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土壤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优秀九篇)

重金属一旦通过饮水、饮食、呼吸或是直接接触的路径进入人体,就会极大地损坏身体的正常功能。重金属超标的症状有哪些?下面是问学吧小编精心为你们整理的关于重金属超标对身体的影响的相关内容,希望你们会喜欢!

浏览

1397

文章

9

篇1:锌含量的测定方法

全文共 1809 字

+ 加入清单

锌是一种化学元素,也是一种浅灰色的过渡金属。那么在生活中,该如何检测金属中锌的含量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介绍锌含量测定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锌含量的测定方法1

本法适用于铜铅锌矿石中锌的质量分数在1%以上时锌的测定。 试剂配制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pH值为5.5~6):称取200g结晶乙酸钠,用水溶解后,加入10mL冰乙酸,用水稀释至1L,摇匀。用精密pH试纸检验。

分析步骤: 称取0.2000~0.5000g试样于300 mL烧杯中,加15~20 mL硝酸,低温加热5~6min,稍冷加1~2g氯酸钾继续加热蒸发至溶液体积为5~6 mL,取下加水使溶液体积保持在100 mL左右,加入10 mL300g/L硫酸铵溶液,加热煮沸,用氨水中和并过量15 mL,加10mL200g/L氟化钾溶液,加热煮沸约1min,取下加5 mL氨水、10 mL乙醇,冷却后移入25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干过滤,弃去最初流下的15~20 mL滤液,吸取100 mL或50 mL溶液于250 mL锥形瓶中(试样中锌的质量分数小于20%时吸取100 mL,大于20%时吸取50 mL)。

加热煮沸以驱除大部分氨(但勿使氢氧化锌白色沉淀析出),冷却,加1滴1g/L甲基橙指示剂,用盐酸(1+1)中和至甲基橙变红色,然后加1滴氨水(1+1),使其变黄,加入15 mL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加2~3 mL100g/L硫代硫酸钠溶液,混匀。加入2~3滴5g/L二甲酚橙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至黄色,即为终点。

溶液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体积之差,mL。 m0——称取试样量,g。

注意事项:

(1)本法基于使锌呈锌氨络离子状态与干扰元素分离,如氨的 含量不足,锌不能完全形成锌氨络离子,会使结果偏低。

(2)当试样中铅的质量分数大于40%时,应在用氨水中和

大量酸后,加20 mL饱和碳酸铵,以下操作与分析步骤相同。

锌含量的测定方法2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锌精矿、铅锌矿、铁厂烟灰及锰含量高样品等锌的测定。

试剂: 硫酸1+1 硫酸铁100g/L 过硫酸铵20% 缓冲液—同方法1

称取约0.2g试样,精确至0.0001g,于400ml烧杯中,加少量水润湿,加入10ml—15ml盐酸,加上表皿,低温溶解驱赶硫化氢5~10min,加入5—8ml硝酸至试样分解完全,加入5ml(1+1)硫酸,继续加热至呈湿盐状(如试样含碳较高,可在蒸至冒白烟时取下,放冷,加入1~2ml高氯酸,继续加热至近干),取下放冷,用水冲洗表皿及杯壁,稀释体积至60ml左右加热溶解盐类,(如溶液中含铁较低,应当补加硫酸铁溶液(100g/L)使溶液中含铁在20~30mg)。

向试液中加3—5g氯化铵、10ml(200g/L)过硫酸铵溶液,加25ml氨水加热微沸1~2min,取下冷却,将溶液移入预先盛有10ml氨水的1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净烧杯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于干烧杯中,取50ml滤液于250ml烧杯中于电炉上低温处赶氨至无氨味或微氨味。

取下冷却。加1—5ml硫代硫酸钠溶液 ,0.1g抗坏血酸 2—4 滴二甲酚橙 ,用(1+1)盐酸调至黄色,再用(1+1)氨水调至微红色,加20ml缓冲液,用EDTA标准溶液滴至亮黄色为终点。

锌含量的测定方法3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转窑渣、铜镉渣、焙砂浸出渣、锌灰及氧化锌等锌的测定。

试剂:硫代硫酸钠10% 二甲酚橙0.5% 盐酸1+1 氨水1+1

缓冲液—400g六次甲基四胺加水1000ml加100ml盐酸摇匀。

称取0.1—0.5g试样于250ml烧杯中,用水润湿,加10—15ml盐酸加热溶解完全,加3—5ml硝酸蒸发至试样分解完全,加入5ml(1+1)硫酸,蒸发至冒硫酸浓白烟并近干,取下冷却,加水冲洗杯壁至40ml左右(如铁含量低应加补硫酸铁溶液使铁含量在20—30mg左右),加3—4g氯化铵加热使氯化铵溶解,加氟化钠0.1g加热溶解取下冷却,加25ml氨水加热加5滴过氧化氢加热至过氧化氢气泡消失,取下冷却。

将溶液移入预先盛有10ml氨水的100ml容量瓶中,用水洗净烧杯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于干烧杯中,取50ml滤液于250ml烧杯中于电炉上低温处干氨至无氨味或微氨味。取下冷却。加1—5ml硫代硫酸钠溶液 ,0.1g抗坏血酸 2—4 滴二甲酚橙 ,用(1+1)盐酸调至黄色,再用(1+1)氨水调至微红色,加20ml缓冲液,用EDTA标准溶液滴至亮黄色为终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如何检测种植土壤的重金属含量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超标是有一定的危害的。决定重金属毒性强弱的主要因素是其物质性质、含量和存在形态。例如铬有二价、三价和六价三种形式,其中六价铬的毒性很强,而三价铬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元素之一。重金属具有生物累积性,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和化学物理作用而累积;污染物在人体某些器官组织中由于长期摄入的累积。如镉可在人体的肝、肾等器官组织中蓄积,造成各器官组织的损伤。而且重金属对生物体作用有加和性,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类是协同作用,混合污染物使其对环境的危害比污染物质的简单相加更为严重;另一类是拮抗作用,污染物共存时使危害互相削弱。如何检测种植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重金属的定量检测技术

通常认可的重金属分析方法有: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法(AAS)、原子荧光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X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除上述方法外,更引入光谱法来进行检测,精密度更高,更为准确。日本和欧盟国家有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分析,但对国内用户而言,仪器成本高。也有的采用X荧光光谱(XRF)分析,优点是无损检测,可直接分析成品,但检测精度和重复性不如光谱法。最新流行的检测方法--阳极溶出法,检测速度快,数值准确,可用于现场等环境应急检测。

今天小编对土壤重金属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还请关注网站其他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土壤重金属的测定方法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常用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有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等。

1.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以原子在辐射能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利用激发光源发出的特征发射光照射一定浓度的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使之产生原子荧光,在一定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被测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关系遵循Lambert-Beer定律,通过测定荧光的强度即可求出待测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

2.原子吸收光谱法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是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的相对应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来定量被测元素含量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是一种测量特定气态原子对光辐射的吸收的方法。

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是根据被测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光源中被激发而产生特征辐射,通过判断这种特征辐射的存在及其强度的大小,对各元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4.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是一种最为常用的激光烧蚀光谱分析技术。

5.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是一种利用样品对X射线的吸收随样品中的成分及其多少变化而变化来定性或定量测定样品中成分的方法。

今天小编对土壤重金属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哪些危害还请了解更多上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积累到一定程度,不仅会导致土壤退化,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而且还可能直接毒害植物或通过食物链途径危害人体健康。下面带您了解一下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

1.工程措施,包括客土法、换土法、深耕翻土法、固化、稳定化方法、电动力修复法等,工程措施具有稳定、见效快的优点,但存在工程量大、投资费用高、二次污染隐患等缺点,不适宜大面积污染土壤的治理。

2.化学治理措施,包括淋溶法、施用改良剂等方法,能够在短期内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和生物有效性,因人为向土壤中施加化学药剂,易造成二次污染,且重金属仍存留在土壤中,容易再度活化危害植物,其潜在威胁并未消除。

3.农业生态修复措施通过调节诸如土壤水分、土壤pH值、土壤阳离子代换量(CEC)、CaCo3和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及气温、湿度等因素,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减弱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4.微生物修复,一方面可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毒性,并可以吸附积累重金属;另一方面可以改变根系微环境,从而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挥发或固定效率。

5.植物修复,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对土壤中的污染元素具有特殊的吸收富集能力,将植物收获并进行妥善处理(如灰化回收)后将重金属移出土体,达到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目的。

今天小编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哪些危害还请了解更多上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污染土壤重金属包括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如:Cd、Pb、Hg、Cr、As,以及有一定毒性的元素如Cu、Zn、Ni。过量重金属将对植物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使其营养失调。汞、砷能抑制土壤中硝化、氨化细菌活动,阻碍氮素供应。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并生成毒性更强的甲基化合物,毒害食物链生物,最终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类健康。

重金属修复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化学治理措施、农业生态修复措施、微生物修复、动物修复以及植物修复等方法。工程措施包括客土法、换土法、深耕翻土法、固化、稳定化方法、电动力修复法等;化学治理措施包括淋溶法、施用改良剂等方法;农业生态修复措施是指通过调节诸如土壤水分、土壤pH值、土壤阳离子代换量(CEC)、CaCO3和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及气温、湿度等因素,降低Cd生物有效性,以减弱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微生物抗重金属机制包括生物吸附、胞外沉淀、生物转化、生物累积和外排作用;动物修复以及植物修复,将某种特定的植物种植在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上,对土壤中的污染元素具有特殊的吸收富集能力,将植物收获并进行妥善处理,如灰化回收后将重金属移出土体,达到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的目的。

今天小编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哪些危害还请了解更多上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甲醛含量测定方法

全文共 3490 字

+ 加入清单

甲醛是一种破坏生物细胞蛋白质的原生质毒物,会对人的皮肤、呼吸道及内脏造成损害,麻醉人的中枢神经,可引起肺水肿、肝昏迷、肾衰竭等.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甲醛含量测定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甲醛的危害:

一、刺激作用。

短时间接触高浓度甲醛,主要表现为对皮肤黏膜和呼吸道的刺激作用。依据病情轻重,患者出现流泪、咽痛、咳嗽、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致敏作用。

皮肤接触一定剂量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呼吸道吸入一定剂量甲醛可能诱发支气管哮喘。

三、致突变作用。

高浓度甲醛是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持续接触高浓度甲醛,导致多种肿瘤发病率增加。

甲醛的危害大,对于孕妇和儿童而言,最好远离甲醛环境。因此,室内甲醛的治理至关重要。据国际室内空气质量与气候协会的专家称,目前治理甲醛最好的方法就是室内补充空气负离子。空气负离子可以与空气中的甲醛发生反应,将甲醛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减轻甚至消除甲醛的危害。

看了甲醛含量测定方法的人还看:

甲醛含量测定方法:

1 甲醛检测方法

目前,国内外居室、纺织品、食品中甲醛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检测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传感器法等.

1.1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不同分子结构的物质对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一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是居室、纺织品、食品中甲醛检测最常规的一种方法.目前涉及到的有乙酰丙酮法、酚试剂法、AHMT法、品红一亚硫酸、变色酸法、间苯三酚法、催化光度法等,每种检测方法所偏重的应用领域不同,并各有其优点和一定的局限性.

1.1.1 乙酰丙酮法.乙酰丙酮法指在过量铵盐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通过45~60℃水浴30min或25℃室温下经2.5 h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然后比色定量[4-7]甲醛含量.甲醛与乙酰丙酮反应的特异性较好,干扰因素少,酚类和其它醛类共存时均不干扰,显色剂较为稳定,检出限达到0.25 me/L[Bl,测定线性范围较宽,适合高含量甲醛的检测,多用于居室和水发食品中对甲醛的测定.但在进行水发食品中甲醛检测时,需将样品中的甲醛在磷酸介质中加热蒸馏提取出来,经水溶液吸收、定容后再检测,操作过程复杂、繁琐、耗时.

1.1.2 酚试剂法.酚试剂法即MBTH法,即甲醛与酚试剂(3一甲基一2一苯并噻唑腙盐酸盐,ugrn)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铁离子氧化成蓝色,室温下经15 rain后显色,然后比色定量[m].酚试剂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为0.02mg/L,较适合测定微量甲醛测定.但脂肪族醛类也有类似的反应,对测定会有干扰,二氧化硫对测定也有一定的干扰,使结果偏低,所以,在测定吊白块时应用此方法要慎重.酚试剂的稳定性较差,显色剂MITI?H在4℃冰箱内仅可以保存3 d,显色后吸光度的稳定性也不如乙酰丙酮法,显色受时间与温度等的限制.本法多用于居室中对甲醛的检测.纺织品和食品中对甲醛的测定有时也用该方法 一 .

1.1.3 AHMT法.AHMT法指甲醛与AHMT(4一氨基一3一联氨一5一巯基一1,2,4一三氮杂茂)在碱性条件下缩合,经高碘酸钾氧化成紫红色化合物,然后比色定量检测甲醛含量的方法[13].本方法特异性和选择性均较好,在大量乙醛、丙醛、丁醛、苯乙醛等醛类物质共存时不干扰测定,检出限为0.04 mg/L.但AHMT法在操作过程中显色随时间逐渐加深,标准溶液的显色反应和样品溶液的显色反应时间必须严格统一,重现性较差,不易操作,多用于居室中对甲醛的检测.

1.1.4 品红一亚硫酸法.品红一亚硫酸法指利用甲醛与品红一亚硫酸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呈蓝紫色的特性,用比色定量进行检测的方法[HI1 .本法利用的是甲醛的特有反应,其它醛与酚不干扰测定.此法操作简便、测定范围宽,但其比色液很不稳定,重现性较差,在测定甲醛含量较低的样品时,差异较大,精确度不如乙酰丙酮法,而且品红一亚硫酸法受温度影响较大,检测过程还需浓硫酸,故一般多用于食品中甲醛的定性分析.

1.1.5 变色酸法.变色酸法指将甲醛在浓硫酸介质中与铬变酸(1,8一二羟基萘一3,6一二磺酸)作用,在沸水浴中生成紫红色化合物,进行比色定量的方法.此法灵敏度高,检出限为0.1 mg/L比色液稳定.但当酚类和其添加剂离子共存时有干扰,因此该法不适用于测定甲醛含量较高的样品.因含甲醛量高的溶液遇酸极易产生聚合物,所以该反应须在浓硫酸介质作用下进行,操作较繁琐,因此该法多用于方法研究,实际检测时应用较少.间苯三酚法.间苯三酚法指利用甲醛在碱性条件下与间苯三酚发生缩合反应生成橘红色化合物的特性,进行比色定量检测甲醛含量的方法[" 引.此法操作简便、干扰物影响小,检出限为0.1 mg/L.但甲醛与间苯三酚生成物的颜色不稳定,测定结果偏差较大,只适用于甲醛的定性分析.此法多用于水发食品中对甲醛的测定。

1.1.7 催化光度法.催化光度法指水浴条件下,在磷酸介质中甲醛催化溴酸钾一溴甲酚紫 引、金莲橙O0[20]或甲基红[21]等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使其反应体系褪色而建立的甲醛测定方法.此法是一新研究方法,操作简便,检出限为0.04—0.2 mg/L,反应速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多用于水发食品中对甲醛的测定.上述分光光度法相对稳定性差,易受乙醛、酚、葡萄糖等成分的干扰,操作过程繁琐,分析时间过长,难以直接用于甲醛现场快速检测,应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1.2 电化学法

电化学分析法是基于化学反应中产生的电流(伏安法)、电量(库仑法)、电位(电位法)的变化,判断反应体系中分析物的浓度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用于甲醛检测的有极谱法和电位法2种。

1.2.1 示波极谱测定法.示波极谱测定法简称极谱法,是通过获得的电流一电压曲线即极谱波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甲醛在盐酸苯肼一氯化钠底液中产生一个明晰的极谱波,峰电流与甲醛含量成正比,根据样品峰电流与甲醛标准峰电流比较进行定量检测[ 一 ;或在pH值为5的乙酸一乙酸钠介质中,甲醛与硫酸肼的反应产物产生一个灵敏的吸附还原波,其峰高与甲醛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24],根据这种关系对甲醛进行定量检测.该法操作简便、选择性好,但是极谱分析法对试样的前处理要求比较高,使用的“滴汞电极”有污染,目前多用于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中对甲醛的检测.

1.2.2 电位法.电位法也称离子选择电极法,是利用膜电极将被测离子的活度转换为电极电位而加以测定的一种方法.在硫酸介质中,甲醛对溴酸钾氧化碘化钾具有促进作用,利用这个特性,用碘离子选择电极跟踪I一,可建立测定微量甲醛的动力学电位法(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 mg/L,检出限为0.055 mg/L.此法是一新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较少。

1.3 色谱法

色谱具有强大的分离效能,不易受样品基质和试剂颜色的干扰,对复杂样品的检测灵敏、准确,可直接用于居室、纺织品、食品中对甲醛的分析检测.也可将样品中的甲醛进行衍生化处理后,再进行测定的,常用的衍生剂有2,4一二硝基苯肼(DNPH)、眯唑、乙硫醇、硫酸肼等.’隋雪燕等【26]将样品中的甲醛与DNPH衍生化,生成2,4一二硝基苯腙,经甲苯或正己烷萃取,用毛细管或填充柱气相进行色谱分离,再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和峰高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检出限为0.001 5 mg/L,其中乙醇、丙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均不会产生干扰.陈笑梅等[驯将样品中甲醛与DNPH衍生化后,经萃取,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检出限可达0.05 mg/Lt驯.居室、纺织品、食品中样品组分一般较复杂,干扰组分多,甲醛含量又低,常规检测方法中需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进行分离、浓缩等预处理后再进行检测.色谱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抗干扰性强,可直接用于居室、纺织品、食品中甲醛的检测.但是色谱法对设备要求较高,衍生化时间长,萃取等步骤、操作过程烦琐,不适合于一般实验室和家庭的现场快速检测,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1.4 传感器

用于检测甲醛的传感器有电化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和光生化传感器等.电化学传感器【驯结构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其中高质量的产品性能稳定,测量范围和分辨率基本能达到室内环境检测的要求.但缺点是所受干扰物质多,且由于电解质与被测甲醛气体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而被消耗,故其工作寿命一般比较短.光学传感器价格比较贵 30,且体积较大,不适用于在线实时分析,使其使用的广泛性受到限制.虽然光生化传感器提高了选择性,但是由于酶的活性以及其它因素导致传感器不稳定,缺乏实用性,而且一般甲醛气体传感器的价格过高,难以普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检测土壤重金属的采样方法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土壤的不均一性,导致同一研究区域各土壤具有差异性,同一块土壤中不同点也具有差异,采样要贯彻“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的原则进行采样。

采样的布点原则

①布点要有代表性、兼顾均匀性;②采集样品要具有所在单元所表现特征最明显、最稳定、最典型的性质;③尽量避免在多种土壤类型和多种母质母岩交叉分布的边沿地带安排样点;④布点应考虑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种植制度和不同的地形部位;⑤不在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土被破坏处设臵采样点;⑥采样点远离铁路、公路、道路,不能设在住宅周围、田边、沟边、路旁、粪坑附近、肥堆边、坟堆附近人为干扰严重的地方设点;⑦选择土壤类型特征明显的地点挖掘土壤剖面,要求剖面发育完整、层次较清楚且无侵入体;⑧在耕地上采样,应了解作物种植及农药使用情况,选择不施或少施农药、肥料的地块作为采样单元,以尽量减少人为活动的影响;⑨记录现场采样点的具体情况,如土壤剖面形态特征等做详细情况。

土壤环境样品的布点一般有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网格法布点。

常规土壤采样方法

①采样筒取样,适合表层土样的采集;②土钻取样,用土钻钻至所需要深度将其取出,用挖土勺挖出土样。③挖坑剖面取样,适用于采集分层土样。

今天小编对检测土壤重金属的采样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哪些危害还请了解更多上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标准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1)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2)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3)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土壤标准分级

1)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各种重金属含量限制如下:

土壤pH在自然背景下:镉≤0.2mg/kg、汞≤0.15mg/kg、砷(水田)≤15mg/kg、砷(旱地)≤15mg/kg、铜(农田)≤35mg/kg、铅≤35mg/kg、铬(水田)≤90mg/kg、铬(旱地)≤90mg/kg、锌≤100mg/kg、镍≤40mg/kg。

2)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各种重金属含量限制如下:

a)土壤pH

b)土壤6.5

c)土壤pH>7.5时:镉≤1.0mg/kg、汞≤1.0mg/kg、砷(水田)≤20mg/kg、砷(旱地)≤25mg/kg、铜(农田)≤100mg/kg、铜(果园)≤200mg/kg、铅≤350mg/kg、铬(水田)≤350mg/kg、铬(旱地)≤250mg/kg、锌≤300mg/kg、镍≤60mg/kg。

3)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各种重金属含量限制如下:

土壤pH>6.5时:汞≤1.5mg/kg、砷(水田)≤30mg/kg、砷(旱地)≤40mg/kg、铜(农田)≤400mg/kg、铜(果园)≤400mg/kg、铅≤500mg/kg、铬(水田)≤400mg/kg、铬(旱地)≤300mg/kg、锌≤500mg/kg、镍≤200mg/kg。

今天小编对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标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哪些危害还请了解更多上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果园如何检测土壤重金属含量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采用合理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对果园的土壤重金属进行检测和污染评价,并满足土壤的管理和决策需要。常用的土壤重金属检测方法有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

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土壤分析准确性的前提是果园土壤检测的样品应该具有代表性,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1.果园土壤取样深度0~40cm,采土样用取土钻取土,每点每次20cm深,第一次0~20cm,用长起子将土弄干净,第二次20~40cm,合在一起,不能直接一下取0~40cm的土钻。

2.每个果园根据面积大小取16个以上点0~40cm的土样,放在1平方米的彩条布上,采完后,先将碎砖石取出,用手将土壤捏碎、扳碎;拧其对角来回升降10次以上,再换另外一个对角,确保土壤样品混合均匀。

3.采用四分法,去掉对角各1/4的土壤样品,再继续混合,去掉一些土壤。

4.最后将大约0.5~1kg土壤装到自封口塑料袋中,并做好标记。

5.土壤样品采集不要在当年的施肥坑、穴施肥、施肥沟正中取样,至少要远离施肥区40~50cm远。不要在果园四周、路边等处采样。

6.在果园中的16个点中,一般包刮4个株间点、4个树冠边缘或边缘向内40cm点(对行间,可以边缘或边缘向内各2个)、4个行内点(树行间)、4个斜行株间点。

7.这些点不要分布在1~2个行内,要分布在不同行内株间,不同的树,至少10个树以上,确保点分布均匀,有代表性。采样S形随机取样法定点,按照随机均匀原则。

今天小编对果园如何检测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还请关注网站其他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