉皇帝纪念教堂为战后现代风格纪念建筑,也是柏林的标志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教堂由一组建筑群组成,以旧教堂钟楼的残骸为中心,西侧是新教堂和前厅,东侧是新教堂钟楼,东北侧是礼拜堂。新教堂建造在八角形的混凝土基座上,每个角上建造圆柱形钢柱,钢柱在八个平面内以正方形格状钢结构连结。钢构网络中加入了蜂窝状混凝土框架,在上层的蜂窝状混凝土框架中嵌入了蓝色、宝石红、翡翠绿和黄色的彩色玻璃,在光线照射下显得格外亮丽,玻璃碎片将照射上来的光线折射出去,产生宝石切割般的效果,教堂也因这些彩色的玻璃幕墙而闻名。

威廉皇帝纪念教堂为柏林最重要的大教堂之一,除了它本身具有二战纪念意义外,教堂内的“考文垂的十字架”同样记录着这段历史。

Kaiser Wilhelm Memorial Church

必去理由:柏林最重要的教堂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德国[Germany]

景点所在省、州:柏林州 [Berlin]

景点所在城市:柏林 [Berli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圣佩德罗教堂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圣佩德罗教堂坐落于达沃市,为本市最古老的教堂,也是顶级历史地标,名字源于达沃市的守护神。教堂初建于西班牙统治时期的1847年,是这个城市最早建立的用于礼拜的教堂,目前的教堂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于20世纪建造,教堂原先的圣坛被保留在大教堂的右侧,祭坛上雕刻了图像,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古老的圣彼得肖像。

教堂的内部算不上金碧辉煌,也可谓是清新雅致,给人一种圣洁的感觉。教堂内有几个出售与宗教相关物品的小店,出售蜡烛、念珠、祈祷书、小册子和肩衣等。圣佩德罗教堂是被政府保护的为数不多的国宝级宗教文物之一,已被国家认定为国家文化财富。到了周末的时候,成千上万的教徒就会来此礼拜、祈祷,教堂周围也变得熙熙攘攘,各种小摊向游客出售自己的特色物品。

San Pedro Cathedral

必去理由:达沃市最古老的教堂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菲律宾[Philippines]

景点所在省、州:达沃大区 [Davao Region]

景点所在城市:达沃市 [Davao City]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圣弥额尔教堂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圣弥额尔教堂是捷克共和国奥洛穆克的一座罗马天主教教堂,是当地及周边人们祈祷、礼拜的重要场所之一,其独特的外观是这个城市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这座教堂最初属于多明我会,建于13世纪,1676年至1703年由建筑师乔瓦尼•彼得罗•屯卡拉(Giovanni Pietro Tencalla)重建为现在的巴洛克形式。教堂内部的灰泥装饰是巴尔塔扎尔•丰塔纳(Baltazar Fontana)的作品。该教堂在1707年5月9日祝圣,但在1709年7月,因大火受损。此教堂最显著的特征是它象征三位一体的三个大圆顶,高低不一,从很远处就能看见。教堂内所有的圆顶底部均覆盖着精致的壁画;其中的管风琴制于1706年,制作者是布尔诺管风琴师大卫•锡伯。

Church of Saint Michael (Olomouc)

必去理由:奥洛穆克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捷克[Czekh]

景点所在省、州:奥洛穆克州 [Olomouc Region]

景点所在城市:奥洛穆克 [Olomouc]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圣灵主教大教堂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圣灵主教教堂位于白俄罗斯的首都明斯克,是明斯克东正教重要的活动中心,也是明斯克比较有价值的教堂。

圣灵主教大教堂始建于1633年,于1642年完工,属巴洛克建筑风格。圣灵主教大教堂最初曾是天主教女修道院的主教堂。1860年,该教堂转为东正教教堂;1870年教堂开设圣-士修道院;1918年,修道院被关闭,同时圣灵大教堂的礼拜活动也被禁止。教堂变为-训练场地,随后被改为档案馆。1943年,教堂开始恢复东正教礼拜活动,所属修道院也予以恢复。1947年,教堂顶部安放东正教大十字架。

20世纪50年代上半叶,对教堂内部进行过一次维修。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对教堂进行最后一次修葺并保持至今。教堂中供奉着一些宗教珍品,圣障有很多令人惊奇的圣像,如,明斯克圣母圣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天津西开教堂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天津西开教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绍

西开教堂又称法国教堂。在天津和平区滨江道独山路原墙子河外老西开一带,故名。包括天主教总堂和大教堂,分别建于1914年和1917年,为法国天主教所建。大教堂采用法国罗曼式建筑造型,高45米,建筑面积1585平方米,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和后部耸立高大塔楼三座,呈"品"字型,楼座以黄、红花砖砌成,上砌翠绿色圆肚形尖顶.檐下为半圆形拱窗。堂内为三通廊式,内墙彩绘壁画,装饰华丽。

西开教堂是天津教堂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现已修饰一新,对外开放。

西开教堂全称天主教西开总堂,又称老西开教堂、法国教堂。西开教堂位于天津和平区滨江道独山路,坐西南朝东北。1916年由法国传教士杜保禄主持修建。抗日战争时期,老西开近34公顷的中国土地被法租界鲸吞。西开教堂因地处法租界,又是法国传教士建造,故旧时津民亦称之为法国教堂。西开教堂建造时,天津法租界派巡捕进驻该地区。教堂建成后,发生法租界巡捕将驻守张庄大桥的中国警察缴械拘禁的事件,引起天津市民大规模抗议活动。后来,这一地区长期维持中法共管局面。当时教堂本身位于华界,大门正对着天津法租界内的福煦将军路(滨江道),所以显得非常宏伟。教堂侧面是同时建造的“法汉学校”(为天津第二十一中学),后面是教会医院(为天津妇产科医院)。西开教堂的建筑风格属于罗曼式,有三个并列的绿色穹顶,高达45米,每座穹顶上有一个青铜十字架。建筑主体是用红黄色花砖砌造的,教堂内有许多壁画和大管风琴,前面院中有圣水坛,有左右两道大门,信徒分男女从不同的门入内。西开教堂可举办婚礼,但要求是双方必须为教徒。向往庄严、神圣、浪漫感觉的都市白领及知识阶层。天主教会在婚姻圣事上一向倡导婚姻神圣、夫妻恩爱、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用时参考

1小时

交通

乘35、50、606、631、632、641、643等路公交车在滨江道(国际商场)站下车。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弥撒时间)平日6:00和7:30各一台;主日6:00、7:30、10:00、11:30、15:00和19:00各一台,其中7:30为公弥撒,11:30为英文弥撒

景点位置

天津市和平区西宁道9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斯德哥尔摩大教堂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斯德哥尔摩教堂(Storkyrkan)的正式名称为圣尼古拉教堂(Sankt Nikolai kyrka)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老城最古老的教堂,是瑞典砖砌哥特式建筑的重要例证。

斯德哥尔摩大教堂首次见于文献记载是在1279年,1527年成为路德宗教堂。自从中世纪这里就是包括整个老城的尼古拉堂区的本堂区教堂,自从1942年从乌普萨拉总教区和斯特兰奈斯教区分出斯德哥尔摩教区后,这里就成为主教座堂,最后一位在此加冕的瑞典的国王是奥斯卡二世(1873年)。

斯德哥尔摩大教堂毗邻斯德哥尔摩王宫,是通往王宫的主要通道王宫斜坡(Slottsbacken)的西部顶点,而大教堂斜坡(Storkyrkobrinken)、主要卫队阳台(Högvaktsterrassen)和狭窄海峡(Trångsund)等街道分别位于其北侧和西侧。教堂南面的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大楼面对大广场(Stortorget),内有瑞典学院、诺贝尔图书馆和诺贝尔博物馆。

Storkyrkan

必去理由:斯德哥尔摩老城最古老的教堂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瑞典[Sweden]

景点所在省、州:斯德哥尔摩省 [Stockholm County]

景点所在城市:斯德哥尔摩 [Stockhol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